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9

❤內參-萬維鋼:智慧是可以學到的嗎

出處:萬維鋼:智慧是可以學到的嗎


我們平時看很多書,是想要獲得一些智慧。
這些智慧並不一定是某種實用的謀生技能,但卻能幫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
但是,智慧是可以學到的嗎?得到訂閱專欄“精英日課”的主理人萬維鋼,
在專欄裡討論了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說一下什麼是智慧
現在心理學家對“智慧(wisdom)”這個詞有非常明確的定義,叫做“明智的推理”,
大概有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智識上的謙遜,就是知道自己的知識是有限的,不衝動,不是一上來就亂決策。
第二,超越自我,能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第三,善於達成妥協,不光想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還要考慮別人的利益。


那有了智慧就能做出更好的決策嗎?萬維鋼說,研究結果並不樂觀。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伊格爾·格羅斯曼(Igor Grossmann)專門研究了這個問題,
他發現,很多聰明人,整天給別人提建議,自己的生活卻搞不好。
格羅斯曼的研究表明,
人的智慧跟情境有很大的關係。
也就是說,一個人可能在某個方面很有智慧,但在另一方面卻可能很沒有智慧。
比如一個生意人,可能做生意很厲害,但是跟同事的關係卻搞不好。
此外,格羅斯曼綜合了很多研究發現,智慧跟人的性別、受教育程度關係都不大。
唯一有關係的是年齡,年長的人可能因為經歷的事情更多,所以更有智慧。

如果智慧不是一個基本素質,甚至跟受教育關係都不大,那還可以學到嗎?答案是很難。
有人做過實驗,先給學生講道德課說要幫助別人,結果這些學生剛聽完課,
走出教室就遇到了一個需要幫助的人,這時候他們並沒有比一般人更願意提供幫助。
當然,也並不是一點兒希望都沒有。格羅斯曼就測試過幾個對提高智慧有幫助的方法。

一個方法是你要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想像成是發生在別人的身上
比如,格羅斯曼做過一個研究,讓人想像如果自己的戀人出軌了,會怎麼做,
結果很多人都表示馬上分手。
但格羅斯曼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是你的好朋友的戀人出軌了,你會給他什麼建議。
可能很多人的回答就不一樣了。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想像成發生在別人身上,用第三人稱看自己,就能表現出更多的智慧。

還有一個方法是,
把一個眼前發生的事想像成是一年以前發生的事
製造一點時間上的距離感,也能讓人更有智慧。

另外就是把自己看成一個老師
然後把要在這件事情上打交道的對方想像成是一個12歲的孩子。
在這種哄小孩的不對等關係中,你會表現出更好的智慧。


總之,研究發現,
決策理論水平和決策操作水平是兩回事,主動切換視角可以幫你更好地做決策。



--------------------
摘要:
什麼是智慧?
1. 智識上的謙遜,就是知道自己的知識是有限的,不衝動,不是一上來就亂決策。
2. 超越自我,能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3. 善於達成妥協,不光想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還要考慮別人的利益。


很多聰明人,整天給別人提建議,自己的生活卻搞不好。人的智慧跟情境有很大的關係。
也就是說,一個人可能在某個方面很有智慧,但在另一方面卻可能很沒有智慧。
比如一個生意人,可能做生意很厲害,但是跟同事的關係卻搞不好。
智慧跟人的性別、受教育程度關係都不大。
唯一有關係的是年齡,年長的人可能因為經歷的事情更多,所以更有智慧。

如果智慧不是一個基本素質,甚至跟受教育關係都不大,那還可以學到嗎?答案是很難。
那怎麼辦呢?以下提供幾種方法:
1. 要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想像成是發生在別人的身上
 用第三人稱看自己,就能表現出更多的智慧。
2. 把一個眼前發生的事想像成是一年以前發生的事
 製造一點時間上的距離感,也能讓人更有智慧。
3. 把自己看成一個老師
 要在這件事情上打交道的對方想像成是一個12歲的孩子。
 在這種哄小孩的不對等關係中,你會表現出更好的智慧。

