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30

❤內參-大西洋月刊:“分心式教育”的危害

出處:大西洋月刊:“分心式教育”的危害


智能手機已經“入侵”了越來越多人的生活,人們擔心孩子們會過度沉迷於智能手機。
《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提出,相對於孩子,我們更應該關心沉迷手機的家長。
36氪編譯了這篇文章。

文章介紹,
當代家長與孩子面對面的交流頻率,與之前相比已經是最多的了,
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質量卻越來越低,甚至產生了一種虛假互動——
家長經常會出現在孩子的現實生活裡,但是情感上的存在卻是斷斷續續的。
沉迷智能手機的家長,他們的教育方式是注意力分散式的。
有一位經濟學家發現,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兒童受傷率提高了,兒童進急症室的次數也增加了。

除了兒童安全外,家長沉迷智能手機,也會影響兒童的認知發展。
美國現在學齡前兒童每天花在屏幕上的時間超過4個小時;
從1970年起,孩子開始“頻繁”接觸屏幕的平均年齡從四歲提前到了四個月大。


兒童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玩新型互動遊戲,或許有益於他們的成長。
但與父母進行重複的對話和互動,更有益於兒童的認知能力。
與嬰兒以及學步兒童交流時,
全球各地的家長都會使用類似的模式:高音調、簡化語法、誇張熱情的互動。
一項研究表明,11個月到14個月大的嬰兒,
如果接觸了這種互動式、情感回應型的說話方式,
他們會比沒接觸過這種交流方式的兩歲兒童多認識一倍的單詞。
另一項實驗表明,當嬰兒面對面聽完一個人講幾個小時的話,
之後他就能分出這種語言里特定的語音元素。
另一組嬰兒聽的是視頻裡的相同內容,但他們卻無法做到這一點。


兒童語言與認知發展專家凱西·赫希-帕西克說,
出色的語言技能的關鍵,就是兒童與成年人之間互相熟練對話。
如果家長因為接聽電話或查看短信而中斷交流時,兒童就沒法從對話中進行學習。

平衡成年人與孩子的需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家長長期的分心教育,會導致最糟糕的教育模式——雖然家長本人陪伴在孩子身邊,
但情感上的存在卻只是斷斷續續的。
與專心陪伴孩子的家長相比,因為智能手機而分心的家長,
如果他們在使用手機時被人打擾,就會感到很惱火,更容易發飆。
在這種交流過程中,孩子會從家長的不互動中覺得自己還不如一封郵件重要。


怎麼避免出現分心教育呢?
文章作者說,一個好消息是,
年紀小的孩子天生就能從大人那裡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
當你第一次分心的時候,孩子很快就會把你的注意力拽回來,
如果家長不改正自己的行為,孩子會試圖幫忙調整。
不過,如果家長一直不改正,孩子們最終也許會放棄。
最好的方式,就是當你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候,放下手中的手機。


------------------------
摘要:
當代家長與孩子面對面的交流頻率,與之前相比已經是最多的了,
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質量卻越來越低,甚至產生了一種虛假互動——
家長經常會出現在孩子的現實生活裡,但是情感上的存在卻是斷斷續續的。
沉迷智能手機的家長,他們的教育方式是注意力分散式的。
有一位經濟學家發現,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兒童受傷率提高了,兒童進急症室的次數也增加了。
除了兒童安全外,家長沉迷智能手機,也會影響兒童的認知發展。

兒童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玩新型互動遊戲,或許有益於他們的成長。
但與父母進行重複的對話和互動,更有益於兒童的認知能力。
與嬰兒以及學步兒童交流時,
全球各地的家長都會使用類似的模式:高音調、簡化語法、誇張熱情的互動。
一項研究表明,11個月到14個月大的嬰兒,
如果接觸了這種互動式、情感回應型的說話方式,
他們會比沒接觸過這種交流方式的兩歲兒童多認識一倍的單詞。
另一項實驗表明,當嬰兒面對面聽完一個人講幾個小時的話,
之後他就能分出這種語言里特定的語音元素。
另一組嬰兒聽的是視頻裡的相同內容,但他們卻無法做到這一點。
出色的語言技能的關鍵,就是兒童與成年人之間互相熟練對話。
如果家長因為接聽電話或查看短信而中斷交流時,兒童就沒法從對話中進行學習。

怎麼避免出現分心教育呢?
年紀小的孩子天生就能從大人那裡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
當你第一次分心的時候,孩子很快就會把你的注意力拽回來,
如果家長不改正自己的行為,孩子會試圖幫忙調整。
不過,如果家長一直不改正,孩子們最終也許會放棄。
最好的方式,就是當你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候,放下手中的手機。

2018/06/29

❤內參-杜克大學校長:大學裡應該學會的最重要的事

出處:杜克大學校長:大學裡應該學會的最重要的事


杜克大學校長文森特•普萊斯接受FT中文網採訪時說,
在他看來,一個學生在大學應該學會的最重要的東西是:健康的懷疑。

它首先意味著,要明白,知道的越多,就會越發現自己知識的匱乏,
因此也就越願意盡力去拓展自己知識的邊界;
其次,它還意味著要認識到自己的知識邊界,
然後,向其他更有經驗、懂得更多的人學習和求助,借助團隊,而不是凡事都自己做。

普萊斯對大學生的另一個建議是,要學會做得更少、平衡生活。
他認為,當今世界充滿了競爭,
因此,年輕的大學生們需要學會慢下來,保證充足的睡眠。
在這個充滿娛樂與通訊的世界裡,
大家一度相信每出現一種新媒介,都有舊媒介被取代,比如電影取代戲劇,電視取代電影。
但歷史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被取代的只有睡眠。
伴隨著每一項技術的發展,人們只是睡得越來越少,做得越來越多。
他們還看戲劇,還看電影,還看電視,只是睡得少了。 
他提供的方法是,把正在做的每件事都列出來,然後刪掉四分之一。
在他看來,認為自己做的事情越多越好,是沒有認清楚量和質的關係。
“有智慧的人會判斷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如何有效安排時間,或許也會推遲一些事情。”
因此,要學會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而不是讓自己身陷不必要的忙碌中。

普萊斯校長還提到了自己對於教育創新的兩個看法。
第一個看法是,他認為,教學要圍繞著“解決問題”,
因為人類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正是通過解決問題;
第二個看法是,要基於團隊教學,把學生分組,而不是把班級裡的每個學生都孤立來看。
比如,傳統上美國大學把本科教育視作一個金字塔形,
最開始時是面向非常多學生的大課和通識教育,然後逐漸找到細分的興趣點。
普雷斯認為,需要做的是把金字塔倒過來,
先從小課開始,比如工程學院給大一新生開了一門設計科,
新生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以團隊的形式完成一個設計項目。
結果學院發現,這樣做不但學生學習效果更好了,
而且還吸引了很多本來不會選擇工程專業的學生加入進來。



----------------------------
摘要:
一個學生在大學應該學會的最重要的東西是:健康的懷疑。
首先意味著,要明白,知道的越多,就會越發現自己知識的匱乏,
因此也就越願意盡力去拓展自己知識的邊界;
其次,它還意味著要認識到自己的知識邊界,
然後,向其他更有經驗、懂得更多的人學習和求助,借助團隊,而不是凡事都自己做。

普萊斯對大學生的另一個建議是,要學會做得更少、平衡生活。
他認為,當今世界充滿了競爭,
因此,年輕的大學生們需要學會慢下來,保證充足的睡眠。
在這個充滿娛樂與通訊的世界裡,
大家一度相信每出現一種新媒介,都有舊媒介被取代,比如電影取代戲劇,電視取代電影。
但歷史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被取代的只有睡眠。
伴隨著每一項技術的發展,人們只是睡得越來越少,做得越來越多。
他們還看戲劇,還看電影,還看電視,只是睡得少了。
他提供的方法是,把正在做的每件事都列出來,然後刪掉四分之一。
認為自己做的事情越多越好,是沒有認清楚量和質的關係。


普萊斯校長還提到了自己對於教育創新的兩個看法。
1. 教學要圍繞著“解決問題”,因為人類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正是通過解決問題
2. 基於團隊教學,把學生分組,而不是把班級裡的每個學生都孤立來看

❤內參-萬維鋼:怎麼判斷一個人有沒有迷信思維

出處:萬維鋼:怎麼判斷一個人有沒有迷信思維


我們生活在世界上,總要總結周圍事物的規律,並且會試著干預和控制,這是人的本能。
但如果一個人過度地找規律,想去干預和控制,就變成了迷信。
這是萬維鋼在得到訂閱專欄“萬維鋼·精英日課”裡提出的觀點。
也就是說,“迷信”跟“探索”其實是同一種思維,只是在程度上有區別。

那怎麼知道自己是在理性探索,還是已經陷入迷信了呢?
萬維鋼認為
要問自己兩個問題。
第一,你相不相信身邊有些事情是你不管做什麼都控制不了的。
第二,你相不相信這世界上有些事情是無緣無故發生的。
如果你不相信,一定要掌控自己的命運,認為世界上沒有偶然的事情,這就是迷信思維。


萬維鋼把迷信思維分為四個等級。
第一級是求神保佑。
這個等級比較低,就是寄希望於一種無法證明其存在的神秘力量,把命運交給神。

第二級是追求好運氣。
這有點兒自我奮鬥的意思,
比如,很多運動員在比賽之前會做一些有儀式感的動作,就屬於這種。

第三級是陰謀論。
不相信有什麼巧合,認為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第四級是隨時隨地都能發現生活中的意義,這個等級很難識別。
萬維鋼舉了個例子。
美國有個超市,曾經實行過一個政策,如果顧客用信用卡結賬,
顧客的名字就會出現在收據上, 超市要求收銀員看一眼顧客的名字並念出來,
比如,收銀員會說“XX先生,謝謝你”,這樣能讓人感到親切。
但沒多久這個做法就取消了,因為男顧客容易想多。
有的男顧客想,為什麼這個女收銀員要特意看一眼我的名字?她是不是對我有意思呢?
於是有人會跟女收銀員搭訕,甚至等女收銀員下班。
你看,明明是個例行公事的動作,有的人都能從中找到某種意義。

萬維鋼說,
從第一級到第四級,越低級的迷信越明顯,越高級的越普遍。
這裡面的關鍵就是如何面對隨機事件。
比如,公司有個人犯了個大錯,領導就此展開一系列聯想:
這個人是不是故意的?公司是不是從此就發展不好了?
是不是要嚴厲懲罰這個人,然後修改制度,形成新制度來避免這種錯誤?
如果什麼事都這麼幹,公司就沒有正事兒了。
實際上,有些事情就是無緣無故發生的,
只有你承認自己控制不了,放棄控制,才是科學的態度。

最後,萬維鋼把迷信總結為四句話:
在沒有道理的地方尋找道理,在沒有意義的地方找到意義,
在沒有規律的地方發現規律,在沒有因果的地方強加因果。希望以上觀點對你有啟發。


------------------------
摘要:(不完全正確)
那怎麼知道自己是在理性探索,還是已經陷入迷信了呢?
萬維鋼認為
要問自己兩個問題。
第一,你相不相信身邊有些事情是你不管做什麼都控制不了的。
第二,你相不相信這世界上有些事情是無緣無故發生的。
如果你不相信,一定要掌控自己的命運,認為世界上沒有偶然的事情,這就是迷信思維。

萬維鋼把迷信思維分為四個等級。
第一級是求神保佑。
 這個等級比較低,就是寄希望於一種無法證明其存在的神秘力量,把命運交給神。
第二級是追求好運氣。
 這有點兒自我奮鬥的意思,
 比如,很多運動員在比賽之前會做一些有儀式感的動作,就屬於這種。
第三級是陰謀論。
 不相信有什麼巧合,認為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第四級是隨時隨地都能發現生活中的意義,這個等級很難識別。
 例如:美國有個超市,曾經實行過一個政策,如果顧客用信用卡結賬,
 顧客的名字就會出現在收據上, 超市要求收銀員看一眼顧客的名字並念出來,
 比如,收銀員會說“XX先生,謝謝你”,這樣能讓人感到親切。
 但沒多久這個做法就取消了,因為男顧客容易想多。
 有的男顧客想,為什麼這個女收銀員要特意看一眼我的名字?她是不是對我有意思呢?
 於是有人會跟女收銀員搭訕,甚至等女收銀員下班。
 你看,明明是個例行公事的動作,有的人都能從中找到某種意義。

這裡面的關鍵就是如何面對隨機事件。
公司有個人犯了個大錯,領導就此展開一系列聯想:
這個人是不是故意的?公司是不是從此就發展不好了?
是不是要嚴厲懲罰這個人,然後修改制度,形成新制度來避免這種錯誤?
如果什麼事都這麼幹,公司就沒有正事兒了。
實際上,有些事情就是無緣無故發生的,
只有你承認自己控制不了,放棄控制,才是科學的態度。

❤內參-5個戰勝中期危機或中年危機的方法

出處:5個戰勝中期危機或中年危機的方法


中年危機是一個大家經常會討論的話題。人們習慣性地把很多困境都推到“中年危機”頭上。
但丁在《神曲》開頭的詩句,
“人生之旅行至中途,我發現自己步入一片幽暗森林,
因為正確的道路早已晦澀難明”,也被認為是對中年危機最好的描述。
但丁開始寫作《神曲》時,的確也是行至人生中途,那年他35歲。


不過,“中年危機”理論的歷史其實並不長。
1965年,加拿大心理學家埃利奧特·賈克斯(Elliot Jaques)在
《國際精神分析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在文章中,通過對包括莫扎特、拉斐爾、但丁和高更等藝術家的研究,
賈克斯提出了此後流傳很廣的“中年危機”理論。

賈克斯寫道:“在個人發展的過程中,
存在一些關鍵的階段,這些階段呈現出轉折點和快速過渡時期的特徵。
其中最不為人知而又最關鍵的一個階段發生在35歲左右後,我把它稱為'中年危機'。”

作家丹尼爾·平克在自己的書《時機管理》中說,
其實,中年危機的概念根本站不住腳,因為無論是在實驗室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
心理學家們都沒有找到支持這個理論的證據。

不過,研究人員倒是發現了一種中年模式,那就是U型曲線。

2010年時,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在內的學者
做了一項研究,“美國幸福感年齡分佈”,調查結果呈現一個U型:
二三十歲的人幸福程度比較高,40到50歲左右幸福感開始變低,
超過55歲之後,幸福感再次升高。

幸福感的U型曲線顯示,中年人會經歷溫和的低潮,但不是一場洶湧的危機。

經濟學家戴維·布蘭奇福勞和安德魯·奧斯瓦德曾經對超過50萬名美國人和歐洲人的研究,
同樣也發現幸福感在所有人的生命中期階段都出現了下滑,都呈現出相似的U型曲線。

而且,幸福感的U型曲線還不僅僅存在於人類中。
2012年時,5名科學家進行了一項橫跨3個國家的對500多隻大猩猩的研究,
這些大猩猩涵蓋了從幼年到成年的年齡段。
結果發現,大猩猩的情緒,隨著年齡變化,也呈現出U型曲線狀況。
也就是說,大猩猩到了中年,幸福感也會降低。

這種現象,可以被稱為是一種中期低潮,
也就是在人生的中間階段,人很容易感到疲倦和迷惘。
休斯頓大學教授布琳·布朗對“中年”的定義就是:
這是“世界抓住你的肩膀告訴你,'我幫不了你,你得靠自己'的時期。”
或者用但丁的話說, “正確的道路晦澀難明”。


有什麼辦法來克服這種中期低潮嗎?丹尼爾·平克在書裡嘗試著給出了五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他稱之為巴菲特法,也就是優先處理最高目標。
據說,有一次巴菲特跟他的私人飛行員聊天。
飛行員顯然就處在一種低潮期,他感到很沮喪,覺得自己沒能做到自己想做的所有事。
巴菲特給他開了一個藥方,包括三個步驟。
首先,寫下來你未來生活中最重要的25個目標。
其次,從這個清單裡,再圈出來最重要的5個,這5個就是你的最優先級事項。
於是,這個清單相當於變成了兩個清單。一個是你的5個最高目標。
另一個是其餘的20個目標。最後,立即著手計劃如何實現這5個最高目標。
至於其他的20個目標,在你實現5個最高目標之前,看都不要看它們。
僅僅實現5個目標,就會用去你很多時間。


第二,尋求職業生涯中期指導
大多數人都認為,在剛開始進入職場時,需要去尋求建議,並且接受指導。
但是,當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成功開始職業生涯之後,就會忽略這一點。
事實上,
如果想要更好地應對職業生涯中期的低潮,那就要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都主動尋求指導。
那些更有經驗的人,可以幫助你更好應對中年低潮期。
不僅僅是在開始時我們需要別人的指導,其實整個階段都需要。

第三個方法是,做一個思想實驗,假想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的事情從來沒發生過。
每個人生活中都有很多美好的事,比如結婚、生孩子、升職、結識了一位很好的朋友等。
把這些事情寫下來,然後,提醒自己,儘管它們可能都很偶然,
原本都可能不會發生,但是它們都真的發生了。
這個思想實驗可以讓你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比你所想的要精彩很多。

第四,給自己寫一封自我同情的信
找出讓自己感到遺憾或者失望的事情,然後,給自己寫一封郵件,寫下自己的感受。
而且,要從一個無條件愛你的朋友的角度寫這封信。
此外,除了理解和同情之外,要再附上一段行動建議,
也就是說,你可以對生活做出哪些改變,以及將來如何改進。

