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1

❤內參-管理者如何避免“反激勵”行為

出處:管理者如何避免“反激勵”行為


有時,你想讚美一位朋友,或是獎勵團隊成員,卻因為忽略了一些事情而造成反效果。
這種反效果也叫做反激勵(demotivate),
很多管理者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激勵舉動其實是反激勵。
比如,《華爾街日報》曾報導過一個例子:
一家公司給年度最佳員工獎勵了一塊勞力士手錶,沒有頒發儀式,
由快遞員直接送到員工處,快遞箱裡還有一張5000美元待繳納的稅單,
那位員工不得不把表賣了交了稅金,不久後就離職了。
 《經理人月刊》雜誌的一篇文章,介紹了3個幫助管理者避開“反激勵”行為的原則:

第一,多讚美少批評,讚美員工時最好說出具體事例。
有些管理者認為讚美和批評員工的比例應該平衡,按照1:1的原則進行,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管理學者阿德里安·戈斯蒂克(Adrian Gostick)提出,
應按照5:1的比例去讚美和批評員工,因為一句讚美的話很難消除一句批評所帶來的影響。
而且,讚賞要具體,籠統的誇獎會讓人覺得空泛、缺乏誠意。


第二,激勵行為要為員工量身訂做,而且要及時。
一視同仁的獎勵,有時會讓員工感到自己和其他人沒有任何差別。
文章建議,可以參照員工的喜好和需求量身訂做激勵舉措,
不過這需要管理者走近員工,了解他們。

第三,舉行公開儀式,表達真誠謝意。
人們對讚美的需求,要比自己想像中的更大,
認可與肯定帶來的積極效果(positive consequences)能幫助員工變得更好。


-------------------------
摘要:
幫助管理者避開“反激勵”行為的原則:
1. 多讚美少批評,讚美員工時最好說出具體事例。
 有些管理者認為讚美和批評員工的比例應該平衡,按照1:1的原則進行,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管理學者阿德里安·戈斯蒂克(Adrian Gostick)提出,
 應按照5:1的比例去讚美和批評員工,因為一句讚美的話很難消除一句批評所帶來的影響。
 而且,讚賞要具體,籠統的誇獎會讓人覺得空泛、缺乏誠意。
2. 激勵行為要為員工量身訂做,而且要及時。
 一視同仁的獎勵,有時會讓員工感到自己和其他人沒有任何差別。
3. 舉行公開儀式,表達真誠謝意。
 人們對讚美的需求,要比自己想像中的更大,
 認可與肯定帶來的積極效果(positive consequences)能幫助員工變得更好。

❤內參-馬雲:怎樣看待財富、失敗和領導力

出處:馬雲:怎樣看待財富、失敗和領導力


在第48屆全球經濟論壇也就是達沃斯論壇上,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參加了青年領袖專場對話。
在對話中,他接受來自不同國家青年的提問。
我們挑選了其中馬雲對未來、財富、失敗、企業文化和領導力等問題的看法。


首先是對於未來30年的看法。
馬雲認為,每一次科技革新都會帶來新的社會問題。
很多人擔心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對人的威脅、擔心數據和隱私安全問題。
不過,不管你是否擔心,它都會到來,關鍵是去改變自己。

馬雲說:
“如果你處在20歲到30歲間,你應該加入一家好的公司,跟一個好的老闆去學習怎麼做事情;
當你在30歲到40歲之間,如果你想要自己做事情,就儘管去做,
因為你還年輕,哪怕失敗了也無所謂;
但如果你已經40歲到50歲了,你應該去做擅長的事情,
而並不是去做那些你覺得很有意思想要去嘗試的新事物,否則非常危險;
當你50歲到60歲了,你要關注的是培訓年輕人;
當你60多歲了,最好是跟你的外孫在一起共享天倫。”
接下來30年會有很多挑戰,你要去思考,如果明天就想成功是不可能的,
但是一年後想成功是可能的,如果想10年後取得勝利,那是有很大機會的。


第二,對於財富的看法。
很多人覺得馬雲很富有,怎麼花錢都可以。
但馬雲認為他的財富並不都屬於他,有100萬、200萬是他的,
但是有2000萬就有問題了,要考慮美元、英鎊是不是要貶值,股市怎麼樣。
如果有10億美元,這就是責任了。
他說:“大家信任你把錢放在你這裡,你去管理這個錢。
一個人怎麼可能會有20億美元那麼多?不管你工作多努力都不該有那麼多錢。”
所以擁有財富的人應該比政府更好地花這些錢,花在對的地方。
比如他和阿里巴巴就會投入到技術的研發上。


