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6

❤內參-減負-方法:如何通過第三人稱對話減輕壓力

出處:方法:如何通過第三人稱對話減輕壓力


當你緊張時,會用什麼辦法緩解壓力? 《好奇心日報》介紹了
一種低成本的減壓方式:用第三人稱來與自己對話,
就是在你有壓力時,用“他/她”或者自己的名字來和自己說話。

比如,一個名叫李明的人,想在跑步過程中放棄,他可以鼓勵自己說:
“李明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他曾經跑完了馬拉松全程,他不打算放棄”,
不要用第一人稱,那樣會聚焦在疲憊上,
會覺得:“我很累,我沒有力氣了,我必須得停了”。這樣說只有反面效果。


密歇根大學情緒與自我控制實驗室研究員伊森·克洛斯,
與合作者一起完成了一項關於第三人稱自我對話的研究。
研究表明,人們調節情緒的方式中,一種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心理距離法,
就是用旁人的客觀角度看待自己的處境,讓自己從強烈的憤怒和痛苦中暫時抽身。

克洛斯教授做過一項實驗,他讓第一組人用第一人稱來自我激勵,
另一組人用第三人稱來自我鼓勵,之後,實驗者讓他們進行即興演講。
結果顯示,第二組的心態和表現都更好,事後對自己的不滿和自卑也較少。

在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對參與者的大腦進行掃描之後,
克洛斯發現,
第一人稱的思考方式,會激活大腦的一個“消極自我指示”區域,
而第三人稱的思考方式不僅不會激活這個區域,還能繞開大腦的認知區域,帶來積極效果。

在另一個實驗中,克洛斯教授讓參與者使用“我”以及第三人稱敘述過去的痛苦經歷,
同時監測他們的大腦活動。研究發現,相對於使用第一人稱,那些使用第三人稱的參與者,
他們的大腦內側前額葉皮層中顯示出比較少的腦活動,
也就是說,在使用第三人稱講述痛苦經歷時,會比第一人稱的敘述更加平靜。
研究者測量了參與者的大腦活動,發現以第三人稱自我對話時,抑鬱情緒會在1秒內下降。

很多政客在談到自己時,也喜歡用第三人稱,比如美國總統特朗普,
會用自己的名字來代替“我”,他會說:“在這場鬥爭中,特朗普絕不妥協” 、
“特朗普不會讓任何一個美國人失業”等。
不過,他們這麼說可能不是為了緩解緊張情緒。
在心理學家看來,名人愛提到自己的名字,或許是出於自負,
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想用第三人稱來拉開與民眾的距離,從而樹立自己的權威。

希望以上觀點能幫助你更好地調節情緒。


----------------------------
摘要:
有一種低成本的減壓方式:用第三人稱來與自己對話,
就是在你有壓力時,用“他/她”或者自己的名字來和自己說話。

比如,一個名叫李明的人,想在跑步過程中放棄,他可以鼓勵自己說:
“李明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他曾經跑完了馬拉松全程,他不打算放棄”,
不要用第一人稱,那樣會聚焦在疲憊上,
會覺得:“我很累,我沒有力氣了,我必須得停了”。這樣說只有反面效果。

有些名人愛提自己名字,可能不是為了緩解緊張情緒,
在心理學家看來,或許是出於自負,
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想用第三人稱來拉開與民眾的距離,從而樹立自己的權威。

❤內參-薛兆豐:怎樣面對不確定的時代

出處:薛兆豐:怎樣面對不確定的時代


在“伯凡書院·CEO Club”的開幕儀式上,
經濟學者薛兆豐(得到訂閱專欄“薛兆豐的經濟學課”的主理人)
與吳伯凡(得到訂閱專欄“吳伯凡·認知方法論”的主理人)對談時,
談到了他對“如何擁抱不確定”的看法。


首先,薛兆豐表示,在經濟學領域,會認為每個人面對任何事情都喜歡追求最優化。
但有人曾在1950年寫文章說,這種“追求最優化”的動機是錯誤的。
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世界,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能夠獲得的最多是一個最優解的區間,不可能有唯一的最優解。
比如,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百分之百能拿到的10塊錢,
另一個是有10%的概率獲得100塊錢,哪個選擇才是最優的,其實很難界定。

所以薛兆豐認為,
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優先追求的並不是“最優化”,而是存活,
就是要想辦法活得更久、更好。而最好的存活理論,薛兆豐認為是適者生存。
他說自己從吳伯凡的專欄內容裡得到了很大的啟發。
吳伯凡曾經講過一個話題“是誰在造船”,船當然是人類製造的,
但人類的想法千奇百怪,也許我們的祖先曾經設計過各種各樣的船,
但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在水上正常行駛的船,
是被大海篩選出來的,是那些真正在海上存活的船隻。這就是適者生存的邏輯。


在面對不確定時,
薛兆豐建議企業家不要過度關注宏觀環境。
他打比方說,人們在什麼時候該穿什麼衣服,
不會回顧當地有史以來的平均氣溫,而是根據當下的感受來做決定。
創業、投資相關的決策也是一樣,
要依靠自己對於自己所處的小環境的認識和了解來做判斷。
再艱難的時期,也有盈利的企業,
比如,IBM公司就是在美國大蕭條時期崛起的,而再好的時代,也會有很多公司破產。


希望以上觀點能幫你更好地面對這個不確定的時代。


------------------------------
摘要:
是誰在造船?
船當然是人類製造的,但人類的想法千奇百怪,
也許我們的祖先曾經設計過各種各樣的船,但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在水上正常行駛的船,
是被大海篩選出來的,是那些真正在海上存活的船隻。這就是適者生存的邏輯。

人們在什麼時候該穿什麼衣服,不會回顧當地有史以來的平均氣溫,
而是根據當下的感受來做決定。創業、投資相關的決策也是一樣,
要依靠自己對於自己所處的小環境的認識和了解來做判斷。
再艱難的時期,也有盈利的企業,
比如,IBM公司就是在美國大蕭條時期崛起的,而再好的時代,也會有很多公司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