第五個方法是等待
有時候最好的行動是什麼也不做。
因為有時候你的低潮期就像一場感冒一樣,雖然很難受,但是它終究會過去。
而且,就像感冒痊癒的人一點都記不得感冒期間自己多麼難受一樣,
你也會完全忘記低潮期的痛苦。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時機管理:完美時機的隱秘模式》;
作者:丹尼爾·平克;湛廬文化出版



-----------------------------------
摘要:
但丁在《神曲》開頭的詩句,
人生之旅行至中途,我發現自己步入一片幽暗森林,
因為正確的道路早已晦澀難明”
,也被認為是對中年危機最好的描述。
但丁開始寫作《神曲》時,的確也是行至人生中途,那年他35歲。
而休斯頓大學教授布琳·布朗對“中年”的定義就是:
這是“世界抓住你的肩膀告訴你,'我幫不了你,你得靠自己'的時期。”
或者用但丁的話說, “正確的道路晦澀難明”。

有什麼辦法來克服這種中期低潮嗎?
1. 優先處理最高目標

 據說,有一次巴菲特跟他的私人飛行員聊天。
 飛行員顯然就處在一種低潮期,他感到很沮喪,覺得自己沒能做到自己想做的所有事。
 巴菲特給他開了一個藥方,包括三個步驟。
 首先,寫下來你未來生活中最重要的25個目標。
 其次,從這個清單裡,再圈出來最重要的5個,這5個就是你的最優先級事項。
 於是,這個清單相當於變成了兩個清單。一個是你的5個最高目標。
 另一個是其餘的20個目標。最後,立即著手計劃如何實現這5個最高目標。
 至於其他的20個目標,在你實現5個最高目標之前,看都不要看它們。
 僅僅實現5個目標,就會用去你很多時間。
2. 尋求職業生涯中期指導
 如果想要更好地應對職業生涯中期的低潮,那就要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都主動尋求指導。
3. 做一個思想實驗,假想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的事情從來沒發生過
 每個人生活中都有很多美好的事,比如結婚、生孩子、升職、結識了一位很好的朋友等。
 把這些事情寫下來,然後,提醒自己,儘管它們可能都很偶然,
 原本都可能不會發生,但是它們都真的發生了。
 這個思想實驗可以讓你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比你所想的要精彩很多。
4. 給自己寫一封自我同情的信
 找出讓自己感到遺憾或者失望的事情,然後,給自己寫一封郵件,寫下自己的感受。
 而且,要從一個無條件愛你的朋友的角度寫這封信。
 此外,除了理解和同情之外,要再附上一段行動建議,
 也就是說,你可以對生活做出哪些改變,以及將來如何改進。
5. 等待
 有時候最好的行動是什麼也不做。
 因為有時候你的低潮期就像一場感冒一樣,雖然很難受,但是它終究會過去。
 而且,就像感冒痊癒的人一點都記不得感冒期間自己多麼難受一樣,
 你也會完全忘記低潮期的痛苦。

2018/06/28

❤內參-寫出清晰簡潔文章的8個原則

出處:寫出清晰簡潔文章的8個原則


無論是寫微博、發朋友圈,還是寫電子郵件、寫總結報告,都需要很好的寫作能力。
想要寫出優雅流暢、清晰簡潔的文章,
可以參考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認知科學家斯蒂芬·平克的《風格感覺:21世紀寫作指南》
這本書。平克結合現代語言學和認知科學,提供了一份有關寫作風格的指南。
安人心智集團董事長陽志平在這本書的序言中,總結了書裡提到的8個寫作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節儉使用元話語
元話語指的是文章中用來標記結構的標記語言,相當於給讀者“設置路標”,
提醒讀者該注意什麼。比如下面這句話:
“第一章討論引起名字流行程度上升和下降的因素”,這就是一個路標。
如果這種標記語言太多,不容易理解和記憶。可以用提問來代替元話語。
比如,上面那句話就可以改成:“一個名字流行或者不流行的原因是什麼”。
好的寫作善於利用讀者的期待心理,而不是讓讀者受困於各種路標。


第二個原則是,放棄專家腔,更自然地對話。
比如,有一段文字是這樣寫的: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將注意力轉向兒童語言習得的問題。
本文將評述這一過程近年來的研究。”這就是一種很無聊的寫法。
如果是自然的寫法,可以這麼改:
“小孩子不用專門上課,就能獲得說一門語言的能力。他們怎麼做到的?”
對話比主題更重要,你要做的是向讀者解釋一些重要的主題,
而不是告訴讀者某個主題有多難,或者背後的學術爭議多複雜。
要記住,寫作是在和讀者對話,別把你的老本行當作談話主題。
你關心的,不一定是讀者關心的。


第三個原則是,寫作清晰有力,少用模糊詞彙。
模糊詞彙指的是“顯然”“幾乎”“某種程度上”這樣的詞。
雖然這些詞有時候是必要的,但太乏味了。而且如果使用過度,
還會帶來不好的暗示,比如,當你在新聞裡讀到這樣一句話:
“據說死者躺在血泊裡,背上插把刀”,你還會信任這篇新聞嗎?
再比如,“非常”“十分”“特別”等詞語,也會有過猶不及的效果。
舉個例子,你懷疑一個人偷了你的錢,並且得到了以下兩種說法:
第一,這個人是個誠實的人。第二,這個人是個特別誠實的人。
聽到“特別誠實”的說法時,你會更懷疑這個人。因為對不加修飾的形容詞或者名詞,
人們更願意接受二元對立的理解,要嘛誠實,要嘛不誠實。
而添加了修飾詞,就會凸顯程度的差異,“特別誠實”有多誠實呢?
第四個原則是,不要陳詞濫調。
你要用新鮮、言簡意賅的詞,來代替陳詞濫調。
讀者讀文章就像看戲一樣,他們會沉浸其中,陳詞濫調容易讓人齣戲。
當讀者聽到一個又一個暗淡無味的詞的時候,會關閉視覺想像,
這時候他們聽到的只是一個個熟悉的音節。好作家會把舊的東西重新包裝,寫出新意。


第五個原則是,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抽象名詞
濫用抽象名詞,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性、度、力”,
比如,很多書的標題都會用“某某力”,像《說服力》《溝通力》等。
文筆不好的文章,你還會經常讀到“專注度”“相關度”,或者是“顯著性”“科學性”等。
這樣的詞最好能不寫就不寫。
另一類濫用抽象名詞的例子是官僚體,
指的是文章裡出現“問題、模式、水平、觀點”這樣的詞。
舉個例子,“一個有著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會變得很危險”,
這句話就應該刪掉“問題”這兩個字,可以改成這樣:“有心理疾病的人會變得很危險”。


第六個原則是,去掉殭屍名詞。
“名詞化”是指將動詞變成名詞,比如,“確認”變成“做出確認”,
“決定辭職”變成“做出辭職的決定”。這是寫作的大忌。
動詞變成名詞之後,就失去了鮮活的力量,和動作發起者的關聯也被削弱了。


第七個原則是,採用互動和主動的風格
採用互動的風格,可以提高情感指數。
“情感指數”說的是你是否關心讀者。這裡有一個不關心讀者的例子:
“我們高興地宣布,本實驗室的新設施將對外開放,隨時準備承接各類腦科學實驗。”
這裡的“我們”以及“本實驗室的新設施將對外開放”,都沒有站在讀者的角度。
為了提高情感指數,可以改成這樣:“你將有機會使用本實驗室,來做你的腦科學實驗。”
另外,要盡量使用主動語態,比如,“隨著時間的推移,X會帶來持續的累積性毀壞”,
就可以改成:“不要使用X,它在幾分鐘內就可以將你殺死。”

第八個原則是,如果你只是偶爾用一下被動語態,可以大膽地用。
只是要記住,你要試著吸引用戶的注意力,集中到你要突出的事物上。
主動語態的作用,是引導讀者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出的行動上;
被動語態則讓讀者把注意力放在做出這些行動的人或物上。有時需要關注的正是後者。
比如這個句子:“看到小王了嗎?他正被一位拿著購物袋的女子扔雞蛋。”
這裡的被動語態就很合理,因為它可以讓人對小王產生注意力。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風格感覺:21世紀寫作指南》;
作者:斯蒂芬·平克;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
摘要:
1. 節儉使用元話語
 元話語指的是文章中用來標記結構的標記語言,相當於給讀者“設置路標”,
 提醒讀者該注意什麼。比如下面這句話:
 “第一章討論引起名字流行程度上升和下降的因素”,這就是一個路標。
 如果這種標記語言太多,不容易理解和記憶。可以用提問來代替元話語。
 比如,上面那句話就可以改成:“一個名字流行或者不流行的原因是什麼”。
 好的寫作善於利用讀者的期待心理,而不是讓讀者受困於各種路標。
2. 放棄專家腔,更自然地對話
 比如,有一段文字是這樣寫的: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將注意力轉向兒童語言習得的問題。
 本文將評述這一過程近年來的研究。”這就是一種很無聊的寫法。
 如果是自然的寫法,可以這麼改:
 “小孩子不用專門上課,就能獲得說一門語言的能力。他們怎麼做到的?”
 對話比主題更重要,你要做的是向讀者解釋一些重要的主題,
 而不是告訴讀者某個主題有多難,或者背後的學術爭議多複雜。
 要記住,寫作是在和讀者對話,別把你的老本行當作談話主題。
 你關心的,不一定是讀者關心的。
3. 寫作清晰有力,少用模糊詞彙
 模糊詞彙指的是“顯然”“幾乎”“某種程度上”這樣的詞。
 雖然這些詞有時候是必要的,但太乏味了。而且如果使用過度,
 還會帶來不好的暗示,比如,當你在新聞裡讀到這樣一句話:
 “據說死者躺在血泊裡,背上插把刀”,你還會信任這篇新聞嗎?
 再比如,“非常”“十分”“特別”等詞語,也會有過猶不及的效果。
 舉個例子,你懷疑一個人偷了你的錢,並且得到了以下兩種說法:
 第一,這個人是個誠實的人。第二,這個人是個特別誠實的人。
 聽到“特別誠實”的說法時,你會更懷疑這個人。因為對不加修飾的形容詞或者名詞,
 人們更願意接受二元對立的理解,要嘛誠實,要嘛不誠實。
 而添加了修飾詞,就會凸顯程度的差異,“特別誠實”有多誠實呢?
4. 不要陳詞濫調
 好作家會把舊的東西重新包裝,寫出新意。
5. 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抽象名詞
 濫用抽象名詞,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性、度、力”,
 比如,很多書的標題都會用“某某力”,像《說服力》《溝通力》等。
 文筆不好的文章,你還會經常讀到“專注度”“相關度”,或者是“顯著性”“科學性”等。
 這樣的詞最好能不寫就不寫。
 另一類濫用抽象名詞的例子是官僚體,
 指的是文章裡出現“問題、模式、水平、觀點”這樣的詞。
 舉個例子,“一個有著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會變得很危險”,
 這句話就應該刪掉“問題”這兩個字,可以改成這樣:“有心理疾病的人會變得很危險”。
6. 去掉殭屍名詞
 “名詞化”是指將動詞變成名詞,比如,“確認”變成“做出確認”,
  “決定辭職”變成“做出辭職的決定”。這是寫作的大忌。
 動詞變成名詞之後,就失去了鮮活的力量,和動作發起者的關聯也被削弱了。
7. 採用互動和主動的風格
 採用互動的風格,可以提高情感指數。
 “我們高興地宣布,本實驗室的新設施將對外開放,隨時準備承接各類腦科學實驗。”
 這裡的“我們”以及“本實驗室的新設施將對外開放”,都沒有站在讀者的角度。
 為了提高情感指數,可以改成這樣:“你將有機會使用本實驗室,來做你的腦科學實驗。”
 另外,要盡量使用主動語態,比如,“隨著時間的推移,X會帶來持續的累積性毀壞”,
 就可以改成:“不要使用X,它在幾分鐘內就可以將你殺死。”
8. 如果你只是偶爾用一下被動語態,可以大膽地用
 只是要記住,你要試著吸引用戶的注意力,集中到你要突出的事物上。
 被動語態則讓讀者把注意力放在做出這些行動的人或物上。有時需要關注的正是後者。
 比如這個句子:“看到小王了嗎?他正被一位拿著購物袋的女子扔雞蛋。”
 這裡的被動語態就很合理,因為它可以讓人對小王產生注意力。

2018/06/27

❤內參-科學休息的五個原則

出處:科學休息的五個原則


有的人喜歡早睡早起,有的人則喜歡熬夜工作,每個人的作息時間很不一致。
作家丹尼爾·平克在他的書《時機管理》中,根據每個人的時間類型,
把人分為三種:雲雀,也就是早睡早起型;貓頭鷹,晚睡型;
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第三種鳥。
第三種鳥其實是大多數,平克引用一項研究的數據說,60%~80%的人是第三種鳥。

對於雲雀和第三種鳥這兩種時間類型的人而言,有一個突出的現象就是:
這些人在下午時的效率、判斷力等都會弱一些。有一項針對丹麥小學生的試驗顯示,
在全國標準化考試中,下午參加考試的小學生,得分明顯低於當天早上參加考試的學生。
2011年還有三個社會學家研究了以色列司法委員會關於是否同意犯人假釋的決策,
結果發現,早上時,法官們表現得更有同理心,更有善意;下午時,法官們往往會更嚴厲。


但是,兩項研究中還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如果中間讓他們得到休息,他們的表現就會提高。
下午考試的丹麥學生們,在考試前休息閒聊了二三十分鐘,之後他們的分數有所提高;
法官們休息後,也會再次回到早上的狀態。

平克說:“如果低谷是毒藥,恢復性休息就是解藥。”具體該如何休息呢?
並沒有唯一的答案,但是,他給出了5個科學休息的指導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休息比不休息有效。
平克說,
下午時段存在的一個問題是,
人們可能因為堅持了一項任務太長時間,結果忘了最初想要達到的目標。
短暫的休息可以幫助人保持專注,並且激活對目標的決心。
而且,經常性的短暫休息要比偶爾的短暫休息更有效。
員工效率檢測公司DeskTime就說,他們發現最有效率的人,都能夠實現有效休息。
這家公司還提供了一個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的黃金分割比例,
也就是工作52分鐘,休息17分鐘。

第二個原則是,動起來比坐著有效。
平克引用一項研究說,
每小時走5分鐘,能夠改善一整天的情緒,並且減少人的疲勞感。
而且,這些微型運動比專門散步30分鐘更有效。

第三個原則是,社交比獨處有效
這條原則的意思是,社交休息,也就是跟同事一起閒聊,談論工作之外的事情,
比吃零食、在網上閒逛等方式更能有效減輕壓力和改善情緒。

第四個原則是,戶外散步比待在室內有效。
在戶外散步的人能夠更好地恢復情緒。
即使不能到戶外,望著窗外的大自然也比盯著牆壁要好。
第五個原則是,徹底放空要比思緒萬千有效
很多人會認為回复微信、刷社交網絡、跟人聊聊工作也是休息,
但是更有效的方式是,徹底放空。


-------------------------
摘要:
“如果低谷是毒藥,恢復性休息就是解藥。”具體該如何休息呢?
並沒有唯一的答案,但是,有5個科學休息的指導原則。
1. 休息比不休息有效
 下午時段存在的一個問題是,
 人們可能因為堅持了一項任務太長時間,結果忘了最初想要達到的目標。
 短暫的休息可以幫助人保持專注,並且激活對目標的決心。
 而且,經常性的短暫休息要比偶爾的短暫休息更有效。
 員工效率檢測公司DeskTime就說,他們發現最有效率的人,都能夠實現有效休息。
 這家公司還提供了一個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的黃金分割比例,
 也就是工作52分鐘,休息17分鐘。

2. 動起來比坐著有效
 每小時走5分鐘,能夠改善一整天的情緒,並且減少人的疲勞感。
 而且,這些微型運動比專門散步30分鐘更有效。
3. 社交比獨處有效
 社交休息,也就是跟同事一起閒聊,談論工作之外的事情,
 比吃零食、在網上閒逛等方式更能有效減輕壓力和改善情緒。
4. 戶外散步比待在室內有效
 在戶外散步的人能夠更好地恢復情緒。
 即使不能到戶外,望著窗外的大自然也比盯著牆壁要好。
5. 徹底放空要比思緒萬千有效
 很多人會認為回复微信、刷社交網絡、跟人聊聊工作也是休息,
 但是更有效的方式是,徹底放空。

❤內參-新研究:培養興趣比尋找興趣更重要

出處:新研究:培養興趣比尋找興趣更重要


在選擇職業方向時,一條常見的建議是你應該尋找自己的興趣所在。
斯坦福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比起“尋找興趣”,培養自己對一件事的興趣更重要。
科普作家遊識猷在微博上分享了這項研究。

這項研究發表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
研究者之一是提出“成長型思維”的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
其中一項實驗是這樣的:研究者先給學生們看一個非常有趣的黑洞科普視頻,
絕大多數學生都為之著迷。然後研究者讓學生讀一篇很難的黑洞科學文章,
於是學生對黑洞剛剛燃起的興趣迅速下降了。
而下降得最多的,就是那些特別相信“尋找興趣”的人。


