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3

❤內參-如何訓練孩子的“閱讀腦”

出處:如何訓練孩子的“閱讀腦”


孩子不愛閱讀,這是讓很多家長苦惱的事情。但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其實這是正常的。
人的大腦並非為閱讀而生,要讓大腦升級成適應書面文字的“閱讀腦”,
需要多年的訓練改造才能實現。這種改造不是認知層面的,而是生理層面的。
沒有大腦生理結構的改變,一個人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閱讀者。
腦科學家通過對照研究發現,文盲與閱讀者的大腦生理結構存在顯著差異。
閱讀者會在大腦左側的枕-顳區打造出一小塊專門處理文字信息的“文字盒子區”。
越是優秀的閱讀者,這個“文字盒子區”對文字的反應也就越強烈、越迅速。
正是因為閱讀腦的這種特徵,所以孩子其實需要培養才能愛上閱讀。
那如何訓練孩子的閱讀腦呢?腦科學家提供了幾條建議:

第一,識字之前先通過聽書熟悉書面用語。
任何一種語言,書面用語和口頭詞彙都存在差異。
書面用語是閱讀的一大難點,
如果孩子在閱讀前已經掌握了部分書面語,閱讀的難度自然就降低了。
所以,在孩子識字之前,家長可以經常給孩子唸書,或者讓他們聽書。

第二,不要過早逼孩子識字閱讀。
閱讀需要眾多的腦區合作才能完成,而不同腦區的聯合要依靠髓鞘。
髓鞘是包裹在神經細胞軸突表面的一層膠質細胞,可以保障信號傳遞更準確、迅速。
正常來說,孩子要到5-7歲,神經纖維的髓鞘化才基本完成,這時才有培養閱讀腦的基礎。
有研究發現,一些不顧孩子大腦的生理成熟度而超前識字的孩子,
到小學三年級以後,閱讀能力基本被普通孩子反超。

第三,不要禁止孩子看小說。
很多家長認為小說是閒書,會耽誤學習。
但腦科學家通過實驗確定,閱讀小說其實可以增強腦神經的聯結。
好的小說能讓人感同身受,大腦中的感官和運動神經也會隨著角色的活動而不斷變化,
增強聯結,進而在生理上改變我們的大腦。

另外要提醒你的是,打造閱讀腦是個長期工程,
唯一不變的法門就是堅持每天閱讀,不斷刺激,不斷訓練。



--------------------------
摘要:
腦科學家通過對照研究發現,文盲與閱讀者的大腦生理結構存在顯著差異。
閱讀者會在大腦左側的枕-顳區打造出一小塊專門處理文字信息的“文字盒子區”。
越是優秀的閱讀者,這個“文字盒子區”對文字的反應也就越強烈、越迅速。
正是因為閱讀腦的這種特徵,所以孩子其實需要培養才能愛上閱讀。
那如何訓練孩子的閱讀腦呢?
1. 識字之前先通過聽書熟悉書面用語
 書面用語是閱讀的一大難點,
 如果孩子在閱讀前已經掌握了部分書面語,閱讀的難度自然就降低了。
2. 不要過早逼孩子識字閱讀
 閱讀需要眾多的腦區合作才能完成,而不同腦區的聯合要依靠髓鞘。
 髓鞘是包裹在神經細胞軸突表面的一層膠質細胞,可以保障信號傳遞更準確、迅速。
 正常來說,孩子要到5-7歲,神經纖維的髓鞘化才基本完成,這時才有培養閱讀腦的基礎。
3. 不要禁止孩子看小說
 很多家長認為小說是閒書,會耽誤學習。
 但腦科學家通過實驗確定,閱讀小說其實可以增強腦神經的聯結。
 好的小說能讓人感同身受,大腦中的感官和運動神經也會隨著角色的活動而不斷變化,
 增強聯結,進而在生理上改變我們的大腦。
打造閱讀腦是個長期工程,唯一不變的法門就是堅持每天閱讀,不斷刺激,不斷訓練。

❤內參-怎樣激勵自己完成不想做的事

出處:怎樣激勵自己完成不想做的事


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需要完成但又不想做的事情。
面對這種情況,如何推動自己前進呢?
在《哈佛商業評論》最近的一篇文章中,
時間管理教練伊麗莎白·格蕾絲·桑德斯分享了四個方法。

第一,從結果層面尋找做這件事的原因。
這裡桑德斯澄清了一個誤區:
動力不是興奮、期待這樣的情緒體驗,而是驅使你以某種方式行事的原因。
你可以通過思考結果,找到做一件事的原因,激勵自己去完成它。
比如,如果完成了,就會減少焦慮感;如果完成了,就能讓我關心的人受益;
如果完成了,就能給我帶來財務收益等。
即使我們不願意做某項任務,
但超越任務本身去考慮完成後的結果,也可能幫我們找到驅使自己前進的動力。

第二,讓其他人參與到完成這件事的過程當中。
比如,將任務的一部分委派給他人,與他人組成團隊共同完成,
或者乾脆和熟人來一場虛擬會話,在視頻兩端處理各自的任務。
總之,讓他人參與進來。這種積極的社交壓力,會推動你完成任務。

第三,以正確的方式啟動任務。
對於不同的任務,採取不同的啟動策略。
可以建立固定的時段,專門處理某件事。
比如,每個禮拜五下午兩點到三點,專門用來制定週計劃。
在這個時段內,只專注於這件事,不容其他事情干擾。
也可以給自己時間上的承諾,每天只在不想做的事情上花十分鐘,然後打住;
或者主動降低難度,告訴自己“這個任務不用現在完成,只要每週往前推進一步就好”。

第四,把令人不快的活動和令人愉悅的活動組合搭配。
像製作PPT這種複雜任務,可以讓自己在一個舒適的咖啡廳完成;
清理辦公室這類無聊任務,可以在聽音樂或者播客的同時做。
這樣的搭配,會提升你的整體情緒,讓你更容易把事情做完。



-------------------------------
摘要:
1. 從結果層面尋找做這件事的原因
 動力不是興奮、期待這樣的情緒體驗,而是驅使你以某種方式行事的原因。

 你可以通過思考結果,找到做一件事的原因,激勵自己去完成它。
 比如,如果完成了,就會減少焦慮感;如果完成了,就能讓我關心的人受益;
 如果完成了,就能給我帶來財務收益等。
2. 讓其他人參與到完成這件事的過程當中
 這種積極的社交壓力,會推動你完成任務。
3. 以正確的方式啟動任務
 可以建立固定的時段,專門處理某件事。

 比如,每個禮拜五下午兩點到三點,專門用來制定週計劃。
 在這個時段內,只專注於這件事,不容其他事情干擾。
4. 把令人不快的活動和令人愉悅的活動組合搭配
 像製作PPT這種複雜任務,可以讓自己在一個舒適的咖啡廳完成;
 清理辦公室這類無聊任務,可以在聽音樂或者播客的同時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