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內參-《我不是藥神》編劇:“煽情”是一個功能詞

出處:《我不是藥神》編劇:“煽情”是一個功能詞


電影《我不是藥神》今年收穫了高票房和高口碑,
鍾偉是其中一位編劇,這也是他的首部編劇作品。他在這部電影中的劇作任務,
是將故事向內的戲劇衝突掉轉方向,朝外擴散,重新組織人物關係和故事結構。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鍾偉分享了他對職業編劇、劇本、 “煽情”的看法。

鍾偉之前曾是一名記者,轉型編劇後,他以職業編劇的身份來要求自己。
他認為,職業編劇可以挑導演、挑公司,但不應該挑題材,
編劇應該多去涉獵不同的類型和題材,才有助於磨出手藝。

他認為,對於一個現實題材的劇本來說,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和一定的廣泛性,
現實意義越重大、越廣,這個題材的天賦就越高。
同時,現實題材還必須注意真實性,真實性主要表現在人物的真實困境和真實慾望,
你可以編造劇情橋段,但是人物不能瞎編”。

在創作《我不是藥神》劇本階段,他走訪了30多位慢粒白血病人,
在與一位受訪病人吃飯時,受訪者點了兩瓶啤酒,
鍾偉問為什麼還要喝酒,受訪者說他想活得像個健康的人,
當時鍾偉忽然明白人們更多的是去關心病人的身體,忽略了他們的精神世界,
所以在劇本中,他也寫到了主角帶著病人們喝酒的場面,“病人是需要釋放的”。

在鍾偉看來,“煽情”是一個功能詞,是商業電影吸引觀眾的手段,
好的煽情或甜而不膩或哀而不傷,其中有品位的問題,
“作為編劇和導演會判讀大多數觀眾的品位,
針對大多數做調配,盡量做到不刻意不賣慘而又能感動觀眾”。



------------------------------
摘要:
“現實意義越重大、越廣,這個題材的天賦就越高。
同時,現實題材還必須注意真實性,真實性主要表現在人物的真實困境和真實慾望,
你可以編造劇情橋段,但是人物不能瞎編”。

在創作《我不是藥神》劇本階段,他走訪了30多位慢粒白血病人,
在與一位受訪病人吃飯時,受訪者點了兩瓶啤酒,
鍾偉問為什麼還要喝酒,受訪者說他想活得像個健康的人,
當時鍾偉忽然明白人們更多的是去關心病人的身體,
忽略了他們的精神世界
所以在劇本中,
他也寫到了主角帶著病人們喝酒的場面,“病人是需要釋放的”。

❤內參-洞察:關於性侵受害者的5個思維誤區

出處:洞察:關於性侵受害者的5個思維誤區


對於女性舉報的不當性行為,人們常常會提出各種理由進行質疑。
其中,最常見的質疑理由,包括“為什麼你沒有當場反抗”或者“為什麼你現在才說出來”等等。
不過專家表示,這些恰好是性侵發生後可能出現的典型情況。
《好奇心日報》翻譯了一篇《紐約時報》的報導,
介紹了人們在評估受害者敘述真實性時,常出現的5個思維誤區。

第一,受害者的表現不像曾受到過侵犯
2017年9月,一名18歲的少女被兩名紐約警察強姦。
涉事警察的律師提出,這名少女事後還在社交網絡上曬出挑逗性質的自拍照,
一點都不像個被性侵過的人。事實上,人們對性侵的反應是各不相同的。
有些人的表現會很平靜,也有人表現出煩躁安或者明顯的憤怒。
心理學家韋羅妮克·聖瓦利耶(Veronique Valliere)認為,
由於青少年習慣用自己在社交網絡上獲得的“點贊”數來衡量自尊心,
一部分青少年應對創傷後心理壓力的方式之一,
就是將注意力轉向社交網絡,這是他們面對無助和恐懼感時常有的反應。


第二,受害者和施虐者維持著友好關係
好萊塢著名製作人哈維·韋恩斯坦的性侵醜聞曝光後,
韋恩斯坦當時的法律顧問提出的一個應對方案,
就是公佈其中一部分女性在韋恩斯坦對其作出所謂的性侵後,仍與他親密合影的照片。
律師羅德里克·麥克利甚(Roderick MacLeish)曾代理過上千名性侵受害者。
他提出,有時候受害者認為自己才是過錯的一方。
所以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希望繼續與施虐者保持聯繫。
很久之後,受害者才會痛苦地醒悟自己並沒有錯,施虐者那樣做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
而且,如果性侵犯者是上司、老師、教練或者親屬,
受害者除了繼續與他們保持聯繫外別無選擇。


