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4

❤內參-為什麼人們喜歡聊八卦

出處:為什麼人們喜歡聊八卦
參考:內參-怎樣利用八卦為自己加分
   內參-為什麼人類天生愛八卦


聊八卦是人們經常做的事情。
比如,你向朋友抱怨對別人的不滿,聽其他人吐槽自己的奇葩同事並隨聲附和,
都屬於八卦。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 Riverside)的研究團隊在一項研究中,
總結了人們聊八卦的一些特點。好奇心日報介紹了這項研究。

這項研究有467名參與者,
他們要戴一個便攜式的收音設備,這個設備會隨機記錄他們一天中說的話。
然後,研究人員會對這些話進行分析,找出裡面的八卦內容。
研究團隊一共整理出大約四千條“八卦”,得到了幾個有意思的結論。
第一個結論和時間有關,
根據統計,參與研究的人,平均每天八卦的時間差不多是52分鐘。
第二,八卦主要用於信息傳遞,只有少數八卦是有關褒貶的評價。
實驗中,大概四分之三的八卦都是中立的信息共享。
不過,在剩下四分之一評價褒貶的八卦中,負面八卦更多,是正面八卦的兩倍。
第三,熟人八卦佔大多數,名人八卦比較少。



那為什麼八卦這麼吸引人呢?文章也給出了一些分析。
首先,八卦讓對話雙方彼此信任,創造合作的可能。
一項研究認為,八卦是一種社交技巧,是個體和別人產生連接的重要途徑。
不過,雖然八卦可以建立連接,但如果你的八卦總在批評別人,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其次,八卦是為了自我保護和進步。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研究團隊認為,
由於害怕聲譽受到損害,我們需要聽別人的八卦,
尤其是負面八卦,以此來保護和提升自己。
我們獲得信息之後,會進行評估和自我反思,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再次,聊八卦讓人收穫了“社會資本”。
八卦可以讓你在面對別人時很有自信,
“即便你沒有懷心思去使用這些消息,但擁有了它們,
就能讓人有一種信息在手的安全和滿足感”。

最後,八卦讓我們有機會確定自己真正在意的事。
當你急著和別人吐槽之前,應該先想一下,藏在這條八卦背後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比如,你在抱怨某個朋友時,其實是在抱怨對方爽約,辜負了你珍惜的相聚機會。



----------------------------------
摘要:
研究團隊一共整理出大約四千條“八卦”,得到了幾個有意思的結論。
1. 參與研究的人,平均每天八卦的時間差不多是52分鐘。
2. 八卦主要用於信息傳遞,只有少數八卦是有關褒貶的評價。
 實驗中,大概四分之三的八卦都是中立的信息共享。
 不過,在剩下四分之一評價褒貶的八卦中,負面八卦更多,是正面八卦的兩倍。
3. 熟人八卦佔大多數,名人八卦比較少。

那為什麼八卦這麼吸引人呢?
1. 八卦讓對話雙方彼此信任,創造合作的可能
 但如果你的八卦總在批評別人,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2. 八卦是為了自我保護和進步
 由於害怕聲譽受到損害,我們需要聽別人的八卦,
 尤其是負面八卦,以此來保護和提升自己。
 我們獲得信息之後,會進行評估和自我反思,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3. 八卦讓我們有機會確定自己真正在意的事
 當你急著和別人吐槽之前,應該先想一下,藏在這條八卦背後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比如,你在抱怨某個朋友時,其實是在抱怨對方爽約,辜負了你珍惜的相聚機會。

❤內參-幫你鞏固所學知識的學習法則

出處:幫你鞏固所學知識的學習法則


很多人常常有這樣的苦惱,
學過的知識沒過多久就忘了,讀過的書轉眼就記不清講的是什麼。
專欄作家托瑪斯·奧蓬(Thomas Oppong)在在線寫作平台Medium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解決策略。
奧蓬表示,如果你想在學習之後能將大部分的內容保留在腦海之中,
嘗試50/50法則能讓你收穫不錯的效果。 36氪網站編譯了這篇文章。

簡單來說,
50/50法則就是用50%的時間來學習,再用50%的時間來對所學到的內容進行解釋。
奧蓬認為,
學習其實最終可以歸結到兩件事:
重複並將新獲得的信息與已有的知識進行聯繫。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可以在重要的時刻應用到你學到的東西。

那如何才能在需要的時候調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信息呢?
一般而言,
當有多條可以通往該信息的強大途徑時,就意味著這一信息更容易被訪問和調取。
這也就意味著你需要經常進行思考,
這樣才會使大腦裡的信息檢索、記憶以及調取、應用可以更容易進行。

因此,奧蓬建議,學習、處理、保留和記憶信息最好的方法之一,
就是一半的時間用來學習,一半的時間用來分享。
比如,在讀書的時候,不要一口氣讀完一整本書,
而是可以先讀50%的內容,然後在繼續讀剩下的內容之前,
先嘗試回憶之前這部分內容,寫下或者與他人直接分享你學到的東西。
甚至對於一個章節裡的內容,你也可以嘗試這個法則。

奧蓬說,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頭腦其實就像一塊肌肉,運用越多,力量就越強大。
如果你不想邊學邊忘,那麼和他人分享或者是和他人討論都是不錯的嘗試。
畢竟,能夠驗證你透徹掌握知識的方法,就是看你能否將這些知識傳達、教授給他人。
此外,50/50法則可以應用到所有不同領域的學習過程之中,
這不僅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
也是可以幫助你更好理解某些想法和內容的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


----------------------------------------
摘要:
50/50法則就是用50%的時間來學習,再用50%的時間來對所學到的內容進行解釋。
學習其實最終可以歸結到兩件事:
重複並將新獲得的信息與已有的知識進行聯繫。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可以在重要的時刻應用到你學到的東西。


那如何才能在需要的時候調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信息呢?
一般而言,
當有多條可以通往該信息的強大途徑時,就意味著這一信息更容易被訪問和調取。
這也就意味著你需要經常進行思考,
這樣才會使大腦裡的信息檢索、記憶以及調取、應用可以更容易進行。
比如,在讀書的時候,不要一口氣讀完一整本書,
而是可以先讀50%的內容,然後在繼續讀剩下的內容之前,
先嘗試回憶之前這部分內容,寫下或者與他人直接分享你學到的東西。
甚至對於一個章節裡的內容,你也可以嘗試這個法則。

我們的頭腦其實就像一塊肌肉,運用越多,力量就越強大。
如果你不想邊學邊忘,那麼和他人分享或者是和他人討論都是不錯的嘗試。
畢竟,能夠驗證你透徹掌握知識的方法,就是看你能否將這些知識傳達、教授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