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0

❤內參-麥肯錫:管理崗位的5種原型

出處:麥肯錫:管理崗位的5種原型


自上而下、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在很多企業都已不再適用。
如今的領導者需要扮演不同角色,為員工賦能,促進合作。
諮詢公司麥肯錫研究了幾千個管理崗位的特點後發現,
每個管理崗位都有自己恰當的管理幅度(span of control),
也就是說每個管理者能夠有效管理的人數是有限的,超出限度後,管理效率就會下降。
麥肯錫把管理崗位分成了五種角色原型。界面新聞編譯了這項研究。
第一種是運動員(player)。
這些管理者擁有高度的個人權責,因為從事的工作類型複雜,
工作內容也幾乎無法複製,所以他們沒有標準化流程。
這種管理崗位需要大量的學習和模仿,
工作多年才能完全游刃有餘,他們的管理幅度通常是3-5個直線下屬。


第二種是教練(coach)。
他們也擁有高度個人權責,有一定的流程指導,下屬通常要做一種以上的工作。
人們需要一年的時間做到游刃有餘,
因為他們所需的技能需要在固定模式下進行大量的學習與模仿,
他們的管理幅度通常是6-7個直線下屬。

第三種是監督員(supervisor)。
這些管理者享有中等程度的個人權責,在執行方面有更高的管理者監督。
工作上有標準化流程,直線下屬的工作類型單一。
這種崗位通常用不了6個月的時間就能做到游刃有餘,
他們的管理幅度通常是8-10個直線下屬。


第四種是引導者(facilitator)。
他們的個人權責有限,通常管理的是他人的日常工作。
工作內容基本上也是標準化的,團隊成員做著同類型或相似的工作。
這種崗位只要1-2個月的時間就能做到游刃有餘,
因為所需的技能很快就能學會,他們的管理幅度通常是11-15個直線下屬。


第五種是協調員(coordinator)。
這些管理者的大多數工作內容就是管理日常工作,
工作內容高度標準化或自動化,團隊從事的是相同的基礎工作。
通常只需兩週就能做到游刃有餘,
因為需要的技能不多,他們的管理幅度通常是15人或以上。

如今很多企業都想減少管理層級,實現扁平化管理,
麥肯錫認為,要做到這點需要解決管理幅度過窄的問題。
對於那些直線下屬較少的管理崗位,要適當增加管理幅度
比如把教練的角色替換為引導者的角色,
這樣能夠打破各部門各自為政、內部缺少溝通互動的“穀倉效應”,
促進信息流動,減少工作重複。
對於那些有能力而且應該承擔更多職責的管理者,
也可以提高他們的管理幅度,這樣能創造更多自主性並提高決策速度。



-----------------
摘要:
每個管理崗位都有自己恰當的管理幅度(span of control),
也就是說每個管理者能夠有效管理的人數是有限的,超出限度後,管理效率就會下降。

如今很多企業都想減少管理層級,實現扁平化管理,
麥肯錫認為,要做到這點需要解決管理幅度過窄的問題。
對於那些直線下屬較少的管理崗位,要適當增加管理幅度。
這樣能夠打破各部門各自為政、內部缺少溝通互動的“穀倉效應”,
促進信息流動,減少工作重複。

對於那些有能力而且應該承擔更多職責的管理者,
也可以提高他們的管理幅度,這樣能創造更多自主性並提高決策速度。

❤內參-知識的錯覺:為什麼人們經常高估自己

出處:知識的錯覺:為什麼人們經常高估自己


人類建立了複雜的社會,掌握了艱深的技術,
從動物中脫穎而出改造著世界,看起來人類個體應該是極其聰明的。
但《知識的錯覺》這本書告訴我們,其實我們遠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聰明。

這本書的作者史蒂文·斯洛曼和菲利普·費恩巴赫,是美國很有名的認知科學家。
他們通過多年的研究和各種事實告訴我們,
人類個體對世界的了解簡直少得可憐,沒人擁有超級大腦。
讓人類稱霸世界的,不是什麼個人理性,而是集體思考能力。
這既帶來了好處,也帶來了弊端。了解個體的無知和錯覺,
認清集體的理性與非理性,可以讓你做出更聰明的決策。

下面就和你分享書裡提到的三個問題:
為什麼說我們所知道的遠比自己以為的要少?
人為什麼傾向於高估自己的理解力?
知識到底存在於哪裡?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說我們知道的遠比自己以為的要少。
人們是怎麼發現並承認自己無知的呢?
書裡介紹了一個叫做解釋性深度錯覺的測試工具,
專門用來測試人們實際所知和他們自認為所知之間的差距。
具體的做法是,
要求被試者對某件事物進行解釋,並說明這種解釋是怎麼影響他們對自身理解力的評價的。

測試過程並不難,參加測試的人會被問到三個問題。
我們用拉鍊舉個例子。
第一個問題就是,請你評價一下自己對拉鍊的工作原理了解多少,然後給自己打一個分。
第二個問題是,拉鍊到底是怎麼發揮作用的,描述一下,越詳細越好。
很多人這時候才會發現,自己其實對拉鍊的工作原理一無所知。
緊接著,就會被問到第三個問題,現在重新給自己對拉鍊工作原理了解的程度打個分。
結果發現,很多人這時打的分都比最開始打的分要低。

