2018/05/31

❤內參-時間管理的4個心得

出處:方法:時間管理的4個心得


多莉·克拉克任教於美國杜克大學富誇商學院
(the Fuqua School of Business at Duke University),
她用了兩個月的時間追踪了自己平時是怎麼花時間的,
並且在一篇文章中,總結了四個時間管理心得。公眾號“家族企業雜誌”翻譯了這篇文章。


第一,選對多任務模式的類型。
我們都知道一心多用的風險,人不能同時完成好幾件事,一心多用會付出認知轉換成本。
但有些活動並非如此,比如,幾乎每個人都能輕鬆地一邊聽播客節目或有聲書,
一邊運動、做菜或打車上班,而如果你是一個人用餐,也可以邊吃邊閱讀。
多莉發現,
她在那兩個月裡,平均每天閱讀將近兩個小時,以及每天聽了90分鐘的音頻內容。


第二,注意每天特別容易浪費時間的時段
多莉說,她不希望浪費太多的時間在社交媒體上,
但是她發現,每天晚上10點到11點之間,
是她最容易分心的時段,她經常在這個時間段刷社交媒體。
所以每天這個時候,她都會提高警覺,防止自己虛度時間。


第三,在個人層面和工作層面打造重疊的人際圈
很多人都覺得工作和生活應該劃清界線,取得平衡。
但多莉認為,
如果你很喜歡你目前的工作,對你來說,全世界最有趣的朋友,
就是那些你既能跟他分享個人生活,也能跟他討論事業的人。
多莉每週會花很多時間跟朋友聚會,同時,這些朋友也是她職業生涯的好幫手。


第四,適當減輕自己在某些工作上的心理負擔
多莉說,
過去電子郵件是所有工作中最讓她擔心的,
因為她覺得自己每天要花很多時間處理郵件,這件事很重要。
所以每當郵件處理不及時的時候,她就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
不過,她記錄了自己兩個月的時間分配情況之後發現,
她每天大約只花一個多小時處理各種郵件,雖然時間不算很少,
但也說不上應接不暇,而且遠低於她每天分配給客戶的時間、
與朋友聚會和社交活動的時間,甚至也比閱讀時間還少。
了解了這一點之後,即使有些郵件沒能及時回复,她也不會有那麼大的擔憂了。

多莉認為,
如果沒有記錄,人很容易對自己的時間運用狀況有錯誤的認知,
可能是無意間誇大了工作時間,也可能低估了浪費的時間。
如果你能記錄一下自己的時間使用情況,
並且進行評估,或許就能找到自己運用時間的最佳方式。



--------------------------
摘要:
1. 選對多任務模式的類型
 我們都知道一心多用的風險,人不能同時完成好幾件事,一心多用會付出認知轉換成本。
 但有些活動並非如此,比如,幾乎每個人都能輕鬆地一邊聽播客節目或有聲書,
 一邊運動、做菜或打車上班,而如果你是一個人用餐,也可以邊吃邊閱讀。
2. 注意每天特別容易浪費時間的時段
 如果沒有記錄,人很容易對自己的時間運用狀況有錯誤的認知,
 可能是無意間誇大了工作時間,也可能低估了浪費的時間。
 如果你能記錄一下自己的時間使用情況,
 並且進行評估,或許就能找到自己運用時間的最佳方式。
3. 在個人層面和工作層面打造重疊的人際圈
 如果你很喜歡你目前的工作,對你來說,全世界最有趣的朋友,
 就是那些你既能跟他分享個人生活,也能跟他討論事業的人。
4. 適當減輕自己在某些工作上的心理負擔

❤內參-怎樣引導孩子正確地看電視?

出處:怎樣引導孩子正確地看電視?


該不該讓孩子看電視,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很多研究都認為,從本質上來說,電視、手機等熒幕曝光對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
而且,人們還擔心,熒幕曝光可能會代替更多自然形式的活動,
比如閱讀、玩耍和社會交往。

但是,孩子面對新事物的好奇心,讓他們成了最成功、也是最脆弱的新技術使用者。
有數據統計,幾乎50%的熱銷的蘋果手機應用都是針對學齡前或基礎教育階段的孩子。
令人吃驚的是,孩子在沒有父母的指導下,也能很輕鬆地使用不同的應用。
而來自美國的研究表明,
早在孩子三個月大時,他們中的大部分就已經接觸了常用的針對嬰兒的屏幕媒體。
而且,在孩子12個月大之後,大部分嬰幼兒每天花1到2個小時在螢屏前。
所以,對父母來說,需要做的已經不是阻止孩子看電視,而是如何正確對孩子進行引導。

在《糟糕的教育——揭穿教育中的神話》這本書裡,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認知科學與教育名譽教授菲利普·阿迪(Philip Adey)認為,
反對螢幕曝光的人沒有看到這樣的事實,
那就是很多孩子是不能直接感知什麼是大象,或者什麼是飛機,
和在螢幕上觀看動態畫面相比,孩子在書上看靜態的圖畫獲得的信息會更少。
比如,在內陸城市的孩子,很少能將在現實世界裡飛行的鳥與飛機的機械飛行進行比較,
所以,通過媒體熒幕來看這些飛行,
也許能增加感知方面的知識,並且逐步增加分類和概念化的知識。
至少從六個月大開始,
嬰兒就能編碼他們觀察到的信息,然後把這些信息儲存在記憶中,
並且在存儲再現的基礎上產生模仿行為。
所以,嬰幼兒可以從適合他們年齡的視頻中獲得新信息。
如果在孩子看的時候,家長能提供一些指導,就會對學習有積極影響,
即使是很小的嬰兒,也能從中受益。

為了抵​​消螢屏曝光帶來的負面影響,書裡建議家長採取以下幾個步驟:
1.不要毫無目的地看一個電視節目;
2.別把電視放在孩子的房間;
3.家長提前觀看影片,了解影片內容是否適合孩子的年齡;
4.不要把孩子單獨地放在螢幕前,不要把熒屏當保姆;
5.當孩子在看熒屏時,要確保孩子積極參與他們在螢幕上所看的,而不只是入迷的觀看者;
6.家長應該花一定時間和孩子一起看書,也要花額外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看螢屏;
7.教會孩子控制自己看電視的習慣,要學會一看完電視後就關掉,
 幫助孩子避免成為電視的奴隸。

總之,如果家長能正確選擇電視節目,並且更好地引導孩子,孩子就能從螢幕中受益。



------------------------
摘要:
對父母來說,需要做的已經不是阻止孩子看電視,而是如何正確對孩子進行引導。

在《糟糕的教育——揭穿教育中的神話》這本書裡,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認知科學與教育名譽教授菲利普·阿迪(Philip Adey)認為,
反對螢幕曝光的人沒有看到這樣的事實,
那就是很多孩子是不能直接感知什麼是大象,或者什麼是飛機,
和在螢幕上觀看動態畫面相比,孩子在書上看靜態的圖畫獲得的信息會更少。
比如,在內陸城市的孩子,很少能將在現實世界裡飛行的鳥與飛機的機械飛行進行比較,
所以,通過媒體熒幕來看這些飛行,
也許能增加感知方面的知識,並且逐步增加分類和概念化的知識。
至少從六個月大開始,
嬰兒就能編碼他們觀察到的信息,然後把這些信息儲存在記憶中,
並且在存儲再現的基礎上產生模仿行為。
所以,嬰幼兒可以從適合他們年齡的視頻中獲得新信息。
如果在孩子看的時候,家長能提供一些指導,就會對學習有積極影響,
即使是很小的嬰兒,也能從中受益。

為了抵​​消螢屏曝光帶來的負面影響,書裡建議家長採取以下幾個步驟:
1.不要毫無目的地看一個電視節目;
2.別把電視放在孩子的房間;
3.家長提前觀看影片,了解影片內容是否適合孩子的年齡;
4.不要把孩子單獨地放在螢幕前,不要把熒屏當保姆;
5.當孩子在看熒屏時,要確保孩子積極參與他們在螢幕上所看的,而不只是入迷的觀看者;
6.家長應該花一定時間和孩子一起看書,也要花額外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看螢屏;
7.教會孩子控制自己看電視的習慣,要學會一看完電視後就關掉,
 幫助孩子避免成為電視的奴隸。

❤內參-新研究:音樂愛好透露你的性格和智商

出處:新研究:音樂愛好透露你的性格和智商


人們對音樂的喜好,可以透露出他們性格中的大量信息。
如果你喜歡簡單的原聲音樂,你可能既健談又精力旺盛,
如果你熱愛歌劇,你很可能富有洞察力和想像力。
英國《每日郵報》的一篇文章,介紹了劍橋大學最近開展的大型研究。

研究團隊邀請了2萬多名參與者接受在線調查,
讓他們聽了25個不熟悉的、不同類型的音樂節選片段,
還填寫了一份評估性格類型的調查問卷,性格類型包括開放型(openness )、
外向型(extroversion)、隨和型(agreeableness)、
神經質型(neuroticism)和盡責型(conscientiousness)。

研究團隊從調查中發現:開放型的人喜歡複雜的音樂;
外向的人更喜歡讓人放鬆的樸實的原聲音樂;
隨和的人一般會給所有音樂片段打高分;
神經質的人一般打分更苛刻。

劍橋大學心理學家戴維·格林伯格解釋,
有同理心的人,善於理解自己和他人想法,
他們會更喜歡能喚起內心深處情感的柔和音樂,對音樂的感染力和喚起的情感更感興趣;
“系統化的人”,能夠識別音樂模式和體系,
他們更喜歡激烈而復雜的複合聲樂,認為音樂的結構特徵更有吸引力。

研究人員還總結出了一些與智商和運動能力有關的發現,
比如,喜歡藍調音樂、古典音樂和爵士樂這類複雜音樂的人,
在“經驗開放性”方面得分很高,他們智商高但不善於運動。
所謂“經驗開放性”是一個心理學概念,
包括活躍的想像力、審美感受、對內心感受的專注,以及對知識的好奇心;
喜歡鄉村音樂、流行音樂和配樂等歡快音樂的人,
一般在經驗開放性和智商上的得分都較低;
喜歡有活力的、節奏感強的音樂,這些人比較外向、隨和、有魅力、善於運動,
與喜歡歡快音樂的人不同,他們的智商得分並不低。



-------------------------------
摘要:
有同理心的人,善於理解自己和他人想法,
他們會更喜歡能喚起內心深處情感的柔和音樂,對音樂的感染力和喚起的情感更感興趣;
“系統化的人”,能夠識別音樂模式和體系,
他們更喜歡激烈而復雜的複合聲樂,認為音樂的結構特徵更有吸引力。

喜歡藍調音樂、古典音樂和爵士樂這類複雜音樂的人,
在“經驗開放性”方面得分很高,他們智商高但不善於運動。
所謂“經驗開放性”是一個心理學概念,
包括活躍的想像力、審美感受、對內心感受的專注,以及對知識的好奇心;
喜歡鄉村音樂、流行音樂和配樂等歡快音樂的人,
一般在經驗開放性和智商上的得分都較低;
喜歡有活力的、節奏感強的音樂,這些人比較外向、隨和、有魅力、善於運動,
與喜歡歡快音樂的人不同,他們的智商得分並不低。

2018/05/30

❤內參-心理:為什麼人們喜歡提建議?

出處:心理:為什麼人們喜歡提建議?


我們經常會收到來自別人的建議,同時也會給其他人提建議。
有時候人們在提建議,或許不是為了對方好,而是因為人們自身有提建議的心理需求。
得到訂閱專欄“萬維鋼·精英日課”的主理人萬維鋼介紹了有關提建議的心理學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
人們願意主動給別人提建議,是因為提建議的時候,人們會覺得自己有權力。
有一個研究是這樣的。
研究人員請了290個受試者,把他們分成三組,
第一組回憶的事情是,應別人要求,給對方提出建議;
第二組回憶的事情是,主動給別人提出建議;
第三組則被要求回憶一次跟提建議沒有關係的對話。
然後讓三組人各自評估,他們在這件事上獲得了多大的權力感和支配感。
結果第二組的感覺比第三組強,
而第一組,也就是應別人的要求提建議的這個組,權力感和支配感最強。

有一項對圖書館管理員的調查證實了這一點。
不管是讀者向他們尋求建議,還是他們主動給讀者提建議,都能讓他們獲得更高的權力感。

萬維鋼說,
提建議這個動作,簡直就是在宣告權力。
所以如果你打算向某個人示好,你可以向他尋求建議。
在某種意義上說,尋求建議就是示弱,示弱就是示好。
據說奧巴馬剛當選參議員的時候,曾經向參議院裡三分之一的議員尋求過“建議”。
結果當然是人人都喜歡他。

最後,萬維鋼針對“提建議能獲得權力感”這件事,給了我們三個建議。

第一,
如果你有件事想要得到別人的指導,而這個人又有時間的話,你應該大膽向他提出要求。
他一定會願意給你建議。因為提建議的人自己也會感覺很好。

第二,
下次當你想給別人提建議的時候,應該先問問自己,
到底真的是為了對方好,還是為了讓自己的感覺更好。

第三,
鑑於提建議這個行為很敏感,真誠的建議者一定要確保給對方充分的尊重。
也許最理想的方式,是想像自己是個謀士,對方是你的主公,
你提出上中下三個選項,讓對方選,把權力感留給對方。



-----------------------------
摘要:
人們願意主動給別人提建議,是因為提建議的時候,人們會覺得自己有權力。

有一個研究是這樣的。
研究人員請了290個受試者,把他們分成三組,
第一組回憶的事情是,應別人要求,給對方提出建議;
第二組回憶的事情是,主動給別人提出建議;
第三組則被要求回憶一次跟提建議沒有關係的對話。
然後讓三組人各自評估,他們在這件事上獲得了多大的權力感和支配感。
結果第二組的感覺比第三組強,
而第一組,也就是應別人的要求提建議的這個組,權力感和支配感最強。

提建議這個動作,簡直就是在宣告權力。
所以如果你打算向某個人示好,你可以向他尋求建議。

在某種意義上說,尋求建議就是示弱,示弱就是示好。
據說奧巴馬剛當選參議員的時候,曾經向參議院裡三分之一的議員尋求過“建議”。
結果當然是人人都喜歡他。因此,
1. 如果你有件事想要得到別人的指導,而這個人又有時間的話,你應該大膽向他提出要求。
 他一定會願意給你建議。因為提建議的人自己也會感覺很好。

2. 下次當你想給別人提建議的時候,應該先問問自己,
 到底真的是為了對方好,還是為了讓自己的感覺更好。

3. 鑑於提建議這個行為很敏感,真誠的建議者一定要確保給對方充分的尊重。
 也許最理想的方式,是想像自己是個謀士,對方是你的主公,
 你提出上中下三個選項,讓對方選,把權力感留給對方。

2018/05/29

❤內參-觀點:巴菲特是怎樣看待友誼的?