第三,對於失敗的看法。
馬雲大學畢業後在學校裡當了6年老師,走出校門去創業時他想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沒關係,
失敗了就再回來當老師,最初創立阿里巴巴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
他說:“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富有,沒有想過我們會成功,
也沒預料到我們會存續18年,但是我們做到了。”

馬雲認為他在今天要做的是分享經驗,特別是犯過的錯誤。
他建議大家說,如果你想成功,就要從其他人的錯誤中學習,
不用從成功中學習,不要去聽成功的故事,因為成功背後有很多原因。

他舉了一個例子,在2000年時哈佛商學院來到阿里寫了一個案例報告,
馬雲看完覺得寫的不像是自己的公司,但這個案例之後就開始在大學裡教了。
接下來5年,哈佛商學院還請他去演講,那時候阿里還有兩個競爭對手,
演講結束時,在座的人說5年後阿里巴巴會倒閉,另外兩家公司會成功。
結果,5年之後,阿里巴巴的競爭對手都倒閉了。那這個案例到底該怎麼定義“成功”呢?

馬雲認為,你其實要從錯誤中學習,不管你多聰明,一定會犯錯誤。
從錯誤當中學習不是說你能避免錯誤,而是說當錯誤到來時你就知道如何應對了。
如果有時間,馬雲說自己會寫一下“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個錯誤”, 
這是他人生當中最寶貴的一些體驗,
取得多少成就並不是他的財富,有多少的痛苦和錯誤才是。


第四,對領導力的看法。
領導力來自於哪裡?
馬雲回答說,領導力是自然的直覺,必須要感覺到一些不太一樣的東西;
第二是你需要接受訓練,領導力是要去培訓的。
那些艱難的體驗、艱難的過程能夠成為很好的培訓素材。
他發現,優秀的領導者是非常積極的,他們不去抱怨別人,他們以不同的視角去看事情。

作為CEO,馬雲說,
他的工作是當每個人都高興的時候他要說那些不高興的事情,
當每個人不高興的時候他要說讓人高興的事情。
在他的公司當中,剛開始的時候他並不受歡迎,
因為他老是想5年之後的事情、10年之後的事情,
在一起工作了3到5年之後,他的同事發現,馬雲是對的。

馬雲的領導力技能也在達沃斯得到過提升。
當年決定推出支付寶這個產品,馬雲就是在達沃斯論壇上做的決定。
那時,他不太敢推出,因為做金融如果沒有執照,可能有坐牢的風險。
他當時問過銀行,能幫助電商轉賬嗎?然後銀行說,我們不接受。
但是如果沒有支付寶,電商很難把規模做大。

2004年,馬雲在達沃斯上聽到一個國家領導人關於領導力的講話,
講話中就提到領導力其實是責任,有些事情你相信但是其他人不信,
如果你覺得這個事情非常重要,就要付出一切代價做到它。
當時,馬雲就改變了想法,給團隊打電話說要推出支付寶。
如果有人要坐牢,馬雲說就讓他去坐吧。


第五,對企業文化的看法。
馬雲談到,一開始創立阿里巴巴,他不懂技術,也不懂管理,
但是他找人的原則就是找那些比他聰明的人一起合作,你不需要什麼都知道。
當找到很多聰明人之後,他的工作就是要確保這些聰明的人能夠在一起融洽地工作。
笨的人是可以很融洽地在一起工作,
可是他不相信遠景,聰明人相信遠景可是很難一起工作,所以文化就很關鍵。

馬雲的結論是,一方面要有遠大的遠景,另一方面也要關注今天的生存,
因為你今天如果都生存不下來的話,公司就消失了,
所以去宣傳公司最好的方式並不是你自己,而是你的產品,
以及公司裡面最好的產品其實就是員工,通過員工去宣傳公司。這就是企業文化的作用。

以上就是馬雲在達沃斯論壇上對幾個話題的看法,希望能對你有啟發。
本文參考來源:《馬雲達沃斯演講:想寫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個錯誤》,見於獵云網。


