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1

❤內參-新研究:越“懶惰”,越容易活到現在

出處:新研究:越“懶惰”,越容易活到現在


懶惰是一個充滿負面色彩的詞語,通常會讓人聯想到行動力低下或缺乏運動。
但對於生物體來說,懶惰真得沒有積極作用嗎?
最近有研究表明,和懶惰相關的低代謝率,可能正是許多物種沒有滅絕的原因,
在長達幾百萬年的時間裡,正是因為它們足夠懶惰,才成了生存贏家。
最近,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發表了堪薩斯大學的最新研究:
數據顯示,無論是現存的雙殼類和腹足動物還是它們的化石,
都顯示出,
對維繫個體生存和種群豐富度來說,保持懶惰是最佳的方法。
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翻譯轉載了這篇文章。

堪薩斯大學研究團隊分析了299種海洋動物體的代謝率,
這些物種的存在期從500萬年前的上新世時期一直到當下,
試驗目的就是要檢測這些生物體為了維持生存,每天所需要的能量大小。
他們想知道,能否以一個生物體的能量攝入量為基礎,推斷出其物種滅絕的可能性。
結果顯示,在較高的代謝率和物種滅絕的概率之間,確實存在著密切聯繫。

團隊裡的研究學者盧克·斯卓茲(Luke Strotz)表示,
“在過去500萬年間已經滅絕的軟體動物和現今還存活的物種之間存在差異,
已滅絕的生物代謝率要比現存的物種高。
相比高代謝率的物種,那些維持自身生存所需能量更低的物種更容易存活。
而且,物種的分佈範圍,
在生物滅絕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生活區域狹小的物種更容易滅絕。
如果一個物種分佈不廣,代謝率還高,那麼它滅絕的可能性會非常高。”

另一位研究員布魯斯·列伯曼(Bruce Lieberman)也給出結論,
“長期來看,動物最好的演化策略或許就是保持慵懶的狀態,
這種慵懶指的是較低的代謝率,這樣生物更容易存活下來。
對於它們來說,相比'適者生存',更合適的說法是'懶者生存'。”

這些結果告訴我們,生物代謝率很有可能是物種滅絕的原因之一。
無論如何,這為科研人員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和角度:
通過代謝率,可以預測和推斷哪些生物有可能走向滅絕。
不過,鑑於這次研究只是針對海洋生物中的軟體動物,
研究人員的下一步目標,就是要證實,
這一“懶者生存”的規律在脊椎動物、陸生動物中是否同樣適用。



-------------------------------
摘要:
在較高的代謝率和物種滅絕的概率之間,確實存在著密切聯繫。

在過去500萬年間已經滅絕的軟體動物和現今還存活的物種之間存在差異,
已滅絕的生物代謝率要比現存的物種高。
相比高代謝率的物種,那些維持自身生存所需能量更低的物種更容易存活。
而且,物種的分佈範圍,
在生物滅絕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生活區域狹小的物種更容易滅絕。
如果一個物種分佈不廣,代謝率還高,那麼它滅絕的可能性會非常高。
長期來看,動物最好的演化策略或許就是保持慵懶的狀態,
這種慵懶指的是較低的代謝率,這樣生物更容易存活下來。
對於它們來說,相比'適者生存',更合適的說法是'懶者生存'。
不過,鑑於這次研究只是針對海洋生物中的軟體動物,
研究人員的下一步目標,就是要證實,
這一“懶者生存”的規律在脊椎動物、陸生動物中是否同樣適用。

❤內參-三條實用的交友法則

出處:人際關係:三條實用的交友法則


我們都知道,交朋友很重要。 《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綜合了10篇社交文獻,
發現交朋友不僅對我們的生活有意義,還能讓你的壽命更長。
此外,這篇文章也總結了三條很實用的交友法則。
得到訂閱專欄“馬徐駿·新知報告”介紹了這篇文章的內容。

文章引用了美國楊百翰大學心理學家霍爾特·倫斯塔德發表在
《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期刊上的研究論文。
論文調研的總人數超過30萬人,來自世界各地,年齡跨度也很大。
研究人員跟踪記錄了這些人的各項數據,包括朋友數量、社交網絡規模、社交活躍度等,
平均追踪時間長達7.5年。最後發現,社交的質量,對人的壽命有重大影響。
也就是說,社交關係好,活得久的可能性就越大。 
《紐約時報》《時代周刊》也對倫斯塔德的這個研究做了介紹。

既然交朋友這麼重要,怎樣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 
《大西洋月刊》從一些權威論文中總結了三個法則。

第一是時間投入。
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建立很深的友誼需要花時間。那具體需要多少時間呢?
發表在《社會及人際關係》期刊的一項研究表明,
從熟人到普通朋友,需要大約50個小時的社交活動;
再多花40個小時,你們才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而兩個人成為很親密的朋友,則需要200個小時。


有人可能會說,如今大家都很忙,沒時間交朋友怎麼辦?
文章給了第二個建議,你可以重新聯繫那些很久不聯繫的老朋友。
羅格斯大學教授雷文說,
有些人因為換工作或者搬家,之前的一些朋友就漸漸疏遠了。
長時間不聯繫,只是說明你們的關係處於休眠狀態,你要做的就是喚醒這段關係。
重新聯繫老朋友有兩個好處:
首先是效率高,研究人員發現,
就算是很久沒聯繫的朋友,和陌生人相比還是多了一份信任。
在這個基礎上發展你們的關係,比建立一個新關係效率要高。
其次是視角新,因為很久沒聯繫了,對方的經歷和經驗對你來說是全新的,
朋友身上的變化,會讓你在看問題的時候有一個全新的角度。
那老朋友聯繫上了,聊些什麼更能拉進距離呢?
文章給的第三個建議就回答了這個問題。
心理學學術期刊《心理學公報》給出的答案是,
進行自我表露,也就是和別人真誠分享你的想法和感受。
研究發現,自我表露會讓別人更喜歡你,這個方法對結交新老朋友都有效果。


-----------------------------------------
摘要:
社交關係好,活得久的可能性就越大。
既然交朋友這麼重要,怎樣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
1. 時間投入
 從熟人到普通朋友,需要大約50個小時的社交活動;
 再多花40個小時,你們才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而兩個人成為很親密的朋友,則需要200個小時。
2. 你可以重新聯繫那些很久不聯繫的老朋友
 有些人因為換工作或者搬家,之前的一些朋友就漸漸疏遠了。
 長時間不聯繫,只是說明你們的關係處於休眠狀態,你要做的就是喚醒這段關係。
 重新聯繫老朋友有兩個好處:
 (1)效率高
  就算是很久沒聯繫的朋友,和陌生人相比還是多了一份信任。
  在這個基礎上發展你們的關係,比建立一個新關係效率要高。
 (2)視角新
  因為很久沒聯繫了,對方的經歷和經驗對你來說是全新的,
  朋友身上的變化,會讓你在看問題的時候有一個全新的角度。
3. 聊些什麼更能拉進距離呢?進行自我表露,也就是和別人真誠分享你的想法和感受
  自我表露會讓別人更喜歡你,這個方法對結交新老朋友都有效果。

2018/08/30

❤內參-觀點:智識是被公共定義出來的

出處:觀點:智識是被公共定義出來的


不少西方和中國知識分子,在表達對現實的批判時,會認為今天是一個“反智時代”。
但是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王維佳接受《新京報書評》周刊採訪時說,
“反智時代”這個詞本身就是文化精英的發明。它的潛台詞是,
“知識分子能將大眾的文化狀況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評判,
並自視為歷史進步的方向或詮釋社會的權威。”

在他看來,“反智時代”的說法,
認為問題在大眾,是大眾反智,卻沒有從知識分子這一側來反思。
抱怨“反智”,反映出的其實是知識精英和大眾之間的文化共識已經破裂。
知識分子把問題歸罪到社交媒體的發展,
以及公眾偏聽偏信,總喜歡看到自己願意看到的內容,這其實是“思維上的懶惰和傲慢”。

王維佳很欣賞一本書
《本土的陌生人》(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
作者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社會學家霍克希爾德。
這位社會學家對很多特朗普的鐵桿選民進行了深度的跟訪,
結果發現,他們中很多人,都曾是美國民主黨和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擁躉。
但是,後來這些人卻被主流社會拋棄,經受了失業、邊緣化和文化歧視。
這讓他們對知識精英產生了幻滅。
隨後,知識精英在他們身上貼的“反智”、“非理性”、“民粹”這些標籤,
更是把他們推向了敵對陣營,“他們越來越討厭那些鼓吹全球化、
自由化和各種表面政治正確的知識精英,最終變成了極端保守派的選民。”

發生這些變化的原因是,
西方社會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在經濟政策上,
開始向信息產業、服務業和金融業大範圍傾斜,
原有的工會文化、福利政策和公共傳播機制受到了顛覆。
結果就是,“西海岸的信息科技、東海岸的華爾街投行,
及那些為全球自由市場經濟鼓與呼的文化精英迅速崛起,
大量基層民眾被甩出了社會主流。知識精英和大眾逐漸出現了鮮明的鴻溝。”
所以,今天所謂“民粹主義”的崛起,很大程度上,
是對20世紀80年代主流的新自由主義文化的反叛。


回到“反智”這個話題,王維佳說,“智識”本身就不是由特定群體和文化精英定義的。
智識是人們“在成長和充分溝通的過程中共同定義的。”
因此,今天應該討論的不是大眾的反智,
而是是否能夠出現一種可以形成共識、讓“智識”可以定義出來的傳播機制。
總之,北京大學副教授王維佳認為,
“反智”本質上其實是知識精英和大眾中間的共識破裂,
當知識分子談論“反智時代”時,本身就有一種傲慢在其中。



----------------------------------------
摘要:
《本土的陌生人》(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
作者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社會學家霍克希爾德。
這位社會學家對很多特朗普的鐵桿選民進行了深度的跟訪,
結果發現,他們中很多人,都曾是美國民主黨和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擁躉。
但是,後來這些人卻被主流社會拋棄,經受了失業、邊緣化和文化歧視。
這讓他們對知識精英產生了幻滅。
隨後,知識精英在他們身上貼的“反智”、“非理性”、“民粹”這些標籤,
更是把他們推向了敵對陣營,“他們越來越討厭那些鼓吹全球化、
自由化和各種表面政治正確的知識精英,最終變成了極端保守派的選民。”

發生這些變化的原因是,
西方社會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
在經濟政策上,開始向信息產業、服務業和金融業大範圍傾斜,
原有的工會文化、福利政策和公共傳播機制受到了顛覆。
結果就是,“西海岸的信息科技、東海岸的華爾街投行,
以及那些為全球自由市場經濟鼓與呼的文化精英迅速崛起,
大量基層民眾被甩出了社會主流。知識精英和大眾逐漸出現了鮮明的鴻溝。”
所以,今天所謂“民粹主義”的崛起,很大程度上,
是對20世紀80年代主流的新自由主義文化的反叛。

“智識”本身就不應該由特定群體和文化精英定義的。
“反智”本質上其實是知識精英和大眾中間的共識破裂,
當知識分子談論“反智時代”時,本身就有一種傲慢在其中。

❤內參-洞察:Google X 創始人的創新哲學

出處:洞察:Google X 創始人的創新哲學


塞巴斯蒂安·特龍是谷歌研究實驗室Google X的聯合創始人、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
他也是一位發明家,他領導開發了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和谷歌眼鏡,
創立了在線教育網站優達學城(Udacity),
還成立了矽谷飛行汽車初創公司雛鷹(Kitty Hawk)。

接受《衛報》採訪時,特龍說,
“作為一個企業家,你會有一千個想法,你精心設計了一百個,
而你喜歡其中的十個,最終你只做了一個”。
特龍的靈感通常來源於生活中困擾他的東西,比如他會想為什麼自己每天都在堵車?
如果乳腺癌能夠輕鬆診斷出來的話,他的妹妹是不是就不會死於乳腺癌?
他認為所有這些問題都應該有解決辦法。

之前接受意大利工業設計網站Designboom採訪時,
特龍分享了他的創新哲學。
他把每個項目都看成是去攀登一座從未被征服的山峰,
期間可能有很多事會出錯,其中一個錯誤就是:你不知道到底該攀登哪座山。
這可能聽起來很可笑,但“關於攀登哪座山的分歧的確是造成項目失敗的頭號原因,
要想同時攀登兩座山峰極其困難,
而當你攀登到一半時發現你攀登的山峰錯了而不得不下來時,這也是極其痛苦的。 ”
特龍說,在攀登過程中,如果這座“山”此前有人攀登過,那麼你可以做計劃,
如果是第一次攀登,就不能做預先的計劃,你必須持續攀登,發現你自己。

他建議,
人們在創新時要接受失敗,就像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經常說的“對不可能持漠視態度”。
創新本身就是一個試驗和學習的過程,
“如果你能畫出整個峰頂完整的一半,並且只有這一半行得通,
那麼你不能算是個創新者,你並沒有嘗試任何新的事情。你得擁抱未來的不確定性。
失敗是你的朋友,因為它可以強迫你去學習新東西,
增強你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決定的能力。這是唯一向前的路。 ”


特龍還把創新者分為兩類:
A類創新者是專家,
他們準備好了所有的思路和細節,想讓參與者對自己所做的事產生共識;
另一種則很少見,有遠見的同時也知道自己會遇到失敗,卻並不介意失敗。他更喜歡後者。



----------------------------------------------
摘要:
特龍分享了他的創新哲學。
他把每個項目都看成是去攀登一座從未被征服的山峰,
期間可能有很多事會出錯,其中一個錯誤就是:你不知道到底該攀登哪座山。
這可能聽起來很可笑,但“關於攀登哪座山的分歧的確是造成項目失敗的頭號原因,
要想同時攀登兩座山峰極其困難,
而當你攀登到一半時發現你攀登的山峰錯了而不得不下來時,這也是極其痛苦的。 ”

在攀登過程中,如果這座“山”此前有人攀登過,那麼你可以做計劃,
如果是第一次攀登,就不能做預先的計劃,你必須持續攀登,發現你自己。
人們在創新時要接受失敗,就像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經常說的“對不可能持漠視態度”。
創新本身就是一個試驗和學習的過程,
“如果你能畫出整個峰頂完整的一半,並且只有這一半行得通,
那麼你不能算是個創新者,你並沒有嘗試任何新的事情。你得擁抱未來的不確定性。
失敗是你的朋友,因為它可以強迫你去學習新東西,
增強你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決定的能力。這是唯一向前的路。 ” 

❤內參-5個步驟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出處:方法:5個步驟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喬布斯曾說過一句話: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編程,因為它會教你如何思考。
美國一位APP開發員兼寫作者理查德·瑞斯(Richard Reis),
在Medium平台上發布了一篇文章《如何像程序員一樣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論》,
文中他分析了為何及如何像程序員一樣思考,從而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高手。

理查德提出,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有一套解決問題的步驟。
比如,遇到問題時,
1.嘗試一種解決方案;2.失敗了,嘗試另一種;3.如果再次失敗,
重複第二步,直到僥倖成功。理查德認為,
即使偶爾成功了,這也是解決問題最糟糕的方式,而且非常浪費時間。
最好的方式,就像優秀的程序員練習編程一樣,
建立一個思維框架,然後在這框架下反复練習。


理查德提出,可以用以下5個步驟,幫你建立解決問題的思維框架。
第一步,理解。
遇到問題時,先搞清楚問題本身。如何確定自己真正理解一個問題?
有效的方法是,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它,
看有沒有邏輯漏洞,當你能講清楚一個問題時,說明你理解了它。
優秀的程序員編程時,總會寫下自己遇到的問題,勾畫出序列圖,
或同其它程序員一起討論。這個過程,就是在確定自己對問題的理解沒有偏差。


第二步,計劃。
沒有明確的計劃時,不要輕易著手解決問題。
制定計劃,就是製定解決問題的戰略步驟。
當計劃不清晰時,暫停一下,給你的大腦一些分析問題和處理信息的時間。
理查德建議,
嘗試像程序員做思維導圖那樣,做出一個好的計劃,然後思考下面這個問題:
如果你輸入X,採用哪些步驟可以得到結果Y?這樣可以訓練你的思維計劃性。


第三,分解。
這是思維框架中最重要的一步。
不要嘗試一次解決一個複雜問題,而應把複雜問題分解成若干簡單問題。
從最簡單的開始,一個一個逐級解決,最後合併成原始問題的答案。
這也是優秀的程序員在編程中最常用到的算法,
對於他們來說,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比編程語言的熟練度、系統設計等技術更重要。


第四,卡殼。
當你理解了問題,做出了計劃,分解了複雜任務後,依然卡殼怎麼辦?
理查德說,
首先,深吸一口氣;其次,告訴自己,這很正常。
好的程序員和解決問題的高手,與普通人之間的差別在於,
他們的注意力更多在如何解決棘手問題上,而不是為此惱火。
卡殼時,可以試試這幾種方法:
調試錯誤;重新評估問題;利用搜索引擎找到相似問題的解決者,向他們學習。


第五,也是最後一步,練習。
以上四個步驟,或許已能讓你建立一套解決問題的思維框架,
但距離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高手,還差一步,
那就是:練習,練習,再練習。在問題中練習,訓練你的思維系統。



