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1

❤內參-一家矽谷學校的創新教育理念

出處:一家矽谷學校的創新教育理念


一提到矽谷,人們就會想到矽谷的創新精神。
在矽谷,不僅各大科技公司踐行著創新理念,教育創新同樣在這裡發生。
在矽谷一所叫做Bullis Charter School(BCS)的創新學校,
錄取率低至1:1200,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的孩子也在這裡上學。
這所學校不硬性教授應試知識,但學生成績卻常常排列加州前三。
BCS的校長威尼·赫西(Wanny Hersey )在接受公眾號“外灘教育”的採訪時,
分享了BCS的教育理念。

BCS最著名的是它的個性化教育。由於BCS是公立學校,
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自周邊社區,並且是通過抽籤的方式入學的,
所以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非常多樣。
威尼介紹,BCS的老師會和學生一起為他們量身製定個性化的目標。
這些目標不僅是學術上的,還包括社會情感技能方面的目標,比如情感目標、行為目標等。
威尼舉例說,假如老師覺得有個學生在數學上需要更多的幫助,
然後和家長溝通之後,發現這個學生在家總做不好數學作業,但是在學校總體表現不錯。
這時候,老師要做的就是設定目標,
這個目標可能是“確保學生在家完成數學家庭作業,而不是在家做不好作業”。
也許這個孩子做不好作業只是想出去玩,而不是因為討厭數學;
或者是因為性格原因,在學校不懂的問題可以問,在家遇到難題就放棄了。
總之,為了達到目標,這些都要弄清楚。

接著,老師、家長、學生會有不同的分工,
家長要做的也許是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學習的地方;
老師要做的是給孩子的作業不要太難,要讓孩​​子在回家之前盡可能地把問題解決;
學生要保證學習數學時集中注意力。
“所以這個目標不僅是學生的,是教師的、家長的共同目標。
學生會覺得每個人都在幫助自己實現目標。 ”

威尼說,因為設定了目標,學生會更有動力。
他們不再那麼害怕失敗,而是從失敗中學習,並對自己關心的事情進行評估和反思。
更重要的是,通過實現目標的過程,學生還會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除了個性化學習,成長型思維也是BCS的教育理念。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最早提出了成長型思維,
這種思維的人在遇到問題時,會欣然接受,也更願意麵對挑戰和挫折。
而為每個孩子設置不同的目標,也是BCS實踐成長型思維的手段之一。
因為如果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目標,
某個孩子就不會覺得另一個數學學得好的孩子比他聰明,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優點是什麼。
可能有的人數學學得好,但有的人畫畫很不錯,
BCS的老師會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需要克服困難努力才能達到的目標。



--------------------------
摘要:
BCS的老師會和學生一起為他們量身製定個性化的目標。
這些目標不僅是學術上的,還包括社會情感技能方面的目標,比如情感目標、行為目標等。
假如老師覺得有個學生在數學上需要更多的幫助,
然後和家長溝通之後,發現這個學生在家總做不好數學作業,但是在學校總體表現不錯。
這時候,老師要做的就是設定目標,
這個目標可能是“確保學生在家完成數學家庭作業,而不是在家做不好作業”。
也許這個孩子做不好作業只是想出去玩,而不是因為討厭數學;
或者是因為性格原因,在學校不懂的問題可以問,在家遇到難題就放棄了。
總之,為了達到目標,這些都要弄清楚。

因為設定了目標,學生會更有動力。
他們不再那麼害怕失敗,而是從失敗中學習,並對自己關心的事情進行評估和反思。
更重要的是,通過實現目標的過程,學生還會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除了個性化學習,成長型思維也是BCS的教育理念。
這種思維的人在遇到問題時,會欣然接受,也更願意麵對挑戰和挫折。
為每個孩子設置不同的目標,也是BCS實踐成長型思維的手段之一。
因為如果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目標,
某個孩子就不會覺得另一個數學學得好的孩子比他聰明,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優點是什麼。
可能有的人數學學得好,但有的人畫畫很不錯,
BCS的老師會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需要克服困難努力才能達到的目標。

❤內參-方法:如何正確地對待“焦慮”

出處:方法:如何正確地對待“焦慮”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自己很焦慮。
人們通常覺得,焦慮是外在的人和事情造成的,我們要學會去控制和應對焦慮。
但是《工作不焦慮》這本書裡說,很多人感到焦慮,是因為沒有弄清楚壓力和焦慮的區別。
我們先來看“壓力”。書裡說,
壓力指的是一種執行任務的要求,而且這種要求在程度上比較強烈,
但壓力本身並不包含焦慮的成分。當你要執行任務時,壓力就出現了。
比如,早上你掙扎著起床,但你覺得太睏了,不小心又打了個盹,
就在打盹的工夫,你突然清醒,意識到上班要遲到了,這時候你的“壓力”就在快速上漲。
當你急沖沖地走進辦公室,因為自己遲到了,
整個上午你都覺得工作落後了一步老闆在等你匯報工作,
沒趕上的會議需要重新安排時間,新項目需要你在下班前做出反饋,
這些狀況其實都是壓力。
但是,當你在壓力上疊加了“糾結”的關鍵因素,
尤其是當你來回琢磨讓自己苦惱的事情時,壓力就很容易轉化為焦慮。
比如你遲到了,是接受遲到的事實,盡可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務;
還是對起床晚了這件事充滿內疚,對自己的行為懊惱不已,對後果擔心害怕。
如果是後者,就是把壓力轉化成了焦慮。

所以,發現糾結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糾結是我們應對焦慮的核心。
書裡給出的解決辦法很簡單,只有四個步驟:喚醒、專注、超然、釋放。
當你焦慮的時候,你的心裡就充滿了負面的糾結。
這時候你有點兒像是在做“白日夢”,並沒有專注在手上要做的事情。
所以解決焦慮的第一步,
就是把自己從這種“白日夢”的狀態下喚醒,讓自己更長時間地保持真正的清醒。
第二步是專注,專注和喚醒幾乎同時發生,除非你被喚醒了,否則你不可能集中注意力。
專注需要你保持清醒,有目的、有意識地完成工作。
最後是超然與釋放。
這裡說的是對待事情不要迴避,我們在做事的時候很容易會產生各種想法,
這時候不要把想法拒之門外,
而要客觀地觀察它們,承認它們只是想法而已,不關注它們,將它們放下。



---------------------------------------
摘要:
壓力指的是一種執行任務的要求,而且這種要求在程度上比較強烈,
但壓力本身並不包含焦慮的成分。當你要執行任務時,壓力就出現了。
比如,早上你掙扎著起床,但你覺得太睏了,不小心又打了個盹,
就在打盹的工夫,你突然清醒,意識到上班要遲到了,這時候你的“壓力”就在快速上漲。
當你急沖沖地走進辦公室,因為自己遲到了,
整個上午你都覺得工作落後了一步老闆在等你匯報工作,
沒趕上的會議需要重新安排時間,新項目需要你在下班前做出反饋,
這些狀況其實都是壓力。
但是,當你在壓力上疊加了“糾結”的關鍵因素,
尤其是當你來回琢磨讓自己苦惱的事情時,壓力就很容易轉化為焦慮。
比如你遲到了,是接受遲到的事實,盡可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務;
還是對起床晚了這件事充滿內疚,對自己的行為懊惱不已,對後果擔心害怕。
如果是後者,就是把壓力轉化成了焦慮。

解決辦法很簡單,只有四個步驟:喚醒、專注、超然、釋放
當你焦慮的時候,你的心裡就充滿了負面的糾結。
這時候你有點兒像是在做“白日夢”,並沒有專注在手上要做的事情。
Step 1:就是把自己從這種“白日夢”的狀態下喚醒,讓自己更長時間地保持真正的清醒。
Step 2:專注,專注和喚醒幾乎同時發生,除非你被喚醒了,否則你不可能集中注意力。
   專注需要你保持清醒,有目的、有意識地完成工作。
Step3~4:超然與釋放
   這裡說的是對待事情不要迴避,我們在做事的時候很容易會產生各種想法,
   這時候不要把想法拒之門外,而要客觀地觀察它們,
   承認它們只是想法而已,不關注它們,將它們放下。

2018/07/30

❤內參-新研究:與完美主義有關的4個事實

出處:新研究:與完美主義有關的4個事實


在求職面試中,被問到自己性格里最糟糕的特質時,不少人都會說自己“追求完美”。
這麼說,實際上還包含著對自己的含蓄恭維。不過,這也許不是一個完美的答案。
因為完美主義也有缺點,它會讓人變得更加脆弱、焦慮,甚至破壞人們成功的潛能。
BBC英倫網的一篇文章,介紹了完美主義者要面對的風險與危機。
我們從中為你選出了4個與完美主義有關的趨勢和事實:

第一,完美主義正在年輕化,而且越來越常見。
英國巴斯大學和約克聖約翰大學的托馬斯·柯倫(Thomas Curran)
和安德魯·希爾(Andrew P. Hill)做了一項研究,比較了不同年代人群的完美主義傾向。
研究總共檢驗了四萬多名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本科學生,
發現:從1989年2016年,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一直不斷增加。
其中有一類完美主義者增加得最快,他們的特點是,對別人的高標準要求很敏感。
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研究兒童發育和完美主義的學者凱迪拉斯穆森(Katie Rasmussen)
也發現,在兒童和青少年中,五個人裡就有兩人是完美主義者。
學者們已經把完美主義視為流行病和公共衛生問題進行討論。

第二,完美主義的缺點會讓人變得更加脆弱、焦慮,甚至破壞成功潛能
完美主義者有時會不惜任何代價避免犯錯,卻也因此更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因為,犯錯、承認錯誤是人們成長和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完美主義還與一系列臨床心理問題有關,
比如抑鬱症和焦慮症、自我傷害、社交恐懼、強迫症、暴食症等其它飲食失調症。
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的高級研究員莎拉·伊甘(Sarah Egan)專門研究完美主義,
她認為,美主義是一種能引發各類問題的心理疾病,沒有其它狀況可與之相提並論,“
有研究表明,完美主義程度越高,遭受的心理障礙就會越多。 

第三,完美主義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人們思考自己的方式。
一些研究人員提出,完美主義可分為:健康的完美主義和不健康的完美主義。
前者的特徵是人生標準高、活力十足、善於自律。
後者的特點是每當竭盡全力也做不到最好,或是達不到目標時就會倍感挫折。
也就是說,在某些情況下,完美主義是健康和可取的。
對此,已經完成60多項相關研究的希爾說,
這是一個誤解,“努力工作、忠於職守、勤奮等等,這些都是優點。
但對於一個完美主義者來說,那些確實是完美主義的症狀或副產品。
但完美主義與高標準無關。完美主義是關於不切實際的標準”。
他認為,完美主義不是具體的某一種行為,而是人們思考自己的方式,
它與人們的自我評斷有關。
比如,一位學生刻苦學習但成績糟糕,如果他告訴自己:
“我很失望,但沒關係,我總體仍是不錯的。 ”這樣就很健康。
但如果他這樣想:“我是一個失敗者。我不夠好。 ”這就是完美主義。
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希爾還發現,
認真謹慎的人會在出錯時採取更加靈活的方式來應對,
而完美主義者的情緒卻會大起大落,他們對壓力很敏感,也更容易放棄。
“當事情不可能完美的時候,他們傾向於以逃避來應對。 ”

第四,為什麼完美主義者越來越多了?
“當一個人把自我與成就合二為一時,就會出現完美主義。 ”
在當下,人們會通過個人成就大小去衡量每個人的個人價值,
而所謂的個人成就往往又直接與我們在衣食住行的外在表現掛鉤。
柯倫和希爾認為,
在一個市場主導的社會中,失敗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
把衡量個人價值的重點放在取得成就上,孩子就會非常討厭犯錯,
如果孩子也用成就來定義自己,那你就會發現完美主義傾向開始出現。 ” 
文章建議,父母可以通過觀察和防範自身的完美主義傾向,
塑造良好的行為和環境,給孩子無條件的愛與溫情,要給孩子們這樣的觀念:
你們的表現不完美,也是可愛和能得到關愛的。

本期文章參考來源:BBC英倫網《完美主義者要面對的風險與危機》



------------------------------
摘要:
1. 完美主義正在年輕化,而且越來越常見
 有一類完美主義者增加得最快,他們的特點是,對別人的高標準要求很敏感。
2. 完美主義的缺點會讓人變得更加脆弱、焦慮,甚至破壞成功潛能
 完美主義者有時會不惜任何代價避免犯錯,卻也因此更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因為,犯錯、承認錯誤是人們成長和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完美主義還與一系列臨床心理問題有關,
 比如抑鬱症和焦慮症、自我傷害、社交恐懼、強迫症、暴食症等其它飲食失調症。
3. 完美主義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人們思考自己的方式
 比如,一位學生刻苦學習但成績糟糕,如果他告訴自己:
 “我很失望,但沒關係,我總體仍是不錯的。 ”這樣就很健康。
 但如果他這樣想:“我是一個失敗者。我不夠好。 ”這就是完美主義。
 認真謹慎的人會在出錯時採取更加靈活的方式來應對,
 而完美主義者的情緒卻會大起大落,他們對壓力很敏感,也更容易放棄。
 “當事情不可能完美的時候,他們傾向於以逃避來應對。 ”
4. 為什麼完美主義者越來越多了?
 “在一個市場主導的社會中,失敗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
 把衡量個人價值的重點放在取得成就上,孩子就會非常討厭犯錯,
 如果孩子也用成就來定義自己,那你就會發現完美主義傾向開始出現。 ”
 父母可以通過觀察和防範自身的完美主義傾向,
 塑造良好的行為和環境,給孩子無條件的愛與溫情,要給孩子們這樣的觀念:
 你們的表現不完美,也是可愛和能得到關愛的。

2018/07/29

❤內參-北野武:寬鬆環境反而限制了行動範圍

出處:北野武:寬鬆環境反而限制了行動範圍


接受微信公眾號“一條”採訪時,71歲的日本導演北野武,
把日本現在的年輕人稱作是“寬鬆一代”,
“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不滿,但實際上就是放棄自己的一代人”。

“寬鬆世代”是日本人創造的一個詞語,用來指1987年以後出生的孩子。
到了這一代人,日本開始以寬鬆教育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標誌之一就是考試後不發布成績排行榜。學校也不會安排很重的作業。

這跟北野武小時候的成長經歷很不同。
小時候,北野武的媽媽會教育他們兄弟幾個,
“有多少錢吃就吃多好,要想吃得更好,就必須努力賺錢,
不要既沒有錢又想吃高級的東西。”
因此,對於像他這樣的窮人家的小孩,想吃得好,想開豪車,那就只能“拼命工作”。

相比之下,“現在的孩子,好像已經放棄努力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過著不錯的生活,沒什麼太大的追求,
即便是有所追求也僅僅是對車、手錶、藝術狂熱,或是沉迷上網。”

北野武並不認為這是好事:
“這種寬鬆’的環境,可能反而限制了自己的行動範圍。
年輕人應該多嘗試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北野武說過一句話流傳很廣,“無聊的人生我死都不要”。
他開玩笑說,這麼說好像“我是個很作死的老人家一樣”。
但是,人怎麼能活得不無聊,關鍵在於自己,而不是別人怎麼看。 
“在別人看來,你過了精彩的一生,但如果你自己覺得無聊的話,那就是沒意思。”


-------------------------------------
摘要:
北野武說過一句話流傳很廣,“無聊的人生我死都不要”。
他開玩笑說,這麼說好像“我是個很作死的老人家一樣”。
但是,人怎麼能活得不無聊,關鍵在於自己,而不是別人怎麼看。
在別人看來,你過了精彩的一生,但如果你自己覺得無聊的話,那就是沒意思。

❤內參-一個社會學家眼中的貧窮問題

出處:一個社會學家眼中的貧窮問題


2008年5月,社會學家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
搬到了密爾沃基市的一個拖車營居住。密爾沃基是美國中部的一個大城市,
一些知名的公司比如哈雷摩托、通用醫療、A.O.史密斯等總部都在這座城市。
它還有一支NBA球隊。只不過,它也和不少大城市一樣,面對著貧富分化和治安問題。