❤內參-如何走出社交舒適圈

出處:如何走出社交舒適圈


現代社會學家已經多次證明:
比起親密的小圈子,相對薄弱的社會關係更能幫助你的事業發展。
那麼如何走出社交舒適圈,讓社交弱連接幫助自己成長呢?
牛津大學經濟學教授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在
《混亂:如何成為失控時代的掌控者》一書中提出了三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創造不得不走出舒適區的環境。
心理學家伯尼斯·艾杜生(Bernice Eiduson)
針對40位處於職業生涯發展期的科學家做了一項研究,
發現頂尖的科學家總是在不斷改變自己的課題,
那些最先發表出100篇論文的學者平均換了43次課題。
哈福德認為,優秀的科學家會通過進入全新的領域和不同的學者合作打開思路,
我們也可以創造一些環境逼迫自己融入新的社交圈:
報一個興趣學習班,報名和陌生人一起進行娛樂活動,
甚至去一個陌生的城市旅遊,主動結識另一個圈子裡的人。


第二個方法,重視不同圈子間的“超級聯繫人”。
社會學家曾對十萬多名遊戲行業從業者進行過長達30年的跟踪研究,
發現取得巨大成功的開發團隊通常是由數個鬆散的小團隊組成的。
每一個團隊的創作理念也不同,所以產生不同意見時誰都不會輕易妥協,
這時就需要一些“超級聯繫人”遊走於小團隊之間,這些人往往是所有團隊的“自己人” ,
他們能夠增強團隊凝聚力、建立彼此的信任。
因此,想要進入更多的小圈子,
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結識一些“超級聯繫人”,通過他們建立更為廣泛的社交聯繫。

第三個方法,堅信走出圈子會促成更好的結果。
20世紀90年代美國股市一片繁榮,很多股民開始抱團分析股票,一起投資賺錢。
不過研究發現,由朋友組成的俱樂部往往會做出更糟糕的投資決定。
這些俱樂部的成員為了維護友誼會避開爭議和矛盾,
而成員關係更疏遠的俱樂部就能及時否決糟糕的投資方案。
因此,必須堅信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區是能帶來積極結果的,
過於看重“團隊和諧”的結果往往就是一事無成,
在面對社交壓力時,要勇於從圈子外獲取新的視角,用新的知識去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


以上就是哈福德關於走出社交舒適圈的三個建議:
創造環境,重視“超級聯繫人”,以及堅信走出圈子會促成積極的結果。



------------------------------
摘要:
現代社會學家已經多次證明:
比起親密的小圈子,相對薄弱的社會關係更能幫助你的事業發展。

1. 創造不得不走出舒適區的環境
 心理學家伯尼斯·艾杜生(Bernice Eiduson)
 針對40位處於職業生涯發展期的科學家做了一項研究,
 發現頂尖的科學家總是在不斷改變自己的課題,
 那些最先發表出100篇論文的學者平均換了43次課題。
 因此,優秀的科學家會通過進入全新的領域和不同的學者合作打開思路,
 我們也可以創造一些環境逼迫自己融入新的社交圈:
 報一個興趣學習班,報名和陌生人一起進行娛樂活動,
 甚至去一個陌生的城市旅遊,主動結識另一個圈子裡的人。

2. 重視不同圈子間的“超級聯繫人”
 取得巨大成功的開發團隊通常是由數個鬆散的小團隊組成的。
 每一個團隊的創作理念也不同,所以產生不同意見時誰都不會輕易妥協,
 這時就需要一些“超級聯繫人”遊走於小團隊之間,這些人往往是所有團隊的“自己人” ,
 他們能夠增強團隊凝聚力、建立彼此的信任。
 因此,想要進入更多的小圈子,
 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結識一些“超級聯繫人”,通過他們建立更為廣泛的社交聯繫。
3. 堅信走出圈子會促成更好的結果
 20世紀90年代美國股市一片繁榮,很多股民開始抱團分析股票,一起投資賺錢。
 不過研究發現,由朋友組成的俱樂部往往會做出更糟糕的投資決定。
 這些俱樂部的成員為了維護友誼會避開爭議和矛盾,
 而成員關係更疏遠的俱樂部就能及時否決糟糕的投資方案。
 過於看重“團隊和諧”的結果往往就是一事無成,
 在面對社交壓力時,要勇於從圈子外獲取新的視角,用新的知識去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

❤內參-有效提升孩子專注力的兩個建議

出處:有效提升孩子專注力的兩個建議


現代人碎片化學習已經成為常態,連大人都很難長時間專心,
更不用說抱著電子產品長大的孩子們了。那麼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鍛煉專注力呢?
台灣心理諮詢師楊文麗發表在雜誌《未來Family》上的一篇文章給出了答案。
楊文麗從事兒童專注力訓練已經有十多年了,她從自己的實踐經驗出發,
介紹了兩個可以有效提升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創造任務情景和進行任務引導。


