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4

❤內參-張忠謀:如何做到終身學習和獨立思考

出處:張忠謀:如何做到終身學習和獨立思考


6月5號,87歲的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宣布退休。張忠謀是商業世界的一個傳奇人物。
他曾經是德州儀器的資深副總裁,是最早進入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管理層的華人。
張忠謀曾經在接受采訪時說,在創辦台積電之前,他已經“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可見他在科技界地位之高。

1987年,56歲時,張忠謀創辦了台積電。
台積電到今天市值已經超過2000億美元,
管理大師邁克爾·波特盛讚張忠謀開創了兩個行業,半導體代工和半導體設計,
並且說張忠謀創造了自己的客戶。在台積電之前,芯片公司都是既做設計也做生產;
台積電之後,獨立的小芯片設計廠商開始出現。

宣布退休之後,張忠謀接受采訪時,
把自己的人生分為四個階段:
學生階段,結束於24歲,參加麻省理工博士考試失敗,之後他決定進入商界;
德州儀器階段,張忠謀在德州儀器一路見證並參與了芯片行業的發展;
台積電階段;以及他將要開始的退休階段,
這個階段他的工作是橋牌、音樂、寫自傳和旅遊。


張忠謀曾經在接受采訪時,分享過他是如何“終身學習”和“獨立思考”。
在他看來,一個人有兩件最重要的事:一個是“終身學習”,一個是“獨立思考”。

張忠謀把“終身學習”分成兩個部分。
首先是閱讀,閱讀佔了終身學習裡一半的份量。
張忠謀說,終身學習不是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而是“有計劃、有系統、有紀律”地閱讀。

有計劃,指的是要製定閱讀和學習的計劃,而且,至少應該從半年計劃和一年計劃開始。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很多計劃。
張忠謀以自己為例,
他在麻省理工學院拿到的其實是機械碩士學位,連晶體管是什麼都不知道。
進入半導體行業之後,他制定的第一個計劃就是苦讀跟半導體相關的書,
而且之後一生都在延續這個計劃,因為他一直都在半導體行業工作。
只不過,跟半導體相關內容的閱讀所佔比例減少了,
因為在熟悉之後,他也需要有別的東西要學習。

有系統指的是要有學習的整套系統。
張忠謀在大學時候就下定決心,自己不會去做教授,而是要到商業世界發展,做經理人。
而做經理人就需要有一整套學習的東西,比如要懂得看財務報表,要懂得股票市場等等。
而且,即使這些內容都已經熟悉了,
視野也還可以繼續擴大,比如要關心國際形勢、宏觀經濟等。

張忠謀說:
“有些世界級企業的CEO就只是CEO,不是世界級的人,但有不少的確是世界級的人物,
他們不僅關心公司本業的事,也知道世界經濟,地緣政治,
這都是世界級的CEO應該知道的。”

有紀律,指的就是要確定好,自己每天有多少時間用在讀書上。
張忠謀建議,不要把太多時間花在應酬上,應該節約下來時間,去閱讀和思考。
張忠謀在閱讀上的另外兩個建議是,選擇和深度閱讀。
他說:“要閱讀的東西太多了,選擇非常重要,不然效率也不高。
讀書的方法我也很老實,不太贊成速讀,
因為我認識會速讀的人,都是讀得很多,但了解很少。”
閱讀是終身學習的一半;另外一半,張忠謀說,是“聆聽”。
讀書是從書本上學習,聆听就是從其他人那裡學習。
跟朋友聊天,甚至是開會,都能學到很多。而且,聆聽常常是閱讀的效益更大,
所謂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茅塞頓開,正是如此”。

在張忠謀看來,每個人都很需要“聽”,
但是“聽”又是“太被忽略的藝術”,“絕大部分人不善於聽,假如他們真的能聽會更了不起。
若一個人常常打斷你,你就知道這個人大概不會聽了,也沒耐性,
這種人往往很聰明,因為他以為已經知道你會說什麼了,
尤其碰到我這種人,講話比較慢,就常常被打斷。
很聰明的人常常打斷我,幫我講完了,可是他90%是猜錯了我想說的話,
那他就失去了學習的機會,當然我會糾正他,但也不是每次都糾正。”

不會聆聽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容不下其他意見,
“對方只要跟你意見稍微不同,有點批評的意思,
這個人的態度馬上就轉變為防守的立場,想要反駁,那就更失去學習的機會了。”


終身學習之外,張忠謀說的人生中另外一件最重要的事,是獨立思考。
“不論別人告訴你,或你從文章上看什麼,不要馬上就相信。
你要想想看,他講的話,舉了什麼證?他舉的證是否有偏見?
他可能舉了某幾個例子,但不舉別的。
就算他舉了蠻好的例子,但那些證據是否導引到他的結論?”

