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2

❤內參-郝景芳:做多個任務時如何提高效率

出處:郝景芳:做多個任務時如何提高效率


雨果獎得主郝景芳有三個身份,最知名的身份是科幻作家,
其次是宏觀經濟研究者,她任職於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同時,她還是兒童通識教育項目“童行計劃”的發起者。這三個身份,
意味著她要經常同時完成多個任務,郝景芳認為,提高效率才是關鍵。
她在個人公眾號上分享了自己提高效率的兩個方法。

第一,通過運動來提升體力
郝景芳認為,
體力會影響工作效率,運動是提升體力最好的方法。
有氧運動可以讓大腦安靜下來,有助於構思和規劃,把思緒整理清楚。
人會疲倦,是因為精力的支出超過了身體的承受範圍,
這種情況下,與其減少要做的事情,不如靠鍛煉把自己的能力上限提高。


第二,不做時間管理,用心流來提高效率。
郝景芳從來不做時間管理,
她反對將自己的時間切割成小塊,那樣會讓她覺得自己被時間表支配,很難集中精力。
並且,時間管理要求人們去花很多時間做時間表,反而擠占了工作時間。

郝景芳會按照具體任務來安排工作。
她會根據任務的截止日期來確定完成期限,
比如4月10號要進行論文答辯,那就要在這之前做好準備。
在完成一件任務的過程中,郝景芳盡可能讓自己長時間投入,
不去看具體時間,只關注任務狀態。
她認為,所謂同時完成多重任務,並不是同時做幾件事,而是讓心流在不同任務之間輪轉。
心流是一種完全進入工作的狀態,意味著你完全投入其中,甚至都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如果你處在心流中,就意味著你頭腦中想的、手中操作的、身體情緒集中關注的,
都是同一件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你的頭腦和心臟會保持興奮狀態,
就能在短時間內高效產出。郝景芳覺得,心流是提高效率的關鍵


那麼如何進入心流呢?郝景芳分享了兩個方法。
首先,你要對工作目標感興趣。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沒有興趣,那他無論怎樣自我鞭策,都很難進入心流狀態。
人並不完全受大腦控制,如果內心沒有感受到同樣的號召,人很難調動起全部智慧。
只有對那些理智思考後認為可行,並且發自內心熱愛的工作,
人們才有可能進入心流狀態,獲得高效產出。

其次,通向目標的路徑要清晰。
對於有的人來說,雖然自己很想完成一個任務,
但就是坐在椅子上茫然無措,沒有辦法開始。
出現這樣的情況,最大的原因是你沒有找到路徑,
無法清楚地判斷出自己到底要做什麼、怎麼做。
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內心紛亂的聲音太多,淹沒了最底層的情感訴求
。好的工作狀態應該像平靜的湖水,目標確定後,
路徑就像湖水中慢慢浮現的潛艇,輪廓一點點清晰可見,只剩行動。



--------------------------------
摘要:
1. 通過運動來提升體力
 有氧運動可以讓大腦安靜下來,有助於構思和規劃,把思緒整理清楚。
 人會疲倦,是因為精力的支出超過了身體的承受範圍,
 這種情況下,與其減少要做的事情,不如靠鍛煉把自己的能力上限提高。
2. 不做時間管理,用心流來提高效率
 所謂同時完成多重任務,並不是同時做幾件事,而是讓心流在不同任務之間輪轉。
 心流是一種完全進入工作的狀態,意味著你完全投入其中,甚至都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如果你處在心流中,就意味著你頭腦中想的、手中操作的、身體情緒集中關注的,
 都是同一件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你的頭腦和心臟會保持興奮狀態,
 就能在短時間內高效產出。郝景芳覺得,心流是提高效率的關鍵。
如何進入心流呢?
1. 要對工作目標感興趣
2. 通向目標的路徑要清晰

 對於有的人來說,雖然自己很想完成一個任務,
 但就是坐在椅子上茫然無措,沒有辦法開始。
 出現這樣的情況,最大的原因是你沒有找到路徑,
 無法清楚地判斷出自己到底要做什麼、怎麼做。
 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內心紛亂的聲音太多,淹沒了最底層的情感訴求。
 好的工作狀態應該像平靜的湖水,目標確定後,
 路徑就像湖水中慢慢浮現的潛艇,輪廓一點點清晰可見,只剩行動。

❤內參-為什麼人們會對“事實錯誤”視而不見?

