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31

❤內參-三個方法幫你輕鬆戒糖減肥

出處:三個方法幫你輕鬆戒糖減肥


什麼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呢?如果你的回答是脂肪,那就錯了。
《紐約時報》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
簡單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糖,才是肥胖流行的罪魁禍首。
人體可以合成的糖是有上限的,
如果攝入的糖太多,多的糖就會轉化成脂肪儲存到體內,引起肥胖,
而肥胖又會引起很多慢性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此外,長期高糖飲食,還會加快肝臟細胞儲存脂肪的速度,形成脂肪肝等。


那麼該怎麼避免這些危害呢?這裡介紹三個戒糖的方法。
第一,不喝甜味飲料。
調查顯示,美國人飲食中約47%的添加糖都來自甜味飲料,
而飲料中的糖都是毫無營養的卡路里。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糖的攝入量不應超過50克,
最好不超過25克,而一瓶450毫升的可樂中就含有52克糖。
如果你是為了攝取咖啡因而飲用碳酸飲料,那就換成茶或咖啡吧。
如果是為了享受碳酸的口感,那麼可以試著改喝無糖、零卡路里的氣泡水。

第二,注意早餐搭配。
在早餐時,不要被標榜為“健康”或“天然”的早餐食品騙了,
很多調味酸奶和玉米麥圈中都含有大量糖。
想要享用營養早餐,最好盡量多吃少糖或不含糖的穀物食品,
不想吃穀物,也可以選擇炒蛋、水果、原味酸奶和堅果等。

第三,查看調味品標籤。
和早餐食品一樣,醬料和調味品中添加的糖分也比你想像的要多。
例如,亨氏番茄醬的四種主要配料中,有兩種​​都是甜味劑。
看標籤時,除了要注意白砂糖以外,還可以看看有沒有其他隱藏的關鍵詞,
比如葡萄糖、果糖、蔗糖、玉米糖漿和濃縮甘蔗汁等。



------------------------
摘要:
簡單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糖,才是肥胖流行的罪魁禍首。
人體可以合成的糖是有上限的,
如果攝入的糖太多,多的糖就會轉化成脂肪儲存到體內,引起肥胖,
而肥胖又會引起很多慢性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此外,長期高糖飲食,還會加快肝臟細胞儲存脂肪的速度,形成脂肪肝等。

三個戒糖的方法。
1. 不喝甜味飲料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糖的攝入量不應超過50克,
 最好不超過25克,而一瓶450毫升的可樂中就含有52克糖。
 如果你是為了攝取咖啡因而飲用碳酸飲料,那就換成茶或咖啡吧。
 如果是為了享受碳酸的口感,那麼可以試著改喝無糖、零卡路里的氣泡水。
2. 注意早餐搭配
 想要享用營養早餐,最好盡量多吃少糖或不含糖的穀物食品,
 不想吃穀物,也可以選擇炒蛋、水果、原味酸奶和堅果等。
3. 查看調味品標籤
 看標籤時,除了要注意白砂糖以外,還可以看看有沒有其他隱藏的關鍵詞,
 比如葡萄糖、果糖、蔗糖、玉米糖漿和濃縮甘蔗汁等。

❤內參-洞察: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出處:洞察: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有沒有停下來想一想: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呢?
實驗心理學家培特•約翰森(Petter Johanson)在Ted演講中介紹了他的系列實驗,
約翰森表示,很可能,你並不了解自己的動機。


第一個實驗是這樣的:
約翰森邀請了一些實驗者,在他手裡的兩張照片中間,選擇更喜歡的那張。
事實上,約翰森每隻手都拿了AB兩張照片,
如果實驗者說他更喜歡A,他就把B遞給對方,讓對方說出喜歡這張的理由。

結果,超過八成的人都沒意識到自己選擇的照片被換了;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還能給出合理的解釋。
比如一位男生選擇了女生A的照片,約翰森把女生B的照片遞給他,
這位男生對著照片解釋說,我喜歡女生B是因為她看起來很有活力,耳環也很漂亮。
然而,他真正選擇的女生A,根本沒有戴耳環。


第二個實驗是在美國總統大選前,約翰遜做了一系列問卷調查,
詢問人們支持哪個黨派,以及對於關鍵社會議題的態度。
當調查對象填問卷的時候,測試者也偷偷地用完全相反的答案填一份新的問卷,
然後以檢查答案為藉口,換掉對方的答題紙。
接下來,測試者詢問調查對象,你每個題目為什麼會這樣回答。

根據最終的結果,有10%的人完全改變了自己的政治立場;
接近20%的人從堅定的政治立場變成了不確定。這個比例看起來似乎不大,
但是如果應用到真實世界的總統選舉中,恐怕會對投票結果造成很大的影響。


從這一系列的實驗中,我們可以得出哪些結論呢?


第一, 我們一直以為我們清楚明白自己的每個決定,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通過觀察事實然後自我合理化;

第二,我們應該注意所有和“為什麼”有關的問題。
大部分時候,人們對於一件事情的態度是很模糊的。
當你問他:“你為什麼還在做這份工作?”
請注意,很可能在你提問之前,
他對於這件事情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你的提問才讓他第一次做出了價值判斷;

第三,樂觀一點看,這系列實驗說明,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沒有那麼固執己見,我們的決策很容易被外部因素影響。
也就是說,如果你能讓反對者看到你的觀點,
並且認真思考你的動機,很有可能,對方會理解和接受你的想法;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其實我們並不了解自己本身。
我們不需要告訴自己做人需要始終如一,改變主意沒什麼大不了。


以上就是實驗心理學家約翰森帶給我們的啟發,希望對你有幫助。



--------------------------------
摘要:
實驗心理學家培特•約翰森(Petter Johanson)邀請了一些實驗者,
在他手裡的兩張照片中間,選擇更喜歡的那張。
事實上,約翰森每隻手都拿了AB兩張照片,
如果實驗者說他更喜歡A,他就把B遞給對方,讓對方說出喜歡這張的理由。

結果,超過八成的人都沒意識到自己選擇的照片被換了;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還能給出合理的解釋。
比如一位男生選擇了女生A的照片,約翰森把女生B的照片遞給他,
這位男生對著照片解釋說,我喜歡女生B是因為她看起來很有活力,耳環也很漂亮。
然而,他真正選擇的女生A,根本沒有戴耳環。

為什麼會這樣呢?
1. 我們一直以為我們清楚明白自己的每個決定,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通過觀察事實然後自我合理化。

2. 我們應該注意所有和“為什麼”有關的問題。
 大部分時候,人們對於一件事情的態度是很模糊的。
 當你問他:“你為什麼還在做這份工作?”
 請注意,很可能在你提問之前,
 他對於這件事情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你的提問才讓他第一次做出了價值判斷。

3.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沒有那麼固執己見,我們的決策很容易被外部因素影響。
 也就是說,如果你能讓反對者看到你的觀點,
 並且認真思考你的動機,很有可能,對方會理解和接受你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其實我們並不了解自己本身。
 我們不需要告訴自己做人需要始終如一,改變主意沒什麼大不了。

❤內參-如何利用認知偏差提高你的說服力

出處:如何利用認知偏差提高你的說服力


像喬布斯這樣的企業家,取得成功不是因為他們有獨創的想法,
而是擅長勸說別人跟他們一起去實現這些想法。
這是產品專家泰勒·奧迪恩(Tyler Odean)的觀點,
他如今是美國知名社交媒體Reddit的產品總監,
曾經長期擔任過谷歌瀏覽器Chrome的產品負責人。
在谷歌工作時,他憑藉自己的說服力管理工程師、設計師以及行政部門。
接受美國風險投資機構First Round Capital採訪時,
奧迪恩介紹了大腦如何處理信息、人們的5種認知偏差以及如何利用它們說服其他人。 
36氪編譯了採訪內容。


