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新書:大師的工作方法(上)
川村元氣是日本知名的電影製作人,與此同時,他也是小說家,也會畫漫畫。
1. 山田洋次:工作從模仿開始
他剛進入電影圈時的老師是著名編劇橋本忍。
而橋本忍的老師是奠定了日本電影劇本基礎的伊丹萬作。
橋本忍說過:“伊丹萬作先生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編劇,
所以我決定完全不批評他,全盤接受他的一切。”
山田洋次感慨說:“拜師學藝也許就是這麼一回事,
在某個時期之前,就要盡可能像臨摹般惟妙惟肖地模仿。
這是一種學習的態度,任何專業領域的工作,都是從模仿師父開始的。”
山田洋次感慨說:
“在我們那個時代,大家整天都在批評別人的電影。
但漸漸上了年紀之後,才發現比起具備批判他人的聰穎,
覺得那部電影很不錯,進而產生迷戀的感覺更重要。
雖然罵那個傢伙是笨蛋,認定那部作品很糟糕聽起來很帥,
心情也很痛快,但其實這種喜歡批評的人,往往缺乏才華。”
2. 澤木耕太郎:外行的姿態和工匠的個性
澤木耕太郎是日本最知名的作家之一。
他寫的遊記《深夜特急》,被稱為背包客的聖經。
每一個要出國旅行的日本年輕人,幾乎都會先讀一下澤木耕太郎的《深夜特急》三部曲。
澤木耕太郎說,在35歲之前,他在工作上的標準是,要“創造出全新的東西”。
而在35歲之後,他在工作上遵循的原則變成了“不馬虎”。
他的代表作《深夜特急》是在39歲時候出版的。
那時候,他已經完成了旅行好幾年,
因此,對他來說,這並不是全新的工作,而是對以往的旅行進行回憶和記錄。
澤木說,他在寫作的時候會覺得:“誰會看這種東西?恐怕只有編輯和我的家人想看吧。”
但是,他認為自己有“所謂的工匠個性,無論做什麼都不會馬虎”,
所以也會全力以赴地去寫作。
澤木的另一個經驗是,保持外行的姿態。
這讓他可以自由地去切換自己的寫作領域,
既保持著外行的謙遜旁觀角度,同時又有工匠的高超技術。
3. 秋元康:刻意創造不同的環境
秋元康很早時就因為詞曲作者的身份而出名,此後也一直個性張揚。
他對別人的評價和嫉妒毫不在意。在他看來:
“別人的嫉妒是一種動力。如果無法愛上別人的嫉妒,就代表還太嫩了。
因為只要在工作上稍微有點成就,任何人都會被人在背後說三道四。
所以,無論中傷還是其他的(攻擊),都全盤接受,
然後繼續奮鬥,要藉由工作徹底翻轉,打敗對方。”
秋元康說:我在學生時代,就成為廣播節目的企劃,雖然是節目企劃,同時又是作詞家;
然後又跑去拍電影;拍了電影還不夠,又去拍廣告。
我之所以同時忙這麼多事,
是希望自己多開幾道門,不願意失去自己能夠不厭其煩做的事。
如果你想要進一步磨煉自己的才華,也必須刻意為自己創造不同的環境。”
他也經常對年輕人說,“不要完全變成被動接受工作。
一旦靠過去的資產,做那些閉著眼睛也能完成的工作,工作就失去了趣味。
所以必須斬斷鍊鎖。”
川村元氣是日本知名的電影製作人,與此同時,他也是小說家,也會畫漫畫。
他擔任製作人的電影包括《進擊的巨人》《寄生獸》《惡人》《告白》等。
2013年時,他用了一整年時間,拜訪了日本出生在1950年前後的12位大師,
2013年時,他用了一整年時間,拜訪了日本出生在1950年前後的12位大師,
他想要尋找自己的“安西教練”,去理解該如何工作。
安西教練是日本漫畫《灌籃高手》中的籃球教練,
他用過一種富有啟發性的領導風格,
帶領一支高中籃球隊進入了全日本高中籃球比賽的決賽。
川村說,他希望向這些大師們請教:當他們和自己相同年紀的時候,他們在想什麼?
他們在思考什麼?用什麼方式投入工作?
他們曾經為什麼事情感到痛苦,為什麼事情感到快樂?