出處:觀點:巴菲特是怎樣看待友誼的?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投資管理學教授陶迅(Jeffrey Towson)在財富中文網
寫文章說,他在帶著學生去拜訪“股神”巴菲特的時候,巴菲特提到的關於友誼的觀點,
讓他印象深刻。陶迅大致複述了巴菲特對友誼的看法,
“珍惜那些讓你找到最好自我的人……你和誰在一起是你作出的最重要的決定,
例如你的伴侶。你將會從他們身上獲得啟示。”

巴菲特說,如果你和比你優秀的人在一起,你將會自然而然地朝著他們的方向前進。
巴菲特舉例說,他從1959年起就同查理·芒格共事,他們從來都沒有爭吵過。


陶迅認為,這引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你應該採取什麼策略來選擇和你一起度過時光的人?
陶迅說,
如果我們談論的是如何花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大部分人都很清楚資本配置的邏輯,知道他們自己的收入、消費以及投資。
陶迅認為,
和什麼樣的朋友在一起,說到底是時間配置問題,
這同樣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資源,時間配置應該和資本配置受到同樣的重視。
而且事實上,你也不可能真的與100個人成為好朋友,與200個人度過有意義的時間。
陶迅用自己舉例說,
他大部分閒暇時間都與20-30個人一起度過。這些是最有可能塑造他的人。

我們和誰度過了最多的時間?這些人是如何影響我們的?
們對於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有怎樣的認知?這些問題值得每個人去思考。
關於這一點,巴菲特的另外兩句話也讓陶迅很有感觸。
第一句是“如果你想要過快樂的生活,重要的是你和誰在一起,特別是你的伴侶。
好的人際關係在工作和生活中同等重要。
第二句是“物質成功與對他人的接受能力有關。



------------------------------
摘要:
巴菲特對友誼的看法,
“珍惜那些讓你找到最好自我的人……你和誰在一起是你作出的最重要的決定,
例如你的伴侶。你將會從他們身上獲得啟示。”
巴菲特說,如果你和比你優秀的人在一起,你將會自然而然地朝著他們的方向前進。
巴菲特舉例說,他從1959年起就同查理·芒格共事,他們從來都沒有爭吵過。

我們和誰度過了最多的時間?這些人是如何影響我們的?
我們對於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有怎樣的認知?這些問題值得每個人去思考。
關於這一點,巴菲特有兩句話:
1. 如果你想要過快樂的生活,重要的是你和誰在一起,特別是你的伴侶。
 好的人際關係在工作和生活中同等重要。
2. 物質成功與對他人的接受能力有關。

❤內參-熱點:保護人們數據隱私的GDPR是什麼

出處:熱點:保護人們數據隱私的GDPR是什麼



在大數據和AI時代,互聯網公司掌握著海量用戶的完整數據,
但人們對自己的數據卻沒有控制權。用歐盟司法專員維拉·朱洛娃的話說,
“今天的個人數據,就如同(觀看)人們在水族館裡裸泳一樣。”
不過,一項在5月25日正式生效的新條例將會帶來改變。

《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
是由歐盟頒布的保護歐盟區內所有人數據隱私安全的法案。
諮詢公司埃森哲在一份報告中則直接將GDPR形容為
“近二十年來數據隱私規則領域發生的最重要變化”。第一財經整理了報告中的部分內容。


GDPR將給全球高科技企業帶來巨大影響。
報告指出,這個條例適用於所有歐盟實體的數據,
無論企業身在何地或其數據被放在什麼平台。
高科技公司存儲、處理或交換任何歐盟公民的數據時,都必須符合GDPR。
報告介紹,GDPR與以往的隱私規定,有兩點不同:

第一,GDPR要求責任共擔。
過去,只有收集和使用數據的數據擁有者需要對數據保護負責。
如今,數據處理者(比如提供數據處理服務的雲服務提供商等)
也將要直接承擔合規風險和義務。在數據保護上,
數據供應鏈自上而下的每一方都會被問責。大多數企業尚未對此做好準備。

第二,不遵守GDPR的後果很嚴重
埃森哲指出,
GDPR對獲取和管理個人信息提出了新的、更嚴格的要求,
增加了數據保護的強制性和責任性,
同時,也把違規的處罰金額提高到2000萬歐元或企業全球年營業額的4%(二者取較高值)。
小米首席架構師崔寶秋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說,
GDPR對用戶而言是好事,用戶需要對自己的數據有一定的控制權,
“任何一家公司如果要遵循隱私保護的原則,就應該在做任何產品之前,
從用戶的角度出發來設計產品。”他認為,違反了GDPR的企業有三種選擇:
要么退出歐洲市場;要么努力合規;
還有就是承擔被高額罰款的風險,“真正的選擇就只有前兩個。”



---------------------
摘要:
《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
是由歐盟頒布的保護歐盟區內所有人數據隱私安全的法案。
諮詢公司埃森哲在一份報告中則直接將GDPR形容為
“近二十年來數據隱私規則領域發生的最重要變化”。

GDPR將給全球高科技企業帶來巨大影響。
報告指出,這個條例適用於所有歐盟實體的數據,
無論企業身在何地或其數據被放在什麼平台。
高科技公司存儲、處理或交換任何歐盟公民的數據時,都必須符合GDPR。
報告介紹,GDPR與以往的隱私規定,有兩點不同:
1. GDPR要求責任共擔
 過去,只有收集和使用數據的數據擁有者需要對數據保護負責。
 如今,數據處理者(比如提供數據處理服務的雲服務提供商等)
 也將要直接承擔合規風險和義務。在數據保護上,
 數據供應鏈自上而下的每一方都會被問責。大多數企業尚未對此做好準備。
2. 不遵守GDPR的後果很嚴重
 GDPR對獲取和管理個人信息提出了新的、更嚴格的要求,
 增加了數據保護的強制性和責任性,
 同時,也把違規的處罰金額提高到2000萬歐元或企業全球年營業額的4%
 (二者取較高值)。

2018/05/28

❤內參-快手宿華:解決問題是成長的最佳手段

出處:快手宿華:解決問題是成長的最佳手段


短視頻平台快手的日活躍用戶數量超過1億,估值高達百億美元。
接受騰訊大學《CEO來了》節目採訪時,快手CEO宿華分享了他自創業以來,
最快、最有效的個人提升方法。這個方法就是解決問題。

宿華曾在谷歌、百度等公司,做過數據、人工智能以及系統的開發工作, 
他覺得自己今天依然是一個工程師,
不過,以前是作為程序員解決代碼問題,如今作為CEO,就要思考社會的問題
思考怎樣用科技的方法、商業的力量、系統性的思維,把這些社會問題解決得更好。

宿華認為,
一個工程師的價值,
是由他解決的問題的數量和質量累計起來的,解決問題也是一個人成長的最佳手段。
他說,快手創立至今,
解決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找到了一個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的最大公約數。
他解釋說,
人有很多複雜的需求,而且這些需求永遠都在迭代,
作為一個互聯網公司,就需要選擇一個能夠讓最多人受益的方案去做。

宿華說:
“如果一對一去幫助一個人,我用各種各樣的方法,
不管是授人以魚還是授人以漁,我都可以幫助他過得更好。
但是這樣就能夠把一個社會問題給解決了嗎?
是不夠的,社會問題之所以是社會問題,就是因為它普遍存在,
而你要想把它解決好,就是要普遍地解決,這就需要找最大公約數”。
他認為,記錄和分享就是那個“最大公約數”,
是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讓人獲得幸福感的最好方案。

宿華還給創業者提了三點建議:
首先,充分地研究你想進入的行業,
比如,多使用同行的產品,已有的國內國外的產品,都應該多多體驗和了解;
其次,避開同行和前輩,“要做那些前輩們不願意做,但是很苦逼的事情”;
第三,如果你失敗了,就換個姿勢再來一次。



------------------------------
摘要:
宿華曾在谷歌、百度等公司,做過數據、人工智能以及系統的開發工作,
他覺得自己今天依然是一個工程師,
不過,以前是作為程序員解決代碼問題,如今作為CEO,就要思考社會的問題
思考怎樣用科技的方法、商業的力量、系統性的思維,把這些社會問題解決得更好。

宿華認為:一個工程師的價值,
是由他解決的問題的數量和質量累計起來的,解決問題也是一個人成長的最佳手段。
創立公司至今,解決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找到了一個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的最大公約數。
人有很多複雜的需求,而且這些需求永遠都在迭代,
因此,需要選擇一個能夠讓最多人受益的方案去做。
社會問題之所以是社會問題,就是因為它普遍存在,
而你要想把它解決好,就是要普遍地解決,這就需要找最大公約數”。
記錄和分享就是那個“最大公約數”,
是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讓人獲得幸福感的最好方案。

2018/05/27

❤內參-抉擇-經驗:怎樣提高決策能力?

出處:經驗:怎樣提高決策能力?


5月23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2018艾瑞年度峰會上發表了演講,
他分享了自己做決策的方法。何小鵬是UC聯合創始人,
在阿里收購UC之後,他曾擔任過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總裁。
在何小鵬看來,信息加上思維模式的處理等於有價值的決策。
如果有限的信息加上固有的思維模式,就會做出錯誤的決策。
何小鵬經常會用山來比喻,如果從高空看這座山,看得高就能望得遠;
環繞這個山,就有足夠的廣度,不會盲人摸象;
深入山中才能看到細節,從地基的角度去看整座山。
從這三個角度去看山,得到的信息足夠差異化,信息就不會有限了。


何小鵬也提到了三種提高決策能力的方法:
首先,他認為,最快提高自己決策能力的方法是畫一張自己的大圖(自己的知識體系)
他建議
多跟不同的優秀機構和優秀的人一起交流,
然後把別人給你的建議和信息放到自己的大圖裡面去思考和整合。
不過,一般來說,別人給你的建議可能都是錯的,
因為對方的階段可能不一樣、高度不一樣、處在時間軸上的位置不一樣。
我們要聽建議,但千萬不要複製,
可以把對方的觀點放到自己的大圖裡面從整體去推敲是否適用。

其次,企業越大越怕不決策
何小鵬以前是產品經理出身,
他說他曾經很成功,但遇到了問題是越成功越不敢決策,因為害怕失敗。
所以他說,高段位的人就要敢決策,也要敢於承認失敗。
他看到很多創業公司成為大平台之後,都有一個問題是領導人不決策。


最後,決策不要被情緒支配
當遇到一般決策時,何小鵬建議,如果有情緒就第二天決策。
他說,
通常情況下,他想罵一個人,第二天都會有變化,在他自己身上測試結果都很明顯。
遇到重大決策的時候,要先讓自己放空,因為在原來的知識圖譜裡,做不到正確決策,
那就要放空一段時間,比如出去旅遊,或者跟不同行業的人聊天。
在他們面前,你不自責,可以非常平等地向他們學習,他們也能給你不一樣的建議。



--------------------------
摘要:
1. 最快提高自己決策能力的方法是畫一張自己的大圖(自己的知識體系)
 多跟不同的優秀機構和優秀的人一起交流,
 然後把別人給你的建議和信息放到自己的大圖裡面去思考和整合。
 不過,一般來說,別人給你的建議可能都是錯的,
 因為對方的階段可能不一樣、高度不一樣、處在時間軸上的位置不一樣。
 我們要聽建議,但千萬不要複製,
 可以把對方的觀點放到自己的大圖裡面從整體去推敲是否適用。
2. 企業越大越怕不決策
3. 決策不要被情緒支配

 如果有情緒就第二天決策。
 遇到重大決策的時候,要先讓自己放空,因為在原來的知識圖譜裡,做不到正確決策,
 那就要放空一段時間,比如出去旅遊,或者跟不同行業的人聊天。
 在他們面前,你不自責,可以非常平等地向他們學習,他們也能給你不一樣的建議。

❤內參-如何避免職場友誼的陰暗面

出處:如何避免職場友誼的陰暗面


職場中的友誼不僅能拉近團隊成員的關係,還可以營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圍。
不過,這種友誼也有其黑暗面,會讓職場關係變複雜,甚至出現衝突。
比如,你很難在工作中質疑自己的好友;
關係親密的伙伴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小團體,這會引起“圈外人”的不快。
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南希·羅斯巴德(Nancy Rothbard)認為,
職場友誼表現出這種黑暗面,
是因為友誼的決定性特徵和組織的決定性特徵之間發生了衝突。

接受沃頓知識在線採訪時,南希·羅斯巴德介紹了她在
《沒有利益裹挾的友誼:了解職場友誼的黑暗面
(Friends Without Benefits: Understanding the Dark Sides of Workplace Friendship)
這份研究報告中的發現。

羅斯巴德介紹,
友誼具有非正式、自願的特點,它首先要滿足人們對社交關係和情感的需求。
友誼通常以公共交換和需求為基礎,就是說“當我需要你時,你應該回應”。
然而,很多企業的組織特徵,都是圍繞職級這樣的正式關係而展開,
有時候一些由不得你來決定的關係卻是必需的。
人們在公司裡有很多目標,這些目標之間不一定彼此相關,
但都是為了實現企業的最終目標。
而且,企業內部的交換或互惠原則,都不會以個人需求為基礎。

當人們和同事建立了親密的友誼,就很難去做一些決定。
很多研究都發現,當你在做小組決策時,面對著跟自己相像、或者自己青睞的人,
有時候你會很難去質疑TA,也很難做到深思熟慮。
不想讓朋友生氣,這會導致我們退縮,無法堅定地判斷出最好的選擇。
因為這種友情處於中間層級,也就是說,
雖然你們是朋友,但是你們的關係還沒有牢固到能夠承受衝突,這時候你就會退讓。
但牢固的友誼又會在不經意間產生副作用:
對感到自己被排除在外的圈外人產生了負面影響。

如何避免職場友誼的陰暗面呢?
羅斯巴德提出了兩個建議:
首先,每個人都要想清楚應該怎樣與人互動、劃定界限,設定一個合理的期望值,
“你可以是某人十分親密的朋友。但是彼此要知道,
在開會時,要敢於質疑,和朋友合作時要透明公開,因為這是工作”:
第二,你可以主動找朋友一起吃午飯,喝咖啡,避免工作時被朋友打斷。



---------------------------------
摘要:
當人們和同事建立了親密的友誼,就很難去做一些決定。
很多研究都發現,當你在做小組決策時,面對著跟自己相像、或者自己青睞的人,
有時候你會很難去質疑TA,也很難做到深思熟慮。
不想讓朋友生氣,這會導致我們退縮,無法堅定地判斷出最好的選擇。
因為這種友情處於中間層級,也就是說,
雖然你們是朋友,但是你們的關係還沒有牢固到能夠承受衝突,這時候你就會退讓。
但牢固的友誼又會在不經意間產生副作用:
對感到自己被排除在外的圈外人產生了負面影響。

如何避免職場友誼的陰暗面呢?
1. 每個人都要想清楚應該怎樣與人互動、劃定界限,設定一個合理的期望值,
 “你可以是某人十分親密的朋友。但是彼此要知道,
 在開會時,要敢於質疑,和朋友合作時要透明公開,因為這是工作”
2. 你可以主動找朋友一起吃午飯,喝咖啡,避免工作時被朋友打斷。

2018/05/26

❤內參-方法:提高思辨能力的3個技巧

出處:方法:提高思辨能力的3個技巧


林正疆是一位律師,
他曾在1995年成為國際大專辯論會最佳辯手,獲得了“台灣辯神”的稱號。
在騰訊的內部培訓上,林正疆分享了幾個提高日常生活中思辨能力的方法。
公眾號“騰訊大學”發表了他的演講內容。


第一,類比論證。
類比論證就是用已知事物與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進行比較類推,
從而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類比論證有時候很有迷惑性。
林正疆舉了一個例子說,他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問題:
“為什麼男人追到女孩子之後就變了?”有個評論獲得了很多贊同,
它說的是:“你看過有幾個學生考完試還唸書的?
林正疆認為,要反駁這樣的類比,第一可以順著他的類比往下推,
告訴他這個類比到最後有多嚴重的後果。
第二,是把類比裡少考慮的因素補充進來,告訴他模型本身有問題。

對於前面的問題,真正反駁是什麼呢?可以這樣說
:“男女之間的關係就像一場考試,考試通過就像告白通過一樣,
但是你忘了這場考試有一個很大的特色,
就是在考試裡面,資格想要一直保持下去,你每天都要寫考卷,
不會因為你及格之後,資格就一直保留下去。
如果你認識到這場考試的本質,你還有自信跟我說,你不用唸書嗎?”
這個反駁就結合了繼續推理下去和補充少考慮的因素。


第二,訴諸無知與“倖存者偏差”。
訴諸無知的論證是指人們斷定一件事物是正確的,只是因為它未被證明是錯誤的;
或斷定一件事物是錯的,只因為它未被證明是正確。
林正疆說,
華人世界的基本邏輯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陷入到這樣的論證陷阱中。
比如,不知道綠豆能不能抗輻射,但有人說吃綠豆能治百病,大家就都跟著吃,
反正無效也沒什麼關係。

而所謂的“倖存者偏差”說的是“已經死掉的人是不會說話的,
失敗者的聲音是被掩藏起來的,你可能拿到的結果都是倖存下來的人說的,
失敗的結果就沒有被統計在內。”
所以如果我們採樣全部都是成功人士的論述,那麼判斷可能就會失誤。
除了要注意“倖存下來的”成功人士的成功概率之外,
更應該重視的是同樣做法的失敗概率。


第三,巴納姆效應。
通常成功學搭配上巴納姆效應,受眾相信的概率就會大大提升。
巴納姆效應就是一種心理學效應,
說的是每個人都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適合自己。
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
人們也仍然會認為這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林正疆認為,
人們在兩種條件下容易對某件事深信不疑,
一種是說話人是權威者,另一種是這個權威者說的話有兩面性,
這樣,聽眾會覺得對方說到自己心坎裡去了。
比如一個“算命大師”對你說“其實你並不是很愛計較的人,
但是如果踩到你的地雷的話,你也會計較。”
這樣說話我們可能就會覺得很準。但其實,這句話適用於幾乎所有人。



-----------------------------
摘要:
1. 類比論證
 類比論證就是用已知事物與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進行比較類推,
 從而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類比論證有時候很有迷惑性。
2. 訴諸無知與“倖存者偏差”
 訴諸無知的論證是指人們斷定一件事物是正確的,只是因為它未被證明是錯誤的;
 或斷定一件事物是錯的,只因為它未被證明是正確。
 而所謂的“倖存者偏差”說的是“已經死掉的人是不會說話的,
 失敗者的聲音是被掩藏起來的,你可能拿到的結果都是倖存下來的人說的,
 失敗的結果就沒有被統計在內。”
 所以如果我們採樣全部都是成功人士的論述,那麼判斷可能就會失誤。
 除了要注意“倖存下來的”成功人士的成功概率之外,
 更應該重視的是同樣做法的失敗概率。
3. 巴納姆效應
 通常成功學搭配上巴納姆效應,受眾相信的概率就會大大提升。
 巴納姆效應就是一種心理學效應,
 說的是每個人都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適合自己。
 人們在兩種條件下容易對某件事深信不疑,
 一種是說話人是權威者,另一種是這個權威者說的話有兩面性,
 這樣,聽眾會覺得對方說到自己心坎裡去了。
 比如一個“算命大師”對你說“其實你並不是很愛計較的人,
 但是如果踩到你的地雷的話,你也會計較。”
 這樣說話我們可能就會覺得很準。但其實,這句話適用於幾乎所有人。

❤內參-健康:一天中,什麼時候運動最好?