所謂的拖車營,顧名思義,就是住在拖車裡。
人們之所以選擇這麼做,最重要的原因是貧窮。
這個社會學家決定搬到這個拖車營,是因為他想寫一本關於貧窮的書。
而他的切入點,就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發生的房東驅逐房客問題。
在拖車營住了一段時間之後,德斯蒙德又搬到了城市中另一個貧民區,繼續研究驅逐問題。

當時德斯蒙德不會預料到美國的貧富差距和社會分化問題,
會隨著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吸引到所有人的關注。
而他根據“民族志”的調查方法寫成的書《掃地出門:美國城市的貧窮與暴利》,
在出版之後,獲獎無數,其中包括2017年的普利策非虛構作品獎。
但是,德斯蒙德說,其實他的研究,看到這麼多人生活在貧窮中無法脫身,
也讓他“與抑鬱為伍許多年”,而“看到他們努力活著,我也學會了要咬牙撐住。”

需要介紹一下德斯蒙德研究的“驅逐”問題。
驅逐問題,指的是當房客發生了拖欠租金或其他嚴重問題之後,
房東有權利按租房法規,申請把房客驅逐出去。
執法機構有全職的工作人員,執行驅逐工作;也有專門的搬家公司來接驅逐的案子,
他們會把房客的家具等搬到倉庫或者應房客的要求放到街邊。
與此同時,相對應的是,出租房子也在成為一個行業。
徳斯蒙德介紹說,以房東自居的人越來越多,
各種職業協會和團體也紛紛出現,還有了配套的後勤服務、認證資格、
職業培訓教材,乃​​至融資工具。美國國會圖書館提供的資料顯示,
在1951年至1975年間,以管理租賃公寓為主題的出版物只有3本,
但到了1976年至2014年,這個數字暴漲至215本。
即便一些城市房東不覺得房東是個職業,但“住”這件事成了一門生意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而且,從1970年至今,以物業經理為職業的人數增長了三倍。

在這種背景下,房東和房客就成為了一個生態鏈。
用德斯蒙德的話說:“貧窮是一張關係網,裡面既有窮人,也有富人。
要想了解貧窮,就必須認識到這段關係。”以他最開始時住進去的那個拖車營為例,
拖車營的房東,年收入在44.7萬美元上下,這樣的收入在美國屬於前1%,
而繳租給他的卻是最窮的那10%美國人。驅逐,就是“窮人和富人的相互依賴與掙扎”。

德斯蒙德的研究讓他獲獎無數,並且被評選為影響美國政治的五十人之一。
儘管他的研究發生在美國,但是從其中我們仍然能得到一些關於貧窮的知識。
我們試著從其中總結出幾條。

首先是關於社區的。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的作者、著名城市規劃學者簡·雅各布斯認為,
健康且具有凝聚力的社區的形成,
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得有人“有心”住在這裡,要有人願意看顧、守護這裡。

“驅逐”以及過客心理,無助於形成這種健康的社區。
 “一次驅逐,鬆動的不只是一個街區,因為受影響的不僅是被驅逐家庭所在的那個街區,
他們心不甘情不願搬去的那個街區也會一併受累。”

在這樣的搬遷過程中,就會催生出所謂的“永久性貧民窟”。
因為社區的流動率升高,“日常生活中的憤恨跟淡漠也會隨之爆表”。
在這樣的社區中,“太多人能搬就搬,不能搬的也夢想著早點搬。”
既然大家都無心照顧社區,
就談不上對社區的發展有什麼共識或者責任,社區的犯罪率就會升高。

然後形成了惡性循環。並不是因為社區裡的人貧窮、有過犯罪前科,等等原因,
造成了社區的低信任感。德斯蒙德認為,
造成沒有信任感的,其實是“縈繞在住戶身旁的那種厚重的不幸氣息。
當滿目所見都是心酸苦楚時,他們就無法用余光瞥見社區可能有的潛力。”
以德斯蒙德開始時入住的拖車營為例,德斯蒙德說:
社區在居民眼中一旦成了剝奪與罪惡的代名詞,成了“各種觸礁人生”的報到處,
他們就會對社區裡的政治能量失去信心。
他們不太相信可以和鄰居們團結一致,改善生活品質。
他們也不喜歡自己的鄰居。
在德斯蒙德的研究中,
拖車營的住戶,很少會對鄰居被驅逐發表評論。
 “在他們的觀念裡,被驅逐是罪有應得,是那些人自己不長進。
甚至有人會說,驅逐是好事。因為驅逐可以'把人渣清一清',等於是替園區去蕪存菁。
最覺得窮人該死的,往往是窮人自己。”
第二個會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事實是,
窮人住的街區的房租,和中產階級住的街區的房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以密爾沃基為例,德斯蒙德給出的數字是,同一座城市裡最便宜跟最貴的房子,
月租差距不超過270美元。
這意味著,即便你不追求住在最好的社區,
甚至願意犧牲生活品質住到很差的地方,省下的房租也不會有多少。

那麼,為什麼窮人要住到貧窮的街區呢?德斯蒙德給出的答案是:
“窮人不是為了房子便宜才群聚到貧民窟裡,
窮人會聚集在那裡,是因為社會對種種不合理現象的放任與縱容。”

而且,窮人的居住環境,比如房屋狀況得不到改善,是因為房東沒有激勵來改善。
對於房東來說,比較“經濟”的做法不是維護屋況,而是直接趕人。
高房租還能確保租房者永遠處於欠租的狀態。

第三點是關於人在貧窮狀態下的行為狀態。德斯蒙德顯然對於貧窮抱有一種更溫和的態度。
在他看來,身在嚴酷的環境下,人們的所作所為也會跟著殘酷起來。
沒有長期捱過餓的人往往會低估飢餓的影響力。
 “很多思想家和所謂的大師們都沒有意識到這點:他們想解釋貧困社區的暴力問題,
卻從未設身處地考慮,掙扎於匱乏和苦難的人身上,還會有多少理智。”
行為心理學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那就是,
在物質生活匱乏的狀態下,人們的雙眼會緊盯當下,
忘了要看一看前方,而這種“短視” 往往會讓他們吃大虧。
因此,就像富裕一樣,貧窮也是被體系塑造出來的。
富人的行為方式,不是因為富人有更好的教養、更文明,
而是因為他們出身於精英的社會文化體系,
這套體系形塑著他們的行為舉止、習慣與世界觀。
而這些習慣和世界觀,反過來也會讓他們順風順水地進入其他精英體系分支。
在德斯蒙德看來:
“被視為是富裕文化的東西,不過是富裕本身。
許多據稱可以代表貧窮文化的特質,其實僅僅是貧窮的定義而已。”

與之相關的最後一個關於貧窮的反常現象,是窮人的消費習慣的問題。

不少研究都已經指出,
窮人往往有一種短視的消費習慣,
比如會把自己的錢花在那些明顯負擔不起的東西上,而不是更理性地消費。
在德斯蒙德的研究中也有這樣一個例子。
這個人叫拉瑞恩。每次拉瑞恩砸錢或食物券在奢侈品上,周圍的人會既不解又沮喪。
 “其他人會說,拉瑞恩會窮是因為她花錢如流水,但真相恰恰相反,
拉瑞恩花錢如流水是因為她窮。”
這是一種破罐效應。因為反正已經無可挽回,那索性就選擇偶爾放縱。

德斯蒙德給出的辯解是,過去的一些研究,“常常理所當然認為低收入人群是理性的行為人。
懂得權衡利弊,做出明確的選擇。
事實上,這些人大多是疲憊的將就者”;“貧窮本身會使人心力憔悴。”
在他看來,這類人處於多重困境的夾擊之下,
僅僅是從在貧窮中掙扎度日,進步到在貧窮中安穩度日,
這其中所需要的上進或自制,就已經足以讓他們望而卻步。 
“於是他們選擇放棄治療,選擇在苟活中光鮮亮麗、在磨難中尋歡作樂。
這些是他們生活的調味劑。他們會吸點小毒、喝點小酒、怡情小賭,看到電視會說買就買。
他們會把食物券往美食上砸,比方說拿去買龍蝦。”
“我知道有些事在錦衣玉食的精英眼裡叫作懶散或不求上進了;
但真相是,窮人也需要配速和調劑,不然日子真的會過不下去。”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掃地出門:美國城市的貧窮與暴利》;
作者: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
摘要:
1. 最覺得窮人該死的,往往是窮人自己
 拖車營的住戶,很少會對鄰居被驅逐發表評論。
 在他們的觀念裡,被驅逐是罪有應得,是那些人自己不長進。
 甚至有人會說,驅逐是好事。因為驅逐可以'把人渣清一清',等於是替園區去蕪存菁。
2. 窮人住的街區的房租,和中產階級住的街區的房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為什麼窮人要住到貧窮的街區呢?窮人不是為了房子便宜才群聚到貧民窟裡,
 窮人會聚集在那裡,是因為社會對種種不合理現象的放任與縱容。
3. 身在嚴酷的環境下,人們的所作所為也會跟著殘酷起來
 沒有長期捱過餓的人往往會低估飢餓的影響力。
 很多思想家和所謂的大師們都沒有意識到這點:他們想解釋貧困社區的暴力問題,
 卻從未設身處地考慮,掙扎於匱乏和苦難的人身上,還會有多少理智。
 行為心理學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那就是,
 在物質生活匱乏的狀態下,人們的雙眼會緊盯當下,
 忘了要看一看前方,而這種“短視” 往往會讓他們吃大虧。
 因此,就像富裕一樣,貧窮也是被體系塑造出來的。
 富人的行為方式,不是因為富人有更好的教養、更文明,
 而是因為他們出身於精英的社會文化體系,
 這套體系形塑著他們的行為舉止、習慣與世界觀。
 而這些習慣和世界觀,反過來也會讓他們順風順水地進入其他精英體系分支。
4. 窮人放縱消費
 不少研究都已經指出,窮人往往有一種短視的消費習慣,
 比如會把自己的錢花在那些明顯負擔不起的東西上,而不是更理性地消費。
 這是一種破罐效應。因為反正已經無可挽回,那索性就選擇偶爾放縱。
 我知道有些事在錦衣玉食的精英眼裡叫作懶散或不求上進了;
 但真相是,窮人也需要配速和調劑,不然日子真的會過不下去。

2018/07/28

內參-經驗:領導者怎樣做出艱難決策

出處:經驗:領導者怎樣做出艱難決策


做決策,尤其是在艱難的處境下做出正確的決斷,是檢驗一位領導是否合格的標準之一。
英孚教育成人英語培訓中心首席運營官付安娜(Annabelle Vultee)
在財富中文網的一篇文章中,分享了她的經驗和建議。

她建議,當領導者需要做出艱難決策時,最好要做下面幾件事:
首先,要堅信自己以及你做出決策的原因,這樣你才能更堅定地去說服別人。
這需要領導者理清自己的思路,並且要對那些作為自己決斷論據的數據資料非常了解。

接著,要徵求來自利益相關方、計劃執行者和專家的意見和建議。
這表示你詳細考慮瞭如何制定最好的決策、最好地傳達決策並表明對所有相關方的尊重。
不過,你必須自己做出最終決策。
第三,要在道德標準下做出決定。否則,就會成為大家鄙視​​的對象,甚至被解僱。

同時,付安娜也建議領導者別做以下幾件事:不要自私。
作為領導,在工作上你應該盡量少地考慮到自己,
不要擔心人們是否喜歡你,只管去做正確的事情”;
當大家都認為已經做出決定時,就不要再浪費時間去反复討論了。
這不僅會讓團隊對你失去信心,
還會給人留下你會被別人或自己的內在衝突所左右的負面印象;
不要避免去做艱難的決定或衝突。
當團隊了解到自己的領導願意並且能夠在需要時傾盡全力,
這會使你、你的團隊和業務都更加強大。



--------------------------------
摘要:
1. 要堅信自己以及你做出決策的原因,這樣你才能更堅定地去說服別人。
 這需要領導者理清自己的思路,並且要對那些作為自己決斷論據的數據資料非常了解。
2. 要徵求來自利益相關方、計劃執行者和專家的意見和建議。
 這表示你詳細考慮瞭如何制定最好的決策、最好地傳達決策並表明對所有相關方的尊重。
 不過,你必須自己做出最終決策。
3. 要在道德標準下做出決定。
 否則,就會成為大家鄙視​​的對象,甚至被解僱。

❤內參-方法:如何通過反省清單不斷進步

出處:方法:如何通過反省清單不斷進步


懂得自我反省,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並加以改進。
日本顧問公司Realize的創始人青木毅非常重視自我反省,
他認為反省能夠讓人清楚掌握自己的成長。
他在新書《打破溝通窘境》裡,分享了一張反省清單。
每當需要反省的時候,他會在這張表單上詳細記錄事件的經過以及自己的感覺,
以提醒自己,在這件事情中有什麼新發現,以後要如何吸取經驗。

青木毅的自我反省清單上,通常有以下幾個部分:
首先是當天想做的事。
寫出 3 個今天想做或應該做的事,提前寫下來可以提高你的執行動力。


第二,當天的反省。
寫出當天讓你印象深刻的 3 件事,然後從中選出一件需要深入思考或反省的事。
青木毅建議,
要詳細寫下這件事的具體經過,和你當時的感覺。
如果你寫的是一件順利的事情,那麼要寫出順利的原因;
如果是不順利的事,就要寫下自己從中注意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得到了什麼意義,
這是因為:“人一旦開始思考'為什麼會不順利',
往往會越想越負面,所以要寫下自己注意到和學習到的事。”


第三,對於自己注意到和學習到的事,
還要寫下自己對這些所得的感覺和想法,想像在以後的行動中如何運用它們。
青木毅建議,
想像時可以寫出一個具體例子,寫清楚某項行動是如何展開的、
可能的過程和結果是什麼,“你的想像越具體,你吸取到的經驗之後就越容易被執行” 。

反省清單的最後一部分是感謝。
不論事情是否順利,只要能讓你得到新發現與收穫,就要心存感激。
青木毅認為,
如果你能心懷感激,
那麼所有的事對你來說沒有好壞之分,對於未來也會更多地進行正面思考。



-------------------------
摘要:
1. 當天想做的事。寫出 3 個今天想做或應該做的事,提前寫下來可以提高你的執行動力。
2. 當天的反省。寫出當天讓你印象深刻的 3 件事,
然後從中選出一件需要深入思考或反省的事。

 要詳細寫下這件事的具體經過,和你當時的感覺。
 如果你寫的是一件順利的事情,那麼要寫出順利的原因;
 如果是不順利的事,就要寫下自己從中注意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得到了什麼意義,
 這是因為:“人一旦開始思考'為什麼會不順利',
 往往會越想越負面,所以要寫下自己注意到和學習到的事。”
3. 對於自己注意到和學習到的事,
還要寫下自己對這些所得的感覺和想法,想像在以後的行動中如何運用它們。

 想像時可以寫出一個具體例子,寫清楚某項行動是如何展開的、
 可能的過程和結果是什麼,“你的想像越具體,你吸取到的經驗之後就越容易被執行” 。
4. 感謝。不論事情是否順利,只要能讓你得到新發現與收穫,就要心存感激。
 如果你能心懷感激,那麼所有的事對你來說沒有好壞之分,
 對於未來也會更多地進行正面思考。