最後,這12篇訪談結集成為一本書《大師熱愛的工作》。
我從這些訪談中挑選了八個我自己深受啟發的地方。
1.山田洋次:工作從模仿開始
山田洋次是日本電影大師,曾經獲得過亞洲電影終身成就獎,
1.山田洋次:工作從模仿開始
山田洋次是日本電影大師,曾經獲得過亞洲電影終身成就獎,
代表作包括《寅次郎的故事》《黃昏清兵衛》《東京家族》等。
他剛進入電影圈時的老師是著名編劇橋本忍。
而橋本忍的老師是奠定了日本電影劇本基礎的伊丹萬作。
橋本忍說過:“伊丹萬作先生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編劇,
所以我決定完全不批評他,全盤接受他的一切。”
山田洋次感慨說:“拜師學藝也許就是這麼一回事,
山田洋次感慨說:“拜師學藝也許就是這麼一回事,
在某個時期之前,就要盡可能像臨摹般惟妙惟肖地模仿。
這是一種學習的態度,任何專業領域的工作,都是從模仿師父開始的。”
山田洋次在20多歲時看了《羅馬假日》,看完之後他說:“就是一部文藝片而已。”
山田洋次在20多歲時看了《羅馬假日》,看完之後他說:“就是一部文藝片而已。”
結果前輩導演聽到之後,覺得這個年輕人好狂妄,就對他說:
“公主在記者會上,只說了冠冕堂皇的話,但觀眾卻聽到了隱藏在這些話背後的愛的呢喃。
那才叫表演,你再去看一次,好好學一學。”
於是,山田洋次就又去電影院看了一遍這個電影。
山田洋次感慨說:“在我們那個時代,大家整天都在批評別人的電影。
山田洋次感慨說:“在我們那個時代,大家整天都在批評別人的電影。
但漸漸上了年紀之後,才發現比起具備批判他人的聰穎,
覺得那部電影很不錯,進而產生迷戀的感覺更重要。
雖然罵那個傢伙是笨蛋,認定那部作品很糟糕聽起來很帥,
心情也很痛快,但其實這種喜歡批評的人,往往缺乏才華。”
2.澤木耕太郎:外行的姿態和工匠的個性
澤木耕太郎是日本最知名的作家之一。
2.澤木耕太郎:外行的姿態和工匠的個性
澤木耕太郎是日本最知名的作家之一。
他寫的遊記《深夜特急》,被稱為背包客的聖經。
每一個要出國旅行的日本年輕人,幾乎都會先讀一下澤木耕太郎的《深夜特急》三部曲。
澤木耕太郎說,在35歲之前,他在工作上的標準是,要“創造出全新的東西”。
澤木耕太郎說,在35歲之前,他在工作上的標準是,要“創造出全新的東西”。
而在35歲之後,他在工作上遵循的原則變成了“不馬虎”。
他的代表作《深夜特急》是在39歲時候出版的。
那時候,他已經完成了旅行好幾年,
因此,對他來說,這並不是全新的工作,而是對以往的旅行進行回憶和記錄。
澤木說,他在寫作的時候會覺得:“誰會看這種東西?恐怕只有編輯和我的家人想看吧。”
但是,他認為自己有“所謂的工匠個性,無論做什麼都不會馬虎”,
所以也會全力以赴地去寫作。
澤木的另一個經驗是,保持外行的姿態。
澤木的另一個經驗是,保持外行的姿態。
他認為,自己在所有方面都是外行,而且也會持續當外行,
沒有專業領域反而成為了他的最大的強項。
這讓他可以自由地去切換自己的寫作領域,
既保持著外行的謙遜旁觀角度,同時又有工匠的高超技術。
此外,澤木認為的理想的工作方式是,無論身處何處,都要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
此外,澤木認為的理想的工作方式是,無論身處何處,都要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
培養足夠的實力。這樣,當有人邀請你參加一個團隊時,你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3.杉本博司:要積極推銷自己
杉本博司是日本著名攝影師和藝術家。
杉本博司非常看重技術。他說,即使有很厲害的想法,如果缺乏表達技術,就無法傳達。
3.杉本博司:要積極推銷自己
杉本博司是日本著名攝影師和藝術家。
杉本博司非常看重技術。他說,即使有很厲害的想法,如果缺乏表達技術,就無法傳達。
因此,追求工匠等級的品質非常重要,所以他採取了靠技術讓人驚豔的作戰方法。
具體來說,必須達到只要讓人看一眼,就會想買的高品質。
除此之外,杉本博司認為,即便是藝術家,也需要巧妙地呈現自己和推銷自己。
除此之外,杉本博司認為,即便是藝術家,也需要巧妙地呈現自己和推銷自己。
他的觀點是:“世界上不可能有藝術家守株待兔地等待畫廊老闆主動上門。
每個人都必須思考邁向世界的方法和戰略,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無論是達芬奇,還是莫扎特,都曾經強烈地推銷自己。”
川村問杉本博司,你現在已經是世界級的藝術家了,應該不需要自我推銷了吧。
杉本博司認為不是這樣,因為之前在日本並沒有積極推銷,也沒有金主贊助,
川村問杉本博司,你現在已經是世界級的藝術家了,應該不需要自我推銷了吧。
