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4

❤內參-方法:怎樣克服尷尬情緒

出處:方法:怎樣克服尷尬情緒


你是否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和老闆開著會手機卻突然響了,
或者在公眾場合演講時突然忘詞。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一些尷尬的體驗,
關鍵是要學會克服尷尬情緒,保持積極心態。
發表在學術期刊《動機與情感》(Motivation and Emotion)上的一項研究表明:
尷尬可以通過心理訓練克服,只要把自己想像成旁觀者就好了。

卡耐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召集了180名參與者,
給他們觀看不同的尷尬廣告,比如不小心在瑜伽課上放屁等等。研究結果發現:
那些自我意識較強的人,往往會代入演員的視角,
他們觀看這些尷尬的短片時會出現壓抑、緊張的狀態。
而當他們把自己想像成旁觀者時,看到他人的尷尬行為時,
自我意識的水平就會下降,尷尬的情緒就能被極大的緩解。

比如你和人約會時不小心把咖啡灑在身上了,
站在你的立場,你可能會覺得自己笨手笨腳,而緊張得不知所措,
但是只要想像一下,如果是你的約會對象把咖啡灑了,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就可以鎮定下來,繼續做該做的事了。
畢竟大多數人並不會覺得這些尷尬的場景有什麼大不了的,也不會因此而批判別人。
下次當你猶豫要不要在健身房嘗試新器材、或者要不要接受商場裡發放贈品的活動時,
就可以試試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自己,減輕自我意識的程度。

此外,尷尬情緒對於廣告營銷也有額外的意義。
在廣告中,設計一些可以避免尷尬的情景,
能夠激勵消費者購買衣領淨、止汗露或者口香糖之類的產品。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這類廣告策略的效用機制很複雜,
消費者的自我意識水平也不同,他們面對這類勸說時會表現出不同的反應。
通常自我意識水平越高的消費者,越有可能為了避免尷尬而買單。

以上就是有關尷尬的最新研究,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
摘要:
尷尬可以通過心理訓練克服,只要把自己想像成旁觀者就好了。
比如你和人約會時不小心把咖啡灑在身上了,
站在你的立場,你可能會覺得自己笨手笨腳,而緊張得不知所措,
但是只要想像一下,如果是你的約會對象把咖啡灑了,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就可以鎮定下來,繼續做該做的事了。
畢竟大多數人並不會覺得這些尷尬的場景有什麼大不了的,也不會因此而批判別人。

❤內參-與睡眠有關的4條錯誤認知

出處:與睡眠有關的4條錯誤認知


睡眠直接影響著人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改善睡眠的建議也很多,然而有些常見的睡眠建議實際上卻是對高質量睡眠的錯誤解讀,
《快公司》(Fast Company)網站上的一篇文章列舉了四條常見的錯誤認知。

第一條,只要還能正常工作就是睡夠了。
人的身體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當你長期處於缺覺狀態時,
身體也會跟著適應少眠的工作狀態,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已經睡夠了。
心理學教授阿特·馬爾科曼(Art Markman)表示,
即使你身體上不覺得疲勞,但是你的大腦很可能早就超負荷了。
如果你覺得自己開始記不住事,或者變得脾氣暴躁,很可能就是欠了睡眠債了。


第二條,八小時睡眠是完美法則
實際上八小時睡眠只是一般來說保障睡眠健康平均需要的時間,
並不是適用於每個人的最佳睡眠時間。
根據美國國家健康數據中心的研究,十個人裡有兩個人每天只需要5~6小時的睡眠,
但十個人裡也有一個人需要睡超過9個小時才夠。
想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睡眠模式,
最好的辦法是記錄自己的睡眠時長和在睡醒後的不同狀態,
找到最有利於你提高工作效率的睡眠時長。

第三條,週末貪睡可以補上平時缺的覺
研究表明只有5%的人可以適應平時只睡3~4個小時,
所以平時缺覺在大多數情況下就會直接影響你的身體狀態,
而周末睡太多懶覺又會進一步會打亂你的睡眠規律,讓你在周日晚上睡不著。


第四條,早睡早起是可以通過訓練達成的
睡眠研究專家麥克·布勞斯(Michael Breus)表示,你是“早起鳥”還是“夜貓子”,
很大程度上是基因決定的,並不能通過訓練強制改變,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盡量在自己狀態最好的時候完成工作,而非勉強自己早起或者早睡。