2018/07/27

❤內參-達·芬奇的8條創造力法則

出處:達·芬奇的8條創造力法則


列奧納多·達·芬奇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了。
他的作品《蒙娜麗莎》已經被當作是人類創造力的象徵。
在災難片中,每當地球陷入危難,
需要挑選一些能代表人類文明成果的東西拯救,《蒙娜麗莎》必定在其中。
列奧納多·達·芬奇是傳記作家沃爾特·艾薩克森新書的主角。
艾薩克森已經寫作了包括美國國父之一富蘭克林、
科學家愛因斯坦以及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的傳記。這幾個人都以創造力聞名。
在進一步介紹列奧納多·達·芬奇如何擁有他的創造力之前,
我們先來解決一下怎麼稱呼他的問題。
很多人會把他的名字簡稱為達·芬奇,認為達·芬奇是他的姓,
但其實這個名字的意思是“來自芬奇鎮的列奧納多”。
不過,這個誤會也沒有那麼重。
因為在列奧納多還活著的時候,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意大利人開始規範使用姓氏,
其中很多姓氏用的都是家鄉的名字。
為了嚴謹起見,我們還是在下文中稱他是列奧納多好了。
儘管列奧納多的畫很有名,不過,現在能夠確認是他的作品的繪畫,
其實只有15幅,其中包括《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
這跟作品的保存和毀壞關係不大,因為列奧納多活著的時候,就不是一個特別專注的畫家。

他的興趣非常廣泛,而且有嚴重的拖延症,所以他的作品沒那麼多並不讓人吃驚。
舉個例子,在傳記的開頭,30歲時,列奧納多給米蘭的大公寫求職信,
信中歷數自己的各種才能。
他用了10段文字介紹自己的工程師專長:設計橋樑、水道、大砲、裝甲車以及公共設施,
第11段,他才提到自己也是一個藝術家,“在繪畫領域,我也無所不能”。
米蘭大公委託他自己的父親做一個雕塑。列奧納多答應了。
不過,隨後他就對如何雕塑大公父親失去了興趣,
他把重點放在如何去做大公父親騎的馬身上。
然後,他認為自己應該在雕這匹馬之前,先研究一下馬,包括解剖一匹馬。
接下來,他迷上了對馬身體架構的研究,決定要寫一本書來討論這個問題。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在研究馬的過程中,他迷上瞭如何養馬,
然後,他沉迷於為馬設計自動餵食機器和自動清理馬糞機器…到最後這座雕塑也沒有出現。
這個例子同時說明了列奧納多的缺點和優點。
他拖延、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但是同時追求完美、好奇心旺盛。

我們從艾薩克森對列奧納多創造力密碼的描述中,總結出了8點。 

第一是好奇
列奧納多·達·芬奇有強烈的好奇心。
他想知道人為什麼會打哈欠,眼睛如何處理光線以及對繪畫透視的意義。
他想知道牛犢的胎盤、鱷魚的頜骨、啄木鳥的舌頭、臉部的肌肉、月亮的光線等等等。
在任何醒著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督促自己對周圍的一切保持不斷的、隨意的好奇。

第二,旺盛的求知欲
而且,是為求知而求知,而不是因為實用性。
對這位大師而言,求知本身就是一種快樂。
比如在畫《蒙娜麗莎》時,列奧納多執著於想要了解心臟瓣膜的工作機制,
在畫另一幅畫《岩間聖母》時,他想要弄清楚化石為什麼會出現在山頂。
這讓他比同時代的人探索了更多領域。
所以,在《岩間聖母》中,出現的植物符合真實的自然法則,也就不讓人吃驚。

第三,勤於觀察、細節致勝。 
在艾薩克森看來,列奧納多最偉大的技能的是他的觀察力。
 “這不是什麼神奇的天賦,而是他自身努力的結果”。
比如,列奧納多會在河邊散步時,觀察蜻蜓的兩對翅膀,並注意它們是如何交替運動的。
當他在城裡散步時,也會注意觀察人們的表情和情緒之間的關係等等。
列奧納多是一個細節狂。在他的筆記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第四,想像力。 
列奧納多很多時候的主要工作是構思慶典、表演和戲劇。
他的想像力因此非常豐富。艾薩克森寫道:
“他能看到飛行的鳥、也能看到飛翔的天使;
他能看到怒吼的獅子,也能看見咆哮的巨龍。”
列奧納多對於飛行器的設計,對裝甲車的設計,都跟他豐富的想像力有關係。
他不僅模糊了科學與技術的界線,還模糊了現實和幻想的邊界。
他的很多設想,從飛行器到裝甲車,都在很多年後變成了現實。

第五,對於問題不厭其煩、窮追到底
在一本筆記的開頭幾頁,列奧納多畫滿了169種化圓為方的嘗試,
化圓為方,也就是畫出一個面積同圓相等的方形圖案,這是幾何學中的一個經典問題。 
在比爾·蓋茨收藏的《萊斯特手稿》中,
列奧納多在8頁紙上記錄了730項關於水流的發現;
在另一個筆記本中,他列出了67個描述不同水流運動的詞彙。
他測量了人體的每一部分,計算了它們的比例關係,然後又對馬如法炮製。

第六,適度拖延和追求完美。 
在畫《最後的晚餐》時,列奧納多有時會盯著牆壁整整一個小時,
然後輕輕畫上一筆就轉身離開。他告訴他的委託人,
創造力需要時間,不僅構思需要時間來發酵,直覺也需要時間來凝聚。
 “有極高天賦的人工作越少,反而成就越高。
因為他們的頭腦一直在深思熟慮,不斷完善構思,之後他們才會付諸實施。”
對於如何拖延,大多數人並不需要別人的建議就很擅長。
但是,像列奧納多那樣拖延需要付出努力,這包括收集各種事實和想法,然後再精雕細琢。他會把自己認為還需要完善的畫作待在身邊,
比如《蒙娜麗莎》,然後在有靈感時,再做修改。
當然,這也造成了他有很多畫都沒能完成。
因此,在這裡補充一句喬布斯的勸告也很必要:
“能準時交付的藝術家才是真正的藝術家。”

第七,為自己創造,而不僅僅是為了客戶。 
無論有錢有勢的侯爵夫人如何央求,列奧納多就是不肯為她繪製一幅肖像,
但是他卻為一位絲綢商人的妻子麗莎拿起了畫筆。
他這麼做是因為他想畫,他餘生都在不斷完善這幅作品,從來沒有把畫交給那位商人。
可見他不是為了錢才這麼做。這幅畫就是《蒙娜麗莎》。 

第八,做筆記。
列奧納多的筆記是艾薩克森寫作這本傳記的重要參考資料。
而這些筆記也讓後人一次次震驚於列奧納多·達·芬奇的創造力。
筆記上有列奧納多列出的清單,
比如他想要弄清楚的問題和要去拜訪請教的人,
也有他工作的進度,以及他隨後畫出的素描。 
艾薩克森鼓勵現代人也做筆記,“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著手記錄,
50年後,我們將會把筆記本留給我們的子孫,他們也會感到驚訝並得到啟示。
我們在社交網絡上發的那些帖子則不會有這樣的效果。”

以上就是從傳記作家沃爾特·艾薩克森關於藝術大師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新傳記中,
總結出的8條創造力法則,希望對你有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列奧納多·達·芬奇傳:從凡人到天才的創造力密碼》;
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譯者:汪冰;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
摘要:
他的興趣非常廣泛,而且有嚴重的拖延症,所以他的作品沒那麼多並不讓人吃驚。
舉個例子,在傳記的開頭,30歲時,列奧納多給米蘭的大公寫求職信,
信中歷數自己的各種才能。他用了10段文字介紹自己的工程師專長:
設計橋樑、水道、大砲、裝甲車以及公共設施,
第11段,他才提到自己也是一個藝術家,“在繪畫領域,我也無所不能”。
米蘭大公委託他自己的父親做一個雕塑。列奧納多答應了。
不過,隨後他就對如何雕塑大公父親失去了興趣,
他把重點放在如何去做大公父親騎的馬身上。
然後,他認為自己應該在雕這匹馬之前,先研究一下馬,包括解剖一匹馬。
接下來,他迷上了對馬身體架構的研究,決定要寫一本書來討論這個問題。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在研究馬的過程中,他迷上瞭如何養馬,
然後,他沉迷於為馬設計自動餵食機器和自動清理馬糞機器…到最後這座雕塑也沒有出現。
這個例子同時說明了列奧納多的缺點和優點。
他拖延、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但是同時追求完美、好奇心旺盛。

《創造力密碼》的描述中總結出了以下創造力法則。
1. 好奇
 列奧納多·達·芬奇有強烈的好奇心。
 他想知道人為什麼會打哈欠,眼睛如何處理光線以及對繪畫透視的意義。
 他想知道牛犢的胎盤、鱷魚的頜骨、啄木鳥的舌頭、臉部的肌肉、月亮的光線等等等。
 在任何醒著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督促自己對周圍的一切保持不斷的、隨意的好奇。
2. 旺盛的求知欲
 為求知而求知,而不是因為實用性。
 對這位大師而言,求知本身就是一種快樂。
 比如在畫《蒙娜麗莎》時,列奧納多執著於想要了解心臟瓣膜的工作機制,
 在畫另一幅畫《岩間聖母》時,他想要弄清楚化石為什麼會出現在山頂。
 這讓他比同時代的人探索了更多領域。
 所以,在《岩間聖母》中,出現的植物符合真實的自然法則,也就不讓人吃驚。
3. 勤於觀察、細節致勝
 比如,列奧納多會在河邊散步時,觀察蜻蜓的兩對翅膀,並注意它們是如何交替運動的。
 當他在城裡散步時,也會注意觀察人們的表情和情緒之間的關係等等。
 列奧納多是一個細節狂。在他的筆記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在一本筆記的開頭幾頁,列奧納多畫滿了169種化圓為方的嘗試,
 化圓為方,也就是畫出一個面積同圓相等的方形圖案,這是幾何學中的一個經典問題。
 在比爾·蓋茨收藏的《萊斯特手稿》中,列奧納多在8頁紙上記錄了730項關於水流的發現;
 在另一個筆記本中,他列出了67個描述不同水流運動的詞彙。
 他測量了人體的每一部分,計算了它們的比例關係,然後又對馬如法炮製。
4. 想像力
 列奧納多很多時候的主要工作是構思慶典、表演和戲劇。
 “他能看到飛行的鳥、也能看到飛翔的天使;
 他能看到怒吼的獅子,也能看見咆哮的巨龍。”
 列奧納多對於飛行器的設計,對裝甲車的設計,都跟他豐富的想像力有關係。
 他不僅模糊了科學與技術的界線,還模糊了現實和幻想的邊界。
 他的很多設想,從飛行器到裝甲車,都在很多年後變成了現實。
5. 適度拖延和追求完美
 在畫《最後的晚餐》時,列奧納多有時會盯著牆壁整整一個小時,
 然後輕輕畫上一筆就轉身離開。他告訴他的委託人,
 創造力需要時間,不僅構思需要時間來發酵,直覺也需要時間來凝聚。
 對於如何拖延,大多數人並不需要別人的建議就很擅長。
 但是,像列奧納多那樣拖延需要付出努力,
 這包括收集各種事實和想法,然後再精雕細琢。
6. 為自己創造,而不僅僅是為了客戶
 無論有錢有勢的侯爵夫人如何央求,列奧納多就是不肯為她繪製一幅肖像,
 但是他卻為一位絲綢商人的妻子麗莎拿起了畫筆。
 他這麼做是因為他想畫,他餘生都在不斷完善這幅作品,從來沒有把畫交給那位商人。
 可見他不是為了錢才這麼做。這幅畫就是《蒙娜麗莎》。
7. 做筆記
 筆記上有列奧納多列出的清單,比如他想要弄清楚的問題和要去拜訪請教的人,
 也有他工作的進度,以及他隨後畫出的素描。

❤內參-方法:如何用“內疚“測試找到優秀人才

出處:方法:如何用“內疚“測試找到優秀人才


在職場上,怎樣才能了解某個員工是怎樣的人,以及他是否優秀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很多企業會對員工進行人格測試。
但卡耐基-梅隆大學副教授科恩(Taya Cohen)認為,
很多人格測試都忽視了品德,而品德是最能預測道德行為的人格特徵。
在接受美國《商業與戰略》雜誌採訪時,
科恩介紹了一種優秀人才具有的品德,那就是內疚。
帶有內疚傾向的人更有可能表現出共情、團隊合作精神和從錯誤中學習的能力。
公眾號“中歐商業評論”翻譯了訪談內容。

科恩說,內疚傾向高的人在自己犯錯或讓別人失望的時候,會感到內疚。
他們可以預見這種感覺,並且會主動採取行動來避免一開始就表現得不好。
所以高內疚傾向的員工往往在工作中表現更好。
另一種和內疚很像的反應是羞恥,不過,羞恥是一種不太健康的情緒,
它可能會讓人憤怒、逃避,甚至抑鬱和焦慮。
羞恥更多的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反應,
也就是說,人們感到羞恥的時候,注意力通常集中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別人身上。

那怎麼在招聘的時候發現有“內疚傾向”的優秀人才呢?科恩認為可以問下面兩個問題。

第一,問對方在工作中犯錯時,是什麼感覺,
同時問對方做了什麼,以及從這段經歷中學到了什麼。
這個問題涉及到責任感。有責任感的人會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不讓別人失望。
而缺乏責任感的人,可能會表現出懶惰或者不負責任,缺少勤奮精神。
第二,讓對方描述一個他在工作中面臨的困難經歷,或者是某個很難做決定的情況。
問問他在這種情況下,會考慮什麼因素,做了什麼,以及從中學到了什麼。

這一系列問題能幫我們發現對方的內疚傾向。
因為內疚傾向高的人在人際關係上有很強的責任感,他們很有同理心。
當他們做出決定時,他們會想到其他人,
並且很清楚他們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這會讓他們的行為更道德。
而那些只考慮自己、不考慮他人的人,往往內疚傾向較低,也更自私。\

另外,科恩表示,
或許有人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故意表現得很積極,但偽裝也會透露真實的性格。
比如,品德低下的人往往會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地自吹自擂;
而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在用積極的方式回答問題時,
會表現得更容易體諒他人,更謙虛或謙卑。



---------------------------------------
摘要:
優秀人才具有的品德,那就是內疚。
帶有內疚傾向的人更有可能表現出共情、團隊合作精神和從錯誤中學習的能力。
那怎麼在招聘的時候發現有“內疚傾向”的優秀人才呢?可以問下面兩個問題。

1. 問對方在工作中犯錯時,是什麼感覺,
 同時問對方做了什麼,以及從這段經歷中學到了什麼。
 這個問題涉及到責任感。有責任感的人會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不讓別人失望。
 而缺乏責任感的人,可能會表現出懶惰或者不負責任,缺少勤奮精神。
2. 讓對方描述一個他在工作中面臨的困難經歷,或者是某個很難做決定的情況。
 問問他在這種情況下,會考慮什麼因素,做了什麼,以及從中學到了什麼。
或許有人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故意表現得很積極,但偽裝也會透露真實的性格。
比如,品德低下的人往往會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地自吹自擂;
而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在用積極的方式回答問題時,
會表現得更容易體諒他人,更謙虛或謙卑。

2018/07/26

❤內參-教育:怎樣幫孩子更好地理解世界

出處:教育:怎樣幫孩子更好地理解世界


如今是一個獲取知識越來越方便的時代,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盡可能給孩子提供更多的知識。
不過,兒童語言及認知發展專家呂麗瑩認為,雖然知識很重要,
但知識只是認知的起點,對孩子來說,更重要的是構建自己對世界的理解。
呂麗瑩在公眾號“Weplan童行計劃”發表了一篇文章,
介紹了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格蘭特·威金斯與傑伊·麥克泰格
在《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裡提出的理解的六個側面。
這六個側面可以幫孩子更好地理解世界。

第一是解釋( explanation)
能解釋,意味著孩子能回答關於為什麼和怎麼樣的問題。
就算是孩子對某件事情的解釋是錯的,
也能幫家長了解孩子對哪個概念沒有搞清楚這在教學上個專門的詞,叫“偏誤分析”,
分析的結果就是為了用新的方法來消除誤解。

第二是闡明(interpretation)
能闡明,說明孩子能用更多的例子來說明某個概念的含義,
或者是能將普遍的知識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去理解。
當孩子能舉一反三給出更多解釋的時候,就是他們開始輸出自己的理解的時候。

第三是應用( application)
學了之後能在實際的場景中應用也很重要。
教育心理學家霍德華·加德納在《未經教育的頭腦》中說過,
如果一個人能夠將學到的概念應用於新的問題和新的情境中,
就說明他真的掌握了這些知識。