奧迪恩首先介紹了大腦處理信息的兩個系統模型。
大腦中的系統1處理的是簡單的事情:
感官輸入、自動的和不重要的決定、隨意的社交互動等。
大腦中的系統2處理的則是高階的、需要大腦邏輯處理的信息。
不妨把系統1想像成一個5歲孩子,
它要嘛堅信一些東西,要嘛堅決不信一些東西,不會出現模棱兩可的情況,
而系統2就像一個懷疑論者,總是在尋找證據,證明某些東西不是對的或者是不可信的。

在接受新信息或與人交流時,大多數人都會使用系統2做分析。
要想說服某個人,你需要盡可能多地和系統1進行交流。
奧迪恩說,創業者在與客戶、投資人、員工溝通時,應了解人們的認知偏差,
並利用這些偏差與對方的系統1交流。人們的認知偏差有5種:


第一,可得性偏差。
大腦是我們最重要的威脅探測器,如果你看到一個東西的次數越多,
你就越相信它不會傷害你,因為它到現在也沒有傷害你。
對於經常看到的事物,我們會感到非常舒服,包括想法。
奧迪恩說,人們最終會愛上自己的想法,這就需要我們經常提醒自己要去懷疑這一點。
或者你可以找一位處於不同行業或環境的朋友,詢問他對這個想法的真實態度。
創業者可以利用可得性偏差讓消費者盡可能地熟悉你的產品或品牌。


第二,錨定偏差
做決策時,人們最初看到的事物會成為他們的參照點,
一旦建立起來,這些參照點就很難改變。
奧迪恩說,創業者在定價或融資時,給出的第一個數字將會是你說出口的最重要的數字。
要確保這個數字引導的方向是你可以接受的。


第三,代表性偏差。
人們常常會創造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圖像或記憶來代表發生過的事情,
並根據圖像或記憶進行推理。
奧迪恩說,“人們只記得你給的信息中一些完全隨機的信息樣本”,
它們不會是最好的信息樣本,也不是你期望傳達的。
奧迪恩建議,
如果你想要傳遞一個信息,就只能以非常簡短的形式傳遞給對方,
而且要以不同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重複。
當需要記住的信息更少時,你的受眾就更容易記住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第四,連貫性偏差。
 “人們希望所有東西都能始終保持不變。
聰明的人能夠一直聰明,好人一直都是好人”,對於想法來說也是如此。
讓對方相信新信息能改變他們的思維,要比讓他們接受自己是錯的容易。
奧迪恩建議,當你試圖說服別人改變想法的時候,
你要把它描述成一種以正確的方式前進的機會,而不是讓對方承認過去的錯誤。


第五,框定偏差。
奧迪恩舉了一個例子幫你理解這點。
假設你有一杯熱水、一杯冷水和一杯溫水,
如果你將剛放入熱水中的手指放進溫水中,你就會感覺涼。
但把剛放入冷水中的手指放進溫水中,你就會感到很熱。
奧迪恩說,如果你沒有清晰的給出對比,
對方就會自行找到對比對象,這樣的結果就無法像你幫他們選的那樣有誘惑力了。

以上,就是產品專家泰勒·奧迪恩的分享,供你參考。


本期文章參考來源:《創業者如何讓自己更有說服力? 》,見於36氪。



-----------------------------
摘要:
人們的認知偏差有5種:
1. 可得性偏差(曝光效應)
 大腦是我們最重要的威脅探測器,如果你看到一個東西的次數越多,
 你就越相信它不會傷害你,因為它到現在也沒有傷害你。
 對於經常看到的事物,我們會感到非常舒服,包括想法。
2. 錨定偏差
 做決策時,人們最初看到的事物會成為他們的參照點,
 一旦建立起來,這些參照點就很難改變。
3. 代表性偏差
 人們常常會創造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圖像或記憶來代表發生過的事情,
 並根據圖像或記憶進行推理。
 如果你想要傳遞一個信息,就只能以非常簡短的形式傳遞給對方,
 而且要以不同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重複。
 當需要記住的信息更少時,你的受眾就更容易記住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4. 連貫性偏差
 人們希望所有東西都能始終保持不變。
 聰明的人能夠一直聰明,好人一直都是好人,對於想法來說也是如此。
 讓對方相信新信息能改變他們的思維,要比讓他們接受自己是錯的容易。

❤內參-郝景芳:提高孩子“逆商”的快樂教育

出處:郝景芳:提高孩子“逆商”的快樂教育


科幻作家郝景芳的本職工作是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做經濟研究,
她也非常關注兒童教育領域。
最近她在做調研的過程中,很多企業都對她提到了現在年輕一代非常缺乏抗挫折的能力。
郝景芳在她的個人公眾號上發表了文章,談到了抗挫折能力的根源——“快樂教育”。

郝景芳認為,年輕一代抗挫折能力差或者說“逆商”不夠,
問題並不在於快樂本身,快樂教育原則也沒錯,
而是在於有一些快樂教育只教給孩子隨心所欲,沒有教給孩子如何變得優秀。


郝景芳說:
“一個孩子進入真實世界,首先需要做到這個世界認可的勝任,
做到能夠讓自己按自己期望生活得優秀,然後才有空間和餘地隨心所欲。”
把快樂與學習對立起來,實際上混淆了兩種快樂:
不受約束的快樂和自我滿意的快樂。
前者往往是家長想把自己沒享受過的自由都給孩子,
但這種無人看管的自由快樂,一般持續不了太久就會厭倦。
而後者是因為自豪,因為實實在在體驗到自己的力量,因為看到自己的成長而持續地快樂。這兩種快樂孩子都需要。

郝景芳建議家長們不必低估孩子自身成長的力量。
她說:“每個孩子身體裡,與生俱來都帶有對自己的自豪。家
長需要做的是看見它,像一顆小小的種子一樣保護起來讓它發芽。
當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相信,他也會學著相信自己,進而期許更好的自己。”

在這樣的快樂教育中,家長也可以批評和管教,但它不等於壓抑和壓制。
這其中的區別是當你帶著挑剔和嫌棄管教,內心的話語是:
“這孩子怎麼這麼煩人?”“這孩子天生脾氣太差,得管。”
而帶著相信和期許管教,內心的話語是:
“不行,你完全能比這做得更好。”“你只是偶爾這樣,我相信你能更好。”
“你這麼棒,再做到這點,你就更棒了。”

每個孩子都期待自己被期許,期待他人認可自己的天賦,
期待看到自己的進步,期待在挫折與困境中有人能鍥而不捨地說
“別放棄,你可以的,你就差一點點了”。
一旦孩子感受過被人信任和自我進步的喜悅,
那麼他將不會把努力當作快樂的敵人,因為他能感受到自己的內在生命在生長。
那就是他未來抵抗困境、破繭成蝶的唯一力量,也是最長久的快樂源泉。


所以,總結起來,郝景芳認為,放手不管不等於快樂教育。
而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能為自己的成長而自豪才是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正確途徑。


----------------
摘要:
年輕一代抗挫折能力差或者說“逆商”不夠,
問題並不在於快樂本身,快樂教育原則也沒錯,
而是在於有一些快樂教育只教給孩子隨心所欲,沒有教給孩子如何變得優秀。

把快樂與學習對立起來,實際上混淆了兩種快樂:
不受約束的快樂和自我滿意的快樂。

前者往往是家長想把自己沒享受過的自由都給孩子,
但這種無人看管的自由快樂,一般持續不了太久就會厭倦。
而後者是因為自豪,因為實實在在體驗到自己的力量,因為看到自己的成長而持續地快樂。
這兩種快樂孩子都需要。

在這樣的快樂教育中,家長也可以批評和管教,但它不等於壓抑和壓制。
這其中的區別是當你帶著挑剔和嫌棄管教,內心的話語是:
“這孩子怎麼這麼煩人?”“這孩子天生脾氣太差,得管。”
而帶著相信和期許管教,內心的話語是:
“不行,你完全能比這做得更好。”“你只是偶爾這樣,我相信你能更好。”
“你這麼棒,再做到這點,你就更棒了。”

每個孩子都期待自己被期許,期待他人認可自己的天賦,
期待看到自己的進步,期待在挫折與困境中有人能鍥而不捨地說
“別放棄,你可以的,你就差一點點了”。
一旦孩子感受過被人信任和自我進步的喜悅,
那麼他將不會把努力當作快樂的敵人,因為他能感受到自己的內在生命在生長。
那就是他未來抵抗困境、破繭成蝶的唯一力量,也是最長久的快樂源泉。

2018/03/30

❤內參-如何快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出處:如何快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美國人類學家雷·博威斯特(Ray Birdwhistell)曾在研究中發現,
面對面交流時,語言傳遞的信息量大約佔總信息量的35%,
剩下的都通過非語言交流方式完成,比如表情、儀態和動作。
你給人的第一印象,通常也由非語言交流方式決定,
他們會通過這些推測你的社會地位、教育程度,進而決定接下來如何與你互動。
那麼,怎樣能在短時間內傳遞出好的非語言交流信息呢?

