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1

❤內參-如何進行批判性閱讀

出處:如何進行批判性閱讀


耶魯大學閱讀寫作講師艾米麗·烏爾里希(Emily Ulrich)在教學中發現,
很多人都不太清楚該如何閱讀。接受微信公眾號外灘教育採訪時,
烏爾里希介紹了批判性閱讀(critical reading)的方法,
這種方法在學術研究時經常使用到,它有助於培養我們的批判思考能力。

我們日常裡的消遣式閱讀,可能只讀出了書的內容,也就是“what”,
只有繼續讀出“how”和“why”,完成這三步,批判性閱讀才算完成。
 “how”指的是修辭手法、敘述角度、場景設置、人物設置等;
“why”是指作者為什麼要通過這些手法去描述這樣的內容?
作者想表達出什麼樣的主旨或觀點?


烏爾里希說:
當你拿起一本書,還沒有翻開的時候,閱讀就開始了。
這個時候,你要問自己,你想從書裡得到什麼?
想通過什麼樣做筆記的方法再次激發你的學習?當你合上一本書時,閱讀還在繼續。
如果你要讓知識成為你自己的,那你就要消化文本,用批判性眼光重新審視這本書。

批判性眼光說的是,
你要和文本保持一定的距離,獨立地進行評價,而不是跟著作者的想法走
她建議
我們在讀書的時候,一定要有問題意識,時刻提醒自己問問題,
比如,“為什麼要讀這本書?你想研究什麼問題?”

很多人在讀書時會出現“失憶”的狀況,
比如記不住故事中的人物,隔兩天再看時已經忘記了內容。
對於這種情況,可以在閱讀的同時做註釋,這也是在強制大腦進行回想。


她還分享了三個做閱讀筆記的建議:
首先,圈出書中的基本信息,比如,情節、人物、主要事件、重要地點。
這樣,就算過了幾週,你還能輕易地把書翻到相應內容所在的位置;

第二,要對具體的內容做標記。
注意作者有沒有使用不尋常的語言、意想不到的對話、怪異的文章結構、
重複的寫作模式、反差很大的形象描寫、重複出現的詞彙和語言等等。
這些細節能夠幫你開啟一段對話,解釋自己的觀點;

最後,標記出讓你產生情感共鳴的語句或者片段,然後記錄自己的感想
“無論是你不懂、讓你覺得奇怪或者是讓你感動的,你都可以記下來。
因為,記錄感想就是保持一個人在閱讀中的參與度。”



------------------------
摘要:
我們日常裡的消遣式閱讀,可能只讀出了書的內容,也就是“what”,
只有繼續讀出“how”和“why”,完成這三步,批判性閱讀才算完成。
“how”指的是修辭手法、敘述角度、場景設置、人物設置等;
“why”是指作者為什麼要通過這些手法去描述這樣的內容?
作者想表達出什麼樣的主旨或觀點?

批判性眼光說的是,
你要和文本保持一定的距離,獨立地進行評價,而不是跟著作者的想法走,
我們在讀書的時候,一定要有問題意識,時刻提醒自己問問題,
比如,“為什麼要讀這本書?你想研究什麼問題?”
很多人在讀書時會出現“失憶”的狀況,
比如記不住故事中的人物,隔兩天再看時已經忘記了內容。
對於這種情況,可以在閱讀的同時做註釋,這也是在強制大腦進行回想。

以下是三種做閱讀筆記的建議:
1. 圈出書中的基本信息,比如,情節、人物、主要事件、重要地點。
 這樣,就算過了幾週,你還能輕易地把書翻到相應內容所在的位置;
2. 要對具體的內容做標記
 注意作者有沒有使用不尋常的語言、意想不到的對話、怪異的文章結構、
 重複的寫作模式、反差很大的形象描寫、重複出現的詞彙和語言等等。
 這些細節能夠幫你開啟一段對話,解釋自己的觀點。
3. 標記出讓你產生情感共鳴的語句或者片段,然後記錄自己的感想
 無論是你不懂、讓你覺得奇怪或者是讓你感動的,你都可以記下來。
 因為,記錄感想就是保持一個人在閱讀中的參與度。