出處:健康:一天中,什麼時候運動最好?


對大多數人來說,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抽出時間運動其實是很難的。
有的人在早上出門之前運動,有的人則下班回家之後再運動。
所以,科學家想弄清楚,一天中運動的最佳時機是在什麼時候。
昆士蘭大學營養學高級講師邁克爾·萊維瑞特(Michael Leveritt)
和他的同事共同發表了一篇綜述文章,介紹了相關的研究。

首先,早上鍛煉更容易養成習慣嗎?
很多人覺得是這樣的,因為在其他時間運動更容易受到干擾,
而早上這段時間幾乎沒人打擾你。但是,沒有太多證據支持這個理論。
有一項研究,調查了運動員是怎麼選擇運動時間的,
結果發現,運動員更願意根據自己喜歡的運動來選擇訓練時間。
習慣早起的人更可能選擇騎自行車這樣的運動,
因為這些運動的訓練時間通常就設置在早上。
所以,有的人在早上運動,很可能只是因為他們喜歡。

另外,如果你想在白天工作的時候找時間運動一下,可能對養成運動習慣不利。
研究人員對比了午休時間參加健身課的人和下班後參加健身課的人,
結果發現,午休時間參加健身課的人,出勤率只有26%,而下班後的出勤率有70%。

其次,很多人都覺得,早上空腹鍛煉更容易減脂。
從生理上來說是這樣的,因為你一晚上沒吃東西,身體主要通過脂肪來提供能量,
所以早上空腹運動確實將燃燒更多的脂肪。
但長期來看,或許吃不吃飯對減脂的影響不是很大。
有一項持續了4週的研究,對比了空腹運動和餐後運動對減脂的影響,
發現參加實驗的兩組人的體脂量確實都降低了,但是差別不大。

最後,文章還關注了另一個話題,怎麼運動才能睡得好。
鍛煉能讓人更清醒,提高人的核心體溫,看起來跟睡眠需要的條件正好相反。
所以,過去的建議是,不鼓勵人們在睡覺之前4小時內運動。
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睡前運動。
一項來自瑞士的研究發現,睡前一個半小時​​的高強度運動,
跟更快入睡、晚上更少醒來的次數和更好的情緒狀態有關。

總之,這篇綜述文章認為,早起鍛煉和晚上運動都有好處。
能讓你堅持運動的時間,就是一天中最好的運動時間。



---------------------------
摘要:
早起鍛煉和晚上運動都有好處。
能讓你堅持運動的時間,就是一天中最好的運動時間。
其次,鍛煉能讓人更清醒,提高人的核心體溫,看起來跟睡眠需要的條件正好相反。
所以,過去的建議是,不鼓勵人們在睡覺之前4小時內運動。
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睡前運動。
一項來自瑞士的研究發現,睡前一個半小時​​的高強度運動,
跟更快入睡、晚上更少醒來的次數和更好的情緒狀態有關。

❤內參-職場:如何提升工作能力

出處:職場:如何提升工作能力


在職場上,工作能力的高低關乎著每個人的存在價值。而人與人之間,
在工作成果的差距,主要是由工作能力的差距造成的。
實際上,工作中每個環節都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可以參照。
掌握了這些方法,工作能力就會有極大的提升。

陳向東是在線教育機構“跟誰學”的創始人兼CEO,他也是新東方前執行總裁。
他曾經出版過暢銷書《做最好的創業團隊》。在他的個人公眾號上,
陳向東從整個工作流程出發,分享了在職場中能提升工作能力的五件事。
我們分別介紹一下:


第一件事是接受工作,只問標準
陳向東認為,
當領導給你佈置一項工作時,有一件事必須要當面問明白,
就是“領導希望這個工作達到什麼樣的狀態?”簡單來說,就是這件工作的標準是什麼。
為什麼一定要弄清楚工作標準呢?因為要想量化考核工作,
就必須要有明確的工作標準,要想達成目標,目標本身就必須要清晰。工作標準不能意會,只能言傳或者白紙黑字寫清楚,這樣才能避免誤解。
如果領導希望達到A標準,而你卻認為B標準就行了,
結果就是你費勁地把工作做到B標準,以為領導會嘉獎你,
結果卻得到“工作不合格”的回答,你一定會認為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熱情就會被澆滅。

第二件事是請示工作,必帶方案
在執行工作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難題,為了解決難題,就要向領導請示。
要注意的是,在請示前,你一定要站在實際角度認真思考一下這些難題,
並給出一到兩種解決方案。
你雖然不是領導,沒有決策權,但你是執行者,具有強大的建議權。

陳向東認為,要懂得給領導做選擇題,而不是做問答題。
比如有兩種請示風格,一種是“我們遇到一個問題,不知道怎麼做,請領導指示”;
另一種是“我們遇到一個問題,想到了兩種解決方案,請領導定奪”。
你覺得領導會喜歡哪一種風格?顯然是後者。

此外,還有一種很致命的問題是,
如果跟領導請示時,只談問題卻不帶方案,很容易在談論問題時就情緒激動,
變成吐槽或者抱怨,矛頭直指客戶或領導。
這就容易造成圖一時口舌之快,而失去了成長進步的機會。


第三件事是匯報工作,突出結果
在進行工作匯報時,不管是階段性匯報還是整體匯報,一定要把匯報重點放在結果上,
一切沒有結果的工作匯報都是浪費時間。

陳向東說,領導首先關注的一定是結果,只有當結果非常好或者非常差時,
工作過程才會被提起。就像在大家在上學時,
成績最好的和成績最差的學生容易被老師記住,中檔成績的人沒什麼存在感。


第四件事是分享工作,細說流程
如果某項工作你完成得很漂亮,成為了團隊榜樣,需要向大家推廣經驗時,
你就得重點向大家匯報工作流程了。

這時,工作結果可以輕描淡寫,因為只要稍微說得多一點,就會給人吹噓的感覺。
大家專門花時間來聽匯報,目的是學習取經,而不是檢查工作。
大家關注的重點不是你的工作結果,
而是你究竟做了哪些流程控制,最終出色地完成了工作。

在分享工作時,要多談細節,既要講清楚做得好的方面,也要講清楚做得不好的方面,
既有成功也有失誤,既有經驗又有教訓,這樣的分享才是真正的分享。


第五件事是複盤工作,漫談感受
如果你足夠優秀,做出了讓人驚豔的業績,
也許有機會在公司全體大會上或領導面前复盤工作,
這個時候你講話的重點,就要放在務虛的工作感受上。

因為你的工作結果大家已經知道了,就不需要重複了,
而個人的工作流程對不同崗位的人來說沒有太多借鑑意義,
所以匯報重點放在工作中個人感受上面。

比如,可以談談自己在面對高標準嚴要求時是如何自我激勵的,
在面對困難險阻時是如何迎難而上的,
工作過程中你是如何思考、如何決策、如何成長的等等,這是大家感興趣的內容。

以上五個方面,從接受工作到回顧工作,基本上涵蓋了工作的全過程,
如果大家能把這五件事情做好,就有希望給人一種“超越期待”的感覺,
你也會被貼上“工作能力出眾”的標籤。

以上就是提升工作能力的五個方法,希望這些方法能給你啟發。

本文參考來源:《所謂工作能力出眾,其實就是這五件事》,
見於公眾號“陳向東”,作者:陳向東。



-----------------------
摘要:
1. 接受工作,只問標準
 當領導給你佈置一項工作時,有一件事必須要當面問明白,
 就是“領導希望這個工作達到什麼樣的狀態?”簡單來說,就是這件工作的標準是什麼。
 為什麼一定要弄清楚工作標準呢?因為要想量化考核工作,
 就必須要有明確的工作標準,要想達成目標,目標本身就必須要清晰。
 工作標準不能意會,只能言傳或者白紙黑字寫清楚,這樣才能避免誤解。
2. 請示工作,必帶方案
 在執行工作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難題,為了解決難題,就要向領導請示。
 要注意的是,在請示前,你一定要站在實際角度認真思考一下這些難題,
 並給出一到兩種解決方案。
 如果跟領導請示時,只談問題卻不帶方案,很容易在談論問題時就情緒激動,
 變成吐槽或者抱怨,矛頭直指客戶或領導。
 這就容易造成圖一時口舌之快,而失去了成長進步的機會。
3. 匯報工作,突出結果
 在進行工作匯報時,不管是階段性匯報還是整體匯報,一定要把匯報重點放在結果上,
 一切沒有結果的工作匯報都是浪費時間。
4. 分享工作,細說流程
 工作結果可以輕描淡寫,因為只要稍微說得多一點,就會給人吹噓的感覺。
 大家專門花時間來聽匯報,目的是學習取經,而不是檢查工作。
 大家關注的重點不是你的工作結果,
 而是你究竟做了哪些流程控制,最終出色地完成了工作。
 在分享工作時,要多談細節,既要講清楚做得好的方面,也要講清楚做得不好的方面,
 既有成功也有失誤,既有經驗又有教訓,這樣的分享才是真正的分享。
5. 複盤工作,漫談感受
 比如,可以談談自己在面對高標準嚴要求時是如何自我激勵的,
 在面對困難險阻時是如何迎難而上的,
 工作過程中你是如何思考、如何決策、如何成長的等等,這是大家感興趣的內容。

2018/05/25

❤內參-如何通過寫作建立批判性思維

出處:如何通過寫作建立批判性思維


艾琳·墨菲(Eileen Murphy)是教育科技公司ThinkCERCA的創始人,
她的目標是幫老師和學生從議論文寫作中學習批判性思考。
比爾·蓋茨的蓋茨基金會投資了這家公司。

如何通過寫作幫學生建立批判性思維呢?具體來說有5步,
公司名稱中的CERCA就對應著這5個步驟,
分別是立論(Claim)、論據(Evidence)、推論(Reasoning)、
駁論(Counterargument)、適應聽眾(Audience)。公眾號“外灘教育”介紹了艾琳的理念。


首先,立論”是當你面對一件事情或者事物的時候,你會想到的一些問題,
比如,讀到一篇文章,你可能會想,這篇文章想說什麼?講了一個什麼道理?
作者提供了哪些信息?作者是用什麼寫法吸引讀者的?等等。
記住這些框架,在分析問題的時候,雜亂的想法就會變得清晰。

接著,“論據”和“推論”,往往會同時出現在討論階段,討論的過程就是批判性思考的過程。
怎樣提出有說服力的論據,怎樣用邏輯通順、關聯性緊密的例子來說清楚自己的想法,
是這個階段的關注重點。

下一步是“駁論”
這裡的關鍵在於,不僅要理順自己的想法,
還要能看到“別人怎麼說,以及別人為什麼這麼說”。
同觀點會影響我們的想法,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自己的立場,
而應提醒自己要進行更嚴謹的思考和判斷。
有反對觀點出現其實是一件好事,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尊重不同的觀點。

最後是“適應聽眾”。這裡的意思不是“迎合聽眾”。
“適應聽眾”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通過獨立思考、舉例論證的過程,
已經形成了自己想法,只是在表達觀點時,更關注聽眾,
用聽眾更能理解的方式去考慮問題、解釋問題。
不管學生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什麼工作,“觀眾意識”都很重要。
平時在溝通中出現不順暢的情況,就是因為人們忽視了這一點。

在艾琳看來,這些步驟在5個方面都幫助到了學生:
立論,也就是提出觀點,這要求學生跳出自己的思維定勢;
論據和推論的過程,考驗學生蒐集有效信息、支持自己觀點的能力;
駁論中,學生會受到他人觀點的挑戰,
這就相當於同時接受了邏輯思維、承受力、接受度和毅力的挑戰;
而適應聽眾,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寫作的羅盤,指引著文章的走向。



---------------------------------
摘要:
1. 立論
 當你面對一件事情或者事物的時候,你會想到的一些問題,
 比如,讀到一篇文章,你可能會想,這篇文章想說什麼?講了一個什麼道理?
 作者提供了哪些信息?作者是用什麼寫法吸引讀者的?等等。
 記住這些框架,在分析問題的時候,雜亂的想法就會變得清晰。
2. 論據、推論
 往往會同時出現在討論階段,討論的過程就是批判性思考的過程。
 怎樣提出有說服力的論據,
 怎樣用邏輯通順、關聯性緊密的例子來說清楚自己的想法,是這個階段的關注重點。
3. 駁論
 這裡的關鍵在於,不僅要理順自己的想法,
 還要能看到“別人怎麼說,以及別人為什麼這麼說”。
 不同觀點會影響我們的想法,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自己的立場,
 而應提醒自己要進行更嚴謹的思考和判斷。
 有反對觀點出現其實是一件好事,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尊重不同的觀點。
4. 適應聽眾
 這裡的意思不是“迎合聽眾”。
 “適應聽眾”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通過獨立思考、舉例論證的過程,
 已經形成了自己想法,只是在表達觀點時,更關注聽眾,
 用聽眾更能理解的方式去考慮問題、解釋問題。
這些步驟在5個方面都幫助到了學生:
立論,也就是提出觀點,這要求學生跳出自己的思維定勢;
論據和推論的過程,考驗學生蒐集有效信息、支持自己觀點的能力;
駁論中,學生會受到他人觀點的挑戰,
這就相當於同時接受了邏輯思維、承受力、接受度和毅力的挑戰;
而適應聽眾,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寫作的羅盤,指引著文章的走向。

❤內參-怎麼找到關鍵崗位的最佳人選

出處:職場:怎麼找到關鍵崗位的最佳人選


馬爾科・扎帕科斯塔(Marco Zappacosta)是Thumbtack的創始人,
這是一家美國很受歡迎的本地交易服務平台,
如果你有修水管、修車這樣的服務需求,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解決。
馬爾科創業以來最滿意的地方是組建了一個高效的團隊。
在一篇文章中,他分享了自己的招聘心得,公眾號“紅杉匯”編譯了這篇文章。

馬爾科招人的第一步,是精簡職位的描述
馬爾科認為,
招聘的一個誤區就是對職位的描述過於寬泛,
經常會看到一個職位上附加了十幾種不同的技能,
“沒有人能夠完美符合那些長篇大論的要求,
到頭來,你只會得到一個各項平平,但關鍵技能卻又不精通的人”。
Thumbtack在招聘時,會重點考察候選人身上最重要的三種技能。
如果候選人在其他領域可能有所欠缺,可以通過聘用其他優秀人才來補足。

接下來,馬爾科會面試兩次候選人
第一次是為了初步了解候選人,評估一下他的技能。
第二次是剖析候選人的一些經歷,進入正題,討論職位問題,包括工作中的挑戰和機遇。
通過第二次面試,觀察候選人適不適合他面試的職位。
馬爾科分享了一些具體的技巧,
比如,不要直接問對方他工作的動力是什麼,
而是問他職業生涯中最引以為傲的成就是什麼,
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答案,但會暴露面試者的價值觀。
再比如,馬爾科會問面試者對公司有什麼展望,
如果面試者給出的答案是希望公司未來能被巨頭收購,
而創始人的目標是上市,說明雙方對未來的期待是不同的。

另外,馬爾科還會讓對方展示最壞的一面。一個在職場打拼多年的人肯定有過慘敗。
如果沒有,要嘛他的經歷不夠豐富,要嘛他不願意袒露心聲,或者是他沒有自知之明。
總之,不能談論自己的重大失誤通常不是個好兆頭。

最後,馬爾科會通過私下了解,評估候選人的能力。
馬爾科會去找很多人,了解候選人擅長的領域、幫助公司創造價值的方式,
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情況。私下了解時,馬爾科還會問到:
“其他人對他有什麼評價?”這個問題比“你對他有什麼評價”更好。
因為這樣更容易讓人說真話,面試官審查回答的難度也更低。

