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倖存心理學:怎樣在絕望中成就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遇到挫折、逆境,
第一,積極思維的悖論。
1. 積極思維的悖論
樂觀的態度肯定不是壞事,但是如果將好結果都歸功於積極思維,
尤其是認為積極思維一定能幫人們走出逆境,那就不對了,甚至反而會產生相反的結果。
有研究表明,鼓勵自己“沒有什麼大問題”“一切都會好起來”,
有可能降低自己努力改變現狀的行動力。盲目樂觀會導致人們期待奇蹟,不願面對現實。
放棄不切實際的目標,才能認清真正的希望,這樣的樂觀才能真正推動個人的成長。
例如,荷蘭游泳選手馬爾滕·范德韋登19歲就是當地的游泳冠軍,
但卻患上了致命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游泳生涯暫停,三年後痊癒,重回泳池。
但他沒有一味地鼓勵自己,他明白自己成為世界冠軍的希望不大了,
所以不再像以前那樣瞄準國際比賽冠軍,而是努力贏得小型比賽。
在這些小型比賽中,他一次次奪冠,
然後取得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10公里馬拉松游泳的參賽資格,
他清楚自己並不是這裡最強的參賽選手,所以比賽的時候故意落後,
避免遇到別人游泳時劃過來的水流。他在最後拼盡全力,竟然獲得了的冠軍。
這種思維要求我們充分了解現實再做判斷,跳出所謂的積極思維,直面現實,仔細規劃。
不要念叨“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而是問自己“現在要怎麼辦”。
2. 適當妄想是有益的
過分自信對很多人來說是件壞事?其實正相反,很多科學實驗證明,這是好事。
組織行為學專家馬歇爾·戈登史密斯研究了很多影響力巨大的公司高管,
他發現成功人士的共性之一就是非常自信。
對自我控制力的高估,常常使他們願意冒各種風險。
別人眼裡的危機,在他們眼裡就是機遇。
他們也會遇到失敗和重大挫折,但是失敗後,會馬上站起來,再次嘗試,直到成功。
結合剛才提到的“不要盲目樂觀,要做有基礎的希望”,作者提出一個等式:
現實看待當下處境 + 強烈認為個人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命運 = 基於現實的希望。
幾十個研究都曾證明,基於現實的希望可能創造更好的結果。
3. 適當的寬恕
原諒就是不再幻想著改變過去,
意味著打破你和過去之間的心理聯繫,不再執著於改變已經發生的事,讓人獲得解放。
4. 陪伴
接受較高程度情感關懷的參與者的死亡率,是其他人的一半,
接受情感關懷較少的群體,死亡率達到了13%,而前者只有6%。
事實上,如今很多心理學前沿研究都認為,他人的關懷能給受到創傷的人提供情感緩衝,
使他們較少受到創傷後精神疾病的困擾,甚至能幫助他們獲得創傷後的成長。
我們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遇到挫折、逆境,
甚至還可能遭遇改變一生的重大變故,陷入絕望。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樣的情景?
怎樣治愈自己?有沒有可能變逆境為優勢?
美國心理學研究專家戴維·B.費爾德曼和李·丹尼爾·克拉韋茨就在新書
《倖存心理學》裡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們從心理學、精神病學、社會學、人類學甚至商業等角度,
探討了怎樣才能走出逆境,以及如何在苦難中成就自己。
下面和你介紹四個走出逆境、將逆境變為優勢的方法。
第一,積極思維的悖論。
人們常認為,樂觀能消除災難,成功源於積極思維。
書裡說,樂觀的態度肯定不是壞事,但是如果將好結果都歸功於積極思維,
尤其是認為積極思維一定能幫人們走出逆境,那就不對了,甚至反而會產生相反的結果。
有研究表明,鼓勵自己“沒有什麼大問題”“一切都會好起來”,
有可能降低自己努力改變現狀的行動力。盲目樂觀會導致人們期待奇蹟,不願面對現實。
放棄不切實際的目標,才能認清真正的希望,這樣的樂觀才能真正推動個人的成長。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
荷蘭游泳選手馬爾滕·范德韋登19歲就是當地的游泳冠軍,
但卻患上了致命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游泳生涯暫停,三年後痊癒,重回泳池。
但他沒有一味地鼓勵自己,他明白自己成為世界冠軍的希望不大了,
所以不再像以前那樣瞄準國際比賽冠軍,而是努力贏得小型比賽。
在這些小型比賽中,他一次次奪冠,
然後取得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10公里馬拉松游泳的參賽資格,
他清楚自己並不是這裡最強的參賽選手,所以比賽的時候故意落後,
避免遇到別人游泳時劃過來的水流。他在最後拼盡全力,竟然獲得了的冠軍。
書裡說,
馬爾滕就不是那種相信積極思維可以戰勝一切的人,
相反,他非常謹慎,步步為營。他的態度比積極要消極一些,
但又比消極更實際,這種狀態才是真正的希望,或者說是有基礎的希望。
這種思維要求我們充分了解現實再做判斷,跳出所謂的積極思維,直面現實,仔細規劃。
不要念叨“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而是問自己“現在要怎麼辦”。
第二,適當妄想是有益的。
第二,適當妄想是有益的。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家泰勒創造了“積極錯覺”這個概念,
說白了就是自我膨脹,對自我的控制力的高估。簡單來說,這是一類特別有自信心的人。
過分自信對很多人來說是件壞事?其實正相反,很多科學實驗證明,這是好事。
過分自信對很多人來說是件壞事?其實正相反,很多科學實驗證明,這是好事。