第四是洞察(perspective)
洞察需要人們批判性地看待不同的觀點。
在具體問題上,真正有洞察的人,既能批判某個立場,也能為這個立場辯護,
也就是說,洞察需要我們客觀地看待具體的觀點,理解它的適用範圍和局限所在。

第五神入(empathy)
神入可以理解為,從精神層面進入另一個人的視角。
神入用更常見的詞翻譯就是移情或同理心,說的是代入他人視角、理解他人立場的能力。
神入要求的不是全面的、客觀的、總領全局的理解,而是從人的角度考慮,
能夠從其他人看似古怪、奇特的觀點中發現價值。

最後是自知(self- knowledge)
自知就是學習領域一直在強調的元認知,
也就是認識自己的認知過程,觀察自己是怎麼理解的,
有沒有什麼預設信息、個人偏見、思維習慣等影響了自己對事物的理解。
知道自己如何知道、如何不知道,這也是蘇格拉底說的“人的智慧”。



---------------------------
摘要:
1. 解釋( explanation)
 能解釋,意味著孩子能回答關於為什麼和怎麼樣的問題。
 就算是孩子對某件事情的解釋是錯的,
 也能幫家長了解孩子對哪個概念沒有搞清楚這在教學上個專門的詞,叫“偏誤分析”,
 分析的結果就是為了用新的方法來消除誤解。
2. 闡明(interpretation)
 能闡明,說明孩子能用更多的例子來說明某個概念的含義,
 或者是能將普遍的知識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去理解。
 當孩子能舉一反三給出更多解釋的時候,就是他們開始輸出自己的理解的時候。
3. 應用( application)
 學了之後能在實際的場景中應用也很重要。
 教育心理學家霍德華·加德納在《未經教育的頭腦》中說過,
 如果一個人能夠將學到的概念應用於新的問題和新的情境中,
 就說明他真的掌握了這些知識。
4. 洞察(perspective)
 洞察需要人們批判性地看待不同的觀點。
 在具體問題上,真正有洞察的人,既能批判某個立場,也能為這個立場辯護,
 也就是說,洞察需要我們客觀地看待具體的觀點,理解它的適用範圍和局限所在。
5. 神入(empathy)§小朋友的話劇,就是為了這個§
 神入要求的不是全面的、客觀的、總領全局的理解,而是從人的角度考慮,
 能夠從其他人看似古怪、奇特的觀點中發現價值。
6. 自知(self- knowledge)
 自知就是學習領域一直在強調的元認知,
 也就是認識自己的認知過程,觀察自己是怎麼理解的,
 有沒有什麼預設信息、個人偏見、思維習慣等影響了自己對事物的理解。
 知道自己如何知道、如何不知道,這也是蘇格拉底說的“人的智慧”。

❤內參-增田宗昭:提升自己、獲得自由的兩種方法

出處:增田宗昭:提升自己、獲得自由的兩種方法


日本蔦屋書店被稱為全世界最美的書店,總共運營了1400多家店鋪。
它的創辦人增田宗昭在文化產業、零售業和商業地產業都很有影響力。
從2007年2月開始,增田宗昭會給公司員工寫文章,
傳達自己的願景和工作方法。今年他精選了1500篇文章,
出版了《風格是一種商機》一書。 

增田宗昭在工作中發現,很多年輕人常常在無意識中交出自己的自由,
因為被人管理要比自我管理更輕鬆,他提醒說,想成功的人,絕不能把自由交給別人。
他分享了提升自己、獲得自由的兩種方法。經理人月刊的網站摘錄了書中的部分內容。

第一種是通過個人能力的快速成長,達成自由。
增田宗昭認為,
職場中人們要勇敢面工作上的未知數,累積經驗值。
既然工作中會有未知數,那麼肯定無法做出100%正確的選擇。
做某些決策時,不一定非要等到完全確定了才去做,
抱著“這樣就行了”的心態去決定就好。
這樣做的理由有兩個:
如果你沒有把握,即便做了決定也還是會猶豫。
既然無論如何都會遲疑,不如早點做決策,犯了錯再去修正就好。
不然總停留在思考,無法動手,事情反而會沒完沒了。
另一個原因是,增田宗昭認為“經營就是容許失敗”
只有失敗,才能增加一個人的經驗值,
如果遇到失敗挫折就沮喪失意,反而浪費了失敗的經歷。

第二種是組織能力的增長,成就了別人的自由,自己才能獲得自由。
對於企業來說,就是讓客戶做自己想做的事,讓他們感到自由。
增田宗昭以東京代官山蔦屋書店為例,
設計這家書店時,建築師阿斯特麗德·克萊恩對他說,
“如果人處在過於寬廣的空間裡,就會變得不安”。
於是,代官山蔦屋書店的設計只讓顧客看到部分空間,無法看到全貌。
增田宗昭說,一旦你有了成就別人自由的能力,別人就會想主動跟你合作,
這時,你也就獲得了自由:能自主選擇合作對象,做想做的工作。



-------------------------
摘要:
增田宗昭在工作中發現,很多年輕人常常在無意識中交出自己的自由,
因為被人管理要比自我管理更輕鬆,他提醒說,想成功的人,絕不能把自由交給別人。
他分享了提升自己、獲得自由的兩種方法。
1. 個人能力的快速成長,達成自由。
 職場中人們要勇敢面工作上的未知數,累積經驗值。
 既然工作中會有未知數,那麼肯定無法做出100%正確的選擇。
 做某些決策時,不一定非要等到完全確定了才去做,
 抱著“這樣就行了”的心態去決定就好。

 這樣做的理由有兩個:
 (1)如果你沒有把握,即便做了決定也還是會猶豫
  既然無論如何都會遲疑,不如早點做決策,犯了錯再去修正就好。
  不然總停留在思考,無法動手,事情反而會沒完沒了。
 (2)經營就是容許失敗
  只有失敗,才能增加一個人的經驗值,
  如果遇到失敗挫折就沮喪失意,反而浪費了失敗的經歷。
2. 成就了別人的自由,自己才能獲得自由

 對於企業來說,就是讓客戶做自己想做的事,讓他們感到自由。
 一旦你有了成就別人自由的能力,別人就會想主動跟你合作,
 這時,你也就獲得了自由:能自主選擇合作對象,做想做的工作。

2018/07/25

❤內參-溝通:談判時需要避免的4個錯誤

出處:溝通:談判時需要避免的4個錯誤


不管是生活中和家人商量一起去哪玩,
還是工作上跟老闆談升職、談加薪,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談判技巧。
沃頓商學院教授斯圖爾特·戴蒙德認為,人的互動過程本質上就是一種談判。
在營創學院與中信出版集團聯合主辦的EMBA課堂上,
戴蒙德分享了人們在談判時需要避免的四個錯誤。
公眾號“筆記俠”介紹了戴蒙德分享的內容。

第一個要避免的錯誤是用威脅的方法進行談判。
經常有人會在談判的時候威脅說,如果不做這件事,他就會做另外一件事進行報復。
但這樣的威脅是沒用的,只會帶來不好的結果。
正確的做法是,用不同的方式去了解對方的底線是什麼。
戴蒙德舉了他自己的例子。
戴蒙德在他的兒子很小的時候,經常對兒子說,
如果不把房間打掃乾淨,​​週六就不能玩樂高玩具。
但每次說完,他的兒子都不會去打掃房間,於是戴蒙德開始試著用別的方法,
比如,他會提醒兒子週六玩樂高這件事很開心,
但戴蒙德同時也會說,他只會給那些把自己房間打掃得很乾淨的孩子買樂高玩具,
然後再問兒子願不願意打掃房間,結果效果很不錯。
戴蒙德說,雖然這種方式,本質上還是一種威脅,
但聽上去好很多,重要的是能讓對方合作。
你一定要注意,談判時用的每一個詞,都要非常慎重的選擇,必須讓對方聽著舒服。
所以,談判的本質是以對方為中心的溝通。

第二個要避免的錯誤是時間壓力
人們經常在談判時設定一個時間,時間到了談判必須結束,這麼做其實不利於談判。
那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戴蒙德說,
首先,你要給自己更多有效溝通的時間,不要用權力和手段強壓別人
其次,選擇最容易的地方入手,不要摳那些最難的條款,
先從那些比較容易達成一致的條款開始談
最後,不要和對方提備選方案
備選方案是人們經常會用的手段,很多人會告訴對方,談不成沒關係,自己還有別的選擇。
但是,備選方案不僅不會創造價值,還會傷害對方的情感。
你提出備選方案,意味著你缺乏承諾,不夠忠誠,對方就有可能反過來這樣對你。
戴蒙德給了個建議,
那就是找到一個可以談的條件,然後堅持到底,而不是中途告訴對方你還有其他的方案。

第三個需要避免的錯誤是情緒失控
很多人覺得,談判是一件理性的事情,談判用的是邏輯。
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所有的談判都是激烈的。
情緒失控是風險非常高的行為,這些情緒反應包括對方不再聽你說話,採取報復等行為。
而當人們開始有情緒反應時,大腦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再聽別人說話。
在這種情況下,你如果繼續跟他說話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這時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想辦法讓他冷靜下來。
簡單說,就是讓對方有情緒代償,你可以通過道歉、表示理解等方法去打動對方。
所以,當對方情緒失控時,不要去吵架,也不要去對抗。
當你學會重視別人,學會關注別人的時候,他們也會給你同樣的回報。
那怎麼管理自己的情緒呢?戴蒙德說,
你可以停下來休息一下,可以降低期望,也可以就事論事。

第四個要避免的錯誤是,沒有足夠關注對方
一定要記住,你是談判中最不重要的人。如果你覺得自己是談判中最重要的,一定會失敗。
所以,面對競爭對手、談判對象,正確的做法是想一下你能為對方做什麼。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首先,談判開始時,如果能夠理解對方的感知是什麼,你就已經先勝一籌了;
其次,如果你重視對方的感受,對方更有可能跟你達成一致。
戴蒙德舉例說,當你要求加薪的時候,不能直接和老闆說應該給你加薪,
而是要問老闆,你應該怎麼做,老闆才願意給你加薪。
戴蒙德把談判的因素分為三種:情況因素、過程因素以及人的因素。
大多數人都覺得,
一場談判最終的決定因素取決於一些基本的事實和情況,也就是情況因素。
但當戴蒙德系統分析了所有能讓談判達成的關鍵因素之後,
發現情況因素只佔8%,而人的因素,占到了55%。

上面提到的人們談判時經常犯的四種錯誤,
也都是因為忽視了對人的感知,忽視了對情感以及情緒的管理。
所以,如果你了解你的對手,了解他們對於事情的感知,
你就可以在談判中占得先機,成為一個更出色的談判者。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99%的人根本不懂談判》



--------------------------------------
摘要:
1. 要避免:用威脅的方法進行談判
 經常有人會在談判的時候威脅說,如果不做這件事,他就會做另外一件事進行報復。
 但這樣的威脅是沒用的,只會帶來不好的結果。
 正確的做法是,用不同的方式去了解對方的底線是什麼。
 你一定要注意,談判時用的每一個詞,都要非常慎重的選擇,必須讓對方聽著舒服。
 所以,談判的本質是以對方為中心的溝通。

2. 要避免:時間壓力
 (1)你要給自己更多有效溝通的時間,不要用權力和手段強壓別人;
 (2)選擇最容易的地方入手,不要摳那些最難的條款,
  先從那些比較容易達成一致的條款開始談;
 (3)不要和對方提備選方案
  找到一個可以談的條件,然後堅持到底,而不是中途告訴對方你還有其他的方案。
3. 要避免:情緒失控
 很多人覺得,談判是一件理性的事情,談判用的是邏輯。
 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所有的談判都是激烈的。
 當對方情緒失控時,不要去吵架,也不要去對抗。
 當你學會重視別人,學會關注別人的時候,他們也會給你同樣的回報。
 當感覺自己情緒失控時,可以停下來休息一下,可以降低期望,也可以就事論事。
4. 要避免:沒有足夠關注對方
 面對競爭對手、談判對象,正確的做法是想一下你能為對方做什麼。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首先,談判開始時,如果能夠理解對方的感知是什麼,你就已經先勝一籌了;
 其次,如果你重視對方的感受,對方更有可能跟你達成一致。
 能讓談判達成的關鍵因素之後,情況因素只佔8%,而人的因素,占到了55%。

❤內參-管理:阻礙團隊決策的6個不利因素



韋斯特在《卓有成效的團隊管理》這本書裡,介紹了六個阻礙團隊決策的不利因素。
第一個是資料隱匿
意思是說,團隊成員在討論的時候,會過多關注大家在討論之前就知道的信息,
並且會忽略那些只有一兩個團隊成員才知道的信息。
就算這些信息被提出來,人們也會無意識地忽略它們。
為了避免這個現象,
團隊應該把每個人都當成獨特而重要的信息潛在來源,並且聽取每個人在決策中的表述。

第二是個性因素
比如,個性害羞的成員可能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他的想法對決策很有幫助,就可能讓團隊在做決策時缺少重要的信息。
再比如,如果團隊成員溝通能力不足,沒辦法恰當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就有可能導致一種情況,那就是那些能夠流暢表達自己立場的人,
就算沒有專業知識,也可能會不恰當地影響團隊決策。

第三是地位和階層效應
地位和階層效應可能導致一些成員的貢獻受到過度地重視和關注。
比如,某些對團隊貢獻很高的人,可能會不願意考慮團隊成員提供的觀點或者信息。

第四是社會惰化
指的是當個人的貢獻不被承認時,團隊中的個人會降低努力的程度。
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的貢獻被埋沒了,他就可能會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不再追求高質量的決策。

第五是責任擴散
意思是說,如果其他人不在場,某個人可能不會單獨採取行動。
因為人們會覺得,當其他人在場時,責任應該由其他人承擔,而不是自己。
在團隊裡也是一樣,面對問題時,個體往往會假設團隊中的其他人會做出必要的決策,
承擔相應的責任,而自己則不用採取行動。
也正因為如此,團隊決策的整體質量會受到威脅。

第六是生產阻礙
關於群體頭腦風暴的研究表明,一個人單獨工作產生的想法的數量和質量,
往往優於一群人在一起工作產生的想法。
原因就是一個人在面對其他人的競爭性語言時,
往往無法想出新觀點,或者沒辦法把自己的新觀點說出來。



------------------------------
摘要:
1. 資料隱匿
 團隊成員在討論的時候,會過多關注大家在討論之前就知道的信息,
 並且會忽略那些只有一兩個團隊成員才知道的信息。
 就算這些信息被提出來,人們也會無意識地忽略它們。
 為了避免這個現象,
 團隊應該把每個人都當成獨特而重要的信息潛在來源,並且聽取每個人在決策中的表述。
2. 個性因素
 比如,個性害羞的成員可能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他的想法對決策很有幫助,就可能讓團隊在做決策時缺少重要的信息。
 再比如,如果團隊成員溝通能力不足,沒辦法恰當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就有可能導致一種情況,那就是那些能夠流暢表達自己立場的人,
 就算沒有專業知識,也可能會不恰當地影響團隊決策。
3. 地位和階層效應
 地位和階層效應可能導致一些成員的貢獻受到過度地重視和關注。
4. 社會惰化
 當個人的貢獻不被承認時,團隊中的個人會降低努力的程度。
5. 責任擴散
 如果其他人不在場,某個人可能不會單獨採取行動。
 因為人們會覺得,當其他人在場時,責任應該由其他人承擔,而不是自己。
6. 生產阻礙
 一個人單獨工作產生的想法的數量和質量,往往優於一群人在一起工作產生的想法。
 原因就是一個人在面對其他人的競爭性語言時,
 往往無法想出新觀點,或者沒辦法把自己的新觀點說出來。