-----------------------------------
摘要: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有一套解決問題的步驟。
比如,遇到問題時,
1.嘗試一種解決方案;2.失敗了,嘗試另一種;3.如果再次失敗,
重複第二步,直到僥倖成功。理查德認為,
即使偶爾成功了,這也是解決問題最糟糕的方式,而且非常浪費時間。
最好的方式,就像優秀的程序員練習編程一樣,
建立一個思維框架,然後在這框架下反复練習。
可以用以下5個步驟,幫你建立解決問題的思維框架。
Step 1:理解
 遇到問題時,先搞清楚問題本身。如何確定自己真正理解一個問題?
 有效的方法是,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它,
 看有沒有邏輯漏洞,當你能講清楚一個問題時,說明你理解了它。
 優秀的程序員編程時,總會寫下自己遇到的問題,勾畫出序列圖,
 或同其它程序員一起討論。這個過程,就是在確定自己對問題的理解沒有偏差。
Step 2:計劃
 沒有明確的計劃時,不要輕易著手解決問題。
 制定計劃,就是製定解決問題的戰略步驟。
 當計劃不清晰時,暫停一下,給你的大腦一些分析問題和處理信息的時間。
 嘗試像程序員做思維導圖那樣,做出一個好的計劃,然後思考下面這個問題:
 如果你輸入X,採用哪些步驟可以得到結果Y?這樣可以訓練你的思維計劃性。
Step 3:分解
 這是思維框架中最重要的一步。
 不要嘗試一次解決一個複雜問題,而應把複雜問題分解成若干簡單問題。
 從最簡單的開始,一個一個逐級解決,最後合併成原始問題的答案。
 這也是優秀的程序員在編程中最常用到的算法,
 對於他們來說,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比編程語言的熟練度、系統設計等技術更重要。
Step 4:卡殼
 當你理解了問題,做出了計劃,分解了複雜任務後,依然卡殼怎麼辦?
 首先,深吸一口氣;其次,告訴自己,這很正常。
 好的程序員和解決問題的高手,與普通人之間的差別在於,
 他們的注意力更多在如何解決棘手問題上,而不是為此惱火。
 卡殼時,可以試試這幾種方法:
 調試錯誤;重新評估問題;利用搜索引擎找到相似問題的解決者,向他們學習。
Step 5:也是最後一步,練習
 練習,練習,再練習。在問題中練習,訓練你的思維系統。

2018/08/29

❤內參-最優秀的專家有時是最差的老師

出處:觀點:最優秀的專家有時是最差的老師


有一個說法是,要想學好某個技能或學科,就要向這個領域中的佼佼者學習。
沃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卻不認同,他在《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提出,
最優秀的專家有時是最差勁的老師。

格蘭特
以物理學為例,愛因斯坦是這個領域的頂尖者,但他卻不是一位好老師。
發表了第一篇相對論的三年後,愛因斯坦開始在瑞士伯爾尼大學任教,
第一學期開課後只有三個學生,學生都是他的朋友,
第二學期這門課必須取消,因為只有一個學生。 
《愛因斯坦傳》的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說:
“愛因斯坦從來不是會啟發學生的老師,他的授課大多都被認為雜亂無章。”

為什麼最優秀的專家有時會是最差勁的老師呢?
格蘭特說,
那些頂尖優秀的人並非不在乎教學,而是他們對自己專長的領域知之甚詳,
而且他們在很久之前就精通熟練,熟練到無法理解學生對這個領域的無知。
社會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
按照心理學家西恩‧貝洛克(Sian Beilock)的解釋:
“當你對自己做的事越做越好,你協助他人了解這項技巧的能力就越來越差。”

格蘭特建議,
當你想找老師學習新事物時,無論是找教授、導師或教練,都要注意三件事:
第一,留意教授者是從什麼時候起開始研究教材的。
格蘭特發現,
許多大學的最佳教師其實都只是研究生,因為他們剛學完不久,很容易理解初學者的想法。 “與其跟著學識淵博的人學習,跟著那些最近才學會的人學是明智之舉。”

第二,精通教材對教授者自己來說有多困難。
格蘭特曾問過一位奧運跳水運動員,
是否學習過空中轉體三周半的技巧,而這位運動員根本沒有學習過,直接就做到了。
格蘭特建議,我們不應向天才學習,
而應向那些“天賦和機會最少,卻能達成最好成績”的人學習。


第三,不僅要看教授者對教材的了解度,還要看他能表達得多好。
格蘭特說,
很多專家在講基礎課程時,表達溝通能力會很普通。
而且,
針對世界級科學家、音樂家、運動員及藝術家的多項研究都顯示,
他們並非從小就有頂尖教師或教練,
他們的啟蒙老師大多數都可以把學習變得很有趣,讓孩子樂在其中。



----------------------------------------
摘要:
最優秀的專家有時是最差勁的老師。
以物理學為例,愛因斯坦是這個領域的頂尖者,但他卻不是一位好老師。
發表了第一篇相對論的三年後,愛因斯坦開始在瑞士伯爾尼大學任教,
第一學期開課後只有三個學生,學生都是他的朋友,
第二學期這門課必須取消,因為只有一個學生。
《愛因斯坦傳》的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說:
“愛因斯坦從來不是會啟發學生的老師,他的授課大多都被認為雜亂無章。”

為什麼最優秀的專家有時會是最差勁的老師呢?
那些頂尖優秀的人並非不在乎教學,而是他們對自己專長的領域知之甚詳,
而且他們在很久之前就精通熟練,熟練到無法理解學生對這個領域的無知。

社會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
按照心理學家西恩‧貝洛克(Sian Beilock)的解釋:
“當你對自己做的事越做越好,你協助他人了解這項技巧的能力就越來越差。”

當你想找老師學習新事物時,無論是找教授、導師或教練,都要注意三件事:
1. 留意教授者是從什麼時候起開始研究教材的。

 許多大學的最佳教師其實都只是研究生,
 因為他們剛學完不久,很容易理解初學者的想法。
 與其跟著學識淵博的人學習,跟著那些最近才學會的人學是明智之舉。”
2. 精通教材對教授者自己來說有多困難
 格蘭特曾問過一位奧運跳水運動員,
 是否學習過空中轉體三周半的技巧,而這位運動員根本沒有學習過,直接就做到了。
 格蘭特建議,我們不應向天才學習,
 而應向那些“天賦和機會最少,卻能達成最好成績”的人學習。
3. 不僅要看教授者對教材的了解度,還要看他能表達得多好
 針對世界級科學家、音樂家、運動員及藝術家的多項研究都顯示,
 他們並非從小就有頂尖教師或教練,
 他們的啟蒙老師大多數都可以把學習變得很有趣,讓孩子樂在其中。

❤內參-解決團隊沖突的四個步驟

出處:方法:解決團隊沖突的四個步驟
(第二、跟第三合併)


人們在工作中免不了會有意見不一致的時候,
如果因為意見不統一導致發生衝突,就會損害團隊成員之間的關係。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組織心理學教授邁克爾·韋斯特在《卓有成效的團隊管理》這本書裡,
介紹了以符合道德的方式解決衝突的四個步驟。


第一,把人從問題中分離出來
書裡說,
人們習慣把人的行為歸因於他們的人格,而不是他們所處的環境。
比如,家長在街上對孩子大喊大叫,你可能會覺得是家長攻擊型人格的一種表現。
但事實可能是孩子剛才跑到了街上,差點兒被撞到,家長喊叫只是受驚嚇之後的反應。
我們在解釋別人的行為時經常犯這種錯誤,心理學家稱之為“基本歸因錯誤”。
這也是為什麼團隊中的問題經常被錯誤地歸因為“個性衝突”。
所以,書裡建議我們要重點關注引起衝突的問題,“對問題要強硬,對人要溫柔”。


第二,關注利益而不是立場
書裡舉例說,
有兩個女孩都想要碗裡最後一個橙子,一般解決的辦法就是把橙子切開,一人一半。
但接下來,其中一個女孩用半個橙子榨了橙汁,
另一個女孩把她得到的那一半橙子的果皮用來盛放她剛做好的蛋糕。
所以,其實她們本來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全部,
而目前的解決辦法卻讓她們都只得到了一半。
如果我們能花一些時間發現她們的真實目的,
而不僅僅是關注表面立場,她們就可以各取所需了。
同樣,在解決團隊沖突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弄清楚雙方的潛在利益或者雙方到底需要什麼。


第三,尋找共贏的解決方法。
如果你能找到符合雙方利益的解決方案,你的談判和解決衝突的能力就會提高。
就像第二點說的那樣,你要確定衝突雙方的基本訴求是什麼,而不是他們對立的立場,
因為當一個人想要達到某個目標而被另一個人阻礙的時候,才會發生衝突。


第四,要有一個客觀的標準,而不是通過個人意願來決定結果,這樣才能確保公平。
比如,團隊成員在工作量上有衝突,
就先試著找一種客觀的評估方法,在這個方法的基礎上達到某種公平。



-----------------------------------
摘要:
1. 把人從問題中分離出來
 人們習慣把人的行為歸因於他們的人格,而不是他們所處的環境。
 比如,家長在街上對孩子大喊大叫,你可能會覺得是家長攻擊型人格的一種表現。
 但事實可能是孩子剛才跑到了街上,差點兒被撞到,家長喊叫只是受驚嚇之後的反應。
 我們在解釋別人的行為時經常犯這種錯誤,心理學家稱之為“基本歸因錯誤”。
 這也是為什麼團隊中的問題經常被錯誤地歸因為“個性衝突”。
 所以,我們要重點關注引起衝突的問題,“對問題要強硬,對人要溫柔”。
2. 關注利益而不是立場,尋找共贏的解決方法
 在解決團隊沖突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弄清楚雙方的潛在利益或者雙方到底需要什麼。
3. 要有一個客觀的標準,而不是通過個人意願來決定結果,這樣才能確保公平
 比如,團隊成員在工作量上有衝突,
 就先試著找一種客觀的評估方法,在這個方法的基礎上達到某種公平。

2018/08/28

❤內參-人工智能大神的最佳建議和管理方法

出處:人工智能大神的最佳建議和管理方法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計算機科學與運籌學系教授約書亞·本吉奧(Yoshua Bengio) ,
是人工智能領域中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
他也是深度學習領域的權威教科書《深度學習》三位作者之一。
接受采訪時,本吉奧教授分享了他得到的最佳建議,以及他是如何管理實驗室的。
雷鋒網AI科技評論編譯了訪談內容。

本吉奧教授得到的最佳建議,來自於谷歌大腦研究小組的負責人杰弗裡·辛頓。
在本吉奧剛開始擔任教授的前十年裡,辛頓讓他明白了專注的重要性。
本吉奧說,“不要讓自己的精力過於分散”,
如果你總是追求當前的想法,就會忘記了長期的挑戰。
建立自我的過程很難,我們很容易被當下的事情分散注意力,
比如學者要考慮是否發表了足夠的論文、要不要申請終身教職,
職場人士要考慮升職、跳槽等等,
我們必須要花一些時間專注於長期的事情,這才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總是局限於當下,很容易陷入困境,錯過一些重要的事情”。
九十年代時,本吉奧就把實驗室從企​​業界獲得的資金用於支持一些長期研究,
這種合作間接地鼓勵並推動了長期發展基礎研究,
而人工智能如今取得的驚人進步都來自於長期研究。
他還建議年輕教員,如果想要做出一些實際應用,
應該專注於一個方向,並成為這個方向內最強大的人。
除了是蒙特利爾大學的全職教授,
本吉奧還要管理實驗室和蒙特利爾學習算法研究所(MILA),
僅MILA的機器學習研究員就有兩百多人。
本吉奧管理實驗室的方法是:
請求別人的幫助、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
本吉奧會選擇那些對實驗室相對熟悉的博士後,幫助管理團隊。
有時,一些學生可以一個人指導好幾個別的學生,“我們不應低估年輕人的管理能力”。

本吉奧建議,
不要將每個學生束縛在他們自己的項目中,而是讓他們靈活地合作。
在他看來,
學生們與教授不是一對一的關係,應該將整個實驗室的人組成一個大的網絡,
如果在工作中一個人只能依賴於某一個人的反饋,
而對方又很忙沒有時間,那他們會感覺很不舒服。
但如果有十幾個同事可以給予反饋,這會創造豐富得多的網絡,方便大家溝通”



----------------------------------
摘要:
1. 應該專注於一個方向,並成為這個方向內最強大的人。
 如果你總是追求當前的想法,就會忘記了長期的挑戰。
 建立自我的過程很難,我們很容易被當下的事情分散注意力。
 我們必須要花一些時間專注於長期的事情,這才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總是局限於當下,很容易陷入困境,錯過一些重要的事情。
2. 請求別人的幫助、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
 不要將每個學生束縛在他們自己的項目中,而是讓他們靈活地合作。
 如果在工作中一個人只能依賴於某一個人的反饋,
 而對方又很忙沒有時間,那他們會感覺很不舒服。
 但如果有十幾個同事可以給予反饋,這會創造豐富得多的網絡,方便大家溝通。

❤內參-怎樣克服內疚和羞愧帶來的負面影響

出處:怎樣克服內疚和羞愧帶來的負面影響


當一天的工作結束,如果沒有完成待辦清單上的所有任務,人們難免會感到內疚和羞愧。
這是人的正常反應,也很有必要。但是,公眾號“家族企業雜誌”刊登了一篇文章,
在文章中,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校區心理學與營銷學教授雅特·馬克曼提出,
這種內疚和羞愧,並不總是好的。它們會帶來負面影響,讓事情變得更糟。

馬克曼認為,
人們做錯事時,會感到內疚和羞愧。內疚有時可能會有激勵作用,
能提高人們的合作傾向,也可以激勵人們,在停滯不前的計劃上有進展。
不過,當你沒有在工作,對工作也無法採取任何行動,
這時感到內疚就沒有幫助,而且可能會帶來痛苦。
它會讓你對自己工作的整體感覺更糟,破壞了原本可以跟朋友和家人共處的時間。
而羞愧感則是不同的情況。有證據顯示,人們會明確地拖延行動避免讓自己羞愧。
對尚未完成的工作感到羞愧,可能會讓問題變得更糟。


對此,馬克曼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議: 
首先,運用自我同理心
善待自己和願意原諒自己,可以減輕羞愧感的負面影響。
想像你正在給與你相同處境的另一個人提供建議,
比如一位好幾個項目都進度落後的某位朋友。
你很可能會願意告訴別人,應該讓自己休息一下。你也應該給自己相同的建議。


其次,專注在已完成的事情上
當你把焦點放在已經完成的事,
以及你想要達成的某個成果之間的差距上時,就會感到不滿意。
這種能量可能會激勵人們採取行動。
假如你無法採取任何行動,不如就專注在你已完成的事項上,
對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這樣就能排除內疚感。


第三,練習寬容接納。
接受現況,提醒自己,在那個時候感到內疚,其實毫無幫助。
當你所處的情況可以讓你完成工作時,就應善用內疚感,把它當成激勵工具。
當你的情況不能完成工作時,就擬定策略忘掉內疚感,並尋找方法來減少羞愧感。
馬克曼說:“無法完成某些工作,並不會讓你變成‘壞人’,只是顯示出你是個普通人而已。



------------------------------------
摘要:
人們做錯事時,會感到內疚和羞愧。內疚有時可能會有激勵作用,
能提高人們的合作傾向,也可以激勵人們,在停滯不前的計劃上有進展。
不過,當你沒有在工作,對工作也無法採取任何行動,
這時感到內疚就沒有幫助,而且可能會帶來痛苦。
它會讓你對自己工作的整體感覺更糟,破壞了原本可以跟朋友和家人共處的時間。
而羞愧感則是不同的情況。有證據顯示,人們會明確地拖延行動避免讓自己羞愧。
對尚未完成的工作感到羞愧,可能會讓問題變得更糟。
對此有三點建議:
1. 運用自我同理心
 善待自己和願意原諒自己,可以減輕羞愧感的負面影響。
 想像你正在給與你相同處境的另一個人提供建議,
 比如一位好幾個項目都進度落後的某位朋友。
 你很可能會願意告訴別人,應該讓自己休息一下。你也應該給自己相同的建議。
2. 專注在已完成的事情上
 假如你無法採取任何行動,不如就專注在你已完成的事項上,
 對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這樣就能排除內疚感。
3. 練習寬容接納
 接受現況,提醒自己,在那個時候感到內疚,其實毫無幫助。
 無法完成某些工作,並不會讓你變成‘壞人’,只是顯示出你是個普通人而已。

2018/08/27

❤內參-為什麼有人越活越年輕,有人卻未老先衰

出處:為什麼有人越活越年輕,有人卻未老先衰


如果只從內心感受去判斷,你覺得自己多少歲了?
這種判斷被心理學家稱為“主觀年齡”,
通常,人們的衰老程度與他們的實際年齡之間並不相符,
有的人隨著年歲增長精神越發飽滿,而另一些人則會未老先衰。
 BBC英倫網的一篇文章介紹,許多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影響個人衰老的生物學、
心理學和社會因素,以及這種認識如何幫助我們活得更長久、更健康。