以上就是關於睡眠的常見迷思,希望對你有幫助。



-----------------------------
摘要:
1. 只要還能正常工作就是睡夠(X)
 人的身體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當你長期處於缺覺狀態時,
 身體也會跟著適應少眠的工作狀態,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已經睡夠了。
 即使你身體上不覺得疲勞,但是你的大腦很可能早就超負荷了。
 如果你覺得自己開始記不住事,或者變得脾氣暴躁,很可能就是欠了睡眠債了。
2. 八小時睡眠是完美法則(X)
 實際上八小時睡眠只是一般來說保障睡眠健康平均需要的時間,
 並不是適用於每個人的最佳睡眠時間。
 根據美國國家健康數據中心的研究,十個人裡有兩個人每天只需要5~6小時的睡眠,
 但十個人裡也有一個人需要睡超過9個小時才夠。
 想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睡眠模式,
 最好的辦法是記錄自己的睡眠時長和在睡醒後的不同狀態,
 找到最有利於你提高工作效率的睡眠時長。

3. 週末貪睡可以補上平時缺的覺(X)
 研究表明只有5%的人可以適應平時只睡3~4個小時,
 所以平時缺覺在大多數情況下就會直接影響你的身體狀態,
 而周末睡太多懶覺又會進一步會打亂你的睡眠規律,讓你在周日晚上睡不著。
4. 早睡早起是可以通過訓練達成的(X)
 很大程度上是基因決定的。

❤內參-影響你客觀認識事物的感知過濾器

出處:影響你客觀認識事物的感知過濾器


不知道你有沒有註意到一個現象,你跟朋友一起經歷了同一件事,
後來你們兩個人偶然描述起來,你卻發現你們倆說的好像不是同一件事。

美國藝術史學家艾美·赫曼在自己的書《洞察:精確觀察和有效溝通的藝術》裡解釋說,
這是因為,
世界上不會有任何兩個人以完全相同的視角去看同一件事情,或者同一個藝術品。

從遺傳給我們的基因,到我們後天學習到的經驗,
所有這些都會影響我們看待一個事情的方式。每一個人作為獨立的個體,
不僅以不同的方式去觀察和收集信息,還會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這些信息。

這就好像是我們的大腦裡存在著一種過濾器一樣。
這種過濾器在影響我們如何看一件事情、一個物品,
甚至能改變我們認為自己看到的是什麼。赫曼稱之為:感知過濾器。


比如說,給不同的人看一張鐮刀的照片,請每個人解釋一下他看到的是什麼。
有人會說,他看到的是收穫的象徵,也有人會說,這把鐮刀代表著毀滅。
這就是每個人大腦中的感知過濾器在發揮作用。
一個剛剛從農村回來,看過人們揮舞鐮刀收割小麥的人,很容易把鐮刀同收穫聯繫起來;
而一個剛剛看完有死神揮舞著鐮刀的電影的人,很容易就把鐮刀跟死亡和毀滅聯繫起來。
拋開所有你的經歷帶給你的認識,其實唯一客觀的事實就是:你看到了一把鐮刀。

赫曼說,當你要求自己客觀地去描述一件事情時,你需要提醒自己:
你描述的信息,是沒有經過自己加工過的信息,
還是你已經用自己的認知過濾器加工了一遍,加入了自己的偏見。


赫曼總結了三種常見的感知過濾器。
第一種是:只看我們想看的東西。
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心理學家們對它也有很多稱呼,比如認知偏差、自我中心偏見等。

它指的是,
在我們收集信息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只去找那些能夠支持我們的經驗和看法的信息,
然後忽略掉那些不支持我們的信息。
社交網絡就經常被批評說,它加深了人們的這種認知偏差。
因為在社交網絡上,我們可以只跟我們認同的人聯繫和交流,
不關注甚至刻意拉黑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

而且,現在利用算法和人工智能技術推送內容給你的軟件,也能加深這種認知偏差。
因為機器正是根據你過去的喜好來推送消息給你的。
到最後,你看到的內容,全都是讚同你過去的經驗和觀點的內容。
你發現你的身邊,或者社交網絡上的人,都是讚同你的觀點的人。


