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一個社會學家眼中的貧窮問題
2008年5月,社會學家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
需要介紹一下德斯蒙德研究的“驅逐”問題。
那麼,為什麼窮人要住到貧窮的街區呢?德斯蒙德給出的答案是:
而且,窮人的居住環境,比如房屋狀況得不到改善,是因為房東沒有激勵來改善。
1. 最覺得窮人該死的,往往是窮人自己
拖車營的住戶,很少會對鄰居被驅逐發表評論。
在他們的觀念裡,被驅逐是罪有應得,是那些人自己不長進。
甚至有人會說,驅逐是好事。因為驅逐可以'把人渣清一清',等於是替園區去蕪存菁。
2. 窮人住的街區的房租,和中產階級住的街區的房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為什麼窮人要住到貧窮的街區呢?窮人不是為了房子便宜才群聚到貧民窟裡,
窮人會聚集在那裡,是因為社會對種種不合理現象的放任與縱容。
3. 身在嚴酷的環境下,人們的所作所為也會跟著殘酷起來
沒有長期捱過餓的人往往會低估飢餓的影響力。
很多思想家和所謂的大師們都沒有意識到這點:他們想解釋貧困社區的暴力問題,
卻從未設身處地考慮,掙扎於匱乏和苦難的人身上,還會有多少理智。
行為心理學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那就是,
在物質生活匱乏的狀態下,人們的雙眼會緊盯當下,
忘了要看一看前方,而這種“短視” 往往會讓他們吃大虧。
因此,就像富裕一樣,貧窮也是被體系塑造出來的。
富人的行為方式,不是因為富人有更好的教養、更文明,
而是因為他們出身於精英的社會文化體系,
這套體系形塑著他們的行為舉止、習慣與世界觀。
而這些習慣和世界觀,反過來也會讓他們順風順水地進入其他精英體系分支。
4. 窮人放縱消費
不少研究都已經指出,窮人往往有一種短視的消費習慣,
比如會把自己的錢花在那些明顯負擔不起的東西上,而不是更理性地消費。
這是一種破罐效應。因為反正已經無可挽回,那索性就選擇偶爾放縱。
我知道有些事在錦衣玉食的精英眼裡叫作懶散或不求上進了;
但真相是,窮人也需要配速和調劑,不然日子真的會過不下去。
2008年5月,社會學家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
搬到了密爾沃基市的一個拖車營居住。密爾沃基是美國中部的一個大城市,
一些知名的公司比如哈雷摩托、通用醫療、A.O.史密斯等總部都在這座城市。
它還有一支NBA球隊。只不過,它也和不少大城市一樣,面對著貧富分化和治安問題。
所謂的拖車營,顧名思義,就是住在拖車裡。
所謂的拖車營,顧名思義,就是住在拖車裡。
人們之所以選擇這麼做,最重要的原因是貧窮。
這個社會學家決定搬到這個拖車營,是因為他想寫一本關於貧窮的書。
而他的切入點,就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發生的房東驅逐房客問題。
在拖車營住了一段時間之後,德斯蒙德又搬到了城市中另一個貧民區,繼續研究驅逐問題。
當時德斯蒙德不會預料到美國的貧富差距和社會分化問題,
當時德斯蒙德不會預料到美國的貧富差距和社會分化問題,
會隨著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吸引到所有人的關注。
而他根據“民族志”的調查方法寫成的書《掃地出門:美國城市的貧窮與暴利》,
在出版之後,獲獎無數,其中包括2017年的普利策非虛構作品獎。
但是,德斯蒙德說,其實他的研究,看到這麼多人生活在貧窮中無法脫身,
也讓他“與抑鬱為伍許多年”,而“看到他們努力活著,我也學會了要咬牙撐住。”
需要介紹一下德斯蒙德研究的“驅逐”問題。
驅逐問題,指的是當房客發生了拖欠租金或其他嚴重問題之後,
房東有權利按租房法規,申請把房客驅逐出去。
執法機構有全職的工作人員,執行驅逐工作;也有專門的搬家公司來接驅逐的案子,
他們會把房客的家具等搬到倉庫或者應房客的要求放到街邊。
與此同時,相對應的是,出租房子也在成為一個行業。
徳斯蒙德介紹說,以房東自居的人越來越多,
各種職業協會和團體也紛紛出現,還有了配套的後勤服務、認證資格、
職業培訓教材,乃至融資工具。美國國會圖書館提供的資料顯示,
在1951年至1975年間,以管理租賃公寓為主題的出版物只有3本,
但到了1976年至2014年,這個數字暴漲至215本。
