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4

內參-社會學:美國社會男性危機來臨?

出處:社會學:美國社會男性危機來臨?


在女性主義不斷覺醒的今天,男性群體的社會結構和精神氣質也發生了變化。
美國社會學家阿利·霍奇柴爾德(Arlie Hochschild)在10月的《紐約書評》發表文章 
《男性危機》,討論了美國社會中現代男性的種種困境。
文章中,她結合幾本關於性別研究和社會變遷的書,
以及美國社會中的真實案例,分析了男性群體在男子氣概方面的衰落,
並呼籲應該出現新一代男性。不過同時,她並不認為女性群體就真正得到了崛起。

霍奇柴爾德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社會學教授,
她此前寫過《時間的困擾》(The Time Bind)、
《第二輪班》(the second shift )等代表作,討論女性角色在現代社會中的困擾。

霍奇柴爾德觀察到,在美國過去30年裡,男性生活發生了結構性的轉變。
在受教育方面,男性獲得本科學歷的比例越來越低。
在25到34歲的男性中,有30%的人擁有本科以上學歷。
而同樣情況下,女性的比例是38%。
相比男性,女性獲得博士學位的比例也高出一些,而且她們大多進入了醫學院和法學院。
在生活方面,年輕單身女性購買房屋的可能性,是單身男性的兩倍半。
單身男性更多時候和父母住在一起。這種情形,在很多其它國家也在成為趨勢。

這篇文章中,霍奇柴爾德還借用了兩個例子。
今年三月,美國出過一本新書和一檔新的電視節目,
它們都反映了同一個社會現象:就是男性群體似乎在衰落。
電視節目是福克斯(FOX)新聞的專題節目《美國男人》,
它提供了一些數據,關於男性在學校、工作和情感、健康方面的表現都呈現下降趨勢。
比如,和女孩相比,男孩在學校更容易失敗,
他們會被診斷患有註意力缺陷多動症、沉迷電子遊戲,
體重超重,甚至沉迷酒精或鴉片類藥物。成年後,這些男孩更容易成為“失敗的男人”。

那本新書叫《男孩危機:為什麼我們的男孩在苦苦掙扎,我們能做些什麼》。
它的作者之一約翰·格雷,此前還寫過那本《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
在這本《男孩危機》中,作者也提供了一些觀察:從中學階段,男孩就遠遠落後於女孩。
男孩會普遍覺得學習不重要,努力是不酷的。成績不好的男孩,比女孩更容易退學。
男孩很少被選為畢業典禮演講代表,這代表一種榮耀,而70%都是女孩。
這些現象,都可能導致男孩成長過程中的信心危機。

為什麼會這樣?電視節目《美國男人》的主持人卡爾森認為,
問題在於很多公眾人物現在過於關注女性,包括奧巴馬、希拉里、克林頓,
以及大學裡的性別研究專家。媒體對這一現像也保持沉默。
他認為,一種“男性氣概”,正從男性群體中消失。那是一種男人主宰自己命運的精神。

《男孩危機》的作者則認為,有一個趨勢值得注意:
高離婚率讓男孩和父親之間的接觸減少,這影響男性群體的成長
因為在破碎的離婚家庭裡,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患上抑鬱症,
並表現出侵略性行為,甚至仇恨社會。這也會導致一個循環,
成長中父親缺席的男孩,長大後也可能在父親角色上不合格。
很多聲音認同他們,認為是女性的覺醒讓男性變成了二等公民,
女權主義讓人們忽視了父親的重要性等。


在霍奇柴爾德看來,不能把男性氣概是否衰退,建立在女性群體是否覺醒上。
首先她認為,不能忽略掉階層和種族的差異對性別差異的影響。
比如前面給出的數據中,那些困擾男孩的問題,很多也出現在低收入、少數族裔家庭中。
學校表現中的性別差異,在窮人中比富人中要明顯。

其次,上升的離婚率不只對男性造成影響,女性同樣受到波及。
但這會強化她們的自我供養的意識,加強她們的獨立性。

另外,社會變革有利於鼓勵女性進入高等教育,讓她們能獲得更多職場機會,
但並不意味著女性就成為主導性別。
相比同等高學歷和職業機會的男性,女性的工資水平只達到男性的四分之三。
在男性氣概出現危機的今天,女性在薪酬結構上的弱勢,仍然沒有得到平等的轉化。
霍奇柴爾德認為,應對可能出現的男性危機,應該從社會層面解決根本問題。
比如,政府撥款支持貧困家庭,建立藥物回收中心,公立學校主動提供教育服務,
控制飛漲的大學學費,創造就業機會等。讓問題男孩進入學校,贏得工作,
深度介入家庭生活,重塑勤奮、忠誠的價值觀,培養現代男性氣概,才是良性循環。

不過,霍奇柴爾德也提到,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做法,正在讓美國男性群體更加憂慮。
特朗普曾聲稱要恢復美國男人的藍領工作,但此後的政策並沒有和科技的發展進行平衡。
過去大部分歸於男性的藍領工作,現在都要用於機器人,大量男性重新失業。
而特朗普又提議,未來十年內要從高等教育中削減2000億美元,
這又會把很多人關在大學門外。
未來,更多男性會非常需要他們想要的工作,這會讓男性氣概更加迷失方向。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Male Trouble》作者:Arlie Russell Hochschild,見於:nybooks.com
《The Crisis in modern masculinity》作者:Pankaj Mishra,見於:The guardian.com



------------------------------------------------------
摘要:
男性群體似乎在衰落。
男孩會普遍覺得學習不重要,努力是不酷的。成績不好的男孩,比女孩更容易退學。
男孩很少被選為畢業典禮演講代表,這代表一種榮耀,而70%都是女孩。
這些現象,都可能導致男孩成長過程中的信心危機。

為什麼會這樣?電視節目《美國男人》的主持人卡爾森認為,
問題在於很多公眾人物現在過於關注女性,包括奧巴馬、希拉里、克林頓,
以及大學裡的性別研究專家。媒體對這一現像也保持沉默。
他認為,一種“男性氣概”,正從男性群體中消失。那是一種男人主宰自己命運的精神。
《男孩危機》的作者則認為,有一個趨勢值得注意:
高離婚率讓男孩和父親之間的接觸減少,這影響男性群體的成長。
因為在破碎的離婚家庭裡,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患上抑鬱症,
並表現出侵略性行為,甚至仇恨社會。這也會導致一個循環,
成長中父親缺席的男孩,長大後也可能在父親角色上不合格。
而在霍奇柴爾德看來,不能把男性氣概是否衰退,建立在女性群體是否覺醒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