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出現了研究主觀年齡與實際年齡差距的記錄。
在過去10年裡,大量新研究也在不斷探索與這種差異有關的潛在心理和生理後果。
其中,就有研究探索了主觀年齡與個性之間的聯繫。
現在大家會普遍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會變得更加成熟,不那麼外向,
也不太有開放的心態去嘗試新的事物和經歷。
 “這種性格變化,在心態年輕的人身上表現得不太明顯,
在主觀年齡比較大的人身上會更明顯。”

不過,
主觀年齡較低的人並不意味著他們永遠都不成熟。
恰恰相反,主觀年齡較低的人會更有責任心,
也不那麼神經質,這些特徵是衰老過程中帶來的積極變化。
因此,隨著生活經驗的累積,
主觀年齡較低的人增長了智慧,而且他們也沒有以青春活力和能量作為代價。

除了性格之外,主觀年齡較低的人患抑鬱症的風險更低,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也更好。
法國蒙彼利埃大學(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的心理學教授斯蒂芬(Yannick Stephan)
分析了三項研究的數據,這些研究總共跟踪了超過1.7萬名中年和老年參與者。
他的分析結果刊登在《身心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期刊上,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主觀年齡對死亡率影響的規模最大的研究。

斯蒂芬發現,大多數人會感覺自己比實際年齡小八歲。
不過,也有些人覺得自己已經衰老了,這種想法對他們的身體產生了嚴重的後果。
在研究期間,
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大8到13歲的人,
他們的死亡風險高出了18%-25%,排除了教育、種族或婚姻狀況等因素後,
這些人仍要比主觀年齡較低的人承受更多的疾病負擔。
為什麼主觀年齡會與健康狀況有關聯呢?
這可能是性格變化帶來的直接結果,主觀年齡較低,
意味著隨著年紀增長你還可以享受更多的活動。
斯蒂芬教授通過研究發現,“主觀年齡可以預測身體活動模式”。
比如,當你感到沮喪、健忘、體弱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自己老了,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心理和生理因素會繼續導致主觀年齡增加和健康狀況惡化,
你會覺得自己更年邁、更脆弱。 “主觀年齡要比出生證上的日期更能預測你的健康狀況。”


主觀年齡和實際年齡在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差異的?為什麼會這樣?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諾塞克(Brian Nosek)和林德納(Nicole Lindner),
一起研究了主觀年齡和實際年齡之間的差異是如何演變的。
大多數孩子和青少年覺得自己要比實際年齡大;
但在25歲左右,人們開始感覺心理年齡要比實際年齡小;
到30歲時,大約70%的人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要年輕。

對於人們為什麼會出現主觀年齡和實際年齡之間的差異,
一些心理學家推測,擁有較低的主觀年齡是一種自我防衛,
保護我們不受消極的、年齡刻板印象的影響。
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Bielefeld University)的科納德(Anna Kornadt)認為,
人們的主觀年齡,在不同的領域會有所不同。
比如,你在工作和社交圈中的自我感知是不一樣的。
科納德從研究中發現,當某個領域對年齡大抱有消極成見時,
人們的主觀年齡就會降低,比如在工作、健康和經濟等方面,
“從心底里覺得自己年輕,可以幫助人們遠離自己所在年齡段的消極含義”。
 “使自己遠離社會對衰老的悲觀看法,樂觀地看待未來”,
這種自我防禦機制反過來也可以進一步解釋年輕心態對健康的益處,
科納德介紹,主觀年齡較低的人傾向於用更積極的眼光想像未來的自己。

以上,就是研究人員對“主觀年齡”的研究,他們發現:
主觀年齡較低不意味著一個人永遠都不成熟;
主觀年齡要比實際年齡更能預測你的健康狀況;較低的主觀年齡也是一種自我防衛。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BBC英倫網《心理年齡和生理年齡:哪個對健康更重要》



---------------------------------------------
摘要:
如果只從內心感受去判斷,你覺得自己多少歲了?
這種判斷被心理學家稱為“主觀年齡”,
通常,人們的衰老程度與他們的實際年齡之間並不相符,
有的人隨著年歲增長精神越發飽滿,而另一些人則會未老先衰。
1. 主觀年齡較低的人並不意味著他們永遠都不成熟。
 恰恰相反,主觀年齡較低的人會更有責任心,
 也不那麼神經質,這些特徵是衰老過程中帶來的積極變化。
 因此,隨著生活經驗的累積,主觀年齡較低的人增長了智慧,
 而且他們也沒有以青春活力和能量作為代價。
2. 除了性格之外,主觀年齡較低的人患抑鬱症的風險更低,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也更好。
 大多數人會感覺自己比實際年齡小八歲。
 不過,也有些人覺得自己已經衰老了,這種想法對他們的身體產生了嚴重的後果。
 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大8到13歲的人,
 他們的死亡風險高出了18%-25%,排除了教育、種族或婚姻狀況等因素後,
 這些人仍要比主觀年齡較低的人承受更多的疾病負擔。
 為什麼主觀年齡會與健康狀況有關聯呢?
 這可能是性格變化帶來的直接結果,主觀年齡較低,
 意味著隨著年紀增長你還可以享受更多的活動。
 比如,當你感到沮喪、健忘、體弱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自己老了,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心理和生理因素會繼續導致主觀年齡增加和健康狀況惡化,
 你會覺得自己更年邁、更脆弱。主觀年齡要比出生證上的日期更能預測你的健康狀況。
3. 擁有較低的主觀年齡是一種自我防衛,保護我們不受消極的、年齡刻板印象的影響。

❤內參-怎樣獲得你需要的幫助

出處:方法:怎樣獲得你需要的幫助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求人幫忙的需求,但是出於害怕被拒絕等原因,
人們在尋求幫助時要嘛難以開口,要嘛會覺得不舒服。
怎樣才能更有效地尋求幫助呢? 《哈佛商業評論》上的一篇文章介紹了幾個方法。
公眾號“綠墨水社區”翻譯了文章內容。

首先,你要克服害怕求人幫忙的情緒,因為研究發現,其實大部分人都願意幫別人。
康奈爾大學的一位教授研究發現,
人們幫助陌生人的比例,比尋求幫助的人預期的平均高出48%。
而且,那些提供幫助的人也知道,他們在幫別人的時候,也會有很好的情感體驗。
一項研究表明,那些簡單地承諾在別人身上花哪怕很少的錢的人,
比那些只打算在自己身上花錢的人更快樂。


接著,文章介紹了尋求幫助時可以使用的三個技巧。
第一個技巧是利用群體意識
當一個人覺得他和你是一個團體的時候,他就更願意幫助你。
比如,簡單地提到“一起”這個詞,可能就會有效果。
有一個研究讓很多參與者一起做題,
當參與者被告知他們和其他房間裡的人是一起這樣做的、
並且可以互相交換答案時,他們協作的時間增加了48%,而且做對了更多的題。
還有一種建立群體意識的方法是突出共同的經驗、看法和感覺。
比方說,如果你和另一個女生是團隊裡僅有的兩名女性,
你不要只是說“我們是團隊中唯一的兩名女性”,這只是在強調特點,而是要分享經驗,
比如你可以對她說:“你注意到我們總是被打斷嗎?”


第二個技巧是讓對方覺得自己是一個更積極的人
比如,你可以讓對方覺得,他不僅是可能幫助你的人,而且他也經常幫助其他人。
研究表明,當人們被問到是否願意“慷慨捐贈”、而不是“捐贈”時,
人們給慈善機構的捐款更多。


第三個技巧是讓對方看到效果。
心理學家認為,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帶來某種想要的結果,是人們做事情的動力。
所以,你要讓幫忙人知道,他的幫助很重要,
比如,你要給客戶一個建議,打算請同事幫忙看看這個建議怎麼樣,
這時候你可以這麼說:“在我把這個建議給客戶之前,你能幫忙看看嗎?
因為上次你幫忙看過的建議效果就很好。”



------------------------------------
摘要:
你要克服害怕求人幫忙的情緒,因為研究發現,其實大部分人都願意幫別人。
人們幫助陌生人的比例,比尋求幫助的人預期的平均高出48%。
尋求幫助時可以使用的三個技巧。
1. 利用群體意識
 當一個人覺得他和你是一個團體的時候,他就更願意幫助你。
 比如,簡單地提到“一起”這個詞,可能就會有效果。
 有一個研究讓很多參與者一起做題,
 當參與者被告知他們和其他房間裡的人是一起這樣做的、
 並且可以互相交換答案時,他們協作的時間增加了48%,而且做對了更多的題。
 還有一種建立群體意識的方法是突出共同的經驗、看法和感覺。
 比方說,如果你和另一個女生是團隊裡僅有的兩名女性,
 你不要只是說“我們是團隊中唯一的兩名女性”,這只是在強調特點,而是要分享經驗,
 比如你可以對她說:“你注意到我們總是被打斷嗎?”
2. 讓對方覺得自己是一個更積極的人
 比如,你可以讓對方覺得,他不僅是可能幫助你的人,而且他也經常幫助其他人。
 研究表明,當人們被問到是否願意“慷慨捐贈”、而不是“捐贈”時,
 人們給慈善機構的捐款更多。
3. 讓對方看到效果
 你要讓幫忙人知道,他的幫助很重要,
 比如,你要給客戶一個建議,打算請同事幫忙看看這個建議怎麼樣,
 這時候你可以這麼說:“在我把這個建議給客戶之前,你能幫忙看看嗎?
 因為上次你幫忙看過的建議效果就很好。”

2018/08/26

內參-諾獎得主:疾病是人類壽命延長付出的代價

出處:諾獎得主:疾病是人類壽命延長付出的代價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很多國家的人均壽命已經從幾百年前的50多歲提高到了80多歲。
在世界科技創新論壇上,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龍·切哈諾沃(Aaron Ciechanover)
發表了演講,談了他對人類壽命延長以及未來醫學發展的看法。

首先,切哈諾沃認為,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很多疾病成了我們要付出的代價。
如今很多發達國家的醫院裡也有很多病人,他們主要受到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腦疾病的困擾。 “心臟病和癌症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更高,還有腦部疾病,
比如說帕金森症、阿爾茲海默症,所有疾病都和年齡有關,年齡越大患病機率越高”。

切哈諾沃說:“科學家如今在這三個疾病上做了大量的研究,
比如在心血管疾病上取得了很多突破,
但對腦部疾病的攻克進程,遠遠落後於另外兩個疾病。”
其次,切哈諾沃介紹了現代醫學的三個重點發展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醫療設備,這裡指的不是醫學圖像設備這樣的醫療硬件,
而是包括人造器官、動脈支架、清除動脈阻塞的小型設備等這樣的醫療設備。
第二個發展方向是組織工程,比如,幹細胞就是組織工程的一個分支。
第三個就是傳統的藥物開發,也就是系統地開發藥物。

最後,切哈諾沃也提到了未來醫學會遇到的挑戰。
他表示,無論是技術方面,還是倫理道德方面,我們都會遇到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有些疾病並沒有那麼簡單,
比如,精神病可能是由很多個基因導致的,我們卻不知道具體是哪些基因;
還有代謝疾病,也是由多個基因變異導致的。

第二個挑戰是,有些疾病,尤其是癌症,可能會讓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
癌症病人的基因是不穩定的,可能會逐漸產生抗藥性,會形成第二次、第三次的變異。
所以,病人一開始接受治療的時候可能會有效果,
但是第二次治療的時候,效果就小了,這就是腫瘤在變異。
第三個挑戰是價格。
未來個性化醫療的價格會比現在更高,
因為很多疾病將被分解成小的個性化疾病方向進行診斷,
這樣一來,藥物開發的成本將大幅上漲,如今很多藥企就面臨這樣的挑戰。

----------------------------------
摘要:
第一個挑戰是,有些疾病並沒有那麼簡單,
比如,精神病可能是由很多個基因導致的,我們卻不知道具體是哪些基因;
還有代謝疾病,也是由多個基因變異導致的。

第二個挑戰是,有些疾病,尤其是癌症,可能會讓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
癌症病人的基因是不穩定的,可能會逐漸產生抗藥性,會形成第二次、第三次的變異。
所以,病人一開始接受治療的時候可能會有效果,
但是第二次治療的時候,效果就小了,這就是腫瘤在變異。

第三個挑戰是價格。
未來個性化醫療的價格會比現在更高,
因為很多疾病將被分解成小的個性化疾病方向進行診斷,
這樣一來,藥物開發的成本將大幅上漲,如今很多藥企就面臨這樣的挑戰。

❤內參-反恐部隊的組織和領導變革經驗(下)

出處:反恐部隊的組織和領導變革經驗(下)


昨天和你分享了美軍特種部隊指揮官斯坦利將軍對組織靈活性的看法,
以及怎麼在小團隊裡建立信任、靈活度和適應性。
今天接著和你分享一下,怎麼在一個大的組織裡,建立這種信任、靈活度和適應性。
用斯坦福商學院教授喬爾·彼得森的話說,規模擴大帶來的僵化,
是許多組織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無法把團隊建設規模化,無法把小團隊擁有的那種活力、韌性、成員間的信任度擴大化,
是很多公司失敗的重要原因。

因此,並不是團隊越大越好,儘管大團隊擁有的資源更多,
但是,“隨著團隊的擴張,
團隊成員間各種需要管理的聯繫也會迅速增加,而且是幾何級數的增加。”

斯坦利將軍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他使用了兩種管理工具。
第一個管理工具是,推動信息共享的作戰情報簡報會議。
斯坦利將軍把戰情簡報會議稱作是他最好的管理工具。
在戰情簡報會議中,包括美軍特遣部隊和特遣部隊的兄弟單位,
比如中情局、聯邦調查局、國土安全部等,
任何一名成員,都可以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接入作戰情報簡報會議,
戴上耳機,聽到簡報內容。

在斯坦利主持的戰情簡報會議期間,幾乎每天都會有7000人用最多兩小時時間參加會議。
他也知道,一些管理學家會認為這是對效率的極大損害,
畢竟有那麼多人要用那麼多時間來參加會議。
但是,“在作戰情報簡報會議上所分享的信息是如此豐富,
與實戰之間的關係又是如此密切,因此沒有一個人願意錯過它。”
作戰情報簡報會議的目的就是讓每一個個體都了解,
美軍特遣部隊的戰略、目標、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信息。在信息完全共享、完全透明之後,
個體和小團隊就可以更加自由地採取行動,只要它符合整個特遣部隊的戰略和目標。
儘管這樣的開放度其實是增加了機密信息洩露的風險,
但是斯坦利將軍認為,相對於它帶來的好處而言,風險不值一提。

第二種工具是,聯絡官制度
對於在伊拉克的美軍而言,聯絡官指的是向其他機構派遣外交官性質的人,
以增加各個機構之間的緊密程度。
比如,特遣部隊會向中情局派遣聯絡官,中情局也會向特遣部隊派遣聯絡官。
這項制度其實美軍都有在使用。只不過,一直不受重視。
被派到其他機構的聯絡官,都是臨近退休的人,
或者是在本機構裡面不受歡迎的人,相當於給他找個眼不見心不煩的地方。

但是,斯坦利將軍發現,向兄弟單位派遣一個能力強的聯絡官,
在加強同其他部門的關係上有很多好處。
於是,他開始挑選出精兵強將,
讓一些世界級的突擊隊員脫下軍服,穿上西裝,派到遠離戰場的大使館裡。
他認為這些人能和駐紮在那裡的大使,以及其他部門領導建立起良好關係,
從而發揮比在戰場上更大的作用。

這些聯絡官有多重要呢?
斯坦利用兩個原則來挑選那些非常關鍵的聯絡官:
第一,如果這個人從你的團隊中離開,你覺得無所謂,那麼要換一個人;
第二,如果這個人半夜兩點打電話給你,你聽不出他的聲音,那麼,要換一個人。
派出精兵強將做聯絡官,帶來的好處就是,當特遣部隊真的緊急需要一些敏感情報時,
這些數據會非常迅速地被傳送回來。對方不會用官僚主義來搪塞特遣部隊的要求。
而且,這樣做也帶動了其他部門派遣他們的優秀人才到特遣部隊來做聯絡官。
中央情報局、國土安全部這些部門也意識到了,他們派到特遣部隊的聯絡官越給力,
當他們需要特遣部隊的支持時,就能越快得到更多資源。

這兩個工具,
作戰情報簡報會議可以讓所有人都更加了解美軍在伊拉克的整體系統運作情況;
聯絡官計劃可以讓各個部門之間建立起牢固的相互聯繫。
有了這兩個工具之後,內部競爭開始減少,合作的障礙也在變少,
各個部門之間的信任也得到了增強。
而且,“你向體系投入得越多,你能獲得的反饋就越多。”

斯坦利將軍通過這種方式,把小團隊中的互相信任、緊密協作,
帶到了一個大組織中,從而破除了他認為的造成部門隔離的“深井結構”。
組織的變化,也會帶來領導者角色的變化。
具體到美軍特遣部隊,就是斯坦利將軍本人在特遣部隊中的角色變化。

