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人人在說的科學教育究竟是什麼
如今,科學已經成了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重點內容。
第三是方法論。
在《人類簡史》這本書裡,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用認知革命
第四是價值觀。
而在今天,如果你把一個普通人帶到大亞灣核電站的反應堆面前,
如今,科學已經成了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重點內容。
很多家長都十分關心,科學教育究竟是什麼?
王立銘是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著名科普作者,也是一位科學家奶爸。
他在公眾號“WePlan童行計劃”寫了一篇文章,談了他對科學教育的理解。
王立銘認為,科學教育至少有四個遞進的內涵:技能、知識、方法論和價值觀。
第一是技能。
第一是技能。
王立銘說,
這是科學教育中最直接的。
學會用手機支付,搞清楚家裡的電器怎麼用,都屬於技能。
但他認為,技能是最沒必要專門學的,
或者說,對孩子進行科學教育時,不需要重視具體的技能。
比如,有家長認為,要從小給孩子買個iPad,讓孩子玩玩遊戲,
比如,有家長認為,要從小給孩子買個iPad,讓孩子玩玩遊戲,
學學怎麼操作,因為未來我們生活中會越來越多地用到平板觸摸設備。
但這種未雨綢繆其實是沒必要的。首先,如今科技產品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友好,
iPad上的應用和遊戲已經設計的對用戶非常友好了,
大多數時候,任何人上手試試就會用,沒必要專門學。
而且,科技的迭代速度非常快,今天我們覺得生活中必備的技能,
等孩子長大之後,有可能就用不上了。
第二是知識。
現在一提到科學教育,人們想到最多的可能是這個層面的內容。
一本講人體知識的科學繪本,基本上就是告訴你,
人有皮膚、骨骼、肌肉,分別長什麼樣子,等等。
和技能相比,科學知識的迭代速度慢多了,學的時候至少不用擔心過時。
比如,著名的神奇校車系列產品(The Magic School Bus),最早的書誕生於1986年,
比如,著名的神奇校車系列產品(The Magic School Bus),最早的書誕生於1986年,
動畫片誕生於1994年,已經有30多年了,而它裡面絕大多數的內容今天看起來都仍然成立。
但是,王立銘對這種停留在知識層面的科學教育不是很滿意。
但是,王立銘對這種停留在知識層面的科學教育不是很滿意。
他覺得,
對孩子們來說,這些內容只是一些必須記住的知識點。
他們不知道這些知識是怎麼發現的,
也沒有機會判斷這些知識到底對不對,因此只能先記住再說。
當然,王立銘也承認,
作為一個現代人,應該對自己和自己所處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的理解。
他真正想表達的是,孩子們用這種方法學習科學知識,是不是最好、最有效的。
第三是方法論。
王立銘表示,
我們希望孩子懂一點兒科學,除了因為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已經離不開科學之外,
可能還隱含著這樣一個想法:用科學的邏輯思考,用科學的方法驗證。
這樣的科學“方法論”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有力量的生活方式。這才是科學教育的核心要素。
在《人類簡史》這本書裡,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用認知革命
(出現人類智慧)、農業革命(人類開始定居、形成穩定的社會)
和科學革命這三個里程碑,概括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
王立銘說,科學革命指的不是某個特定的科學突破或者技術發明,
而是一整套認識世界的方法論——
利用觀察形成理論,在觀察和實驗中檢驗和修正理論,再利用理論積極地預測和改變世界。
王立銘認為,
王立銘認為,