希望以上觀點對你有啟發。



------------------------
摘要:
1. 精簡職位的描述
 招聘的一個誤區就是對職位的描述過於寬泛,
 經常會看到一個職位上附加了十幾種不同的技能,
 “沒有人能夠完美符合那些長篇大論的要求,
 到頭來,你只會得到一個各項平平,但關鍵技能卻又不精通的人”。
 Thumbtack在招聘時,會重點考察候選人身上最重要的三種技能。
 如果候選人在其他領域可能有所欠缺,可以通過聘用其他優秀人才來補足。
2. 面試兩次候選人
 第一次是為了初步了解候選人,評估一下他的技能。
 第二次是剖析候選人的一些經歷,進入正題,討論職位問題,包括工作中的挑戰和機遇。
 比如,不要直接問對方他工作的動力是什麼,
 而是問他職業生涯中最引以為傲的成就是什麼,
 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答案,但會暴露面試者的價值觀。
 還會讓對方展示最壞的一面。一個在職場打拼多年的人肯定有過慘敗。
 如果沒有,要嘛他的經歷不夠豐富,要嘛他不願意袒露心聲,或者是他沒有自知之明。
 總之,不能談論自己的重大失誤通常不是個好兆頭。
3. 通過私下了解,評估候選人的能力
 找很多人了解候選人擅長的領域、幫助公司創造價值的方式,
 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情況。私下了解時,馬爾科還會問到:
 “其他人對他有什麼評價?”這個問題比“你對他有什麼評價”更好。
 因為這樣更容易讓人說真話,面試官審查回答的難度也更低。

❤內參-減負-吳伯凡:怎樣緩解焦慮,找到幸福感

出處:吳伯凡:怎樣緩解焦慮,找到幸福感


焦慮是現代人普遍會遇到的問題,也是每個人都想擺脫的一種情緒。
得到訂閱專欄《吳伯凡·認知方法論》的主理人吳伯凡在一次演講中,
分析了現代人的焦慮問題,並且提供了一些緩解焦慮的建議。
公眾號“伯凡時間”整理了演講內容。


吳伯凡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現代人的焦慮問題。
首先,焦慮的本質是人的精神活動留下的垃圾
如今引發我們念頭的外在因素越來越多,但凡一個人起心動念,肯定會留下精神垃圾。
精神垃圾的總量在不斷上升,然而我們處理這種垃圾的能力不僅沒上升,反而在下降,
於是就引發了焦慮。

其次,吳伯凡認為,焦慮的程度主要跟我們的心智管理的能力有關
跟我們的工作量沒有直接的關係,甚至有時候是負相關的,
人們在沒事做的時候,反而會有很多焦慮。
一個焦慮的人,並不代表他有很多事情要做,或者即將要做很多事情,
有時候反而表示他做的事情很少。

再次,焦慮是一種“精神熵”
也就是精神自然而然地趨向混沌與無序、喧囂與騷動的狀態。
“精神熵”是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心流》裡提出的概念。
“熵”在物理學上,指的是系統的混亂程度,
熵的增加,表示系統從比較有序、有規則的狀態,走向無序和混亂的狀態。
吳伯凡說,要想避免精神上出現這種狀況,
就要輸入能量和手段,克服“熵增”,製造“負熵流”。負熵的意思就是從無序走向有序的趨勢。
通俗點兒說,就是進行“心智能量管理”。
不幸福、焦慮、痛苦,都是因為我們缺乏“心智能量管理”。

此外,吳伯凡還提到,焦慮與人們缺乏幸福的能力也有關係。
他覺得,
如今社會越來越富裕,所以其實人們其實不缺乏幸福的條件,而是缺乏幸福的能力。
但人們經常把不幸福歸結為缺少各種條件,而很少反省自己有沒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雖然任何一種幸福都需要有一些基本的物質條件,
比如身體的健康、基本生理需求的滿足等,但我們常常誇大條件的重要性。

吳伯凡說,
我們已經擁有的資源和條件,常常因為某種心理習慣而被自動清零了,
導致我們處於一種心理上的貧困感。這種心理狀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們的幸福感。
我們會忽視自己已經擁有的相當重要、但又看似不稀缺的東西,
而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上。
讓我們產生持續焦慮的,不是真的貧困(絕對貧困),
而是被比較出來的貧困(相對貧困)。

那怎樣才能緩解焦慮,感受到幸福呢?吳伯凡給了幾個建議。
第一,我們要學會區分焦慮感和緊迫感
什麼是緊迫感呢?吳伯凡引用了《緊迫感》這本書裡的說法。
以拆彈為例,一個定時炸彈五分鐘後將被引爆,
拆彈人員需要做的是思考如何分步驟拆解,利用好一分一秒,一步一步拆除炸彈。
在固定時間裡完成一個目標明確的任務,這就是緊迫感。它能切實地幫我們解決問題。
而焦慮感則是沒有目的,它會讓你不停地糾結與擔憂。
所以,我們首先要努力讓自己走出盲目焦慮的狀態,
把當下的問題具體化,然後製定步驟去解決,將焦慮感轉變成緊迫感。

第二,我們要學會管理自己的心智能量
一個人的心智能量也遵從能量守恆定律,
如果一個人很容易被無關的瑣事綁架,
他的心智能量就會因為被過多地耗散在這些無意義的事情上,
而很難專注去做那些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把人比作一台計算機,心智能量就是運算能力,
而焦慮就像電腦病毒,瑣碎的事情就是電腦製造的垃圾,
如果這兩者太多,肯定會造成電腦運行卡頓。
所以,解除焦慮的第二步,
就是像華為有句口號說的那樣,“絕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浪費戰略性資源”,
只關注最重要的、最有價值的、最有意義的事情。

第三,我們要了解幸福的本質。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有一個關於幸福的公式:幸福=效用/慾望。
效用可以看成一個人的物質資源,慾望是分母,慾望越大,幸福度就越低。
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比較自足,就不需要外在的東西去包裝。
當一個人沒有了超出自己實際支付能力的慾望時,內心的焦慮就會少很多,幸福度也更高。


吳伯凡建議,
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實驗,如果你此刻感到焦慮,
不妨把讓你焦慮的事情寫成一個清單,放在抽屜裡,過一個星期再看。
你會發現,其中很多事情都是無關緊要的瑣事,
甚至有些事情你都記不清了,因為它們已經自動解決了,真正值得你焦慮的事情特別少。
總之,吳伯凡認為,
你要把自己的心智能量集中到少數有意義的事情上,
一旦你堅持下去,就會經歷一個改變的過程,從而獲得幸福感。
你會越來越滿意這種狀態,焦慮也會逐漸減少。希望以上觀點對你有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焦慮與“幸(福)無能”》,見於公眾號“伯凡時間”。



----------------------------
摘要:
1. 我們要學會區分焦慮感和緊迫感
 什麼是緊迫感呢?吳伯凡引用了《緊迫感》這本書裡的說法。
 以拆彈為例,一個定時炸彈五分鐘後將被引爆,
 拆彈人員需要做的是思考如何分步驟拆解,利用好一分一秒,一步一步拆除炸彈。
 在固定時間裡完成一個目標明確的任務,這就是緊迫感。它能切實地幫我們解決問題。
 而焦慮感則是沒有目的,它會讓你不停地糾結與擔憂。
 所以,我們首先要努力讓自己走出盲目焦慮的狀態,
 把當下的問題具體化,然後製定步驟去解決,將焦慮感轉變成緊迫感。
2. 我們要學會管理自己的心智能量
 如果一個人很容易被無關的瑣事綁架,
 他的心智能量就會因為被過多地耗散在這些無意義的事情上,
 而很難專注去做那些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所以,解除焦慮的第二步,
 就是像華為有句口號說的那樣,“絕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浪費戰略性資源”,
 只關注最重要的、最有價值的、最有意義的事情。
3. 我們要了解幸福的本質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有一個關於幸福的公式:幸福=效用/慾望。
 效用可以看成一個人的物質資源,慾望是分母,慾望越大,幸福度就越低。
 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比較自足,就不需要外在的東西去包裝。
 當一個人沒有了超出自己實際支付能力的慾望時,
 內心的焦慮就會少很多,幸福度也更高。

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實驗,如果你此刻感到焦慮,
不妨把讓你焦慮的事情寫成一個清單,放在抽屜裡,過一個星期再看。
你會發現,其中很多事情都是無關緊要的瑣事,
甚至有些事情你都記不清了,因為它們已經自動解決了,真正值得你焦慮的事情特別少。

2018/05/24

❤內參-經驗:如何通過問清目的來更好地工作

出處:經驗:如何通過問清目的來更好地工作


孫陶然是拉卡拉集團的創始人,他也是藍色光標和考拉基金的聯合創始人。
孫陶然寫的《創業36條軍規》已成為創業領域的暢銷書。
在新書《有效管理的5大兵法》中,孫陶然系統介紹了他的管理經驗。
在拉卡拉的企業文化中,第一環就是先問目的。
孫陶然認為,如果工作中能先問清楚目的,人們手頭上至少有一半的事情是不會去做的。
先問目的就是先搞清楚自己終極目標是什麼,然後再決定做什麼以及怎麼做。


孫陶然認為,
任何一件事情可能都有多個、多層目的,
一件事的目的有很多層,表層目的之下還有深層目的,
深層目的之下還有更深層目的,最深層的目的就是終極目的。
他說,關鍵要搞清楚做事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做事之前先問清楚目的能讓我們做對的事情、放棄不該做的事情以及把事情做對。

而要問清楚目的可以通過三個問題來進行:
第一,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這一問的核心,是要問清楚自己做此事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做事情要依據終極目的而非表層目的來做判斷。
 問目的,原則上至少要深入地問三層,才可能觸及到終極目的。
第二,這個終極結果是不是我一定想要的?
 問清楚了自己為什麼想要做這件事的真實目的之後,
 還要進一步問自己:如果這個終極目的能達成,是不是我應該做的?
第三,考慮到機會成本,這件事還是我想做的嗎?
 任何事情都有機會成本,
 為了A事情,在同樣時間裡我們就必須放棄B、C、D等其他所有的事情。
 在這裡,B、C、D就是做A這件事情的機會成本,考慮到這個,你還會做嗎?

這三個問題其實就是從想不想、該不該、值不值層面進行思考,
基本上可以幫你想清楚要不要做一件事。
孫陶然說,如果凡事都“先問清楚目的”,
那些不是我們想做的、不是我們擅長做的、與我們的主目標無關的事情,
都是應該選擇不去做的。



---------------------------------
摘要:
1. 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這一問的核心,是要問清楚自己做此事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做事情要依據終極目的而非表層目的來做判斷。
 問目的,原則上至少要深入地問三層,才可能觸及到終極目的。
2. 這個終極結果是不是我一定想要的?
 問清楚了自己為什麼想要做這件事的真實目的之後,
 還要進一步問自己:如果這個終極目的能達成,是不是我應該做的?
3. 考慮到機會成本,這件事還是我想做的嗎?
 任何事情都有機會成本,
 為了A事情,在同樣時間裡我們就必須放棄B、C、D等其他所有的事情。
 在這裡,B、C、D就是做A這件事情的機會成本,考慮到這個,你還會做嗎?

❤內參-為什麼運動員會有“幸運動作”

出處:為什麼運動員會有“幸運動作”


很多運動員都會有自己的幸運動作,比如說棒球運動員會在擊球前,會摸摸帽子,
在空中畫個十字,或者在比賽前吃固定的食物,穿特製的內褲等。
他們認為這些動作能幫助自己成功進球,但在旁人看來,這些動作和贏球似乎沒什麼關係。
那運動員為什麼會把這些動作和進球聯繫起來呢?
發表在科學雜誌《鸚鵡螺》上的一篇文章提到了三個原因,
公眾號“利維坦”編譯了這篇文章。

第一個原因是,多巴胺會讓運動員把一些動作和成功聯繫起來。
體中的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負責傳遞信息。研究證明,
多巴胺會讓人們把一些動作和某些不常發生的事情聯繫起來,讓人認為這是一個規律。
比如說棒球運動員在打出一個本壘打之後,除了技術因素外,
多巴胺會讓運動員認為這次進球還和自己擊球前摸了鼻子或者整理了頭髮有關,
是這個動作給自己帶來了好運氣,這個動作就會變成運動員的“幸運動作”。


第二個原因是,在不確定的環境裡,人會更迷信
英國有個人類學家說過,如果漁夫打漁的收穫穩定,他們不會去總結幸運動作,
但是收穫不穩定時,他們就會建立一套迷信儀式,
比如在捕魚期間刻意表現出一些動作、念一些咒語等。
這個例子說明,
當人們對事情了解的越少,就越想要創造出一個模式或者編造一個故事來進行解釋,
而且還會覺得,如果自己這樣做了,就更容易成功。
這也是為什麼在棒球場上,擊球手們往往都會有自己的幸運動作,
而守門員卻很少有,因為擊球手擊中球的原因更複雜、更不可控。


第三個原因是,人們會放大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巧合
心理學家拉瑪·法爾克(Ruma Falk)在實驗中要求參與者閱讀一些和巧合有關的故事。
在這些故事中,一部分的主角就是參與者自己,還有一部分的主角是別人,
結果發現,人們總是認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巧合更神奇。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別人想到一位老朋友時,這位老朋友恰好打電話給他,
人們會覺得,嗯,這也沒什麼,這不是很常見嗎?
但如果是你自己在想念一位老朋友時,他碰巧打電話給你,
你會覺得這裡頭一定有什麼玄機。
運動員也不例外,每一次成功時,他們都會放大其中的巧合,認為這是一個規律。



-----------------------------
摘要:
1. 多巴胺會讓運動員把一些動作和成功聯繫起來
 人體中的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負責傳遞信息。研究證明,
 多巴胺會讓人們把一些動作和某些不常發生的事情聯繫起來,讓人認為這是一個規律。
 比如說棒球運動員在打出一個本壘打之後,除了技術因素外,
 多巴胺會讓運動員認為這次進球還和自己擊球前摸了鼻子或者整理了頭髮有關,
 是這個動作給自己帶來了好運氣,這個動作就會變成運動員的“幸運動作”。
2. 在不確定的環境裡,人會更迷信
 當人們對事情了解的越少,就越想要創造出一個模式或者編造一個故事來進行解釋,
 而且還會覺得,如果自己這樣做了,就更容易成功。
 這也是為什麼在棒球場上,擊球手們往往都會有自己的幸運動作,
 而守門員卻很少有,因為擊球手擊中球的原因更複雜、更不可控。
3. 人們會放大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巧合
 一部分的主角就是參與者自己,還有一部分的主角是別人,
 結果發現,人們總是認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巧合更神奇。

❤內參-菲利普·羅斯:寫作是每天都要面對的挫敗

出處:菲利普·羅斯:寫作是每天都要面對的挫敗


5月22日,85歲的美國小說家菲利普·羅斯去世。
他是當代獲獎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
曾獲得兩次美國國家圖書獎,兩次美國國家書評獎,三次福克納文學獎。
他也是一位高產的作家,一共出了31本書,代表作有《美國牧歌》《人性的污穢》
《反美陰謀》等。他的創作主題覆蓋猶太人生活,性和美國理想。

2012年,菲利普·羅斯宣布從作家的身份退休,
他在家中電腦上貼了一張字條:“與寫作的戰鬥結束了。”
對他來說,寫作像一場戰鬥,也是每天都要面對的挫敗。
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剛做完手術的他曾這樣說:
“我知道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寫作。我不再有那種忍耐挫敗的毅力。
寫作是一種挫敗——是每天都要面對的挫敗,更別提羞辱的感覺。
就像棒球一樣,你總是輸掉2/3的比賽。”
他說,自己再也不能忍受寫了5頁紙然後把它們全扔掉的日子了。

創作初期花幾個月時間寫出大量內容,
挑出最有生氣的幾段,把剩下的內容扔掉,是菲利普·羅斯開始一本新書的方法。
接受《巴黎評論》採訪時,菲利普·羅斯解釋了這種做法。
羅斯說,這麼做是想要從素材中找到“可以鑿進新書的中心的東西,
像一個磁鐵一樣把所有東西吸引過去”。
很多時候,要寫一百多頁才會出現一個有生氣的段落,
這時他才覺得可以了,找到了開頭,把它當作全書第一段。
他用紅筆把素材中有生氣的段落、句子,甚至是幾個詞組劃出來,
然後打到一張紙上,這樣找到了能給全書定調的那份活力。

這種做法很難,不過有助於菲利普·羅斯的創作。
他說:“在你開始(一本書)的時候,你找的是那些會抗拒你的東西。你是在找麻煩。
有些創作的開頭會讓我感到疑惑,疑惑不是因為寫得太艱難,而是因為還不夠艱難。
流暢有可能是一種什麼事情都沒發生的標誌;
事實上,流暢可能會是讓我停下來的標誌。
反而是身處黑暗,只能從一個句子挪向下一個句子,這會讓我知道自己可以繼續。”