原因很簡單,“尋找興趣”會讓人誤解真正做好這件事的難度。
相信“尋找興趣”的人認為,一旦你尋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其他領域就可以忽略。
當你命中註定要去做某件事,這事就應該能讓你興趣盎然,
讓你自然而然地廢寢忘食、孜孜不倦,
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根本不該出現難以克服的困難。
“被難倒”和“失去興趣”都是證據,證明這件事不是你的“命中註定”。

不過,這種想法只是美好的想像。
現實裡,有時候的確會出現專注又有收穫的“心流”狀態,
但更多時候出現的是挫折和看不到出口的忍耐。
一件你覺得很困難的事情,仍然可能成為你的真愛。
對一件事情懷有熱情,也絕不等於從此有了無窮無盡的動力,時刻都幹勁十足。


研究者總結,“培養興趣”是比“尋找興趣”更有效的建議。
興趣只是一顆種子,即使你機緣巧合獲得了種子,
也需要付出多年不懈努力,才能讓它真正枝繁葉茂。
“培養興趣”指的就是這樣的過程,你感覺某個領域有意思,
認為自己能有所作為,然後花時間,花精力,全心投入,
遭遇各種挫折,最終靠著你的堅持付出,親手塑造了你的興趣和未來。
經歷過這一切再回看時,你才會看到“興趣”和“意義”所在。



--------------------------
摘要:
比起“尋找興趣”,培養自己對一件事的興趣更重要。
原因很簡單,“尋找興趣”會讓人誤解真正做好這件事的難度。

相信“尋找興趣”的人認為,一旦你尋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其他領域就可以忽略。
當你命中註定要去做某件事,這事就應該能讓你興趣盎然,
讓你自然而然地廢寢忘食、孜孜不倦,
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根本不該出現難以克服的困難。
“被難倒”和“失去興趣”都是證據,證明這件事不是你的“命中註定”。

這種想法只是美好的想像。
現實裡,有時候的確會出現專注又有收穫的“心流”狀態,
但更多時候出現的是挫折和看不到出口的忍耐。

一件你覺得很困難的事情,仍然可能成為你的真愛。
對一件事情懷有熱情,也絕不等於從此有了無窮無盡的動力,時刻都幹勁十足。

“培養興趣”是比“尋找興趣”更有效的建議。
興趣只是一顆種子,即使你機緣巧合獲得了種子,
也需要付出多年不懈努力,才能讓它真正枝繁葉茂。
“培養興趣”指的就是這樣的過程,你感覺某個領域有意思,
認為自己能有所作為,然後花時間,花精力,全心投入,
遭遇各種挫折,最終靠著你的堅持付出,親手塑造了你的興趣和未來。
經歷過這一切再回看時,你才會看到“興趣”和“意義”所在。

2018/06/26

❤內參-為什麼爛電影反而劇本要改很多次

出處:為什麼爛電影反而劇本要改很多次


張翼是一位電影編劇。他的作品包括跟陳可辛導演合作的《中國合夥人》和《親愛的》。
2015年,張翼憑藉《親愛的》獲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編劇獎。
微信公眾號“導演幫”發表了一篇張翼談編劇經驗的演講稿。
張翼說,在編劇寫作的過程中,沒有靈感不能算困難。
他以自己的經驗為例,他做了將近十年編劇,每天都在寫作,
但每年可能只能碰到10次有靈感的情況,
“如果依靠靈感的話,是不可能成為一個職業編劇的,
讓你成為一個職業編劇的,是沒有靈感的那些天。”

編劇寫作過程中真正大的困難是“決策的困難”。
按照張翼自己的觀察,其實很多大家看到的爛片,背後的導演和劇作人員都用了很多心血。
他們的編劇的工作方式往往是:
一群人關在一個屋子裡聊,聊出大綱,編劇去寫,然後再經過無數次討論,
一遍一遍地改,“越是爛片可能創作的稿數會越多”。
反而是大家評價很好的電影,劇本是一稿定乾坤,
比如大衛·芬奇導演的《社交網絡》。編劇艾倫·索金只寫了一稿,導演就開始拍了。


為什麼要經歷這麼多次劇本修改?
張翼認為,是決策方向出了問題。決策出現問題,往往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大家都知道電影要想好賣,就要取悅觀眾。
但是,很多編劇和新人導演在取悅觀眾上犯了吃力不討好的問題,
比如看到《捉妖記》火,就去寫妖怪。
張翼的觀點是,中國有數以億計的電影觀眾,不存在一概而論的觀眾。
要是對觀眾真的有認識,就應該從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出發,再結合觀眾的趣味去寫。
比如,喜歡探究問題,可以寫懸疑片,對愛情有感覺,就寫愛情片。
第二種情況是,編劇和導演想取悅自己。但是張翼說,根據他的觀察,
“想取悅自己的人通常都是在逃避自己。
不知道怎麼面對自己的時候,才會去做取悅自己的事。”

這兩種情況,都是編劇自己的問題,或者是創作經驗的問題,或者是自身認識的問題。
造成決策問題的第三種情況是,投資方的急功近利。
投資方逼迫編劇去做一些事情,這時候,也會出現方向問題,
而且無論後期做任何補救,都會很困難。

總之,編劇張翼認為,很多爛電影的劇本反而是費勁心血修改很多次,
原因是在劇本寫作的過程中出現了決策方向的問題。



----------------------------
摘要:
張翼說,在編劇寫作的過程中,沒有靈感不能算困難。
他以自己的經驗為例,他做了將近十年編劇,每天都在寫作,
但每年可能只能碰到10次有靈感的情況,
“如果依靠靈感的話,是不可能成為一個職業編劇的,
讓你成為一個職業編劇的,是沒有靈感的那些天。”

編劇寫作過程中真正大的困難是“決策的困難”。
一群人關在一個屋子裡聊,聊出大綱,編劇去寫,然後再經過無數次討論,
一遍一遍地改,“越是爛片可能創作的稿數會越多”。
為什麼要經歷這麼多次劇本修改?是決策方向出了問題。
1. 大家都知道電影要想好賣,就要取悅觀眾

 但是,很多編劇和新人導演在取悅觀眾上犯了吃力不討好的問題,
 比如看到《捉妖記》火,就去寫妖怪。
 應該從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出發,再結合觀眾的趣味去寫。
 比如,喜歡探究問題,可以寫懸疑片,對愛情有感覺,就寫愛情片。
2. 編劇和導演想取悅自己
 “想取悅自己的人通常都是在逃避自己。
 不知道怎麼面對自己的時候,才會去做取悅自己的事。”
3. 投資方的急功近利
 投資方逼迫編劇去做一些事情,這時候,也會出現方向問題,
 而且無論後期做任何補救,都會很困難。

2018/06/25

❤內參-建議:這3個關鍵詞幫你突破心理舒適區

出處:建議:這3個關鍵詞幫你突破心理舒適區


突破舒適區會讓自己大幅度進步,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在布蘭迪斯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安迪·莫林斯基(Andy Molinsky)看來,
想要走出舒適區,需要強有力的行動策略。
他的新書《進化:如何突破心理舒適區》提出了3個關鍵詞:
信念、定制化和清晰度。自媒體人“戰隼”在微信公眾號介紹了這3個關鍵詞。

第一,信念。
只有真正認識到改變的重要性,相信目標是合理的,
你才會為了信念而忍受各種不適和痛苦,承受持久的壓力和緊張,
比如運動員為了獲得金牌而忍受艱苦訓練。

如果你想讓自己有所突破,就一定要給自己一點挑戰,
期待可以改變的生活,或者是增加聲譽,或者是增加自信,或者是得到認同。
把信念具體化明確化,會給你自己更有力的精神支撐。


第二,定制化
突破舒適區,你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書中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裁縫和工廠流水線的衣服最大的區別是尺寸。
可能兩件衣服看起來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是改變都在細節處,就是這一點點的改變可以讓你更舒服,穿起來更合身。

而定制化的意思正是如此,
由於每個人的環境、情況不一樣,在改變過程中,你應該掌握主動權,
在合理的範圍內根據自己的偏好做出改變。
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適合的說話方式、行動模式與場景,
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才能讓改變更容易發生。


第三,清晰度。
清晰度指的是你要知道自己在哪個階段。
很多人意識不到自己正在“舒適圈”裡,天天把“我每天都要加班”、
“要養家帶孩子”等藉口掛在嘴邊,認為自己的生活這麼忙碌緊湊,和“舒適”沒有關係。
事實上,這種按部就班的生活可能就是你的“舒適區”。
因此,在採取行動之前,
你需要清晰地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跨出舒適區,以及自己處在哪個階段。
對自己的現狀有了清晰的認知,會有助你減少突破過程中的痛苦和掙扎。

此外,在努力改變時,每個人都會產生下意識的逃避心理。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試著在思考時,把自己置身事外,
用不同角度重新思考所面臨的問題,
比如不考慮已經投入的沉沒成本,或者把自己換成其它人,
想想要是我的朋友或同學遇到這件事,我會怎樣建議他們。



-------------------------------
摘要:
想要走出舒適區,有3個關鍵詞:信念、定制化和清晰度。
1. 信念
 只有真正認識到改變的重要性,相信目標是合理的,
 你才會為了信念而忍受各種不適和痛苦,承受持久的壓力和緊張,
 比如運動員為了獲得金牌而忍受艱苦訓練。
 把信念具體化明確化,會給你自己更有力的精神支撐。
2. 定制化
 突破舒適區,你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由於每個人的環境、情況不一樣,在改變過程中,你應該掌握主動權,
 在合理的範圍內根據自己的偏好做出改變。
 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適合的說話方式、行動模式與場景,
 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才能讓改變更容易發生。
3. 清晰度
 清晰度指的是你要知道自己在哪個階段。
 很多人意識不到自己正在“舒適圈”裡,天天把“我每天都要加班”、
 “要養家帶孩子”等藉口掛在嘴邊,認為自己的生活這麼忙碌緊湊,和“舒適”沒有關係。
 事實上,這種按部就班的生活可能就是你的“舒適區”。
 因此,在採取行動之前,
 你需要清晰地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跨出舒適區,以及自己處在哪個階段。
 對自己的現狀有了清晰的認知,會有助你減少突破過程中的痛苦和掙扎。
 此外,用不同角度重新思考所面臨的問題,

 比如不考慮已經投入的沉沒成本,或者把自己換成其它人,
 想想要是我的朋友或同學遇到這件事,我會怎樣建議他們。

❤內參-觀點:大學教育的重點是學科脈絡而非知識

出處:觀點:大學教育的重點是學科脈絡而非知識


裴堅是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副院長,他也負責學院的本科生教學工作。
在長期的教學中,他發現,
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過於注重知識層面的教和學,而忽視了其他更重要的東西。
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他分享了自己對大學教育的看法。

裴堅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應該隨之變化。
他說,中國在50年代和80年代當時都是重新建設國家的時代,
那時會更需要比如工程師這樣的專業人才,
所以那時會強調學生進入大學後必須學習能直接派上用場的東西,
完成四年學業後就可以到工廠幹活,做一些具體的工作。
那時社會迫切需要專業人才,能夠直接上手,直接操作。
裴堅說他在進入大學的時候,大家普遍覺得學化工的學生將來就是進化工廠。

不過在裴堅看來,
現在的大學教育不應該再這樣,
現在大學生畢業應該能夠勝任任何行業的工作,整個教育理念也應該隨之改變。
他認為
不應該再去強調一個學生在化學院就必須學多少化學知識,
而是應該樹立起一個對學科的認知,
以及對這個學科到底是怎樣的發展思路有個大體的了解,
了解學科裡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發展規律。
學生們都很聰明,要教給他們的不是課上某個問題,在具體工作中遇到具體問題,
他必須有一個解決方案,
大學應該教授給他解決方案是如何設計的,這是細枝末節的知識點無法解決的關鍵。
且不說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運用問題,就是對學科整體脈絡的把握,
現在的大學教學往往也陷入了不得要領的境地。

裴堅說,
學生在大學裡應該明確將來的發展所需,
需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明確現在如何為自己將來的發展做好鋪墊。
裴堅也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建議,
大學應該重新構建教學模式,
在改革中一個具體強調的地方在於一個學科應該能夠提煉出核心內容,
也就是最能代表學科發展水平、最能展現整個學科發展脈絡的核心課程。
學生們在學習這些課程之後,對學科基本概念和範圍有了掌握,就可以取得本科學位,
如果對專業有興趣,可以進一步鑽研學習,攻讀研究生和從事研究工作。
而如果他願意做別的事,大學也應該提供更多機會,
這樣才能出現更多複合型人才,他們的知識結構也會是交叉型的、融合型的。



------------------------
摘要:
現在大學生畢業應該能夠勝任任何行業的工作,整個教育理念也應該隨之改變。
不應該再去強調一個學生在化學院就必須學多少化學知識,
而是應該樹立起一個對學科的認知,
以及對這個學科到底是怎樣的發展思路有個大體的了解,
了解學科裡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發展規律。
學生們都很聰明,要教給他們的不是課上某個問題,在具體工作中遇到具體問題,
他必須有一個解決方案,大學應該教授給他解決方案是如何設計的,
這是細枝末節的知識點無法解決的關鍵。


大學應該重新構建教學模式,
在改革中一個具體強調的地方在於一個學科應該能夠提煉出核心內容,
也就是最能代表學科發展水平、最能展現整個學科發展脈絡的核心課程。

學生們在學習這些課程之後,對學科基本概念和範圍有了掌握,就可以取得本科學位,
如果對專業有興趣,可以進一步鑽研學習,攻讀研究生和從事研究工作。
而如果他願意做別的事,大學也應該提供更多機會,
這樣才能出現更多複合型人才,他們的知識結構也會是交叉型的、融合型的。

2018/06/24

❤內參-洞察:建立信任的3個關鍵要素

出處:洞察:建立信任的3個關鍵要素


哈佛商學院教授弗朗西斯•弗雷(Frances Frei)曾擔任Uber公司領導力和戰略部門高級副總裁,
幫助深陷輿論危機的Uber重建企業文化。
在Ted演講上,弗雷分享了與人建立信任的3個關鍵要素,
以及自己幫助Uber重建信任的經歷。


弗雷認為,信任有3個關鍵要素,就是真實性、邏輯嚴謹性和同理心。
如果你感覺到對方很真實,對方的邏輯很嚴謹,
或者對方在用同理心和你溝通,你就更有可能會相信對方。
如果這三項當中有一項動搖了,你和對方之間的信任就會受到威脅。


最常見的動搖要素是同理心。
每個人都很忙碌,如果有太多事要做,
我們可能就沒有充足的時間來用同理心傾聽,以及和對方好好交流。
這會陷入惡性循環,因為沒有表現出同理心,就無法讓對方相信自己;
因為彼此沒有信任感,溝通就會更困難,然後我們給予同理心的時間就更少了。

此外,弗雷認為,
真實性的動搖是最讓人傷腦筋的。
人只需一瞬間,就能分辨出對方是不是表現出了真正的自我。
解決方法也很明確,如果你不希望真實性被質疑,那就做自己。
如果我們不展現出真正的自我,就不太可能會被他人信任;
如果我們不被信任,就不太可能會得到更重要的任務,從而難以升職加薪。


弗雷還分享了自己在Uber的9個月是如何幫助這家公司重建信任的。
當弗雷入職時,Uber整個公司的同理心、邏輯嚴謹性和真實性都在嚴重動搖。
針對其中兩項,弗雷率領團隊找到了快速有效的解決辦法。

首先是同理心。弗雷入職後發現,在Uber的會議上,經常有人把會議內容發給別人。
這種現象的危害是無法創造出一個有同理心的安全環境,
人人都擔心自己說的話會傳到別人耳朵裡。弗雷的解決方案十分明確:
每次會議,參會人員必須關閉手機並且遠離它。
這強迫大家在會上抬起頭,看他們面前的人,傾聽他們,將自己沉浸到對方的觀點當中。

其次,在邏輯嚴謹性上,
Uber這家公司在以狂飆級速度成長,這意味著很多人都會得到多次升遷機會。
很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他們會被放到難以勝任的職位,但這不是他們的錯。
弗雷的解決方案是,大量引入主管教育培訓,
把重點放在邏輯、策略以及領導能力的培養上。這樣能夠讓每位主管的邏輯更嚴謹精確。

最後一項,真實性
弗雷強調,在她看來,Uber的問題和其他矽谷公司沒有太大區別,是可以被解決的。
弗雷說,當有人說出你打算說的話時,去獎勵他是比較容易的。
相比之下,如果有人說出的話和你的想法不同,你還願意獎賞他,那就很難了。
如果我們想通了這點,懂得讚頌差異,尊重彼此的真實性,建立信任就會變得更加容易了。


----------------------------------
摘要:
信任有3個關鍵要素,就是真實性、邏輯嚴謹性和同理心。

如果你感覺到對方很真實,對方的邏輯很嚴謹,
或者對方在用同理心和你溝通,你就更有可能會相信對方。
如果這三項當中有一項動搖了,你和對方之間的信任就會受到威脅。
1. 同理心
 每個人都很忙碌,如果有太多事要做,
 我們可能就沒有充足的時間來用同理心傾聽,以及和對方好好交流。
 這會陷入惡性循環,因為沒有表現出同理心,就無法讓對方相信自己;
 因為彼此沒有信任感,溝通就會更困難,然後我們給予同理心的時間就更少了。
2. 真實性
 人只需一瞬間,就能分辨出對方是不是表現出了真正的自我。
 解決方法也很明確,如果你不希望真實性被質疑,那就做自己。
 如果我們不展現出真正的自我,就不太可能會被他人信任;
 如果我們不被信任,就不太可能會得到更重要的任務,從而難以升職加薪。
3. 邏輯嚴謹
 參與重點放在邏輯、策略以及領導能力的教育培訓。

❤內參-為什麼有些人能從玩遊戲中受益

出處:為什麼有些人能從玩遊戲中受益
參考文章:內參-電子遊戲讓人變聰明還是變笨?