剛剛到伊拉克時,斯坦利將軍經常被在深夜叫起來,聽取一項重要的匯報。
他需要根據下屬的匯報,迅速作出決定,是否要實行某項打擊。
斯坦利將軍發現,除非自己在之前就追踪過要打擊的目標,​​了解進度,
否則,關於要打擊的目標,​​他其實也就只知道手下軍官在匯報時告訴他的這些信息。
因此,他不認為自己的判斷力會明顯強於那些一直在跟踪這個目標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
“儘管我很想有一些突破性的視野,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
在大多數時間裡,我只能相信那些來找我的人的建議,
因為對於要解決的問題,他們知道的最多。
我的一錘定音只不過是延緩整個流程的橡皮圖章而已,
有時候甚至會讓我們喪失轉瞬即逝的機會。”

他進一步認為,美軍之所以反應速度不如伊拉克基地組織,
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軍的決策“要在指揮鏈中傳遞”,“
要諮詢過我才能發動打擊,這是官僚主義的表現。
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圍的世界運轉得越來越快,
我們的流程也會變得越來越慢、越來越糾結。”

現在的通信技術,已經可以讓信息在各個指揮層級中快速傳遞,
但是,這並沒有加快決策過程,反而會延緩決策過程。
因為,即便一線人員能夠很快聯繫到領導者,領導者也很難當場批准那些極端重要的決策。
因為他們必須要為自己的決策負責,所以需要再去研究和思考,結果當然就是延緩了決策。
斯坦利將軍說:
“一次又一次,我們走批准流程,上報給五角大樓或白宮,
為的是他們能夠同意我們對已經定位好的恐怖分子領導人發動打擊,同意我們部署部隊,
同意我們執行信息戰。通信手段或許可以是即時的,但決策卻永遠不可能即時做出。
綜合起來的效果是讓整個體系陷入癱瘓。”
他打了個比方,這就好像要求每個球員在每一次傳球前,都必須獲得教練的書面授權。

他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並且得出結論:
要等待他的批准然後才能行事,這種做法並不會使最後決策變得更好。
類似的決策過程在指揮鏈中上下傳遞的做法,
根本原因是,大家認為整個組織有時間這樣去做,
而且,相比於不顧上級意見造成的成本,傳遞決策的時間成本比較低。
但是,在伊拉克同恐怖組織的戰鬥過程中,情況就不同了。
時間成本會變得非常高,因為情況瞬息萬變,機會則稍縱即逝。
行事準則已經變成,寧可在今天尋求有70%把握的問題解決方案,
也不能為了有90%的把握而把事情拖到明天。
於是,斯坦利將軍總結出一條經驗法則:
“只要不是邪惡的,只要不是違法的,只要這件事對實現我們的目標有利,那你就去做吧!”
它需要的是權力的不斷下放和組織的不斷去中心化。
用斯坦利將軍的話說,要“去中心化”到讓自己不舒服的地步,
“在我們即將陷入不穩定邊緣時,最佳平衡點也就找到了。”
他稱之為“雙眼緊盯—雙手放開”,
也就是,不是一個一個去做行動決策,雙手放開;
但是,同時要雙眼緊盯,去監控各種流程,從情報行動流程到資源分配流程,
通過監控這些流程,來避免官僚主義或者部門隔閡損害到組織的敏捷性。

斯坦利將軍把這種新的領導者角色稱為園丁,需要像園丁一樣去領導。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做一個領導者,
不是扮演棋盤邊的棋手,排兵布陣、決胜千里之外,而是像菜園裡的園丁。
園丁能否取得好收成,關鍵要看後續的維護工作,
比如澆水、除草、防止作物受到害蟲影響等,
“園丁不可能真正地讓番茄、南瓜和豆類生長起來,
他能做的只是構建一個良好的環境,讓作物茁壯成長。”
園丁不可能控制這些蔬菜的生長,只能通過提供好的環境,
並且不斷加以維護,來讓它們更好生長。

對應到斯坦利將軍在伊拉克的工作,那就是放棄控制,
轉而去“培育整個組織,構建它的架構、流程和文化,
使得麾下的各個組成部分都能夠自主地運轉起來。”

高層領導者的責任因此變成:
第一,照料菜園,也就是創造和維護團隊工作氛圍,塑造文化,
讓團隊之間保持信任和溝通。
第二,以身作則。用斯坦利將軍的話說:
“作為一名領導者,我最強有力的工具就是我自己的行為。”
領導者必須言行一致,因為下屬會根據他的舉動來衡量他所說的話的重要性,
如果言行不一,領導者的話就會被當作沒什麼意義的訓話。

以作戰情報簡報會議為例,斯坦利將軍個人從來不會取消一次會議,
而且他要求所有人都要參加。因為,如果作戰情報簡報會議被認為是偶爾才開的,
而且重要領導人都不參加,那麼這個會最後只能越來越不重要。
參加會議時,他會認真傾聽每一個發言,而且,對方發言結束後,他一定會問一個問題。
他問問題,不是為了真的想知道答案,而是想讓在場的人知道,他很重視,真的在認真聽。
他更傾向於給出表揚,哪怕一個年輕成員做了一個糟糕的簡報。
因為他希望能夠讓團隊成員在會議結束後更有信心、更有責任心,
至於具體如何改進,會議結束後會有其他人來給出建議。
他最經常使用的一個詞是“謝謝”,在會議上管理自己的情緒非常重要,
因為他知道,在很多人參與的作戰情報簡報會議上,
“任何的氣話和譏諷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因為對情緒管理的極高要求,“作戰情報簡報比其他任何東西都更需要自律,
而我發現它讓人筋疲力盡,但這也是以身作則的絕佳機會。”

他也不擔心暴露出自己的無知,他用了一個方法叫“大聲說出來自己的想法”,
他會對聽到的事情做出概括,描述自己是怎麼獲取信息的,他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這樣做的好處是,在他的帶動下,
所有人都可以大膽說出想法,而不用擔心被嘲笑為太愚蠢。

總之,按照新的組織形式,斯坦利將軍也總結出了新的領導者的角色:
也就是,要像園丁一樣去領導,注重管理氛圍和文化,而不是做具體的微觀控制。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賦能:打造應對不確定性的敏捷團隊》;
作者:斯坦利·麥克格里斯特等;中信出版社出版。



------------------------------
摘要:
怎麼在一個大的組織裡,建立這種信任、靈活度和適應性。
1. 推動信息共享的作戰情報簡報會議
2. 聯絡官制度
 斯坦利用兩個原則來挑選那些非常關鍵的聯絡官:
 (1)如果這個人從你的團隊中離開,你覺得無所謂,那麼要換一個人;
 (2)如果這個人半夜兩點打電話給你,你聽不出他的聲音,那麼,要換一個人。

如何根據下屬的匯報,迅速作出決定?
告訴下屬,只要不是邪惡的,只要不是違法的,
只要這件事對實現我們的目標有利,那你就去做吧!
他稱這種管理方法為“雙眼緊盯—雙手放開”,

也就是,不是一個一個去做行動決策,雙手放開;
但是,同時要雙眼緊盯,去監控各種流程,從情報行動流程到資源分配流程,
通過監控這些流程,來避免官僚主義或者部門隔閡損害到組織的敏捷性。

斯坦利將軍把這種新的領導者角色稱為園丁,需要像園丁一樣去領導。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做一個領導者,
不是扮演棋盤邊的棋手,排兵布陣、決胜千里之外,而是像菜園裡的園丁。
園丁能否取得好收成,關鍵要看後續的維護工作,
比如澆水、除草、防止作物受到害蟲影響等,
“園丁不可能真正地讓番茄、南瓜和豆類生長起來,
他能做的只是構建一個良好的環境,讓作物茁壯成長。”
轉而去“培育整個組織,構建它的架構、流程和文化,
使得麾下的各個組成部分都能夠自主地運轉起來。”


高層領導者的責任因此變成:
1. 照料菜園,也就是創造和維護團隊工作氛圍,塑造文化,
 讓團隊之間保持信任和溝通。
2. 以身作則。
 用斯坦利將軍的話說:“作為一名領導者,我最強有力的工具就是我自己的行為。”

參加會議時,他會認真傾聽每一個發言,而且,對方發言結束後,他一定會問一個問題。
他問問題,不是為了真的想知道答案,而是想讓在場的人知道,他很重視,真的在認真聽。
他最經常使用的一個詞是“謝謝”,在會議上管理自己的情緒非常重要,
因為他知道,在很多人參與的作戰情報簡報會議上,
“任何的氣話和譏諷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因為對情緒管理的極高要求,“作戰情報簡報比其他任何東西都更需要自律,
而我發現它讓人筋疲力盡,但這也是以身作則的絕佳機會。”
他也不擔心暴露出自己的無知,他用了一個方法叫“大聲說出來自己的想法”,
他會對聽到的事情做出概括,描述自己是怎麼獲取信息的,他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這樣做的好處是,在他的帶動下,
所有人都可以大膽說出想法,而不用擔心被嘲笑為太愚蠢。

❤內參-洞察:通勤時間長有兩個好處

出處:洞察:通勤時間長有兩個好處


一線城市的上班族,在通勤上花費的時間幾乎與在社交和消遣上的時間差不多。
比如,北京上班族的平均通勤時間是56分鐘,倫敦上班族是40多分鐘。
通勤時間長會降低人們的幸福感,但通勤也有好處,
如果能意識到這些好處,能幫你減少通勤的痛苦。 
BBC英倫網的一篇文章,介紹了通勤給人帶來的好處。


第一,加速學習。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賈奇莫維茨(Jon Jachimowicz)發現,
比起漫無目的的人,那些擅於提前思索與規劃未來的人,能更好地適應通勤路上的壓力。
上班族有時無法在家庭角色與工作角色間自由切換,因此會覺得疲憊和倦怠,
上班族可以利用通勤時間做角色轉換,減輕上班前的壓力。
下班路途是人們整合白天所學、鞏固記憶的好時機。
哈佛商學院教授吉諾(Francesca Gino)會要求,
信息科技行業的培訓生在一天結束前花十五分鐘自我反思。
當培訓期結束後,與那些在同時段裡進行其他練習的學生相比,吉諾的培訓生表現更好,
整體績效也高出20%。建議上班族也可以利用通勤時間自我反思。
BBC Capital欄目的一篇報導介紹,
一個人每週6小時左右的通勤時間裡能讀或聽完一本10萬字的書,
甚至還可以自學一門語言。
有神經科學相關研究表明,間歇式模塊化學習的效果最佳,
通勤路上就是實踐這種模式的理想時間。

第二,有利於身體健康
帝國理工學院教授帕特森(Richard Patterson)從英國國家出行調研中調取了詳細數據,
分析後發現,
在搭乘公交的通勤者中,有約三分之一達到了政府建議的每日三十分鐘的鍛煉時間標準。



---------------------------------
摘要:
1. 加速學習
 比起漫無目的的人,那些擅於提前思索與規劃未來的人,能更好地適應通勤路上的壓力。
 上班族有時無法在家庭角色與工作角色間自由切換,因此會覺得疲憊和倦怠,
 上班族可以利用通勤時間做角色轉換,減輕上班前的壓力。
 下班路途是人們整合白天所學、鞏固記憶的好時機。
 哈佛商學院教授吉諾(Francesca Gino)會要求,
 信息科技行業的培訓生在一天結束前花十五分鐘自我反思。
 當培訓期結束後,與那些在同時段裡進行其他練習的學生相比,吉諾的培訓生表現更好,
 整體績效也高出20%。建議上班族也可以利用通勤時間自我反思。
 BBC Capital欄目的一篇報導介紹,
 一個人每週6小時左右的通勤時間裡能讀或聽完一本10萬字的書,
 甚至還可以自學一門語言。

 有神經科學相關研究表明,間歇式模塊化學習的效果最佳
 通勤路上就是實踐這種模式的理想時間。
2. 有利於身體健康
 帝國理工學院教授帕特森(Richard Patterson)從英國國家出行調研中調取了詳細數據,
 分析後發現,
 在搭乘公交的通勤者中,有約三分之一達到了政府建議的每日三十分鐘的鍛煉時間標準。

2018/08/25

❤內參-反恐部隊的組織和領導變革經驗(上)

出處:反恐部隊的組織和領導變革經驗(上)


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是美軍四星上將,他是美國反恐期間的一位傳奇軍人。
在2010年退役之前,斯坦利曾經擔任美軍駐阿富汗和北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最高指揮官。
他曾經多次參與特種部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作戰。他麾下的部隊活捉了薩達姆。
 2006年時,也是在他的指揮下,擊斃了伊拉克基地組織的頭目扎卡維。
 2009年,斯坦利被《時代》周刊評選為年度風雲人物之一。
斯坦利將軍對美軍特種部隊做出的最重要的調整,可能會讓人感到意外。
他讓美軍在組織結構和管理上向他們的敵人,也就是基地組織學習。
用他自己的話說:“為了擊敗一張網絡,我們自己也變成了一張網絡。”

斯坦利到達伊拉克之後,發現當地的恐怖分子,
也就是伊拉克基地組織,同美軍之前面對的敵人很不同。
比如說,在西點軍校接受的教育告訴他,戰鬥部隊的標準結構,
應該是一個隸屬關係明確的組織,組織架構應該非常清晰。
同時,下級要對所有上級下達的命令都堅定執行。
軍隊是一個自上而下的控制嚴密的組織,多少年來都是如此。
但是,他在伊拉克發現,伊拉克基地組織表現出的組織特徵,卻是不斷變形的,
因此沒有一個固定的組織結構。

斯坦利說:
“基地組織的成員不但沒有標準的行動模式,甚至都沒有標準的上下級隸屬關係。
有時候我們覺得除掉了它的一個高級領導者,應該是對其整個組織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讓它從此一蹶不振。每當我們有這種感覺時,它都會迅速恢復過來。”
這樣的組織,就像神話中擁有很多個頭的怪物一樣,難以殺死。

他引用網絡理論家兼軍事分析師約翰·阿爾奎拉的話說,
“在過去10年裡,基地組織出現了大約20個三號人物,
但是在一個網絡結構的組織裡,所有人都是三號人物。”

在他接受的正統的軍事教育中,
如果一個組織沒有一套可以事先規定好、並且經過無數次訓練因此非常熟練的行事方法,
也沒有明確的指揮鏈條,這樣的組織,就根本不能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組織。
因此,它會因為缺乏權威陷入內部混亂。
但是,在伊拉克基地組織身上並沒有發生想像中的混亂和崩潰。
相反,它仍然在不斷給美軍製造麻煩。
同時,傳統的教育也告訴他,因為沒有事先規定好的規則和方法,
所以,組織的效率必然會降低。但是,伊拉克基地組織也不擔心效率這件事,
因為它獲得了另外一個優勢:效率未必高,但是卻擁有了充分的調整適應能力。

伊拉克基地組織的組織結構,
並不是條線分明的縱向架構,而是一個看上去有些混亂的網狀結構,
“這種網狀結構能夠自我壓縮、自我伸展,並且能夠演變成任何必要的形態。 ”
正是這種網狀結構,讓斯坦利將軍感慨,在美軍遇到過的對手中,
“伊拉克基地組織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強的,
但它是一個可怕的對手,因為它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自己的形態。”

他甚至說,如果有記者能夠嵌入一支伊拉克基地組織的行動部隊,去觀察他們,
那麼,這個記者將會親眼見證“最為先進的組織架構方式:
整個作戰部隊的機構生態系統,完全是步調協調一致和實時自我調整的結合。”

面對這樣的對手,斯坦利將軍意識到,
以規劃、預測為基礎的管理模式,已經不再能夠應對今天的新情況。
要想戰勝這樣對手,自身也必須發生變化。
這些變化包括:
在組織結構上,不能再延續此前的條塊化組織,而是必須網絡化;
在組織目標上,不應當把追求效率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而是要獲得彈性和持續適應的能力;
在組織的文化上,要從過去強調規劃和紀律,變成強調敏捷和創新;
在組織的行動基調上,要從過去的堅定執行上司的任何指令,變成自主決策,
在同上司保持密切聯絡的同時,隨時切換自己的行動。


怎麼形成這樣的組織呢?
斯坦利將軍說,其實在美軍裡不是沒有這樣的組織。只不過,都是一個一個的小組織。 
“宏觀來看我們是僵硬的、笨重的,但我們的組成部分,海豹突擊隊也好,遊騎兵也好,
陸軍特種部隊也好,都是世界上著名的、調整適應能力最強的部隊。 ”

他要做的,是讓一個大組織仍然擁有這些小組織的靈活性和彈性。
我們先來看一下,一個小組織怎樣才能擁有靈活性和彈性。
小組織擁有靈活性的核心就是互信。
團隊成員要有互相信任,在集體行動時,能夠擁有“集體心流”。
一個小組織是怎麼養成互相信任的文化的呢?斯坦利將軍舉了著名的海豹突擊隊的例子。
獵殺本·拉登的特種部隊就是海豹突擊隊。