-------------------
摘要:
創作初期花幾個月時間寫出大量內容,
挑出最有生氣的幾段,把剩下的內容扔掉,是菲利普·羅斯開始一本新書的方法。
接受《巴黎評論》採訪時,菲利普·羅斯解釋了這種做法。
羅斯說,這麼做是想要從素材中找到“可以鑿進新書的中心的東西,
像一個磁鐵一樣把所有東西吸引過去”。
很多時候,要寫一百多頁才會出現一個有生氣的段落,
這時他才覺得可以了,找到了開頭,把它當作全書第一段。
他用紅筆把素材中有生氣的段落、句子,甚至是幾個詞組劃出來,
然後打到一張紙上,這樣找到了能給全書定調的那份活力。

這種做法很難,不過有助於菲利普·羅斯的創作。
他說:“在你開始(一本書)的時候,你找的是那些會抗拒你的東西。你是在找麻煩。
有些創作的開頭會讓我感到疑惑,疑惑不是因為寫得太艱難,而是因為還不夠艱難。
流暢有可能是一種什麼事情都沒發生的標誌;
事實上,流暢可能會是讓我停下來的標誌。
反而是身處黑暗,只能從一個句子挪向下一個句子,這會讓我知道自己可以繼續。”

2018/05/23

❤內參-方法:如何用深度思考法解決問題

出處:方法:如何用深度思考法解決問題


生活和工作中,總有一些目標沒辦法完成,或是一些問題不能順利解決。
而想要解決問題就要從思考的過程中去找答案。在《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這本書裡,
作者平井孝志提出了一種深度思考法,這種方法來自於麻省理工的“系統動力學”理論。

深度思考就是“模型”加上“動力機制”。
“模型”就是將現象和原因用簡單的話描述出來。
 比如說給孩子買了參考書,孩子成績提高了。
 成績提高是現象,不能簡單將這個現象的原因說成“買參考書導致成績提高”,
 而是“買參考書,孩子學習了參考書,導致成績提高”。而“動力機制”指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產生的運動和結果。
 比如,當我們給模型加上時間維度時,就要考慮假設孩子每天學習1小時成績能提高1分,
 每天學習10小時就能提高10分嗎?這個因為時間的變化導致的不同結果,就是動力機制。
 只有考慮到模型和動力機制,我們才能理解本質。

根據上述觀點,平井孝志將深度思考分成四個步驟。
第一,建立模型。
你要確定導致現象發生的各個要素,以及各個要素之間的關係。
這裡必須要考慮要素之間的因果關係,排除要素之間的相關關係。
比如,英語好的員工工作能力強,很明顯這兩者不是因果關係,
而是相關關係,因為中間隱藏的一個原因是“員工很努力”。所以相關關係不能進入模型。
第二,解讀動力機制
動力機制的本質是加入時間的維度,在一個長期的時間軸上看模型的走向和結果。
如果只是在一個時間點上看模型,各個要素關係是固定的;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各個要素可能會發生變化,
模型的走向也可能會跟之前的預測完全相反。

第三,尋找改變模型的對策
因為模型是隱藏在現象背後的,如果從現象入手採取一些措施,
模型不變,很難真正解決問題。那怎麼改變模型呢?
書裡建議說,首先要正確理解前提條件;
其次可以擴展現在的“思考範圍”,考慮到受影響的方方面面;
此外,還可以提升視角,嘗試偶爾放下眼前的問題。

第四,行動,並在實踐中獲取反饋。
我們需要在實踐中獲得真實的反饋,提高自己深度思考的效果。
而且,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現模型的問題,讓模型適合更多的情況。



-------------------------
深度思考就是“模型”加上“動力機制”。
1. 模型,就是將現象和原因用簡單的話描述出來。

 比如說給孩子買了參考書,孩子成績提高了。
 成績提高是現象,不能簡單將這個現象的原因說成“買參考書導致成績提高”,
 而是“買參考書,孩子學習了參考書,導致成績提高”。
2. 動力機制,是指隨著時間的流逝產生的運動和結果。
 比如,當我們給模型加上時間維度時,就要考慮假設孩子每天學習1小時成績能提高1分,
 每天學習10小時就能提高10分嗎?這個因為時間的變化導致的不同結果,就是動力機制。
 只有考慮到模型和動力機制,我們才能理解本質。

深度思考分成四個步驟。
1. 建立模型

 你要確定導致現象發生的各個要素,以及各個要素之間的關係。
 這裡必須要考慮要素之間的因果關係,排除要素之間的相關關係。
 比如,英語好的員工工作能力強,很明顯這兩者不是因果關係, 
 而是相關關係,因為中間隱藏的一個原因是“員工很努力”。所以相關關係不能進入模型。
2. 解讀動力機制
 動力機制的本質是加入時間的維度,在一個長期的時間軸上看模型的走向和結果。
 如果只是在一個時間點上看模型,各個要素關係是固定的;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各個要素可能會發生變化,
 模型的走向也可能會跟之前的預測完全相反。
3. 尋找改變模型的對策
 先要正確理解前提條件;
 其次可以擴展現在的“思考範圍”,考慮到受影響的方方面面;
 此外,還可以提升視角,嘗試偶爾放下眼前的問題。
4. 行動,並在實踐中獲取反饋

❤內參-新研究:疲憊時犯的錯更容易被諒解

出處:新研究:疲憊時犯的錯更容易被諒解


職場中,我們可能都經歷過“自我損耗”(ego depletion)狀態,它指的是當你非常疲憊,
身體不適,或需要不斷做出決策的“損耗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人們容易在工作中出現道德過失,比如,報銷餐費時多算了一些錢。

凱洛格商學院管理與組織學助理教授瑪爾婭姆·柯查基在研究中發現,
如果人們認為犯了錯的員工非常疲憊,那麼對他們犯錯的評判也會更寬容;
對於因為不可控原因(比如照顧家人,工作負擔非常重)而感到疲憊的員工,
人們會格外包容。不過,對於管理者來說,溫和處理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後果:
如果員工假報賬單時處於過度勞累狀態,就很少受到懲罰,
那麼他們下一次可能會缺少誠實的動力。
界面新聞編譯了這項研究。


研究中,柯查基與合作者一起製作了與道德缺失有關的四個視頻。
前兩段視頻裡,一名精神煥發,休息充分的員工與上司談論一個重要的併購案,
在這兩段視頻中,他之前都熬了夜,第一段視頻裡是因為加班,
第二段是因為看球賽。第三和第四段視頻裡,這個員工看起來都非常無精打采,
第三段裡是因為加班熬夜,第四段裡是因為看球賽。
四段視頻的最後,這個員工都在午餐報賬單中多報了金額。
研究者請每位參與者觀看其中一段視頻,讓他們評價員工的過失行為。

研究結果表明,
如果犯錯的人非常疲憊,他們很可能會被從輕發落,
觀看第三段視頻的參與者給出了最溫和的處理方式。
柯查基說,這樣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這樣做不好,管理者應該考慮員工行為的背景,
但是也要確保員工會因非道德行為付出代價,
這樣他們才能夠從自己的道德過失中吸取教訓,
不過,最好的方法就是確保員工不會精疲力竭,讓他們在回家之後可以擺脫工作。



----------------------
摘要:
凱洛格商學院管理與組織學助理教授瑪爾婭姆·柯查基在研究中發現,
如果人們認為犯了錯的員工非常疲憊,那麼對他們犯錯的評判也會更寬容;
對於因為不可控原因(比如照顧家人,工作負擔非常重)而感到疲憊的員工,
人們會格外包容。不過,對於管理者來說,溫和處理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後果:
如果員工假報賬單時處於過度勞累狀態,就很少受到懲罰,
那麼他們下一次可能會缺少誠實的動力。
最好的方法就是確保員工不會精疲力竭,讓他們在回家之後可以擺脫工作。

2018/05/22

❤內參-經驗:CEO快速學習新事物的方法

出處:經驗:CEO快速學習新事物的方法


5月19日,在經緯創投十週年大會科技論壇上,
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與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
分享了他們快速學習新事物的方法與經驗。

傅盛說,外界誤以為他會讀很多書。
他坦言自己讀得並不多,但在學習上有自己的特點。
每讀完一本書,傅盛會把很多東西在腦海裡反复推演,看到每件事情時,
也都會去思考自己剛剛在書中得到的原則與這件事情的關聯度。
傅盛認為,這樣的反复推演是一個很關鍵的學習過程。
因為只是知識的簡單輸入是不夠的,學習需要不斷自我否定和自我博弈。
而按照看書後反复推演這樣的方式學以致用,就是所謂的“刻意練習”了。


何小鵬認為,學習要有成果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講。
第一是足夠地勤勞,就是說當你在事情上花了1萬個小時,你就是專家。
第二是要追求效率,對於效率,何小鵬認為有三個方面需要考慮。
首先,構建學習和實踐的平台,他認為如果你不去做這些事情,想要學好是很難的。
其次,能夠跟高段位的選手去交流,和他們聊30分鐘的價值,
有時候比自己學習幾天還要多。
再次,要有一個歸納大圖(知識關係圖)的能力。
何小鵬解釋說,不同高段位的人跟你講的知識,你能不能把它們畫成一個心中的大圖。
對於很多業務和管理問題,高段位的人會從更大的大圖上看,其實基礎都是一樣的。
你歸納得越好,將來就會發現,自己融會貫通的可能性也越高。

以上是傅盛與何小鵬提出的快速學習新事物的經驗,希望對你有啟發。



-------------------------------
摘要:
傅盛說,外界誤以為他會讀很多書。
他坦言自己讀得並不多,但在學習上有自己的特點。
每讀完一本書,傅盛會把很多東西在腦海裡反复推演,看到每件事情時,
也都會去思考自己剛剛在書中得到的原則與這件事情的關聯度。
傅盛認為,這樣的反复推演是一個很關鍵的學習過程。
因為只是知識的簡單輸入是不夠的,學習需要不斷自我否定和自我博弈。
而按照看書後反复推演這樣的方式學以致用,就是所謂的“刻意練習”了。

何小鵬認為,學習要有成果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講。
1. 足夠勤勞,當你在事情上花了1萬個小時,你就是專家。
2. 追求效率
 (1)構建學習和實踐的平台
  如果你不去做這些事情,想要學好是很難的。
 (2)跟高段位的選手去交流
  和他們聊30分鐘的價值, 有時候比自己學習幾天還要多。
 (3)要有一個歸納大圖(知識關係圖)的能力
  不同高段位的人跟你講的知識,你能不能把它們畫成一個心中的大圖。
  從更大的大圖上看,其實基礎都是一樣的。
  你歸納得越好,將來就會發現,自己融會貫通的可能性也越高。

❤內參-用睡眠提升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出處:用睡眠提升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許多實驗都證明,睡眠可以提升我們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卡迪夫大學的神經學家潘妮·劉易斯(Penny Lewis)和同事,
在《大西洋月刊》網站的一篇文章中,進一步解釋了睡眠和創造力之間的聯繫。

他們提出的新理論解釋了,
睡眠的兩個主要階段,即快速眼動睡眠和非快速眼動睡眠,
是如何幫助我們在已知事物中,發現一些沒有被識別出來的聯繫,
以及怎麼發現解決問題的現成方案。網易科技編譯了這篇文章。

剛剛入睡時,我們會進入非快速眼動睡眠階段,
它包括夜間大部分時間的輕度睡眠,以及被稱為慢波睡眠(SWS)的深度睡眠。
在慢波睡眠階段,
大腦中幾百萬個神經元會同時被劇烈地“點燃”,這種狀態下大腦會回放記憶。
比如,小鼠白天在迷宮中奔跑,夜間睡眠時,同樣的神經元會自發地以同樣的順序點燃。
這種回放,有助於大腦鞏固和加強新形成的記憶,把它們融入到現有的知識中。

回放新記憶,能讓大腦在看似不相關的概念之間尋找相似之處。
比如,你正在解決一個難題,晚上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時,
新大腦皮層(指舊的脫落、再生的大腦皮層)會回放一些抽象的、
簡化的與難題有關的元素,其他一些東西也被隨機激活,
然後它會加強這些東西之間的共性。當你在第二天醒來,這種輕微的強化可能會讓你發現,
你正在以一種稍微不同的方式工作,也許能幫你解決難題。

劉易斯認為,
大腦之所以會在慢波睡眠階段回放記憶,是由於大腦海馬體和大腦皮層的緊密聯繫。
海馬體能夠捕捉到與事件和地點有關的記憶,大腦皮層則是儲存事實、想法和概念的地方。

在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大腦的活動完全不同,
此時神經元之間更容易形成、加強或減弱連接。
有些研究發現認為慢波睡眠對創造力很重要,有些則認為快速眼動更重要。
對於提高創造力來說,這兩個階段都至關重要,
“非快速眼動睡眠提取出概念,快速眼動睡眠則連接它們,它們需要彼此”。
睡眠時,我們的大腦每90分鐘就會經歷一次非快速眼動和快速眼動睡眠週期,
一晚或者幾晚內,海馬體和新大腦皮層會不斷地同步和分離。
這個過程就像兩個研究人員共同研究一個問題,
然後分開獨立思考,之後再回來一起繼續深入研究。
如果你正在處理一個難題,那麼你需要足夠的睡眠時間,不要在匆忙中急著動手。



-------------------------------
摘要:
剛剛入睡時,我們會進入非快速眼動睡眠階段,
它包括夜間大部分時間的輕度睡眠,以及被稱為慢波睡眠(SWS)的深度睡眠。
在慢波睡眠階段,
大腦中幾百萬個神經元會同時被劇烈地“點燃”,這種狀態下大腦會回放記憶。
比如,小鼠白天在迷宮中奔跑,夜間睡眠時,同樣的神經元會自發地以同樣的順序點燃。
這種回放,有助於大腦鞏固和加強新形成的記憶,把它們融入到現有的知識中。

回放新記憶,能讓大腦在看似不相關的概念之間尋找相似之處。
比如,你正在解決一個難題,晚上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時,
新大腦皮層(指舊的脫落、再生的大腦皮層)會回放一些抽象的、
簡化的與難題有關的元素,其他一些東西也被隨機激活,
然後它會加強這些東西之間的共性。
當你在第二天醒來,這種輕微的強化可能會讓你發現,
你正在以一種稍微不同的方式工作,也許能幫你解決難題。


在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大腦的活動完全不同,
此時神經元之間更容易形成、加強或減弱連接。
有些研究發現認為慢波睡眠對創造力很重要,有些則認為快速眼動更重要。
對於提高創造力來說,這兩個階段都至關重要,
“非快速眼動睡眠提取出概念,快速眼動睡眠則連接它們,它們需要彼此”。
睡眠時,我們的大腦每90分鐘就會經歷一次非快速眼動和快速眼動睡眠週期,
一晚或者幾晚內,海馬體和新大腦皮層會不斷地同步和分離。
這個過程就像兩個研究人員共同研究一個問題,
然後分開獨立思考,之後再回來一起繼續深入研究。
如果你正在處理一個難題,那麼你需要足夠的睡眠時間,不要在匆忙中急著動手。

2018/05/21

❤內參-職場:與上級有效溝通的三個方法

出處:職場:與上級有效溝通的三個方法


向上管理(Managing up),或者說與上級建立順暢並且有成效的關係,
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職場能力。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蘇·雪琳芭格(Sue Shellenbarger)
在一篇文章中,介紹了與上級有效溝通的三種方法。
公眾號“華爾街日報·派”翻譯了這篇文章。

第一,給上級提供多個可以選擇的溝通方式
有些人的老闆會告訴下屬,自己喜歡什麼樣的溝通方式。
而對其他人來說,給老闆提供多個可以選擇的溝通方式往往效果更好。
比如,你可以問問老闆,希望你多久匯報一次工作?
還可以問他喜歡電話溝通、郵件溝通、還是面對面溝通?