對於這個問題,
《魅力》一書作者、魅力與領導學專家奧利維亞·卡巴恩提出了一個“刻意模彷”原則:
當人們的服飾、外貌、舉止和言語都相似時,
會自然地推論彼此擁有共同的社會背景、教育程度和價值觀,就比較容易拉近距離。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快速給人留下親近、可信的印象,
模彷對方的肢體語言是最簡單的方法。


卡巴恩建議,
與人初次見面互動時,可以先仔細觀察對方,
比如坐姿,慢慢調整和對方一樣的姿勢;接著可以嘗試掌握對方的肢體習慣或動作,
比如對方是否會頻頻點頭、輕敲膝蓋,然後你就可以換個類似、但不必完全一樣的動作。


卡巴恩還提出了模彷對方肢體語言的的3個技巧:
第一,選擇性模彷,只做自然的動作,畢竟某些手勢男女有別;
第二,調整動作的強弱,如果對方做了一個誇張的手勢,
 你可以做小一點,慢慢調整動作與對方一致;
第三,延遲一會兒再模仿,對方做完動作後,
 過幾秒鐘再模彷,以免對方發覺,反而激怒對方。

卡巴恩說,一邊傾聽與觀察對方,一邊將肢體動作調整得和對方一致,
最終會在心理上達成效果,
就是當雙方的肢體語言趨向一致時,對方會不由自主地與你分享更多。
以上就是快速建立良好印象的方法。



---------------------------
摘要:
當人們的服飾、外貌、舉止和言語都相似時,
會自然地推論彼此擁有共同的社會背景、教育程度和價值觀,就比較容易拉近距離。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快速給人留下親近、可信的印象,
模彷對方的肢體語言是最簡單的方法。
1. 選擇性模彷,只做自然的動作,畢竟某些手勢男女有別;
2. 調整動作的強弱,如果對方做了一個誇張的手勢,
 你可以做小一點,慢慢調整動作與對方一致;
3. 延遲一會兒再模仿,對方做完動作後,
 過幾秒鐘再模彷,以免對方發覺,反而激怒對方。

❤內參-人體內的新器官

出處:人體內的新器官


以紐約大學為首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過去一直被科學家們忽視的人體新器官,
這個研究成果發表在權威科學刊物《自然》(Nature)雜誌上。
在研究報告中,科學家們首次建議把人體內的“間質組織”歸為一個完整的器官。
因為它擁有獨立的生理作用和構成部分,並執行著特殊任務,
就像人體中的心臟、肝臟一樣。

首先,我們先看看什麼是間質組織。
其實人體裡水的含量佔三分之二,大多數藏在細胞中,
剩餘的少量液體以“間質液”的形式儲存在人體中。
間質組織就是鏈接起這些四散在身體中的液體的塊狀和網狀組織,
它們遍布全身,在皮膚下、胃部、腸道、肺部、血管和肌肉內部都存在。
它由牢固的膠原蛋白和有彈性的彈性蛋白構成。

目前的研究成果發現,
間質組織與淋巴系統相連,它有運送白細胞的功能,相當於人體內的“高速公路”,
如果被惡性腫瘤細胞利用,癌細胞就會藉助它擴散到人體的其他部位。
所以對間質組織的進一步研究也會對癌症治療有所幫助,
比如未來可以通過查看間質液中癌細胞的含量來判斷癌症的患病情況。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也發現,當身體組織遭到外部衝擊時,
間質組織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保障身體器官、肌肉和血管不會分崩離析,
減輕它們遭受的傷害。


那麼,為什麼科學家們直到現在才發現間質組織呢?
這是因為受到傳統的人體組織研究方法的限制。
長期以來,科學家在解剖過程中,無意識地破壞了間質組織的結構,
當間質組織中的液體被排空,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它們只是一層簡單的連接組織。
這樣,科學家就從來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
而當以色列的兩位醫學博士給一個可能患有癌症的病人用激光內窺鏡檢查膽管時,
第一次注意到了活體的間質組織,並向紐約大學尋求解讀,最終這一新發現才得以實現。



----------------------------------
摘要:
科學家們首次建議把人體內的“間質組織”歸為一個完整的器官。
因為它擁有獨立的生理作用和構成部分,並執行著特殊任務,
就像人體中的心臟、肝臟一樣。

首先,我們先看看什麼是間質組織。
其實人體裡水的含量佔三分之二,大多數藏在細胞中,
剩餘的少量液體以“間質液”的形式儲存在人體中。
間質組織就是鏈接起這些四散在身體中的液體的塊狀和網狀組織,
它們遍布全身,在皮膚下、胃部、腸道、肺部、血管和肌肉內部都存在。
它由牢固的膠原蛋白和有彈性的彈性蛋白構成。

目前的研究成果發現,
間質組織與淋巴系統相連,它有運送白細胞的功能,相當於人體內的“高速公路”,
如果被惡性腫瘤細胞利用,癌細胞就會藉助它擴散到人體的其他部位。
所以對間質組織的進一步研究也會對癌症治療有所幫助,
比如未來可以通過查看間質液中癌細胞的含量來判斷癌症的患病情況。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也發現,當身體組織遭到外部衝擊時,
間質組織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
保障身體器官、肌肉和血管不會分崩離析,減輕它們遭受的傷害。

❤內參-升級頭腦風暴:更關注問題,而不是答案

出處:升級頭腦風暴:更關注問題,而不是答案


頭腦風暴是我們在討論問題中經常使用的方法。
但很多人使用頭腦風暴的方法常常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討論時,
要嘛有的人覺得自己的意見無關緊要就不發言了,要嘛一些擅長表達的人主導了整個討論。
有的研究就開始關注頭腦風暴的負面效果,
認為它限制了個人思考,反而會影響創造力的發揮。
 《哈佛商業評論》上的一篇文章認為,人們應該升級頭腦風暴的方式了。
具體來說,
就是要轉移關注點,把關注點從尋找答案轉移到提出問題上,這樣做可以激發創造力。


這篇文章的作者哈爾·格雷格森是麻省理工大學領導力中心的執行主任,
他在領導力及創新力的研究、諮詢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他在為上百個客戶提供諮詢服務時,
使用了一種他叫做“問題爆炸”(question burst)的方法。他的客戶有香奈兒、達能、
迪士尼、安永等著名公司。他總結了運用問題爆炸方法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問題的背景。這一步做的是正式討論之前的準備工作。
確定問題的背景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首先,確定一個要解決的難題
運用問題爆炸方法的關鍵就是圍繞著要解決的問題提問,
初始問題非常重要,
雖然沒有科學和嚴格的標準來評價哪個問題最重要,但有一個經驗性的做法可以參考:
如果想到一個問題讓你心跳加速,那麼這個問題就可以成為初始問題。

其次,找到合適的人參加討論
這些人最好和你有不同的思維模式,還要對你要解決的問題沒有很深的經驗。
這些人提問沒有禁忌,可以幫助你打破僵化思維,找到新的視角。

再次,簡要描述你的問題
要說明為什麼要解決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有什麼困難。
解釋和說明一定要非常簡要,以免束縛了別人的自由思考。