2018/07/24

❤內參-亞當·格蘭特:產生創意的4個方法



組織心理學家、沃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的最新身份,
是TED“職場生活”(WorkLife)播客欄目的主持人。
他在美國脫口秀節目《每日秀》(The Daily Show)參觀時,
從編劇們的工作方式中學到了產生創意的4個方法。
《每日秀》從1996年開始於晚間11點播出,
自稱是一部新聞惡搞節目,節目內容取材於當天的新聞故事。
這意味著節目編劇要在極短的時間內,不斷提出新想法,給觀眾帶來快樂。
亞當·格蘭特在“職場生活”節目中分享了他的收穫,網站“創新拿鐵”做了編譯。

第一,頭腦風暴不一定能夠增加創意,人們獨處時更容易有新的想法。
很多公司都會用頭腦風暴鼓勵員工積極發言。
格蘭特發現,參與會議的人越多,好想法出現的機會就越少。
在他看來,這是因為會議中人們無法同時表達意見。
而且時間也有限,比較安靜或內向的人容易被忽略,也許很多好的想法就被錯過了。
另外,人們在會議中提出的意見,大部分都比較保守,
因為誰都不喜歡被人當成是傻瓜或瘋子。
但那些出人意料的好想法都是比較另類的,因此,它們不容易在會議中被提出。
而且,人們一般都會選擇支持老闆提出的想法,
不管它是不是最好的,於是人們經常花很多時間討論老闆的想法,而不是提出不同的意見。

格蘭特建議,我們可以參考編劇們的做法:
先獨自思考,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然後提交到會議中討論。
如果有人擔心自己的想法很蠢,也可以選擇匿名提交。
格蘭特說:“我們在獨處、不被打擾時比較容易產生出好的想法,
而團隊的強處則是從一堆的想法中,公正的選出最合適的去執行。

第二,即興的討論能讓人更加投入,但不要不停打斷別人的發言。
格蘭特發現,編劇們在討論想法時非常的即興。
他把編劇室裡的討論狀況比喻成一場高水準的即興爵士樂演出:
某個人彈了一個音符,另外一個人馬上配上一段和弦,
然後其他人就會加入演奏,沒有樂譜,也不需要事先彩排與規劃。
這是因為當我們知道別人正在回應自己的想法時,我們就願意為這個討論貢獻更多。
格蘭特提醒說,
即興不代表就能不停地打斷別人的發言,要確保即興的發言會鼓勵更多的討論,
而不是抹殺還未萌芽的想法

第三,領導者要提供一個安全的討論環境,並要及時稱讚好的想法。
即興的討論可以產生很多新想法,過程中,
格蘭特發現,《每​​日秀》的主持人特雷弗·諾亞給編劇們建立了一個安全的討論環境,
所以每個人都能夠大膽的提出自己的意見。
很多領導者會跟團隊分享自己的弱點和失敗經驗,以此建立安全的討論環境。
特雷弗·諾亞的做法是及時的稱讚,進一步讓做出貢獻的成員感到自己被重視。
快速討論時,我們很容易忘了誰說過什麼。
因此,一兩句及時的稱讚,就能讓參與討論的人明確地知道誰貢獻了什麼想法,
這樣也會間接鼓勵更多類似的貢獻。
格蘭特建議,
在討論創意時,結果和過程同等重要,既要稱讚經過深度討論得出的好結果,
也要鼓勵那些深度討論後而被駁回的想法。

第四,不同文化背景能碰撞出更好的創意。
格蘭特認為,創意的產生需要不同的文化、知識、性格的碰撞。
為了確保製作團隊中的差異性,《每日秀》在聘請編劇時,
會刻意對面試團隊隱瞞應聘者的個人信息,只看他們寫的內容。
格蘭特建議,創立團隊時,
要刻意的加入來自不同文化、性格的人,這樣才能在互相碰撞中產生獨特的創意。

最後,格蘭特總結說,人們在尋找創意時,要把失敗視為正常、一種必經的過程。
這樣才能夠鼓勵大家不斷冒險,產生出更好的創意。


本期文章參考來源:網站“創業拿鐵”
《想要提升團隊的創意?學習脫口秀節目製作團隊如何工作,讓我們能快速找到好想法!》



--------------------------------------
摘要:
1. 頭腦風暴不一定能夠增加創意,人們獨處時更容易有新的想法
 參與會議的人越多,好想法出現的機會就越少。
 而且,人們一般都會選擇支持老闆提出的想法,
 不管它是不是最好的,於是人們經常花很多時間討論老闆的想法,
 而不是提出不同的意見。
 所以,先獨自思考,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然後提交到會議中討論。
 如果有人擔心自己的想法很蠢,也可以選擇匿名提交。
 我們在獨處、不被打擾時比較容易產生出好的想法,
 而團隊的強處則是從一堆的想法中,公正的選出最合適的去執行。
2. 即興的討論能讓人更加投入,但不要不停打斷別人的發言
 因為當我們知道別人正在回應自己的想法時,我們就願意為這個討論貢獻更多。
 即興不代表就能不停地打斷別人的發言,要確保即興的發言會鼓勵更多的討論,
 而不是抹殺還未萌芽的想法。
3. 領導者要提供一個安全的討論環境,並要及時稱讚好的想法
 在討論創意時,結果和過程同等重要,既要稱讚經過深度討論得出的好結果,
 也要鼓勵那些深度討論後而被駁回的想法。
4. 不同文化背景能碰撞出更好的創意

❤內參-管理:超水平發揮的團隊都做對了什麼



團隊合作有時候會出現1+1>2的效果。
《大西洋月刊》有篇文章就探討了這個話題,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找到團隊化學反應的方程式》
(Finding the Formula for Team Chemistry),
作者本·羅恩(Ben Rowen)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叫團隊化學反應(team chemistry)。
得到訂閱專欄“馬徐駿·新知報告”介紹了這篇文章的內容。
團隊化學反應是研究者在研究棒球比賽的時候發現的。

棒球是個很特別的運動,既是一個團隊運動,又特別強調個人表現,
也就是說,個人發揮好不好,比如投手投得準不准,擊球手打的怎麼樣,
都直接影響著比賽的勝負。
研究者發現,棒球很難用數據來預測,就算某個球隊的球員在數據上表現一直都很好,
也不代表他們總能贏過那些表現不如他們的球隊。
而那些以弱勝強的隊伍,存在著某種化學反應,激發了團隊更強的戰鬥力。
怎麼創造團隊化學反應呢?

主要有六個要素。
首先是良好的溝通技巧。
團隊化學反應是可以創造的,
關鍵就是你在提建議的時候,怎麼能讓別人聽進去,讓人接納。
美國一位很有名的棒球運動員大衛·羅斯的建議是,
要學會選擇時機,最好不要在隊員犯錯時馬上指出來,因為這樣可能會引發他們的戒備心。
如果你老是在指責隊員,你在團隊的信譽也會越來越低,
就算你是為別人好,也沒人願意聽你說。

其次是成熟的隊員
研究顯示,年齡越大的隊員,往往越能創造出更好的化學反應。
不管是磨合還是學習,都需要時間,年齡大的人遇事更穩重,更擔當得起。

第三是慶祝式的肢體接觸
不管是棒球還是其他體育運動,運動員都會做一些肢體接觸的慶祝動作。
研究發現,肢體接觸會表現出一種更高層次的親密和接納,
會創造出一種“咱們都是自己人”的情感連結。

第四是儀式化的行為
儀式化的行為能幫團隊化解壓力。
比如,芝加哥小熊隊在面臨淘汰的時候,
一位球員連續三場比賽前,都用電影洛基的主題曲伴奏來跳舞,
極大地緩解了整支隊伍緊繃的狀態,最後芝加哥小熊隊奇蹟般地取得了三場胜利。

第五是團隊成員要長期保持穩定
這也很容易理解,
穩定的團隊當然比那些快速流動的團隊更有凝聚力,也更容易產生團隊化學反應。

第六是經常舉辦一些孩子氣的活動
有些看起來很幼稚的活動,可以讓隊員更有精力,讓人更能融入團隊。



-----------------------------
摘要:
1. 良好的溝通技巧
 要學會選擇時機,最好不要在隊員犯錯時馬上指出來,
 因為這樣可能會引發他們的戒備心。
 如果你老是在指責隊員,你在團隊的信譽也會越來越低,
 就算你是為別人好,也沒人願意聽你說。
2. 成熟的隊員
 年齡越大的隊員,往往越能創造出更好的化學反應。
 不管是磨合還是學習,都需要時間,年齡大的人遇事更穩重,更擔當得起。
3. 慶祝式的肢體接觸
 肢體接觸會表現出一種更高層次的親密和接納,
 會創造出一種“咱們都是自己人”的情感連結。
4. 儀式化的行為
 比如,芝加哥小熊隊在面臨淘汰的時候,
 一位球員連續三場比賽前,都用電影洛基的主題曲伴奏來跳舞,
 極大地緩解了整支隊伍緊繃的狀態,最後芝加哥小熊隊奇蹟般地取得了三場胜利。
5. 團隊成員要長期保持穩定
6. 經常舉辦一些孩子氣的活動

 有些看起來很幼稚的活動,可以讓隊員更有精力,讓人更能融入團隊。

2018/07/23

❤內參-鄧巴數:神奇的社交數字和它的影響

出處:鄧巴數:神奇的社交數字和它的影響


有一個神奇的數字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那就是150。
150是一個組織的最佳規模。
超過了這個數字,組織就必須通過設立部門、層級來進行管理。
從軍隊到公司再到學校,人類的各種組織基本上都遵循著這個數字規則。
這個數字是英國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提出來的。
所以,150這個數字又被稱作是“鄧巴數”。

在《梳毛、八卦及語言的進化》這本書裡,鄧巴把150這個人群規模稱為是“新皮​​層小組”。
什麼意思呢?鄧巴根據研究認為,一個物種的群體規模,
跟這個物種的新皮層面積存在著關聯,而且,數據匹配度很高。
新皮層是大腦在進化非常後期才出現的一個部位。
我們可以把哺乳類動物的大腦劃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始大腦,
這部分是原封不動從爬行動物那裡繼承下來的大腦部分,所以,也有人稱之為“蜥蜴腦”。
第二部分是負責綜合感覺和機械運動的中腦及皮層下區域。
第三部分是哺乳動物特有皮質。
在第三部分中,靈長類動物的特別之處在於新皮層面積。
靈長類動物的新皮層面積比其他哺乳動物有了顯著增加。
而新皮層可以說是大腦的思考區域,能產生有意識的思維。
鄧巴畫出了一張圖表,兩個坐標分別是新皮層比例和平均群體規模。
新皮層比例,指的是新皮層體積和其餘大腦容量之間的比值。
在這個圖中,根據人類的新皮層比例,可以推算出人類社交圈的規模是150。
150這個數字也可以從社交手段來推算出來。
按照鄧巴的理論,人類的語言,就像大猩猩之間的梳毛一樣,是一種社交手段。
它可以用來建立聯盟、取得信任等。
類可以實現有效談話的人數不會無限擴大。
鄧巴說,參與談話的人數有一個決定性的上限,也就是4個人。
在一個聚會上,通常,談話開始於兩到三個人之間的對話。
大家會輪流發表意見,並且努力通過接話或者身體語言參與到談話中。
但是,當談話人達到和超過5個人時,這個會話組就開始變得不穩定。
無論再怎麼努力維持,也不可能保持所有人的注意力。
然後,人們就會分成不同的小的群體,自顧自聊起來。這是人類會話行為的一個顯著特徵。

是什麼讓人類的會話組局限在4人這個數字呢?
鄧巴認為,這不是社交規則的意外產物,而是人類聽覺機制的產物。
耳朵能聽到多少決定了會話組的人數。
在一些比較嘈雜的環境中,有效會話人數連4個人都達不到。
因此,一個人最多可以做到同時跟3個人進行交流。
靈長類中最大的群體黑猩猩,平均規模約為55只。
猩猩梳毛只能1對1,而人類會話可以做到1對3。
所以,人類群體就可以達到黑猩猩群體的3倍。
鄧巴說,人類群體之所以是黑猩猩群體的3倍,
是因為投入同等的社交精力,人類可以和3倍的人數互動。
根據4這個人類會話組數字,以及150這個鄧巴數,可以為很多現象及理論提供有趣的解釋。
比如,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
六度空間理論指出,一般只需要六個步驟,就可以通過個人的人脈,
聯繫到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一個人。用鄧巴數也可以證明這個理論。
假設有150個人認識另外150個人,通過六個步驟,
你就能聯繫到150的6次方的人,也就是10萬億人。而現在地球人口在75億左右。
當然,大多數人的朋友圈是有重疊的,
但是,即使拋開社交圈中的重疊人數,
一個人通過關係網理論上也可以抵達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人。

再比如,為什麼很多會開不起來。
今天的虛擬會議系統,已經可以通過視頻連接,
讓世界各地的人同時參與到一個會議,來討論重要議題。
在電影中我們還能看到其他更高科技的會議系統。
但是,再高科技的虛擬會議系統都會面臨著同樣的制約:
有效參加會議的人數很難超過4個人。
技術可以支持無限數量的人,但人本身做不到。
互動人數超過4個人,就總會有人陷入沉默,對討論的貢獻也很容易被忽視。
我們的頭腦機制在處理群體談話時存在人數上限,也就是4個人。
超出了這個上限,我們就沒有辦法再維持良好的互動,讓所有人都有參與感。
所以,儘管技術能做到讓很多人並排而坐參加會議,
但是,我們卻缺乏必要的認知機制,能夠發揮所有人的作用。
這是頭腦機制對我們行為的約束。

最後一個例子是關於電視或網路劇集的。
用鄧巴的話說,大多數劇集都很爛,但是很少有人能不看。
除了人天生就會對其他人的行為感到好奇之外,另一個原因也跟人的社交規模有關。
在現代城市中,很多人的生活特點都是,離開大家族獨自居住,
而且,人際關係也並不緊密,並沒有那麼多的親密朋友。
鄧巴說,如果去觀察,就能發現社交生活豐富的人其實很少看電視劇。
因為這種社會或者經濟原因,現實中,有一大部分人的社交網絡,
遠遠沒有達到150人的上限,於是,肥皂劇中的人物開始填補替代他們的真實社交生活。

而且,名人們也有意識地採用這種策略:
他們成為我們社交網絡的一部分,我們覺得他們是半真實的朋友,
不僅因為經常能夠看到,還因為他們的表現方式,他們就像在單獨對我們說話一樣。
許多成功的名人,也在刻意營造一種跟你非常親密、是你生活中一部分的感覺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梳毛、八卦及語言的進化》;
作者:羅賓·鄧巴;譯者:區沛儀、張傑;現代出版社出版



-------------------------------------
摘要:
在《梳毛、八卦及語言的進化》這本書裡,鄧巴把150這個人群規模稱為是“新皮​​層小組”。
什麼意思呢?鄧巴根據研究認為,一個物種的群體規模,
跟這個物種的新皮層面積存在著關聯,而且,數據匹配度很高。
新皮層是大腦在進化非常後期才出現的一個部位。
我們可以把哺乳類動物的大腦劃分為三個部分。
1. 原始大腦
 這部分是原封不動從爬行動物那裡繼承下來的大腦部分,所以,也有人稱之為“蜥蜴腦”。
2. 負責綜合感覺和機械運動的中腦及皮層下區域。
3. 哺乳動物特有皮質
 在第三部分中,靈長類動物的特別之處在於新皮層面積。
 靈長類動物的新皮層面積比其他哺乳動物有了顯著增加。
 而新皮層可以說是大腦的思考區域,能產生有意識的思維。
鄧巴畫出了一張圖表,兩個坐標分別是新皮層比例和平均群體規模。
新皮層比例,指的是新皮層體積和其餘大腦容量之間的比值。
在這個圖中,根據人類的新皮層比例,可以推算出人類社交圈的規模是150。
150這個數字也可以從社交手段來推算出來。
按照鄧巴的理論,人類的語言,就像大猩猩之間的梳毛一樣,是一種社交手段。
它可以用來建立聯盟、取得信任等。
人類可以實現有效談話的人數不會無限擴大。
鄧巴說,參與談話的人數有一個決定性的上限,也就是4個人。
在一個聚會上,通常,談話開始於兩到三個人之間的對話。
大家會輪流發表意見,並且努力通過接話或者身體語言參與到談話中。
但是,當談話人達到和超過5個人時,這個會話組就開始變得不穩定。
無論再怎麼努力維持,也不可能保持所有人的注意力。
然後,人們就會分成不同的小的群體,自顧自聊起來。這是人類會話行為的一個顯著特徵。