第一個方法,創造任務情景。
在進行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任務之前,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做一些“儀式性程序”
提升孩子學習的安定感和儀式感,這些“程序”包括:
1. 花15~20分鐘運動,慢跑、快走或游泳都可以。
 有節奏的運動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
 幫助大腦的不同部位同步化,有助於孩子形成積極的學習狀態。
2. 通過放鬆行為幫助孩子轉換情境。
 這些行為可以是快速洗個澡、換上舒適的衣服或者吃些水果等,
 通過這些行為,可以讓孩子形成“做好這個就要開始學習了”的思維模式。
3. 進入狀況
 整理桌子,把孩子要看的書或要寫的作業拿出來,
 和他一起回憶之前學過的內容,讓大腦開始運作、慢慢進入狀態

也許你會問:“孩子讀書都沒時間了,還做這些有什麼用?” 
楊文麗表示,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變得有效率,20分鐘運動的積極效果可以持續90到120分鐘,
孩子處於最佳狀態之下,學習的情緒才會更好,也更能完成任務。

第二個方法,引導任務進行。
很多時候孩子不專心,是因為自己整理不出做事的順序,於是就開始逃避。
比起督促孩子,更有效的做法是引導孩子合理分配任務。

楊文麗介紹了一種“切割術”,
簡單來說,就是幫孩子把功課劃分為更小單位。
一般來說,兩到三歲的兒童可以專注10分鐘,
而4至6歲的小孩大多就可以坐住10到15分鐘。
所以家長可以幫孩子把需要做30分鐘的作業切割成2次,
寫完15分鐘後就休息一會兒,這樣孩子也可以學會時間規劃。

如果孩子在閱讀的時候經常漏行,
或者在考試時經常漏寫題目,家長也可以用“切割術”教他縮小範圍。
比如用尺遮住文章,一次只看一行字,或是做卷子時做完一道題就給題號打個勾,
全部完成再回過頭來檢查勾有沒有打全等等。


以上就是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的兩個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
摘要:
1. 創造任務情景
 有意識地讓孩子做一些“儀式性程序”:
 (1)花15~20分鐘運動,慢跑、快走或游泳都可以
  有節奏的運動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
  幫助大腦的不同部位同步化,有助於孩子形成積極的學習狀態。
 (2) 通過放鬆行為幫助孩子轉換情境
  這些行為可以是快速洗個澡、換上舒適的衣服或者吃些水果等,
  通過這些行為,可以讓孩子形成“做好這個就要開始學習了”的思維模式。
 (3) 進入狀況
  整理桌子,把孩子要看的書或要寫的作業拿出來,
  和他一起回憶之前學過的內容,讓大腦開始運作、慢慢進入狀態。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變得有效率,20分鐘運動的積極效果可以持續90到120分鐘,
 孩子處於最佳狀態之下,學習的情緒才會更好,也更能完成任務。
2. 引導任務進行
 很多時候孩子不專心,是因為自己整理不出做事的順序,於是就開始逃避。
 比起督促孩子,更有效的做法是引導孩子合理分配任務。
 介紹一種“切割術”:簡單來說,就是幫孩子把功課劃分為更小單位。
 一般來說,兩到三歲的兒童可以專注10分鐘,
 而4至6歲的小孩大多就可以坐住10到15分鐘。
 所以家長可以幫孩子把需要做30分鐘的作業切割成2次,
 寫完15分鐘後就休息一會兒,這樣孩子也可以學會時間規劃。

❤內參-社交媒體為什麼會讓人上癮

出處:社交媒體為什麼會讓人上癮


為什麼我們總是忍不住刷社交媒體? Facebook前高管肖恩•帕克(Sean Parker)表示,
社交網絡的建立不是為了讓我們更加親密無間,而是為了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衛報》(The Guardian)深度分析了社交媒體的上癮機制,
微信公眾號“科研圈”翻譯了這篇文章。


去年11月,帕克在費城的一場活動上表示,社交媒體關注的核心問題是:
“我們怎麼樣才能盡可能多地佔用你的時間和注意力?”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社交媒體的架構師利用了“人類心理的弱點”。
每當你給一篇文章或照片點贊或留言時,就等於給你做的輕度多巴胺‘注射’。
 Facebook 這家互聯網巨頭,就建立在這個機制上。


