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2

❤內參-智慧的兩個要素,以及怎樣獲取智慧

出處:管理大師:智慧的兩個要素,以及怎樣獲取智慧


幾乎人人都想獲得智慧,但究竟什麼是智慧,似乎很難有一個準確的定義。
在《經驗的疆界》這本書裡,管理大師詹姆斯·馬奇(James March)指出了智慧的兩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是有效地適應環境。
不管是組織和個人,都面臨著未來的不確定性,也都會面對競爭和淘汰。
為了有效適應環境,組織必須擁有資源,並且有能力利用資源。
比如,宗教存在了幾個世紀,就是因為在適應環境方面非常有經驗。

第二個要素是優雅地詮釋經驗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會積累很多經驗,這些經驗需要更好地傳承下來。
同時,人們也希望學習並理解那些自己沒有、但別人有的經驗。
這就導致了一個現象,某個人或者組織,只要能對經驗做出時髦的詮釋,
他的地位和排名就會有保障。那些成功分享經驗的人,無一不是這麼做的。
馬奇說,詮釋裝飾著人類存在。


那我們該怎麼從經驗中發現智慧呢?馬奇提出了兩種方式。
一種是“低智”學習
指的是在不理解因果結構的情況下,複製可以導致成功的行動。
比如,學騎車,你不用知道自行車原理,只要知道別人是怎麼騎的就行了。
另一種是“高智”學習
指的是搞清楚因果結構,用其指導今後的行動。比如人們用理論模型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所以,所謂的學習就是在觀察行動和結果聯繫的基礎上,改變行動或者行動規則。
如果做出的改變是改進,學習就會讓人增長智慧。這對組織和個人都適用。


馬奇說,在學習的時候,要先搞清楚兩個問題:
第一,差距是什麼?第二,我要改變什麼?
舉個例子,你要學習寫作,首先要搞清楚“差距”,比如,會寫作和不會寫作有什麼區別?
技巧上有什麼區別?怎麼判斷技巧提高了?
等等。然後是你要做出什麼改變,可能是要抽出時間練習,接受寫作思維訓練,等等。



-------------------------
摘要:
1. 有效地適應環境(契機、因時制宜、因人制宜)
 不管是組織和個人,都面臨著未來的不確定性,也都會面對競爭和淘汰。
 為了有效適應環境,組織必須擁有資源,並且有能力利用資源。
2. 優雅地詮釋經驗(契理)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會積累很多經驗,這些經驗需要更好地傳承下來。
 同時,人們也希望學習並理解那些自己沒有、但別人有的經驗。
 這就導致了一個現象,某個人或者組織,只要能對經驗做出時髦的詮釋,
 他的地位和排名就會有保障。那些成功分享經驗的人,無一不是這麼做的。
學習有二:
1. “低智”學習(從已知去複製)

 指的是在不理解因果結構的情況下,複製可以導致成功的行動。
 比如,學騎車,你不用知道自行車原理,只要知道別人是怎麼騎的就行了。
2. 高智”學習(從已知推未知)
 指的是搞清楚因果結構,用其指導今後的行動。比如人們用理論模型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所以,所謂的學習就是在觀察行動和結果聯繫的基礎上,改變行動或者行動規則。
 如果做出的改變是改進,學習就會讓人增長智慧。這對組織和個人都適用。
而兩種的共通性:
1. 差距是什麼?(定時檢討,解讀回饋)
2. 我要改變什麼(從回饋中調整,可能是計畫、可能是方法、可能是心態)

舉個例子,你要學習寫作,首先要搞清楚“差距”,
比如,會寫作和不會寫作有什麼區別?技巧上有什麼區別?怎麼判斷技巧提高了?
等等。然後是你要做出什麼改變,可能是要抽出時間練習,接受寫作思維訓練,等等。

❤內參-如何避免過度保護,讓孩子更獨立

出處:如何避免過度保護,讓孩子更獨立


如今,家長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有一種過度保護的傾向,
這不僅會讓孩子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還有可能造成孩子的焦慮。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患有焦慮症兒童和青少年的人數正在增加。
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認為,過度保護很可能是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之一。
那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 《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介紹了相關專家的觀點。
公眾號“華爾街日報·派”翻譯了文章內容。

首先,家長可以在風險更低的小事上重複鼓勵孩子獨立行事。
這是耶魯大學心理學及兒童精神病學榮譽教授凱茲丁(Alan E. Kazdin)的觀點。
他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獨自做作業、做家務或者給朋友選禮物。
雖然做家務看上去像是一種任務,但也能讓孩子走向獨立,
孩子不僅需要這些技能,還能從中產生主人翁意識。

其次,心理醫生薩克(Brad Sachs)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一些決定
比如,當家長問孩子願不願意獨自呆在家裡時,可以讓孩子自己衡量風險和好處。
 “這能提升孩子的自我意識,讓他們做出更好的決定,
因為他們在思考問題,而不只是在行動。”


第三,鼓勵孩子獨立越早越好
紐約大學朗格兒童研究中心的臨床心理學家貝里(Rebecca Rialon Berry)指出,
兩到三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幫忙做家務,
比如把盤子擺到桌子上,或者把衣服放到洗衣籃裡。
她認為,大多數8歲大的孩子應該會做炒蛋了,家長只需要在一旁稍加指導。
當然,家長首先要反复教孩子安全技能,
然後再協助或者在一旁監督整個過程,最後再逐漸“淡出”。



------------------------------
摘要:
1. 家長可以在風險更低的小事上重複鼓勵孩子獨立行事
 家長可以讓孩子獨自做作業、做家務或者給朋友選禮物。
 雖然做家務看上去像是一種任務,但也能讓孩子走向獨立,
 孩子不僅需要這些技能,還能從中產生主人翁意識。
2. 讓孩子自己做一些決定
 比如,當家長問孩子願不願意獨自呆在家裡時,可以讓孩子自己衡量風險和好處。
3. 鼓勵孩子獨立越早越好
 兩到三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幫忙做家務,
 比如把盤子擺到桌子上,或者把衣服放到洗衣籃裡。
 她認為,大多數8歲大的孩子應該會做炒蛋了,家長只需要在一旁稍加指導。
 當然,家長首先要反复教孩子安全技能,
 然後再協助或者在一旁監督整個過程,最後再逐漸“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