雖然有很多研究成果證明了,人類天生就有玩耍和遊戲的能力。
但實際上,不少游戲玩家因為玩得太多而影響了學業、社交,甚至是生理與心理健康。
這讓很多人對電子遊戲產生了擔憂。
但是,確實也有一些人,在玩遊戲的同時,提高了自己的能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國際知名遊戲設計師簡·麥戈尼格爾在《遊戲改變人生》這本書裡認為,
關鍵不在於你玩哪款遊戲,或者你花了多少時間玩遊戲,而在於你為什麼玩遊戲。
你玩遊戲是為了逃避現實生活,還是為了讓現實生活過得更好。

麥戈尼格爾說,雖然幾乎所有的玩家在玩遊戲時都體驗到了深度沉浸,
但事實上,沉浸有兩種:自我抑制式沉浸和自我擴展式沉浸。
自我抑制的時候,你會努力避免糟糕的想法、感覺和體驗。你在迴避,而不是追尋。
儘管這不是一種很健康的心理應對機制,但幾乎每個人都時不時地自我抑制。
比如,有人會花很多時間看電視來自我抑制,
因為自我抑制可以從精神上幫我們屏蔽想要逃避的現實。

而在自我擴展的時候,你想要的是努力促進積極的想法、感覺和體驗。
雖然自我擴展同樣也是暫時忽略了現實生活,
但當你自我擴展的時候,你在建立自信和自我效能。
你把最喜歡的休閒活動當成了能讓自己變強、讓生活得到改善的強力工具,
而不管它是遊戲、運動還是其他消遣。
如果你在休閒時間裡創造了積極的想法、感受和體驗,
就會更願意為挑戰日常生活投入精力和創造力。

總之,麥戈尼格爾認為,如果你玩遊戲是為了逃避現實,屏蔽不愉快的情緒,
恐怕就很難把遊戲技巧轉換到現實生活中。
而如果你在沉浸遊戲的時候,用的是一種自我擴展的心態,
遊戲才更有可能帶來積極的結果。



---------------------------
摘要:
關鍵不在於你玩哪款遊戲,或者你花了多少時間玩遊戲,而在於你為什麼玩遊戲。
你玩遊戲是為了逃避現實生活,還是為了讓現實生活過得更好。
雖然幾乎所有的玩家在玩遊戲時都體驗到了深度沉浸,
但事實上,沉浸有兩種:自我抑制式沉浸和自我擴展式沉浸。


自我抑制的時候,你會努力避免糟糕的想法、感覺和體驗。你在迴避,而不是追尋。
儘管這不是一種很健康的心理應對機制,但幾乎每個人都時不時地自我抑制。
比如,有人會花很多時間看電視來自我抑制,
因為自我抑制可以從精神上幫我們屏蔽想要逃避的現實。

而在自我擴展的時候,你想要的是努力促進積極的想法、感覺和體驗。
雖然自我擴展同樣也是暫時忽略了現實生活,
但當你自我擴展的時候,你在建立自信和自我效能。
你把最喜歡的休閒活動當成了能讓自己變強、讓生活得到改善的強力工具,
而不管它是遊戲、運動還是其他消遣。
如果你在休閒時間裡創造了積極的想法、感受和體驗,
就會更願意為挑戰日常生活投入精力和創造力。

2018/06/23

❤內參-為什麼每天只需專心做好三件事

出處:建議:為什麼每天只需專心做好三件事


馬克·扎克伯格的姐姐蘭迪·扎克伯格(Randi Zuckerberg)曾擔任過Facebook的營銷總監,
離開Facebook後,她創立了自己的媒體公司,是多檔電視節目的幕後操盤者,
她也是一位暢銷書作家。除了工作之外,蘭迪還要照顧兩個孩子。
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蘭迪發現自己無法處理好每件事,
就算偶爾能夠兼顧,也很快就會倦怠,無法持續下去,而且所有事情都做得不夠深入。


蘭迪在新書《優先三件事》(Pick Three)裡提出,
既然無法處理好每件事情,那就別貪心,
每天從工作、睡眠、家庭、朋友、健身這5項裡選出3個,
按照優先級給它們排好順序,然後專心做好這3件事就行。

工作是我們付出大量時間並從中獲取金錢、激情、人生意義等價值的項目,
是實現個人長期目標的墊腳石;
睡眠則會佔用我們一天中30%的時間;
你要維護的家庭可以是你出生的、你創建的,或你選擇的家庭;
朋友是能給你在工作和家庭之外帶來快樂和活力的人;
健身這個類別對蘭迪來說,意味著身體健康、精神健康、情感健康、壓力管理和健康飲食。


比如,在工作日時,你可以選出努力工作、健身和睡個好覺這三個;
週末選擇陪伴家人、聯繫朋友和健身。
蘭迪說,當她使用了這個方法之後,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獲得了改善。
原因很簡單,當你每天要花精力去做的事從5個變成3個,會減輕負擔,而且也便於管理。
每件事也能比之前做得更出色,原本的內疚和罪惡感消除了,
心理壓力也減輕了,就能更好地享受工作和家庭生活。

對於另外兩個沒有被選中的選項,有些人可能還會抱有遺憾。
蘭迪分析說,
其實不需要為浪費時間而感到內疚,因為明天或下個月,你還會有不少機會能選擇它們。
在規劃每天的行程時,最好以一個星期、一個月為周期來安排,
這樣就不容易漏掉某個選項。



------------------------------
摘要:
既然無法處理好每件事情,那就別貪心,
每天從工作、睡眠、家庭、朋友、健身這5項裡選出3個,
按照優先級給它們排好順序,然後專心做好這3件事就行。

工作是我們付出大量時間並從中獲取金錢、激情、人生意義等價值的項目,
是實現個人長期目標的墊腳石;
睡眠則會佔用我們一天中30%的時間;
你要維護的家庭可以是你出生的、你創建的,或你選擇的家庭;
朋友是能給你在工作和家庭之外帶來快樂和活力的人;
健身這個類別對蘭迪來說,意味著身體健康、精神健康、情感健康、壓力管理和健康飲食。

對於另外兩個沒有被選中的選項,有些人可能還會抱有遺憾。
其實不需要為浪費時間而感到內疚,因為明天或下個月,你還會有不少機會能選擇它們。
在規劃每天的行程時,最好以一個星期、一個月為周期來安排,
這樣就不容易漏掉某個選項。

❤ 內參-新研究:負面情緒對大腦有什麼影響

出處:新研究:負面情緒對大腦有什麼影響


平時我們難免會心情不好,有一些負面情緒。 
BBC網站上的一篇文章介紹說,負面情緒可不只是影響心情這麼簡單,
科學家研究發現,負面情緒甚至能影響大腦活動和我們的想法。
公眾號“取經號JTW”翻譯了這篇文章。

首先,負面情緒會減弱人們的同理心
日內瓦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個實驗,
他們給參與者觀看了一些影片,這些影片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然後通過掃描參與者的大腦,看看他們是否會在感知到他人痛苦時產生同理心。
結果表明,
觀看負面影片的人,看到別人受苦時,大腦中與疼痛相關的區域活躍度比較低,
而這些區域通常在我們自身感受到疼痛或者看到別人經歷痛苦時比較活躍。
也就是說,負面情緒能抑制我們對他人痛苦的感知。

研究人員在另一個研究中發現,
當研究對像看完一條負能量的短片後,
他們很有可能將一個面無表情的人看作是愁眉苦臉的。
這個結果有很明顯的現實意義,比如,如果某個公司的老闆經歷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沒準就是看了個充滿負能量的電影,就有可能很難察覺員工的痛苦,
並且用更消極的眼光看待員工。這說明,當我們心情糟糕時,更容易忽視他人的感受。


為什麼人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同理心會降低呢?這很可能跟“同理抑制”有關。
日內瓦大學的研究人員解釋說,當看到不好的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時,
人們一樣會不知所措,這時候人就產生了自我保護欲,避免自己被消極情緒壓垮。


所以,研究人員建議,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想一下這種負面情緒對自己的朋友會有什麼影響。
此外就是明智地分配時間在一些特別“喪”的書和電影上,
因為如果你心情不好時看了這樣的書和電影,你對別人的悲慘遭遇就不會那麼感同身受了。



-------------------
摘要:
負面情緒會減弱人們的同理心。
日內瓦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個實驗,結果表明,
觀看負面影片的人,看到別人受苦時,大腦中與疼痛相關的區域活躍度比較低,
而這些區域通常在我們自身感受到疼痛或者看到別人經歷痛苦時比較活躍。
也就是說,負面情緒能抑制我們對他人痛苦的感知。
為什麼人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同理心會降低呢?這很可能跟“同理抑制”有關。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想一下這種負面情緒對自己的朋友會有什麼影響。
此外就是明智地分配時間在一些特別“喪”的書和電影上,
因為如果你心情不好時看了這樣的書和電影,你對別人的悲慘遭遇就不會那麼感同身受了。

2018/06/22

❤內參-如何用快感值和復利收益判斷應該做什麼

出處:如何用快感值和復利收益判斷應該做什麼


微信公眾號“順為資本”分享了一篇文章,
文章提出了一種方法,用快感值和復利收益作為標準,來判斷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我們可以根據快感值和復利收益來把事情分成四個類別:
高快感高複利收益、低快感高複利收益、高快感低複利收益和低快感低複利收益。

所謂快感值,指的是你在做一件事情時的愉悅程度,
包括身體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你做的時候很高興。
所謂複利收益,指的是一件事情是否能夠給你帶來持續積累的價值,
這是一個投資上的概念,經常聽羅輯思維和李翔知識內參的用戶應該已經很熟悉了。

顯然,低快感低複利收益的事情,稍微理性一點的人都不會去做;
高快感高複利收益的事則是大家都很願意去做的事。

最容易搖擺的是低快感高複利收益和高快感低複利收益的事。
比如學習就是一件低快感但是高複利收益的事情。
漫無目的地刷朋友圈、微博、抖音,就是一件高快感但低複利收益的事。

文章提出,
我們可以嘗試把低快感高複利收益的事情向高快感轉化。
比如,可以通過描繪未來美好場景,來增加快感值。
就好像健身,不斷想像自己想要保持的理想體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快感值。

也可以用一些方法提升原本高快感低複利收益事情的複​​利收益。
比如,如果在刷社交網絡時,有意識地對自己提出要求,
舉個例子,用一周時間研究某個話題,
並且寫到自己的微博或朋友圈上,就可以提升使用社交網絡這件事情的複利收益。

總之,你可以根據快感值和復利收益這兩個標準,
來更好地安排你的業餘時間,選擇去做那些既讓自己愉悅,又讓自己得到收穫的事。



---------------------------
摘要:
我們可以根據快感值和復利收益來把事情分成四個類別:
高快感高複利收益、低快感高複利收益、高快感低複利收益和低快感低複利收益。
所謂快感值,指的是你在做一件事情時的愉悅程度,
包括身體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你做的時候很高興。
所謂複利收益,指的是一件事情是否能夠給你帶來持續積累的價值。

顯然,低快感低複利收益的事情,稍微理性一點的人都不會去做;
高快感高複利收益的事則是大家都很願意去做的事。
最容易搖擺的是低快感高複利收益和高快感低複利收益的事。
比如學習就是一件低快感但是高複利收益的事情。
漫無目的地刷朋友圈、微博、抖音,就是一件高快感但低複利收益的事。

我們可以嘗試把低快感高複利收益的事情向高快感轉化。
比如,可以通過描繪未來美好場景,來增加快感值。
就好像健身,不斷想像自己想要保持的理想體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快感值。
也可以用一些方法提升原本高快感低複利收益事情的複​​利收益。
比如,如果在刷社交網絡時,有意識地對自己提出要求,
舉個例子,用一周時間研究某個話題,
並且寫到自己的微博或朋友圈上,就可以提升使用社交網絡這件事情的複利收益。

總之,你可以根據快感值和復利收益這兩個標準,
來更好地安排你的業餘時間,選擇去做那些既讓自己愉悅,又讓自己得到收穫的事。

2018/06/21

❤內參-領導-向美國特種部隊和NBA球隊學習團隊文化

出處:向美國特種部隊和NBA球隊學習團隊文化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丹尼爾·科伊爾(Daniel Coyle)的新書
《文化密碼》(The Culture Code: The Secrets of Highly Successful Groups),
討論的是精英團隊的文化。
接受沃頓知識在線節目採訪時,丹尼爾·科伊爾介紹,
美國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和NBA聖安東尼奧馬刺隊,
雖然看起來很不一樣,但他們作為團隊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

海豹突擊隊是世界十大特種部隊之一,
是美國實施局部戰爭、應付突發事件的殺手鐧,
隊員們能夠在一個小團體內構築互信,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應對。
而馬刺隊則在教練格雷格·波波維奇的長期帶領(從1996年開始)下,
五度奪得NBA總冠軍,是二十多年NBA比賽中最穩定、最成功的球隊。


科伊爾說,
當你處在一個集體力量大於個人力量的團隊裡,
能感受到那種聯結和歸屬感,繼而也會做出偉大的成績。
他介紹了哈佛大學的一個研究,這個實驗跟踪記錄了不同的團隊,
結果發現,高度合作的團隊在10年內取得的淨收益是普通團隊的782%。
科伊爾發現,
在好的團隊中,成員們會分享信息,袒露真實情況
海豹突擊隊裡有一位名叫戴夫·庫博的指揮官,
他負責訓練抓住本·拉登的那個團隊,
他曾說過:“一個長官最重要的四字真言就是'我搞砸了' (I screwed that up)。” 
這麼說是因為軍隊裡等級意識根深蒂固,
領導者袒露自己的弱點,會鼓勵其它成員也開誠佈公。

海豹突擊隊甚至把袒露自己的薄弱點變成了一個日常習慣,
他們把這叫做“行動後評估”(After Action Reviews, AAR),
每次行動或者訓練之後他們都會停下來、圈重點,回答三個問題:
哪些方面進展順利?哪些方面進展不順利?下次有什麼別的辦法嗎?
科伊爾說,
這是一個集體能在一起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絕大多數團隊不能獲得很好的反饋,
要嘛是有人刻意隱藏事實,要嘛就是不能在重大問題和信息上展開坦誠交流,
“行動後評估”像一台信息處理器,
幫助人們在面對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時,搭建起共享的思維模式。

聖安東尼奧馬刺隊的教練格雷格·波波維奇也會對球員坦誠自己的想法,
同時他也會發自內心地愛護球員,保持團隊之間的彼此關心
馬刺隊一起用餐的頻率高過絕大多數家庭,
教練波波維奇會樂此不疲地為球隊預定餐廳、點酒。
科伊爾曾經拜訪過馬刺隊,那時馬刺隊剛剛輸掉了一場比賽,
波波維奇在給球員們播放錄像,放的不是比賽錄像,
而是一個關於《1963年民權投票法案》的紀錄片。波波維奇組織大家展開討論。
波波維奇那時表現出來的關心和好奇,不僅僅是出於工作,
還是出於對個人的關切,這些行為傳遞出了明確、有針對性的信號:我們彼此緊密相連。

科伊爾說,
在傳統的團隊文化裡,成員不能犯錯,
領導者掌握所有答案,但這樣只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當世界日趨複雜、發展越來越快時,就需要通過組織實現知識的普及,
讓大家共擔風險才能越來越好,
以前的模式不再奏效了。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袒露弱點和明確目的,
來建立一種安全的相互關聯,從而打造出一個大於個體集合、更加智慧的集體”。



------------------------
摘要: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科伊爾說,
當你處在一個集體力量大於個人力量的團隊裡,
能感受到那種聯結和歸屬感,繼而也會做出偉大的成績。
他介紹了哈佛大學的一個研究,這個實驗跟踪記錄了不同的團隊,
結果發現,高度合作的團隊在10年內取得的淨收益是普通團隊的782%。

1. 在好的團隊中,成員們會分享信息,袒露真實情況
 海豹突擊隊裡有一位名叫戴夫·庫博的指揮官,
 他負責訓練抓住本·拉登的那個團隊,
 他曾說過:“一個長官最重要的四字真言就是'我搞砸了' (I screwed that up)。”
 這麼說是因為軍隊裡等級意識根深蒂固,
 領導者袒露自己的弱點,會鼓勵其它成員也開誠佈公。
 海豹突擊隊甚至把袒露自己的薄弱點變成了一個日常習慣,
 他們把這叫做“行動後評估”(After Action Reviews, AAR),
 每次行動或者訓練之後他們都會停下來、圈重點,回答三個問題:
 哪些方面進展順利?哪些方面進展不順利?下次有什麼別的辦法嗎?
2. 發自內心地愛護球員,保持團隊之間的彼此關心
 馬刺隊一起用餐的頻率高過絕大多數家庭,
 教練波波維奇會樂此不疲地為球隊預定餐廳、點酒。
 科伊爾曾經拜訪過馬刺隊,那時馬刺隊剛剛輸掉了一場比賽,
 波波維奇在給球員們播放錄像,放的不是比賽錄像,
 而是一個關於《1963年民權投票法案》的紀錄片。波波維奇組織大家展開討論。
 波波維奇那時表現出來的關心和好奇,不僅僅是出於工作,
 還是出於對個人的關切,這些行為傳遞出了明確、有針對性的信號:我們彼此緊密相連。
在傳統的團隊文化裡,
成員不能犯錯,領導者掌握所有答案,但這樣只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當世界日趨複雜、發展越來越快時,
就需要通過組織實現知識的普及,讓大家共擔風險才能越來越好,
以前的模式不再奏效了。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袒露弱點和明確目的,
來建立一種安全的相互關聯,從而打造出一個大於個體集合、更加智慧的集體
”。