如果只是簡單地學一些正確的科學知識,其實是很難幫孩子形成這樣一套科學方法論的。
畢竟孩子在學的過程中,
不是發自內心地提問,也不是很迫切地想知道答案,更不用說觀察驗證和總結了。
但是,如果我們從具體的知識點出發,多問一個問題,從“是什麼”走到“為什麼”,
比如問一句“為什麼說地球繞著太陽轉”,就立刻進入了科學方法論的範疇。
“為什麼”非常重要,它代表著科學思想是怎樣認識世界的。
這一整套方法論的教育,才是科學教育最核心的要素。
第四是價值觀。
王立銘說,
科學價值觀的核心,就是如何回答“為什麼”,
也就是說,要相信我們自己和我們所處的客觀世界,
從根本上是可以被認識、被理解、被改變的。
這是科學教育最高級的層面,也是王立銘最想傳遞給孩子的。
王立銘
王立銘
舉例說,一百多年前,照相機傳入中國,當時照相機體積很大,
中國人非常害怕,甚至覺得照相機能帶走人的靈魂。
有人可能會覺得可笑,但在當時是很自然的。
因為相機雖然看上去很簡單,它背後其實代表著歐洲科學數百年復興的成就,
比如光學、生物學和化學。那時候的中國人對科學一無所知,當然會覺得害怕。
而在今天,如果你把一個普通人帶到大亞灣核電站的反應堆面前,
他肯定也不理解裡面的結構和零件都是幹什麼的。
但他不會用陰謀論理解他看到的一切,
因為他從中學的課本裡學到了原子核結構,知道了一點兒核裂變知識,等等。
雖然理解了這些,普通人也沒辦法理解核反應堆的原理,
但他可以從這些基本知識出發,進行一些合理的推測,
不會對人類製造出這樣的機器感到奇怪。
王立銘覺得,這種信念就是科學的價值觀,而它建立在具體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論之上。
王立銘說,
王立銘說,
對於一部分孩子來說,他們將來可能會從事科技事業,
這種方法論和價值觀是他們推進科學和技術的邊界、改變世界的基礎。
對大部分不會直接從事科技事業的孩子來說,也需要這樣的方法論和價值觀,
更好地理解、認同和欣賞當今這個科技時代。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科學家奶爸解讀:人人都在說的科學教育,核心究竟是什麼? 》,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科學家奶爸解讀:人人都在說的科學教育,核心究竟是什麼? 》,
見於公眾號“WePlan童行計劃”。
---------------------
摘要:
1. 技能
這是科學教育中最直接的。
學會用手機支付,搞清楚家裡的電器怎麼用,都屬於技能。
但技能是最沒必要專門學的,或者說,對孩子進行科學教育時,不需要重視具體的技能。
2. 知識
現在一提到科學教育,人們想到最多的可能是這個層面的內容。
一本講人體知識的科學繪本,基本上就是告訴你,
人有皮膚、骨骼、肌肉,分別長什麼樣子,等等。
和技能相比,科學知識的迭代速度慢多了,學的時候至少不用擔心過時。
可是,這種停留在知識層面的科學教育並不適當。
對孩子們來說,這些內容只是一些必須記住的知識點。
他們不知道這些知識是怎麼發現的,
也沒有機會判斷這些知識到底對不對,因此只能先記住再說。
當然,作為一個現代人,應該對自己和自己所處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的理解。
但得思考孩子們用這種方法學習科學知識,是不是最好、最有效的。
3. 方法論
我們希望孩子懂一點兒科學,除了因為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已經離不開科學之外,
可能還隱含著這樣一個想法:用科學的邏輯思考,用科學的方法驗證。
這樣的科學“方法論”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有力量的生活方式。這才是科學教育的核心要素。
如果只是簡單地學一些正確的科學知識,其實是很難幫孩子形成這樣一套科學方法論的。
畢竟孩子在學的過程中,不是發自內心地提問,
也不是很迫切地想知道答案,更不用說觀察驗證和總結了。
但是,如果我們從具體的知識點出發,多問一個問題,從“是什麼”走到“為什麼”,
比如問一句“為什麼說地球繞著太陽轉”,就立刻進入了科學方法論的範疇。
“為什麼”非常重要,它代表著科學思想是怎樣認識世界的。
這一整套方法論的教育,才是科學教育最核心的要素。