多巴胺是我們大腦中獎勵系統的一部分。
如果人得到了獎勵,就能使行為成為一種習慣;
如果沒有得到獎勵,行為就會做出相應調整。比
如說,如果你把洗碗的海綿看成美味的蛋糕,上去咬了一口,
發現這不是蛋糕,下次就不會再咬了。
從吃不吃零食這樣的小事,到滿足賭博的想法,
多巴胺激勵我們採取行動來滿足需求和慾望。

上癮也是一樣。每一種上癮的藥物,
從尼古丁到酒精,都會對多巴胺系統產生影響,
因為這些藥物會促使多巴胺的釋放比平常多很多倍。
這些藥物的使用超出了獎賞迴路和前額葉皮質之間神經環路的限度,
這讓人們對多巴胺的刺激越來越麻木。癮君子使用毒品越多,就越難戒掉。

然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
多巴胺的特質被一些科技公司利用作為“誘導技術”,後果就不那麼愉快了。
 2017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寫了一篇名為
《科技有多邪惡》的文章,他表示:“科技公司明白,是什麼原因導致大腦中的多巴胺激增,
因此,他們在自己的產品上使用'誘導技術',誘騙我們入局並創造'強制循環'。”


“誘導技術”的發明是基於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的研究成果。
斯金納通過研究發現,強化老鼠習得行為的最佳方式是隨機安排獎勵。
布魯克斯說,大多數社交媒體平台都會創建一些不規則發放的獎勵,
這是老虎機製造商慣用的手段。 “誘導技術”也是臉書、微信等社交媒體成功的秘訣。
我們像得了強迫症一樣頻繁刷新網頁,忍不住隔幾分鐘查看一下朋友圈,
就是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收到來自他人的評論和點贊。
雖然人們對多巴胺系統改變行為習慣的能力已經耳熟能詳了,
但是“誘導技術”對行為的影響才剛剛進入公眾的視野。
不只是社交媒體,這項技術的運用比我們想像中更普遍。
舉例來說,一個跑步的應用程序,這個系統只負責給出鼓勵,
比如一個拉花禮炮以隨機的時間間隔出現,但並不是每次用戶跑完全程都能拿到。
這種營銷方式看起來很荒謬,畢竟老虎機的隨機獎勵是實實在在的錢,
而這種程序的隨機獎勵是虛擬鼓勵。
但是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這項技術在跑步類軟件上已經看到了顯著的積極成果,
如果廠家能合理利用這個方法,會發現用戶跑步的頻率平均提高了 30% 。

發現多巴胺和獎賞相關的科學家舒爾茨說,
癮君子之所以上癮,是因為那些不自然的獎勵不會被大腦過濾,
而是直接進入大腦,過度刺激,從而導致成癮。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人就喪失了意志力,
因為進化並沒有使我們的大腦對這些藥物做好準備。

對於現在“誘導技術”的應用,舒爾茨有一定的擔憂,
他表示,現在我們正在濫用這種有用而且必要的信號系統。
如果一個軟件不斷訓練人們釋放多巴胺的行為,有可能會導致人們再也無法離開這個系統。
雖然我們有能力做到這點,但我們不應該這樣做。
舒爾茨強調,他沒有指責科技公司在做壞事,
這些公司可能會對這個社會有所幫助,但他對此持保留態度。


以上就是社交媒體的上癮機制以及它背後的技術應用,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它撐起了市值千億的互聯網帝國,也可能摧毀你的正常生活》,
見於微信公眾號“科研圈”。


---------------------------
摘要:
社交網絡的建立不是為了讓我們更加親密無間,而是為了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社交媒體的架構師利用了“人類心理的弱點”。

每當你給一篇文章或照片點贊或留言時,就等於給你做的輕度多巴胺‘注射’。

“誘導技術”的發明是基於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的研究成果。
斯金納通過研究發現,強化老鼠習得行為的最佳方式是隨機安排獎勵。

布魯克斯說,大多數社交媒體平台都會創建一些不規則發放的獎勵,
這是老虎機製造商慣用的手段。 “誘導技術”也是臉書、微信等社交媒體成功的秘訣。
我們像得了強迫症一樣頻繁刷新網頁,忍不住隔幾分鐘查看一下朋友圈,
就是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收到來自他人的評論和點贊。

如果一個軟件不斷訓練人們釋放多巴胺的行為,有可能會導致人們再也無法離開這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