最後,要關注自己的心態變化。
心態對於解決問題有很大影響。積極的心態,有利於發揮創造性思維。
討論之前,先記錄下自己對難題的心態是什麼,討論後,再次記錄自己的心態。
這樣一對比就能發現討論對自己的影響。
問題爆炸法的目的不僅是發現好的問題,還在於它能幫你改善面對問題的心態。


第二步,頭腦風暴,發散提問
在4分鐘的時間內,讓討論者圍繞問題盡可能多地提問,至少要提出15個問題。
問題的數量才是最重要的。提問的時候,要堅持兩項重要規則:
其一,只能提問,不要試圖回答問題;其二,提問時不要鋪墊和解釋。

4分鐘和15個問題,這些數字沒有什麼特別複雜的原因,
但設置時間、數量限制有以下幾個好處: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短時間可以保證提問的效率
比較短的時間還可以防止有人試圖回答問題,讓人專注於提問;
提前確定清晰的目標可以營造出一定的壓力感,有利於創新。

別人提問的時候,你一定要把每個問題都一字不差地記下來。
之後,還要向提問者確認,確保記錄的準確性。
任何增減都可能導致你錯過或者沒有聽明白,或者會讓你想迴避問題。
記錄完問題之後,你可以對照別人提出的問題寫下自己的疑問,
這樣,你就可以發現自己的思維慣性。

4分鐘討論結束後,還要注意記錄心態的變化。不要低估心態的重要性。
如果討論後心態並沒有好轉,可以隔一段時間再次嘗試用問題爆炸法。


第三步,確定一項任務動手行動。
你需要仔細研究記下的問題,選擇一個和你思維不同,甚至讓你感到不舒服的問題。
圍繞這個問題,發掘你認為這個問題重要的原因,探索問題的本質。總之,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要帶著新發現的視角,關注要做的事和所需要的條件。
這樣做,你可以堅定自己處理問題的決心,拓寬潛在解決方案的範圍。
要記住,問題爆炸法雖然是發現新思路的好方法,但行動才能真正解決你的問題。


經過這三步就完成了一次使用問題爆炸方法的頭腦風暴。
練習一次也許你就能體會到價值,但最好針對某個論題使用三次或者更多次這種方法。
一定要在組織中培養鼓勵提問的文化,反復運用問題爆炸法,把提問固化為習慣。
學會提問看起來很容易,但實際上非常不容易。
這是因為我們的教育環境和競爭環境都不鼓勵提問。
在傳統的教育中,人們普遍認為善於回答問題的人更優秀,而不是經常提問的人更優秀。
組織通常也是抑制提問的,因為組織中的權威認為,承認無知會損害他們的威信。
只有認識到困難,你才會有意識地練習提問,把提問變成習慣。


總之,運用問題爆炸的方法就是和別人一起,圍繞要解決的問題提問。
這樣可以發現被忽略的全新視角,找到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以上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文參考來源:《頭腦風暴升級》,見於《哈佛商業評論》。



--------------------------------
摘要:
就是要轉移關注點,把關注點從尋找答案轉移到提出問題上,這樣做可以激發創造力。
1. 確定問題的背景
 (1)確定一個要解決的難題
  初始問題非常重要,
  雖然沒有科學和嚴格的標準來評價哪個問題最重要,但有一個經驗性的做法可以參考:
  如果想到一個問題讓你心跳加速,那麼這個問題就可以成為初始問題。
 (2)找到合適的人參加討論
  這些人最好和你有不同的思維模式,還要對你要解決的問題沒有很深的經驗。
  這些人提問沒有禁忌,可以幫助你打破僵化思維,找到新的視角。
 (3)簡要描述你的問題
  解釋和說明一定要非常簡要,以免束縛了別人的自由思考。
 (4)要關注自己的心態變化
  討論之前,先記錄下自己對難題的心態是什麼,討論後,再次記錄自己的心態。
  這樣一對比就能發現討論對自己的影響。
  問題爆炸法的目的不僅是發現好的問題,還在於它能幫你改善面對問題的心態。
2. 頭腦風暴,發散提問
 在4分鐘的時間內,讓討論者圍繞問題盡可能多地提問,至少要提出15個問題。
 問題的數量才是最重要的。提問的時候,要堅持兩項重要規則:
 其一,只能提問,不要試圖回答問題;其二,提問時不要鋪墊和解釋。
 4分鐘和15個問題,這些數字沒有什麼特別複雜的原因,
 但設置時間、數量限制有以下幾個好處: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短時間可以保證提問的效率;
 別人提問的時候,你一定要把每個問題都一字不差地記下來。
 之後,還要向提問者確認,確保記錄的準確性。
3. 確定一項任務動手行動
 你需要仔細研究記下的問題,選擇一個和你思維不同,甚至讓你感到不舒服的問題。
 圍繞這個問題,發掘你認為這個問題重要的原因,探索問題的本質。

 總之,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要帶著新發現的視角,關注要做的事和所需要的條件。
 在傳統的教育中,人們普遍認為善於回答問題的人更優秀,而不是經常提問的人更優秀。
 組織通常也是抑制提問的,因為組織中的權威認為,承認無知會損害他們的威信。
 只有認識到困難,你才會有意識地練習提問,把提問變成習慣。

❤內參-方法:與孩子一起讀書的3個建議

出處:方法:與孩子一起讀書的3個建議


書評家黎戈最近出版了一本親子圖書,
叫做《小鳥睡在我身旁》,她在書裡分享了和女兒一起讀書的經驗。
在接受好奇心日報採訪時,黎戈認為,親子閱讀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各玩各的”。


她給了家長三個建議,分別是:
第一,讓孩子自己選擇讀什麼。
孩子的閱讀興趣往往是十分廣泛的,家長不用刻意安排書單,
只要盡可能地多買書,讓孩子閱讀時有得選。
當他們開始明顯挑某一類書看時,就能逐漸摸索出閱讀興趣,培養出自己的閱讀體系了。


第二,要相信孩子的審美能力。
即使在你看來孩子讀的書不那麼正經,也不用過多干預。他們自己就能鑑別好壞。
黎戈女兒所在的學校就流行過恐怖古堡小說。
孩子們很痴迷,哪怕看完晚上會做噩夢,也還是要看。
但等到熱度過去,孩子也發現這類書其實沒什麼意思。
這是一種自然的淘汰和成長,家長不用擔心。


第三,給孩子表達的空間,不要施展家長權威。
在黎戈看來,
家長想要說服孩子,這其實是在孩子身上找存在感。
一個優秀的家長,越是愛孩子,
就越應該把自己從孩子身上拉開,不要把自己強加給孩子。
有時候,她和女兒也會交流對同一個作者、同一本書的看法。兩人的評價往往不同。
黎戈的處理方式就是 “各玩各的”。
其實,人的理解力和年齡關係不大,平等交流有時還能對大人有所啟發。


以上就是黎戈的親子閱讀方法,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幫助你和孩子更愉快地一起讀書。



--------------------------
摘要:
1. 讓孩子自己選擇讀什麼
 孩子的閱讀興趣往往是十分廣泛的,家長不用刻意安排書單,
 只要盡可能地多買書,讓孩子閱讀時有得選。
 當他們開始明顯挑某一類書看時,就能逐漸摸索出閱讀興趣,培養出自己的閱讀體系了。
2. 要相信孩子的審美能力
 即使在你看來孩子讀的書不那麼正經,也不用過多干預。他們自己就能鑑別好壞。
 黎戈女兒所在的學校就流行過恐怖古堡小說。
 孩子們很痴迷,哪怕看完晚上會做噩夢,也還是要看。
 但等到熱度過去,孩子也發現這類書其實沒什麼意思。
 這是一種自然的淘汰和成長,家長不用擔心。
3. 給孩子表達的空間,不要施展家長權威
 家長想要說服孩子,這其實是在孩子身上找存在感。
 一個優秀的家長,越是愛孩子,
 就越應該把自己從孩子身上拉開,不要把自己強加給孩子。
 最好處理方式就是 “各玩各的”。

