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只靠文字理解歷史太單薄
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是一名“科學大V”,他也被稱為“特別會講故事的博物學者”。
人類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穿衣服這個問題,十幾萬年前很難有文字記載。
這時我們可以用分子生物學家的“中性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
“中性理論”是說,大部分的基因突變既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壞,而是中性的,
它們並不會受到環境篩選的強烈影響,這些中性突變會隨著時間的推移,
以一個相對穩定的頻率積累在基因序列裡,通過積累的突變數量和已知的頻率,
就能推算出積累這些突變需要的時間。這就是分子生物學中的分子鐘效應。
在這個前提下,只要將兩個物種的基因放在一起對比,
觀察其突變造成的不同結果,就能推算兩個物種之間出現分化的時間。
那怎麼用這個方法推算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穿衣服的呢?
長期的地理隔離會造成生殖隔離,一種寄生蟲如果長期被困在不同的環境中,
並且因此無法彼此交流基因的話,就會漸漸分化成兩種寄生蟲。
比如,蝨子就分化成了頭蝨和陰蝨,
只要能弄清楚頭蝨和陰蝨是什麼時候分化的,就能知道人類是多久之前褪去身上的體毛的。
這個過程大概發生在120萬年前。
在古人類褪去體毛之後,蝨子很難在身體上沒有體毛的部位生存。
後來,一些頭蝨從頭髮裡掉出來,藏在了衣服裡,這一部分頭蝨慢慢分化成了體蝨,
也就是說,有了衣服就說明有了體蝨,有了體蝨就說明有了衣服。
最後的測定結果是,17萬年前,體蝨從頭蝨中分化出來,
這說明大約在17萬年前,古人類開始穿上了衣服。
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是一名“科學大V”,他也被稱為“特別會講故事的博物學者”。
隨著新書《進擊的智人:匱乏如何塑造世界與文明》的出版,他又多了一個作家的身份。
河森堡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自己是理科生,
很喜歡在解釋歷史的時候採用科學的方法。他相信一切文化背後都是以自然科學為底色的。
他舉例說,人類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穿衣服這個問題,十幾萬年前很難有文字記載。
這時我們可以用分子生物學家的“中性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
“中性理論”是說,大部分的基因突變既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壞,而是中性的,
它們並不會受到環境篩選的強烈影響,這些中性突變會隨著時間的推移,
以一個相對穩定的頻率積累在基因序列裡,通過積累的突變數量和已知的頻率,
就能推算出積累這些突變需要的時間。
這就是分子生物學中的分子鐘效應。
在這個前提下,只要將兩個物種的基因放在一起對比,
觀察其突變造成的不同結果,就能推算兩個物種之間出現分化的時間。
那怎麼用這個方法推算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穿衣服的呢?
那怎麼用這個方法推算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穿衣服的呢?
河森堡說,
長期的地理隔離會造成生殖隔離,一種寄生蟲如果長期被困在不同的環境中,
並且因此無法彼此交流基因的話,就會漸漸分化成兩種寄生蟲。
比如,蝨子就分化成了頭蝨和陰蝨,
只要能弄清楚頭蝨和陰蝨是什麼時候分化的,就能知道人類是多久之前褪去身上的體毛的。
這個過程大概發生在120萬年前。
在古人類褪去體毛之後,蝨子很難在身體上沒有體毛的部位生存。
後來,一些頭蝨從頭髮裡掉出來,藏在了衣服裡,這一部分頭蝨慢慢分化成了體蝨,
也就是說,有了衣服就說明有了體蝨,有了體蝨就說明有了衣服。
最後的測定結果是,17萬年前,體蝨從頭蝨中分化出來,
這說明大約在17萬年前,古人類開始穿上了衣服。
--------------------------------------
摘要:人類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穿衣服這個問題,十幾萬年前很難有文字記載。
這時我們可以用分子生物學家的“中性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
“中性理論”是說,大部分的基因突變既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壞,而是中性的,
它們並不會受到環境篩選的強烈影響,這些中性突變會隨著時間的推移,
以一個相對穩定的頻率積累在基因序列裡,通過積累的突變數量和已知的頻率,
就能推算出積累這些突變需要的時間。這就是分子生物學中的分子鐘效應。
在這個前提下,只要將兩個物種的基因放在一起對比,
觀察其突變造成的不同結果,就能推算兩個物種之間出現分化的時間。
那怎麼用這個方法推算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穿衣服的呢?
長期的地理隔離會造成生殖隔離,一種寄生蟲如果長期被困在不同的環境中,
並且因此無法彼此交流基因的話,就會漸漸分化成兩種寄生蟲。
比如,蝨子就分化成了頭蝨和陰蝨,
只要能弄清楚頭蝨和陰蝨是什麼時候分化的,就能知道人類是多久之前褪去身上的體毛的。
這個過程大概發生在120萬年前。
在古人類褪去體毛之後,蝨子很難在身體上沒有體毛的部位生存。
後來,一些頭蝨從頭髮裡掉出來,藏在了衣服裡,這一部分頭蝨慢慢分化成了體蝨,
也就是說,有了衣服就說明有了體蝨,有了體蝨就說明有了衣服。
最後的測定結果是,17萬年前,體蝨從頭蝨中分化出來,
這說明大約在17萬年前,古人類開始穿上了衣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