第三,受害者沒有立即報案。
受害者沒有立即報案通常是因為兩個原因,
一方面,他們擔心把事情公之於眾的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當施虐者是他們信任的人時,受害者可能要花很多年的時間,
才能認識到當時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是一種侵犯。
美國反強姦、虐待和亂倫網絡(RAINN,Rape, Abuse and Incest National Network)主席
斯科特·伯克維茨(Scott Berkowitz)表示,受害者普遍存在困惑和自責的情緒。
他說,很多撥打他們全國熱線的人,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被強奸了嗎? ”
此外,性侵害會助長受害人的困惑和羞恥感,
同時利用人們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受害者的心理。
聖瓦利耶說,她遇到的施虐者主要使用兩種手段掩飾自己的罪行:
一種是將性侵偽裝成惡作劇或幽默的行為;另一種是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


第四,受害者的說法自相矛盾
外界對受害者提出的第一個問題,通常都涉及人物、事件、時間和地點這些要素。
然而在一部分性侵案件中,受害者描述的具體細節和事實不符。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詹姆斯·霍珀(James Hopper)說,
人的記憶不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失,
一旦開啟大腦的“保護電路”,負責調配注意力的前額皮質會立即受到損害,
存儲在記憶中的信息就會受到影響。
因此,受害者可能還記得牆紙的圖案或者某種強化的感受,但忘記了事件發生的前後順序。
密歇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麗貝卡·坎貝爾(Rebecca Campbell)
將受害者們的回憶比作“散落在桌子上的數百張便條”。
也就是說,他們記憶中的信息可能是準確的,但也是混亂且不完整的。

第五,受害者沒有反抗
在性侵類案件中,往往雙方都承認發生了性行為,
問題在於它是否建立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而反抗被視為最明顯的檢驗辦法。
然而,大部分情況下,女性會避免使用暴力。
此外,
神經生物學研究表明,
面對危險,人的反應可以描述為“戰鬥”、“逃跑”和“不動”三種。
即使一開始作出反抗,身不由己的受害者也可能因大腦和身體的保護性反應,
而陷入癱瘓或軟弱無力的狀態。在得知受害者遭遇時,
很多人都會假設自己在經歷相似情境時會做出何種反應,並和受害者採取的行動進行比較。
研究表明,他們想像的反應通常都包括激烈地反抗,
哪怕他們與施虐者的身高和體型相差懸殊。
聖瓦利耶說:“一旦暴力發生在人際交往間,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受害者總有辦法反抗。 ”


文章來源:《為什麼人們會指責性侵受害者?這裡有五個常見的思維誤區》,
見於好奇心日報。



---------------------------------------
摘要:
1. 受害者的表現不像曾受到過侵犯
 2017年9月,一名18歲的少女被兩名紐約警察強姦。
 涉事警察的律師提出,這名少女事後還在社交網絡上曬出挑逗性質的自拍照,
 一點都不像個被性侵過的人。事實上,人們對性侵的反應是各不相同的。
 有些人的表現會很平靜,也有人表現出煩躁安或者明顯的憤怒。
 心理學家韋羅妮克·聖瓦利耶(Veronique Valliere)認為,
 由於青少年習慣用自己在社交網絡上獲得的“點贊”數來衡量自尊心,
 一部分青少年應對創傷後心理壓力的方式之一,
 就是將注意力轉向社交網絡,這是他們面對無助和恐懼感時常有的反應。
2. 受害者和施虐者維持著友好關係
 有時候受害者認為自己才是過錯的一方。
 所以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希望繼續與施虐者保持聯繫。
 很久之後,受害者才會痛苦地醒悟自己並沒有錯,
 施虐者那樣做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
 而且,如果性侵犯者是上司、老師、教練或者親屬,
 受害者除了繼續與他們保持聯繫外別無選擇。
3. 受害者沒有立即報案
 受害者沒有立即報案通常是因為兩個原因,
 一方面,他們擔心把事情公之於眾的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當施虐者是他們信任的人時,受害者可能要花很多年的時間,
 才能認識到當時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是一種侵犯。
 聖瓦利耶說,她遇到的施虐者主要使用兩種手段掩飾自己的罪行:
 一種是將性侵偽裝成惡作劇或幽默的行為;另一種是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
4. 受害者的說法自相矛盾
 外界對受害者提出的第一個問題,通常都涉及人物、事件、時間和地點這些要素。
 然而在一部分性侵案件中,受害者描述的具體細節和事實不符。
 人的記憶不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失,
 一旦開啟大腦的“保護電路”,負責調配注意力的前額皮質會立即受到損害,
 存儲在記憶中的信息就會受到影響。
 因此,受害者可能還記得牆紙的圖案或者某種強化的感受,
 但忘記了事件發生的前後順序。
5. 受害者沒有反抗
 面對危險,人的反應可以描述為“戰鬥”、“逃跑”和“不動”三種。
 即使一開始作出反抗,身不由己的受害者也可能因大腦和身體的保護性反應,
 而陷入癱瘓或軟弱無力的狀態。
 
在得知受害者遭遇時,很多人都會假設自己在經歷相似情境時會做出何種反應,
 並和受害者採取的行動進行比較。
 研究表明,他們想像的反應通常都包括激烈地反抗,
 哪怕他們與施虐者的身高和體型相差懸殊。
 聖瓦利耶說:一旦暴力發生在人際交往間,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受害者總有辦法反抗。

