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講故事是一種自我治癒
羅莎·蒙特羅是西班牙作家,2017年她獲得了西班牙國家文學獎。
蒙特羅認為,
作家為什麼要寫作?
蒙特羅的理解是,作家對死亡和時間的流逝比一般人更敏感,
而一個對死亡格外在意的人,對生存也會有更敏銳的認識。
蒙特羅發現,很多名人都有一個不幸的童年,十三四歲就被迫迅速長大。
她推測,正因為他們小小年紀就能意識到時間流逝之快與生命之脆弱,
就會對這些事情更看重。 “而寫作是把死亡從我們這奪走的東西,再奪回來一些。”
那麼對讀者來說,我們為什麼需要文學呢?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做過的一個人們為什麼會抑鬱的研究,
世衛組織在調查12個國家後得出的結論是:
與伴侶分手或離婚會使人抑鬱指數上升,而喪偶的人則沒有這個困擾。
在蒙特羅看來,分手或離異者之所以抑鬱,是因為缺少一個能給他們慰藉的故事,
當他們想起離開的另一半時,回憶裡充滿爭吵與傷害;
而對喪偶者來說,愛人的逝去恰巧應驗了“直到死亡把我們分開”這句誓言,
他們的愛情故事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心裡總歸要好受一些。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小說,真正影響我們的不是實際發生的事,
而是我們定義事情的方式。而講故事就是一種治愈自己的方式。
如果一個人改變了敘事的方式,可能就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羅莎·蒙特羅是西班牙作家,2017年她獲得了西班牙國家文學獎。
她的代表作品有《失戀紀實錄》《德爾塔功能》等等。
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羅莎·蒙特羅分享了她對寫作的看法。
作家為什麼要寫作?
作家為什麼要寫作?
蒙特羅的理解是,作家對死亡和時間的流逝比一般人更敏感,
而一個對死亡格外在意的人,對生存也會有更敏銳的認識。
蒙特羅發現,很多名人都有一個不幸的童年,十三四歲就被迫迅速長大。
她推測,正因為他們小小年紀就能意識到時間流逝之快與生命之脆弱,
就會對這些事情更看重。 “而寫作是把死亡從我們這奪走的東西,再奪回來一些。”
那麼對讀者來說,我們為什麼需要文學呢?
那麼對讀者來說,我們為什麼需要文學呢?
蒙特羅說:
“閱讀是出於同樣的目的。我們的寫作和閱讀,就像用文字鋪在痛苦上。”
她提到了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做過的一個人們為什麼會抑鬱的研究,
世衛組織在調查12個國家後得出的結論是:
與伴侶分手或離婚會使人抑鬱指數上升,而喪偶的人則沒有這個困擾。
在蒙特羅看來,分手或離異者之所以抑鬱,是因為缺少一個能給他們慰藉的故事,
當他們想起離開的另一半時,回憶裡充滿爭吵與傷害;
而對喪偶者來說,愛人的逝去恰巧應驗了“直到死亡把我們分開”這句誓言,
而對喪偶者來說,愛人的逝去恰巧應驗了“直到死亡把我們分開”這句誓言,
他們的愛情故事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心裡總歸要好受一些。
蒙特羅認為,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小說,真正影響我們的不是實際發生的事,
而是我們定義事情的方式。而講故事就是一種治愈自己的方式。
如果一個人改變了敘事的方式,可能就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
摘要:作家為什麼要寫作?
蒙特羅的理解是,作家對死亡和時間的流逝比一般人更敏感,
而一個對死亡格外在意的人,對生存也會有更敏銳的認識。
蒙特羅發現,很多名人都有一個不幸的童年,十三四歲就被迫迅速長大。
她推測,正因為他們小小年紀就能意識到時間流逝之快與生命之脆弱,
就會對這些事情更看重。 “而寫作是把死亡從我們這奪走的東西,再奪回來一些。”
那麼對讀者來說,我們為什麼需要文學呢?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做過的一個人們為什麼會抑鬱的研究,
世衛組織在調查12個國家後得出的結論是:
與伴侶分手或離婚會使人抑鬱指數上升,而喪偶的人則沒有這個困擾。
在蒙特羅看來,分手或離異者之所以抑鬱,是因為缺少一個能給他們慰藉的故事,
當他們想起離開的另一半時,回憶裡充滿爭吵與傷害;
而對喪偶者來說,愛人的逝去恰巧應驗了“直到死亡把我們分開”這句誓言,
他們的愛情故事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心裡總歸要好受一些。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小說,真正影響我們的不是實際發生的事,
而是我們定義事情的方式。而講故事就是一種治愈自己的方式。
如果一個人改變了敘事的方式,可能就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