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8

❤內參-為什麼人類天生愛八卦

出處:為什麼人類天生愛八卦


人人都討厭流言蜚語和八卦,但人人也都喜歡流言蜚語和八卦。
為什麼人們喜歡傳八卦呢?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給出了一個解釋。
鄧巴認為,人類的流言蜚語,
相當於其他靈長類動物的社交性理毛,
也就是你幫我梳梳毛,我幫你梳梳毛,從而建立起親密關係。
理毛時間最長的靈長類動物是黑猩猩。黑猩猩有大約20%的時間都用在這件事情上。


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理毛也扮演過類似的角色,起到同樣的作用。
但是,
隨著人類社群規模的擴大,個體需要把越來越多的時間用在為其他人梳理毛髮這件事情上,
甚至佔據了尋找食物所需要的時間。鄧巴的研究認為,語言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形成的。
一旦語言開始代理梳理毛髮這個行為,人類就能夠在做其他事情,
比如覓食、走路和吃東西的間歇,進行社交,維護群體關係,增進彼此之間的親密感。

而且,語言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你可以同時和幾個人進行交談。
如果是理毛的話,一次就只能跟一個人進行。
所以,語言作為理毛這個社交行為的替代,就更有效率。


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的研究發現,
其實不僅僅是女性喜歡說閒話,傳八卦,男性也喜歡這麼做。
男性和女性說閒話的內容,
有一個區別,那就是,男性會用三分之二的時間談論自己,他們對自己更感興趣,
比如,“我敢打賭,我釣到的那條魚足足有20斤重”;
女性則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談論自己,她們對其他人更感興趣,
比如,“我敢打賭,我上次見她的時候,發現她足足胖了20斤”。

除此之外,鄧巴還發現,進行閒談的群體其實也不是可以無限制放大的。
一般而言,規模上限是4個人。一旦超出4個人,談話群體就會往往開始分成兩組。

以上就是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對人類為什麼愛談論八卦的研究結果。



--------------------------------
摘要:
1. 為什麼人們喜歡傳八卦呢?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給出了一個解釋。
 鄧巴認為,人類的流言蜚語,
 相當於其他靈長類動物的社交性理毛,
 也就是你幫我梳梳毛,我幫你梳梳毛,從而建立起親密關係。

 理毛時間最長的靈長類動物是黑猩猩。黑猩猩有大約20%的時間都用在這件事情上。
 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隨著人類社群規模的擴大,
 個體需要把越來越多的時間用在為其他人梳理毛髮這件事情上,
 甚至佔據了尋找食物所需要的時間。鄧巴的研究認為,語言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形成的。
 而且,語言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你可以同時和幾個人進行交談。
 如果是理毛的話,一次就只能跟一個人進行。

 所以,語言作為理毛這個社交行為的替代,就更有效率。
2. 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的研究發現,
 其實不僅僅是女性喜歡說閒話,傳八卦,男性也喜歡這麼做。
 男性和女性說閒話的內容,有一個區別,
 那就是,男性會用三分之二的時間談論自己,他們對自己更感興趣,
 比如,“我敢打賭,我釣到的那條魚足足有20斤重”;
 女性則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談論自己,她們對其他人更感興趣,
 比如,“我敢打賭,我上次見她的時候,發現她足足胖了20斤”。
3. 鄧巴還發現,進行閒談的群體其實也不是可以無限制放大的。
 一般而言,規模上限是4個人。
一旦超出4個人,談話群體就會往往開始分成兩組。

❤內參-新書:大師的工作方法(下)

出處:新書:大師的工作方法(下)


川村元氣是日本知名的電影製作人,與此同時,他也是小說家,也會畫漫畫。
2013年時,他用了一整年時間,拜訪了日本出生在1950年前後的12位大師,
他希望向這些大師們請教:當他們和自己相同年紀的時候,他們在想什麼?
他們在思考什麼?用什麼方式投入工作?他們曾經為什麼事情感到痛苦,
為什麼事情感到快樂?這12篇訪談被結集成為一本書《大師熱愛的工作》。

昨天的音頻裡,
和你介紹了其中四位大師對工作的看法,今天和你接著介紹另外四位大師的觀點。


5.糸井重里:把草莓放在蛋糕上
糸井重裡是暢銷書作家、NHK主持人,還是著名的廣告人,
給任天堂、西武百貨、電影《龍貓》等製作過廣告文案。

糸井重里描述自己的工作時打了個比方:“我的工作就像是把草莓放在鮮奶油蛋糕上。”