-------------------------------
摘要:
1. 對於失敗的看法。
 馬雲認為他在今天要做的是分享經驗,特別是犯過的錯誤。
 他建議大家說,如果你想成功,就要從其他人的錯誤中學習,
 不用從成功中學習,不要去聽成功的故事,因為成功背後有很多原因。
 馬雲認為,你其實要從錯誤中學習,不管你多聰明,一定會犯錯誤。
 從錯誤當中學習不是說你能避免錯誤,而是說當錯誤到來時你就知道如何應對了。
 如果有時間,馬雲說自己會寫一下“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個錯誤”,
 這是他人生當中最寶貴的一些體驗,
 取得多少成就並不是他的財富,有多少的痛苦和錯誤才是。
2. 對領導力的看法。
 優秀的領導者是非常積極的,他們不去抱怨別人,他們以不同的視角去看事情。
 馬雲的領導力技能也在達沃斯得到過提升。
 當年決定推出支付寶這個產品,馬雲就是在達沃斯論壇上做的決定。
 那時,他不太敢推出,因為做金融如果沒有執照,可能有坐牢的風險。
 他當時問過銀行,能幫助電商轉賬嗎?然後銀行說,我們不接受。
 但是如果沒有支付寶,電商很難把規模做大。
 2004年,馬雲在達沃斯上聽到一個國家領導人關於領導力的講話,
 講話中就提到領導力其實是責任,有些事情你相信但是其他人不信,
 如果你覺得這個事情非常重要,就要付出一切代價做到它。

 當時,馬雲就改變了想法,給團隊打電話說要推出支付寶。
 如果有人要坐牢,馬雲說就讓他去坐吧。
3. 對企業文化的看法。
 馬雲談到,一開始創立阿里巴巴,他不懂技術,也不懂管理,
 但是他找人的原則就是找那些比他聰明的人一起合作,你不需要什麼都知道。
 當找到很多聰明人之後,他的工作就是要確保這些聰明的人能夠在一起融洽地工作。
 笨的人是可以很融洽地在一起工作,
 可是他不相信遠景,聰明人相信遠景可是很難一起工作,所以文化就很關鍵。

❤內參-觀點:傳統文化的“傳”與“承”

出處:觀點:傳統文化的“傳”與“承”


葛劍雄是複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他曾經在央視的《百家講壇》節目上主講過《葛劍雄談地域文化》。
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葛劍雄分享了他對傳統文化“傳承”的看法。




葛劍雄認為,我們現在講傳承傳統文化,實際上應該分“傳”和“承”兩個層面。
 “傳”就是保存,從保存的角度不需要去考慮優還是劣、先進還是落後、進步還是保守。
葛劍雄說:
“因為即使落後的,甚至是腐朽的,它也是人類曾經活動的反映,
就可以讓後人知道、警醒。如果都毀掉了,後人怎麼能想像出來呢?”
他曾經舉過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現在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種東西為什麼要保存? “因為恰恰是它反映了人性最極端的惡。
如果不留下,後人恐怕不會相信曾經出現過這樣一種人,出現過這麼殘酷的事情。”
此外,要“傳”的還有一些我們暫時無法得出結論究竟是怎樣的事物。
比如,曾經認為是迷信的東西,恰恰隨著科學的發展,
證明它們是古代人的一種智慧,是有價值的。
而且人的智慧並不一定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同步發展,
比如古代某一階段、某些人的思想達到的高度,
也是後來多少年都達不到,所以就是要完全保存。


在“傳”之後才是“承”,就是要學習、模仿、研究、繼承。要繼承,就要有選擇,取其精華。
如果要繼承的東西太多,那就要分輕重緩急。
比如前幾年很多孩子都在學《三字經》《弟子規》這些。
不過葛劍雄認為,取其精華還要適應今天的需要,也就是進行現代化的創新、轉化。
從他的角度看,這些其實不值得繼承,
“我們今天完全可以編出更好的東西,而且裡面確實有很多糟粕”。


-----------------------------
摘要:
我們現在講傳承傳統文化,實際上應該分“傳”和“承”兩個層面。
“傳”就是保存,從保存的角度不需要去考慮優還是劣、先進還是落後、進步還是保守。
因為即使落後的,甚至是腐朽的,它也是人類曾經活動的反映,
就可以讓後人知道、警醒。如果都毀掉了,後人怎麼能想像出來呢?
像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現在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東西為什麼要保存?
恰恰是因為它反映了人性最極端的惡。
如果不留下,後人恐怕不會相信曾經出現過這樣一種人,出現過這麼殘酷的事情。
此外,要“傳”的還有一些我們暫時無法得出結論究竟是怎樣的事物。
比如,曾經認為是迷信的東西,恰恰隨著科學的發展,
證明它們是古代人的一種智慧,是有價值的。
而且人的智慧並不一定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同步發展,
比如古代某一階段、某些人的思想達到的高度,
也是後來多少年都達不到,所以就是要完全保存。

在“傳”之後才是“承”,就是要學習、模仿、研究、繼承。要繼承,就要有選擇,取其精華。
如果要繼承的東西太多,那就要分輕重緩急。
比如前幾年很多孩子都在學《三字經》《弟子規》這些。
但是,取其精華還要適應今天的需要,也就是進行現代化的創新、轉化。
這些其實不值得繼承,我們今天完全可以編出更好的東西,而且裡面確實有很多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