是什麼讓人類的會話組局限在4人這個數字呢?
鄧巴認為,這不是社交規則的意外產物,而是人類聽覺機制的產物。
耳朵能聽到多少決定了會話組的人數。
在一些比較嘈雜的環境中,有效會話人數連4個人都達不到。
因此,一個人最多可以做到同時跟3個人進行交流。
靈長類中最大的群體黑猩猩,平均規模約為55只。
猩猩梳毛只能1對1,而人類會話可以做到1對3。
所以,人類群體就可以達到黑猩猩群體的3倍。
鄧巴說,人類群體之所以是黑猩猩群體的3倍,
是因為投入同等的社交精力,人類可以和3倍的人數互動。
根據4這個人類會話組數字,以及150這個鄧巴數,可以為很多現象及理論提供有趣的解釋。

比如,為什麼很多會開不起來。
今天的虛擬會議系統,已經可以通過視頻連接,
讓世界各地的人同時參與到一個會議,來討論重要議題。
但是,再高科技的虛擬會議系統都會面臨著同樣的制約:
有效參加會議的人數很難超過4個人。
技術可以支持無限數量的人,但人本身做不到。
互動人數超過4個人,就總會有人陷入沉默,對討論的貢獻也很容易被忽視。
我們的頭腦機制在處理群體談話時存在人數上限,也就是4個人。
超出了這個上限,我們就沒有辦法再維持良好的互動,讓所有人都有參與感。

再比如,關於電視或網路劇集的。
用鄧巴的話說,大多數劇集都很爛,但是很少有人能不看。
除了人天生就會對其他人的行為感到好奇之外,另一個原因也跟人的社交規模有關。
在現代城市中,很多人的生活特點都是,離開大家族獨自居住,
而且,人際關係也並不緊密,並沒有那麼多的親密朋友。
鄧巴說,如果去觀察,就能發現社交生活豐富的人其實很少看電視劇。
因為這種社會或者經濟原因,現實中,有一大部分人的社交網絡,
遠遠沒有達到150人的上限,於是,肥皂劇中的人物開始填補替代他們的真實社交生活。

❤內參-方法:如何釋放有限資源的無限潛能

出處:方法:如何釋放有限資源的無限潛能


人們往往覺得,獲得更多的資源是成功的關鍵。
但是,在《延展:釋放有限資源的無限潛能》這本書裡,
美國萊斯大學管理學亨利·加德納·西蒙茲講席教授斯科特·索南沙因(Scott Sonenshein)
提出了一種延展思維,也就是通過對已有資源的關注和利用,同樣可以獲得很好的結果。
斯科特在書裡給出了一些利用現有資源的辦法。

首先,直接對資源說“不”。
對於那些追求資源的人來​​說,容易養成對資源的過度依賴。
當我們改變自己的心態,更充分合理地使用資源時,
我們就能意識到,如何使用自己擁有的東西,遠比資源本身更加重要。
你可以試著擺脫傳統的“如果我有這個,我就可以……”的思維方式,直接對資源說“不”。
甚至你可以再進一步,要求自己擁有更少的資源,想一下如果沒有某個資源,你會怎麼做。


其次,尋找“沉睡”的資源。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周圍有很多等待激活的資源。
只要激活它們,就能幫你解決難題,抓住機會。
事實上,貝恩諮詢公司的研究也發現,很多公司能夠實現復興,
重新定義自己的核心業務,都是因為它們對原先棄而不用的隱性資產進行了發掘。
要找到“沉睡”的資源,你可以問自己,
你的周圍有哪些個人資源(技能、知識、關係等)
和組織機構資源(產品、慣例、設備等)被擱置多年?
以及能否找到局外人幫你分析自己所處的局面。
你還可以列出沉睡資源在哪些可能的方面能幫你實現目標。
最後你可以寫一項可以立即採取的喚醒沉睡資源的行動。

第三,化整為零,發現資源的隱藏功能
書裡舉例說,菲律賓有一個非常窮的地方,那裡的人住在很破的房子裡。
為了白天讓屋裡更亮一些,他們想了一個好辦法:
把一個瓶子裡裝滿水,放在屋頂的一個洞口。
裝滿水的瓶子會把太陽光折射進屋子,這樣,在晴天的時候,他們就不用開燈了。
所以,通過把資源整體拆成很細小的組成部分,
就有可能發現資源本身隱藏的功能或者特性。
面對手中的資源,你要問自己兩個問題:
這個資源還可以再細分嗎?細分的部分分別有什麼用途?
關鍵在於,要把資源分解成小得不能再小的部分,這樣我們才能找到很多隱藏用途。
以上就是激發現有資源更多可能性的一些方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
摘要:
1. 直接對資源說“不”
 對於那些追求資源的人來​​說,容易養成對資源的過度依賴。
 當我們改變自己的心態,更充分合理地使用資源時,
 我們就能意識到,如何使用自己擁有的東西,遠比資源本身更加重要。
 你可以試著擺脫傳統的“如果我有這個,我就可以……”的思維方式,直接對資源說“不”。
 甚至你可以再進一步,要求自己擁有更少的資源,
 想一下如果沒有某個資源,你會怎麼做。
2. 尋找“沉睡”的資源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周圍有很多等待激活的資源。
 只要激活它們,就能幫你解決難題,抓住機會。
 你可以問自己,你的周圍有哪些個人資源(技能、知識、關係等)
 和組織機構資源(產品、慣例、設備等)被擱置多年?
 以及能否找到局外人幫你分析自己所處的局面。
 你還可以列出沉睡資源在哪些可能的方面能幫你實現目標。
 最後你可以寫一項可以立即採取的喚醒沉睡資源的行動。

2018/07/22

❤內參-智慧的兩個要素,以及怎樣獲取智慧

出處:管理大師:智慧的兩個要素,以及怎樣獲取智慧


幾乎人人都想獲得智慧,但究竟什麼是智慧,似乎很難有一個準確的定義。
在《經驗的疆界》這本書裡,管理大師詹姆斯·馬奇(James March)指出了智慧的兩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是有效地適應環境。
不管是組織和個人,都面臨著未來的不確定性,也都會面對競爭和淘汰。
為了有效適應環境,組織必須擁有資源,並且有能力利用資源。
比如,宗教存在了幾個世紀,就是因為在適應環境方面非常有經驗。

第二個要素是優雅地詮釋經驗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會積累很多經驗,這些經驗需要更好地傳承下來。
同時,人們也希望學習並理解那些自己沒有、但別人有的經驗。
這就導致了一個現象,某個人或者組織,只要能對經驗做出時髦的詮釋,
他的地位和排名就會有保障。那些成功分享經驗的人,無一不是這麼做的。
馬奇說,詮釋裝飾著人類存在。


那我們該怎麼從經驗中發現智慧呢?馬奇提出了兩種方式。
一種是“低智”學習
指的是在不理解因果結構的情況下,複製可以導致成功的行動。
比如,學騎車,你不用知道自行車原理,只要知道別人是怎麼騎的就行了。
另一種是“高智”學習
指的是搞清楚因果結構,用其指導今後的行動。比如人們用理論模型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所以,所謂的學習就是在觀察行動和結果聯繫的基礎上,改變行動或者行動規則。
如果做出的改變是改進,學習就會讓人增長智慧。這對組織和個人都適用。


馬奇說,在學習的時候,要先搞清楚兩個問題:
第一,差距是什麼?第二,我要改變什麼?
舉個例子,你要學習寫作,首先要搞清楚“差距”,比如,會寫作和不會寫作有什麼區別?
技巧上有什麼區別?怎麼判斷技巧提高了?
等等。然後是你要做出什麼改變,可能是要抽出時間練習,接受寫作思維訓練,等等。



-------------------------
摘要:
1. 有效地適應環境(契機、因時制宜、因人制宜)
 不管是組織和個人,都面臨著未來的不確定性,也都會面對競爭和淘汰。
 為了有效適應環境,組織必須擁有資源,並且有能力利用資源。
2. 優雅地詮釋經驗(契理)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會積累很多經驗,這些經驗需要更好地傳承下來。
 同時,人們也希望學習並理解那些自己沒有、但別人有的經驗。
 這就導致了一個現象,某個人或者組織,只要能對經驗做出時髦的詮釋,
 他的地位和排名就會有保障。那些成功分享經驗的人,無一不是這麼做的。
學習有二:
1. “低智”學習(從已知去複製)

 指的是在不理解因果結構的情況下,複製可以導致成功的行動。
 比如,學騎車,你不用知道自行車原理,只要知道別人是怎麼騎的就行了。
2. 高智”學習(從已知推未知)
 指的是搞清楚因果結構,用其指導今後的行動。比如人們用理論模型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所以,所謂的學習就是在觀察行動和結果聯繫的基礎上,改變行動或者行動規則。
 如果做出的改變是改進,學習就會讓人增長智慧。這對組織和個人都適用。
而兩種的共通性:
1. 差距是什麼?(定時檢討,解讀回饋)
2. 我要改變什麼(從回饋中調整,可能是計畫、可能是方法、可能是心態)

舉個例子,你要學習寫作,首先要搞清楚“差距”,
比如,會寫作和不會寫作有什麼區別?技巧上有什麼區別?怎麼判斷技巧提高了?
等等。然後是你要做出什麼改變,可能是要抽出時間練習,接受寫作思維訓練,等等。

❤內參-如何避免過度保護,讓孩子更獨立

出處:如何避免過度保護,讓孩子更獨立


如今,家長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有一種過度保護的傾向,
這不僅會讓孩子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還有可能造成孩子的焦慮。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患有焦慮症兒童和青少年的人數正在增加。
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認為,過度保護很可能是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之一。
那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 《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介紹了相關專家的觀點。
公眾號“華爾街日報·派”翻譯了文章內容。

首先,家長可以在風險更低的小事上重複鼓勵孩子獨立行事。
這是耶魯大學心理學及兒童精神病學榮譽教授凱茲丁(Alan E. Kazdin)的觀點。
他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獨自做作業、做家務或者給朋友選禮物。
雖然做家務看上去像是一種任務,但也能讓孩子走向獨立,
孩子不僅需要這些技能,還能從中產生主人翁意識。

其次,心理醫生薩克(Brad Sachs)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一些決定
比如,當家長問孩子願不願意獨自呆在家裡時,可以讓孩子自己衡量風險和好處。
 “這能提升孩子的自我意識,讓他們做出更好的決定,
因為他們在思考問題,而不只是在行動。”


第三,鼓勵孩子獨立越早越好
紐約大學朗格兒童研究中心的臨床心理學家貝里(Rebecca Rialon Berry)指出,
兩到三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幫忙做家務,
比如把盤子擺到桌子上,或者把衣服放到洗衣籃裡。
她認為,大多數8歲大的孩子應該會做炒蛋了,家長只需要在一旁稍加指導。
當然,家長首先要反复教孩子安全技能,
然後再協助或者在一旁監督整個過程,最後再逐漸“淡出”。



------------------------------
摘要:
1. 家長可以在風險更低的小事上重複鼓勵孩子獨立行事
 家長可以讓孩子獨自做作業、做家務或者給朋友選禮物。
 雖然做家務看上去像是一種任務,但也能讓孩子走向獨立,
 孩子不僅需要這些技能,還能從中產生主人翁意識。
2. 讓孩子自己做一些決定
 比如,當家長問孩子願不願意獨自呆在家裡時,可以讓孩子自己衡量風險和好處。
3. 鼓勵孩子獨立越早越好
 兩到三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幫忙做家務,
 比如把盤子擺到桌子上,或者把衣服放到洗衣籃裡。
 她認為,大多數8歲大的孩子應該會做炒蛋了,家長只需要在一旁稍加指導。
 當然,家長首先要反复教孩子安全技能,
 然後再協助或者在一旁監督整個過程,最後再逐漸“淡出”。

2018/07/21

❤內參-如何用“貼標籤”的方法正確影響別人

出處:如何用“貼標籤”的方法正確影響別人


維克森林大學的哲學系教授克里斯蒂安·米勒(Christian B. Miller)
在《品格的鴻溝》(The Character Gap)這本書裡,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理論。
這個理論是說,如果你想讓一個愛說謊的人變得誠實,
或者讓一個膽小的人變得勇敢,就給他們貼上“誠實”或者“勇敢”的標籤,
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他們就會讓自己活成標籤描述的樣子。 
《鸚鵡螺》雜誌的一篇文章,就從這個理論出發,討論了貼標籤對人的影響。
得到訂閱專欄“馬徐駿·新知報告”介紹了文章內容。


貼標籤真的管用嗎? 《鸚鵡螺》雜誌的文章認為真的管用,並且用了幾個實驗來證明。
比如,1975年,內布拉斯加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理查德·米勒給五年級的學生做了一個實驗,
他們給第一組的學生,貼上了“整潔”的標籤,
對第二組的學生用口頭的方式,要求他們保持整潔,
還有第三組學生作為參照組,對他們沒有任何要求和暗示。
結果,被打上“整潔”標籤的學生,表現得最為整潔。
再比如,2007年,意大利經濟學家格特·科利內森(Gert Cornelissen)做了個實驗,
他給其中一組人貼上了“環保”的標籤,然後讓他們去購買電視。
結果這些人在購物時比其他參加實驗的人更有環保意識。

文章說,
如果你想讓別人變成你希望的樣子,你就多給他們貼“正向標籤”,
也就是多表揚他們,這樣就能從他們身上,激發出你想要的特質。
比如,別人對你做了一件好事,你不要只說一句謝謝,還要誇他們善良、有愛心。
慢慢地,你就可以引導出他們的“善”的一面。

不過,文章也對貼標籤這件事保持了懷疑的態度。
由於貼標籤對一個人“自我認同”的影響非常大,所以我們不能只看結果,不看動機。
也就是說,即使一個人長期來看是在變好的,
我們也應該考慮這個人變好的動機是不是正向的。
比如,有的人可能只是為了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才做出改變,
並沒有發自內心地提升自己的道德。
而且文章認為,連貼標籤的人都有可能受到道德上的譴責。
因為貼標籤的人,可能根本不覺得對方有標籤上的品德,而是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
文章認為,從道德上來說,這是一種偽善的操控性行為,並且侵犯了別人的自主性。
不過,文章表示,這種善意的謊言可以看成一種“安慰劑”,
或許可以幫我們解決道德困境的問題。



--------------------------------
摘要:
貼標籤真的管用嗎? 《鸚鵡螺》雜誌的文章認為真的管用,並且用了幾個實驗來證明。
如果你想讓別人變成你希望的樣子,你就多給他們貼“正向標籤”,
也就是多表揚他們,這樣就能從他們身上,激發出你想要的特質。
比如,別人對你做了一件好事,你不要只說一句謝謝,還要誇他們善良、有愛心。
慢慢地,你就可以引導出他們的“善”的一面。

由於貼標籤對一個人“自我認同”的影響非常大,所以我們不能只看結果,不看動機。
也就是說,即使一個人長期來看是在變好的,
我們也應該考慮這個人變好的動機是不是正向的。
比如,有的人可能只是為了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才做出改變,
並沒有發自內心地提升自己的道德。

❤內參-習慣-為什麼人們會在睡覺前拖延

出處:為什麼人們會在睡覺前拖延


現代人越來越習慣晚睡,有時還會拖延著不去睡覺。
荷蘭一個研究小組之前把這種行為稱為睡前拖延症(bedtime procrastination)。
生活科技網站《科技新時代(Popular Science)》的一篇文章,
解釋了人們為什麼會這樣做。新浪科技編譯了這篇文章。