4. 價值觀
科學價值觀的核心,就是如何回答“為什麼”,
也就是說,要相信我們自己和我們所處的客觀世界,
從根本上是可以被認識、被理解、被改變的。
這是科學教育最高級的層面,也是最應當傳遞給孩子的。
舉例說,一百多年前,照相機傳入中國,當時照相機體積很大,
中國人非常害怕,甚至覺得照相機能帶走人的靈魂。
有人可能會覺得可笑,但在當時是很自然的。
因為相機雖然看上去很簡單,它背後其實代表著歐洲科學數百年復興的成就,
比如光學、生物學和化學。那時候的中國人對科學一無所知,當然會覺得害怕。
而在今天,如果你把一個普通人帶到大亞灣核電站的反應堆面前,
他肯定也不理解裡面的結構和零件都是幹什麼的。
但他不會用陰謀論理解他看到的一切,
因為他從中學的課本裡學到了原子核結構,知道了一點兒核裂變知識,等等。
雖然理解了這些,普通人也沒辦法理解核反應堆的原理,
但他可以從這些基本知識出發,進行一些合理的推測,
不會對人類製造出這樣的機器感到奇怪。
這種信念就是科學的價值觀,而它建立在具體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論之上。
1. 技能
這是科學教育中最直接的。
學會用手機支付,搞清楚家裡的電器怎麼用,都屬於技能。
但技能是最沒必要專門學的,或者說,對孩子進行科學教育時,不需要重視具體的技能。
2. 知識
現在一提到科學教育,人們想到最多的可能是這個層面的內容。
一本講人體知識的科學繪本,基本上就是告訴你,
人有皮膚、骨骼、肌肉,分別長什麼樣子,等等。
和技能相比,科學知識的迭代速度慢多了,學的時候至少不用擔心過時。
可是,這種停留在知識層面的科學教育並不適當。
對孩子們來說,這些內容只是一些必須記住的知識點。
他們不知道這些知識是怎麼發現的,
也沒有機會判斷這些知識到底對不對,因此只能先記住再說。
當然,作為一個現代人,應該對自己和自己所處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的理解。
但得思考孩子們用這種方法學習科學知識,是不是最好、最有效的。
3. 方法論
我們希望孩子懂一點兒科學,除了因為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已經離不開科學之外,
可能還隱含著這樣一個想法:用科學的邏輯思考,用科學的方法驗證。
這樣的科學“方法論”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有力量的生活方式。這才是科學教育的核心要素。
如果只是簡單地學一些正確的科學知識,其實是很難幫孩子形成這樣一套科學方法論的。
畢竟孩子在學的過程中,不是發自內心地提問,
也不是很迫切地想知道答案,更不用說觀察驗證和總結了。
但是,如果我們從具體的知識點出發,多問一個問題,從“是什麼”走到“為什麼”,
比如問一句“為什麼說地球繞著太陽轉”,就立刻進入了科學方法論的範疇。
“為什麼”非常重要,它代表著科學思想是怎樣認識世界的。
這一整套方法論的教育,才是科學教育最核心的要素。
4. 價值觀
科學價值觀的核心,就是如何回答“為什麼”,
也就是說,要相信我們自己和我們所處的客觀世界,
從根本上是可以被認識、被理解、被改變的。
這是科學教育最高級的層面,也是最應當傳遞給孩子的。
舉例說,一百多年前,照相機傳入中國,當時照相機體積很大,
中國人非常害怕,甚至覺得照相機能帶走人的靈魂。
有人可能會覺得可笑,但在當時是很自然的。
因為相機雖然看上去很簡單,它背後其實代表著歐洲科學數百年復興的成就,
比如光學、生物學和化學。那時候的中國人對科學一無所知,當然會覺得害怕。
而在今天,如果你把一個普通人帶到大亞灣核電站的反應堆面前,
他肯定也不理解裡面的結構和零件都是幹什麼的。
但他不會用陰謀論理解他看到的一切,
因為他從中學的課本裡學到了原子核結構,知道了一點兒核裂變知識,等等。
雖然理解了這些,普通人也沒辦法理解核反應堆的原理,
但他可以從這些基本知識出發,進行一些合理的推測,
不會對人類製造出這樣的機器感到奇怪。
這種信念就是科學的價值觀,而它建立在具體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論之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