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心理:如何擺脫消極的思維框架
心理學家認為,我們詮釋世界的方式非常重要。
第二個方法叫做故事激勵。
我們可以通過編輯自己的故事,擺脫消極的思維框架。
1. 書寫練習
人們一般會花很多時間忘記不好的事情,而不是花時間分析並找出其中的意義。
書寫練習解決了這個問題,它讓我們能夠退後一步,重新建構發生的事情。
所以下次遇到煩心事的時候,你不妨把它們寫出來。
2. 故事激勵
這種方法可以通過巧妙的暗示,將人們的敘述轉換到某個特定的路徑上。
如果給那些有自我挫敗感的大一新生這樣一個暗示:
“67%的大四學生說,他們在大一時,成績不如自己的預期。
62%的學生說,當他們讀到高年級時,成績比第一學期有了明顯的提升”,
這些新生在學期末的成績就會提高。
這麼做有效的原因在於,它通過改變敘述方式,
讓個人有了一種成長心態,讓人覺得成績就像肌肉,越用越強。
3. 做好事,成好人,它首先要做的是改變人們的行為
這個理念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
他提出,人們“可以通過實踐公正的行為而變得公正,
通過實踐自我控制而變得自控,通過作出英勇的行為而變得勇敢”。
換句話說,我們的行為會影響我們的想法。
比如,當我們做志願者的時候,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樂於助人,
從而改變想法,讓我們更有可能繼續做志願者。
這種方法告訴我們,行動是可以改變思想的。
人們最終形成了更可取的自我觀念,它能夠自我加強,從而引發持久的改變。
心理學家認為,我們詮釋世界的方式非常重要。
比如,一次數學考試沒考好,有人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夠聰明,心灰意冷;
有人可能覺得用錯了學習方法,下次繼續加油。
心理學家蒂莫西·威爾遜在《積極詮釋力》這本書裡說,
我們詮釋世界的方式很重要,如果我們能用健康的方法詮釋世界,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那我們應該怎樣詮釋世界呢?書裡提出了一種“故事編輯”的技術,
我們可以通過編輯自己的故事,擺脫消極的思維框架。 “故事編輯”具體來說有三種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書寫練習。
第一個方法是書寫練習。
這種放最早來源於社會心理學家詹姆斯·彭尼貝克的一個實驗。
在這個實驗裡,參加實驗的人被隨機分成兩組,
一組寫創傷經歷,一組寫日常經歷,比如每天都做了什麼。
從短期看,人們會覺得寫創傷經歷的感受是痛苦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失,這樣做的人在一些方面的情況會更好,
他們的免疫系統的功能有了改善,很少去醫院,
在大學的學習成績更優異,而且工作中也很少請假。
書裡說,
人們一般會花很多時間忘記不好的事情,而不是花時間分析並找出其中的意義。
書寫練習解決了這個問題,它讓我們能夠退後一步,重新建構發生的事情。
所以下次遇到煩心事的時候,你不妨把它們寫出來。
第二個方法叫做故事激勵。
這種方法可以通過巧妙的暗示,將人們的敘述轉換到某個特定的路徑上。
比如,威爾遜在研究中發現,
如果給那些有自我挫敗感的大一新生這樣一個暗示:
“67%的大四學生說,他們在大一時,成績不如自己的預期。
62%的學生說,當他們讀到高年級時,成績比第一學期有了明顯的提升”,
這些新生在學期末的成績就會提高。
這麼做有效的原因在於,它通過改變敘述方式,
讓個人有了一種成長心態,讓人覺得成績就像肌肉,越用越強。
第三個方法叫做“做好事,成好人”,它首先要做的是改變人們的行為。
第三個方法叫做“做好事,成好人”,它首先要做的是改變人們的行為。
這個理念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
他提出,人們“可以通過實踐公正的行為而變得公正,
通過實踐自我控制而變得自控,通過作出英勇的行為而變得勇敢”。
換句話說,我們的行為會影響我們的想法。
比如,當我們做志願者的時候,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樂於助人,
從而改變想法,讓我們更有可能繼續做志願者。
這種方法告訴我們,行動是可以改變思想的。
人們最終形成了更可取的自我觀念,它能夠自我加強,從而引發持久的改變。
---------------------------------
摘要:我們可以通過編輯自己的故事,擺脫消極的思維框架。
1. 書寫練習
人們一般會花很多時間忘記不好的事情,而不是花時間分析並找出其中的意義。
書寫練習解決了這個問題,它讓我們能夠退後一步,重新建構發生的事情。
所以下次遇到煩心事的時候,你不妨把它們寫出來。
2. 故事激勵
這種方法可以通過巧妙的暗示,將人們的敘述轉換到某個特定的路徑上。
如果給那些有自我挫敗感的大一新生這樣一個暗示:
“67%的大四學生說,他們在大一時,成績不如自己的預期。
62%的學生說,當他們讀到高年級時,成績比第一學期有了明顯的提升”,
這些新生在學期末的成績就會提高。
這麼做有效的原因在於,它通過改變敘述方式,
讓個人有了一種成長心態,讓人覺得成績就像肌肉,越用越強。
3. 做好事,成好人,它首先要做的是改變人們的行為
這個理念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
他提出,人們“可以通過實踐公正的行為而變得公正,
通過實踐自我控制而變得自控,通過作出英勇的行為而變得勇敢”。
換句話說,我們的行為會影響我們的想法。
比如,當我們做志願者的時候,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樂於助人,
從而改變想法,讓我們更有可能繼續做志願者。
這種方法告訴我們,行動是可以改變思想的。
人們最終形成了更可取的自我觀念,它能夠自我加強,從而引發持久的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