孩子晚上生病或者去機場接朋友而導致睡覺過晚,這類特殊情況不是睡前拖延症。
判斷是不是睡前拖延症的一個標準是:你沒有特殊理由不去上床睡覺。
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健康心理學家福勞爾·克魯塞(Floor Kroese),
在荷蘭對2400多人進行了測試,
發現有53%的受試者說自己一周至少有兩次會推遲上床睡覺的時間。
他們還發現,與其他人相比,那些經常推遲睡覺時間的人,
在生活其​​它方面也會拖拉延遲,自我控制能力較差。

研究人員發現,
人們在睡覺前會不得不去做一些雜務,比如遛狗、洗碗、摘掉隱形眼鏡等,
只有處理完畢了才能自覺去睡覺,但這些雜務有時像“一個無法逾越的障礙” 。
建議晚上提前一點把這些瑣事完成,可能是避免睡眠拖延症的一個辦法。
這可能意味著你下班到家就把隱形眼鏡拿出來或晚飯後就刷牙。
同時,研究小組還發現,那些在白天需要抵禦更多誘惑的人,
因為人們晚間的自我控制能力處於最低點,就會容易屈服於睡前拖延症。
比如,很多人喜歡在臨睡前看一部自己非常喜歡的電視劇,這種做法就不利於按時入睡。

福勞爾說,睡眠不足可能會導致你白天精疲力竭,很難集中注意力記憶一些信息。
同時,從長期來看,睡眠時間減少也與糖尿病、心臟病和高血壓等疾病密切相關。
因此,她建議,人們在面對睡眠拖延症時,需要遵循一些給自己規定的規則,
比如在某個時間後就不再看手機了,或者把臥室燈光換成柔和昏暗的。



---------------------------------------
摘要:
人們在睡覺前會不得不去做一些雜務,比如遛狗、洗碗、摘掉隱形眼鏡等,
只有處理完畢了才能自覺去睡覺,但這些雜務有時像“一個無法逾越的障礙” 。
建議晚上提前一點把這些瑣事完成,可能是避免睡眠拖延症的一個辦法。
這可能意味著你下班到家就把隱形眼鏡拿出來或晚飯後就刷牙。

那些在白天需要抵禦更多誘惑的人,
因為人們晚間的自我控制能力處於最低點,就會容易屈服於睡前拖延症。
比如,很多人喜歡在臨睡前看一部自己非常喜歡的電視劇,這種做法就不利於按時入睡。

睡眠不足可能會導致你白天精疲力竭,很難集中注意力記憶一些信息。
同時,從長期來看,睡眠時間減少也與糖尿病、心臟病和高血壓等疾病密切相關。
因此,人們在面對睡眠拖延症時,需要遵循一些給自己規定的規則,
比如在某個時間後就不再看手機了,或者把臥室燈光換成柔和昏暗的。

❤內參-給人留下好印象的5個建議

出處:給人留下好印象的5個建議
參考:內參-人際-提升人緣的4個方法


和別人初次見面的時候,留下一個好印象非常重要。
那怎麼做才能給別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呢?在《精英的人格魅力課》這本書裡,
美國領導力與魅力培訓師、
《財富》500強企業高管教練奧利維婭·福克斯·卡巴恩(Olivia Fox Cabane)提供了5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和相似性有關,你要找到和對方相似的地方
書裡說,
人們都喜歡和自己很像的人。這個本能來自原始部落時代,
那時候,能不能準確地判斷一個人是否屬於你的部落,可以決定你的生死。
也就是說,當人們在外表、舉止、語言等方面都很像時
就會覺得彼此有相似的社會背景、教育經歷甚至價值觀。
所以,在面試或者交流的時候,
如果你能恰當地說出和對方有關的內容,就能給對方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第二個建議是融入環境
如果你想讓別人感覺舒服,那就和他們融為一體。
書裡舉了個例子,在20世紀70年代,年輕人在穿衣服方面傾向於“嬉皮士”的風格。
研究人員做了個實驗,想看看穿衣服的風格會有什麼影響。
他們分別穿了兩種風格的衣服來到學校,找大學生換零錢打電話。
當他們穿的衣服和學生差不多時,三分之二的學生幫了忙;
而當穿衣風格和學生相反時,願意幫忙的學生不到一半。
書裡建議,想要在穿著上接近對方,你最好提前做好研究。
如果你要參加一個聚會,就先給舉辦聚會的人打個電話,了解一下具體情況;
如果你要去面試,可以提前幾天去要面試的辦公地點看看,觀察一下那裡的人穿什麼。


第三個建議是學會握手
有一位《財富》500強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說過,
當他一定要從兩名資歷差不多的候選人中選一個時,他會選更會握手的人。
雖然這種說法有點兒誇張,
但是,艾奧瓦大學的管理學專家通過對面試互動的分析發現,
握手比“隨和、謹慎或者情緒穩定”更重要。
其他研究也表明,握手可以提高交往的質量,讓人們在瞬間感覺到親密和信任。
因此,握手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是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一步。

那具體怎麼做呢?
首先你要把手裡的東西放到一邊,這樣握手時就不會手忙腳亂。
其次,如果你握手前是坐著的,請站起來。
你要把手放在口袋外面,因為如果別人能看見你的手,會讓你看起來更開放、更誠實。
然後,在握手的時候,要把手放直,
如果你不太確定什麼樣才是放直,你可以把拇指豎起來對著天花板。
握手的力度最好和對方一樣,而如果你想傳達特別的親切感,可以在握手的時候停留片刻。


第四個建議是正確地進行對話
在對話這一點上,書裡給了幾個具體的方法。
有一個很簡單並且能表達親和力的對話方式,就是讚美對方的穿著打扮。
讚美之後,你可以接著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
比如你可以問對方,這樣穿背後有什麼故事。
“故事”這個詞對大多數人來說有非常強烈的情緒效果,
可以讓人直接進入講故事的模式,從而很快改變你們之間的連接。
另一個打破僵局的問題是問對方“是從哪裡來的”。
不管答案是什麼,它都能讓談話更進一步。
而要想和對方不停地交流,你只要問一些開放式問題就可以了。
相反,如果你只問封閉式問題,很容易讓人在聊天的時候感到尷尬。
此外,你要聊一些積極的話題,因為人們會把和你談話時產生的感覺,與你聯繫在一起。

第五個建議是,你要優雅地結束談話。
就好像第一印象可以為後續的交流增色一樣,最後時刻的結束語也很重要。
如果你在最後讓人感覺很有魅力,人們會很願意跟你呆在一起,甚至可能會捨不得讓你​​走。
那具體怎麼做呢?
你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比如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文章、書籍或者網站;
或者是給對方提供連接,
例如,在你認識的人裡面如果有對方想認識的,你可以介紹他們認識。
提供有價值的東西往往會加深別人對你的好感,也可以讓對方覺得你很慷慨。

書裡說,
談話結束後,你不用去想自己是不是有些話該說卻沒說,或者琢磨下次怎麼表現才會更好。
因為影響人的並不是你說過的內容,而是人們和你聊天時的感覺。
也就是說,人們聊天時留下的是情緒,而不是聊什麼。
所以,重要的是你要表現得很真實,研究顯示,
如果人們相信別人認識到了真實的自己,
他們會更開心、更滿足、人際關係更好,且更有目標感。

當然,你不能只是等著別人來發現真實的你,
而是需要用類似上面提到的方法,爭取讓別人看到你之後,
對你的第一印像比較好,這也能給你更多證明自己的機會。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精英的人格魅力課》;
作者:奧利維婭·福克斯·卡巴恩(Olivia Fox Cabane);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
摘要:
1. 你要找到和對方相似的地方
 人們都喜歡和自己很像的人。這個本能來自原始部落時代,
 那時候,能不能準確地判斷一個人是否屬於你的部落,可以決定你的生死。
 也就是說,當人們在外表、舉止、語言等方面都很像時,
 就會覺得彼此有相似的社會背景、教育經歷甚至價值觀。
2. 融入環境
 如果你想讓別人感覺舒服,那就和他們融為一體。
 研究人員做了個實驗,想看看穿衣服的風格會有什麼影響。
 他們分別穿了兩種風格的衣服來到學校,找大學生換零錢打電話。
 當他們穿的衣服和學生差不多時,三分之二的學生幫了忙;
 而當穿衣風格和學生相反時,願意幫忙的學生不到一半。
3. 學會握手
 握手比“隨和、謹慎或者情緒穩定”更重要。
 其他研究也表明,握手可以提高交往的質量,讓人們在瞬間感覺到親密和信任。
 因此,握手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是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一步。
 那具體怎麼做呢?
 首先你要把手裡的東西放到一邊,這樣握手時就不會手忙腳亂。
 其次,如果你握手前是坐著的,請站起來。
 你要把手放在口袋外面,因為如果別人能看見你的手,會讓你看起來更開放、更誠實。
 然後,在握手的時候,要把手放直,
 如果你不太確定什麼樣才是放直,你可以把拇指豎起來對著天花板。
 握手的力度最好和對方一樣,而如果你想傳達特別的親切感,
 可以在握手的時候停留片刻。

4. 正確地進行對話
 有一個很簡單並且能表達親和力的對話方式,就是讚美對方的穿著打扮。
 讚美之後,你可以接著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
 比如你可以問對方,這樣穿背後有什麼故事。
 “故事”這個詞對大多數人來說有非常強烈的情緒效果,
 可以讓人直接進入講故事的模式,從而很快改變你們之間的連接。
 另一個打破僵局的問題是問對方“是從哪裡來的”。
 不管答案是什麼,它都能讓談話更進一步。
 而要想和對方不停地交流,你只要問一些開放式問題就可以了。
 相反,如果你只問封閉式問題,很容易讓人在聊天的時候感到尷尬。
 此外,你要聊一些積極的話題,因為人們會把和你談話時產生的感覺,與你聯繫在一起。
5. 你要優雅地結束談話
 你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比如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文章、書籍或者網站;
 或者是給對方提供連接,
 例如,在你認識的人裡面如果有對方想認識的,你可以介紹他們認識。
 提供有價值的東西往往會加深別人對你的好感,也可以讓對方覺得你很慷慨。
 談話結束後,你不用去想自己是不是有些話該說卻沒說,
 或者琢磨下次怎麼表現才會更好。
 因為影響人的並不是你說過的內容,而是人們和你聊天時的感覺。
 也就是說,人們聊天時留下的是情緒,而不是聊什麼。
 所以,重要的是你要表現得很真實。

2018/07/20

❤內參-怎樣培養職場上的溝通意識

出處:怎樣培養職場上的溝通意識
參考:羅輯思維-學習-第303期丨靠譜和避環 2017/07/21


林正剛是剛逸領導力公司的CEO,他還是前思科(Cisco) 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
在國外工作時,林正剛養成了一個做事習慣,就是跟進(follow up)。
比如,跟一個人約好了兩週後見面,
林正剛就會把碰面時間寫在日程表上,見面的前兩天,
日程表會提醒他再去跟對方確認這個會議。
林正剛喜歡主動跟進事務,他認為事情不跟進是不會有進展的。

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林正剛”的一篇文章中,他解釋了“跟進”對職場人士的重要性。
林正剛的一位前同事,有一個習慣,就是不會做跟進的溝通。
把一件事情交給這位同事後,即便他完成了也會很久都沒有聲音。
對於這位同事來說,“溝通”可能是額外的事情,不該佔用做事情的時間。
林正剛認為,沒有人是天生的溝通高手,要想變成一個溝通達人,
首先要認識到“溝通”就是做事情的一部分,而且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事情做完但沒有同相關人溝通,對他們來說,你可能還沒有開始做。
有了這個意識後,行為上才可能開始改變。

林正剛建議職場人士要重視溝通:
不到位的溝通,可能你做了8分工作,最後扣了4分;
但如果溝通有效,7分的工作可以變成10分。
林正剛自己在培養基層銷售人員時,會要求他們每天做一次電話匯報,
這其實是為了培養他們溝通的習慣,而且匯報中還可以大家一起解決臨時出現的動態問題。
如果上司不善溝通,還反過來怪你溝通不足,那怎麼辦?
林正剛建議,你可以使用SMART來將溝通“機制”搭好。
S是Specific(具體的);M是Measurable(可衡量的);A是Achievable(可行的);
R是Relevant(相關的);T是Time(時限)。

比如,當上司對你提出工作要求後,
你可以向對方重複一下這個要求裡的具體事宜,
得到確認後,要跟上司討論好衡量標準、執行的可行性,以及其他相關事務。
最後要給上司一個進度匯報承諾,比如每兩週你都會給他做一次簡單的進度匯報。
林正剛認為,溝通一旦開始就不能停下來,持續的溝通是任何關係改善必經的環節,
職業人士要把“跟進”當作一種職場基因來培養。



--------------------------
摘要:
沒有人是天生的溝通高手,要想變成一個溝通達人,
首先要認識到“溝通”就是做事情的一部分,而且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事情做完但沒有同相關人溝通,對他們來說,你可能還沒有開始做。
有了這個意識後,行為上才可能開始改變。

你可以使用SMART來將溝通“機制”搭好。
S是Specific(具體的);M是Measurable(可衡量的);A是Achievable(可行的);
R是Relevant(相關的);T是Time(時限)。


比如,當上司對你提出工作要求後,
你可以向對方重複一下這個要求裡的具體事宜,
得到確認後,要跟上司討論好衡量標準、執行的可行性,以及其他相關事務。
最後要給上司一個進度匯報承諾,比如每兩週你都會給他做一次簡單的進度匯報。
溝通一旦開始就不能停下來,持續的溝通是任何關係改善必經的環節,
職業人士要把“跟進”當作一種職場基因來培養。

❤內參-赫拉利:防止被虛假信息洗腦的黃金法則

出處:赫拉利:防止被虛假信息洗腦的黃金法則


過去兩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是假新聞。
像“假新聞”和“後真相”這樣的詞語都曾經被評選為年度熱門詞彙。
也是“假新聞”把Facebook推到了眾人指責的境地,並且讓扎克伯格到國會接受詢問。

雖然那些刻意利用虛假信息去牟利的機構的確值得指責,
也需要有負責任的平台和組織站出來去鼓勵真實信息傳播。
但是,在現在的情況下,辨別信息真偽的責任,更多落在了個人身上。
怎麼才能更好去分辨信息的真偽,讓自己避免被愚弄呢?
以色列歷史學家、《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
提出了兩條黃金法則,或許對你有幫助。

第一條黃金法則是,如果你想得到可靠的信息,必然要付出昂貴的代
如果你總是免費得到信息,有可能你才是整個商業世界的產品。
如果有人提出,每天給你一筆錢,讓你看他提供給你的內容,一個人肯定會拒絕,
因為你憑直覺就會認為,他想要影響你,把自己的觀點和認知通過這種方式強加給你。
但是,如果有人說,現在你可以免費看到我提供給你的信息,很多人就會欣然接受。
而這就是現在很多公司的商業模式。

第二條黃金法則是,
如果覺得某些問題似乎對你特別重要,就該真正努力閱讀相關的科學文獻。
所謂的科學文獻,
指的是經過同行評審的論文、由知名學術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以及知名教授的著作。
科學當然有局限性,也曾犯下許多錯誤。
但是即便如此,近幾個世紀以來,科學仍然是人類最可靠的知識來源。



-------------------------------
摘要:
1. 如果你想得到可靠的信息,必然要付出昂貴的代價
 如果你總是免費得到信息,有可能你才是整個商業世界的產品。
 如果有人提出,每天給你一筆錢,讓你看他提供給你的內容,一個人肯定會拒絕,
 因為你憑直覺就會認為,他想要影響你,把自己的觀點和認知通過這種方式強加給你。
 但是,如果有人說,現在你可以免費看到我提供給你的信息,很多人就會欣然接受。
 而這就是現在很多公司的商業模式。
2. 如果覺得某些問題似乎對你特別重要,就該真正努力閱讀相關的科學文獻
 所謂的科學文獻,
 指的是經過同行評審的論文、由知名學術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以及知名教授的著作。
 科學當然有局限性,也曾犯下許多錯誤。
 但是即便如此,近幾個世紀以來,科學仍然是人類最可靠的知識來源。