海豹突擊隊有一個訓練項目叫基本水下爆破訓練。
這被公認為是美軍裡面最難的測試項目之一。
每期接受訓練的160名學員裡,大約有90名都無法堅持到訓練結束。
甚至有一年,因為有大批的學員退出或者受傷,最後教官只好取消了訓練課程。
結果,那一年沒有一個學員畢業。這樣看,海豹突擊隊的訓練堪稱魔鬼訓練了。
但是斯坦利將軍說,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
海豹突擊隊基本水下爆破訓練的目的,“不在於生產超級士兵,而在於打造超級團隊。”
雖然這項訓練對體能的要求也很高,但是,並不是高到不可思議。
比如說,這項訓練要求28分鐘內跑6.4公里,
普通人當然必須要經過訓練才能跑這麼快,但是,它並不是奧運會比賽的難度。
而且,在中途退出這項訓練的學員裡,大概也只有10%是因為體能跟不上。

相對於體能,海豹突擊隊的訓練對在隊伍裡建立互相信任的要求更高。
海豹突擊隊作為全世界最傑出的特種部隊之一,
它要求的並不是讓成員根據上級的明確命令行事,
而是隊員們能夠在一個小團體內配合無間,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應對。
這就要求大家必須能夠建立起高度的互相信任。
個人英雄主義會妨礙這一點。
所以,一位海豹突擊隊的教官就說,他的主要工作,
“是在一天內把個人表演的觀念從學員們的腦袋裡剔除掉。”
海豹突擊隊的教官指出,往往通過面試就可以發現哪些人會掉隊。
比如,比較自我的人在面試時會說:我想嘗試一下,我喜歡挑戰。
但是,事實上沒有人會喜歡海豹突擊隊的基本水下爆破訓練,“那是地獄”。
那些最後通過了訓練的人則會說:“我想加入海豹突擊隊,我想去海外戰鬥。”
這兩種回答看上去區別不大,但實際上可能決定結果成敗。
此外,訓練課程裡也會刻意做一些安排,
讓士兵們單靠個人去執行命令,根本沒有辦法挺過去。
斯坦利將軍說,海豹突擊隊把整個訓練過程搞得非常折磨人,
目的其實是,讓那些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在過程中自動放棄,
而那些因為彼此信任,進而產生出對彼此的責任感的人,才更有可能堅持下來。
所以,“海豹突擊隊基本水下爆破訓練對於一個人身體上的磨煉,
不是在測試你的力量,而是在測試你的責任心。”
因為海豹突擊隊在執行任務時,需要面對的情況可謂錯綜複雜,
而且很難按照事先規劃好的計劃去行動。
因此,它對成員之間的緊密配合以及互相信任要求就很高。
它要求所有成員都要了解團隊的情況以及目標,
只有這樣,“大家才能對正在產生的風險作出評估,並且明白該如何跟隊友互動。”

另一個例子是美國航空航天管理局從1981年開始實行的機組資源管理。
實行機組資源管理的原因,是航空航天管理局對飛機失事事件調查之後發現,
一些災難性的飛機失事事件,是因為,航空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
機上的各類機械儀器已經非常複雜,複雜到不是一個人能完全掌握。
機長的認知負擔已經大到不能再對所有問題給出解決方案,
不再能通過控制和命令的方式來管理。
但是,傳統的機組管理,仍然要求機長在飛機上控制一切、規劃一切。
航空航天管理局的機組資源管理,
想達到的目的,就是要提昇機組成員的集體動力,讓其他機組成員也參與到決策中。
 “機組資源管理措施會訓練下級以更堅決的語氣說話,
而機長則要以更溫和的語氣說話,
從而將垂直管理控制的關係變成靈活、多向的溝通型關係。”
在開始時,幾乎所有飛行員對此都非常抗拒。
他們認為,“機組資源管理就是禮儀學校和心靈雞湯。”
但是,結果表明,“禮儀學校和心靈雞湯奏效了。”
十年之後,1991年,經過調查發現,91%的機組人員認為機組資源管理很有用。
而且,航空安全係數也在不斷攀升。
麻省理工學院統計學教授兼航空安全專家阿諾德·巴尼特的研究發現,
1960年到1969年乘客乘飛機時的死亡概率是百萬分之一;
到了2000年到2007年,概率下降到兩百萬分之一。
用他的話說:“一個美國兒童如果準備上飛機,
他成為美國總統的概率都比在飛機上出事的概率要大。”

總之,小團隊內培養成員互相信任,每個人都能對決策做出貢獻,
已經在包括像特種部隊和飛機機組這樣的團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賦能:打造應對不確定性的敏捷團隊》;
作者:斯坦利·麥克格里斯特等;中信出版社出版。



-----------------------------------------------------
摘要:
要想戰勝對手,自身也必須發生變化。
這些變化包括:
在組織結構上,不能再延續此前的條塊化組織,而是必須網絡化;
在組織目標上,不應當把追求效率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而是要獲得彈性和持續適應的能力;
在組織的文化上,要從過去強調規劃和紀律,變成強調敏捷和創新;
在組織的行動基調上,要從過去的堅定執行上司的任何指令,變成自主決策,
在同上司保持密切聯絡的同時,隨時切換自己的行動。

要做的是讓一個大組織仍然擁有這些小組織的靈活性和彈性。
我們先來看一下,一個小組織怎樣才能擁有靈活性和彈性。
小組織擁有靈活性的核心就是互信。
團隊成員要有互相信任,在集體行動時,能夠擁有“集體心流”。
可以海豹突擊隊為例,海豹突擊隊有一個訓練項目叫基本水下爆破訓練。
這被公認為是美軍裡面最難的測試項目之一。
海豹突擊隊基本水下爆破訓練的目的,“不在於生產超級士兵,而在於打造超級團隊。”
相對於體能,海豹突擊隊的訓練對在隊伍裡建立互相信任的要求更高。
所以,一位海豹突擊隊的教官就說,他的主要工作,
“是在一天內把個人表演的觀念從學員們的腦袋裡剔除掉。”

❤內參-人們對“緊急的事情”有誤解

出處:人們對“緊急的事情”有誤解


在分配時間和精力的時候,
人們經常會先去處理那些看起來很緊急的事情上,而很少注意那些不緊急但更重要的事情。
為什麼一遇到緊急的事情,人們就經常犯迷糊,從而做出更糟的選擇呢?
霍普金斯大學商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們可能對緊急的事情有一些誤解。
界面新聞翻譯了這項研究。
研究人員通過實驗來研究人們是怎麼做決策的。
參與實驗的人要在兩個完全一樣的任務中做選擇。
第一個任務的截止時間比較短,只有10分鐘,第二個任務的截止時間長一些,有24小時。
做了第二個任務的人,會得到更多的獎勵。
重要的是,這個截止時間其實沒什麼意義,
因為這兩個任務完全一樣,並且只要3分鐘就能完成。
更短的截止時間,只是為了增加緊迫感而已。
但是,大多數人選擇了10分鐘的任務,得到了20美元的禮品卡,
而沒有選擇24小時的任務,來獲得一個25美元的禮品卡。
為什麼人們不願意做回報更高的事情呢?

之前的研究表明,當人們有很多事情要做時,
更願意做能夠快速完成的簡單任務,
那些需要花很長時間並且不緊急的事情,人們會因為太抽象和太遙遠而選擇晚一點兒去做。
但在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中,提供的兩項任務完全一樣。
研究人員認為,商品理論可以解釋這個行為,那就是物以稀為貴。
比如你買東西,發現某個商品庫存非常少,你就會覺得它肯定很不錯,
要嘛質量好,要嘛價格優惠。
時間也是一樣,時間不多的時候,會讓一件苦差事更有吸引力。
這時候,人就會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從而做出不太明智的判斷。

那怎麼改變對緊急的誤解呢?
研究人員建議,在工作中,公司和領導者要更關注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比如,領導者可以把大項目分成一個個小任務,設置不同的截止日期來激勵團隊。
另一個方法是讓自己不那麼忙。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覺得自己“很忙”的人,更有可能去做一些緊急但回報很低的任務。



---------------------------------
摘要:
研究人員通過實驗來研究人們是怎麼做決策的。
參與實驗的人要在兩個完全一樣的任務中做選擇。
第一個任務的截止時間比較短,只有10分鐘,第二個任務的截止時間長一些,有24小時。
做了第二個任務的人,會得到更多的獎勵。
重要的是,這個截止時間其實沒什麼意義,
因為這兩個任務完全一樣,並且只要3分鐘就能完成。
更短的截止時間,只是為了增加緊迫感而已。
但是,大多數人選擇了10分鐘的任務,得到了20美元的禮品卡,
而沒有選擇24小時的任務,來獲得一個25美元的禮品卡。
為什麼人們不願意做回報更高的事情呢?

那怎麼改變對緊急的誤解呢?
研究人員建議,在工作中,公司和領導者要更關注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比如,領導者可以把大項目分成一個個小任務,設置不同的截止日期來激勵團隊。
另一個方法是讓自己不那麼忙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覺得自己“很忙”的人,更有可能去做一些緊急但回報很低的任務。

2018/08/24

❤內參-從名作家格拉德威爾身上學到的三件事

出處:從名作家格拉德威爾身上學到的三件事


作家布萊恩·柯林斯在福布斯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談了他從名作家格拉德威爾那裡受到的三點啟發。他認為這些啟發對很多人都有用。
格拉德威爾是《紐約客》的作者,同時也是一個超級暢銷書作家,
作品包括《引爆點》《異類》《逆轉》等。
一萬小時天才定律就是因為格拉德威爾的作品而變得非常有名。


第一點啟發是想法測試
格拉德威爾會用很多時間和其他作家交流他未來想寫的主題。
他也會在公開演講,
以及自己的播客節目裡談到自己寫過的主題,以及他想要研究的新想法。
他會通過這種接觸,尋求其他人的反饋,看看人們對哪些感興趣,對哪些不感興趣。
他會用聽眾的反饋和辯解來改進自己的想法。

這種公開測試自己想法的練習,幫助格拉德威爾學會如何更清晰、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也幫助他更好判斷哪些想法可以擴展、哪些則需要修改。

用格拉德威爾自己的話說:
“向其他人解釋一個想法,這樣可以幫助你找到講故事的最好方式。”



其次,是學會推廣自己的產品。
《引爆點》是格拉德威爾最著名也最成功的書之一。
這本書是《財富》推薦的商務人士必讀書之一,
“引爆點”這個詞因為這本書成了商業世界的常用詞彙。
但是,這本書最初其實並沒有那麼紅。

格拉德威爾說:“這本書開始時並沒那麼成功。
但我認為,如果我堅持四處巡講,它應該會大受歡迎。
基本上有兩年時間我都在做這種無止境地推廣。”
在這個過程中,《引爆點》進入了《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

因此,開始時努力做產品,直到它們讓你滿意,讓你願意把它們拿出來。
但是,你要意識到,產品發布後你的工作也沒有結束。
你需要花時間去跟潛在客戶見面,去正確的地方推廣它。


第三,學會對已經發布的產品放手。
《異類》裡提到的一個理論,也就是一萬小時天才理論,激發了很多討論。
這個理論講的是,任何領域的成功者,都需要至少一萬個小時的刻意練習。
很多討論其實已經偏離了格拉德威爾的原意。
但是他說:“一旦作品寫就,它其實已經不屬於你了。
它屬於讀者。讀者買了你的書,他們也買了你寫下的想法。這些想法屬於他們。”
所以,一旦用戶購買了你的產品,你就管不著他們怎麼使用,不喜歡也沒用。
別為這個傷神。



---------------------------------
摘要:
1. 啟發是想法測試
 格拉德威爾會用很多時間和其他作家交流他未來想寫的主題。
 他也會在公開演講,
 以及自己的播客節目裡談到自己寫過的主題,以及他想要研究的新想法。
 他會通過這種接觸,尋求其他人的反饋,看看人們對哪些感興趣,對哪些不感興趣。
 他會用聽眾的反饋和辯解來改進自己的想法。
 這種公開測試自己想法的練習,
 幫助格拉德威爾學會如何更清晰、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也幫助他更好判斷哪些想法可以擴展、哪些則需要修改。
 向其他人解釋一個想法,這樣可以幫助你找到講故事的最好方式。
2. 學會推廣自己的產品
 開始時努力做產品,直到它們讓你滿意,讓你願意把它們拿出來。
 但是,你要意識到,產品發布後你的工作也沒有結束。
 你需要花時間去跟潛在客戶見面,去正確的地方推廣它。
3. 學會對已經發布的產品放手
 一旦作品寫就,它其實已經不屬於你了
 它屬於讀者。讀者買了你的書,他們也買了你寫下的想法。這些想法屬於他們。”
 所以,一旦用戶購買了你的產品,你就管不著他們怎麼使用,不喜歡也沒用。
 別為這個傷神。

2018/08/23

❤內參-馬哈蒂爾:保持年輕的秘訣是堅持工作

出處:馬哈蒂爾:保持年輕的秘訣是堅持工作


現任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是亞洲的一位傳奇政治家,
此前他曾在1981年至2003年擔任馬來西亞總理,是馬來西亞執政時間最長的領導人。
當時他被稱為馬來西亞現代化的工程師,
在他的帶領下,馬來西亞在20世紀90代經濟高速發展,成為東亞經濟奇蹟的一部分。


在西方看來,馬哈蒂爾是一位富有爭議的政治領袖,
是上一輪想要抗拒西方主流發展模式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馬來西亞經濟起飛階段,他曾提出“向東學習”,
也就是學習亞洲經濟強國日本和韓國,而不是學習西方國家。
他也是第一個提出“東亞經濟圈”構想的政治家。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
也是馬哈蒂爾怒斥金融家索羅斯:
“我們花了40年時間建立起來的金融體系,一下子就被這個有錢人給搞垮了。”


2018年5月10日,已經93歲的馬哈蒂爾再度當選馬來西亞總理。
讓人讚嘆的,一方面當然是馬哈蒂爾在馬來西亞政界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也是他的年齡,畢竟大部分人在這個年紀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等待死亡,
而馬哈蒂爾則雄心不減。

8月19日,馬哈蒂爾在訪華期間參加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的活動時,被問到關於年齡的問題。
馬哈蒂爾給出的回答是:
如果你停止工作,你就會衰老。因此,保持年輕的秘訣就在於不斷去做自己有熱情的工作。

在他看來,年輕還是老,有兩個定義,一是活了多長的年份,另外是心理年齡。
活了多長年份人沒辦法改變,但是人可以改變心理年齡,
“即使你年歲比較高,也可以心理非常年輕,學習新事物,講一些年輕人聽得懂的笑話。”
馬哈蒂爾說:“如果你停止工作,你就會衰老。
要做一些你感興趣的事情,如果能夠保持(工作)的話就能夠繼續保持年輕的心。
在工作的同時也需要做思考,去解決問題、去跟人爭辯、去寫書、
去做一些激盪腦力的事情。如果腦力沒有得到足夠的鍛煉,
像肌肉一樣會退化,最後停止工作,有一些人可能會發瘋。



--------------------------------------------
摘要:
在馬哈蒂爾看來,年輕還是老,有兩個定義,一是活了多長的年份,另外是心理年齡。
活了多長年份人沒辦法改變,但是人可以改變心理年齡,
“即使你年歲比較高,也可以心理非常年輕,學習新事物,講一些年輕人聽得懂的笑話。”
他說:
“如果你停止工作,你就會衰老。
要做一些你感興趣的事情,如果能夠保持(工作)的話就能夠繼續保持年輕的心。
在工作的同時也需要做思考,去解決問題、去跟人爭辯、去寫書、
去做一些激盪腦力的事情。如果腦力沒有得到足夠的鍛煉,
像肌肉一樣會退化,最後停止工作,有一些人可能會發瘋。

❤內參-高效團隊必須具備的5個要素

出處:高效團隊必須具備的5個要素


很多人都想了解高效團隊的管理秘訣。馬特·薩卡古奇(Matt Sakaguchi)是谷歌的一名經理。
他在一次採訪中介紹了谷歌“亞里士多德”項目對高效團隊的研究結果。
 “亞里士多德”項目對115個技術團隊和大約80多個銷售團隊進行了200多次採訪,
研究人員發現了高效團隊需要具備的5個要素。

第一是心理安全
在團隊裡,每個成員都能夠承擔一定的個人風險,並且這種風險不會對自己不利。
每個人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並且團隊會承認他的付出。
在建設團隊心理安全這方面,馬特建議領導者
首先要有包容性,要考慮團隊的人背景都是不一樣的,要理解他們。
其次是幫團隊成員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
馬特一直告訴團隊的人要有生活,要做一些讓自己滿足的事情。

第二是可靠性
馬特說,谷歌的工作標準非常高。
所以,如果是在一個項目上合作,
你需要依靠你的隊友共同完成任務,否則你就要自己做所有的事情。
如果團隊成員之間沒辦法相互依賴,就會是一個大問題。

第三是團隊的結構和清晰度
不一定要特別明確,但一定要有。
谷歌的研究人員發現,
當你幫低效團隊完善結構和清晰度時,
團隊成員就會更清楚地理解規則和責任,同時也可以幫他們提高效率。
但對一個高效團隊來說,增加更多的結構和清晰度實際上會阻礙效率。
因此,如果團隊一切正常,就不要輕易做出改變。