第二,如果你必須向上級提出一個問題,
請至少同時提供一項潛在的解決方案,並且要尊重對方的時間。
馬里奧·加布里埃爾(Mario Gabriele)
曾在紐約的一家軟件供應商擔任參謀長(chief of staff)。
他表示,自己不會每次一有問題就跑去找老闆,
而是稍微等一下,等收集了好幾個問題之後再告訴老闆。他
會和老闆說:“我有10件事情需要匯報,並且10分鐘之內就可以解決。”
這種做法能讓上級給出更周密的答案。 


第三,不要帶著個人偏見看待上級的行為。
領導力和商業顧問羅伯特·坦納(Robert Tanner)指出,
人們在看事情的角度和決策方式上是有差異的,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觀察上級的溝通方式與決策方式來了解他的風格,
比如,他是雷厲風行的人,還是深思熟慮的人?
他關注的是事實,還是直覺層面的見解?
坦納曾經為某金融服務企業的一位高管及其下屬提供過培訓。
這位高管和下屬團隊之間關係一直不太融洽,
後來雙方發現,這是因為彼此的決策風格不一樣。
這位高管更願意靠直覺做決定,經常改主意。而他的下屬更喜歡用事實說話,
所以他們覺得這位高管優柔寡斷,只關心自己的利益。
了解了這一點之後,員工們不再從個人的角度看待這位高管的行為,
並學會從高管在意的角度出發來表達自己的建議。


希望上面這幾個方法,能幫你在工作中與上級更好地進行溝通。



----------------------------
摘要:
1. 給上級提供多個可以選擇的溝通方式§人喜歡有控制感§
 有些人的老闆會告訴下屬,自己喜歡什麼樣的溝通方式。
 而對其他人來說,給老闆提供多個可以選擇的溝通方式往往效果更好。
 比如,你可以問問老闆,希望你多久匯報一次工作?
 還可以問他喜歡電話溝通、郵件溝通、還是面對面溝通?
2. 如果你必須向上級提出一個問題,
請至少同時提供一項潛在的解決方案,並且要尊重對方的時間。

 馬里奧·加布里埃爾(Mario Gabriele)
 曾在紐約的一家軟件供應商擔任參謀長(chief of staff)。
 他表示,自己不會每次一有問題就跑去找老闆,
 而是稍微等一下,等收集了好幾個問題之後再告訴老闆。他
 會和老闆說:“我有10件事情需要匯報,並且10分鐘之內就可以解決。”
 這種做法能讓上級給出更周密的答案。
3. 不要帶著個人偏見看待上級的行為
 人們在看事情的角度和決策方式上是有差異的,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觀察上級的溝通方式與決策方式來了解他的風格,
 比如,他是雷厲風行的人,還是深思熟慮的人?
 他關注的是事實,還是直覺層面的見解?

❤內參-如何利用“峰終定律”製造難忘瞬間

出處:如何利用“峰終定律”製造難忘瞬間


如果列一份宜家的暢銷榜單,
排名第一的可能不是沙發、檯燈或者置物架,而是出口處1塊錢一個的冰激凌。
你可能會問,宜家的冰淇淋賣得這麼便宜,難道不會虧本嗎?
公眾號“沃頓商​​業評論”上的一篇文章認為,宜家的冰激淋價格雖低,作用卻很大,
正是這個售價一塊錢的冰激凌,改善了顧客在宜家的消費體驗。


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研究發現,
人們對一段體驗的評價由兩個因素決定,
一個是過程中的最強體驗,一個是結束前的最終體驗,
過程中的其他體驗對人們的記憶幾乎沒有影響。
這個發現被總結為“峰終定律”(peak-end rule)。
宜家的購物路線就是按照“峰終定律”設計的,
它有一些不好的體驗,比如店員很少,顧客經常得不到幫助,
顧客需要自己從貨架上搬貨物,還要排長隊結賬等。
但是宜家的峰終體驗是好的,它的“峰”是過程中的小驚喜,
比如,便宜又好用的掛鐘、好看的羊毛毯以及著名的瑞典肉丸;
它的“終”就是出口處只賣1塊錢的冰淇淋,這就是宜家不提高冰激淋售價的原因。
在購物結束之前,吃一個美味便宜的冰激淋,人們之前的所有糟糕體驗就都被拋到腦後了。


對營銷來說,製造“峰終”的難忘瞬間至關重要,
文章介紹了《習慣的力量》這本書裡提到的三個方法。
第一,製造儀式感。
儀式感會讓這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過程雖然複雜,卻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很多做線上課程培訓的網站,結課時會給學員們舉行一個結業典禮,
還會頒發結業證書。花費的成本很低,卻能大大提高學員滿意度。

第二,突出重要性。
突出一件事情的重要性,能有效加深人們的印象。
舉個例子,你是一個部門負責人,要給團隊成員傳達一個重要決策,
如果僅僅是把這個決策發到微信群裡,不會給團隊成員留下多深的印象,
但是如果你選擇一個特定的時間,召開一個會議,要求全員正裝出席並且帶好紙筆,
在會議上隆重宣布這個決策,相信員工們就會對這個決策印象深刻。

第三,製造驚喜。
平淡生活中來點兒隨機的驚喜總能讓人印象深刻,
一個會製造驚喜的品牌,能讓用戶欲罷不能。心理學家曾驗證過,
只要設計好相應的激勵和獎勵措施,人就會按照你的預期採取行動。
不定時的驚喜就好像是對用戶的隨機獎勵,這樣的體驗會讓他們隨時回來進行下一次消費。


-------------------------
摘要: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研究發現,
人們對一段體驗的評價由兩個因素決定,
一個是過程中的最強體驗,一個是結束前的最終體驗,
過程中的其他體驗對人們的記憶幾乎沒有影響。
這個發現被總結為“峰終定律”(peak-end rule)。

宜家的購物路線就是按照“峰終定律”設計的,
它有一些不好的體驗,比如店員很少,顧客經常得不到幫助,
顧客需要自己從貨架上搬貨物,還要排長隊結賬等。
但是宜家的峰終體驗是好的,它的“峰”是過程中的小驚喜,
比如,便宜又好用的掛鐘、好看的羊毛毯以及著名的瑞典肉丸;
它的“終”就是出口處只賣1塊錢的冰淇淋,這就是宜家不提高冰激淋售價的原因。
在購物結束之前,吃一個美味便宜的冰激淋,人們之前的所有糟糕體驗就都被拋到腦後了。

對營銷來說,製造“峰終”的難忘瞬間至關重要,
《習慣的力量》這本書裡提到的三個方法。
1. 製造儀式感
2. 突出重要性
3. 製造驚喜

2018/05/20

❤內參-方法:激發創造力的10分鐘練習

出處:方法:激發創造力的10分鐘練習


設計師艾斯·伯塞爾(Ayse Birsel)是美國Birsel + Seck設計工作室的聯合創始人,
他們的客戶包括通用、惠普、美國強生等。
作為一個常年需要創意的人,伯塞爾創造了一個10分鐘創意課程,
幫助自己解決靈感枯竭的難題。微信公眾號“紅杉匯”編譯了伯塞爾的方法。

具體的方法是,在你的工作室、辦公室或家裡的桌子上找到七樣物品,
用它們做出一樣東西,這個東西可能是雕塑、畫框、工具、組合物品,
“試試隨機挑選大小不一樣、材料各異的物品,不要構思,直接動手做,即興發揮。
”擺弄這些物品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
伯賽爾建議,
你可以每天都做一做這個小練習,
“一週裡,每天都為同樣的七個物品找到不同的組合和搭配,
隨後的一周再更換物品——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如果你造出了一座雕塑,把它放在凳子上高調展示起來,曬到你的朋友圈。”
這個方法的中心思想,是幫你從周遭環境、自然、人、故事和想像力中汲取靈感,
目的在於讓你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同一個事物。
一旦你進入了狀態,就會進一步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其它事物。


這也是一個激發創造力的熱身練習,是在“向右腦發送信號表明你接下來要開始創新了”。
在伯塞爾看來,激發創造力的先決條件是樂趣,
“當你的思維處於玩樂模式時,你就不會那麼害怕犯錯,也不會那麼苛刻了,
這是創造性行為的關鍵所在。腦海中的'否定'聲音,可能是創造力的最大障礙”。



-------------------------------
摘要:
具體的方法是,在你的工作室、辦公室或家裡的桌子上找到七樣物品,
用它們做出一樣東西,這個東西可能是雕塑、畫框、工具、組合物品,
“試試隨機挑選大小不一樣、材料各異的物品,不要構思,直接動手做,即興發揮。
”擺弄這些物品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

你可以每天都做一做這個小練習,
“一週裡,每天都為同樣的七個物品找到不同的組合和搭配,
隨後的一周再更換物品——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如果你造出了一座雕塑,把它放在凳子上高調展示起來,曬到你的朋友圈。”
這個方法的中心思想,是幫你從周遭環境、自然、人、故事和想像力中汲取靈感,
目的在於讓你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同一個事物。
一旦你進入了狀態,就會進一步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其它事物。
“當你的思維處於玩樂模式時,你就不會那麼害怕犯錯,也不會那麼苛刻了,
這是創造性行為的關鍵所在。腦海中的'否定'聲音,可能是創造力的最大障礙”。

2018/05/19

內參-怎樣通過“工作期望值”發揮領導力

出處:怎樣通過“工作期望值”發揮領導力


周憶是IBM大中華區總裁、首席營銷官,
她在公眾號“長江商學院”寫文章談了自己對領導力的看法。
周憶認為,領導力是公司意志的傳遞能力和目標的達成能力,
也是一種心理的博弈,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下屬個人的積極性,
讓他們既為公司的目標也為自己的目標奮鬥。
而發揮領導力可以通過“工作期望值”來實現,具體來說有以下四步。

第一步,鼓勵下屬設立自我工作期望值
自我工作期望值就是為自己設定工作目標,
也包括對工作相關的職位、職稱、薪資、回報等的設定。
設立工作期望值的人在工作中比較主動,甚至有進攻性。
而那些對人生目標和工作目標不明確的人,屬於“摸著石頭過河”,
他們總是在忙,而“忙”也成為了他們逃避設立期望值的理由。


第二步,領導制訂對下屬的期望值。
領導在給下屬制定期望值的時候,要注意把每個人放到整體環境中去考慮,
個體的期望值是整體期望值的分解,並且要與整體期望值不斷相互參照。

第三步是面談
周憶認為,
與下屬就工作期望值進行深入面談,是期望值發揮激勵作用最關鍵的一環,
是領導力呈現化學反應的最重要一步。
在進入面談時,領導要讓下屬敞開心扉,打消下屬的顧慮。
然後,領導要把自己對下屬的期望跟下屬的個人期望整合到一起。
一般來說,在工作付出上,領導的設定會高於下屬的設定,
在待遇的回報上,下屬的設定會高於領導,這也是人之常情。
在整合期望值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
下屬的自我期望與客觀實際情況差距很大,也與領導的主觀預估差距很大。
這時領導要耐心幫下屬梳理這個期望值是如何成型的,這個過程會讓領導很精準地把握,
下屬是在哪些節點上迷失了自己,然後就可以針對癥結對症下藥。


第四步,驗收期望值,達到正向激勵效果
工作期望值的激勵作用的最後一步,就是在預先確定的時間節點後,認真地驗收。
有時,工作期望值未必能完全實現,但是部分實現也是有價值的。
期望值能不能完全實現,既有賴於主觀的能動性,也受制於客觀環境的某些變量。
作為領導,要把握好期望值“驗收”步驟給下屬帶來的心理影響,
要達到正向激勵效果,而不是消極後果。
以上就是周憶分享的通過工作期望值來發揮領導力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
摘要:
Step 1:鼓勵下屬設立自我工作期望值。
 自我工作期望值就是為自己設定工作目標,
 也包括對工作相關的職位、職稱、薪資、回報等的設定。
 設立工作期望值的人在工作中比較主動,甚至有進攻性。
 而那些對人生目標和工作目標不明確的人,屬於“摸著石頭過河”,
 他們總是在忙,而“忙”也成為了他們逃避設立期望值的理由。
Step 2:領導制訂對下屬的期望值。
Step 3:面談。

 與下屬就工作期望值進行深入面談,是期望值發揮激勵作用最關鍵的一環,
 是領導力呈現化學反應的最重要一步。
 在進入面談時,領導要讓下屬敞開心扉,打消下屬的顧慮。
 然後,領導要把自己對下屬的期望跟下屬的個人期望整合到一起。 
Step 4:驗收期望值,達到正向激勵效果。
 作為領導,要把握好期望值“驗收”步驟給下屬帶來的心理影響,
 要達到正向激勵效果,而不是消極後果。

❤內參-方法:如何收穫更有質量的親密關係

出處:方法:如何收穫更有質量的親密關係


如今,有人覺得婚姻是一種束縛,並且對婚姻採取一種排斥或者逃避的態度。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錢岳在“一席”上的演講就提到了這個問題。

錢岳認為,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很多進入婚姻的年輕人,會覺得自己背上了一個婚姻包袱,
這個包袱說的是,結婚並不只是舉辦一個婚禮、領一張結婚證這麼簡單,
婚姻通常會和很多事情綁在一起,比如說生孩子、養孩子等。

另一方面,中國青年對婚姻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也越來越難以被滿足。
錢岳借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解釋婚姻制度在歷史中的變化,
在第一個階段,婚姻滿足的是最基本的需求,比如說提供一個住的地方、提供一些食物等。
之後,這些最基本的需求可以在婚姻之外獲得了,婚姻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
在這個階段,夫妻們更加關注那些中層次的需求,比如說愛與被愛,浪漫與激情等。
如今,婚姻關係到了第三個階段,人們會想在婚姻中追求較高層次的需求,
比如說自我實現、自我表達、獲得尊重等,這一階段的需求,最難滿足。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已婚的高知女性,
不願意為了生小孩而放棄自己的職業追求,這就會給婚姻帶來一些問題。


那在邁入婚姻門檻之前,有沒有一些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婚姻質量呢?
錢岳在演講中介紹了三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推遲結婚
研究表明,進入婚姻的人越年輕,婚姻出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為年輕人對自己的認知往往還不夠,很難從一開始就選出一個適合自己的伴侶。

推遲結婚有利於獲得穩定的婚姻。
結婚比較晚的人通常比較成熟,很少會在選擇配偶這件事上犯錯誤,
並且他們也更有能力應對婚姻中的挑戰。
所以,與其著急結婚,不如先讓自己成熟起來,
弄明白自己是誰,以及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樣的伴侶等問題,然後再決定要不要結婚。


第二個方法是共享現實
所謂共享現實,指的是戀愛雙方通過一些敞開心扉的溝通,在感情的走向上達成一致。
研究表明,婚姻是不是夠穩定,其實在談戀愛的時候就有了征兆,
美國的一個研究持續了14年,研究者分析了戀愛雙方對感情走向的看法與離婚的關係,
結果發現,在戀愛時,如果雙方愛對方的程度差不多,
對兩個人未來感情的看法是一致的,進入婚姻後,關係就會比較穩定。
愛情是盲目的,戀愛的時候,人們會盡力展現自己好的一面,掩飾自己的不足,
甚至會自欺欺人,忽略對方的缺點。
但在婚姻中,一切都更加實際,甚至有人說,婚姻就是一個幻想破滅的過程。
所以,戀愛的時候最好現實一些,看看你們對感情的想法是不是一致。

那怎樣建立這種共享現實呢?錢岳認為,
人的想法、經歷和感情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共享現實只能通過溝通來獲得。
也就是說,你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和伴侶敞開心扉地聊聊。

第三個方法是,學會經營自己的單身生活。
如今,結婚年齡普遍被延後了,離婚率也在不斷提高,
人們的很多時間是在婚姻之外度過的。所以人們最應該學會的是經營自己的單身生活。

現代社會中,人們對配偶的期待和要求太高了,
總是希望一個人可以滿足自己所有的需求,
但這種想法並不是幸福婚姻的最佳配方,越是依賴相愛,失去的時候越是痛苦,
即使能夠白頭偕老,最後也會面臨一個人離世、另一個人獨自生活的情況。
與其強調如何獲得愛情,不如學習如何獨處。
錢岳說,獨處並不是與世隔絕,而是學會享受獨處的時光,
能夠和那些與你互相幫助、彼此理解的人成為好朋友,
讓自己帶著從個人生活中收穫的幸福感進入婚姻。
這樣做,也能夠幫你收穫更加優質的親密關係。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大家真的都結婚了嗎》,見於公眾號“一席”。



------------------------
摘要:
那在邁入婚姻門檻之前,有沒有一些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婚姻質量呢?
1. 推遲結婚

 推遲結婚有利於獲得穩定的婚姻。
 結婚比較晚的人通常比較成熟,很少會在選擇配偶這件事上犯錯誤,
 並且他們也更有能力應對婚姻中的挑戰。
 所以,與其著急結婚,不如先讓自己成熟起來,
 弄明白自己是誰,以及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樣的伴侶等問題,然後再決定要不要結婚。
2. 共享現實
 所謂共享現實,指的是戀愛雙方通過一些敞開心扉的溝通,在感情的走向上達成一致。
 研究表明,婚姻是不是夠穩定,其實在談戀愛的時候就有了征兆,
 美國的一個研究持續了14年,研究者分析了戀愛雙方對感情走向的看法與離婚的關係,
 結果發現,在戀愛時,如果雙方愛對方的程度差不多,
 對兩個人未來感情的看法是一致的,進入婚姻後,關係就會比較穩定。
 愛情是盲目的,戀愛的時候,人們會盡力展現自己好的一面,掩飾自己的不足,
 甚至會自欺欺人,忽略對方的缺點。
 但在婚姻中,一切都更加實際,甚至有人說,婚姻就是一個幻想破滅的過程。
 所以,戀愛的時候最好現實一些,看看你們對感情的想法是不是一致。
 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和伴侶敞開心扉地聊聊。
3. 學會經營自己的單身生活。

