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1

❤內參-方法:如何正確地對待“焦慮”

出處:方法:如何正確地對待“焦慮”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自己很焦慮。
人們通常覺得,焦慮是外在的人和事情造成的,我們要學會去控制和應對焦慮。
但是《工作不焦慮》這本書裡說,很多人感到焦慮,是因為沒有弄清楚壓力和焦慮的區別。
我們先來看“壓力”。書裡說,
壓力指的是一種執行任務的要求,而且這種要求在程度上比較強烈,
但壓力本身並不包含焦慮的成分。當你要執行任務時,壓力就出現了。
比如,早上你掙扎著起床,但你覺得太睏了,不小心又打了個盹,
就在打盹的工夫,你突然清醒,意識到上班要遲到了,這時候你的“壓力”就在快速上漲。
當你急沖沖地走進辦公室,因為自己遲到了,
整個上午你都覺得工作落後了一步老闆在等你匯報工作,
沒趕上的會議需要重新安排時間,新項目需要你在下班前做出反饋,
這些狀況其實都是壓力。
但是,當你在壓力上疊加了“糾結”的關鍵因素,
尤其是當你來回琢磨讓自己苦惱的事情時,壓力就很容易轉化為焦慮。
比如你遲到了,是接受遲到的事實,盡可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務;
還是對起床晚了這件事充滿內疚,對自己的行為懊惱不已,對後果擔心害怕。
如果是後者,就是把壓力轉化成了焦慮。

所以,發現糾結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糾結是我們應對焦慮的核心。
書裡給出的解決辦法很簡單,只有四個步驟:喚醒、專注、超然、釋放。
當你焦慮的時候,你的心裡就充滿了負面的糾結。
這時候你有點兒像是在做“白日夢”,並沒有專注在手上要做的事情。
所以解決焦慮的第一步,
就是把自己從這種“白日夢”的狀態下喚醒,讓自己更長時間地保持真正的清醒。
第二步是專注,專注和喚醒幾乎同時發生,除非你被喚醒了,否則你不可能集中注意力。
專注需要你保持清醒,有目的、有意識地完成工作。
最後是超然與釋放。
這裡說的是對待事情不要迴避,我們在做事的時候很容易會產生各種想法,
這時候不要把想法拒之門外,
而要客觀地觀察它們,承認它們只是想法而已,不關注它們,將它們放下。



---------------------------------------
摘要:
壓力指的是一種執行任務的要求,而且這種要求在程度上比較強烈,
但壓力本身並不包含焦慮的成分。當你要執行任務時,壓力就出現了。
比如,早上你掙扎著起床,但你覺得太睏了,不小心又打了個盹,
就在打盹的工夫,你突然清醒,意識到上班要遲到了,這時候你的“壓力”就在快速上漲。
當你急沖沖地走進辦公室,因為自己遲到了,
整個上午你都覺得工作落後了一步老闆在等你匯報工作,
沒趕上的會議需要重新安排時間,新項目需要你在下班前做出反饋,
這些狀況其實都是壓力。
但是,當你在壓力上疊加了“糾結”的關鍵因素,
尤其是當你來回琢磨讓自己苦惱的事情時,壓力就很容易轉化為焦慮。
比如你遲到了,是接受遲到的事實,盡可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務;
還是對起床晚了這件事充滿內疚,對自己的行為懊惱不已,對後果擔心害怕。
如果是後者,就是把壓力轉化成了焦慮。

解決辦法很簡單,只有四個步驟:喚醒、專注、超然、釋放
當你焦慮的時候,你的心裡就充滿了負面的糾結。
這時候你有點兒像是在做“白日夢”,並沒有專注在手上要做的事情。
Step 1:就是把自己從這種“白日夢”的狀態下喚醒,讓自己更長時間地保持真正的清醒。
Step 2:專注,專注和喚醒幾乎同時發生,除非你被喚醒了,否則你不可能集中注意力。
   專注需要你保持清醒,有目的、有意識地完成工作。
Step3~4:超然與釋放
   這裡說的是對待事情不要迴避,我們在做事的時候很容易會產生各種想法,
   這時候不要把想法拒之門外,而要客觀地觀察它們,
   承認它們只是想法而已,不關注它們,將它們放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