他解釋說,要這樣做,前提是必須先製作出即使不放草莓,也很好吃的鮮奶油蛋糕。
很多人,即使是高手,對“沒有草莓也很好吃”的狀態感到滿足。
但是,在糸井重裡看來,如果找不到可以放上去的草莓,就沒有“驚喜”,
因此就會感覺自己的企劃“美中不足,還想要加點什麼料”。
也就是說,不要對“這是作品”就感到滿足,必須打造成“商品”後才能滿足。
這樣做,就要求創作者不是從生產者的角度,而是從消費者的角度思考。
如果從傳遞者和接受者的角度來說,糸井重裡讓自己長時間處於接受者的角色。
哪怕是出門賣一件襯衫,也很認真,很挑剔。
糸井重里說,在製造能夠經得起消費者的這種認真態度考驗的商品時,
如果只是讓人覺得“不錯嘛”而已,代表缺乏足夠的認真,
必須要有某些能夠打動人的元素,才能讓消費者掏錢購買。


6.筱山紀信:貪婪地接近人、事、物
筱山紀信是日本著名攝影師,他的作品比如《晴天》《聖塔菲·宮澤理惠》等,
在日本社會各個階層都引起了巨大反響。

有人問筱山紀信,遇到創作或人生的低潮期會怎麼辦?
他回答說:“不管有沒有遇到過低潮,堅持拍攝,堅持下去最重要。
只要持續工作,就會遇到各種不同的人,然後就會產生各種契機。
時代和遇到的人都帶給我各種契機,無論是泡沫經濟的時代,
還是泡沫經濟破滅之後,都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我只是貪婪地接近'人、事、物'而已。


7.橫尾忠則:要想改變自我,改變環境就可以
橫尾忠則是一位有傳奇色彩的日本藝術家。
早年他是一位有國際聲望的平面設計師,曾經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個展。
他還曾經在大島渚導演的電影《新宿小偷日記》中擔任主演。
但是在1991年,也就是在他45歲的時候,橫尾忠則突然宣布,他要做一個畫家。
橫尾忠則說:
“這種事無法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做出決定。在那之前,我做了25年平面設計師,
在考慮未來時,覺得以後可能只能靠以前的成績吃老本,但可能是鬼使神差吧。”

橫尾忠則去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看畢加索的畫展,當時有很多人去看這個展覽,人潮擁擠。
他在人群之中慢慢往前走,看到最後,腦子裡突然冒出這個念頭:
“我要來畫畫,我要當畫家。
”他開玩笑說,當時想,萬一當畫家這件事失敗了,那都是畢加索的錯。 “
如果不這麼不負責任地想,根本無法作出決定。”

橫尾忠則說:
“通常內心發生變化,都是因為周圍狀況的改變。
所以,如果想要改變自我,只要改變環境就可以了。
雖然我當時沒有想要改變人生,
也沒想過不要再做平面設計,但周圍的狀況讓我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橫尾忠則還鼓勵年輕人去嘗試不同的事情,他的觀點是,
做跨界的工作,可以讓一個人“內心的既存價值崩壞”,然後,人往往就可以發現新的道路。他說,
就好像一個人為了躲避突然衝過來的貨車,摔倒在地上,
其實在摔倒之後,反而能看到只有摔倒時才能看到的風景。
 “有時候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就可以清楚看見前面的路。”


8.坂本龍一:如果覺得比下有餘,這傢伙就完蛋了
坂本龍一是著名的音樂人,1987年為《末代皇帝》做的配樂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

39歲時候,坂本龍一從東京搬到了紐約。他回憶說:
“那時是1990年,80年代的巔峰期已過,正是慢慢走下坡路的時候,
以時機來說,那時候去紐約真的很蠢,
但反過來說,
我現在的生活方式比以前在東京時候更加平靜孤獨,所以也是值得慶幸的事情。”

坂本龍一自我評價是個“意志很薄弱”的人,“如果周圍有很多誘惑,就會禁不起誘惑。”
他舉了個例子,在去紐約之前的兩年期間,他和朋友幾乎每天都喝酒到天亮。
川村問坂本龍一,目前會把誰視為競爭對手。坂本龍一回答說:
無論在音樂還是電影上,我幾乎都選擇和已經去世的偉人對話,
因為有很多人達到了我這輩子都無法達到的境界,所以我都要求自己'不可以看下面'。
日本自古以來就有不要看高不看低的說法,
但對創作者來說,如果覺得'比下有餘',這傢伙就完蛋了。”