 其實,人的理解力和年齡關係不大,平等交流有時還能對大人有所啟發。

2018/03/29

❤內參-觀點:“內疚”與“同情心”一樣重要

出處:觀點:“內疚”與“同情心”一樣重要


如今人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非常推崇“共情”,強調換位思考的重要性,讓孩子學會分享。
但是美國《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說,有些心理學家認為,
這會讓人忽視另一種有價值的情緒,那就是“內疚”。好奇心日報編譯了這篇文章的內容。


研究人員用一個實驗來說明內疚的本質。
他們找了一些2-3歲的小孩子,讓這些孩子在積木旁邊玩。
當積木倒塌的時候,研究人員故意表現出傷心。
結果發現,2歲的小孩基本都會表示同情,
但3歲孩子的反應則取決於他們是否認為是自己碰倒了積木。

心理學家認為,這個實驗說明,“責任感”是內疚和良知的來源。
跟悲傷、恐懼和憤怒這些情緒相比,內疚形成的時間更晚,而且跟社會道德規範有關。
社會一直把內疚看做一種沉重的負面情緒,而忽視了它的正面意義。
其實,一種情緒往往跟語境有關,就算是嫉妒和憤怒,也在幫我們保持對不平等的敏感。
所以,我們應該像重視“同情心”一樣重視“內疚感”。

總之,心理學家相信,內疚可以成為當今社會的黏合劑。
因為它能讓人們把視角轉向自身,這樣大家就能團結在一起。
也許,善待別人的基礎,就是首先要認真對待自己。



----------------------
摘要:
研究人員用一個實驗來說明內疚的本質。
他們找了一些2-3歲的小孩子,讓這些孩子在積木旁邊玩。
當積木倒塌的時候,研究人員故意表現出傷心。
結果發現,2歲的小孩基本都會表示同情,
但3歲孩子的反應則取決於他們是否認為是自己碰倒了積木。

心理學家認為,這個實驗說明,“責任感”是內疚和良知的來源。
跟悲傷、恐懼和憤怒這些情緒相比,內疚形成的時間更晚,而且跟社會道德規範有關。
社會一直把內疚看做一種沉重的負面情緒,而忽視了它的正面意義。
其實,一種情緒往往跟語境有關,就算是嫉妒和憤怒,也在幫我們保持對不平等的敏感。
所以,我們應該像重視“同情心”一樣重視“內疚感”。

❤內參-余華:對我影響最大的三位作家

出處:余華:對我影響最大的三位作家


著名作家余華在與英國布克獎獲得主、澳大利亞作家理查德·弗蘭納根對談時,
談到了對他影響最大的三位作家。 《中國青年報》整理了部分對談內容。


影響余華的第一位老師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從川端康成那裡,余華學到瞭如何描寫細部(細節),
“細部能傳達出小說具有生命力的那些東西”。

不過,余華也發現,年輕時長期學習一個作家,
會捆住自身創作的手腳,感覺自己的小說“越寫越差”。
陷在川端康成的“陷阱”裡時,他又讀到了卡夫卡的作品《鄉村醫生》,
“我讀完以後就傻了,那裡邊的一匹馬想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那麼地自由,所以我就知道該如何寫作了”。

余華的第三位“老師”,是美國小說家威廉·福克納。
他從福克納的短篇小說裡學到瞭如何實現“心理描寫”。
他發現福克納進行“心理描寫”的方法其實很簡單,
比如,“需要心理描寫的時候,讓一個人的心臟停止跳動,
讓他的眼睛睜開,把用殺人者麻木的眼光所看到的事物羅列出來,
這就把殺人者那種內心的狀態非常準確地表現出來了。”


曾有日本記者問余華,
既然他把川端康成當作老師,為何兩人的語言風格截然不同?
川端康成的小說語言優美,而余華小說中的語言比較粗俗。余華的回答是:
“當一個作家對另外一個作家產生影響的時候,就好比是陽光對樹木產生了影響一樣。
但重要的是,當樹木在接受陽光影響的時候,
是以樹木的方式在成長,不是以陽光的方式在成長,
所以川端康成就教出了像我這樣的一個學生。”


余華還談到作家的靈感來源。
他認為:
“靈感不是你等待來的,靈感像拳擊比賽一樣的,它想打倒你,
你想打倒它,最後你把它打敗,靈感才會來。” 
他感慨說,如果一個人想要從事寫作,唯一的路徑就是每天枯坐在書桌前,
耐心堅持寫三到四個小時,“只要你坐一年下來,你就是一個很好的作家。”



-------------------------
摘要:
影響余華的第一位老師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從川端康成那裡,余華學到瞭如何描寫細部(細節),
“細部能傳達出小說具有生命力的那些東西”。

不過,余華也發現,年輕時長期學習一個作家,
會捆住自身創作的手腳,感覺自己的小說“越寫越差”。
陷在川端康成的“陷阱”裡時,他又讀到了卡夫卡的作品《鄉村醫生》,
“我讀完以後就傻了,那裡邊的一匹馬想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那麼地自由,所以我就知道該如何寫作了”。

余華的第三位“老師”,是美國小說家威廉·福克納。
他從福克納的短篇小說裡學到瞭如何實現“心理描寫”。
他發現福克納進行“心理描寫”的方法其實很簡單,
比如,“需要心理描寫的時候,讓一個人的心臟停止跳動,
讓他的眼睛睜開,把用殺人者麻木的眼光所看到的事物羅列出來,
這就把殺人者那種內心的狀態非常準確地表現出來了。”

如果一個人想要從事寫作,唯一的路徑就是每天枯坐在書桌前,
耐心堅持寫三到四個小時,“只要你坐一年下來,你就是一個很好的作家。

2018/03/28

❤內參-如何管理你的網絡社交形象?

出處:如何管理你的網絡社交形象?


很多人認為,無論是微信朋友圈還是微博,都是自己的私人空間,可以隨心所欲地更新。
但是在得到精品課《如何成為社交高手·女性篇》主理人林特特看來,
公之於眾的一切都是營銷,是你社交形象的一部分。 
3月26號,林特特做客得到直播間,和廣大用戶分享了管理網絡社交形象的3個原則。


第一,管好網名、頭像、簽名檔。
林特特認為,
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當作一個品牌來管理。
網名,就是你的商標名,頭像是商標最直觀的展現,
簽名檔是你的用戶說明,不要有明顯的惡趣味,也不要隨意變化。
設想一下有這樣一名求職者,
她加上了應聘企業老闆本人的微信,應聘的是辦公室文員的工作。
她的簡歷原本無懈可擊,但她的網名是“王思聰是我老公”,
頭像中的她,面容姣好,但頭髮五顏六色。
這樣的形象,用於向所有人公開的網絡平台上,是減分的。


第二,有策略地更新公共空間。
儘管微博、朋友圈、QQ空間是每個人的自留地,
但每一則更新,都是你為自己社交形象增加的細節,是別人了解你的入口。
因此,不要在公共空間洩露像隱私一樣的機密,發洩你個人的負面情緒。


第三,向精準社交目標每天投放一份簡報。
一個人就是自己的媒體,
你要有意識地向精準的社交對象投放一份簡報,最好能做到每天出版。
比如說,你要經常想像自己是一個陌生人,
第一次打開你的公共空間,用完全陌生的眼光打量自己,
根據你公共空間裡所有信息匯總得出的形象,是不是你自己理想的個人形象。
別虛偽,但一定要懂技巧,用技巧來更新對自己的說明,
把那些不能擺在檯面上的話,藏在技巧中,讓對方舒服地懂,是管理網絡社交形象的目的。