怎麼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呢?
張忠謀說,一個是態度問題,要有批判性思考的態度,不要別人講什麼就信什麼;
第二是視野問題,“獨立思考也要看你有多少數據,
如果你看的東西很少,那你獨立思考的材料也很少”;
聽的多、看的多,獨立思考的能力就強,
任何一件事你會聽到兩面、三面不同的結論,那你獨立思考的材料也多了”。

在張忠謀看來,獨立思考能力比終身學習習慣要更加缺乏。
而且,這兩個習慣都要從年輕時就開始養成。
即使終身學習的習慣可以在中年後養成,但是一個人學習的效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

以上就是教父級商業大佬張忠謀對於終身學習和獨立思考兩項能力的看法。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張忠謀:赴湯蹈火20年》作者:刁明芳、吳敦畫、李翔



--------------------------------
摘要:
在張忠謀看來,一個人有兩件最重要的事:一個是“終身學習”,一個是“獨立思考”。

一.終生學習
張忠謀把“終身學習”分成兩個部分。
(1)閱讀
首先是閱讀,閱讀佔了終身學習裡一半的份量。
張忠謀說,終身學習不是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而是“有計劃、有系統、有紀律”地閱讀。
(1.1)
閱讀有計畫
有計劃,指的是要制定閱讀和學習的計劃,而且,至少應該從半年計劃和一年計劃開始。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很多計劃。
張忠謀以自己為例,
他在麻省理工學院拿到的其實是機械碩士學位,連晶體管是什麼都不知道。
進入半導體行業之後,他制定的第一個計劃就是苦讀跟半導體相關的書,
而且之後一生都在延續這個計劃,因為他一直都在半導體行業工作。
只不過,跟半導體相關內容的閱讀所佔比例減少了,
因為在熟悉之後,他也需要有別的東西要學習。
(1.2)
閱讀有系統
有系統指的是要有學習的整套系統。
張忠謀在大學時候就下定決心,自己不會去做教授,而是要到商業世界發展,做經理人。
而做經理人就需要有一整套學習的東西,比如要懂得看財務報表,要懂得股票市場等等。
而且,即使這些內容都已經熟悉了,
視野也還可以繼續擴大,比如要關心國際形勢、宏觀經濟等。
(1.3)
閱讀有紀律
有紀律,指的就是要確定好,自己每天有多少時間用在讀書上。
張忠謀建議,不要把太多時間花在應酬上,應該節約下來時間,去閱讀和思考。
(1.4)
閱讀要有選擇與深度閱讀
張忠謀在閱讀上的另外兩個建議是,選擇和深度閱讀。
他說:
“要閱讀的東西太多了,選擇非常重要,不然效率也不高。
讀書的方法我也很老實,不太贊成速讀,
因為我認識會速讀的人,都是讀得很多,但了解很少。”

(2)聆聽
閱讀是終身學習的一半;另外一半,張忠謀說,是“聆聽”。
讀書是從書本上學習,聆听就是從其他人那裡學習。
跟朋友聊天,甚至是開會,都能學到很多。
而且,聆聽常常是閱讀的效益更大,所謂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茅塞頓開,正是如此。

在張忠謀看來,每個人都很需要“聽”,
但是“聽”又是“太被忽略的藝術”,“絕大部分人不善於聽,假如他們真的能聽會更了不起。
若一個人常常打斷你,你就知道這個人大概不會聽了,也沒耐性,
這種人往往很聰明,因為他以為已經知道你會說什麼了,
尤其碰到我這種人,講話比較慢,就常常被打斷。
很聰明的人常常打斷我,幫我講完了,可是他90%是猜錯了我想說的話,
那他就失去了學習的機會,當然我會糾正他,但也不是每次都糾正。”

不會聆聽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容不下其他意見,
對方只要跟你意見稍微不同,有點批評的意思,
這個人的態度馬上就轉變為防守的立場,想要反駁,那就更失去學習的機會了。

二.獨立思考
不論別人告訴你,或你從文章上看什麼,不要馬上就相信。
你要想想看,他講的話,舉了什麼證?他舉的證是否有偏見?
他可能舉了某幾個例子,但不舉別的。
就算他舉了蠻好的例子,但那些證據是否導引到他的結論?

怎麼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呢?
張忠謀說,
(1)態度:要有批判性思考的態度,不要別人講什麼就信什麼;
(2)視野:
 獨立思考也要看你有多少數據,
 如果你看的東西很少,那你獨立思考的材料也很少;
 聽的多、看的多,獨立思考的能力就強,
 任何一件事你會聽到兩面、三面不同的結論,那你獨立思考的材料也多了。

在張忠謀看來,獨立思考能力比終身學習習慣要更加缺乏。
而且,這兩個習慣都要從年輕時就開始養成。
即使終身學習的習慣可以在中年後養成,但是一個人學習的效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