❤內參-怎樣利用八卦為自己加分

方法:怎樣利用八卦為自己加分


人們通常都覺得八卦就是傳閒話,不高級。
但是《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文獻綜述卻說,
研究表明,在所有的八卦中,只有大約3%到4%的內容是真正有惡意的,
如果能好好利用八卦的社交價值,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
得到訂閱專欄“馬徐駿·新知報告”介紹了這篇文章提供的一些方法。


第一,我們可以用八卦建立信任和身份認同感。
這裡的關鍵是,八卦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時候多說別人,什麼時候多說自己。
研究發現,年輕人在聊天時,女性說別人多,說自己少,而男性則相反。
進化心理學家鄧巴認為,這是社會分工不同導致的。
女性要照顧子女,需要幫忙,所以要尋求聯盟。而男性則要面對競爭,所以要凸顯自己。
因此,
如果你想和誰建立關係,就在八卦的時候多說對方,或者說不在場的人,少說自己;
而如果是一群人八卦的時候,你想突出自己,就要多說自己了。


第二,我們可以利用八卦交換資源
比如在職場上,有兩個場景不能錯過,
一個是茶水間的閒聊,另一個是和同事一起吃午飯。
通過和同事的閒聊八卦,很多工作問題都可以找到解決方案。


第三,八卦可以提升領導力
領導力指的就是設定一個目標之後,讓大家都願意盡心盡力地跟著你幹。
當你進入管理層,不知道怎麼跟下屬打成一片時,八卦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你要在合適的時候跟下屬講講八卦,
讓下屬感覺到你在關注他,下屬對你的好感度自然會提升。


最後,八卦也可以幫我們自我完善
荷蘭的研究者發現,聽八卦是一種有效的自我評估的方式。
積極的八卦,比如說誇獎,可以讓人找到改進的方向,
即使是消極的八卦,也可以讓人聽完後進行自我反思。

總之,如果能合理利用八卦,
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身份認同感、交換資源、提升領導力、完善自我。



--------------------------------
摘要:
人們通常都覺得八卦就是傳閒話,不高級。
但是《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文獻綜述卻說,
研究表明,在所有的八卦中,只有大約3%到4%的內容是真正有惡意的,
如果能好好利用八卦的社交價值,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

1. 我們可以用八卦建立信任和身份認同感
 研究發現,年輕人在聊天時,女性說別人多,說自己少,而男性則相反。
 進化心理學家鄧巴認為,這是社會分工不同導致的。
 女性要照顧子女,需要幫忙,所以要尋求聯盟。而男性則要面對競爭,所以要凸顯自己。
 因此,
 如果你想和誰建立關係,就在八卦的時候多說對方,或者說不在場的人,少說自己;
 而如果是一群人八卦的時候,你想突出自己,就要多說自己了。
2. 我們可以利用八卦交換資源
 比如在職場上,有兩個場景不能錯過,
 一個是茶水間的閒聊,另一個是和同事一起吃午飯。
 通過和同事的閒聊八卦,很多工作問題都可以找到解決方案。
3. 八卦可以提升領導力
 領導力指的就是設定一個目標之後,讓大家都願意盡心盡力地跟著你幹。
 當你進入管理層,不知道怎麼跟下屬打成一片時,八卦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你要在合適的時候跟下屬講講八卦,
 讓下屬感覺到你在關注他,下屬對你的好感度自然會提升。
4. 八卦也可以幫我們自我完善
 聽八卦是一種有效的自我評估的方式。
 積極的八卦,比如說誇獎,可以讓人找到改進的方向,
 即使是消極的八卦,也可以讓人聽完後進行自我反思。

❤內參-克萊·舍基:知識共享和傳統教育

出處:克萊·舍基:知識共享和傳統教育


克萊·舍基是一位知名的互聯網研究者,現在任教於紐約大學。
他曾經出版過包括《人人時代》、《認知盈餘》等有影響力的書。
其中“認知盈餘”已經成為後來解釋共享經濟尤其是知識共享的主要理論。

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舍基談到了互聯網帶來的知識共享同傳統教育行業之間的關係。
在舍基看來,知識共享並不會取代傳統的教育方式,
“教育史中新模式層出不窮,
但是這些往往是一個適應新模式的過程,而不是一個舊模式消弭的過程。”
他舉例說,
在歐洲,有75家左右教育機構在1500年就已經開始運營了,歷經500多年,仍然沒有被取代。
舍基任教的紐約大學,比500強公司中的496家歷史都長。大學的生命力非常頑強。
不過,舍基也認為,傳統的大學應該適應新的模式,尋求合作,而不是“自我毀滅”


慕課模式一度很受追捧,
慕課是指大規模在線課程,把知名大學教師的課程放到互聯網上讓所有人都可以觀看學習。
但是慕課卻沒有一直成功下去。
原因是,儘管慕課課程質量很棒,但是,它的模式假設人們都有很強烈的學習意願,
而且不怕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

舍基也談到在美國討論很激烈的信息繭房問題。
他打了個比方,
在美國,人們很少跟自己的家人討論宗教或者政治觀點,因為一家人也會有很多不同觀點。
比如在感恩節,人們並不想跟家人分享自己對基督教的觀點,
因為他們不想和自己的叔叔打架。
在Facebook和朋友圈上也有同樣的傾向,人們不想跟其他人起爭執。
如果想要打破信息繭房,那就需要營造出一種即使意見不同,也願意分享的環境。



----------------------------
摘要:
1. 知識共享並不會取代傳統的教育方式
 在歐洲,有75家左右教育機構在1500年就已經開始運營了,歷經500多年,
 仍然沒有被取代,不過,傳統的大學應該適應新的模式,尋求合作,而不是“自我毀滅”。
2. 慕課模式的失敗
 慕課模式一度很受追捧,慕課是指大規模在線課程,
 把知名大學教師的課程放到互聯網上讓所有人都可以觀看學習。
 但是慕課卻沒有一直成功下去。
 原因是,儘管慕課課程質量很棒,但是,它的模式假設人們都有很強烈的學習意願,
 而且不怕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
3. 信息繭房
 在美國,人們很少跟自己的家人討論宗教或者政治觀點,
 因為一家人也會有很多不同觀點,比如在感恩節,
 人們並不想跟家人分享自己對基督教的觀點,因為他們不想和自己的叔叔打架。
 在Facebook和朋友圈上也有同樣的傾向,人們不想跟其他人起爭執。
 如果想要打破信息繭房,那就需要營造出一種即使意見不同,也願意分享的環境。

2018/06/20

❤內參-故事大師羅伯特·麥基怎樣開始寫一本書?

出處:故事大師羅伯特·麥基怎樣開始寫一本書?


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曾經當過編劇,
他在1997年出版的劇作理論書籍
《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原理》被稱為“編劇聖經” 。
如今麥基在世界各地教授怎樣創作一個好故事的課程。
他的學生已經獲得了大量影視領域的頂尖獎項,
其中包括18個奧斯卡獎,109個艾美獎,19個美國作家協會獎和16個美國導演協會獎。
在接受好奇心日報採訪時,
對於怎麼開始寫一本書這個問題,羅伯特·麥基分享了自己寫書的經驗。

麥基說,過去通常在寫書之前,他會講很長一段時間的課,可能是好幾年。
學生們會問他很多問題,他也會相應地做出回答。
直到講課的時間足夠長,長到已經給成千上萬的學生講過課,
他已經聽到了幾乎所有可能的問題,也知道了這些問題的答案,
這時候他可能就會開始寫一本書。《故事》這本書就是這樣寫出來的。
麥基還寫過一本《對白》,
他說,在他的故事講座中有一部分是關於對話的內容,
但他從沒有專門探討過這個主題,所以在寫《對白》時,他需要自己去做很多研究。

麥基也曾經教授過故事經濟學的課程,
但在寫《故事經濟學》 (Storynomics)的時候,
他意識到還需要一位商業專家,
於是他就找到一位合作夥伴托馬斯·格雷斯(Thomas Gerace)與他合作寫出了
《故事經濟學》,托馬斯·格雷斯是一家營銷公司的CEO,也是哈佛商學院畢業生。

現在,麥基正在寫一本關於“人物”的書。
雖然這本書叫做《人物》,但麥基覺得也可以把它叫做《人性》,
在書中,他試圖向讀者們解釋人性,
同時給他們提供一種思考人在不同生命層次中行為的方法論。
這需要做大量的研究,
麥基說,他在餘生中都將持續探索人性這個課題,即使這本書最後沒有寫成也會持續探索。


-------------------------
摘要:
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說,
過去通常在寫書之前,他會講很長一段時間的課,可能是好幾年。
學生們會問他很多問題,他也會相應地做出回答。
直到講課的時間足夠長,長到已經給成千上萬的學生講過課,
他已經聽到了幾乎所有可能的問題,也知道了這些問題的答案,
這時候他可能就會開始寫一本書。《故事》這本書就是這樣寫出來的。
麥基還寫過一本《對白》,
他說,在他的故事講座中有一部分是關於對話的內容,
但他從沒有專門探討過這個主題,所以在寫《對白》時,他需要自己去做很多研究。

麥基也曾經教授過故事經濟學的課程,
但在寫《故事經濟學》 (Storynomics)的時候,
他意識到還需要一位商業專家,
於是他就找到一位合作夥伴托馬斯·格雷斯(Thomas Gerace)與他合作寫出了
《故事經濟學》,托馬斯·格雷斯是一家營銷公司的CEO,也是哈佛商學院畢業生。

❤內參-創新型大學密涅瓦的教育理念

出處:教育:創新型大學密涅瓦的教育理念


美國科學院院士維奇·錢德勒(Vicki Chandler)教授是密涅瓦大學的學術校長。
密涅瓦是一所創新型大學,它在很多方面都顛覆了大學教育,
比如,教學內容從以知識為主轉變為以思維方法為主;
所有線下教學和互動,都可以通過一個在線直播平台在線上完成;
所有課程都採用主動式學習方式,十幾名學生會組成小型研討會,
教授每次講話的時間不允許超過四分鐘等等。

接受《財經》雜誌採訪時,錢德勒教授介紹了密涅瓦大學的教育理念。

錢德勒認為,流水線式的傳統培養方式在未來一定會被打破。
教育的第一步是幫助學生通過改變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來實現人生理想,
第二步是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但是當下的教育連第一步都沒能完全實現。
這是因為,現在的大學沒有真正的通識教育,
只把各個學科知識混雜在一起,沒有幫助學生建立起對這個世界的深度認識和批判。
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步,
學習某個領域的基礎知識,完全可以利用網絡和社會資源自主完成,
在線課程、討論小組、實習實踐、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將成為今後教育的主流模式。

幫助學生成為主動學習者,是密涅瓦的一個特色。
錢德勒一直在用主動學習的方式去教學,在她看來,這是學生學習的最佳方式。
密涅瓦大學將認知心理學、行為分析學的原理應用在課程設計和研究中,
還結合了多種先進的技術平台,推進學生主動學習。

學生不必受限於時間和空間的約束,無論在全球哪個地區,都能找到頂尖的老師上課。
每個課程都是小班化的,班級人數不超過19個,全部採取互動研討的形式,
學生與教授進行溝通必須基於材料和概念,提出自己的分析和觀點,
這種做法不同於傳統大學那種從老師到學生的單向信息傳播方式。

密涅瓦大學實行了跨學科教學,
在那裡沒有傳統的各個學科知識,他們會直接培養學生對概念的運用和思維習慣,
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有效地溝通和互動是培養的核心能力。
密涅瓦不但關注學生的學習本身,更關注知識的轉化。
“我們教的都是實踐性知識,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
因為實踐性知識是不斷演化的,我們所教的內容會隨著現實改變而改變”。

錢德勒說,今天的教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科技改變人類的速度非常快,
所以要不斷地去重新培訓人才,每個老師也要有動力去學習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
摘要:
密涅瓦是一所創新型大學,它在很多方面都顛覆了大學教育,
比如,教學內容從以知識為主轉變為以思維方法為主;
所有線下教學和互動,都可以通過一個在線直播平台在線上完成;
所有課程都採用主動式學習方式,十幾名學生會組成小型研討會,
教授每次講話的時間不允許超過四分鐘等等。

這是由於流水線式的傳統培養方式在未來一定會被打破。
教育的第一步是幫助學生通過改變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來實現人生理想,
第二步是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但是當下的教育連第一步都沒能完全實現。
這是因為,現在的大學沒有真正的通識教育,
只把各個學科知識混雜在一起,沒有幫助學生建立起對這個世界的深度認識和批判。

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步,
學習某個領域的基礎知識,完全可以利用網絡和社會資源自主完成,
在線課程、討論小組、實習實踐、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將成為今後教育的主流模式。
主動學習是學生學習的最佳方式。
密涅瓦教的都是實踐性知識,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
因為實踐性知識是不斷演化的,所教的內容會隨著現實改變而改變。

2018/06/19

❤內參-方法:怎樣照顧身邊抑鬱的親友

出處:方法:怎樣照顧身邊抑鬱的親友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如今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見的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
它可能會影響到每一個人。那麼,如果我們身邊有親人和朋友遇到了抑鬱問題,
我們該怎樣正確地幫助他們呢?
《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採訪了心理方面的專家和醫生,提出了一些專業建議。
好奇心日報翻譯了這篇文章。我們分別介紹下這些方法。

首先,不要低估陪伴的力量
美國喬治敦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臨床教授諾曼·羅森塔爾(Norman Rosenthal)博士表示,
你可能不覺得對方需要你的陪伴,但僅僅只是待在抑鬱者身邊,
提醒他對你來說,他很特別,這就能確保他不感到孤獨。
羅森塔爾認為,如果他承認自己抑鬱,則是一個好現象。
“坦白讓自己感到羞愧的事會讓情況轉好。”


其次,別試著讓他開心或是給他建議
你可能會忍不住提醒對方去看那些好的方面,
比如他有一份別人羨慕的工作或者有一個可愛的孩子。
心理治療師、《不高興也沒關係》(It's OK That You're Not OK)一書的作者梅根·德文(Megan Devine)說:
“這不僅不能讓他開心起來,反而會適得其反,會加強他不被理解的感覺。”
德文認為,作為一個支持者,你的任務不是讓他開心起來,
而是承認當前的狀況確實糟糕,以及他們的痛苦真實存在。
推薦大家試試這麼說:“聽起來,你現在的生活確實很讓人受不了。”

羅森塔爾博士建議,如果你想說點積極的,應該著重強調他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此外,雖然你可能忍不住想提點建議改善對方的生活,但單純當個傾聽者的效果會更好。

第三,你可以問他有沒有過自殺的念頭
雖然許多陷入抑鬱的人並不會考慮自殺,但抑鬱常常是一個誘因。
可能你會擔心,認為問對方“你想自殺嗎?”會冒犯想幫助的那個人。
或者會鼓勵那個人往自殺的方面去想。但專家稱,真實情況正好與此相反。
抑鬱症與躁鬱症支持聯盟(Depression and Bipolar Support Alliance)
對外事務執行副主席艾倫·德德萊因(Allen Doederlein)說:
“單純詢問並不會引發自殺想法,了解這個很重要。”
如果對方的答案是“想過”,
鎮定地追問“何時產生的這種想法”和“怎麼會產生這種想法”至關重要。
如果你知道了確切的信息,阻止朋友傷害他自己就會簡單得多。
如果對方的答案讓你覺得不敢保證他不會出事,
專家建議你盡快求助專業人士,比如心理醫生或者自殺預防熱線。

第四,讓首次約見越簡單易行越好
也許你和抑鬱的朋友說過很多次,但對方仍然沒有預約專業的心理治療或諮詢服務。
紐約心理健康協會主席金伯利·威廉姆斯(Kimberly Williams)說:
“你控制不了他人的康復,但應該試著讓第一次約見盡量簡單易行。” 
這可能意味著,在朋友打電話預約的時候你坐在他身邊,幫他找負擔得起的諮詢服務。
或者,如果你不覺得不舒服的話,在他第一次見醫生時陪在他身邊。

如果你不確定是該看心理治療師還是精神科醫生,
或者沒有找對人,讓周圍的醫生給你推薦,一個醫生會指引你找到其他醫生。
如果第一次約見沒什麼幫助,也要相信自己的直覺,換一個人諮詢一下。