杉本博司認為不是這樣,因為之前在日本並沒有積極推銷,也沒有金主贊助,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他的作品在日本完全沒有銷路。
4.秋元康:刻意創造不同的環境
秋元康是日本知名的作詞家、電影導演和製作人。
4.秋元康:刻意創造不同的環境
秋元康是日本知名的作詞家、電影導演和製作人。
現在他最著名的身份是,女子偶像團體AKB48的製作人。
秋元康很早時就因為詞曲作者的身份而出名,此後也一直個性張揚。
秋元康很早時就因為詞曲作者的身份而出名,此後也一直個性張揚。
他對別人的評價和嫉妒毫不在意。在他看來:
“別人的嫉妒是一種動力。如果無法愛上別人的嫉妒,就代表還太嫩了。
因為只要在工作上稍微有點成就,任何人都會被人在背後說三道四。
所以,無論中傷還是其他的(攻擊),都全盤接受,
然後繼續奮鬥,要藉由工作徹底翻轉,打敗對方。”
秋元康涉及的創作領域非常多,從歌詞、電影、小說,到推出偶像組合。
秋元康涉及的創作領域非常多,從歌詞、電影、小說,到推出偶像組合。
他對此的態度是:“應該在某個時間點走出(既有事業的)漩渦,把目光放長遠,
如果二十年後,自己想做的事情被別人搶走了,這才是無可挽回的懊惱。
我在學生時代,就成為廣播節目的企劃,雖然是節目企劃,同時又是作詞家;
然後又跑去拍電影;拍了電影還不夠,又去拍廣告。
我之所以同時忙這麼多事,是希望自己多開幾道門,不願意失去自己能夠不厭其煩做的事。
如果你想要進一步磨煉自己的才華,也必須刻意為自己創造不同的環境。”
因此,“有才華的人到了某個階段,都會覺得繼續留在這裡,即使百戰百勝也沒什麼意思。”
他也經常對年輕人說,“不要完全變成被動接受工作。
因此,“有才華的人到了某個階段,都會覺得繼續留在這裡,即使百戰百勝也沒什麼意思。”
他也經常對年輕人說,“不要完全變成被動接受工作。
一旦靠過去的資產,做那些閉著眼睛也能完成的工作,
工作就失去了趣味。所以必須斬斷鍊鎖。”
------------------------
摘要:1. 山田洋次:工作從模仿開始
他剛進入電影圈時的老師是著名編劇橋本忍。
而橋本忍的老師是奠定了日本電影劇本基礎的伊丹萬作。
橋本忍說過:“伊丹萬作先生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編劇,
所以我決定完全不批評他,全盤接受他的一切。”
山田洋次感慨說:“拜師學藝也許就是這麼一回事,
在某個時期之前,就要盡可能像臨摹般惟妙惟肖地模仿。
這是一種學習的態度,任何專業領域的工作,都是從模仿師父開始的。”
山田洋次感慨說:
“在我們那個時代,大家整天都在批評別人的電影。
但漸漸上了年紀之後,才發現比起具備批判他人的聰穎,
覺得那部電影很不錯,進而產生迷戀的感覺更重要。
雖然罵那個傢伙是笨蛋,認定那部作品很糟糕聽起來很帥,
心情也很痛快,但其實這種喜歡批評的人,往往缺乏才華。”
2. 澤木耕太郎:外行的姿態和工匠的個性
澤木耕太郎是日本最知名的作家之一。
他寫的遊記《深夜特急》,被稱為背包客的聖經。
每一個要出國旅行的日本年輕人,幾乎都會先讀一下澤木耕太郎的《深夜特急》三部曲。
澤木耕太郎說,在35歲之前,他在工作上的標準是,要“創造出全新的東西”。
而在35歲之後,他在工作上遵循的原則變成了“不馬虎”。
他的代表作《深夜特急》是在39歲時候出版的。
那時候,他已經完成了旅行好幾年,
因此,對他來說,這並不是全新的工作,而是對以往的旅行進行回憶和記錄。
澤木說,他在寫作的時候會覺得:“誰會看這種東西?恐怕只有編輯和我的家人想看吧。”
但是,他認為自己有“所謂的工匠個性,無論做什麼都不會馬虎”,
所以也會全力以赴地去寫作。
澤木的另一個經驗是,保持外行的姿態。
這讓他可以自由地去切換自己的寫作領域,
既保持著外行的謙遜旁觀角度,同時又有工匠的高超技術。
3. 秋元康:刻意創造不同的環境
秋元康很早時就因為詞曲作者的身份而出名,此後也一直個性張揚。
他對別人的評價和嫉妒毫不在意。在他看來:
“別人的嫉妒是一種動力。如果無法愛上別人的嫉妒,就代表還太嫩了。
因為只要在工作上稍微有點成就,任何人都會被人在背後說三道四。
所以,無論中傷還是其他的(攻擊),都全盤接受,
然後繼續奮鬥,要藉由工作徹底翻轉,打敗對方。”
秋元康說:我在學生時代,就成為廣播節目的企劃,雖然是節目企劃,同時又是作詞家;
然後又跑去拍電影;拍了電影還不夠,又去拍廣告。
我之所以同時忙這麼多事,
是希望自己多開幾道門,不願意失去自己能夠不厭其煩做的事。
如果你想要進一步磨煉自己的才華,也必須刻意為自己創造不同的環境。”
他也經常對年輕人說,“不要完全變成被動接受工作。
一旦靠過去的資產,做那些閉著眼睛也能完成的工作,工作就失去了趣味。
所以必須斬斷鍊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