2018/07/19

❤內參-在線支付巨頭創始人:給年輕人的6個建議

出處:在線支付巨頭創始人:給年輕人的6個建議


美國在線支付服務提供商Stripe在2016年的估值就達到了92億美元,
這家公司成立於 2011 年,是一家提供讓個人或公司在互聯網上接受付款服務的科技公司。
它的創始人帕特里克·科里森(Patrick Collison)今年29歲,
他在個人網站上分享了給年輕人的14條建議,36氪編譯了這篇文章。
我們為你從中選出了6條:

第一,要學會探索和深究不同的事情,要成為專家
科里森曾經就嘗試過深入學習語言、編程、寫作、物理、數學,只是深入的程度略有不同。
他認為,年輕人到了20歲,應該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
“你之後對它的喜歡程度,大概也不會改變太多,所以你要儘早發現這個領域是什麼樣的”。


第二,不要對自己目前深入學習的事物能否產生價值而太過焦慮,當然也不能忽視。
價值是你要考慮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第三,只要你享受自己努力工作的狀態,那就努力去做。
因為努力未必會帶來很大的回報,回報甚至還會遞減,
如果你能從中獲得享受,就要學會感恩,充分發揮自己這個優勢。


第四,盡可能地利用互聯網與優秀的人交朋友。
跟過去幾代人相比,互聯網是你最大的優勢,要充分利用它。


第五,不要根據你當前的同伴群體來判斷自己是否成功。
要多交朋友,成為一個奇怪的青少年,一般來說是件好事。
科里森說,在美國一所好學校就讀的學生,很容易被推著按照別人鋪設好的軌跡去走。
他建議,
年輕人要確保自己在追求的東西是你想追求的、怪異的東西,而不是什麼標準的路徑。
可以想想:你在學校的朋友會不會認為你的選擇有點奇怪?
如果不是的話,也許是你太循規蹈矩了。


第六,好的社交技能可以讓人終身受益
科里森建議,
要擅長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個有趣的人、發表公開演講。



-----------------------
摘要:
1. 要學會探索和深究不同的事情,要成為專家
 科里森曾經就嘗試過深入學習語言、編程、寫作、物理、數學,
 只是深入的程度略有不同。年輕人到了20歲,應該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
 你之後對它的喜歡程度,大概也不會改變太多,所以你要儘早發現這個領域是什麼樣的。
2. 不要對自己目前深入學習的事物能否產生價值而太過焦慮,當然也不能忽視
 價值是你要考慮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3. 只要你享受自己努力工作的狀態,那就努力去做
 因為努力未必會帶來很大的回報,回報甚至還會遞減,
 如果你能從中獲得享受,就要學會感恩,充分發揮自己這個優勢。
4. 盡可能地利用互聯網與優秀的人交朋友
 跟過去幾代人相比,互聯網是你最大的優勢,要充分利用它。
5. 不要根據你當前的同伴群體來判斷自己是否成功
 要多交朋友,成為一個奇怪的青少年,一般來說是件好事。
 年輕人要確保自己在追求的東西是你想追求的、怪異的東西,而不是什麼標準的路徑。
 可以想想:你在學校的朋友會不會認為你的選擇有點奇怪?
 如果不是的話,也許是你太循規蹈矩了。
6. 好的社交技能可以讓人終身受益
 要擅長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個有趣的人、發表公開演講。

❤內參-為什麼交易的時候需要中間人

出處:為什麼交易的時候需要中間人


在互聯網時代,似乎一切都在去除中間人,
比如瓜子二手車的廣告就明確喊出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每一個時代,新科技似乎都預示著中間人的終結和直接交易的前景。
畢竟,動動腦就知道,如果買方和賣方能直接溝通,誰還會需要中間人?

可是,大量中間人的行業仍然存在,
那些被替代掉的只是用信息不對稱賺錢的中間人,而不是那些讓買賣雙方都受益的中間人。
美國知名記者瑪麗娜•克拉科夫斯基(Marina Krakovsky)在《中間人經濟》這本書中,
就分析了不同的中間人角色以及他們給買賣雙方創造的價值。
互聯網能取代處理交易的股票經紀人和那些只負責接單的旅行代理人,
但還有很多無法被取代,這其中根本原因在於對信任的需求。
中間人與買賣雙方的溝通頻率遠遠高於那些試圖越過中間人直接交易的人之間的溝通頻率,
所以中間人更容易與買賣雙方建立信任。
而如果他能為雙方提供其他的增值服務,那麼他將更難被替代。

我們從瑪麗娜的分析中,挑選了五種中間人的不同角色:
搭橋者、認證者、強制者、風險承擔者、隔離者來分別介紹下他們的價值。


第一種是搭橋者就是通過縮短物理空間、社交或時間上的距離,促成交易。
理論上我們能跟任何人交易,但在實際操作中,交易對象還是會有一定的限制。
地理位置把人分隔開來,
這提供了巨大的貿易獲利的潛力,但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貿易壁壘。
中間人則可能理解雙方的需求和文化,能夠穿透這樣的壁壘。

此外,社交距離更加重要,距離只有幾公里的人們也會因為社交距離存在而毫無聯繫。
互聯網縮短了人與人間的距離,但人們仍然喜歡抱團、混圈子,
圈子與圈子間的社交距離也仍然存在。而搭橋者讓買賣雙方走到一起,促成交易。


第二種是認證者,他們能去偽存真,為買方提供關於賣方質量的可靠信息。
認證者是中間人扮演的最普遍、最有用的一種角色。
認證者能給買方篩選到合適的賣方,節省買方的時間,降低買方被騙的風險。
比如細分領域的專業獵頭,就能幫企業更快地找到合適的候選人。

對於認證者來說,他們為什麼會成為專家進而獲得報酬呢?
經濟學家加里·比格萊恩在1993年就給出了解釋,
他觀察到“中間人比一個普通的買方買過更多東西”。
對於買方來說為了只用一次的東西學習新知識和技能是浪費時間。
中間人則不同,他會一直購買同一類物品,
中間人有“為自己做大量投資的動機,他們希望藉此獲得能辨別這類物品品質的能力”。
誠信的賣家也會有難題就是無法證明自己的可信度,
他們的產品賣不上好價錢,於是一些人就退出市場,
這樣一來市場上就充斥著毫無可信度的賣家,進一步侵蝕買家的信任和出價意願,
這樣的惡性循環就會成為“逆向選擇”。而有了中間人,市場整體則可能不會這麼糟糕。


第三種是強制者,保證買賣雙方全力以赴,互相合作,並堅守誠信。
一個中間人要保證交易進行還需要成為強制者,
否則他能夠發現賣方的隱蔽信息,但不能保護買方。
一個中間人能成為強制者的要求之一便是能保證與賣方的穩定關係,
如果這種穩定關係的未來價值高於現在欺騙買方帶來的好處,
那麼就可以避免道德風險存在。如果缺乏這樣的關係,賣方理論上就可以欺騙買方。

美國網上訂餐網站opentable就是這樣的一個強制者中間人角色。
用戶在opentable可以選擇餐廳提前訂位,但問題是如果就餐者訂了位子到時候不去,
餐廳就會浪費這個位子,還得向opentable支付訂餐服務費用。
所以opentable制定了一套規則來監督交易的執行,
就是它會在就餐日到來之前郵件提醒訂餐者,
如果這個就餐者一年內出現4次訂位卻沒出現的狀況,opentable就會終止為這個賬戶服務。

現實中,買賣雙方的交易往往就是一次性博弈,
但如果他們跟長期從事某一領域交易的中間人合作,
比如賣方和中間人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係,那麼經濟整體都會變得更加有成果和有效率。


第四種是風險承擔者
他們可以減少波動和其他形式的不確定性,尤其適合風險厭惡型交易者。

當代藝術品市場就是一個高度不穩定的市場,
當人們失去工作或者投資暴跌時,他們就會把藝術品賣掉,
或者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有錢人也不傾向於購買藝術品。
此外,藝術品的品味也是相當有主觀性的,
哪怕是已經成名的藝術家,作品的銷量也是不可預測的。

與畫家相比,
中間人比如畫廊還是能承擔更多的風險,他們比買方和賣方接觸的人更多,
畫廊也可以通過代理不同畫家的作品組合來一定程度上分散風險。
如果沒有畫廊經營者,藝術家要自己支付租金和其他市場費用,
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收回成本。大多數藝術家都不能承受這種賭博。
中間人也通過承受風險,來從風險溢價中獲利。
其實,越想規避風險的一方,越不會介意支付風險溢價來降低風險。


第五種是隔離者
他們能協助用戶獲得所需,避免給人留下貪婪、過度自我推銷、喜歡挑釁的惡​​名。
很多情況都需要隔離者,比如招聘員工。
通常,那些優秀的求職者都在同行業的其他公司上班,比如公司的對手,客戶或是供應商。
然而招聘經理如果直接去挖這些員工,有時就會陷入不道德的境地中。
而中間人作為代理人和隔離者,就可以保全雙方的形象,他能在最好的時機把雙方隔離開。
有意思的是,可能雙方都知道背後是誰在主使,但仍然需要這樣的中間人。

以上是幾種中間人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他們給買賣雙方提供信息乃至信任之外,還提供了其他不同的價值。
這也就是為什麼互聯網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大量的中間人行業。
因為他們在交易中,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中間人經濟》;作者:瑪麗娜·克拉科夫斯基;中信出版社出版。



-----------------------------
摘要:
1. 搭橋者
 就是通過縮短物理空間、社交或時間上的距離,促成交易。
 理論上我們能跟任何人交易,但在實際操作中,交易對象還是會有一定的限制。
 地理位置把人分隔開來,
 這提供了巨大的貿易獲利的潛力,但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貿易壁壘。
 中間人則可能理解雙方的需求和文化,能夠穿透這樣的壁壘。
2. 認證者
 他們能去偽存真,為買方提供關於賣方質量的可靠信息。
 認證者能給買方篩選到合適的賣方,節省買方的時間,降低買方被騙的風險。
 比如細分領域的專業獵頭,就能幫企業更快地找到合適的候選人。
 對於認證者來說,他們為什麼會成為專家進而獲得報酬呢?
 對於買方來說為了只用一次的東西學習新知識和技能是浪費時間。
 中間人則不同,他會一直購買同一類物品,中間人有“為自己做大量投資的動機,
 他們希望藉此獲得能辨別這類物品品質的能力。

3. 強制者
 保證買賣雙方全力以赴,互相合作,並堅守誠信。

 一個中間人要保證交易進行還需要成為強制者,
 否則他能夠發現賣方的隱蔽信息,但不能保護買方。
 現實中,買賣雙方的交易往往就是一次性博弈,
 但如果他們跟長期從事某一領域交易的中間人合作,
 比如賣方和中間人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係,那麼經濟整體都會變得更加有成果和有效率。
4. 風險承擔者
 他們可以減少波動和其他形式的不確定性,尤其適合風險厭惡型交易者。
5. 隔離者
 他們能協助用戶獲得所需,避免給人留下貪婪、過度自我推銷、喜歡挑釁的惡​​名。
 很多情況都需要隔離者,比如招聘員工。

 通常,那些優秀的求職者都在同行業的其他公司上班,
 比如公司的對手,客戶或是供應商。
 然而招聘經理如果直接去挖這些員工,有時就會陷入不道德的境地中。
 而中間人作為代理人和隔離者,就可以保全雙方的形象,
 他能在最好的時機把雙方隔離開。
 有意思的是,可能雙方都知道背後是誰在主使,但仍然需要這樣的中間人。

2018/07/18

內參-管理學家陳春花:從知識到智慧

出處:管理學家陳春花:從知識到智慧


接受FT中文網採訪時,管理學家陳春花把知識分成了四類。
第一類是存量知識,在互聯網上可以免費檢索到很多存量知識;
第二類是增量知識,陳春花對增量知識的定義是,
 後人對存量知識進行的解釋、闡述和傳播,
 比如,大學教授對經濟學、管理學這些人類存量知識的重新講述;
第三類是過程知識,過程知識指的是​​伴隨著實踐過程的知識,
 比如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比如管理顧問對一家企業實踐過程的指導;
第四類是智慧,也就是從已知去推導未知,
 智慧無法被教授,只能由每個人自己去發現和體悟。

陳春花以這種四分法來解釋為什麼有些知識需要付費,
而有些知識你即使付費也難以獲得:
當你有存量、有增量、有過程,你就有能力去綜合運用,變成一個有智慧的人。
獲得智慧的這一步,沒有人陪你,沒辦法付費。
但前面的兩層,增量的部分和過程的部分,你是要交學費的。

------------------
摘要:
管理學家陳春花把知識分成了四類。
1. 存量知識,在互聯網上可以免費檢索到很多存量知識;
2. 增量知識,後人對存量知識進行的解釋、闡述和傳播,
 比如,大學教授對經濟學、管理學這些人類存量知識的重新講述;
3. 過程知識,過程知識指的是​​伴隨著實踐過程的知識,
 比如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比如管理顧問對一家企業實踐過程的指導;
第四類是智慧,也就是從已知去推導未知,
 智慧無法被教授,只能由每個人自己去發現和體悟。

當你有存量、有增量、有過程,你就有能力去綜合運用,變成一個有智慧的人。
獲得智慧的這一步,沒有人陪你,沒辦法付費。
但前面的兩層,增量的部分和過程的部分,你是要交學費的。

2018/07/17

❤內參-領導-法國前總理:美國、法國和中國的領導力特色

出處:法國前總理:美國、法國和中國的領導力特色


7月8日,法國前總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夏爾·戴高樂全球領導力教席教授
讓-皮埃爾·拉法蘭在“智薈中歐2018大師課堂”上,
全球範圍內流行的領導力分成了五種類型。界面新聞總結了拉法蘭的發言。


第一種,專制。即上級有任何命令下級都要無條件執行,軍隊就是典型代表。
第二種,父親型。“如果你願意跟我幹活,我就會給予你關愛和幫助。”
第三種,民主型。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用民主的方式來選擇領導、共同決策;
第四種,集體領導。以團體、非個人的方式進行領導;
第五種,放任自流。沒有領導,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組織工作。

拉法蘭認為,不同國家由於各自的歷史文化背景不同,領導力特色也不一樣。
接著,他介紹了美國、法國和中國的領導力特色。

在拉法蘭看來,美國的領導力重視技術和規則。
只要肯投入學習,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
每一個領導力環節都是可以學習的,比如如何做公開演講、如何得體地向大眾問好。

另外,美國領導力也像徵著創造和改革,
這點從美國總統競選中就可以看出,總統候選人往往都承諾要進行改變。

在法國,人們強調天賦和技巧,“如果沒有偉大的人物,就沒有偉大的事業”。
拉法蘭介紹了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對領導力的理解。
戴高樂認為,
一名優秀的領導者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有突出的個性,有對事業的熱情,有對決策權力的“嫉妒”;
第二,領導力需要遵從現實環境,不能局限在單個想法裡,
要時刻洞察現實環境,並對團隊做出引導;
第三,領導者必須明確自身的使命,這種心理暗示會帶給領導者越來越強的自信。
在拉法蘭看來,
中式領導力是一種“智慧型”領導力,領導者更像一位樂隊的指揮,幫助集體實現運轉。“
中式領導力看重的是結果,而不是靠喊口號聚集的榮光”。



----------------------------------
摘要:
全球範圍內流行的領導力分成了五種類型。
第一種,專制。即上級有任何命令下級都要無條件執行,軍隊就是典型代表。
第二種,父親型。“如果你願意跟我幹活,我就會給予你關愛和幫助。”
第三種,民主型。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用民主的方式來選擇領導、共同決策;
第四種,集體領導。以團體、非個人的方式進行領導;
第五種,放任自流。沒有領導,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組織工作。

一名優秀的領導者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有突出的個性,有對事業的熱情,有對決策權力的“嫉妒”;
第二,領導力需要遵從現實環境,不能局限在單個想法裡,
要時刻洞察現實環境,並對團隊做出引導;
第三,領導者必須明確自身的使命,這種心理暗示會帶給領導者越來越強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