第四是意義。這項工作要對個人或者公司有意義,團隊成員要在工作中有收穫。

第五是影響力
人們希望了解他們正在做的事情會有哪些影響。
比如,如果是一個銷售團隊中,人們希望知道自己的KPI和勞動成果。


--------------------------------
摘要:
1. 心理安全
 首先要有包容性,要考慮團隊的人背景都是不一樣的,要理解他們。
 其次是幫團隊成員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
2. 可靠性
 當你需要依靠你的隊友共同完成任務,否則你就要自己做所有的事情。
 如果團隊成員之間沒辦法相互依賴,就會是一個大問題。
3. 團隊的結構和清晰度
 不一定要特別明確,但一定要有。
 當你幫低效團隊完善結構和清晰度時,
 團隊成員就會更清楚地理解規則和責任,同時也可以幫他們提高效率。
 但對一個高效團隊來說,增加更多的結構和清晰度實際上會阻礙效率。
 因此,如果團隊一切正常,就不要輕易做出改變。
4. 意義
 這項工作要對個人或者公司有意義,團隊成員要在工作中有收穫。
5. 影響力
 人們希望了解他們正在做的事情會有哪些影響。
 比如,如果是一個銷售團隊中,人們希望知道自己的KPI和勞動成果。

2018/08/22

內參-幫你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三個思考方式

出處:幫你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三個思考方式


如今,人們往往被解決問題的價值觀支配,在自己已知的範圍內去解決已經存在的問題。
然而,發現並定義存在於未知領域裡的問題,才是我們更應該做的。
想要發現未知的問題,就要把自己抽離出來,站在更高的維度去俯瞰自己的思考方式。
那怎麼提升自己的視角呢?在《高維度思考法》這本書裡,
畢業於東京大學的商務顧問細谷功介紹了三個方法。


第一,將事物抽象化,通過提取特徵來進行思考。
具體有兩個做法,一是分類,按照事物的特點將其分類,同類事物可以相互借鑒;
二是關係和結構的抽象化,將單個事物之間的結構關係進行高度提煉,
把它們概念化,以此來拔高它的維度,讓它涵​​蓋的事物更加寬泛,也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間。


第二,思考的軸。
具體來說,就是將事物按照一個明確的方向進行分類,使其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比如,你要舉行一個見面會,從時間結構上來說,
可以列出的元素有,活動什麼時候舉行,都有什麼環節,每個環節的順序是什麼,等等。
從空間結構上來說,可以列出的元素包括,活動在哪舉行,邀請哪些人,
在什麼渠道發布邀請函,等等。這裡的時間結構和空間結構就是“軸”。
有了軸,不僅思考方向更清晰,也更容易發現有哪些欠缺的地方。


第三,用“5W1H”來探索事情的本質。
比如,你要設計一款App,就會有下面一些問題:
Who,包括用戶是誰,誰來做這款App,誰負責交互,誰負責技術,誰來運營等。 
What,包括這個App什麼樣,主打的產品是什麼。 
Why,也就是為什麼要設計這款App,用戶為什麼要用。 
Where,說的是這款App面向哪裡的用戶,有哪些推廣渠道。
 When,指的是產品什麼時候交付,什麼時候上線,什麼時候開始推廣。
 How,也就是怎麼設計,怎麼吸引更多用戶。 
“5W1H”是一種很好的頭腦風暴方式,適用於任何問題。
在開始做一件事之前,你可以先拿出一張紙,
列出這六種問題,在回答的過程中,你或許就會找到靈感。



--------------------------------------
摘要:
1. 將事物抽象化,通過提取特徵來進行思考
 (1)分類,按照事物的特點將其分類,同類事物可以相互借鑒;
 (2)關係和結構的抽象化,將單個事物之間的結構關係進行高度提煉,
  把它們概念化,以此來拔高它的維度,讓它涵​​蓋的事物更加寬泛,
  也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間。
2. 思考的軸
 具體來說,就是將事物按照一個明確的方向進行分類,使其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比如,你要舉行一個見面會,從時間結構上來說,
 可以列出的元素有,活動什麼時候舉行,都有什麼環節,每個環節的順序是什麼,等等。
 從空間結構上來說,可以列出的元素包括,活動在哪舉行,邀請哪些人,
 在什麼渠道發布邀請函,等等。這裡的時間結構和空間結構就是“軸”。
 有了軸,不僅思考方向更清晰,也更容易發現有哪些欠缺的地方。
3. 用“5W1H”來探索事情的本質
 在開始做一件事之前,你可以先拿出一張紙,
 列出這六種問題,在回答的過程中,你或許就會找到靈感。

2018/08/21

❤內參-讓孩子更有創造力的4P學習法

出處:讓孩子更有創造力的4P學習法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很難預測將來會出現什麼樣的工作。
凱茜·戴維森在她寫的《現在你看到了》這本書裡估計,
現在的小學生,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會在將來從事目前還沒有發明出來的工作。
這意味著,現在他們還在接受“過去的教養方式”,卻要面對未來的問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分析未來人才趨勢時,把人的能力分成了兩個部分,
其中45%來自“顯性能力”,也就是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語言和專業技能;
另外55%來自“隱性能力”,主要包括品格、觀念思維和格局視野三個部分。
在這種情況下,創造性地思考和迅速行動的能力,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那家長應該怎樣教育孩子,幫孩子贏得未來呢?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學習研究教授米切爾·雷斯尼克在
《終身幼兒園:將創造力進行到底》這本書裡認為,我們應該用幼兒園的方式來學習。
幼兒園的教學方法不僅適用於孩子,也可以幫所有年齡段的人開發創造力。


書裡用搭積木來說明幼兒園教育的特點。
比如,有兩個孩子,聽老師講了童話故事,開始用積木搭建一個城堡。
他們先給城堡打地基,在上面建了一座塔樓,然後不斷增加積木,塔樓越來越高。
到最後,塔樓倒了。孩子們重新再來,試圖讓塔樓更穩定。
同時,一個孩子開始講生活在城堡裡的人的故事。
另一個孩子把自己想到的情節也加進故事裡。
兩個孩子不斷增加故事的內容,故事也越來越精彩。

在這個例子裡,幼兒園的孩子在遊戲的同時學到了很多東西,
通過搭城堡,理解了結構和穩定性;通過編故事,了解了情節和人物。
最重要的是,他們開始有創造力了。

米切爾教授根據幼兒園孩子的創造過程,提出了創造性學習螺旋,
裡面包含了創造性學習必須經歷的6個步驟。
第一步是想像,這是孩子創造事物的源泉。
在剛才的例子中,孩子們首先想像出的是一個城堡,以及住在城堡的人。
第二步是創造,光有想像還不夠,孩子們要把想法變成行動,創造出新作品。
第三步是遊戲,在遊戲中不斷修改和重建他們的作品,比如添加新的故事情節等等。
第四步是分享,讓孩子在遊戲中,互相交流想法。
第五步是反思,讓孩子反思創造中出現的問題,找出原因,完善作品。
在上面的例子中,塔樓倒塌時,孩子們會思考它為什麼會倒塌,
以及怎樣能搭出一個更穩定的塔樓。
第六步是新的想像,當孩子們經歷了創造性學習螺旋的整個過程之後,
又開始想出了新的主意,有了新的方向。

創造性學習螺旋是創造性思維的引擎。幼兒園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
發展了創造性的思考能力。他們學習去構建自己的想法,然後嘗試實現這個想法,
不行的話,再找其他辦法;他們還學會了聽別人的建議,並根據自己的經驗產生新的想法。
但是,幼兒園之後,大多數學校就不採用這種方法了。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聽課、做作業。
學校往往過分強調給學生提供信息和指導,而忽略了培養他們的創造性學習能力。


為了幫助更多年輕人成為創造型思考者,米切爾教授根據MIT媒體實驗室的多年研究經驗,
提出了培養創造力的“4P”學習法:
項目(Project)、熱情(Passion)、同伴( Peers)和遊戲(Play)。

首先,項目是創造的基本單位,是體驗和參與創造性學習的途徑。
當孩子們做項目時,他們會在一個有實際意義的環境中遇到概念,
這時候知識就和現實有了聯繫,孩子就能更好地在新情況下學習知識,以及應用這些知識。
很多年來,教育一直提倡親自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學得好。
但這裡說的項目,不只是“做”點兒事情這麼簡單,而是要製造出東西來。
最關鍵的是,你製造的東西要和你的興趣有關係。
如果孩子做的項目是自己感興趣的,他們會更積極,
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付出更多的努力。

其次,熱情是學習的驅動力,這對所有人來說都一樣。
很多家長覺得讓孩子“在興趣中學習”,孩子會更快樂,其實不是這樣,
學習的路上有很多障礙和挫折,甚至經常會讓人想要放棄,
而唯一能讓人堅持不懈面對所有挑戰的驅動力,就是熱情。 
“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熱情產生的動力會讓孩子更有可能產生新的想法,發展出新的思維方式。

創造性學習法的第三個關鍵要素,
是從“獨自思考”轉向“共同創造”。
也許有些想法是獨立產生的,但大多數時候,思考和行動是結合在一起的,
因為人們是在和事物互動的環境進行思考的。
而且,創造力的開發是一個社會過程,大多數思考過程都是跟他人聯繫在一起的,
我們需要分享自己的想法,從同伴那裡得到反饋,相互借鑒彼此的靈感。
此外,技能上的互補,可以讓孩子們完成超出個人能力的項目,
比如會做視頻的孩子和會做音樂的孩子,可以一起製作音樂視頻。


最後是遊戲,這是創造性學習法中被誤解最多的一環。
人們常常把遊戲和快樂聯繫在一起,這很好理解,因為遊戲經常是這樣的。
但這種描述忽略了遊戲最重要的東西,以及遊戲對創造力很重要的原因。
創造力並不是來自快樂,而是來自實驗、冒險和挑戰邊界。
而遊戲的探索性,正是好奇心、想像力和實驗的結合,這其中就包含了創造力。
對於那些限定活動範圍、限制孩子自由的遊戲,激發不了創造力。
而那些鼓勵孩子探索的遊戲,才能幫孩子獲得創造力。
重要的是,你要讓孩子在遊戲中,自己決定製作什麼,以及怎樣製作。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終身幼兒園:將創造力進行到底》;
作者:米切爾•雷斯尼克;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
摘要:
培養創造力的“4P”學習法:
1. 項目(Project)

 項目是創造的基本單位,是體驗和參與創造性學習的途徑。
 當孩子們做項目時,他們會在一個有實際意義的環境中遇到概念,
 這時候知識就和現實有了聯繫,
 孩子就能更好地在新情況下學習知識,以及應用這些知識。
 很多年來,教育一直提倡親自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學得好。
 但這裡說的項目,不只是“做”點兒事情這麼簡單,而是要製造出東西來。
 最關鍵的是,你製造的東西要和你的興趣有關係。
 如果孩子做的項目是自己感興趣的,他們會更積極,
 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付出更多的努力。
2. 熱情(Passion)
 很多家長覺得讓孩子“在興趣中學習”,孩子會更快樂,其實不是這樣,
 學習的路上有很多障礙和挫折,甚至經常會讓人想要放棄,
 而唯一能讓人堅持不懈面對所有挑戰的驅動力,就是熱情。
 “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熱情產生的動力會讓孩子更有可能產生新的想法,發展出新的思維方式。
3. 同伴( Peers)
 創造性學習法的第三個關鍵要素,是從“獨自思考”轉向“共同創造”。
 也許有些想法是獨立產生的,但大多數時候,思考和行動是結合在一起的,
 因為人們是在和事物互動的環境進行思考的。
 而且,創造力的開發是一個社會過程,大多數思考過程都是跟他人聯繫在一起的,
 我們需要分享自己的想法,從同伴那裡得到反饋,相互借鑒彼此的靈感。
 此外,技能上的互補,可以讓孩子們完成超出個人能力的項目,
 比如會做視頻的孩子和會做音樂的孩子,可以一起製作音樂視頻。
4. 遊戲(Play)
 遊戲是創造性學習法中被誤解最多的一環。

 人們常常把遊戲和快樂聯繫在一起,這很好理解,因為遊戲經常是這樣的。
 但這種描述忽略了遊戲最重要的東西,以及遊戲對創造力很重要的原因。
 創造力並不是來自快樂,而是來自實驗、冒險和挑戰邊界。
 而遊戲的探索性,正是好奇心、想像力和實驗的結合,這其中就包含了創造力。
 對於那些限定活動範圍、限制孩子自由的遊戲,激發不了創造力。
 而那些鼓勵孩子探索的遊戲,才能幫孩子獲得創造力。
 重要的是,你要讓孩子在遊戲中,自己決定製作什麼,以及怎樣製作。

❤內參-導演押井守:從電影中獲得的人生修養

出處:導演押井守:從電影中獲得的人生修養


人們一生中,從自我經歷中能夠獲得的“經驗”很有限,
因此需要不斷將別人的經驗融入到自己的經驗當中,提升人生修養。
這是日本著名動畫導演押井守的觀點,他執導的作品包括《攻殼機動隊》《機動警察》等。
在《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這本書裡,押井守介紹了他對組織的看法,
以及如何通過看電影體驗他人的人生,從中獲得“人的修養”。
微信公眾號“導筒”發表了書中部分內容。

在押井守看來,無論是在軍隊、企業,還是在電影的製作現場,
組織活動的原理都一樣,關鍵都在於人際關係與勝敗觀,
這兩個要素的基礎就是“人的修養”,
但我們從自我的經驗及經歷中能夠學到的“人的修養”很有限,
需要從電影、小說、漫畫這些“虛構”的形式中去獲得。


押井守在書中通過具體的電影作品,介紹了電影中的一些思考與言行方式,
他認為這些內容可以成為上班族在企業組織當中存活下來的參考,
“一部電影越是優秀,其中就越是蘊涵著迫近人類、社會本質的教訓”。
比如,他從美國經典電影《江湖浪子》中看到了“勝敗觀”。
這部影片講述了以桌球賭博為生的年輕職業球手艾迪,被對手擊敗後引發的一系列故事。
電影中的一位人物伯特,以培養艾迪這樣的賭博球手為生,
他在艾迪比賽途中對艾迪說:“你是個輸家”。這句台詞就是電影的全部。
押井守說,伯特與艾迪的關係,就像製片人與導演,教練與足球運動員,
“無論是賭場、演藝圈,還是做生意,在這些必須與他人相互競爭的世界當中,
一定就會產生輸家”。
在他看來,這部電影是在闡述“人為什麼會失敗”的來龍去脈。
而答案則是“人類無法戰勝失敗所帶來的誘惑”。

為什麼失敗會帶來誘惑?
押井守說:
“沒有比失敗更令人感到舒適的事了。失敗後,個性變得猶豫不前,
一輩子都在回味失敗的苦楚中度過就行了。這種舒適的日子,讓人無法抗拒。
相反,如果勝利了,接下來就要去持續獲勝才行。
所謂'勝利'二字,是指不斷獲勝直到永遠;但只要失敗一次,
周邊便會被不斷的挫折環繞著,一輩子都沉浸在自我憐憫的情緒中。
敗北的蜜汁便是如此甜美。”

總之,押井守認為,無論時代如何演變,組織都不會出現變化,
而組織的本質大多都存在於電影當中,
他希望人們能夠從電影中獲得“人的修養”,掌握屬於自己的勝利。



---------------------------
摘要:
人們一生中,從自我經歷中能夠獲得的“經驗”很有限,
因此需要不斷將別人的經驗融入到自己的經驗當中,提升人生修養。

在押井守看來,無論是在軍隊、企業,還是在電影的製作現場,
組織活動的原理都一樣,關鍵都在於人際關係與勝敗觀,
這兩個要素的基礎就是“人的修養”,
但我們從自我的經驗及經歷中能夠學到的“人的修養”很有限,
需要從電影、小說、漫畫這些“虛構”的形式中去獲得。
一部電影越是優秀,其中就越是蘊涵著迫近人類、社會本質的教訓。

比如,他從美國經典電影《江湖浪子》中看到了“勝敗觀”。
在他看來,這部電影是在闡述“人為什麼會失敗”的來龍去脈。
而答案則是“人類無法戰勝失敗所帶來的誘惑”。
為什麼失敗會帶來誘惑?
“沒有比失敗更令人感到舒適的事了。失敗後,個性變得猶豫不前,
一輩子都在回味失敗的苦楚中度過就行了。這種舒適的日子,讓人無法抗拒。
相反,如果勝利了,接下來就要去持續獲勝才行。
所謂'勝利'二字,是指不斷獲勝直到永遠;但只要失敗一次,
周邊便會被不斷的挫折環繞著,一輩子都沉浸在自我憐憫的情緒中。
敗北的蜜汁便是如此甜美。”

2018/08/20

❤內參-萬維鋼:孤獨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出處:萬維鋼:孤獨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最近十幾年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獨居者越來越多。
比如,美國的數據顯示,從2004年到2014年,獨居的年輕成年人比例從52%提高到了64%。
當然,獨居不代表孤獨,那些獨居的人,可能有很多朋友,一個人也生活得很好。
所以,客觀上是不是孤單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孤獨感”。
如果你覺得自己孤獨,可能從身體和精神上都要注意了。
得到訂閱專欄“萬維鋼·精英日課”的主理人萬維鋼就在專欄裡討論了孤獨對人的影響。