第五,照顧好自己,設置好邊界
當我們周圍的親朋好友陷入抑鬱時,
他們可能會一反常態地刻薄並且以自我為中心,
當他們挑起爭端時,搞清楚怎麼回應會非常折磨人。
對此,你必須用簡單直接的語言設置清晰的邊界,
比如“你現在聽上去很痛苦,但你不能咒罵我”。
另外,你可能會發現,朋友的需要佔用了你的時間,
開始破壞你的其他關係或者影響你的工作。
德文建議,
這時你可以試著去明確:
你在什麼時候能夠幫忙,什麼時候不能。你可以告訴對方,“
我知道你在努力掙扎,我非常希望在你身邊。但有時候,我客觀上無法做到。”
然後,和對方制定一個連貫的時間表,安排好每週見面的時間,並請對方堅持下去。

最後,記住抑鬱症是可以痊癒的
當你和抑鬱的朋友處在問題中心時,你們很難想像這段痛苦的時期終將過去。
但是,你需要提醒自己和對方,人是能夠擺脫抑鬱的,這一點很有必要。

以上是向有抑鬱問題的人提供幫助的幾個建議,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文章參考來源:《如何幫助身邊深受抑鬱困擾的人?這裡有一些建議》,見於好奇心日報。



------------------------------
摘要:
1. 不要低估陪伴的力量
 美國喬治敦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臨床教授諾曼·羅森塔爾(Norman Rosenthal)博士表示,
 你可能不覺得對方需要你的陪伴,但僅僅只是待在抑鬱者身邊,
 提醒他對你來說,他很特別,這就能確保他不感到孤獨。
 羅森塔爾認為,如果他承認自己抑鬱,則是一個好現象。
 “坦白讓自己感到羞愧的事會讓情況轉好。”
2. 別試著讓他開心或是給他建議
 推薦大家試試這麼說:“聽起來,你現在的生活確實很讓人受不了。”
 如果你想說點積極的,應該著重強調他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此外,雖然你可能忍不住想提點建議改善對方的生活,但單純當個傾聽者的效果會更好。
3. 你可以問他有沒有過自殺的念頭
 雖然許多陷入抑鬱的人並不會考慮自殺,但抑鬱常常是一個誘因。
 可能你會擔心,認為問對方“你想自殺嗎?”會冒犯想幫助的那個人。
 或者會鼓勵那個人往自殺的方面去想。但專家稱,真實情況正好與此相反。
 抑鬱症與躁鬱症支持聯盟(Depression and Bipolar Support Alliance)
 對外事務執行副主席艾倫·德德萊因(Allen Doederlein)說:
 “單純詢問並不會引發自殺想法,了解這個很重要。”
 如果對方的答案是“想過”,
 鎮定地追問“何時產生的這種想法”和“怎麼會產生這種想法”至關重要。
 如果你知道了確切的信息,阻止朋友傷害他自己就會簡單得多。
 如果對方的答案讓你覺得不敢保證他不會出事,
 專家建議你盡快求助專業人士,比如心理醫生或者自殺預防熱線。
4. 讓首次約見醫生越簡單易行越好
5. 照顧好自己,設置好邊界

 你必須用簡單直接的語言設置清晰的邊界,
 比如“你現在聽上去很痛苦,但你不能咒罵我”。
 另外,你可能會發現,朋友的需要佔用了你的時間,
 開始破壞你的其他關係或者影響你的工作。
 你可以試著去確認:你在什麼時候能夠幫忙,什麼時候不能。
 你可以告訴對方,
 “我知道你在努力掙扎,我非常希望在你身邊。但有時候,我客觀上無法做到。”
 然後,和對方制定一個連貫的時間表,安排好每週見面的時間,並請對方堅持下去。
6. 記住抑鬱症是可以痊癒的

2018/06/18

❤內參-老闆違背承諾時你該怎麼辦?

出處:職場:老闆違背承諾時你該怎麼辦?


剛入職時,新員工通常會從公司老闆或人力那裡收到一些口頭上的承諾,
比如,“彈性工作時間”或著“良好的工作環境”。
這些承諾是雙方建立“心理契約”(psychological contract)的基礎。
如果公司違背了這些承諾,被虧待的員工會產生負面情緒,
比如會氣憤、沮喪以及暴怒等,甚至有人會報復公司,以牙還牙。
 BBC英倫網的一篇文章認為,遇到雇主失信的情況,
員工不該採取報復行為,而應使用“BRAIN”法則。

文章介紹,一項研究發現,有55%的員工表示公司在頭兩年就違反了承諾,
65%的員工表示在過去一年遭受了雇主的失信行為。
但雇主其實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們只會對自身6%到37%的行為進行辯解或糾正。
研究人員還發現,工作出色又想獲得公正待遇的員工,
當他們受到虧待後,負面效應更嚴重。
也就是,最優秀的員工面對雇主失信時,最有可能實施“報復”。


文章作者認為,遇到雇主違背承諾,你可以使用“BRAIN”法則。
五個字母分別代表了“獲益”(Benefits)、“風險”(Risks)、“其他辦法”(Alternatives)、
“信息”(information)以及“無為而治”(Nothing)。

首先,員工要退一步思考報復行為的潛在獲益和風險
報復行為也許會讓人感覺愉悅,但這種“以牙還牙”帶來的快感非常短暫,
你可能很快就會感到內疚。不如想想其他辦法,比如用尊重的態度與雇主進行溝通,
告訴他/她違背了哪條承諾,這件事如何影響了你的個人工作表現和組織績效。
文章介紹,雇主通常會重視這樣的對話,
有數據顯示有52%到66%的情況下,他們會道歉或做補救。


在採取行動前,最好確保自己掌握了全部的信息,弄清楚了必要的問題
比如:“這次的失信行為是否屬於他/她可掌控的範圍?”
“其他公司同事有沒有類似經歷? ”
當你掌握的信息越多,你對情況的判斷就會越準確,
比如是該保持沉默,還是跟領導提出問題、或是要求補償等等。

有時遇到雇主不守承諾,最好什麼都不要做。
這種“無為而治”不是要讓你在工作場合看到或是遭到不公平待遇時保持沉默,
而是要審慎思考,有所為,有所不為。
採取任何行動前,你都要先確認在僱傭合同裡哪項對你來說是寸土不讓的,
而哪些屬於錦上添花不用去爭辯的。



-----------------------------
摘要:
遇到雇主違背承諾,你可以使用“BRAIN”法則。
五個字母分別代表了“獲益”(Benefits)、“風險”(Risks)、“其他辦法”(Alternatives)、
“信息”(information)以及“無為而治”(Nothing)。

1. 員工要退一步思考報復行為的潛在獲益和風險。
 報復行為也許會讓人感覺愉悅,但這種“以牙還牙”帶來的快感非常短暫,
 你可能很快就會感到內疚。不如想想其他辦法,比如用尊重的態度與雇主進行溝通,
 告訴他/她違背了哪條承諾,這件事如何影響了你的個人工作表現和組織績效。
2. 在採取行動前,最好確保自己掌握了全部的信息,弄清楚了必要的問題
 比如:“這次的失信行為是否屬於他/她可掌控的範圍?”
 “其他公司同事有沒有類似經歷? ”
 當你掌握的信息越多,你對情況的判斷就會越準確,
 比如是該保持沉默,還是跟領導提出問題、或是要求補償等等。
3. 有時遇到雇主不守承諾,最好什麼都不要做
 這種“無為而治”不是要讓你在工作場合看到或是遭到不公平待遇時保持沉默,
 而是要審慎思考,有所為,有所不為。
 採取任何行動前,你都要先確認在僱傭合同裡哪項對你來說是寸土不讓的,
 而哪些屬於錦上添花不用去爭辯的。

❤內參-為什麼人們喜歡跑馬拉松

出處:運動:為什麼人們喜歡跑馬拉松


如今,馬拉松是一項特別火爆的運動,全國上下經常舉辦各種馬拉松活動。
為什麼馬拉松全程跑下來特別累,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呢?
或許我們可以從《大西洋月刊》的一篇叫做《2,189英里馬拉松》
(The 2,189-Mile Marathon)的文章裡找到答案。
得到訂閱專欄“馬徐駿·新知報告”介紹了這篇文章的觀點。


首先,跑完馬拉松可以讓人們獲得一種精神上的優越感
因為只要你參與了馬拉松,堅持跑完全程,不管名次,
你都能成為人群裡的少數派,在別人眼裡你就很不一般。

其次,馬拉松作為精神圖騰,人們對它有一種朝聖的態度
因為人們覺得這是超越自己、戰勝極限最好的證明。
在近乎崩潰的時候,堅持下去,到達終點,對一個人有著超凡脫俗的意義。


最後,馬拉松還可以成為人們的精神寄託,讓人逃離現實
生活中有很多壓力,但當你開始跑步的時候,
你關注的就只有自己的心跳、步伐和身體的各種反應。
這種方式簡單、純粹,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策略,需要的就是堅持。
所以在心理層面上,馬拉松可以成為人們的精神寄託。

那我們怎麼用這種突破極限的方法來改善生活呢?
研究顯示,人的極限,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取決於大腦的刺激和心理暗示。
也就是說,稍微調整下心態,你對極限的認知就可能發生改變。
比如,爬山爬累了,如果你告訴自己,
上次爬的山比這次高多了,堅持一下就上去了,你可能就會覺得步伐輕快了一些。
但如果你對自己說,我走不動了,那你可能一步都邁不動了。

另外,研究顯示,不僅內部激勵起作用,如果從外部得到很多激勵的話,也會提升耐力。
比如,跑步者被告知他看上去跑得很輕鬆,
就可以讓他在保持同樣步伐的情況下,消耗更少的體能。
馬拉松就有很多外部激勵的因素,上萬人同時開跑,
路邊支持的人群,都能起到外部激勵的效果。

所以,就算不參加馬拉松,我們也可以把正向激勵因素用在生活中,
從內部和外部不斷給予自己正向的激勵和暗示,磨練我們的意志力,超越自我。



---------------------------------
摘要:
為什麼馬拉松全程跑下來特別累,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呢?
1. 跑完馬拉松可以讓人們獲得一種精神上的優越感

 只要你參與了馬拉松,堅持跑完全程,不管名次,
 你都能成為人群裡的少數派,在別人眼裡你就很不一般。
2. 馬拉松作為精神圖騰,人們對它有一種朝聖的態度
 人們覺得這是超越自己、戰勝極限最好的證明。
 在近乎崩潰的時候,堅持下去,到達終點,對一個人有著超凡脫俗的意義。
3. 馬拉松還可以成為人們的精神寄託,讓人逃離現實
 生活中有很多壓力,但當你開始跑步的時候,
 你關注的就只有自己的心跳、步伐和身體的各種反應。
 這種方式簡單、純粹,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策略,需要的就是堅持。
 所以在心理層面上,馬拉松可以成為人們的精神寄託。

那我們怎麼用這種突破極限的方法來改善生活呢?
1. 人的極限,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取決於大腦的刺激和心理暗示

 比如,爬山爬累了,如果你告訴自己,上次爬的山比這次高多了,
 堅持一下就上去了,你可能就會覺得步伐輕快了一些。
 但如果你對自己說,我走不動了,那你可能一步都邁不動了。
2. 不僅內部激勵起作用,如果從外部得到很多激勵的話,也會提升耐力
 比如,跑步者被告知他看上去跑得很輕鬆,
 就可以讓他在保持同樣步伐的情況下,消耗更少的體能。
 馬拉松就有很多外部激勵的因素,上萬人同時開跑,
 路邊支持的人群,都能起到外部激勵的效果。

內參-教育:父母主導的出國留學

出處:教育:父母主導的出國留學


FT中文網的一篇專欄文章中說,經過調研發現,有兩個數字非常有意思:
一是,能夠拿到美國名校入學offer的申請學生中,超過95%,父母都是大學畢業生;
第二,有超過60%的學生出國留學,是父母提出來並且主導推動的。

作者肖經棟說,從這兩個數字背後,
其實能看出國際教育的精髓,以及它同中國大學教育的區別。


他認為,西方名校教育的底層邏輯其實是:
“通過複雜的申請機制,迫使學生在就讀大學之前就考慮我是誰,
我的興趣點是什麼,怎樣做才能證明我會成功。”
因為美國名校大多都是私立的,它要求畢業生未來整體上是成功的,
因此才具有回報母校的能力。這會對學校的招生和募資都帶來好處。
所以,這些學校就要挑選出那些有獨特思維、超強執行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的學生。
然後,通過大學教育,讓學生更具有競爭力。


一些中國國際學校高中負責人跟作者提到,
此前他們還曾想過,要從美國名校需要什麼樣的學生出發,倒推出來該如何培養學生,
但很快發現這是本末倒置,
真正應該做的是充分發掘出孩子的個性,然後讓他們去申請合適的美國大學。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前面提到的兩個數字,
也是因為,家境優渥、且父母本身受過良好教育,會讓父母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在美國本土,美國名校生源總體而言也都是中產以上家庭的孩子為主。

相比之下,中國的高考制度,雖然有諸多缺陷,面對著應試教育的批評,
但是,卻更加公平,也為寒門子弟提供了更多機會。

總之,西方名校招生更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
這讓中產家庭的孩子更具競爭力,這也體現在出國留學生的家庭背景上。



----------------------------------
摘要:
FT中文網的一篇專欄文章中說,經過調研發現,有兩個數字非常有意思:
1. 能夠拿到美國名校入學offer的申請學生中,超過95%,父母都是大學畢業生;
2. 有超過60%的學生出國留學,是父母提出來並且主導推動的。

一些中國國際學校高中負責人曾想過,
要從美國名校需要什麼樣的學生出發,倒推出來該如何培養學生,
但很快發現這是本末倒置,
真正應該做的是充分發掘出孩子的個性,然後讓他們去申請合適的美國大學。

2018/06/17

❤內參-如何用芒格推崇的“心智模型”解決問題

出處:如何用芒格推崇的“心智模型”解決問題


“心智模型”是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芒格非常推崇的一種決策方式。
任何能夠產生讓人普遍接受的真理的經驗法則,都可以被看作心智模型。
 DesignLuck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結合芒格的觀點,
總結了運用心智模型解決問題的三個原則。 36氪翻譯了這篇文章。

第一,用“心智模型”簡化複雜性。
雖然沒有任何一個模型能完美地反映世界,
但只要它們能對我們評估周圍的複雜性提供相當準確的啟發,
就可以用來改進我們的決策。
比如很多人都聽過二八法則,它本質上是說,
很少的關鍵變量對結果的影響,比所有其他變量加在一起的影響更大。

第二,用“心智模型”消除盲點
芒格反复倡導的一個觀點是,
通過限制不利因素來避免錯誤比聰明更容易。
他的推理是,
如果你做的事情讓你受到傷害,不管你有多偉大,你最終都會失去運氣,
而且鑑於人類有天然的盲點,我們總是把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你可以建立一個能解釋你的偏見的心理模型集合,
這樣在做出重大選擇時,你就有了一個清單,以確保自己不會遺漏關鍵的東西。


第三,從多學科的角度,讓模型具有多樣性。
當建立一個心智模型集合時,多樣性很重要。
芒格在建立心智模型的第一個原則是,必須有多個模型。
因為如果你只有一兩個你正在使用的模型,
人類心理的本質是這樣的,你會“折磨”現實,使它適合你的模型。
而且,模型必須來自多個學科,因為世界上所有的智慧不可能在一個學科中全部找到。



------------------------------------
摘要:
心智模型解決問題的三個原則。
1. 用“心智模型”簡化複雜性

 雖然沒有任何一個模型能完美地反映世界,
 但只要它們能對我們評估周圍的複雜性提供相當準確的啟發,
 就可以用來改進我們的決策。
 比如很多人都聽過二八法則,它本質上是說,
 很少的關鍵變量對結果的影響,比所有其他變量加在一起的影響更大。
2. 用“心智模型”消除盲點
 如果你做的事情讓你受到傷害,不管你有多偉大,你最終都會失去運氣,
 而且鑑於人類有天然的盲點,我們總是把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你可以建立一個能解釋你的偏見的心理模型集合,
 這樣在做出重大選擇時,你就有了一個清單,以確保自己不會遺漏關鍵的東西。
3. 從多學科的角度,讓模型具有多樣性
 如果你只有一兩個你正在使用的模型,
 人類心理的本質是這樣的,你會“折磨”現實,使它適合你的模型。
 而且,模型必須來自多個學科,因為世界上所有的智慧不可能在一個學科中全部找到。

❤內參-普林斯頓大學校長:上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出處:普林斯頓大學校長:上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和埃隆·馬斯克等企業家都曾中途輟學去創業,
他們的故事給不少人留下了“科技行業最頂尖的人都是大學輟學者”的印象。
另外,一些專欄作家、智庫和政治家也會在文章、書籍和演講中倡導,
現在大學生太多了,很多人其實不用上大學。
對於這種說法,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校長伊斯格魯佈在畢業典禮做了反駁。
澎湃新聞編譯了他的演講內容。


首先,伊斯格魯布校長介紹了接受高等教育給人帶來的好處。
根據2014年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兩位經濟學家的統計數據,
投資一個大學學位的年平均回報率(扣除了學費和收入損失)大約在9%到16%之間,
在過去的20年中,大學學位的投資回報率平均為15%。
相比之下,美國股票市場的平均年投資回報率是7%。
經濟回報之外,也有報告顯示,大學畢業生們擁有更高的幸福感和工作滿意度;
在收入不多的情況下,大學畢業的人也要比非大學畢業的人健康,
他們有更大機率進行體育鍛煉、參與投票並且擁有更高程度的公民參與度。