❤內參-人們過於重視大腦忽視了身體

出處:人們過於重視大腦忽視了身體


我們可能會認為,大腦像一台巨大的超級計算機,
精心編排並決定著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微信公眾號“利維坦”介紹了一本新書《生物心理學(The Biological Mind)》,
這本書提出,相比大腦,我們的身體常常被忽視。


這本書的作者是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學教授艾倫·賈薩諾夫(Alan Jasanoff),
在他看來,如果我們將大腦看作一個類似超級計算機的器官時,
就會忽略身體與環境對人類心理的影響。

總的來說,身體和環境對人類的影響有以下三點:
第一,身體和大腦一樣,可以感知我們的情緒變化。
賈薩諾夫以幾年前的一項實驗為例,
參與者被要求在他們自己身體的照片中標出,
經歷各種情緒變化時,他們身體產生感應的部位。
研究人員一共研究了15種不同的情緒,並為這些情緒找到了不同的身體感應部位。
身體不僅可以感知我們的情緒變化,也可以有認知地參與我們的行為。
在神經科學家安東尼奧·達馬西奧(Antonio Damasio)看來,
人類身體和大腦之間存在一個循環,
這一循環包含和環境信息相關的身體信號,引導我們採取不同的行為方式。


第二,身體的變化會改變我們的心智。
賈薩諾夫在書中引用了一項對大量心臟移植患者的研究,
結果表明,他們中的20%性格上出現了變化。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肝臟移植,肝臟的作用是去除血液中可能會影響大腦的有毒有害物質。
所以,如果你調整了某人異常的肝臟功能,你可能也會同時改變了他的認知。

此外,移植還會影響人們的態度和情緒。
一個立竿見影的做法,是更換生長在人類腸道中的菌群。對動物和人的研究均表明,
如果用一些有益的細菌替換掉腸道中的有害細菌,可以明顯改善人的情緒和情感功能。


第三,環境會對我們的心智產生影響。
環境以每秒大約10兆字節的速度向我們的大腦傳遞信息,
不過這類信息的輸入大部分只停留在我們的潛意識裡。
以溫度為例,我們可以感受到什麼時候溫度過高,
但是大部分時間裡都感受不到氣溫的細微差異。
不過,加州伯克利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
微小的溫差也會對暴力和侵略事件的發生機率產生巨大影響。
在槍支培訓時,訓練房溫度的改變,會影響警察們開槍的次數。


賈薩諾夫表示,我們需要有一個更加廣闊的視野,
認識到大腦和我們的身體,和周圍的環境都是緊密相連的。
如果只是從大腦功能的角度去解釋人們的行為,那種把大腦當做超級計算機的想法,
會讓我們忽視身體和環境的影響,從而得出錯誤的結論。



-------------------------
摘要:
1. 身體和大腦一樣,可以感知我們的情緒變化
 賈薩諾夫以幾年前的一項實驗為例,
 參與者被要求在他們自己身體的照片中標出,
 經歷各種情緒變化時,他們身體產生感應的部位。
 研究人員一共研究了15種不同的情緒,並為這些情緒找到了不同的身體感應部位。
 身體不僅可以感知我們的情緒變化,也可以有認知地參與我們的行為。
2. 身體的變化會改變我們的心智
 一項對大量心臟移植患者的研究結果表明,病患中的20%性格上出現了變化。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肝臟移植,
 肝臟的作用是去除血液中可能會影響大腦的有毒有害物質。
 所以,如果你調整了某人異常的肝臟功能,你可能也會同時改變了他的認知。
 此外,移植還會影響人們的態度和情緒。
 一個立竿見影的做法,是更換生長在人類腸道中的菌群。對動物和人的研究均表明,
 如果用一些有益的細菌替換掉腸道中的有害細菌,可以明顯改善人的情緒和情感功能。
3. 環境會對我們的心智產生影響
 加州伯克利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
 微小的溫差也會對暴力和侵略事件的發生機率產生巨大影響。
 在槍支培訓時,訓練房溫度的改變,會影響警察們開槍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