即便一些城市房東不覺得房東是個職業,但“住”這件事成了一門生意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而且,從1970年至今,以物業經理為職業的人數增長了三倍。
在這種背景下,房東和房客就成為了一個生態鏈。
在這種背景下,房東和房客就成為了一個生態鏈。
用德斯蒙德的話說:“貧窮是一張關係網,裡面既有窮人,也有富人。
要想了解貧窮,就必須認識到這段關係。”以他最開始時住進去的那個拖車營為例,
拖車營的房東,年收入在44.7萬美元上下,這樣的收入在美國屬於前1%,
而繳租給他的卻是最窮的那10%美國人。驅逐,就是“窮人和富人的相互依賴與掙扎”。
德斯蒙德的研究讓他獲獎無數,並且被評選為影響美國政治的五十人之一。
德斯蒙德的研究讓他獲獎無數,並且被評選為影響美國政治的五十人之一。
儘管他的研究發生在美國,但是從其中我們仍然能得到一些關於貧窮的知識。
我們試著從其中總結出幾條。
首先是關於社區的。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的作者、著名城市規劃學者簡·雅各布斯認為,
健康且具有凝聚力的社區的形成,
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得有人“有心”住在這裡,要有人願意看顧、守護這裡。
“驅逐”以及過客心理,無助於形成這種健康的社區。
“驅逐”以及過客心理,無助於形成這種健康的社區。
“一次驅逐,鬆動的不只是一個街區,因為受影響的不僅是被驅逐家庭所在的那個街區,
他們心不甘情不願搬去的那個街區也會一併受累。”
在這樣的搬遷過程中,就會催生出所謂的“永久性貧民窟”。
在這樣的搬遷過程中,就會催生出所謂的“永久性貧民窟”。
因為社區的流動率升高,“日常生活中的憤恨跟淡漠也會隨之爆表”。
在這樣的社區中,“太多人能搬就搬,不能搬的也夢想著早點搬。”
既然大家都無心照顧社區,
就談不上對社區的發展有什麼共識或者責任,社區的犯罪率就會升高。
然後形成了惡性循環。並不是因為社區裡的人貧窮、有過犯罪前科,等等原因,
然後形成了惡性循環。並不是因為社區裡的人貧窮、有過犯罪前科,等等原因,
造成了社區的低信任感。德斯蒙德認為,
造成沒有信任感的,其實是“縈繞在住戶身旁的那種厚重的不幸氣息。
當滿目所見都是心酸苦楚時,他們就無法用余光瞥見社區可能有的潛力。”
以德斯蒙德開始時入住的拖車營為例,德斯蒙德說:
社區在居民眼中一旦成了剝奪與罪惡的代名詞,成了“各種觸礁人生”的報到處,
他們就會對社區裡的政治能量失去信心。
他們不太相信可以和鄰居們團結一致,改善生活品質。
他們也不喜歡自己的鄰居。
他們也不喜歡自己的鄰居。
在德斯蒙德的研究中,
拖車營的住戶,很少會對鄰居被驅逐發表評論。
“在他們的觀念裡,被驅逐是罪有應得,是那些人自己不長進。
甚至有人會說,驅逐是好事。因為驅逐可以'把人渣清一清',等於是替園區去蕪存菁。
最覺得窮人該死的,往往是窮人自己。”
第二個會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事實是,
第二個會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事實是,
窮人住的街區的房租,和中產階級住的街區的房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以密爾沃基為例,德斯蒙德給出的數字是,同一座城市裡最便宜跟最貴的房子,
月租差距不超過270美元。
這意味著,即便你不追求住在最好的社區,
甚至願意犧牲生活品質住到很差的地方,省下的房租也不會有多少。
那麼,為什麼窮人要住到貧窮的街區呢?德斯蒙德給出的答案是:
“窮人不是為了房子便宜才群聚到貧民窟裡,
窮人會聚集在那裡,是因為社會對種種不合理現象的放任與縱容。”
而且,窮人的居住環境,比如房屋狀況得不到改善,是因為房東沒有激勵來改善。
對於房東來說,比較“經濟”的做法不是維護屋況,而是直接趕人。
高房租還能確保租房者永遠處於欠租的狀態。
第三點是關於人在貧窮狀態下的行為狀態。德斯蒙德顯然對於貧窮抱有一種更溫和的態度。
第三點是關於人在貧窮狀態下的行為狀態。德斯蒙德顯然對於貧窮抱有一種更溫和的態度。
在他看來,身在嚴酷的環境下,人們的所作所為也會跟著殘酷起來。
沒有長期捱過餓的人往往會低估飢餓的影響力。
“很多思想家和所謂的大師們都沒有意識到這點:他們想解釋貧困社區的暴力問題,
卻從未設身處地考慮,掙扎於匱乏和苦難的人身上,還會有多少理智。”
行為心理學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那就是,