有人會提出,掌握一門手藝的人,
比如電焊工,不需要大學學歷,有時賺的還會比大學畢業生多。
對此,伊斯格魯布認為,如果你打算當個電焊工,也要先讀個大學,
因為隨著技術進步你可能會擔心自己的手藝被社會淘汰,
傷病也可能會讓你無法勝任工作,又或者你想進入管理層探索其他方面的愛好,
“大學學歷能讓你擁有應對更多變化的能力,無論是在你身上還是這個世界發生的變化。

為什麼有人會認為美國需要更少的大學生?
伊斯格魯布覺得答案很簡單,高等教育意味著高質量的教學,
教學取決於資深的教育勞動力,所以教育的前期成本非常大,很昂貴,可以被量化。
但回報同樣真實,甚至可能更大,不過這種回報很難去量化統計,情況也會因人而異。

伊斯格魯布說:
“想以低成本獲得更多的確定性,這個想法當然很誘人。
那些想少讀書的人會屈服於這種誘惑,他們強調短期內的收益,
只關注大學學費和第一份薪水的比較上。這是錯誤的。
大學教育是一項長期投資,它使畢業生不斷發展自己和適應世界,
從長遠來看,這種投資會帶來驚人的收益”。


伊斯格魯布認為,
減少大學生會讓這個國家更好”的想法是非常短視的騙局,它會削弱國家經濟,破壞未來。
他建議,人們要有信心去投資年輕人,
同時也要確保大學教育對於各種背景和經濟狀況的學生來說,都是可以獲得和負擔得起的。



-----------------------
摘要:
高等教育給人帶來的好處。
根據2014年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兩位經濟學家的統計數據,
投資一個大學學位的年平均回報率(扣除了學費和收入損失)大約在9%到16%之間,
在過去的20年中,大學學位的投資回報率平均為15%。
相比之下,美國股票市場的平均年投資回報率是7%。
經濟回報之外,也有報告顯示,大學畢業生們擁有更高的幸福感和工作滿意度;
在收入不多的情況下,大學畢業的人也要比非大學畢業的人健康,
他們有更大機率進行體育鍛煉、參與投票並且擁有更高程度的公民參與度。

如果你打算當個電焊工,也要先讀個大學,
因為隨著技術進步你可能會擔心自己的手藝被社會淘汰,
傷病也可能會讓你無法勝任工作,又或者你想進入管理層探索其他方面的愛好,
“大學學歷能讓你擁有應對更多變化的能力,無論是在你身上還是這個世界發生的變化。

為什麼有人會認為美國需要更少的大學生?
伊斯格魯布覺得答案很簡單,高等教育意味著高質量的教學,
教學取決於資深的教育勞動力,所以教育的前期成本非常大,很昂貴,可以被量化。
但回報同樣真實,甚至可能更大,不過這種回報很難去量化統計,情況也會因人而異。
大學教育是一項長期投資,它使畢業生不斷發展自己和適應世界,
從長遠來看,這種投資會帶來驚人的收益

減少大學生會讓這個國家更好”的想法是非常短視的騙局,它會削弱國家經濟,破壞未來。

❤內參-周鴻禕:大公司要避免出現死海效應

出處:周鴻禕:大公司要避免出現死海效應


6月13日,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發表了一條微博,討論了一個大公司常見的人才問題。
他在微博中說:“公司部門領導和人力資源部門要定期清理小白兔員工,
否則就會發生死海效應: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能力強的員工容易離職,
因為他們對公司內愚蠢的行為的容忍度不高,
們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員工傾向於留著不走,
他們也不太好找工作,年頭久了,他們就變中高層了。
這種現象叫'死海效應';好員工像死海的水一樣蒸發掉,
然後死海鹽度就變得很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


人才領域的“死海效應”,
是IT諮詢顧問布魯斯·韋伯斯特(Bruce Webster)在2008年提出的,
原本用來解釋大型企業IT部門的人才流失問題。 36氪翻譯了這篇文章的原文。

大型企業IT部門經常會碰到一個問題是怎樣能長久地留住傑出的IT工程師。
留不住最好的工程師原因之一就是人才的“死海效應”。
死海是一個鹽水湖,幾乎沒有生命存在,只有到了春季,
大量淡水補充進來,海水鹹度降低後才會短暫出現生命跡象。

而很多大企業IT部門就像死海一樣,
更有才能、效率更高的IT工程師往往是最可能離開的人。
原因正如周鴻禕微博中說的那樣,他們不能忍受愚蠢以及能輕易找到更好的工作。
而剩下的人是效率比較低的,沒有太大才能的人,
他們會對當前的工作心懷感激,同時對管理層的要求最低。
即使他們遇到職場問題,也不太可能重新到別處尋找工作。
他們傾向於強化自己,努力成為關鍵系統的維護專家,
承擔沒人願意承擔的職責,以便企業負擔不起他們離開的代價。

大企業往往會失去真正有才能的IT工程師,
而留住才能相對較低的工程師,這與他們尋找最好工程師的初衷恰好相反。
而且“死海效應”往往會越來越強:IT部門變得越糟糕,其招募和挽留真正人才就越困難。
最終,這種情況會達到臨界點:
最好的人才往往是剛加入的新員工,他們當時還對企業了解不多。
當他們明白過來後,他們就會選擇離開。

可以說,人才的“死海效應”不僅存在於公司IT部門,
某種程度上它也會出現在企業的其他部門。



-------------------------------
摘要:
公司部門領導和人力資源部門要定期清理小白兔員工,
否則就會發生死海效應: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能力強的員工容易離職

因為他們對公司內愚蠢的行為的容忍度不高,
他們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員工傾向於留著不走,
他們也不太好找工作,年頭久了,他們就變中高層了。
這種現象叫'死海效應';好員工像死海的水一樣蒸發掉,
然後死海鹽度就變得很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

大企業往往會失去真正有才能的IT工程師,
而留住才能相對較低的工程師,這與他們尋找最好工程師的初衷恰好相反。
而且“死海效應”往往會越來越強:IT部門變得越糟糕,其招募和挽留真正人才就越困難。
最終,這種情況會達到臨界點:
最好的人才往往是剛加入的新員工,他們當時還對企業了解不多。
當他們明白過來後,他們就會選擇離開。

2018/06/16

❤內參-時間管理教練: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

出處:時間管理教練: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


當我們工作上的事情和私人生活發生衝突時,
很多人會感到壓力,因為一個人沒辦法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
針對這種情況,時間管理教練伊麗莎白·格蕾絲·桑德斯(Elizabeth Grace Saunders)
在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一些建議。公眾號“家族企業雜誌”翻譯了這篇文章。

首先,桑德斯建議我們可以考慮一些一般準則,
然後把這些準則作為面對沖突時的選擇依據。
是不是很重視全家人一起吃飯,或者參加孩子們的活動?
什麼樣的決定符合你想要的家庭文化?再比如,你也可以從個人偏好方面來考慮。
可能對有些孩子來說,你出席他們的某些活動是一件大事,而對其他孩子來說就不是這樣。
你可以問問自己的孩子,你什麼時候出現對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
對配偶來說也是如此。總之,關鍵是你要問問家人最重視什麼。
此外,你也可以從工作的角度來考慮,
看看哪些出差或者加班是必要的,以及你在哪些方面擁有彈性。


桑德斯說,你做的決定是否正確,取決於你的決定是否符合自己的價值觀。
一旦你確定了一個大致的模式,你在做選擇時就不太容易感到內疚。另外,當你希望自己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
但確實分身乏術時,你也可以考慮一些其他的選項。

桑德斯認為,至少有四個選擇可以參考。

第一,委派,也就是你請其他人替你參加。比如,也許另一位同事可以替你去開會。

第二,時間分割。有時候,即使你只是出現在部分時段,仍然可以獲得大部分的價值。
比如,你可以參加工作相關活動“聯誼”部分,
但在晚餐前離開,這樣你仍可以看到你兒子比賽的大部分。

第三,虛擬出席。在關鍵時刻以虛擬方式出席,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支持。
比如,你正在參加孩子的演講比賽,但當孩子還沒出場的時段,
你可以打電話參與正在進行的會議。
或者你必須開一個會,但你可以在比賽開始之前給他打電話進行鼓勵,
開會之後再打電話讓孩子談談感覺如何。

第四,提前關注。
如果你真的需要全程參加某件事情,你仍可以通過事先安排,找到參與其他事務的方法。
比如,你實在沒辦法到場觀看孩子的正式表演,那就去看彩排。
努力在事前現身參與,可以表現你的關心。

總之,不管你做了多好的計劃,工作和家庭事務免不了還是會發生衝突。
但是經過思考,你可以盡量做出更好的安排,讓自己少一些內疚感。



-------------------------------
摘要:
你做的決定是否正確,取決於你的決定是否符合自己的價值觀。
一旦你確定了一個大致的模式,你在做選擇時就不太容易感到內疚。
另外,當你希望自己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
但確實分身乏術時,你也可以考慮一些其他的選項。

至少有四個選擇可以參考。
1. 委派,也就是你請其他人替你參加。比如,也許另一位同事可以替你去開會。
2. 時間分割。有時候,即使你只是出現在部分時段,仍然可以獲得大部分的價值。
 比如,你可以參加工作相關活動“聯誼”部分,
 但在晚餐前離開,這樣你仍可以看到你兒子比賽的大部分。
3. 虛擬出席。在關鍵時刻以虛擬方式出席,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支持。
 比如,你正在參加孩子的演講比賽,但當孩子還沒出場的時段,
 你可以打電話參與正在進行的會議。
4. 提前關注。
 如果你真的需要全程參加某件事情,你仍可以通過事先安排,找到參與其他事務的方法。
 比如,你實在沒辦法到場觀看孩子的正式表演,那就去看彩排。
 努力在事前現身參與,可以表現你的關心。

❤內參-數學家丘成桐:我做學問的方法

出處:數學家丘成桐:我做學問的方法


丘成桐是世界知名的數學家,他曾獲得過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
他同時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和中科院外籍院士。
 5月份丘成桐到國內的三所學校演講,分享他自己做學問的經驗和心得。
微信公眾號“數理人文”發表了他的演講記錄。

丘成桐分享的經驗包括以下三點:
首先,他認為,“做大學問,必須要有激盪性情的種子”,然後才能看得遠,不怕失敗。
 “一個有開創性的學者,必須有能力去找尋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真和美。
如何去發掘自然界的真和美?這有如撞鐘,撞之大者則大鳴,撞之小者則小鳴。 ”

所以,以獲得諾貝爾獎、評選上院士為目標做學問,無可厚非,
但是像伽利略、牛頓、高斯、愛因斯坦這些偉大科學家,
是把自己的研究和人類進步聯繫在一起的。
以名利為出發點,就像撞小鍾;偉大科學家的目標,就像撞大鐘。


其次,他主張要站在巨人肩膀上,回到學科的初始經典,反复琢磨,標心於萬古之上
“巨人之所以能夠創造傳世的學問,自然有他獨特的理由。
他們生長的環境,他們吸收文化的氣息,
他們成長的過程,他們對學問的看法,他們做學問的態度,
尤其是他們在屢次失敗後如何去吸取教訓來達到最後成功的過程,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丘成桐以自己為例,他學習黎曼幾何差不多五十年,
但是直到今天,他讀黎曼在1854年寫的論文,
仍然會發現其中有很多深入而且意想不到的想法。
 “160多年來,幾何學家都還沒有將黎曼這篇偉大的文章消化干淨。
這事情值得現代的幾何學家去深入思考!我們要摸索古代的偉人們在研究學問時,
從原始的想法發展到成熟的過程!所以對學者而言,標心於萬古之上是很重要的學習方法。”

那些過往的人類知識巨人,在創造一門學科時,對學科有通盤的檢視和考慮。
 “往往在一門學科開始的時候,大方向反而會更加清晰,
不會在繁瑣的現像中迷失了方向。”
但是在學科發展過程中,
“後來的學者往往只看到其中有趣的一部分,
卻忘記了始作者還有其它重要而有意義的想法。”


第三,丘成桐會從其他學科中獲得研究數學和物理的激情和方法。
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從歷史中吸取做學問的經驗,
從文學和現實生活中得到做學問的意境和激情。”
他在13年前就曾寫過一篇文章叫《數學與中國文學的比較》。


丘成桐還引用梁啟超談論小說的文章來概括做學問的方法。
在梁啟超看來,小說之所以能夠影響人,是因為有四種力量,分別是熏、浸、刺、提


對應到做學問上,
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很容易受到環境和同伴的熏陶。這就是環境的力量。
朋友如果認為偷盜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他慢慢也會接受;
如果身邊的朋友都是大學者,追求不斷創新,他自己也會慢慢學習創新。
因此,“要成為學術偉人,所處的環境必須要有濃厚的學術氣氛。
一般來說,傑出的學者大都出現於名校,這不是偶然的。”

浸是專注和用功。丘成桐說,
這是學習一流學問的不二法門,只有浸淫其中,
久而久之,這些學科才能變成你知識的一部分。
所以,一般而言,丘成桐不贊成學生跳級,
因為,學生必須要有一定的時間浸淫在美好的環境中。

刺就像是佛教禪宗講的頓悟。經過一個累積的過程,突然融會貫通,豁然開朗。
當事人可能認為是天賜靈感,但是它就像是瀑布一樣,
必須有上游的水流的積蓄,才能夠在到達懸崖時“飛流直下三千尺”。
提是指一個學者在深入研究一門學問時,
往往會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其中,是學者自身的激情和好奇心。

以上就是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從自身經驗出發,
總結出的做大學問的方法,希望對你能有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丘成桐:我做學問的經驗》,見於微信公眾號“數理人文”。



----------------------
摘要:
1. 做大學問,必須要有激盪性情的種子
2. 站在巨人肩膀上,回到學科的初始經典,反复琢磨,標心於萬古之上

 那些過往的人類知識巨人,在創造一門學科時,對學科有通盤的檢視和考慮。
 往往在一門學科開始的時候,大方向反而會更加清晰,
 不會在繁瑣的現像中迷失了方向。
3. 薰、浸、刺、提
 薰,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很容易受到環境和同伴的熏陶。這就是環境的力量。
 朋友如果認為偷盜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他慢慢也會接受;
 如果身邊的朋友都是大學者,追求不斷創新,他自己也會慢慢學習創新。
 因此,“要成為學術偉人,所處的環境必須要有濃厚的學術氣氛。
 一般來說,傑出的學者大都出現於名校,這不是偶然的。”
 浸,是專注和用功。
 刺,經過一個累積的過程,突然融會貫通,豁然開朗。
 當事人可能認為是天賜靈感,但是它就像是瀑布一樣,
 必須有上游的水流的積蓄,才能夠在到達懸崖時“飛流直下三千尺”。
 提,是指一個學者在深入研究一門學問時,
 往往會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其中,是學者自身的激情和好奇心。

2018/06/15

❤內參-搜索時代人們為什麼還要記住事實性知識

出處:搜索時代人們為什麼還要記住事實性知識


有人覺得,如今記住具體的事實性知識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我們更需要的是抽象的方法性知識,也就是各種批判性思維和技能。
比如,互聯網搜索就是這樣的技能,想了解信息的話,根本不用記住,去網上搜索就好了。
但美國暢銷書作家威廉·龐德斯通在《知識大遷移》一書中卻認為,
在獲得信息特別容易的今天,記憶事實性知識仍然十分重要。

首先,事實性知識是構建知識城牆的基石
如果我們把一個人掌握的事實性知識看作是一塊一塊的磚,
把方法性知識看作是水泥,學習的過程就像是用磚和水泥建起一面知識城牆,
要衡量這個人的學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看的就是這個人構建的這面牆有多高大和多牢固。
如果我們只重視方法性知識,就會導致在構建知識城牆的時候,
水泥很富餘,但磚卻不夠了。
空有很多想法和觀點,卻沒辦法用豐富的事實呈現它們。
而且,磚缺得太多,就沒辦法連在一起,牆面很容易倒塌。
只有當我們掌握足夠多的事實,
才能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知道的,以及自己在哪個方面有所欠缺。

其次,掌握事實性知識,才能更好地搜索。
搜索的時候,只有方法是不夠的。
搜索的過程就像你從腦海中提取記憶一樣,
第一步是給搜索引擎發出指令,
你搜索某個概念之前,必須先知道這個概念,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搜索。
搜到了之後,你還要有能力評估搜索結果的可信度,這些都需要事實性知識發揮作用。
畢竟,有一樣東西你沒辦法上網搜索,那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應該搜索的知識。


最後,記憶事實性知識能讓你的大腦更聰明。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丹尼爾·韋格納(Daniel Wegner)研究發現,
大腦更傾向於記住那些不久後就會消失的信息,
而那些在網上很容易就能獲得的信息,則被選擇性地忽略了,這個現象叫做“谷歌效應”。
當你把信息存儲在電腦和手機裡,而沒有更多地用自己的大腦去觀察、記憶、體會,
你就會降低對這些知識的感受和記憶,這個新知識就不會變成你的知識。

當我們學習新知識時,有兩個步驟,
一個是存貯,另一個是提取,只有你存貯並提取了知識,才完成了記憶的閉環。
如果你只搜索了某個知識,沒有記住它,
就相當於買了東西放在家裡不用,這個東西就沒有任何價值。
而且,我們在提取某個記憶時,越是用力、使勁,
當你想起來之後,這個記憶的提取能力和存儲能力就越強,也就學得越紮實。