首先,孤獨是我們身體發出的一種信號,它在告訴你,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新科學家》雜誌的一篇文章提到了一項針對150項研究的總結分析,
結果顯示,孤獨感和長期不鍛煉、酗酒、吸煙以及肥胖對人的損害是一樣的,
它能讓人早死的概率增加26%。
所以感到孤獨的人,最好趕緊想辦法改善情緒,身心健康很重要。


其次,萬維鋼說,孤獨對人的思想影響最需要我們重視。
嚴重的孤獨感,會讓人的思想走極端。
萬維鋼提到了《萬古》(Aeon)雜誌網站的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認為孤獨是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溫床。
文章作者是牛津大學一名在讀博士,名叫加法爾。
她研究過很多在西方長大、後來成為穆斯林恐怖分子的人,
這些人的共同特徵就是有強烈的孤獨感,感覺被社會拋棄了。

為什麼孤獨會讓人走極端呢?
加法爾從漢娜·阿倫特的《極端主義的起源》找到了理論依據。
阿倫特說,如果你面臨道德困境或者其他的矛盾選擇,
你頭腦中至少會出現兩個聲音,他們互相爭論,這樣你就是從多個角度去考慮問題。
但孤獨的人,頭腦裡可能只有一個聲音,他們沒有和自己對話的能力。
如果一個人看問題只看一面,就很可能走向極端。
加法爾舉了個例子。
一個中學生在學校被老師批評了,本來是個小事兒,就算老師批評錯了,也可能是個誤會。
但如果一個人很極端,他就會認為是老師故意針對他,甚至他會覺得整個社會都和他作​​對。
而如果這個中學生是個少數族裔,從小就受到同學和老師的冷落,這種感覺就更強烈。
這時候,如果有個極端的意識形態正好出現在他面前,
他就會覺得找到了組織,從而喪失自我,變成一個極端分子。


總之,萬維鋼認為,思想上的孤獨才是孤獨最大的危害,
如果一個人的頭腦裡沒有不同的聲音,缺少相反的想法,就容易極端地行事。



------------------------------------
摘要:
客觀上是不是孤單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孤獨感”。
如果你覺得自己孤獨,可能從身體和精神上都要注意了。
1. 孤獨是我們身體發出的一種信號,它在告訴你,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新科學家》雜誌的一篇文章提到了一項針對150項研究的總結分析,
 結果顯示,孤獨感和長期不鍛煉、酗酒、吸煙以及肥胖對人的損害是一樣的,
 它能讓人早死的概率增加26%。
 所以感到孤獨的人,最好趕緊想辦法改善情緒,身心健康很重要。
2. 孤獨對人的思想影響最需要我們重視
 嚴重的孤獨感,會讓人的思想走極端。
 為什麼孤獨會讓人走極端呢?
 如果你面臨道德困境或者其他的矛盾選擇,
 你頭腦中至少會出現兩個聲音,他們互相爭論,這樣你就是從多個角度去考慮問題。

 但孤獨的人,頭腦裡可能只有一個聲音,他們沒有和自己對話的能力。
 如果一個人看問題只看一面,就很可能走向極端。

2018/08/19

❤內參-確保孩子未來不被淘汰的3個建議

出處:確保孩子未來不被淘汰的3個建議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未來很多人類的工作都有可能被AI取代。
很多家長都想知道,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不在未來被淘汰。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和未來教育中心
(Stanford AIRE: AI Robotics and Education),研究的就是這個方向。 
Stanford AIRE的執行主任蔣裡博士在接受公眾號“外灘教育”採訪時,給了孩子們三個建議。

第一,每個人都要有人工智能思維。
蔣裡說,Stanford AIRE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人工智能思維”。
這個思維的核心就是“了解人工智能是如何運作的”,
這也是未來人人都要了解的,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來幫我們“做事”。
如果不了解人工智能,就會遇到麻煩。
蔣裡舉例說,很多人對人工智能有誤解,
比如有人覺得自己學畫畫,就不需要了解人工智能,
但是在未來,一個畫家是有可能用人工智能來畫畫的,
人工智能可能會讓畫家用手訓練這個門檻降低。
因為現在畫家很大的一個門檻,是畫家花了很多的時間去訓練了自己的手,
讓自己能畫出想要的東西。
未來人們可以把想要創作的傳達給人工智能,讓人工智能畫出來。
也就是說,一個從來不畫畫的人,
有可能變成一個畫家,因為他知道怎麼去用人工智能幫他畫,體現他的創意和情感。

第二,找到自己的那塊長板,用人的智能加上人工智能。
我們都知道木桶理論,說的是決定一個桶能裝多少水的,是那塊最短的板子。
但在社會的競爭中,講究的是長板原理,看的是你最長的那塊板有多長。
蔣裡建議,家長要“要幫孩子找到自己跟機器、跟其他人的區別,
特別是自己跟人工智能有什麼區別”。
找到自己的特點之後,再加上你有了人工智能思維,
“你才能把自己的能力跟人工智能的能力進行比較,
才能把自己朝著不同於人工智能的方向培養”。


第三,提出問題的能力。
提出問題的能力是人類和AI的一個重大區別。 
“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不管碰到什麼樣的情況,
首先是提出問題,然後是找到方向,最後才是解決問題的事情。”
而現在或者未來,在“解決問題”這個層面上,很多“執行”的部分AI就可以做了,
人就自然而然地被推到更前端去了,也就是被推到“找方向”的階段中去了。




----------------------------------------
摘要:
1. 每個人都要有人工智能思維
 比如有人覺得自己學畫畫,就不需要了解人工智能,
 但是在未來,一個畫家是有可能用人工智能來畫畫的,
 人工智能可能會讓畫家用手訓練這個門檻降低。
 因為現在畫家很大的一個門檻,是畫家花了很多的時間去訓練了自己的手,
 讓自己能畫出想要的東西。
 未來人們可以把想要創作的傳達給人工智能,讓人工智能畫出來。
 也就是說,一個從來不畫畫的人,
 有可能變成一個畫家,因為他知道怎麼去用人工智能幫他畫,體現他的創意和情感。
2. 找到自己的那塊長板,用人的智能加上人工智能
 找到自己的特點之後,再加上你有了人工智能思維,
 “你才能把自己的能力跟人工智能的能力進行比較,
 才能把自己朝著不同於人工智能的方向培養”。
3. 提出問題的能力
 提出問題的能力是人類和AI的一個重大區別。
 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不管碰到什麼樣的情況,
 首先是提出問題,然後是找到方向,最後才是解決問題的事情。

 而現在或者未來,在“解決問題”這個層面上,很多“執行”的部分AI就可以做了,
 人就自然而然地被推到更前端去了,也就是被推到“找方向”的階段中去了。

❤內參-怎樣擺脫職業倦怠?

出處:建議:怎樣擺脫職業倦怠?


微信公眾號“哈佛商業評論”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結合兩項研究,
分析了為什麼不少職場人士會出現職業倦怠期,並且給出了擺脫這種職場中年危機的建議。

這兩項研究的數據和事實基礎分別是:
一項是一家公司970名自認工作投入度低的員工提供的數據;
另一項是對各類公司超過32萬名員工的反饋數據的研究。

作者總結出了導致職場人進入倦怠期,變成工作囚徒的八個關鍵因素。
簡單歸類下,其中有公司的原因,
比如,員工對組織缺乏自豪感,認為自己的公司不值得驕傲;
認為公司言行不一,沒有踐行好的價值觀;
有工作成就感和價值感的原因,比如,認為自己的工作缺乏挑戰性和意義;
認為公司對員工缺乏欣賞和認可;
認為公司對自己不公平,但是自己卻沒有辦法來改變這一點,自己在組織中缺乏話語權;
也有自己的原因,這些職場人認為自己在公司成長和發展的機會太少,
但是,自己卻只願意完成最低限度的工作,
即使時間精力都有富餘,也不願意在工作上多付出一些努力。


那些緩解職場懈怠的方法就藏在原因之中。文章分別針對組織和個人提出了建議。

對於組織而言,同一個員工,在工作5年這個時間段,大概率會出現厭倦情緒,
這時候,管理者應該刻意留心,並且有意地給這些員工提供一些需要新技能的工作。
公司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是:
管理者很容易對能幹的員工形成依賴,因此不願意放手讓他們去嘗試新項目。
這時候,就應該有意地意識到這一點,並且做出改變。

作者提到,
曾有一家大型諮詢公司,遇到員工離職問題,原因之一就是,
項目負責人因為擔心人手不夠,拒絕支持手下員工參與新項目。
當公司做出改變,把所有項目的情況公佈出來,允許每個員工申請感興趣的工作,
這時候,離職問題就得到了環節。員工的熱情通過這種低成本的方法,重新被激發。


對於職場人本人而言,
最直接的可以去做的改變就是,改變自己對工作投入的態度,
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有富裕的時候,更多投入工作,
而不是交差了事,讓自己陷入職業困境。
即使公司不能馬上提供幫助,你也可以發揮主動性,
去尋找新的工作挑戰來改變自己的局面。
 “努力也許不能讓你馬上得到應得的認可,
但可以讓你重獲成功完成重要工作後的滿足感——
至少為你將來在更開明的組織中得到更好職位做好準備。”



-----------------------------------
摘要:
對於組織而言,同一個員工,在工作5年這個時間段,大概率會出現厭倦情緒,
這時候,管理者應該刻意留心,並且有意地給這些員工提供一些需要新技能的工作。
公司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是:
管理者很容易對能幹的員工形成依賴,因此不願意放手讓他們去嘗試新項目。
這時候,就應該有意地意識到這一點,並且做出改變。
曾有一家大型諮詢公司,遇到員工離職問題,原因之一就是,
項目負責人因為擔心人手不夠,拒絕支持手下員工參與新項目。
當公司做出改變,把所有項目的情況公佈出來,允許每個員工申請感興趣的工作,
這時候,離職問題就得到了環節。員工的熱情通過這種低成本的方法,重新被激發。

對於職場人本人而言,
“努力也許不能讓你馬上得到應得的認可,
但可以讓你重獲成功完成重要工作後的滿足感——
至少為你將來在更開明的組織中得到更好職位做好準備。”

2018/08/18

❤內參-建議:如何更好地拒絕別人

出處:建議:如何更好地拒絕別人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都會面臨一些不情願卻只能勉強或被迫答應的請求,
答應之後又會感到後悔。 《超窩心拒絕術》的作者伊藤由美認為,
無法拒絕別人,可能有幾種原因,比如你在意對方對自己的看法,
害怕他人誤認為自己冷漠,或是不好意思拒絕,覺得自己應該可以辦得到。
伊藤由美認為,高明的拒絕方式不是單純強調拒絕,
而是要考慮對方的心情說“不”。伊藤由美在書裡提出了三個建議:


第一,設定拒絕的標準。
伊藤由美發現,
不懂得拒絕的人,往往會在別人提出請求時,感到迷惘、緊張,
無法給出明確回复,結果最後半推半就地答應對方。
她建議,可以事先設定好拒絕的標準,
比如某個請求只對對方有利,而且其他人也可以代勞,你就可以果斷拒絕。

第二,多說謝謝與抱歉。
“拒絕不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而是自己判斷後,選擇出來的相對好的結果。”
伊藤由美建議,
在拒絕別人時,要避免使用激烈的言語,
首先要為自己無法答應幫忙而道歉,接著要說明理由,最後還應感謝對方的體諒。


第三,主動提出替代方案。
在委婉拒絕的同時,主動加上替代方案,
也會給人留下正面積極、想幫助對方解決問題的印象。
提出替代方案時,要盡量詳細,或是介紹其他的替代人選。
伊藤由美提醒說,
千萬不要提出另一件自己辦不到的事,
假如事情無法完成,只會產生反效果,讓人覺得你是一個不守信用、不可靠的人。


-------------------------------------
摘要:
1. 設定拒絕的標準
 可以事先設定好拒絕的標準,比如某個請求只對對方有利,
 而且其他人也可以代勞,你就可以果斷拒絕。
2. 多說謝謝與抱歉
 在拒絕別人時,要避免使用激烈的言語,
 首先要為自己無法答應幫忙而道歉,接著要說明理由,最後還應感謝對方的體諒。
3. 主動提出替代方案
 在委婉拒絕的同時,主動加上替代方案,
 也會給人留下正面積極、想幫助對方解決問題的印象。
 提出替代方案時,要盡量詳細,或是介紹其他的替代人選。
 千萬不要提出另一件自己辦不到的事,
 假如事情無法完成,只會產生反效果,讓人覺得你是一個不守信用、不可靠的人。

❤內參-怎樣運動有利於身心健康?

出處:怎樣運動有利於身心健康?


運動有益身心健康,不過不同運動的性價比不一樣。
國際著名醫學類雜誌《柳葉刀》的精神病學分刊最近發表了一篇涉及120萬人的研究成果,
它分析了不同的運動對精神健康的影響程度。公眾號“醫學界”編譯了這項研究的結果。

這項研究由牛津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合作,
數據樣本來自美國政府機構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研究人員研究了運動對人們心理健康的影響,他
們把精神負擔和精神疾病集中在現代人常見的壓力、情緒、抑鬱等問題上,
將嚴重程度分為自我感覺有上述問題以及被確診過有抑鬱障礙。

在運動項目上,研究人員從這120萬人的數據中識別出了75種運動,
他們將其歸為8大類,分別是熱門的團隊運動、騎單車、有氧體操、跑步或慢跑、
休閒運動、冬季項目和泳池類、散步,以及其他無法歸類的運動。

研究的結果顯示,
首先,對抑鬱、壓力等精神問題來說,無論什麼類型運動,
鍛煉永遠比不鍛煉好,與不鍛煉的人相比,鍛煉的人精神健康狀況總會好一些。
即使是被診斷患抑鬱障礙的人群,也同樣是鍛煉比不鍛煉精神狀況更好一點。
在對精神狀況有幫助的運動上,在人群總體中,最有利的是團隊運動、騎單車和有氧體操。
而在抑鬱人群中,最有幫助的運動前兩名沒有變化,第三名是休閒運動。
休閒運動指的是一種團隊體育運動,它是低強度的,
只是為了玩而非競技的籃球、足球等運動,也不需要計分。


對身體最有幫助的體育運動也有相應的研究。
 2016年英國發布了一項追踪了10年時間,樣本量為8萬人的研究結果。
在研究了運動習慣和死亡率之間的關係後,
研究人員認為,包括網球、羽毛球在內的揮拍運動降低死亡率最明顯。
第二、第三名分別是游泳和有氧運動。
這項研究顯示,跑步和騎單車對降低死亡率的貢獻比較低,
與完全不運動的人相比,跑步只能降低13%。
也就是說,游泳對身體鍛煉好處很大,降低精神負擔和解決精神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
騎單車反過來,對精神健康幫助很大,身體鍛煉方面,收益相對靠後。


那麼鍛煉多久會收益最大呢?
 《柳葉刀》分刊的這項研究發現,並不是多多益善。
從時間上看,每次鍛煉的最佳時長應該在45-60分鐘之間,
少於45分鐘,效果減弱,大於60分鐘,沒有更高收益,
而且不少會產生負效應,比如精神負擔會加重。
像有氧體操、散步、跑步等等在60分鐘後開始產生負效應。
從頻率上說,一周3到5次收益最高,
散步的頻次可以稍高一些,最多一周6天,收益率會最大。



------------------------------
摘要:
1. 抑鬱、壓力等精神問題
 對抑鬱、壓力等精神問題來說,無論什麼類型運動,
 鍛煉永遠比不鍛煉好,與不鍛煉的人相比,鍛煉的人精神健康狀況總會好一些。

 即使是被診斷患抑鬱障礙的人群,也同樣是鍛煉比不鍛煉精神狀況更好一點。
 在對精神狀況有幫助的運動上,
 在人群總體中,最有利的是團隊運動、騎單車和有氧體操。
 而在抑鬱人群中,最有幫助的運動前兩名沒有變化,第三名是休閒運動。
2. 死亡率
 包括網球、羽毛球在內的揮拍運動降低死亡率最明顯。
 第二、第三名分別是游泳和有氧運動。

 這項研究顯示,跑步和騎單車對降低死亡率的貢獻比較低,
 與完全不運動的人相比,跑步只能降低13%。
 也就是說,游泳對身體鍛煉好處很大,降低精神負擔和解決精神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
 騎單車反過來,對精神健康幫助很大,身體鍛煉方面,收益相對靠後。
3. 鍛鍊時間
 那麼鍛煉多久會收益最大呢?