 現代社會中,人們對配偶的期待和要求太高了,
 總是希望一個人可以滿足自己所有的需求,
 但這種想法並不是幸福婚姻的最佳配方,越是依賴相愛,失去的時候越是痛苦,
 即使能夠白頭偕老,最後也會面臨一個人離世、另一個人獨自生活的情況。
 與其強調如何獲得愛情,不如學習如何獨處。
 獨處並不是與世隔絕,而是學會享受獨處的時光,
 能夠和那些與你互相幫助、彼此理解的人成為好朋友,
 讓自己帶著從個人生活中收穫的幸福感進入婚姻。
 這樣做,也能夠幫你收穫更加優質的親密關係。

❤內參-思想史的三種觀念:靈魂、歐洲和實驗

出處:思想史的三種觀念:靈魂、歐洲和實驗


提到歷史,很多人會想到由重大事件聯繫起來的歷史,
不過在英國著名思想史學者彼得·沃森(Peter Watson)看來,
人類在藝術、文化、科學和哲學等領域的思想智識非常豐富多彩,
於是他寫了《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這本書。
彼得·沃森發現,人們思考歷史時,經常會用到“三分法”,
比如三個思想、三個時期或者三項原則。在寫這部思想史時,
彼得·沃森選擇“靈魂”“歐洲”“實驗”這三種觀念,作為自己的研究原則,
重新組織了複雜的歷史材料。接受《新京報》採訪時,
彼得·沃森對這三種觀念做了簡單介紹。


第一個觀念是靈魂
為什麼選擇靈魂,不選擇“神”(God)呢?
彼得·沃森說,
兩個理由可以證明靈魂比神更合適:
一個理由與“來世”有關,如果沒有來世,
那麼任何類似靈魂的獨立存在的意義都會減弱,實際上並非所有宗教都信奉來世;
另一個理由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會關注自己的內在世界,
這說明靈魂的概念可能會比神更豐富。
隨著歷史的發展,神的觀念開始搖搖欲墜,但靈魂的觀念卻沒有經歷相似的危機,
人們仍在尋找更好的自我,這種努力也延續了下來。


接下來,彼得·沃森介紹了“實驗”,
這裡說的實驗,不僅是科學研究方法,也是某種權威。
牛津大學校長羅伯特·格羅斯泰斯特最先創造了實驗的方法,
他在亞里士多德的基礎上發展了自己的“歸納法”和系統測試,
現代世界很多科學創新其實都是基於觀察、實驗和演繹的成果。
作為一種重要觀念,實驗在思想史裡代表著一種獨立的、理性的權威,
正是實驗的權威、科學方法的權威奠定了現代世界的堅實基礎。


最後是“歐洲”。在彼得·沃森看來,
歐洲不僅是地圖上的一個位置,更是一種重要思想,
“在歷史上有過一個宗教的時期和一個科學的時期,
而聯結這兩個時期中間的樞紐就是'歐洲'”。
歐洲的崛起始於中世紀的鼎盛時期,實驗在歐洲開花結果,人們不再盲從於權威,
通過實驗發現真相,實驗又催生了科學革命,也因此造就了我們的現代世界。

《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這本書有八十多萬字,
這與彼得·沃森嚴謹的研究態度有關。
他說,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想要在特定領域更富有創造性,
那必須要對那個領域非常精通,“在這個過程中,
除了掌握該領域的大量細節之外,沒有其他捷徑”。
他寫大且厚的著作,是為了鼓勵讀者們,
能夠在他們所選擇的領域裡提出更有創造力的知識。 
“很多時候,只有當你非常清楚地了解到前人都做了哪些事情,
你才有可能確定自己的一些想法是有所突破或創新的”。

希望以上觀點對你有所啟發。



----------------------------
摘要:
1. 靈魂
 為什麼選擇靈魂,不選擇“神”(God)呢?
 兩個理由可以證明靈魂比神更合適:
 一個理由與“來世”有關,如果沒有來世,
 那麼任何類似靈魂的獨立存在的意義都會減弱,實際上並非所有宗教都信奉來世;
 另一個理由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會關注自己的內在世界,
 這說明靈魂的概念可能會比神更豐富。
 隨著歷史的發展,神的觀念開始搖搖欲墜,但靈魂的觀念卻沒有經歷相似的危機,
 人們仍在尋找更好的自我,這種努力也延續了下來。
2. 實驗
 這裡說的實驗,不僅是科學研究方法,也是某種權威。
 牛津大學校長羅伯特·格羅斯泰斯特最先創造了實驗的方法,
 他在亞里士多德的基礎上發展了自己的“歸納法”和系統測試,
 現代世界很多科學創新其實都是基於觀察、實驗和演繹的成果。
 作為一種重要觀念,實驗在思想史裡代表著一種獨立的、理性的權威,
 正是實驗的權威、科學方法的權威奠定了現代世界的堅實基礎。
3. 歐洲
 歐洲不僅是地圖上的一個位置,更是一種重要思想,
 “在歷史上有過一個宗教的時期和一個科學的時期,
 而聯結這兩個時期中間的樞紐就是'歐洲'”。
 歐洲的崛起始於中世紀的鼎盛時期,實驗在歐洲開花結果,人們不再盲從於權威,
 通過實驗發現真相,實驗又催生了科學革命,也因此造就了我們的現代世界。

2018/05/18

❤內參-抉擇-決策標準:把人生的“後悔”最小化

出處:決策標準:把人生的“後悔”最小化


生活中我們經常要做決策,
簡單說,決策就是看看自己有什麼選項,然後從中選一個最好的。
我們也會了解很多決策科學,包括怎麼給自己增加選項,怎麼合理地評估每個選項的價值。
不過,得到訂閱專欄“萬維鋼·精英日課”的主理人萬維鋼認為,
所謂理性的選擇,可能是個神話。

萬維鋼引用了英文書《園丁與木匠》裡的一段內容。
這是一本育兒書,作者是發展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
他在書裡討論了要不要孩子的話題。這件事怎麼科學決策呢?
你得評估要孩子和不要孩子這兩個選項的價值。
你可能要考察一下周圍要孩子的家庭和不要孩子的家庭是怎麼生活的,然後評估一下。
比如,你覺得孩子很麻煩,但有人會說孩子很可愛,會讓人不怕麻煩。
於是你就要看看孩子的可愛度是不是能抵消麻煩。
你還要從自身出發,看看養孩子需要什麼條件。這就是理性決策。
但這種決策恰恰沒多大意義,因為觀察別人的孩子,跟你自己有孩子完全是兩回事。
愛自己的孩子勝過別人的孩子是人的天性。
所以在要不要孩子這個問題上,你永遠沒辦法做出理性決策。
除非你親身經歷,否則不管怎麼做都難以評估。

高普尼克把這個分析又推進一步,
說生孩子之前的你和生孩子之後的你,根本不是同一個人。
就好像你去買水果,買的時候你覺得橘子比蘋果好吃,就買了橘子,
結果回家之後,你又突然覺得蘋果更好吃。
買水果之後的你,已經不再是買水果之前的你了。


萬維鋼說,這裡面沒有理性選擇。
當你做選擇的時候,是現在的你在為未來的你做選擇。
理性選擇需要評估選項,評估選項需要標準,標準是由價值觀決定的。
而人的價值觀根本不穩定,是可以變化的。

那該怎麼辦呢?
萬維鋼給了一個決策標準方面的建議:
把人生的“後悔”最小化。
之前有研究說,人們在生命最後時刻,最後悔的是他們沒做什麼,而不後悔做過什麼。
萬維鋼又看到一個有關“後悔”的新研究,
但是這個研究考慮的不是做沒做過,而是“理想的自己”和“義務的自己”。
 “理想的自己”就是你想要成為的那個人,比如當歌手。
 “義務的自己”是你應該干什麼,比如應該好好工作。
這項研究發現,70%以上的人後悔沒有成為理想的自己,
只有20%多的人後悔沒有成為義務的自己。
人們之所以後悔沒有成為理想的自己,可能主要是義務的自己更容易做。
做一份普通的工作比當歌手容易多了。

所以萬維鋼建議,
既然人生沒有對錯,“不後悔”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追逐失敗了,
只要及時撤出不造成嚴重後果,就等於已經嘗試了。
這麼做不一定能讓幸福最大化,但至少你將來不會後悔。



------------------------------
摘要:
理性的選擇,可能是個神話。
例如,要不要孩子的話題。這件事怎麼科學決策呢?
你得評估要孩子和不要孩子這兩個選項的價值。
你可能要考察一下周圍要孩子的家庭和不要孩子的家庭是怎麼生活的,然後評估一下。
比如,你覺得孩子很麻煩,但有人會說孩子很可愛,會讓人不怕麻煩。
於是你就要看看孩子的可愛度是不是能抵消麻煩。
你還要從自身出發,看看養孩子需要什麼條件。這就是理性決策。
但這種決策恰恰沒多大意義,因為觀察別人的孩子,跟你自己有孩子完全是兩回事。
愛自己的孩子勝過別人的孩子是人的天性。
所以在要不要孩子這個問題上,你永遠沒辦法做出理性決策。
除非你親身經歷,否則不管怎麼做都難以評估。

說生孩子之前的你和生孩子之後的你,根本不是同一個人。這裡面沒有理性選擇。
當你做選擇的時候,是現在的你在為未來的你做選擇。
理性選擇需要評估選項,評估選項需要標準,標準是由價值觀決定的。
而人的價值觀根本不穩定,是可以變化的。

那該怎麼辦呢?
把人生的“後悔”最小化。
之前有研究說,人們在生命最後時刻,最後悔的是他們沒做什麼,而不後悔做過什麼。

既然人生沒有對錯,“不後悔”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追逐失敗了,
只要及時撤出不造成嚴重後果,就等於已經嘗試了。
這麼做不一定能讓幸福最大化,但至少你將來不會後悔。

❤內參-方法:怎樣提問效果會更好

出處:方法:怎樣提問效果會更好


很多人認為,提問只是日常談話的一種普通形式,他們並不認為提問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
其實,通過一些提問技巧,你更有可能獲得想了解的信息,改善人際關係。
怎樣提問效果會更好呢?哈佛商學院副教授萊斯利·約翰(Leslie John)
與助理教授艾莉森·布魯克斯(Alison Brooks)在《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中,
提出了五個提問技巧。


第一是人們喜歡跟進型問題
研究者把對話中的提問分成了四種類型。
第一類是開場白型問題。
比如問,今天過得怎麼樣?
第二類是鏡子型問題,說的是別人問你,你回答後再把這個問題反問回去。
第三類是轉換話題型問題。
當你答完後,又提了一個和對方問題沒關係的新問題。
比如別人問你喜歡足球嗎,你回答:“喜歡,你作業做完了嗎?”
第四類是跟進型問題。說的是你對別人的問題加以發揮,提一個相關問題。
比如,別人問你喜歡足球嗎?你回答說:“我很喜歡足球,特別喜歡曼聯隊。
你有喜歡的球隊嗎?”這就是跟進型問題。
在真實對話中,這四種問題都很常見。
不過,跟進型的問題有獨特的好處。
首先,它能讓對方感覺到你在認真聽他講話,感受到尊重。
其次,用跟進型問題也非常簡單,你不用提前準備問題,也不用費勁找話題,比較自然。


第二是要根據場合來用封閉式問題和開放式問題
封閉式問題有固定的答案範圍,有時可以直接用“是”或“不是”來回答。
如果連續被問幾個封閉式問題,我們就會討厭,這種感覺就像你在被審問一樣。
比如過年時,有的親戚就會連續問封閉式問題:有對象了嗎?
什麼時候結婚?工資多少?買房了嗎?
相比封閉式問題,開放式問題能讓人放鬆。
但是,並不是所有情況下開放式問題都效果更好。
比如在談判時,對方可能會隱瞞或說謊,開放式問題就會給對方留下餘地。
而這時候封閉式問題更可能讓對方說實話。
比如,“現在項目進展得不順利,對嗎?”這樣問就不如直接問“現在項目進行得怎麼樣?”


第三是注意問題的順序。場景不同,提問的順序也要調整
進行比較難的談判時,應該先從尖銳的問題開始。
有研究表明,隨著問題的尖銳程度不斷下降,人們更願意說一些敏感信息。
比如說,如果你的第一個問題是:“你過去有沒有迫害別人的衝動?”,
第二個問題是:“你曾經撒過謊說生病了不想去上班嗎?”
這樣一比較,第二個問題就比較沒有攻擊性了,對方也容易跟你說很多。
當然,如果一開始攻擊性太強,也可能會有相反的效果,所以說的時候要把握好度。

如果說是為了建立個好關係,那麼問問題就不要從敏感問題開始。
心理學家做了一項研究,他們找到一些陌生人,然後兩兩分成一組。
心理學家給實驗組裡的人一張問題清單,清單裡問題的私密度逐漸提高,
而對照組的人則可以隨便聊天。結果表明,按照問題清單聊天的人,更喜歡對方。
這種好感效果非常明顯,以至於被用到了一種關係親密度測試模型中。


第四是用輕鬆的方式提問
通常,在輕鬆隨意的環境中,對方更願意回答問題。
研究者用不同的網站界面來測試人們回答敏感問題的意願,
結果發現,相比嚴肅的風格,人們在那些輕鬆隨意風格的界面上,
有2倍的可能會回答敏感問題。

給對方創造一個安全和開放的心理環境容易有好的效果。
如果提前告訴對方,不想回答問題就可以不回答或者換一個問題,
對方反而更容易保持開放的心態來回答。真正不回答或者換話題的情況並不多見。
當然,有時保持嚴肅的態度提問是必要的,
但總的來說,輕鬆的氛圍更有利於對方保持開放。


第五是注意運用群體談話的形式
一對一談話和在一群人裡談話是非常不一樣的。
當一群人談話時,一個人回答問題的意願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
如果身邊有幾個親密的人在場,看起來尖銳的問題就沒那麼尖銳了。
如果群體裡有一個人開始開放地回答問題時,其他人也傾向於和他保持一致。
這就是群體壓力的效果。

一個有趣的現像是,旁觀者和參與群體談話的人對經常提問的人看法是完全相反的。
如果一群人在談話,派一個人作為旁觀者來觀察,
那麼這個人會更喜歡那些在群體裡經常回答問題的人。
而如果詢問參與談話的人,他們會更喜歡經常提問的人。
這是因為提問的人經常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看起來很被動,也沒有存在感。
回答的人則看起來更主動,更有魅力。
這樣,在一群人交談時,提問的人為別人提供了展現魅力的機會,成了襯託別人的綠葉。
回答問題的人也會對襯托自己主角光環的配角心存感激。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一些信息,不妨試試在群體討論時多提提問題,給別人當一當綠葉。


以上就是利用提問獲取更多信息和提升人際關係的一些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提問的意外能量》(The surprising power of questions),
見於《哈佛商業評論》雜誌,作
者:萊斯利·約翰(Leslie John)艾莉森·布魯克斯(Alison Brooks)。



---------------------------
摘要:
1. 人們喜歡跟進型問題
 研究者把對話中的提問分成了四種類型。
 (1)開場白型問題。比如問,今天過得怎麼樣?
 (2)鏡子型問題,說的是別人問你,你回答後再把這個問題反問回去。
 (3)轉換話題型問題。當你答完後,又提了一個和對方問題沒關係的新問題。
  比如別人問你喜歡足球嗎,你回答:“喜歡,你作業做完了嗎?”
 (4)跟進型問題。說的是你對別人的問題加以發揮,提一個相關問題。
  比如,別人問你喜歡足球嗎?你回答說:“我很喜歡足球,特別喜歡曼聯隊。
  你有喜歡的球隊嗎?”這就是跟進型問題。
 跟進型的問題有獨特的好處。
 首先,它能讓對方感覺到你在認真聽他講話,感受到尊重。
 其次,用跟進型問題也非常簡單,你不用提前準備問題,也不用費勁找話題,比較自然。
2. 根據場合來用封閉式問題和開放式問題
 相比封閉式問題,開放式問題能讓人放鬆。
 但是,並不是所有情況下開放式問題都效果更好。
 比如在談判時,對方可能會隱瞞或說謊,開放式問題就會給對方留下餘地。
 而這時候封閉式問題更可能讓對方說實話。
3. 注意問題的順序。場景不同,提問的順序也要調整
 進行比較難的談判時,應該先從尖銳的問題開始。
 如果說是為了建立個好關係,那麼問問題就不要從敏感問題開始。
4. 用輕鬆的方式提問
 給對方創造一個安全和開放的心理環境容易有好的效果。
 如果提前告訴對方,不想回答問題就可以不回答或者換一個問題,
 對方反而更容易保持開放的心態來回答。真正不回答或者換話題的情況並不多見。
 當然,有時保持嚴肅的態度提問是必要的,
 但總的來說,輕鬆的氛圍更有利於對方保持開放。
5. 注意運用群體談話的形式
 一對一談話和在一群人裡談話是非常不一樣的。
 當一群人談話時,一個人回答問題的意願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
 如果身邊有幾個親密的人在場,看起來尖銳的問題就沒那麼尖銳了。
 如果群體裡有一個人開始開放地回答問題時,其他人也傾向於和他保持一致。
 這就是群體壓力的效果。
 另外,一群人交談時,提問的人為別人提供了展現魅力的機會,成了襯託別人的綠葉。
 回答問題的人也會對襯托自己主角光環的配角心存感激。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一些信息,不妨試試在群體討論時多提提問題,給別人當一當綠葉。

