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5

❤內參-理智比我們認為的強大

出處:理智比我們認為的強大


微信公眾號“斯坦福商學院”
介紹了一篇斯坦福商學院營銷學教授克里斯廷·惠勒(S. Christian Wheeler)
和其他四位教授共同撰寫的論文。
這篇論文研究的主題是,人們的實際意願和理智觀點對真實行為的影響力大小。
舉個例子,當你看到甜品比如提拉米蘇時,你想吃甜品,這就是實際意願;
但是你知道吃甜品會讓自己變胖所以不能吃,這就是理智觀點。

這篇論文說,人們的理智會比意願要更多地影響到真實的行為。
比如,如果一個人說他對麥當勞印像不錯,他當然可能會去吃麥當勞。
但是,這不是事情的全貌,如果這個人喜歡麥當勞,
但他又認為吃快餐食品不健康,他會希望自己不喜歡它,他就可能不會去麥當勞吃飯。


第二個例子是,即使你現在不那麼支持同性婚姻,
但是你的理智觀點告訴你,開明的做法是支持同性婚姻,
這種情況下,你就會主動去尋找支持同性婚姻的信息。
研究者說:“人們會刻意為自己營造一個信息環境,
以支持他們期望得到的觀點,這種做法有時候會削弱他們的實際意願。
而且,如果我們原本不喜歡某種東西,但希望自己能夠喜歡,
也會盡可能通過美化它的方式來讓自己喜歡。我們會通過改變對象本身,來追求理智觀點。
舉個簡單的例子,人後天養成的口味或習慣,
其實就是人們改變實際意願,來迎合理智觀點的例子。


惠勒教授說,他們進行的研究,結論是,
人們的理智觀點對行為意圖、信息搜尋、信息解讀和外在行為的影響都比實際意願更大。
所以,也許令人驚訝的是,總體而言,人們的理智觀點比實際意願更能預測他們的行為。




----------------------------
摘要:
即使你現在不那麼支持同性婚姻,
但是你的理智觀點告訴你,開明的做法是支持同性婚姻,
這種情況下,你就會主動去尋找支持同性婚姻的信息。
研究者說:“人們會刻意為自己營造一個信息環境,
以支持他們期望得到的觀點,這種做法有時候會削弱他們的實際意願。


而且,如果我們原本不喜歡某種東西,但希望自己能夠喜歡,
也會盡可能通過美化它的方式來讓自己喜歡。我們會通過改變對象本身,來追求理智觀點。
舉個簡單的例子,人後天養成的口味或習慣,
其實就是人們改變實際意願,來迎合理智觀點的例子。

人們的理智觀點對行為意圖、信息搜尋、信息解讀和外在行為的影響都比實際意願更大。
所以,也許令人驚訝的是,總體而言,人們的理智觀點比實際意願更能預測他們的行為。

❤內參-任何寫作都是在傳遞經驗

出處:任何寫作都是在傳遞經驗


導演賈樟柯在45歲時,
獲得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終身成就獎“金馬車”,他善於捕捉時代和生活的情緒。
不過他也會警惕自己的傷感情緒,在重讀了契訶夫的作品後,他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上一部電影(《山河故人》)情感投入非常多,後來發現有點過於傷感了,
對於劇烈變革的波動時代,往往在創作中會感傷主義。
當過度情感氾濫的時候,某種程度上會削弱我們的智慧,會削弱我們對事物的理解。
他發現,契訶夫的作品中展現出了“在動盪中抵禦自我的感傷,從而獲得新的力量”,
他也從這個角度裡獲得了新的共鳴。


賈樟柯還出版了文集《賈想I&II》,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他分享了對寫作的看法。
在他看來,任何的寫作都是在傳遞一種經驗,對他來說更重要的不是記憶,而是經驗。
 “我們經歷過很多,並沒有太多的懷舊、留戀的情緒。
但是經歷過這些之後,
你會形成某種經驗,包括宏觀的對世界整體、對人類、對歷史的認識,
也包括一些具體問題和事。
老回憶過去緬懷過去沒有意義,經驗是我把自己的看法告訴大家。”
比如當他對年輕人的整體生活狀態產生了新印象時,
他會通過演講或者拍電影分享自己的看法。



-------------------------
摘要:
任何的寫作都是在傳遞一種經驗,對他來說更重要的不是記憶,而是經驗。
我們經歷過很多,並沒有太多的懷舊、留戀的情緒。
但是經歷過這些之後,
你會形成某種經驗,包括宏觀的對世界整體、對人類、對歷史的認識,
也包括一些具體問題和事。
老回憶過去緬懷過去沒有意義,經驗是我把自己的看法告訴大家。
比如當他對年輕人的整體生活狀態產生了新印象時,
他會通過演講或者拍電影分享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