------------------------------
摘要:
4.筱山紀信:貪婪地接近人、事、物
 不管有沒有遇到過低潮,堅持拍攝,堅持下去最重要。
 只要持續工作,就會遇到各種不同的人,然後就會產生各種契機。
 時代和遇到的人都帶給我各種契機,無論是泡沫經濟的時代,
 還是泡沫經濟破滅之後,都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我只是貪婪地接近'人、事、物'而已。
7.橫尾忠則:要想改變自我,改變環境就可以
 橫尾忠則是一位有傳奇色彩的日本藝術家。
 早年他是一位有國際聲望的平面設計師,曾經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個展。
 他還曾經在大島渚導演的電影《新宿小偷日記》中擔任主演。
 但是在1991年,也就是在他45歲的時候,去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看畢加索的畫展,
 看到最後,腦子裡突然冒出這個念頭:我要來畫畫,我要當畫家。
 於是突然宣布,他要做一個畫家。
 橫尾忠則說:
 如果不這麼不負責任地想,根本無法作出決定。
 這種事無法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做出抉擇。在那之前,我做了25年平面設計師,
 在考慮未來時,覺得以後可能只能靠以前的成績吃老本,但可能是鬼使神差吧。
 橫尾忠鼓勵年輕人去嘗試不同的事情,他的觀點是,
 做跨界的工作,可以讓一個人“內心的既存價值崩壞”,
 然後,人往往就可以發現新的道路。
 就好像一個人為了躲避突然衝過來的貨車,摔倒在地上,
 其實在摔倒之後,反而能看到只有摔倒時才能看到的風景。
  “有時候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就可以清楚看見前面的路。”

6. 坂本龍一:如果覺得比下有餘,這傢伙就完蛋了
 39歲時候,坂本龍一從東京搬到了紐約。他回憶說:
 “那時是1990年,80年代的巔峰期已過,正是慢慢走下坡路的時候,
 以時機來說,那時候去紐約真的很蠢,但反過來說,
 我現在的生活方式比以前在東京時候更加平靜孤獨,所以也是值得慶幸的事情。”
 坂本龍一自我評價是個“意志很薄弱”的人,“如果周圍有很多誘惑,就會禁不起誘惑。”
 他舉了個例子,在去紐約之前的兩年期間,他和朋友幾乎每天都喝酒到天亮。
 川村問坂本龍一,目前會把誰視為競爭對手。坂本龍一回答說:
 “無論在音樂還是電影上,我幾乎都選擇和已經去世的偉人對話,
 因為有很多人達到了我這輩子都無法達到的境界,所以我都要求自己'不可以看下面'。
 日本自古以來就有不要看高不看低的說法,
 但對創作者來說,如果覺得'比下有餘',這傢伙就完蛋了。”

❤內參-作家阿來:好書的三個標準

出處:作家阿來:好書的三個標準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阿來出版了新書《機村史詩》,
機村的“機”在藏語裡的意思是“根”,這部書反映的是普通人在20世紀後50年的命運。
接受《中國藝術報》採訪時,阿來談到了文學的責任、他的閱讀經驗和好書的標準。

阿來說,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跟上時代的變化,
但一個人限於他的能力、覺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跟得上。
就像高鐵已經開通了,但有些人只能坐時速50公里的車,
因為太快了他身體受不了,心臟要出問題。這樣的人社會當中有很多。
他認為:“
文學需要關注成功和輝煌,但文學還有一個很大的責任,就是同情,
不然文學的溫暖就會消失。”
他寫這本小說就是要寫邊緣的人物,
這些人物不那麼絕望的原因就是那些人性的、人情的溫暖,以及大自然給予的撫慰。

阿來說,
自己的閱讀經驗就是多讀,他從大學開始如飢似渴地閱讀,
讀多了就發現,有些書只是消磨時間,
有些書對心靈、人格建設甚至有負面作用,讀書需要挑選。
在他看來,好書必須同時具備幾個標準
第一,好書提供關於這個世界的正確的知識;
第二,它所提供的知識不是零碎的,而是系統化的、完整的,
好書可以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是站在熱愛人、同情人的基礎上的。
我們的情感要更正面,我們要有同情心,
我們會去熱愛這個世界上值得熱愛的人和事物,
這些情感性的東西,也是靠審美培養出來的”;
第三,好書還提供方法論
有的人不會思考,是因為不會把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結合起來,
用某種方法把它推進,只有閱讀能教會我們,
“讀審美的書,獲得審美能力;讀思辨性的書,你會獲得思辨的能力”。



-------------------------
摘要:
多讀,讀多了就發現,有些書只是消磨時間,
有些書對心靈、人格建設甚至有負面作用,讀書需要挑選。
好書必須同時具備幾個標準:
1. 好書提供關於這個世界的正確的知識
2. 它所提供的知識不是零碎的,而是系統化的、完整的
 好書可以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是站在熱愛人、同情人的基礎上的。
 我們的情感要更正面,我們要有同情心,
 我們會去熱愛這個世界上值得熱愛的人和事物,
 這些情感性的東西,也是靠審美培養出來的。
3. 好書還提供方法論
 有的人不會思考,是因為不會把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結合起來,
 用某種方法把它推進,只有閱讀能教會我們,
 讀審美的書,獲得審美能力;讀思辨性的書,你會獲得思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