行為心理學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那就是,
在物質生活匱乏的狀態下,人們的雙眼會緊盯當下,
忘了要看一看前方,而這種“短視” 往往會讓他們吃大虧。
因此,就像富裕一樣,貧窮也是被體系塑造出來的。
因此,就像富裕一樣,貧窮也是被體系塑造出來的。
富人的行為方式,不是因為富人有更好的教養、更文明,
而是因為他們出身於精英的社會文化體系,
這套體系形塑著他們的行為舉止、習慣與世界觀。
而這些習慣和世界觀,反過來也會讓他們順風順水地進入其他精英體系分支。
在德斯蒙德看來:
在德斯蒙德看來:
“被視為是富裕文化的東西,不過是富裕本身。
許多據稱可以代表貧窮文化的特質,其實僅僅是貧窮的定義而已。”
與之相關的最後一個關於貧窮的反常現象,是窮人的消費習慣的問題。
不少研究都已經指出,
與之相關的最後一個關於貧窮的反常現象,是窮人的消費習慣的問題。
不少研究都已經指出,
窮人往往有一種短視的消費習慣,
比如會把自己的錢花在那些明顯負擔不起的東西上,而不是更理性地消費。
在德斯蒙德的研究中也有這樣一個例子。
在德斯蒙德的研究中也有這樣一個例子。
這個人叫拉瑞恩。每次拉瑞恩砸錢或食物券在奢侈品上,周圍的人會既不解又沮喪。
“其他人會說,拉瑞恩會窮是因為她花錢如流水,但真相恰恰相反,
拉瑞恩花錢如流水是因為她窮。”
這是一種破罐效應。因為反正已經無可挽回,那索性就選擇偶爾放縱。
德斯蒙德給出的辯解是,過去的一些研究,“常常理所當然認為低收入人群是理性的行為人。
德斯蒙德給出的辯解是,過去的一些研究,“常常理所當然認為低收入人群是理性的行為人。
懂得權衡利弊,做出明確的選擇。
事實上,這些人大多是疲憊的將就者”;“貧窮本身會使人心力憔悴。”
在他看來,這類人處於多重困境的夾擊之下,
僅僅是從在貧窮中掙扎度日,進步到在貧窮中安穩度日,
這其中所需要的上進或自制,就已經足以讓他們望而卻步。
“於是他們選擇放棄治療,選擇在苟活中光鮮亮麗、在磨難中尋歡作樂。
這些是他們生活的調味劑。他們會吸點小毒、喝點小酒、怡情小賭,看到電視會說買就買。
他們會把食物券往美食上砸,比方說拿去買龍蝦。”
“我知道有些事在錦衣玉食的精英眼裡叫作懶散或不求上進了;
但真相是,窮人也需要配速和調劑,不然日子真的會過不下去。”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掃地出門:美國城市的貧窮與暴利》;
作者: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
摘要:1. 最覺得窮人該死的,往往是窮人自己
拖車營的住戶,很少會對鄰居被驅逐發表評論。
在他們的觀念裡,被驅逐是罪有應得,是那些人自己不長進。
甚至有人會說,驅逐是好事。因為驅逐可以'把人渣清一清',等於是替園區去蕪存菁。
2. 窮人住的街區的房租,和中產階級住的街區的房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為什麼窮人要住到貧窮的街區呢?窮人不是為了房子便宜才群聚到貧民窟裡,
窮人會聚集在那裡,是因為社會對種種不合理現象的放任與縱容。
3. 身在嚴酷的環境下,人們的所作所為也會跟著殘酷起來
沒有長期捱過餓的人往往會低估飢餓的影響力。
很多思想家和所謂的大師們都沒有意識到這點:他們想解釋貧困社區的暴力問題,
卻從未設身處地考慮,掙扎於匱乏和苦難的人身上,還會有多少理智。
行為心理學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那就是,
在物質生活匱乏的狀態下,人們的雙眼會緊盯當下,
忘了要看一看前方,而這種“短視” 往往會讓他們吃大虧。
因此,就像富裕一樣,貧窮也是被體系塑造出來的。
富人的行為方式,不是因為富人有更好的教養、更文明,
而是因為他們出身於精英的社會文化體系,
這套體系形塑著他們的行為舉止、習慣與世界觀。
而這些習慣和世界觀,反過來也會讓他們順風順水地進入其他精英體系分支。
4. 窮人放縱消費
不少研究都已經指出,窮人往往有一種短視的消費習慣,
比如會把自己的錢花在那些明顯負擔不起的東西上,而不是更理性地消費。
這是一種破罐效應。因為反正已經無可挽回,那索性就選擇偶爾放縱。
我知道有些事在錦衣玉食的精英眼裡叫作懶散或不求上進了;
但真相是,窮人也需要配速和調劑,不然日子真的會過不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