出處:為什麼人們會對“事實錯誤”視而不見?


人是天生不善於核對事實的,就算他們之前知道了事實答案,
在核對過程中也會出錯,更不用說在日常無意識閱讀新聞時去識別謠言了。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讓參與者扮演“事實核查員”,
要求他們逐句檢查故事內容,但結果顯示,參與者平均只能發現30%的錯誤,
而根據他們之前掌握的知識,這個比例其實應該達到70%。

加利福尼亞大學也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參與者被問到這樣兩個問題:
在聖經故事裡,誰出賣了耶穌?
摩西把動物帶上方舟時,每種動物帶了幾隻?這兩個問題對西方人來說應該比較熟悉。
大部分參與者也都會回答:“猶大”和“兩隻”。
可是80%的被試者都沒有註意到題目裡有錯,
在被提示題目錯誤之後,他們也都能正確指出是“諾亞”把動物帶上了方舟。
好奇心日報總結了“人們之前知道答案,但在閱讀時仍然會看不出事實錯誤”的幾個原因。

首先,人們都會默認所有的敘述是真實的
這是人的普遍傾向,對正確的信息,我們只要接受就好,
而對錯誤的信息人的大腦就需要暫停、花額外的努力回想正確信息,
人類進化的結果讓大腦選擇了先相信接受到的信息,
這樣大腦就能“偷懶”,節省自身的能量。


第二,其實人們也並沒有那麼在意“完全正確”
人們在平時的交流中,對話環境裡也會充滿瑕疵。
為了讓對話進行下去,人們需要對這些小錯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只要信息和真相足夠接近,人們習慣上就願意接受它,相信它。


第三,對“說法”和“交代”的渴求,難以接受模棱兩可。
當我們對一件事物處於無知的空白狀態時,
我們急切地需要一個答案來填補這份空白,
如果這個答案不是清晰的、完整的、很好理解的,
我們就沒法很好地把它複述出來,會很快遺忘這條信息。
而當我們看到一個精彩的、連貫的、容易想像的故事,
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它、接受它,不論它是不是真的。
當一句話朗朗上口還很押韻,人們也會更傾向於覺得它說得有道理。
但多數事實需要嚴謹的邏輯論證、收集證據、考察核實,
還經常是碎片的、模糊的、晦澀的、說不清楚的,人們就沒那麼容易接受。

以上就是人們即使知道了一些事實,
但之後事實發生錯誤時我們看不出錯誤的原因,希望對你有啟發。


----------------------------
摘要:
加利福尼亞大學也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參與者被問到這樣兩個問題:
在聖經故事裡,誰出賣了耶穌?
摩西把動物帶上方舟時,每種動物帶了幾隻?這兩個問題對西方人來說應該比較熟悉。
大部分參與者也都會回答:“猶大”和“兩隻”。
可是80%的被試者都沒有註意到題目裡有錯,
在被提示題目錯誤之後,他們也都能正確指出是“諾亞”把動物帶上了方舟。

人們之前知道答案,但在閱讀時仍然會看不出事實錯誤”的幾個原因。
1. 人們都會默認所有的敘述是真實的
 人類進化的結果讓大腦選擇了先相信接受到的信息,
 這樣大腦就能“偷懶”,節省自身的能量。
2. 人們也並沒有那麼在意“完全正確”
 為了讓對話進行下去,人們需要對這些小錯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只要信息和真相足夠接近,人們習慣上就願意接受它,相信它。
3. 對“說法”和“交代”的渴求,難以接受模棱兩可
 當我們對一件事物處於無知的空白狀態時,
 我們急切地需要一個答案來填補這份空白,
 如果這個答案不是清晰的、完整的、很好理解的,
 我們就沒法很好地把它複述出來,會很快遺忘這條信息。
 而當我們看到一個精彩的、連貫的、容易想像的故事,
 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它、接受它,不論它是不是真的。
 當一句話朗朗上口還很押韻,人們也會更傾向於覺得它說得有道理。
 但多數事實需要嚴謹的邏輯論證、收集證據、考察核實,
 還經常是碎片的、模糊的、晦澀的、說不清楚的,人們就沒那麼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