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如何避免過度保護,讓孩子更獨立
如今,家長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有一種過度保護的傾向,
1. 家長可以在風險更低的小事上重複鼓勵孩子獨立行事
家長可以讓孩子獨自做作業、做家務或者給朋友選禮物。
雖然做家務看上去像是一種任務,但也能讓孩子走向獨立,
孩子不僅需要這些技能,還能從中產生主人翁意識。
2. 讓孩子自己做一些決定
比如,當家長問孩子願不願意獨自呆在家裡時,可以讓孩子自己衡量風險和好處。
3. 鼓勵孩子獨立越早越好
兩到三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幫忙做家務,
比如把盤子擺到桌子上,或者把衣服放到洗衣籃裡。
她認為,大多數8歲大的孩子應該會做炒蛋了,家長只需要在一旁稍加指導。
當然,家長首先要反复教孩子安全技能,
然後再協助或者在一旁監督整個過程,最後再逐漸“淡出”。
如今,家長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有一種過度保護的傾向,
這不僅會讓孩子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還有可能造成孩子的焦慮。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患有焦慮症兒童和青少年的人數正在增加。
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認為,過度保護很可能是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之一。
那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 《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介紹了相關專家的觀點。
公眾號“華爾街日報·派”翻譯了文章內容。
首先,家長可以在風險更低的小事上重複鼓勵孩子獨立行事。
首先,家長可以在風險更低的小事上重複鼓勵孩子獨立行事。
這是耶魯大學心理學及兒童精神病學榮譽教授凱茲丁(Alan E. Kazdin)的觀點。
他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獨自做作業、做家務或者給朋友選禮物。
雖然做家務看上去像是一種任務,但也能讓孩子走向獨立,
孩子不僅需要這些技能,還能從中產生主人翁意識。
其次,心理醫生薩克(Brad Sachs)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一些決定。
其次,心理醫生薩克(Brad Sachs)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一些決定。
比如,當家長問孩子願不願意獨自呆在家裡時,可以讓孩子自己衡量風險和好處。
“這能提升孩子的自我意識,讓他們做出更好的決定,
因為他們在思考問題,而不只是在行動。”
第三,鼓勵孩子獨立越早越好。
第三,鼓勵孩子獨立越早越好。
紐約大學朗格兒童研究中心的臨床心理學家貝里(Rebecca Rialon Berry)指出,
兩到三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幫忙做家務,
比如把盤子擺到桌子上,或者把衣服放到洗衣籃裡。
她認為,大多數8歲大的孩子應該會做炒蛋了,家長只需要在一旁稍加指導。
當然,家長首先要反复教孩子安全技能,
然後再協助或者在一旁監督整個過程,最後再逐漸“淡出”。
------------------------------
摘要:1. 家長可以在風險更低的小事上重複鼓勵孩子獨立行事
家長可以讓孩子獨自做作業、做家務或者給朋友選禮物。
雖然做家務看上去像是一種任務,但也能讓孩子走向獨立,
孩子不僅需要這些技能,還能從中產生主人翁意識。
2. 讓孩子自己做一些決定
比如,當家長問孩子願不願意獨自呆在家裡時,可以讓孩子自己衡量風險和好處。
3. 鼓勵孩子獨立越早越好
兩到三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幫忙做家務,
比如把盤子擺到桌子上,或者把衣服放到洗衣籃裡。
她認為,大多數8歲大的孩子應該會做炒蛋了,家長只需要在一旁稍加指導。
當然,家長首先要反复教孩子安全技能,
然後再協助或者在一旁監督整個過程,最後再逐漸“淡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