如果你覺得拉鍊原理本身就太難了,還有另一個實驗。
研究人員向參加測試的人展示了一幅車架不完整、沒有鏈條和踏板的自行車圖,
然後讓大家在上面畫上車骨架、車鍊子、踏板。
看起來不難,結果有將近一半的人都畫錯了。
可以說,這些測試都說明, 人們經常處於一種錯覺裡,那就是覺得自己擁有知識。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錯覺呢?可能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跟我們的思維有關。
作者說,
人類思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指導行為,知道什麼事會帶來什麼後果,
進行因果推論,選取最佳方案。因果推理系統又被分為兩種,一個是直覺,一個叫做慎思。
直覺是幾乎不需要思考就得出結論,慎思則是要辨明這個過程。
但是,直覺系統往往高估了它能縝密思考的程度,
經常是給我們一個簡化的、粗略的而且通常都還不錯的分析,
讓我們產生錯覺,自以為知道很多。
但是當我們慎思時,才意識到事實的複雜,自己知道的只是皮毛。
所以,研究也發現,傾向於抑制自己的直覺反應,
在回答前深思熟慮的人,比那些直覺型的人,更少表現出解釋性深度錯覺。

第二個原因是,雖然我們平時會接觸大量的知識和信息,
但思維不會將這些信息全部儲存起來,因為這樣我們可能就被知識淹沒了,
相反,思維只挑其中的關鍵來使用。

換句話說,大量知識和信息並不是體系化的儲存在我們的大腦中,
大多數真正的知識存在於我們的外界,比如別人的大腦裡,書本上或是互聯網上。
我們生活在一個分享知識的共同體中,對知識隨用隨取。
但是當我們對自己的理解力進行評估時,外界的知識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納入進來,
這就造成了錯覺,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對自己的理解力的評價,會比實際更好。

得克薩斯大學的心理學者阿德里安·沃德就發現,
當進行互聯網搜索時,人們對自己記憶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的感覺也隨之改善。
如果人們在互聯網上搜到了之前不知道的事,然後再問他們是在哪裡找到這些信息時,
許多人甚至會忘了他們曾在網上搜過,直接將功勞歸於自己。


那麼,既然人類遠比想像中的“無知”,我們又是怎樣發展到今天的呢?
答案就是,群體智慧。
就像上面所說,知識大多存儲在於外界、存在於別人的大腦中。
但同時,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大家通力合作,把自己的知識“共享”出來,
形成“知識共同體”,就能以群體智慧完成極其複雜的任務。


作者提出一個概念,叫做共享意向性,就是人們和他人分享注意力和目標的能力。
作者認為,這是人類特有的,正是共享意向性使人類從眾多地球生物中脫穎而出。
共享意向性是人類最重要的才能之一,人類憑藉它來儲存知識,並將知識一代代傳遞下去。


以上就是《知識的錯覺》這本書對什麼是知識的無知和錯覺,
以及知識到底存在於哪裡的闡釋,希望對你有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知識的錯覺》,
作者: 史蒂文·斯洛曼 / 菲利普·費恩巴赫,中信出版社出版。


--------------------------------
摘要:
為什麼說我們所知道的遠比自己以為的要少?
人為什麼傾向於高估自己的理解力?
知識到底存在於哪裡?


人類思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指導行為,知道什麼事會帶來什麼後果,
進行因果推論,選取最佳方案。因果推理系統又被分為兩種,一個是直覺,一個叫做慎思。
直覺是幾乎不需要思考就得出結論,慎思則是要辨明這個過程。
但是,直覺系統往往高估了它能縝密思考的程度,
經常是給我們一個簡化的、粗略的而且通常都還不錯的分析,
讓我們產生錯覺,自以為知道很多。
但是當我們慎思時,才意識到事實的複雜,自己知道的只是皮毛。
所以,研究也發現,傾向於抑制自己的直覺反應,
在回答前深思熟慮的人,比那些直覺型的人,更少表現出解釋性深度錯覺。

大量知識和信息並不是體系化的儲存在我們的大腦中,
大多數真正的知識存在於我們的外界,比如別人的大腦裡,書本上或是互聯網上。

我們生活在一個分享知識的共同體中,對知識隨用隨取。
但是當我們對自己的理解力進行評估時,外界的知識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納入進來,
這就造成了錯覺,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對自己的理解力的評價,會比實際更好。

當進行互聯網搜索時,人們對自己記憶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的感覺也隨之改善。
如果人們在互聯網上搜到了之前不知道的事,然後再問他們是在哪裡找到這些信息時,
許多人甚至會忘了他們曾在網上搜過,直接將功勞歸於自己。

那麼,既然人類遠比想像中的“無知”,我們又是怎樣發展到今天的呢?
答案就是,群體智慧。
就像上面所說,知識大多存儲在於外界、存在於別人的大腦中。
但同時,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大家通力合作,把自己的知識“共享”出來,
形成“知識共同體”,就能以群體智慧完成極其複雜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