2018/05/17

❤內參-如何列出真正重要的待辦清單

出處:如何列出真正重要的待辦清單
參考:20180515 內參-如何做到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不管是工作、家庭或個人生活,人們都會有一些計劃。
有時候,把這些計劃都列在一張待辦清單裡,
會讓我們忙著完成清單,卻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
 《快公司》雜誌網站上的一篇文章認為,
人們應該先找到明確目標,然後把那些與目標相符的事項列進待辦清單裡。
文章介紹了列出真正重要的待辦清單的三個步驟。

第一,找出人生各個層面中你一定要做、絕不會妥協的事。
你可以在一張紙上劃一個大“十”字,隔出四塊區域,
然後在左上、右上、左下及右下區域內分別寫下
“自我”、“朋友家人”、“事業”、“世界/外部環境”這四個主題。
在每個主題下面,列出這個領域你想要完成的三件事,
然後讓所有與這三件事相關的行程成為你的生活重心,
每週80%的時間都要花在與這些事相關的活動上,
剩下的時間用來處理其他需要處理的事。


第二,根據人生目標調整日程表。
決定好人生目標之後,可以回頭看看你現在每天過的生活,
是與這些目標一致、還是背道而馳?
假如你在“自我”的主題下定好的三件事是冥想、有氧運動和好好吃飯,
那麼去健身房、每天冥想、買菜煮飯,都應該成為你待辦清單上的事項,
其他跟目標無關的行程,你應該勇敢拒絕或是放棄。


第三,定期檢查。
人生中的重大主題會經常發生變化,每個主題下的優先項目也是會改變的,
所以文章建議,每個季度你都要檢查一下自己的目標有沒有發生改變,
比如,這個季度你的工作目標是獨立完成一個項目,
但下個季你的目標是加薪或升職,於是之前目標所衍生出的各種待辦事項就不再適用了。
另外,為了確保每天的行程都與目標有關,你應該每過兩週就檢查一下自己的行程安排。


希望以上方法能幫你列一個更好的待辦清單。



-------------------------------
摘要:
1. 找出人生各個層面中你一定要做、絕不會妥協的事
 你可以在一張紙上劃一個大“十”字,隔出四塊區域,
 然後在左上、右上、左下及右下區域內分別寫下
 “自我”、“朋友家人”、“事業”、“世界/外部環境”這四個主題。
 在每個主題下面,列出這個領域你想要完成的三件事,
 然後讓所有與這三件事相關的行程成為你的生活重心,
 每週80%的時間都要花在與這些事相關的活動上,
 剩下的時間用來處理其他需要處理的事。
2. 根據人生目標調整日程表
 決定好人生目標之後,可以回頭看看你現在每天過的生活,
 是與這些目標一致、還是背道而馳?
 假如你在“自我”的主題下定好的三件事是冥想、有氧運動和好好吃飯,
 那麼去健身房、每天冥想、買菜煮飯,都應該成為你待辦清單上的事項,
 其他跟目標無關的行程,你應該勇敢拒絕或是放棄。
3. 定期檢查
 人生中的重大主題會經常發生變化,每個主題下的優先項目也是會改變的,
 所以,每個季度你都要檢查一下自己的目標有沒有發生改變,
 比如,這個季度你的工作目標是獨立完成一個項目,
 但下個季你的目標是加薪或升職,於是之前目標所衍生出的各種待辦事項就不再適用了。
 另外,為了確保每天的行程都與目標有關,你應該每過兩週就檢查一下自己的行程安排。

❤內參-新研究:好奇心能幫孩子提高成績

出處:新研究:好奇心能幫孩子提高成績


許多研究都證實,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分別是智力、責任心、家庭收入、早教,
以及家庭環境。不過,一些研究發現,好奇心也可以預測成績。
促進孩子的好奇心可能是提高學習成績的有效方法,
尤其對於那些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兒童來說。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編譯了這些研究。


好奇心指的是探索和發現時的愉悅感、渴望探索的動機,以及想要知道答案的願望。
密歇根大學CS莫特兒童醫院的研究者發現,好奇心越強的孩子成績越好。
研究者們收集了6200名出生於2001年的兒童的數據,
包括孩子的家庭背景(收入和父母受教育水平),
他們在9個月、2歲、學前班時的好奇心程度,以及他們在學前班時的閱讀和數學成績。
結果顯示,雖然貧困家庭兒童的成績比富裕家庭兒童的差,
但是那些好奇心更強的貧困家庭兒童的數學和閱讀成績,
卻和來自高收入家庭的兒童差不多。
好奇心強的孩子,他們的社會能力以及情緒控制能力也更好。
密歇根大學兒科學家普拉奇·沙阿(Prachi Shah)認為,這項研究說明,
對於任何孩子來說,更多的好奇心就意味著更好的學習成績。
另外,研究還發現,即使孩子的專注力不強,只要有很強的好奇心,成績也不會差,
現在許多幼兒園都注重培養兒童的專注力和自控能力,
但是從數據結果看來,對好奇心的培養或許更加重要。


2011年,《心理科學觀點》(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也提出,
好奇心、責任心、智力是學習成績的良好預測指標,是成績的三大支柱。
研究者們蒐集整理了包含5萬人數據的200個研究,發現好奇心的確會影響學習成績,
而且它對成績的貢獻與責任心、智力一樣。
文章作者、愛丁堡大學心理學家索菲·馮·施徒姆(Sophie von Stumm)說:
“求知若渴的大腦是決定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我相信充滿好奇心的頭腦是成功的關鍵。
教師要啟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成為獨立的思考者,這很重要。”

怎樣能提升孩子的好奇心呢?
家長的教育和早教的質量都很重要,
比如,家長帶孩子體驗新鮮事物,逛博物館能夠促進孩子的好奇心。
在幼儿期,能夠獲得更多學習資源的孩子,
比如繪本和玩具,可以促進他們的閱讀和數學能力的發展。



------------------------
摘要:
好奇心指的是探索和發現時的愉悅感、渴望探索的動機,以及想要知道答案的願望。
密歇根大學CS莫特兒童醫院的研究者發現,好奇心越強的孩子成績越好。
研究者們收集了6200名出生於2001年的兒童的數據,
包括孩子的家庭背景(收入和父母受教育水平),
他們在9個月、2歲、學前班時的好奇心程度,以及他們在學前班時的閱讀和數學成績。
結果顯示,雖然貧困家庭兒童的成績比富裕家庭兒童的差,
但是那些好奇心更強的貧困家庭兒童的數學和閱讀成績,
卻和來自高收入家庭的兒童差不多。
好奇心強的孩子,他們的社會能力以及情緒控制能力也更好。

對於任何孩子來說,更多的好奇心就意味著更好的學習成績。
另外,研究還發現,即使孩子的專注力不強,只要有很強的好奇心,成績也不會差,
“現在許多幼兒園都注重培養兒童的專注力和自控能力,
但是從數據結果看來,對好奇心的培養或許更加重要。”


怎樣能提升孩子的好奇心呢?
家長的教育和早教的質量都很重要,
比如,家長帶孩子體驗新鮮事物,逛博物館能夠促進孩子的好奇心。
在幼儿期,能夠獲得更多學習資源的孩子,
比如繪本和玩具,可以促進他們的閱讀和數學能力的發展。

2018/05/16

❤內參-庫克:偉大的想法來自拒絕接受現狀

出處:庫克:偉大的想法來自拒絕接受現狀


5月13日,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參加了美國杜克大學的畢業典禮,
並發表了演講。他鼓勵杜克大學的畢業生面對問題時要勇於挑戰和改變,
希望學生們能夠做“最後一個接受現狀的人和第一個做出改變的人”。
庫克曾經在杜克大學獲得MBA學位,他也是杜克大學的校董。


庫克認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其實掌握著比以往所有人更強大的力量,
能快速讓世界出現改變。他們受惠於技術,每個人都能擁有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工具和潛能。
庫克說,自己以前對於生活的認識沒有現在這樣清楚,
而現在他認識到:“生命中最嚴苛的挑戰,就是知道什麼時候應該突破傳統的觀念。”

首先,庫克認為,想改變過去的傳統觀念,就要敢於“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
這是庫克從蘋果創始人喬布斯身上學到的。
喬布斯的願景就是,“偉大的想法來自不斷拒絕接受事情的現狀”。
如今這些原則仍然在指導蘋果公司。
庫克舉例說,蘋果拒絕接受“全球變暖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這種觀念。
所以蘋果使用的都是100%可再生能源。
蘋果也拒絕接受“要想最大化享受技術帶來的便利,就要犧牲用戶的隱私”這種藉口。
所以蘋果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那就是盡可能少地收集用戶數據。
蘋果會尊重並且處理好用戶的隱私。

其次,庫克認為,
如果你希望改變世界,你就要找到自己無畏的那一面。
無畏並不是覺得完全無所畏懼,而是即使不知道這條路會把你帶向何方,也要邁出第一步。
“擁有一個更高尚的目的,讓這個目的鼓勵著你,而不是讓其他人的喝彩鼓勵著你。
當你在人群之外的時候,也要堅持展現你的個性,而不只是站在人群之中。“

庫克說:
如果你邁出了這一步,不怕失敗;如果你和其他人對話,並且傾聽,不怕被拒絕;
如果你時刻表現出善良,即使根本沒有人注意你,即使你做的善事很小,並且無關緊要,
但是相信我,只要你做到這些,其他的東西一定會接踵而至。
而更重要的是,當有重大挑戰突然出現在面前時,你就能征服它,
因為之前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讓你找到了無畏。

希望庫克的建議對你有啟發。



--------------------------
摘要:
“生命中最嚴苛的挑戰,就是知道什麼時候應該突破傳統的觀念。”
想改變過去的傳統觀念,就要敢於“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
這是庫克從蘋果創始人喬布斯身上學到的。
喬布斯的願景就是,“偉大的想法來自不斷拒絕接受事情的現狀”。
如今這些原則仍然在指導蘋果公司。

其次,如果你希望改變世界,你就要找到自己無畏的那一面。
無畏並不是覺得完全無所畏懼,而是即使不知道這條路會把你帶向何方,也要邁出第一步。
“擁有一個更高尚的目的,讓這個目的鼓勵著你,而不是讓其他人的喝彩鼓勵著你。
當你在人群之外的時候,也要堅持展現你的個性,而不只是站在人群之中。“

如果你邁出了這一步,不怕失敗;如果你和其他人對話,並且傾聽,不怕被拒絕;
如果你時刻表現出善良,即使根本沒有人注意你,即使你做的善事很小,並且無關緊要,
但是相信我,只要你做到這些,其他的東西一定會接踵而至。
而更重要的是,當有重大挑戰突然出現在面前時,你就能征服它,
因為之前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讓你找到了無畏。

❤內參-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三個方法

出處: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三個方


孔子有一句名言:“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說的是孩子從小養成的好習慣,長大以後就會變成他的天性和本能。
但是,幫孩子養成好習慣卻是個漫長的過程。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謝剛從事學校心理學的教育工作已經有17年了,
在一次講座中,她分享了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三個方法,
心理學平台“壹心理”整理了她的演講內容。


第一個方法是找到孩子的學習特點,提供適合他的學習方式
美國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擅長用聽力學習的孩子佔30%,
給這些孩子講故事或者放錄音來學習,學習效果往往更好。
還有65%左右的孩子更喜歡視覺輔助,對於這些孩子來說,
在背單詞的時候給他們展示相關圖片會很有幫助。
還有大約5%的孩子最適合通過觸覺來學習,對於陌生的學習內容,
讓他們自己動手做一遍就會理解得更快。
所以,找到孩子最適合的學習方式,就能幫助他們在學習上事半功倍。


第二個方法是培養專注力
謝剛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指導原則,
就是把孩子的年齡作為鍛煉注意力的起點,
比如5分鐘對應5歲、7分鐘對應7歲等,家長可以設定一個起點時間,再逐步延長。
比如孩子只能坐下來看5分鐘的書,那就定5分鐘的鬧鐘,
鬧鐘一響就讓孩子休息一下,休息完再回來試試看6分鐘行不行,慢慢延長專注時間。
不過要注意,太容易或者太難的學習內容都不利於培養專注力,
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程度是最好的,
比如讀一篇文章,平均下來100個詞裡面生詞不能超過10個,
這樣能讓孩子既產生學習的興趣,又不至於有太強的挫敗感。

第三個方法是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美國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做過一項研究,
他發現,孩子在8歲左右就開始形成自己解釋事情的邏輯了。
在這個階段,引導孩子形成樂觀的價值取向非常重要。
有三個原因會決定孩子的價值取向:
父母對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
孩子失敗時父母批評的方式,以及童年生活中的重大負面事件。
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就會覺得不論自己怎麼努力,
壞的結果總會出現,就更容易選擇放棄。
所以父母在解釋一件事時,一定要注意方法,
盡量把概括化和個人化的因素和好事聯繫起來,而不要把壞事歸結在這些因素上。
比如,孩子算不出算術題,你不能說“女孩子數學就是學不好”,
或者“我們孩子就是數學不行”,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形成悲觀的解釋方式。
但是如果孩子表現得好,比如他講了個精彩的故事,
你就可以誇他的表達能力特別強,或者表揚他之前讀的故事書很有用。
提醒孩子之前的學習過程對結果的積極影響,
這樣孩子在將來遇到困難時,就會更願意去付出努力。


以上就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三個方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
摘要:
1. 找到孩子的學習特點,提供適合他的學習方式
 美國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擅長用聽力學習的孩子佔30%,
 給這些孩子講故事或者放錄音來學習,學習效果往往更好。
 還有65%左右的孩子更喜歡視覺輔助,對於這些孩子來說,
 在背單詞的時候給他們展示相關圖片會很有幫助。
 還有大約5%的孩子最適合通過觸覺來學習,對於陌生的學習內容,
 讓他們自己動手做一遍就會理解得更快。
 所以,找到孩子最適合的學習方式,就能幫助他們在學習上事半功倍。
2. 培養專注力
 把孩子的年齡作為鍛煉注意力的起點,
 比如5分鐘對應5歲、7分鐘對應7歲等,家長可以設定一個起點時間,再逐步延長。
 比如孩子只能坐下來看5分鐘的書,那就定5分鐘的鬧鐘,
 鬧鐘一響就讓孩子休息一下,休息完再回來試試看6分鐘行不行,慢慢延長專注時間。
 不過要注意,太容易或者太難的學習內容都不利於培養專注力,
 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程度是最好的,
 比如讀一篇文章,平均下來100個詞裡面生詞不能超過10個,
 這樣能讓孩子既產生學習的興趣,又不至於有太強的挫敗感。
3. 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孩子在8歲左右就開始形成自己解釋事情的邏輯了。
 在這個階段,引導孩子形成樂觀的價值取向非常重要。
 有三個原因會決定孩子的價值取向:
 父母對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
 孩子失敗時父母批評的方式,以及童年生活中的重大負面事件。

 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就會覺得不論自己怎麼努力,
 壞的結果總會出現,就更容易選擇放棄。
 所以父母在解釋一件事時,一定要注意方法,
 盡量把概括化和個人化的因素和好事聯繫起來,而不要把壞事歸結在這些因素上。
 比如,孩子算不出算術題,你不能說“女孩子數學就是學不好”,
 或者“我們孩子就是數學不行”,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形成悲觀的解釋方式。
 但是如果孩子表現得好,比如他講了個精彩的故事,
 你就可以誇他的表達能力特別強,或者表揚他之前讀的故事書很有用。
 提醒孩子之前的學習過程對結果的積極影響,
 這樣孩子在將來遇到困難時,就會更願意去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