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7

❤內參-學習能力高的人,有4個特質

出處:學習能力高的人,有4個特質


學習能力已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能力。
艾瑞卡·安德森(Erika Andersen)在《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中
介紹了學習能力高的人具有的4個特質,它們分別是志向、自省能力、好奇心和容錯能力。
艾瑞卡·安德森是諮詢公司普林多斯公司(Proteus)的創始人,
她也是領導力專家、暢銷書作者,出版過《學習力》一書。我們來了解下這4個特質:


首先是志向
當人們遇到新學習機會時,第一個路障是總會想到壞的一面,這無形中就挫敗了志向。
如果我們想學習某些東西,就要多關注積極面。
比如可以想想學會了它,自己能收穫什麼,設想未來獲得豐富成果時的喜悅心情。
這樣做能鼓勵我們開始行動。研究者發現,把關注重點從挑戰轉移到收穫,
能讓你立志於從事那些並無吸引力的活動


第二是自省能力
在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大衛·鄧寧(David Dunning)進行的一項研究中,
94%的大學教授說,他們的“工作水平高於一般”。顯然,幾乎半數的人都評價有誤。
只有6%的參與者認為自己在成為優秀教授的路上還有很多學習空間。
那些對自己評價更準的人的思維過程是:
他們承認自己的觀點經常有偏差或錯誤,然後儘可能保持客觀,
因此他們更能虛心聽取他人的建議,並拿出實際行動。
你也可以進行自我評價,然後估算這些評價的可靠性。



第三是好奇心
優秀的學習者保持著童年的好奇心,或是在內心獨白時重新獲得好奇心。
他們不會對某個新主題缺乏興趣,因為他們會問自己一些關於這個主題的“好奇問題”,
然後以實際行動跟進。
心理學研究者卡洛爾·桑索內(Carol Sansone)發現,
通過思考如何採用不同方法讓工作更有趣,人們會增強對某些工作的興趣。
換句話說,他們把內心獨白從“這很無聊”改成了“我好奇如果我能這麼做,會如何?”
下次有人讓你學新東西,或者有同事在學所以你也要學習時,不妨問自己幾個好奇問題:
為什麼其他人如此興奮?這怎樣能讓我的工作更輕鬆?然後再尋找答案。
你可能只需要找到一個興奮點,就足以化“無聊”為有趣。


第四是容錯能力。
當我們嘗試新事物,又不太擅長時,會產生糟糕的想法:
“我討厭這個;我是個笨蛋;我永遠也不可能做好這個;這太讓人挫敗了!”
這些狀態佔據了大量的學習空間。一個初學者的理想心態應該是對錯誤寬容且平衡:
“開始我可能做不好,因為我以前從未做過;而且我知道,時間一長我就能掌握它。”
研究者羅伯特·伍德和阿爾伯特·班杜拉在20世紀80年代就發現,
在獲得新技術的早期階段,
如果人們被鼓勵犯錯和從錯誤中學習,就會增進他們的“興趣、耐性和表現”。


以上就是高學習能力者所具有的4個特質。



------------------------------
摘要:
1. 志向
 當人們遇到新學習機會時,第一個路障是總會想到壞的一面,這無形中就挫敗了志向。
 如果我們想學習某些東西,就要多關注積極面。
 比如可以想想學會了它,自己能收穫什麼,設想未來獲得豐富成果時的喜悅心情。
 這樣做能鼓勵我們開始行動。
 研究者發現,把關注重點從挑戰轉移到收穫,能讓你立志於從事那些並無吸引力的活動。
2. 自省能力
 那些對自己評價更準的人的思維過程是:
 他們承認自己的觀點經常有偏差或錯誤,然後儘可能保持客觀,
 因此他們更能虛心聽取他人的建議,並拿出實際行動。
 你也可以進行自我評價,然後估算這些評價的可靠性。
3. 好奇心
 優秀的學習者保持著童年的好奇心,或是在內心獨白時重新獲得好奇心。
 他們不會對某個新主題缺乏興趣,因為他們會問自己一些關於這個主題的“好奇問題”,
 然後以實際行動跟進。
 他們把內心獨白從“這很無聊”改成了“我好奇如果我能這麼做,會如何?”
 下次有人讓你學新東西,或者有同事在學所以你也要學習時,不妨問自己幾個好奇問題:
 為什麼其他人如此興奮?這怎樣能讓我的工作更輕鬆?然後再尋找答案。
 你可能只需要找到一個興奮點,就足以化“無聊”為有趣。
4. 容錯能力
 當我們嘗試新事物,又不太擅長時,會產生糟糕的想法:
 “我討厭這個;我是個笨蛋;我永遠也不可能做好這個;這太讓人挫敗了!”
 這些狀態佔據了大量的學習空間。一個初學者的理想心態應該是對錯誤寬容且平衡:
 “開始我可能做不好,因為我以前從未做過;而且我知道,時間一長我就能掌握它。”
 在獲得新技術的早期階段,
 如果人們被鼓勵犯錯和從錯誤中學習,就會增進他們的“興趣、耐性和表現”。

❤內參-團隊合作:自己挑隊友效果更好

出處:團隊合作:自己挑隊友效果更好


在職場上,為了完成某個項目,經常需要團隊合作。
那怎麼做才能讓人與人之間合作的效果更好呢?
一項發表在《美國科學院學報》的研究發現,
當團隊成員有權利選擇自己的隊友時,他們的合作效果可能會更好。
和熟悉的伙伴一起工作時,工作效率可能會更高。界面新聞編譯了這項研究。


研究人員把參加實驗的人進行分組,讓他們玩線上游戲。
每人剛開始的時候有1000個單位的錢幣。
如果一個玩家願意給另一個玩家50個錢幣,
那麼在他失去50個錢幣的情況下,另一位玩家會獲得100個錢幣。

在分組的時候,也進行了特別的設置。
一些遊戲團隊是隨機組成的,另一些遊戲團隊的成員是相互認識的。
在這樣安排之後,研究者讓一些團隊的人數保持不變,
也就是他們不能增加或者減少自己的隊員。
而另一些團隊成員的人數是可以改變的,他們可以靈活地增減團隊成員。


此外,
研究人員會提前告訴玩家,其中一些人是願意分享錢幣的,而另一些人是不願意分享的。
但是研究人員發現,那些“願意分享錢幣”的人並不搶手。
換句話說,人們並不像想像中那樣,更願意和這些有著好名聲的人組隊。
實驗中,表現最好的團隊是那些和熟悉的人一起合作的、並且有權更換成員的團隊。

研究人員總結說,
真正和合作效果有關的是,人們是否有能力去調整團隊的網絡結構。
此外,人際關係也會起作用,
那些和熟悉的人一起合作、有著豐富人際關係網絡的人,合作效果更好。
總之,給相互關係融洽的人一個選擇自己隊友的機會,
或許能夠給整個團隊帶來更多的成果。



------------------------------
摘要:
人們並不像想像中那樣,更願意和這些有著好名聲的人組隊。
實驗中,表現最好的團隊是那些和熟悉的人一起合作的、並且有權更換成員的團隊。

真正和合作效果有關的是,人們是否有能力去調整團隊的網絡結構。
此外,人際關係也會起作用,
那些和熟悉的人一起合作、有著豐富人際關係網絡的人,合作效果更好。
總之,給相互關係融洽的人一個選擇自己隊友的機會,
或許能夠給整個團隊帶來更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