❤內參-經濟學教授給年輕人的五個建議

出處:經濟學教授給年輕人的五個建議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
我們應該怎麼應對這種不確定性呢?
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的畢業典禮上,經濟學教授劉守英發表演講,
他建議畢業生要增進個人的確定性來應對世界的不確定性。
劉守英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給學生們提供了五個建議。
公眾號“經院一家人”發表了劉守英的演講內容。

第一個建議是,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主義。
劉守英認為理想是個好東西,理想就是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樹立一個標杆,
它可以讓你在不確定性的世界不放棄,讓你心中有一份堅守。
當你“心裡有了這處高地並一直捍衛它,就比別人高出了一截”。
但不要脫離複雜現實陷入理想主義同樣,
也不要脫離實事求是陷入形式的飄渺,以及不要走極端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第二個建議是,用機會而不是成本給自己定價
劉守英發現,
多數人的計較往往是從成本出發,比如,付出的與得到的不合算就開溜,
哪掙錢多就往哪跑。這些選擇都沒錯,確實是在現實約束下做出的理性選擇。
但劉守英提醒學生,
在計算成本的時候,一定要加入機會的變量。
有時候人們當前放棄掉的東西,有可能是未來的機會損失。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你在這場馬拉松中能跑多遠,
取決於你的機會,這些機會有許多是在你自己成本的算計中被排斥掉的。
人一生的價格是由機會決定的,你對機會的考量就是對你人生的定價。


第三個建議是,對認定的事情一定要較真。
如果一個人不把自己做的事情當回事,時間長了就會形成湊合的習性。
劉守英認為:
不管幹什麼都要有個樣,選擇做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認准了,
就義無反顧,一股腦兒扎進去。努力養成要做就做到最好,要乾就把活兒乾到極致的心性。

第四個建議是,伎倆和計謀會破壞你的競爭力
劉守英說,
在競爭中,一定會有耍小聰明的人或者是靠伎倆取勝的人,人們經常會抱怨和憤憤不平。
劉守英承認人與人之間存在不平等,在機會上存在不公平,
但在認知和行為上,他給學生們進行了一些修正:
一是你認定的人不如你,可能存在評判上的誤差,
一個人到那一步,一定有他獨特的能力,對人的能力的評判一定要多維度;
二是靠計謀或伎​​倆雖然能取得一時的成功,但很少有能走​​得遠的;
三是如果你也選擇靠伎倆或計謀去競爭,不一定能取勝,
更要命的是,一旦你用了這樣的方法,就會矮化自己,降低自己的競爭力。

最後一個建議是,眼界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當你對世界的新事物越保持好奇,對人世種種越包容,
你吸納的知識和智慧越多,你的眼界就越開闊,你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辦法就越多。
不管多忙,都要堅持讀有價值的書;不管多自信,都要關照世界和現實;
不管身處的環境多複雜、多世故,都要保持獨立客觀的眼光。



-------------------------------------
摘要:
1. 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主義
 理想是個好東西,理想就是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樹立一個標杆,
 它可以讓你在不確定性的世界不放棄,讓你心中有一份堅守。
 當你“心裡有了這處高地並一直捍衛它,就比別人高出了一截”。
 但不要脫離複雜現實陷入理想主義同樣,
 也不要脫離實事求是陷入形式的飄渺,以及不要走極端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2. 用機會而不是成本給自己定價
 在計算成本的時候,一定要加入機會的變量。
 有時候人們當前放棄掉的東西,有可能是未來的機會損失。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你在這場馬拉松中能跑多遠,
 取決於你的機會,這些機會有許多是在你自己成本的算計中被排斥掉的。
 人一生的價格是由機會決定的,你對機會的考量就是對你人生的定價。
3. 對認定的事情一定要較真
 不管幹什麼都要有個樣,選擇做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認准了,
 就義無反顧,一股腦兒扎進去。
 努力養成要做就做到最好,要乾就把活兒乾到極致的心性。
4. 伎倆和計謀會破壞你的競爭力
 (1)你認定的人不如你,可能存在評判上的誤差,
  一個人到那一步,一定有他獨特的能力,對人的能力的評判一定要多維度。
 (2)計謀或伎​​倆雖然能取得一時的成功,但很少有能走​​得遠的;
 (3)如果你也選擇靠伎倆或計謀去競爭,不一定能取勝,
  更要命的是,一旦你用了這樣的方法,就會矮化自己,降低自己的競爭力。
5. 眼界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當你對世界的新事物越保持好奇,對人世種種越包容,
 你吸納的知識和智慧越多,你的眼界就越開闊,你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辦法就越多。
 不管多忙,都要堅持讀有價值的書;不管多自信,都要關照世界和現實;
 不管身處的環境多複雜、多世故,都要保持獨立客觀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