《柳葉刀》分刊的這項研究發現,並不是多多益善。
 從時間上看,每次鍛煉的最佳時長應該在45-60分鐘之間,
 少於45分鐘,效果減弱,大於60分鐘,沒有更高收益,
 而且不少會產生負效應,比如精神負擔會加重。

 像有氧體操、散步、跑步等等在60分鐘後開始產生負效應。
 從頻率上說,一周3到5次收益最高,
 散步的頻次可以稍高一些,最多一周6天,收益率會最大。

2018/08/17

❤內參-如何清楚地劃分工作時間和生活時間

出處:如何清楚地劃分工作時間和生活時間


人們的工作時間和生活時間經常是重疊的,
有些人在家裡的時候,也會想著沒有完成的工作。一項長達七年的研究表明,
在人們最難處理的十個充滿壓力的情況中,
“無法將工作時間與個人時間切割”的情況,就是其中之一。

那怎樣才能把工作留在辦公室,清楚地劃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呢?
培訓組織“布萊特企業”(Bright Enterprises,Inc.)的總裁
黛博拉·布萊特在一篇文章中介紹了幾個策略。公眾號“家族企業雜誌”翻譯了這篇文章。


第一,在離開辦公室之前,再多做一件小事情
比如,你可以打一個簡短的電話,或者回復一封電子郵件。
這樣,你就能以“完成工作”的姿態結束你的工作日。
當人們知道自己又完成了一項工作,
而且明天早上少了一件要做的事情時,就會感到愉快和滿足。


第二,把要做的事情列一個清單。
你可以把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列一個清單。
調查顯示,列清單的做法是提高工作績效和積極調整壓力的三個最有效的技巧之一。


第三,清理你的工作區。
你可以在下班之前把所有物品整理好,這樣在第二天你就會感到一個嶄新的開始。
很多經理人和非經理人都表示,“整潔的辦公桌等於擁有清新的頭腦”。

第四,你可以想一個動作,把這個動作當成是結束工作的暗示。
比如關掉電腦,或者打電話回家。
持續用這種動作,能讓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改變你的心境。

第五,用積極的方式開始晚上的生活。
下班後見到朋友或者家裡人,不要問他們“今天過得怎麼樣”。
如果這麼問,大家就會開始討論白天留下的工作。
你可以問一些更具體明確的事情,
比如,問問他們一天裡碰到了什麼有意思的事情,然後開始聊這件事。
這樣,你就可以把焦點從自己身上轉移開。
如果有人問你“今天過得怎麼樣”,你應該保持克制,簡單說一下就好。



--------------------------------
摘要:
1. 把要做的事情列一個清單
 你可以把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列一個清單。
 調查顯示,列清單的做法是提高工作績效和積極調整壓力的三個最有效的技巧之一。
2. 清理你的工作區
 你可以在下班之前把所有物品整理好,這樣在第二天你就會感到一個嶄新的開始。
 很多經理人和非經理人都表示,“整潔的辦公桌等於擁有清新的頭腦”。
3. 想一個動作,把這個動作當成是結束工作的暗示
 比如關掉電腦,或者打電話回家。
 持續用這種動作,能讓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改變你的心境。
4. 用積極的方式開始晚上的生活
 下班後見到朋友或者家裡人,不要問他們“今天過得怎麼樣”。
 如果這麼問,大家就會開始討論白天留下的工作。
 你可以問一些更具體明確的事情,
 比如,問問他們一天裡碰到了什麼有意思的事情,然後開始聊這件事。
 這樣,你就可以把焦點從自己身上轉移開。
 如果有人問你“今天過得怎麼樣”,你應該保持克制,簡單說一下就好。

❤內參-信息過剩時代的4個學習方法

出處:信息過剩時代的4個學習方法


方柏林是美國艾柏林基督大學(Abilene Christian Unveristy)的課程設計總監。
他也是一位文學譯者, 翻譯過《布魯克林有棵樹》《喧嘩與騷動》等文學經典。
在接受公眾號“深港書評”採訪時,
他分享了在新書《過剩時代的學習》中提出的4個應對信息過載時代的學習方法。

首先是克服“乾貨飢餓症”。
 “乾貨飢餓症”表現為:收藏了一堆材料沒看,但繼續囤積;
聽到某個新概念、新名詞、新領域,
覺得周圍人都在說,唯恐自己落伍也要去追,哪怕對自己的未來和成長並沒有幫助。
克服“乾貨飢餓症”的辦法是養成反省的習慣,
了解自己需要學什麼,不需要學什麼,要對自己的進程時刻觀察,適時矯正。
另外,要用對待手機流量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不能讓過多“乾貨”佔用我們注意力的流量和學習的內存。
對於網絡上的豐富資源,要么學進去,要么刪掉,不要收藏著做個“緩存”。
對可能有用或可能沒有用的東西,就不要過多佔用注意力。


其次是“求知”應逐漸讓步於“求解”。
方柏林認為,
知識可以分為腦子裡的知識(knowledge in the head)和
世界上的知識(knowledge in the world),有些知識一輩子只用一兩次,
就沒必要花一兩年時間去學習,這些知識其實只是信息而已。
對於學習,隨著年齡增長,“求知”應逐漸讓步於“求解”,
也就是你帶著解決具體問題去學習,不管是個人問題、社會問題、哲學問題。
這樣,你的學習會踏實得多。在解決具體問題時,
你會發現有的知識需要記住,而有些知識就可以放在別的地方,需要時再調用。


再次是要學會“親自”看書。
方柏林鼓勵大家親自看書,
他認為看書應該有一點龐雜,不能坐井觀天只看自己的領域。
同樣的事件,不同人會有不同的解讀。
融會貫通,讓我們能夠不斷總結,並在接觸和應用中微調。
不過,在某個特定環境下形成的結論,挪到完全不同的環境下,
也許會形成熟悉的幻覺,“熟悉的地方無風景”,
我們還要注意人是會目空一切,看不到新的問題、挑戰和機遇。


最後是尋求終身學習之道。
方柏林認為,
從範圍上,學習本應脫離學校的圍牆,諸如“家務、打工、作息、戶外活動”等都是學習。 
“終身學習者”需具備哪些素質呢?在他看來,能時刻反省並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
管理自己的目標和手段,清晰了解並駕馭自己的情緒,
善於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做到這些就能實現終身學習。



---------------------------
摘要:
1. 克服“乾貨飢餓症”
  “乾貨飢餓症”表現為:收藏了一堆材料沒看,但繼續囤積;
 聽到某個新概念、新名詞、新領域,
 覺得周圍人都在說,唯恐自己落伍也要去追,哪怕對自己的未來和成長並沒有幫助。
 克服“乾貨飢餓症”的辦法是養成反省的習慣,
 了解自己需要學什麼,不需要學什麼,要對自己的進程時刻觀察,適時矯正。
 另外,要用對待手機流量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不能讓過多“乾貨”佔用我們注意力的流量和學習的內存。
 對於網絡上的豐富資源,要么學進去,要么刪掉,不要收藏著做個“緩存”。
 對可能有用或可能沒有用的東西,就不要過多佔用注意力。
2. “求知”應逐漸讓步於“求解”(我不認同)
 知識可以分為腦子裡的知識(knowledge in the head)和
 世界上的知識(knowledge in the world),有些知識一輩子只用一兩次,
 就沒必要花一兩年時間去學習,這些知識其實只是信息而已。
 對於學習,隨著年齡增長,“求知”應逐漸讓步於“求解”,
 也就是你帶著解決具體問題去學習,不管是個人問題、社會問題、哲學問題。
 這樣,你的學習會踏實得多。在解決具體問題時,
 你會發現有的知識需要記住,而有些知識就可以放在別的地方,需要時再調用。
3. 學會“親自”看書
 看書應該有一點龐雜,不能坐井觀天只看自己的領域。
 同樣的事件,不同人會有不同的解讀。
 融會貫通,讓我們能夠不斷總結,並在接觸和應用中微調。
 不過,在某個特定環境下形成的結論,挪到完全不同的環境下,
 也許會形成熟悉的幻覺,“熟悉的地方無風景”,
 我們還要注意人是會目空一切,看不到新的問題、挑戰和機遇。
4. 終身學習
 從範圍上,學習本應脫離學校的圍牆,諸如“家務、打工、作息、戶外活動”等都是學習。
 “終身學習者”需具備哪些素質呢?在他看來,能時刻反省並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
 管理自己的目標和手段,清晰了解並駕馭自己的情緒,
 善於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做到這些就能實現終身學習。

2018/08/16

❤內參-什麼時候該花錢換時間

出處:什麼時候該花錢換時間


微信公眾號 “Thinking Slow緩慢思考” 編譯了一篇分析師尼克(Nick Mugguilli)的博客文章。
尼克是美國一家資產管理公司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的投資分析經理。
在這篇文章中,尼克提出,時間是人最寶貴的資產,
改變一個人世界觀的關鍵,是知道什麼時候該用錢來交換時間。

當然,如果你還沒有多少錢,那其實你沒有太多選擇,
但是隨著你的財富增加,對時間和錢的權衡會越來越重。

尼克提出了兩個標準:
第一個標準是傳統的思考方式,也就是,
同樣一段時間請人來做事情,花掉的費用,少於你自己在這段時間能賺到的工資。
比如你會請阿姨來幫你打掃房間,你會把衣服送到干洗店而不是自己洗。
當然,這裡面還要考慮你是不是能通過做這件事情得到其他收穫,
比如也會有人通過打掃房間來放鬆自己,這時候他選擇自己做就很合理。


第二個標準是,“任何你臨終前遺憾沒做的事情,你也應該用錢去購買。” 
你可以想像,自己在生命最後幾天里後悔有什麼事情沒有做,那今天就應該立即花錢去做。
尼克舉了個例子,比如,他會花錢去拜訪一個好朋友,但是不會花錢去買一輛好車,
因為,“我會在臨終前希望看到我的朋友,但是汽車?一點不重要。”


----------------------------
摘要:
1. 同樣一段時間請人來做事情,花掉的費用,少於你自己在這段時間能賺到的工資
 比如你會請阿姨來幫你打掃房間,你會把衣服送到干洗店而不是自己洗。
 當然,這裡面還要考慮你是不是能通過做這件事情得到其他收穫,
 比如也會有人通過打掃房間來放鬆自己,這時候他選擇自己做就很合理。
2. 任何你臨終前遺憾沒做的事情,你也應該用錢去購買
 你可以想像,自己在生命最後幾天裡後悔有什麼事情沒有做,
 那今天就應該立即花錢去做。
 比如,尼克會花錢去拜訪一個好朋友,但是不會花錢去買一輛好車,
 因為他認為在臨終前希望看到朋友,但是汽車?一點不重要。

❤內參-如何快速加深團隊之間的信任

出處 :方法:如何快速加深團隊之間的信任


團隊要變得更好,需要建立互相批評的文化,
而批評文化需要團隊之間有一定的信任基礎,
但很多公司往往沒有那麼長時間讓團隊培養信任。
對此,沃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發現,
在國際空間站工作過的宇航員們有一套快速建立信任的方法。
他在TED“職場生活”(WorkLife)播客欄目中,分享了這個方法,以及他對“信任”的思考。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國際合作計劃,共有16個國家或地區組織參與這個計劃,
格蘭特介紹說,宇航員們都來自不同的國家,
他們要一起在危險的環境進行複雜的工作,因此,他們需要快速的建立信任。

通常,我們結識陌生人時,會逐漸增加每一次相處的時間,同時信任也會慢慢累積。
但是,宇航員無法花費這麼長時間,
所以,他們會在荒野中展開密集的訓練,花很多的時間在一起生活與工作。
格蘭特認為,這種方式有助於快速培養信任:
首先,長時間在一起,大家的對話就無法停留在表面,
會開始討論更深入的話題,加深彼此的了解;
另外,長時間在一起也讓人們無法一直帶著“面具”做人,
最終會以對家人、老朋友的方式去面對那些認識不久的人,加深彼此的信任;
最後,一起工作、解決問題,也能夠快速加深彼此的信任。

格蘭特總結說,
加深團隊信任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剛剛開始合作時,讓大家花大量時間在一起。
比如,在新團隊成立後,可以安排一天的時間,
讓團隊從上班開始就一起行動,不管工作、午餐、休息、晚餐都在一起。


研究“信任”時,格蘭特還有一些有趣的發現:
人們在判斷對方是否可信時,通常會從兩個角度去評估。
首先是能力,即一個人是否能夠勝任他被交付的任務。
另外是人格,即一個人是否有原則,會不會口是心非。

格蘭特發現,當人們去判斷對方的能力時,會更在乎正面的事實。
比如,看到某個人順利完成任務時,
我們就會認為他的能力足夠,即使當中發生了一些小失誤。
當人們判斷對方的人格時,會偏重於看負面的事實。
因此,不管某個人做了多少好事,只要做了一次壞事,我們就會覺得他的人格有問題。
格蘭特建議,
以後看到某個人犯錯時,我們不應該覺得是他能力不足,
而要觀察他表現最好的時候以及他是否能夠經常這樣表現。



--------------------------------
摘要:
首先,長時間在一起,大家的對話就無法停留在表面,
會開始討論更深入的話題,加深彼此的了解;
另外,長時間在一起也讓人們無法一直帶著“面具”做人,
最終會以對家人、老朋友的方式去面對那些認識不久的人,加深彼此的信任;
最後,一起工作、解決問題,也能夠快速加深彼此的信任。
加深團隊信任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剛剛開始合作時,讓大家花大量時間在一起。
比如,在新團隊成立後,可以安排一天的時間,
讓團隊從上班開始就一起行動,不管工作、午餐、休息、晚餐都在一起。

人們在判斷對方是否可信時,通常會從兩個角度去評估。
首先是能力,即一個人是否能夠勝任他被交付的任務。
另外是人格,即一個人是否有原則,會不會口是心非。

當人們去判斷對方的能力時,會更在乎正面的事實。
比如,看到某個人順利完成任務時,
我們就會認為他的能力足夠,即使當中發生了一些小失誤。
當人們判斷對方的人格時,會偏重於看負面的事實。
因此,不管某個人做了多少好事,只要做了一次壞事,我們就會覺得他的人格有問題。
以後看到某個人犯錯時,我們不應該覺得是他能力不足,
而要觀察他表現最好的時候以及他是否能夠經常這樣表現。

2018/08/15

❤內參-新研究:大腦是如何應對壓力的

出處:新研究:大腦是如何應對壓力的
(標題是心理學,但我覺得更像人際相處)


面對一些關鍵抉擇時,人們會感到壓力和焦慮,
在這種壓力下,我們處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會變得更好還是更差呢?
國外媒體Undark網站的一篇文章介紹了,大腦是如何應對壓力的。
科學傳播組織“神經現實”翻譯了這篇文章。

尼爾·加勒特(Neil Garrett)是普林斯頓大學的認知神經科學家,
他通過實驗去研究,人們運用信息的能力是如何隨著壓力而變化的。
實驗研究了消防員,他們的工作狀態起伏不定,
有時很輕鬆,有時要處理許多危及生命的事件。加勒特和團隊,
要求消防員去估測自己生活中可能遭遇到40種負面事件的概率,比如車禍或信用卡詐騙。
然後,研究團隊會告知好消息:
他們經歷這些事件的機率比想像的要低;或者是壞消息,這個機率事實上會更高。
然後,研究團隊要求消防員重新給出估計的概率。

研究人員發現,當消防員處於壓力之下,他們能夠更好地處理信息,尤其是壞消息。
他們對任何壞消息都會高度警惕,即使這些消息與他們的工作無關,
在壓力狀態下,他們的信念也會發生改變。而且,壓力可以迅速在個體間傳遞。
大腦的設計讓我們能夠快速將情緒傳遞給彼此,因為情緒經常包含重要的信息。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情緒教授溫迪·貝瑞·門德斯(Wendy Berry Mendes)和她的同事發現,
有社交壓力的母親抱起嬰兒時,母親劇烈跳動的心臟會給嬰兒傳遞遇到危險的信號,
於是這名嬰兒的心率也會上升,將會避免與陌生人進行交流。

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內容、感受到的情緒也會影響我們的行為。
有研究表明,如果你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積極的內容,你就更有可能上傳同類內容;
如果你看到消極的抱怨,你可能也會傳遞更多負面的內容。
因此,在恐怖襲擊和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往往會出現集體恐慌,
“壓力被觸發,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
人們會很輕易地吸收那些具有警示性的信息,這些信息有時會誇大了真實的危險。
好消息是,積極的情緒也可以感染別人,而且還能促使人們採取行動尋求解決方案。



------------------------------
摘要:
當消防員處於壓力之下,他們能夠更好地處理信息,尤其是壞消息。
他們對任何壞消息都會高度警惕,即使這些消息與他們的工作無關,
在壓力狀態下,他們的信念也會發生改變。
而且,壓力可以迅速在個體間傳遞。
大腦的設計讓我們能夠快速將情緒傳遞給彼此,因為情緒經常包含重要的信息。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情緒教授溫迪·貝瑞·門德斯(Wendy Berry Mendes)和她的同事發現,
有社交壓力的母親抱起嬰兒時,母親劇烈跳動的心臟會給嬰兒傳遞遇到危險的信號,
於是這名嬰兒的心率也會上升,將會避免與陌生人進行交流。

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內容、感受到的情緒也會影響我們的行為。
有研究表明,如果你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積極的內容,你就更有可能上傳同類內容;
如果你看到消極的抱怨,你可能也會傳遞更多負面的內容。
因此,在恐怖襲擊和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往往會出現集體恐慌,
“壓力被觸發,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
人們會很輕易地吸收那些具有警示性的信息,這些信息有時會誇大了真實的危險。
好消息是,積極的情緒也可以感染別人,而且還能促使人們採取行動尋求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