---------------------------------
摘要:
1. 管好網名、頭像、簽名檔
 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當作一個品牌來管理。
 網名,就是你的商標名,頭像是商標最直觀的展現,
 簽名檔是你的用戶說明,不要有明顯的惡趣味,也不要隨意變化。
 設想一下有這樣一名求職者,
 她加上了應聘企業老闆本人的微信,應聘的是辦公室文員的工作。
 她的簡歷原本無懈可擊,但她的網名是“王思聰是我老公”,
 頭像中的她,面容姣好,但頭髮五顏六色。
 這樣的形象,用於向所有人公開的網絡平台上,是減分的。
2. 有策略地更新公共空間
 儘管微博、朋友圈、QQ空間是每個人的自留地,
 但每一則更新,都是你為自己社交形象增加的細節,是別人了解你的入口。
 因此,不要在公共空間洩露像隱私一樣的機密,發洩你個人的負面情緒。
3. 向精準社交目標每天投放一份簡報
 一個人就是自己的媒體,
 你要有意識地向精準的社交對象投放一份簡報,最好能做到每天出版。

 比如說,你要經常想像自己是一個陌生人,
 第一次打開你的公共空間,用完全陌生的眼光打量自己,
 根據你公共空間裡所有信息匯總得出的形象,是不是你自己理想的個人形象。
 別虛偽,但一定要懂技巧,用技巧來更新對自己的說明,
 把那些不能擺在檯面上的話,藏在技巧中,
 讓對方舒服地懂,是管理網絡社交形象的目的。

❤內參-怎樣和抑鬱的朋友相處

出處:怎樣和抑鬱的朋友相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全球抑鬱症患者的數量已經超過300萬,
抑鬱也成了都市年輕人常見的心理問題。喜劇演員比爾·博耐特(Bill Bernat)在Ted演講上,
根據自己親身經歷,提出了和抑鬱朋友打交道的4個建議。


第一,不要用“過去了就好了”這類的話進行安慰。
 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會為了一些生活中的小事陷入低沉。
 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讓抑鬱症患者無法克服心理障礙的就是抑鬱本身。
 抑鬱症是需要藥物治療康復的疾病,告訴他們“過去了就好了”,
 和像對癌症患者說“過去了就好了”一樣無濟於事。


第二,不要試圖拼命治愈抑鬱者患者
 有些熱心人會想方設法鼓勵抑鬱中的朋友走出來,
 不停地噓寒問暖、搞熱鬧的派對、甚至帶他們去吃甜品。
 事實上,當你努力試圖治愈抑鬱症患者的時候,他們反而感覺壓力更大了。


第三,用正常的口吻和他們說話
博耐特強調,
 抑鬱症不會減少抑鬱症患者和人交流的渴望,只是弱化了他們溝通的能力。
 很多人在面對抑鬱的朋友時,說話會格外小心翼翼,
 或者故意用一種比較悲傷的口吻,這樣對方會感覺更加難受。


第四,讓他們參與到你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邀請他們幫你一點小忙,幫你搬家或者做飯。
 有些人會誤以為抑鬱症患者會更喜歡獨處,
 事實上,他們更希望自己是一個對他人有用的人。


希望這幾個建議,能讓你更好地和抑鬱的朋友相處。



-------------------------------
摘要:
1. 不要用“過去了就好了”這類的話進行安慰
 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會為了一些生活中的小事陷入低沉。
 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讓抑鬱症患者無法克服心理障礙的就是抑鬱本身。
 抑鬱症是需要藥物治療康復的疾病,告訴他們“過去了就好了”,
 和像對癌症患者說“過去了就好了”一樣無濟於事。
2. 不要試圖拼命治愈抑鬱者患者
 有些熱心人會想方設法鼓勵抑鬱中的朋友走出來,
 不停地噓寒問暖、搞熱鬧的派對、甚至帶他們去吃甜品。
 事實上,當你努力試圖治愈抑鬱症患者的時候,他們反而感覺壓力更大了。
3. 用正常的口吻和他們說話
 抑鬱症不會減少抑鬱症患者和人交流的渴望,只是弱化了他們溝通的能力。
 很多人在面對抑鬱的朋友時,說話會格外小心翼翼,
 或者故意用一種比較悲傷的口吻,這樣對方會感覺更加難受。
4. 讓他們參與到你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邀請他們幫你一點小忙,幫你搬家或者做飯。
 有些人會誤以為抑鬱症患者會更喜歡獨處,
 事實上,他們更希望自己是一個對他人有用的人。

❤內參-人人在說的科學教育究竟是什麼

出處:人人在說的科學教育究竟是什麼


如今,科學已經成了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重點內容。
很多家長都十分關心,科學教育究竟是什麼?
王立銘是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著名科普作者,也是一位科學家奶爸。
他在公眾號“WePlan童行計劃”寫了一篇文章,談了他對科學教育的理解。
王立銘認為,科學教育至少有四個遞進的內涵:技能、知識、方法論和價值觀。


第一是技能
王立銘說,
這是科學教育中最直接的。
學會用手機支付,搞清楚家裡的電器怎麼用,都屬於技能。
但他認為,技能是最沒必要專門學的,
或者說,對孩子進行科學教育時,不需要重視具體的技能。

比如,有家長認為,要從小給孩子買個iPad,讓孩子玩玩遊戲,
學學怎麼操作,因為未來我們生活中會越來越多地用到平板觸摸設備。
但這種未雨綢繆其實是沒必要的。首先,如今科技產品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友好,
iPad上的應用和遊戲已經設計的對用戶非常友好了,
大多數時候,任何人上手試試就會用,沒必要專門學。
而且,科技的迭代速度非常快,今天我們覺得生活中必備的技能,
等孩子長大之後,有可能就用不上了。

第二是知識
現在一提到科學教育,人們想到最多的可能是這個層面的內容。
一本講人體知識的科學繪本,基本上就是告訴你,
人有皮膚、骨骼、肌肉,分別長什麼樣子,等等。
和技能相比,科學知識的迭代速度慢多了,學的時候至少不用擔心過時。

比如,著名的神奇校車系列產品(The Magic Sc​​hool Bus),最早的書誕生於1986年,
動畫片誕生於1994年,已經有30多年了,而它裡面絕大多數的內容今天看起來都仍然成立。

但是,王立銘對這種停留在知識層面的科學教育不是很滿意。
他覺得,
對孩子們來說,這些內容只是一些必須記住的知識點。
他們不知道這些知識是怎麼發現的,
也沒有機會判斷這些知識到底對不對,因此只能先記住再說。
當然,王立銘也承認,
作為一個現代人,應該對自己和自己所處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的理解。
他真正想表達的是,孩子們用這種方法學習科學知識,是不是最好、最有效的。


第三是方法論
王立銘表示,
我們希望孩子懂一點兒科學,除了因為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已經離不開科學之外,
可能還隱含著這樣一個想法:用科學的邏輯思考,用科學的方法驗證。
這樣的科學“方法論”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有力量的生活方式。這才是科學教育的核心要素。

在《人類簡史》這本書裡,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用認知革命
(出現人類智慧)、農業革命(人類開始定居、形成穩定的社會)
和科學革命這三個里程碑,概括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
王立銘說,科學革命指的不是某個特定的科學突破或者技術發明,
而是一整套認識世界的方法論——
利用觀察形成理論,在觀察和實驗中檢驗和修正理論,再利用理論積極地預測和改變世界。

王立銘認為,
如果只是簡單地學一些正確的科學知識,其實是很難幫孩子形成這樣一套科學方法論的。
畢竟孩子在學的過程中,
不是發自內心地提問,也不是很迫切地想知道答案,更不用說觀察驗證和總結了。
但是,如果我們從具體的知識點出發,多問一個問題,從“是什麼”走到“為什麼”,
比如問一句“為什麼說地球繞著太陽轉”,就立刻進入了科學方法論的範疇。
 “為什麼”非常重要,它代表著科學思想是怎樣認識世界的。
這一整套方法論的教育,才是科學教育最核心的要素。

第四是價值觀
王立銘說,
科學價值觀的核心,就是如何回答“為什麼”,
也就是說,要相信我們自己和我們所處的客觀世界,
從根本上是可以被認識、被理解、被改變的。
這是科學教育最高級的層面,也是王立銘最想傳遞給孩子的。
王立銘
舉例說,一百多年前,照相機傳入中國,當時照相機體積很大,
中國人非常害怕,甚至覺得照相機能帶走人的靈魂。
有人可能會覺得可笑,但在當時是很自然的。
因為相機雖然看上去很簡單,它背後其實代表著歐洲科學數百年復興的成就,
比如光學、生物學和化學。那時候的中國人對科學一無所知,當然會覺得害怕。

