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3

❤內參-語言就是小說的皮膚

出處:語言就是小說的皮膚


如今,很多人不理解純文學作家在文學形式、結構上創新的意義是什麼。
在7月28日舉辦的一場文學分享活動上,作家畢飛宇接受采訪時回答了這個問題。
公眾號“新書界”發表了訪談內容。

畢飛宇認為,看小說消遣沒有錯,就算是純文學,它也是一個陪伴,這是首先要弄清楚的。至於通俗文學和純文學的區分,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個是精神指向問題,“從事純文學工作的人是有精神指向的,
而通俗文學基本上還是通過推動情節去吸引人”。
另一個區別是,通俗文學面對的對像是非常吸引人的,
它本身就扣人心弦,情節驚心動魄,作者把它說出來就行了。
而純文學面對的是最普通、無聊的日常生活,這些內容並不出彩,
只有通過藝術家的創作和才華,才能讓它們發光。
“純文學作品的精彩是作家賦予的,而通俗文學的精彩是事件賦予的。”

畢飛宇說,
不要把有精神指向的東西或者有更高品質的東西和大眾化聯繫起來。
如果想做一個好作家,想寫經典的東西,
就不要太指望自己的書能賣多少,有多大的社會影響力。
“這個社會是一個金字塔式的社會,就像有些科學家的科學論文,
雖然沒幾個人能讀,但是對他們來講是必須要做的事……
作為一個對自己有期待的小說家,即便世界上只有五個讀者,他為什麼不能接受?
如果你就想對五個人說話,就必須把你真正的聲音傳過去。”

此外,
畢飛宇表示,他在寫小說的時候,從不考慮怎麼寫別人才能喜歡,
而是考慮怎麼把自己內心的東西準確地表達出來。
別人的喜歡對他來說只是一個結果,而不是出發點。
畢飛宇對語言也有很高的要求,
他認為寫小說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語言一定是好的文學語言。
“語言就是一部小說的皮膚。一個擁有健康的人才會有好看的皮膚”。



-----------------------------------
摘要:
通俗文學和純文學的區分,主要有兩個方面,
1. 從事純文學工作的人是有精神指向的,而通俗文學基本上還是通過推動情節去吸引人。
2. 通俗文學面對的對象是非常吸引人的,
 它本身就扣人心弦,情節驚心動魄,作者把它說出來就行了。
 而純文學面對的是最普通、無聊的日常生活,
 這些內容並不出彩,只有通過藝術家的創作和才華,才能讓它們發光。
 純文學作品的精彩是作家賦予的,而通俗文學的精彩是事件賦予的。

不要把有精神指向的東西或者有更高品質的東西和大眾化聯繫起來。
如果想做一個好作家,想寫經典的東西,
就不要太指望自己的書能賣多少,有多大的社會影響力。
這個社會是一個金字塔式的社會,就像有些科學家的科學論文,
雖然沒幾個人能讀,但是對他們來講是必須要做的事……
作為一個對自己有期待的小說家,即便世界上只有五個讀者,他為什麼不能接受?
如果你就想對五個人說話,就必須把你真正的聲音傳過去。”

畢飛宇表示,他在寫小說的時候,從不考慮怎麼寫別人才能喜歡,
而是考慮怎麼把自己內心的東西準確地表達出來。
而且,寫小說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語言一定是好的文學語言。
語言就是一部小說的皮膚。一個擁有健康的人才會有好看的皮膚。

內參-對外向性格的4個常見誤解

出處:心理:對外向性格的4個常見誤解


對於性格外向的人,人們常常會聯想到“派對動物”“總想成為人群焦點”,
心理學家埃倫·亨德里克森(Ellen Hendriksen)在
《科學美國人》的一篇文章中總結了4個對外向性格的誤解。好奇心日報編譯了這篇文章。

第一個誤解是: “外向者的朋友很多,但都是泛泛之交”。
為什麼外向的人看上去“朋友很多”?
2015 年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一項研究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外向者更願意發起社交活動,花費的時間也比較多;
外向者更容易認識跟自己相似的人,
當他們的人際關係有了交集後,社交圈就會加倍擴張。
發表在《人格研究雜誌》的另一項研究發現,
外向程度跟人際關係滿意度之間沒有直接聯繫,也就是說,
人際關係質量不能用來作為一個人是否外向的指標,
每個人都會有幾個密友,以及一些“泛泛之交”,只是數量略有不同。

第二個誤解是:“外向的人能通過社交給自己'充電'”。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說法,“外向的人能從社交中獲得動力”。
不過,有研究證明,
不管是外向還是內向,在合適的環境下,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社交帶來的積極作用。
亨德里克森說,內向者社交時更容易“心累”,
但這不代表社交就是折磨,也許他們缺的只是一種讓自己舒服的交流方式。
第三個誤解是:“外向的人不會產生社交焦慮”。
亨德里克森說,社交焦慮來自於“總覺得人人都能看到自己的缺點,
所以害怕被別人評判或拒絕”的心態,它並非內向者的專享。
第四個誤解是:“外向的人不需要跟自己獨處”。
亨德里克森介紹,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
人們在參加聚會、演講等“外向型”活動時,
通常會在三個小時後出現疲勞症狀,而且“人越多越累”。
她說:“高強度的社交之後,誰都需要休息,這不是性格問題。”
就好像綜藝主持人在台上熱情開朗,私下卻很安靜低調一樣。



-------------------------------
摘要:
1. 外向者的朋友很多,但都是泛泛之交(X)
 2015 年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一項研究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外向者更願意發起社交活動,花費的時間也比較多;
 外向者更容易認識跟自己相似的人,
 當他們的人際關係有了交集後,社交圈就會加倍擴張。
 人際關係質量不能用來作為一個人是否外向的指標,
 每個人都會有幾個密友,以及一些“泛泛之交”,只是數量略有不同。
2. 外向的人能通過社交給自己'充電'(X)
 不管是外向還是內向,在合適的環境下,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社交帶來的積極作用。
 內向者社交時更容易“心累”,但這不代表社交就是折磨,
 也許他們缺的只是一種讓自己舒服的交流方式。
3. 外向的人不會產生社交焦慮(X)
 社交焦慮來自於“總覺得人人都能看到自己的缺點,
 所以害怕被別人評判或拒絕”的心態,它並非內向者的專享。
4. 外向的人不需要跟自己獨處(X)
 人們在參加聚會、演講等“外向型”活動時,
 通常會在三個小時後出現疲勞症狀,而且“人越多越累”。
 高強度的社交之後,誰都需要休息,這不是性格問題。
 就好像綜藝主持人在台上熱情開朗,私下卻很安靜低調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