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5

❤內參-怎樣讓孩子不沉迷於遊戲?

出處:經驗:怎樣讓孩子不沉迷於遊戲?
 

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玩遊戲上癮,
尤其是寒暑假期間,但通常他們的做法是一禁了之,
結果導致孩子逆反,反而更加沉迷於遊戲。在“騰訊DN.A網絡素養公開課”上,
至諾科技遊戲製作人李濤分享了他是怎麼教育孩子不沉迷遊戲的。
李濤自己是一個遊戲行業從業者,他從小就喜歡玩遊戲,
他現在也鼓勵自己的孩子正確地去玩遊戲。 FT中文網刊登了他的分享內容。

首先,在心態上,父母不要恐懼遊戲。
孩子在業餘時間的娛樂活動其實很有限,
而家長能夠推薦的也往往是自己小時候玩的遊戲,比如踢毽子、丟沙包等等,
現在的孩子並不感興趣。
家長不接受遊戲,多是出於恐懼心理,而恐懼源於未知。
大多數家長並不願意去了解遊戲,懶惰就讓他們採取了一刀切的形式。

李濤認為:
遊戲只是一種娛樂方式,和看電影、看書沒有本質區別。
遊戲最大的問題不在於遊戲本身,而在於玩遊戲的人不能合理安排時間。
所以,家長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幫助孩子學會合理安排時間上。

在李濤看來,要教育孩子不要對玩遊戲有罪惡感,
罪惡感是壓力的來源,壓力會把他推到最容易逃避的地方;
而遊戲是一種娛樂,既然是娛樂,那就要在該做的事完成後才可以進行,
比如父母是完成工作之後才能玩手機,孩子就要在完成學業之後才能玩遊戲;
如果只玩遊戲,就會放棄生活中太多有趣的事,人生中不能沒有遊戲,但也不能只有遊戲;
父母和孩子雙方要做好約定,獎懲分明。
如果能做到約定,就要允許孩子玩遊戲,
做不到的時候,就要按約定暫定一次玩遊戲的機會。


其次,在方法上,父母要培養孩子的其他興趣愛好。
當孩子在生活中尋找不到興趣和成就感時,就只能在遊戲中尋找。
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報興趣班,認為這樣孩子就有興趣了,
用興趣班來和孩子搶玩遊戲的時間。可最後,孩子很難堅持下去。

李濤認為,讓孩子不沉迷遊戲的方法,就是陪伴孩子尋找生活中的樂趣和成就感。

李濤自己的做法是和兒子一起泡博物館,
這是因為他們都喜歡逛博物館,所以周末和假期李濤會帶著孩子去各地的博物館。
而在逛博物館的過程中,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產生了學習的慾望,
比如在參觀重慶的三峽博物館時,他的兒子就了解到了日軍侵略的歷史,
他會去了解兵器知識和歷史知識,也會上網找紀錄片來觀看。

李濤說:“其實這就是興趣的用處。每一次參觀都給他心裡種下了一顆小種子,
這棵小種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孩子小時候好奇心會很強,對什麼都有興趣研究,
而遊戲只是他眾多樂趣中的一種,學到新東西對他來說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如果父母幫助孩子培養起了興趣愛好,那麼他就不需要從遊戲裡找成就感。
李濤強調,父母要做的就是花時間親身陪伴,一起尋找。



---------------------------------------
摘要:
1. 心態上,父母不要恐懼遊戲
 家長不接受遊戲,多是出於恐懼心理,而恐懼源於未知。
 大多數家長並不願意去了解遊戲,懶惰就讓他們採取了一刀切的形式。
 遊戲只是一種娛樂方式,和看電影、看書沒有本質區別。
 遊戲最大的問題不在於遊戲本身,而在於玩遊戲的人不能合理安排時間。
 所以,家長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幫助孩子學會合理安排時間上。
2. 在方法上,父母要培養孩子的其他興趣
 當孩子在生活中尋找不到興趣和成就感時,就只能在遊戲中尋找。
 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報興趣班,認為這樣孩子就有興趣了,
 用興趣班來和孩子搶玩遊戲的時間。可最後,孩子很難堅持下去。
 讓孩子不沉迷遊戲的方法,就是陪伴孩子尋找生活中的樂趣和成就感。

❤內參-有益健康的“提早限時進食法”

出處:飲食:有益健康的“提早限時進食法”


營養學家們一直在爭論最健康的飲食方式是什麼。
不過,也有一些專家認為,重要的不僅是吃什麼,還有什麼時候吃,
他們用研究證明,當飲食與生物鐘匹配時,人體能夠以最佳狀態運轉。
長期打亂這種規律,比如很晚才吃飯或是深夜吃零食,
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和出現新陳代謝等問題。

美國索爾克生物學研究所教授薩欽·潘達(Satchin Panda)在新書
《節律密碼》(The Circadian Code)中提出,
把早晨吃第一頓、傍晚吃最後一頓的時間跨度控制在8 -10個小時之內,有助於新陳代謝。 《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介紹了潘達教授的觀點。

潘達教授提出的方法也被稱為“提早限時進食法”。
人體內的激素水平、酶以及消化系統都更傾向於在早晨和下午進食,
然而很多人從早晨醒來一直到睡前都在吃東西,潘達在研究中發現,
人們平均每天在長達15個小時或更長的時段內進食,這種飲食模式違背了人體的生物節律。


潘達教授介紹,
人類大腦中有一個位於下丘腦的主生物鐘,由它控制睡眠和清醒的周期,
我們體內還存在大量的生物鐘,每個器官都有一個內在的生物鐘,
掌管著它的日常活動週期。
比如,胰腺會在白天增加胰島素的分泌,控制血糖水平,到了晚上就會減慢;
腸道也有一個生物鐘,用來管理每天酶的分泌量、營養的吸收以及廢物的排出。
還有研究表明,在每個器官當中,成千上萬的基因都會在每天大約同一時刻工作和休息。

潘達教授說:
“每天太陽都會照常升起和落下,我們在生理和代謝上被設定好擁有以24小時為周期的節律。
就像大腦每晚需要修復、重啟和恢復活力一樣,每個器官也需要有休息時間來修復和重啟。”
在白天提早進食時間,對我們的健康有好處。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營養科學系的副教授考特尼·彼得森說,
有大量研究顯示,血糖水平在早晨最佳,在晚上最差。
同時,我們在早晨燃燒卡路里及消化食物的效率也更高。

儘管提早進食對代謝健康有益,這不意味著我們可以不吃晚飯,相對清淡的晚餐是明智的。
以色列的研究者發現,與早餐吃得少、晚餐吃得多相比,
當早餐吃得多、午餐吃得適中、晚餐吃得少時,超重的成年人能減少更多的重量,
並且在血糖、胰島素及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因素上大有改善。



--------------------------------
摘要:
血糖水平在早晨最佳,在晚上最差。
同時,我們在早晨燃燒卡路里及消化食物的效率也更高。

以色列的研究者發現,與早餐吃得少、晚餐吃得多相比,
當早餐吃得多、午餐吃得適中、晚餐吃得少時,超重的成年人能減少更多的重量,
並且在血糖、胰島素及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因素上大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