而在今天,如果你把一個普通人帶到大亞灣核電站的反應堆面前,
他肯定也不理解裡面的結構和零件都是幹什麼的。
但他不會用陰謀論理解他看到的一切,
因為他從中學的課本裡學到了原子核結構,知道了一點兒核裂變知識,等等。
雖然理解了這些,普通人也沒辦法理解核反應堆的原理,
但他可以從這些基本知識出發,進行一些合理的推測,
不會對人類製造出這樣的機器感到奇怪。
王立銘覺得,這種信念就是科學的價值觀,而它建立在具體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論之上。

王立銘說,
對於一部分孩子來說,他們將來可能會從事科技事業,
這種方法論和價值觀是他們推進科學和技術的邊界、改變世界的基礎。
對大部分不會直接從事科技事業的孩子來說,也需要這樣的方法論和價值觀,
更好地理解、認同和欣賞當今這個科技時代。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科學家奶爸解讀:人人都在說的科學教育,核心究竟是什麼? 》,
見於公眾號“WePlan童行計劃”。



---------------------
摘要:
1. 技能
 這是科學教育中最直接的。
 學會用手機支付,搞清楚家裡的電器怎麼用,都屬於技能。
 但技能是最沒必要專門學的,或者說,對孩子進行科學教育時,不需要重視具體的技能。
2. 知識
 現在一提到科學教育,人們想到最多的可能是這個層面的內容。
 一本講人體知識的科學繪本,基本上就是告訴你,
 人有皮膚、骨骼、肌肉,分別長什麼樣子,等等。
 和技能相比,科學知識的迭代速度慢多了,學的時候至少不用擔心過時。
 可是,這種停留在知識層面的科學教育並不適當。
 對孩子們來說,這些內容只是一些必須記住的知識點。
 他們不知道這些知識是怎麼發現的,
 也沒有機會判斷這些知識到底對不對,因此只能先記住再說。
 當然,作為一個現代人,應該對自己和自己所處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的理解。
 但得思考孩子們用這種方法學習科學知識,是不是最好、最有效的。
3. 方法論
 我們希望孩子懂一點兒科學,除了因為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已經離不開科學之外,
 可能還隱含著這樣一個想法:用科學的邏輯思考,用科學的方法驗證。
 這樣的科學“方法論”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有力量的生活方式。這才是科學教育的核心要素。
 如果只是簡單地學一些正確的科學知識,其實是很難幫孩子形成這樣一套科學方法論的。
 畢竟孩子在學的過程中,不是發自內心地提問,
 也不是很迫切地想知道答案,更不用說觀察驗證和總結了。
 但是,如果我們從具體的知識點出發,多問一個問題,從“是什麼”走到“為什麼”,
 比如問一句“為什麼說地球繞著太陽轉”,就立刻進入了科學方法論的範疇。

  “為什麼”非常重要,它代表著科學思想是怎樣認識世界的。
 這一整套方法論的教育,才是科學教育最核心的要素。
4. 價值觀
 科學價值觀的核心,就是如何回答“為什麼”,
 也就是說,要相信我們自己和我們所處的客觀世界,
 從根本上是可以被認識、被理解、被改變的。
 這是科學教育最高級的層面,也是最應當傳遞給孩子的。
 
 舉例說,一百多年前,照相機傳入中國,當時照相機體積很大,
 中國人非常害怕,甚至覺得照相機能帶走人的靈魂。
 有人可能會覺得可笑,但在當時是很自然的。
 因為相機雖然看上去很簡單,它背後其實代表著歐洲科學數百年復興的成就,
 比如光學、生物學和化學。那時候的中國人對科學一無所知,當然會覺得害怕。
 而在今天,如果你把一個普通人帶到大亞灣核電站的反應堆面前,
 他肯定也不理解裡面的結構和零件都是幹什麼的。
 但他不會用陰謀論理解他看到的一切

 因為他從中學的課本裡學到了原子核結構,知道了一點兒核裂變知識,等等。
 雖然理解了這些,普通人也沒辦法理解核反應堆的原理,
 但他可以從這些基本知識出發,進行一些合理的推測,
 不會對人類製造出這樣的機器感到奇怪。
 這種信念就是科學的價值觀,而它建立在具體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論之上。

2018/03/27

❤內參-如何打造理想的人脈圈

方法:如何打造理想的人脈圈


組織心理學家麗恩·戴維(Liane Davey)認為,一個理想的人脈圈能提供兩種支持:
一種是工具性支持,為了幫你達到目標他們會提供相關的理念、建議和協助;
另一種是社會心理支持,他們會為了幫你實現個人成長而提供支持。
如果你在人際關係中,得不到工具性支持,
這就意味著你缺乏一些能幫助你在事業上不斷進階的聯繫;
假如得不到社會心理支持,這說明你的圈子無法幫助你減輕壓力。


戴維建議,人們應該梳理一下自己的人脈圈子,
看看你能不能得到良好的工具性支持和社會心理支持。
她在《哈佛商業評論》裡的一篇文章里分享了一些標準。


第一,要確定你的人脈圈能不能提供工具性支持,首先要考慮裡面有沒有這樣的人:
一個能夠客觀地與你討論個人發展和事業發展的人;
一些在公司其它部門或層級工作的人:
他們也許能幫助你影響重要決策,或者加快項目的執行;
一些在同一個行業不同公司工作的人,他們可以與你分享行業趨勢的最新見解。

戴維說,建立人脈,不只是擁有一個圈子那麼簡單,
“你一定要讓大家知道你對什麼事物感興趣;當你有所需求時,要懂得開口發問。
總之,你既要為圈子內的人增加價值,
也要允許他們回饋你的幫助,這樣人際圈子才會更加緊密”


第二,要看你的人脈圈能不能提供社會心理支持,裡面應該有這樣的人:
一些在你的部門以外工作的人:
假如你對與上司或同事之間的關係有所顧慮,可以私下與他們分享;
一些家庭狀況和你相似的人:
當你向他們說出在日常生活中面臨的考驗時,他們能夠感同身受;
一些與你共同經歷了多個人生階段的人:
他們可以從你目前的工作、生活狀態以外的角度分享見解。
戴維說,不要認為別人給予的心理支持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
“壓力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能對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後果。
一旦有了社會心理支持,你的壓力就會緩解一些”。


總之,你不僅要擁有多個“弱連接”,為你提供工具性支持,
還要精挑細選出“強連接”,為你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
摘要:
一個理想的人脈圈能提供兩種支持:
1. 工具性支持,為了幫你達到目標他們會提供相關的理念、建議和協助;
2. 社會心理支持,他們會為了幫你實現個人成長而提供支持。


1. 工具性支持
 (2)在公司其它部門或層級工作的人:
  他們也許能幫助你影響重要決策,或者加快項目的執行;
 (3)同一個行業不同公司工作的人,他們可以與你分享行業趨勢的最新見解。
 建立人脈,不只是擁有一個圈子那麼簡單,你一定要讓大家知道你對什麼事物感興趣;
 當你有所需求時,要懂得開口發問。總之,你既要為圈子內的人增加價值,
 也要允許他們回饋你的幫助,這樣人際圈子才會更加緊密”


2. 社會心理支持
 (1)在你的部門以外工作的人:
  假如你對與上司或同事之間的關係有所顧慮,可以私下與他們分享;
 (2)家庭狀況和你相似的人:
  當你向他們說出在日常生活中面臨的考驗時,他們能夠感同身受;
 (3)與你共同經歷了多個人生階段的人:
  他們可以從你目前的工作、生活狀態以外的角度分享見解。
 不要認為別人給予的心理支持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
 壓力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能對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後果。
 一旦有了社會心理支持,你的壓力就會緩解一些。