第二種是:看到的東西受到其他人事先說過的話(外在影響)的影響
人的認識其實很容易被引導,這也是很多高明的商家影響消費者的方法。

圍繞著對吸煙看法的競爭最能體現這一點。
最開始,煙草公司刻意地把吸煙包裝成一件非常酷的事情,由此來吸引更多人抽煙。
後來當吸煙的危害逐漸被揭露時,媒體上開始出現很多科學家對吸煙有害健康的提醒。
但是煙草公司也請了很多科學家來做相反的論證。當時有一句很著名的話:
公眾很重視專家的意見,但是公眾分不清楚一個專家和另外一個專家有什麼區別。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說過一句話,
以前他爸爸買過一塊名牌表,看到他爸爸戴這塊表的人,很多人都認為是假的;
後來他們家很有錢之後,看到他爸爸戴這塊表的人,都認為這塊表肯定是真的。
但其實這塊表並沒有什麼變化。
赫曼說,一個好的方法是,觀察一件事情時,可以分兩次。
第一次時,在沒有任何外部影響的情況下去觀察;第二次,要結合外部信息來觀察。


第三種是:看不見變化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叫看不見的大猩猩。
實驗對像被要求專注完成某一個任務,在這個過程裡,
心理學家讓一個人穿著大猩猩的外套從房間裡走過。結果有一半的實驗對像都沒有注意到。

人的大腦很容易進入自動駕駛狀態。
成年以後,我們習慣了世界的複雜,只對創新的以及緊急的事物投去注意,
並且讓這些事情佔據我們的視野。對於那些並非新鮮的和緊急的事情,
我們依賴經驗,因此就很容易忽略這些熟悉的事情發生的變化。

以上就是作家艾美·赫曼總結出來的,會影響一個人客觀看待事物的三種感知過濾器。
希望對你客觀看待事物有幫助。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洞察:精確觀察和有效溝通的藝術》;
作者:艾美·赫曼;中信出版社出版


----------------------------------
摘要:
比如說,給不同的人看一張鐮刀的照片,請每個人解釋一下他看到的是什麼。
有人會說,他看到的是收穫的象徵,也有人會說,這把鐮刀代表著毀滅。
這就是每個人大腦中的感知過濾器在發揮作用。
一個剛剛從農村回來,看過人們揮舞鐮刀收割小麥的人,很容易把鐮刀同收穫聯繫起來;
而一個剛剛看完有死神揮舞著鐮刀的電影的人,很容易就把鐮刀跟死亡和毀滅聯繫起來。
拋開所有你的經歷帶給你的認識,其實唯一客觀的事實就是:你看到了一把鐮刀。

當你要求自己客觀地去描述一件事情時,你需要提醒自己:
你描述的信息,是沒有經過自己加工過的信息,
還是你已經用自己的認知過濾器加工了一遍,加入了自己的偏見。

有三種常見的認知偏差:
1. 只看我們想看的東西

 在我們收集信息時,會下意識地只去找那些能夠支持我們的經驗和看法的信息,
 然後忽略掉那些不支持我們的信息。
 社交網絡就經常被批評說,它加深了人們的這種認知偏差。
 因為在社交網絡上,我們可以只跟我們認同的人聯繫和交流,
 不關注甚至刻意拉黑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
2. 看到的東西受到其他人事先說過的話(外在影響)的影響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說過一句話,
 以前他爸爸買過一塊名牌表,看到他爸爸戴這塊表的人,很多人都認為是假的;
 後來他們家很有錢之後,看到他爸爸戴這塊表的人,都認為這塊表肯定是真的。
 但其實這塊表並沒有什麼變化。
 一個解決的好方法是,觀察一件事情時,可以分兩次。
 第一次時,在沒有任何外部影響的情況下去觀察;第二次,要結合外部信息來觀察。

3. 看不見變化
 人的大腦很容易進入自動駕駛狀態。
 成年以後,我們習慣了世界的複雜,只對創新的以及緊急的事物投去注意,
 並且讓這些事情佔據我們的視野。對於那些並非新鮮的和緊急的事情,
 我們依賴經驗,因此就很容易忽略這些熟悉的事情發生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