組織行為學專家馬歇爾·戈登史密斯研究了很多影響力巨大的公司高管,
他發現成功人士的共性之一就是非常自信。
對自我控制力的高估,常常使他們願意冒各種風險。
別人眼裡的危機,在他們眼裡就是機遇。
他們也會遇到失敗和重大挫折,但是失敗後,會馬上站起來,再次嘗試,直到成功。
結合剛才提到的“不要盲目樂觀,要做有基礎的希望”,作者提出一個等式:
現實看待當下處境 + 強烈認為個人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命運 = 基於現實的希望。
幾十個研究都曾證明,基於現實的希望可能創造更好的結果。
第三,適當的寬恕。
第三,適當的寬恕。
很多創傷可能是人為造成的,這就會給被傷害者帶來仇恨。
但是心理學研究顯示,不原諒、記恨,對精神健康的壞處顯而易見。
有研究人員發現,有些疾病更常發生在喜歡記仇的人身上,
他們得心臟病的可能性更高,血壓更高,患胃潰瘍、關節炎、背部問題、
頭疼和慢性疾病的可能性都比那些不輕易懷恨在心的人高。
心理學家洛倫·圖森特和同事還在實驗中發現,原諒和減輕抑鬱有關。
心理學家洛倫·圖森特和同事還在實驗中發現,原諒和減輕抑鬱有關。
那些容易原諒別人對自己犯下過錯的人,患抑鬱的可能性更低。
圖森特和同事認為,希望可能是原諒和降低抑郁風險的連接點,
越是不原諒就會陷入絕望,更可能導致抑鬱。
一直研究“希望”這個話題的堪薩斯大學的心理學家斯耐德也在研究中發現,
原諒和希望之間的關係十分簡單,原諒就是不再幻想著改變過去,
意味著打破你和過去之間的心理聯繫,不再執著於改變已經發生的事,讓人獲得解放。
第四,陪伴。
第四,陪伴。
研究顯示,對遭受創傷的人來說,身邊人的力量至關重要。
1997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的長壽與衰老調查,歷時兩年半,
訪問了近3000位病人,來研究社會關懷和死亡率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研究人員分析了人們生活中接受的各種外在關懷,包括是否已婚,
是否有伴侶,朋友、家人的數量,以及調查者對受到的關懷的評價。
結果表明,精神支持被證明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實驗結果還顯示,
接受較高程度情感關懷的參與者的死亡率,是其他人的一半,
接受情感關懷較少的群體,死亡率達到了13%,而前者只有6%。
事實上,如今很多心理學前沿研究都認為,他人的關懷能給受到創傷的人提供情感緩衝,
使他們較少受到創傷後精神疾病的困擾,甚至能幫助他們獲得創傷後的成長。
以上就是《倖存心理學》這本書介紹的四個可以幫助人們度過創傷,
以上就是《倖存心理學》這本書介紹的四個可以幫助人們度過創傷,
甚至將逆境變為優勢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倖存心理學》,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倖存心理學》,
作者:戴維·B. 費爾德曼/李·丹尼爾·克拉韋茨,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
摘要:1. 積極思維的悖論
樂觀的態度肯定不是壞事,但是如果將好結果都歸功於積極思維,
尤其是認為積極思維一定能幫人們走出逆境,那就不對了,甚至反而會產生相反的結果。
有研究表明,鼓勵自己“沒有什麼大問題”“一切都會好起來”,
有可能降低自己努力改變現狀的行動力。盲目樂觀會導致人們期待奇蹟,不願面對現實。
放棄不切實際的目標,才能認清真正的希望,這樣的樂觀才能真正推動個人的成長。
例如,荷蘭游泳選手馬爾滕·范德韋登19歲就是當地的游泳冠軍,
但卻患上了致命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游泳生涯暫停,三年後痊癒,重回泳池。
但他沒有一味地鼓勵自己,他明白自己成為世界冠軍的希望不大了,
所以不再像以前那樣瞄準國際比賽冠軍,而是努力贏得小型比賽。
在這些小型比賽中,他一次次奪冠,
然後取得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10公里馬拉松游泳的參賽資格,
他清楚自己並不是這裡最強的參賽選手,所以比賽的時候故意落後,
避免遇到別人游泳時劃過來的水流。他在最後拼盡全力,竟然獲得了的冠軍。
這種思維要求我們充分了解現實再做判斷,跳出所謂的積極思維,直面現實,仔細規劃。
不要念叨“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而是問自己“現在要怎麼辦”。
2. 適當妄想是有益的
過分自信對很多人來說是件壞事?其實正相反,很多科學實驗證明,這是好事。
組織行為學專家馬歇爾·戈登史密斯研究了很多影響力巨大的公司高管,
他發現成功人士的共性之一就是非常自信。
對自我控制力的高估,常常使他們願意冒各種風險。
別人眼裡的危機,在他們眼裡就是機遇。
他們也會遇到失敗和重大挫折,但是失敗後,會馬上站起來,再次嘗試,直到成功。
結合剛才提到的“不要盲目樂觀,要做有基礎的希望”,作者提出一個等式:
現實看待當下處境 + 強烈認為個人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命運 = 基於現實的希望。
幾十個研究都曾證明,基於現實的希望可能創造更好的結果。
3. 適當的寬恕
原諒就是不再幻想著改變過去,
意味著打破你和過去之間的心理聯繫,不再執著於改變已經發生的事,讓人獲得解放。
4. 陪伴
接受較高程度情感關懷的參與者的死亡率,是其他人的一半,
接受情感關懷較少的群體,死亡率達到了13%,而前者只有6%。
事實上,如今很多心理學前沿研究都認為,他人的關懷能給受到創傷的人提供情感緩衝,
使他們較少受到創傷後精神疾病的困擾,甚至能幫助他們獲得創傷後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