--------------------------------
摘要:
有人覺得,如今記住具體的事實性知識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我們更需要的是抽象的方法性知識,也就是各種批判性思維和技能。
比如,互聯網搜索就是這樣的技能,想了解信息的話,根本不用記住,去網上搜索就好了。
但美國暢銷書作家威廉·龐德斯通在《知識大遷移》一書中卻認為,
在獲得信息特別容易的今天,記憶事實性知識仍然十分重要。

1. 事實性知識是構建知識城牆的基石
 事實性知識=磚,方法性知識=水泥,學習的過程=用磚和水泥建起一面知識城牆。
 要衡量這個人的學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看的就是這個人構建的這面牆有多高大和多牢固。
2. 掌握事實性知識,才能更好地搜索
 當你把信息存儲在電腦和手機裡,而沒有更多地用自己的大腦去觀察、記憶、體會,
 你就會降低對這些知識的感受和記憶,這個新知識就不會變成你的知識。
3. 記憶事實性知識能讓你的大腦更聰明
 當你把信息存儲在電腦和手機裡,而沒有更多地用自己的大腦去觀察、記憶、體會,
 你就會降低對這些知識的感受和記憶,這個新知識就不會變成你的知識。
當我們學習新知識時,有兩個步驟,
一個是存貯,另一個是提取,只有你存貯並提取了知識,才完成了記憶的閉環。
如果你只搜索了某個知識,沒有記住它,
就相當於買了東西放在家裡不用,這個東西就沒有任何價值。
而且,我們在提取某個記憶時,越是用力、使勁,
當你想起來之後,這個記憶的提取能力和存儲能力就越強,也就學得越紮實。

❤內參-諾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的創作觀

出處:諾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的創作觀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爾罕·帕慕克的代表作品包括
《我的名字叫紅》《雪》《伊斯坦布爾》,他的第十部長篇小說是《紅髮女人》。
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帕慕克分享了他對小說創作的看法。

在帕慕克看來,一部好小說首先要符合現實主義的標準。
《紅發女人》中的主角,與一位挖井師傅產生了父子般的感情,
當人們讀到這部小說時,以為帕慕克只是在寫挖井人,
描寫一些技術性細節,比如主角怎麼找錢,為什麼他們需要井,
以及建築的歷史、細節,人們之間的衝突等等。
但讀完後,讀者會發現一些超越了現實層面的“其他的”東西。
帕慕克說,
小說是作家所寫主題的現實層面,但同時作家也在寫一些更深入的、其他的東西。
就像他在《紅髮女人》寫的一句話:
“你的書須是像我在最後劇目中的獨白一樣,既發自肺腑,又宛如神話。
既像發生過的故事般真實,又要像一個傳說般親切”。
這個“其他的東西”還會啟發讀者的想像,
作者也會因此而滿意,但它很遲才會出現,而且作家也不能確保每次創作都能做到這一點。

帕慕克曾多次公開提到,
孩子般的純真是他寫作時最需要的狀態。
創作時他會堅持自己的純真和幽默,只管寫,寫,寫。
從開始寫作至今,他平均每天都會寫作10小時以上。
他發現,寫長篇小說時,堅持純真會比較容易,
因為長篇小說裡有抒情、政治的、更具描述性的調式以及更理性的情境。
但篇幅短的小說裡不能“純真”,這是因為短的文本是強力克制的,
所有東西都要相互指涉,不能有太多的抒情,也不能不知道接下來要寫什麼就寫下去。
帕慕克說,小說其實是由兩部分組成的:
一部分是你不知道為什麼會寫,另一部分關乎克制,並賦予你所寫的東西意義。
這樣來看,寫短篇小說其實會比較難,因為作者必須時刻意識到那是關於什麼的。



--------------------------
摘要:
小說是作家所寫主題的現實層面,但同時作家也在寫一些更深入的、其他的東西。
就像《紅髮女人》寫的一句話:
“你的書須是像我在最後劇目中的獨白一樣,既發自肺腑,又宛如神話。
既像發生過的故事般真實,又要像一個傳說般親切”。
這個“其他的東西”還會啟發讀者的想像,
作者也會因此而滿意,但它很遲才會出現,而且作家也不能確保每次創作都能做到這一點。

寫長篇小說時,堅持純真會比較容易,
因為長篇小說裡有抒情、政治的、更具描述性的調式以及更理性的情境。
但篇幅短的小說裡不能“純真”,這是因為短的文本是強力克制的,
所有東西都要相互指涉,不能有太多的抒情,也不能不知道接下來要寫什麼就寫下去。
這樣來看,寫短篇小說其實會比較難,因為作者必須時刻意識到那是關於什麼的。

2018/06/14

❤內參-為什麼在社交網絡上說服別人這麼難?

出處:為什麼在社交網絡上說服別人這麼難?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商學院的助理教授舒爾德爾(Juliana Schroeder)
通過一項對300多人的研究發現,對於同一個人、同樣的觀點,
如果能聽到表述者的表達,人們會比僅僅閱讀書面文字更容易接受。
《快公司》雜誌的一篇文章介紹了舒爾德爾的這項研究。

舒爾德爾說:
與閱讀書面信息相比,從對手或其他人那兒聽到一個信息能夠讓你感覺到對方也是人。
其中一個原因似乎是,表述人在說話時,
聲音(例如聲調)裡所具有的副語言線索帶來的多樣性,顯示出他們是深思熟慮的。
副語言線索,指的是一個人在溝通時語音表達方式尤其是語調、語氣的變化。

根據這項研究,靠發短信、微信、郵件等書面溝通,其實是一個糟糕的方式。
原因是,在閱讀文字的時候,我們更容易把對方“非人化”,
也就是我們沒有辦法應用同理心,將心比心地去理解他們。我們看到的只是他提出的觀點。

如果看到一個我們認為是腦殘的觀點,
我們很容易就認為,提出這個觀點的人,也是一個沒腦子的人。
但是,我們會忽略,他們提出這樣的觀點,可能也有他們在具體情境中的理由。
正如我們自己也會在一些場景下犯錯犯傻、或者迫於苦衷而說一些話。
因此,如果不得不靠書面交流,
那麼,你最好謹慎組織語言、斟酌用詞,做到冷靜理智、有理有據。

所以,同那些跟你持有不同觀點的人辯論,社交網絡其實是最壞的選擇。
原因非常簡單,
首先社交網絡上的辯論基本都是通過文字,
你沒有辦法通過聲音和圖像來展示單純信息之外的東西;
其次,顯然你也很難字斟句酌去跟對方討論。
“有限的字數、社交媒體使用者碎片化的注意力,
都將使你的說服工作變成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

因此,下次不要再試圖通過微博、微信或者郵件說服其他人接受你的觀點,
更好的方法是,跟他面對面談。



----------------------------------
摘要:
“與閱讀書面信息相比,從對手或其他人那兒聽到一個信息能夠讓你感覺到對方也是人。
其中一個原因似乎是,表述人在說話時,
聲音(例如聲調)裡所具有的副語言線索帶來的多樣性,顯示出他們是深思熟慮的。”
副語言線索,指的是一個人在溝通時語音表達方式尤其是語調、語氣的變化。

根據研究,靠發短信、微信、郵件等書面溝通,其實是一個糟糕的方式。
原因是,在閱讀文字的時候,我們更容易把對方“非人化”,
也就是我們沒有辦法應用同理心,將心比心地去理解他們。我們看到的只是他提出的觀點。

如果看到一個我們認為是腦殘的觀點,
我們很容易就認為,提出這個觀點的人,也是一個沒腦子的人。
但是,我們會忽略,他們提出這樣的觀點,可能也有他們在具體情境中的理由。
正如我們自己也會在一些場景下犯錯犯傻、或者迫於苦衷而說一些話。
因此,如果不得不靠書面交流,
那麼,你最好謹慎組織語言、斟酌用詞,做到冷靜理智、有理有據。


所以,同那些跟你持有不同觀點的人辯論,社交網絡其實是最壞的選擇。原因是:
1. 社交網絡上的辯論基本都是通過文字,
 你沒有辦法通過聲音和圖像來展示單純信息之外的東西;
2. 很難斟字酌句去跟對方討論。
 有限的字數、社交媒體使用者碎片化的注意力,
 都將使你的說服工作變成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

❤內參-張忠謀:如何做到終身學習和獨立思考

出處:張忠謀:如何做到終身學習和獨立思考


6月5號,87歲的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宣布退休。張忠謀是商業世界的一個傳奇人物。
他曾經是德州儀器的資深副總裁,是最早進入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管理層的華人。
張忠謀曾經在接受采訪時說,在創辦台積電之前,他已經“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可見他在科技界地位之高。

1987年,56歲時,張忠謀創辦了台積電。
台積電到今天市值已經超過2000億美元,
管理大師邁克爾·波特盛讚張忠謀開創了兩個行業,半導體代工和半導體設計,
並且說張忠謀創造了自己的客戶。在台積電之前,芯片公司都是既做設計也做生產;
台積電之後,獨立的小芯片設計廠商開始出現。

宣布退休之後,張忠謀接受采訪時,
把自己的人生分為四個階段:
學生階段,結束於24歲,參加麻省理工博士考試失敗,之後他決定進入商界;
德州儀器階段,張忠謀在德州儀器一路見證並參與了芯片行業的發展;
台積電階段;以及他將要開始的退休階段,
這個階段他的工作是橋牌、音樂、寫自傳和旅遊。


張忠謀曾經在接受采訪時,分享過他是如何“終身學習”和“獨立思考”。
在他看來,一個人有兩件最重要的事:一個是“終身學習”,一個是“獨立思考”。

張忠謀把“終身學習”分成兩個部分。
首先是閱讀,閱讀佔了終身學習裡一半的份量。
張忠謀說,終身學習不是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而是“有計劃、有系統、有紀律”地閱讀。

有計劃,指的是要製定閱讀和學習的計劃,而且,至少應該從半年計劃和一年計劃開始。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很多計劃。
張忠謀以自己為例,
他在麻省理工學院拿到的其實是機械碩士學位,連晶體管是什麼都不知道。
進入半導體行業之後,他制定的第一個計劃就是苦讀跟半導體相關的書,
而且之後一生都在延續這個計劃,因為他一直都在半導體行業工作。
只不過,跟半導體相關內容的閱讀所佔比例減少了,
因為在熟悉之後,他也需要有別的東西要學習。

有系統指的是要有學習的整套系統。
張忠謀在大學時候就下定決心,自己不會去做教授,而是要到商業世界發展,做經理人。
而做經理人就需要有一整套學習的東西,比如要懂得看財務報表,要懂得股票市場等等。
而且,即使這些內容都已經熟悉了,
視野也還可以繼續擴大,比如要關心國際形勢、宏觀經濟等。

張忠謀說:
“有些世界級企業的CEO就只是CEO,不是世界級的人,但有不少的確是世界級的人物,
他們不僅關心公司本業的事,也知道世界經濟,地緣政治,
這都是世界級的CEO應該知道的。”

有紀律,指的就是要確定好,自己每天有多少時間用在讀書上。
張忠謀建議,不要把太多時間花在應酬上,應該節約下來時間,去閱讀和思考。
張忠謀在閱讀上的另外兩個建議是,選擇和深度閱讀。
他說:“要閱讀的東西太多了,選擇非常重要,不然效率也不高。
讀書的方法我也很老實,不太贊成速讀,
因為我認識會速讀的人,都是讀得很多,但了解很少。”
閱讀是終身學習的一半;另外一半,張忠謀說,是“聆聽”。
讀書是從書本上學習,聆听就是從其他人那裡學習。
跟朋友聊天,甚至是開會,都能學到很多。而且,聆聽常常是閱讀的效益更大,
所謂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茅塞頓開,正是如此”。

在張忠謀看來,每個人都很需要“聽”,
但是“聽”又是“太被忽略的藝術”,“絕大部分人不善於聽,假如他們真的能聽會更了不起。
若一個人常常打斷你,你就知道這個人大概不會聽了,也沒耐性,
這種人往往很聰明,因為他以為已經知道你會說什麼了,
尤其碰到我這種人,講話比較慢,就常常被打斷。
很聰明的人常常打斷我,幫我講完了,可是他90%是猜錯了我想說的話,
那他就失去了學習的機會,當然我會糾正他,但也不是每次都糾正。”

不會聆聽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容不下其他意見,
“對方只要跟你意見稍微不同,有點批評的意思,
這個人的態度馬上就轉變為防守的立場,想要反駁,那就更失去學習的機會了。”


終身學習之外,張忠謀說的人生中另外一件最重要的事,是獨立思考。
“不論別人告訴你,或你從文章上看什麼,不要馬上就相信。
你要想想看,他講的話,舉了什麼證?他舉的證是否有偏見?
他可能舉了某幾個例子,但不舉別的。
就算他舉了蠻好的例子,但那些證據是否導引到他的結論?”

怎麼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呢?
張忠謀說,一個是態度問題,要有批判性思考的態度,不要別人講什麼就信什麼;
第二是視野問題,“獨立思考也要看你有多少數據,
如果你看的東西很少,那你獨立思考的材料也很少”;
聽的多、看的多,獨立思考的能力就強,
任何一件事你會聽到兩面、三面不同的結論,那你獨立思考的材料也多了”。

在張忠謀看來,獨立思考能力比終身學習習慣要更加缺乏。
而且,這兩個習慣都要從年輕時就開始養成。
即使終身學習的習慣可以在中年後養成,但是一個人學習的效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

以上就是教父級商業大佬張忠謀對於終身學習和獨立思考兩項能力的看法。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張忠謀:赴湯蹈火20年》作者:刁明芳、吳敦畫、李翔



--------------------------------
摘要:
在張忠謀看來,一個人有兩件最重要的事:一個是“終身學習”,一個是“獨立思考”。

一.終生學習
張忠謀把“終身學習”分成兩個部分。
(1)閱讀
首先是閱讀,閱讀佔了終身學習裡一半的份量。
張忠謀說,終身學習不是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而是“有計劃、有系統、有紀律”地閱讀。
(1.1)
閱讀有計畫
有計劃,指的是要制定閱讀和學習的計劃,而且,至少應該從半年計劃和一年計劃開始。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很多計劃。
張忠謀以自己為例,
他在麻省理工學院拿到的其實是機械碩士學位,連晶體管是什麼都不知道。
進入半導體行業之後,他制定的第一個計劃就是苦讀跟半導體相關的書,
而且之後一生都在延續這個計劃,因為他一直都在半導體行業工作。
只不過,跟半導體相關內容的閱讀所佔比例減少了,
因為在熟悉之後,他也需要有別的東西要學習。
(1.2)
閱讀有系統
有系統指的是要有學習的整套系統。
張忠謀在大學時候就下定決心,自己不會去做教授,而是要到商業世界發展,做經理人。
而做經理人就需要有一整套學習的東西,比如要懂得看財務報表,要懂得股票市場等等。
而且,即使這些內容都已經熟悉了,
視野也還可以繼續擴大,比如要關心國際形勢、宏觀經濟等。
(1.3)
閱讀有紀律
有紀律,指的就是要確定好,自己每天有多少時間用在讀書上。
張忠謀建議,不要把太多時間花在應酬上,應該節約下來時間,去閱讀和思考。
(1.4)
閱讀要有選擇與深度閱讀
張忠謀在閱讀上的另外兩個建議是,選擇和深度閱讀。
他說:
“要閱讀的東西太多了,選擇非常重要,不然效率也不高。
讀書的方法我也很老實,不太贊成速讀,
因為我認識會速讀的人,都是讀得很多,但了解很少。”

(2)聆聽
閱讀是終身學習的一半;另外一半,張忠謀說,是“聆聽”。
讀書是從書本上學習,聆听就是從其他人那裡學習。
跟朋友聊天,甚至是開會,都能學到很多。
而且,聆聽常常是閱讀的效益更大,所謂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茅塞頓開,正是如此。

在張忠謀看來,每個人都很需要“聽”,
但是“聽”又是“太被忽略的藝術”,“絕大部分人不善於聽,假如他們真的能聽會更了不起。
若一個人常常打斷你,你就知道這個人大概不會聽了,也沒耐性,
這種人往往很聰明,因為他以為已經知道你會說什麼了,
尤其碰到我這種人,講話比較慢,就常常被打斷。
很聰明的人常常打斷我,幫我講完了,可是他90%是猜錯了我想說的話,
那他就失去了學習的機會,當然我會糾正他,但也不是每次都糾正。”

不會聆聽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容不下其他意見,
對方只要跟你意見稍微不同,有點批評的意思,
這個人的態度馬上就轉變為防守的立場,想要反駁,那就更失去學習的機會了。

二.獨立思考
不論別人告訴你,或你從文章上看什麼,不要馬上就相信。
你要想想看,他講的話,舉了什麼證?他舉的證是否有偏見?
他可能舉了某幾個例子,但不舉別的。
就算他舉了蠻好的例子,但那些證據是否導引到他的結論?

怎麼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呢?
張忠謀說,
(1)態度:要有批判性思考的態度,不要別人講什麼就信什麼;
(2)視野:
 獨立思考也要看你有多少數據,
 如果你看的東西很少,那你獨立思考的材料也很少;
 聽的多、看的多,獨立思考的能力就強,
 任何一件事你會聽到兩面、三面不同的結論,那你獨立思考的材料也多了。

在張忠謀看來,獨立思考能力比終身學習習慣要更加缺乏。
而且,這兩個習慣都要從年輕時就開始養成。
即使終身學習的習慣可以在中年後養成,但是一個人學習的效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