內參-判斷有價值內容的4個標準



學習有用的內容才是有價值的。那什麼樣的內容值得學呢?
得到“每天聽本書”欄目解讀了一本書,名叫《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
作者戴維·珀金斯是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的資深教授,他在美國教育界很有影響力。
珀金斯提出,有生活價值的學習內容才是有用的,並且給出了四個判斷標準。


第一,所學內容要見解深刻。
你要看看學的內容對了解周圍的世界以及事物的運行規律有沒有幫助。
拿房子來打比方,深刻的見解就相當於房子的基本屬性,
比如房子起碼能容納一個人的正常起居,而不能只有幾平米那麼大。


第二是行動,學習的內容要對人們生活中的各種活動有指導意義。
還是拿房子來打比方,
理想中的房子起碼應該是結實的,質量不能差,不能說倒塌就倒塌了。
這條標準實際上就是狹義上的“有用”或“無用”,
這種實用性的考量,能幫你分清學習的價值。


第三是倫理道德,人畢竟是社會動物,相互之間的相處模式也很重要。
就好像房子要有門和窗,能通風。那種完全封閉的建築是沒辦法當房子用的,
所以,學習的內容也應該能激發我們對這種關係的良性追求和互動。

第四是機會,意思是說,學到的知識要能夠實踐,或者引發你的思考。
這個標準就相當於房子的地理位置,它離我們生活範圍是遠還是近,
如果房子離平時我們工作或者學習的區域非常遠,
即使真有這套房子,我們也可能很少去住。
學到的知識也是一樣,要有足夠的機會去實踐。

希望以上四條標準,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
摘要:
1. 所學內容要見解深刻
 你要看看學的內容對了解周圍的世界以及事物的運行規律有沒有幫助。
 拿房子來打比方,深刻的見解就相當於房子的基本屬性,
 比如房子起碼能容納一個人的正常起居,而不能只有幾平米那麼大。
2. 學習的內容要對人們生活中的各種活動有指導意義
 還是拿房子來打比方,
 理想中的房子起碼應該是結實的,質量不能差,不能說倒塌就倒塌了。
 這條標準實際上就是狹義上的“有用”或“無用”,
 這種實用性的考量,能幫你分清學習的價值。
3. 倫理道德,人畢竟是社會動物,相互之間的相處模式也很重要
4. 學到的知識要能夠實踐,或者引發你的思考

❤內參-抉擇-如何在信息有限的情況下做決策

出處:如何在信息有限的情況下做決策
參考:內參-心理-抉擇-決策方法:把決定和結果分開


安妮·杜克(Annie Duke)是全球最頂尖的女性撲克牌手之一,數次拿下世界冠軍。
後來杜克進入商業世界,成為了一名成功的諮詢專家。
在她看來,不論是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還是普通的老百姓,
如果能夠學習一些撲克牌的技巧和思路,
對於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和事業上的困難,都有很大的幫助。
因為不管是打牌還是現實生活,
都需要在信息有限的情況下,快速做出判斷,盡量做出正確的決定。

杜克在她的英文新書《像打牌一樣思考:如何在信息有限的情況下做出更明智的決定》(Thinking in Bets: Making Smarter Decisions When You don't Have All the Facts)裡,
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運用牌桌上的智慧的。其中有三點頗有啟發。


首先,要分清楚是運氣,還是實力
杜克表示,
真正頂級的撲克牌高手非常清楚自己今天贏下賭局,究竟是因為走運,還是技高一籌。
能夠清楚地把運氣和技術區分開,是長期致勝的關鍵。
但是在真實的生活中,能夠保持頭腦清晰的人非常少。
杜克在書裡問了一個問題:
你可以想一下,過去一年你做的最好的決定和最差的決定是什麼?
絕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以最終的結果來判斷決定的好壞。

比如有人中了彩票,他就覺得去買彩票這件事情就是過去一年做得最好的決定;
再比如,有一位CEO制定了非常好的戰略決策,
但最後因為欠缺運氣導致效果並不好,所以他可能會認為自己做了一個最差的決定。

但是,撲克牌高手會在每場賭局結束之後進行複盤,
分清楚哪些策略和技術是有效的,而哪些是靠運氣險勝的,
他們不會因為偶爾靠走運獲勝而沾沾自喜,
更不會因為輸掉比賽就全盤否定自己的技術和策略,
他們能客觀地分析過程,理智地看待結果。
這是撲克牌手成為頂級高手的唯一途徑,對我們提高決策能力也有參考價值。


其次,學會觀察別人。
撲克牌手在賭場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不是打牌、也不是下賭注,而是等別人出牌。
比如德州撲克,很多時候都是好幾個人一起玩,意味著大部分時間你都在等待別人出牌。
這在普通人看來,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但是對於高手來說,這絕對是最好的學習和調整自己的過程。
所以他們在剛上場的時候,都會很少出手,
更多的時間是在觀察,從別人的教訓中總結經驗。

在真實的生活裡,我們每個人也像是上了牌桌的撲克牌手,
我們不需要每局都押注,而是可以在別人交學費的時候,認真學習他們的經驗。
事實上,這樣的免費機會非常多,但是很多人都浪費了。
比如公司開會,別人在發言的時候你可能在開小差,
這樣你就錯過了總結他發言的經驗和教訓的時機,下一次,你可能會犯跟他一樣的錯誤。

最後,敢於擁抱不確定性。
杜克在書裡說,“我不確定”“我不知道”這樣的回答顯得很軟弱無力,
我們在學校、工作上不鼓勵這樣的回答,因為這是失敗者的答案。
即便是我們真的不確定某件事情,我們也會努力找到確定的答案。
但事實上,真實的生活中沒有那麼多的確定答案,一切都是不確定的。

撲克牌高手和優秀的決策者的過人之處,就是能夠把不確定轉化為自己的優勢。
他們不會糾結於某一個特定的答案,而是去關注可能出現的情況,
他們的重點是預測這些情況出現的可能性,
以及根據實時的、不斷更新的信息來調整應對辦法。
即便是最頂級的撲克牌高手,
也沒有辦法準確預測下一張牌究竟是什麼,但是他們可以大概率地猜測,
然後在對自己有利的時候下重注,在對自己不利的時候不下注。

任何一個領域的高手比其他人高明的地方,
就在於他對不確定性的把握,以及對幾種可能的結果的預測能力。
所以,遇到任何問題,不要只是想著去找到終極的解決辦法,
而是分析不同的可能結果,進行預測和應對。
多試幾次,你也能找到撲克牌高手在牌桌上的感覺。


以上就是頂級撲克牌手安妮·杜克的決策心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
《Thinking in Bets: Making Smarter Decisions When You don't Have All the Facts》



--------------------------------
摘要:
1. 分清楚是運氣,還是實力
 真正頂級的撲克牌高手非常清楚自己今天贏下賭局,究竟是因為走運,還是技高一籌。
 能夠清楚地把運氣和技術區分開,是長期致勝的關鍵。
 但是在真實的生活中,能夠保持頭腦清晰的人非常少。
 你可以想一下,過去一年你做的最好的決定和最差的決定是什麼?
 絕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以最終的結果來判斷決定的好壞。
 但是,撲克牌高手會在每場賭局結束之後進行複盤,
 分清楚哪些策略和技術是有效的,而哪些是靠運氣險勝的,
 他們不會因為偶爾靠走運獲勝而沾沾自喜,
 更不會因為輸掉比賽就全盤否定自己的技術和策略,
 他們能客觀地分析過程,理智地看待結果。

 這是撲克牌手成為頂級高手的唯一途徑,對我們提高決策能力也有參考價值。
2. 學會觀察別人
 撲克牌手在賭場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不是打牌、也不是下賭注,而是等別人出牌。
 比如德州撲克,很多時候都是好幾個人一起玩,意味著大部分時間你都在等待別人出牌。
 這在普通人看來,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但是對於高手來說,這絕對是最好的學習和調整自己的過程。
 所以他們在剛上場的時候,都會很少出手,
 更多的時間是在觀察,從別人的教訓中總結經驗。
 真實的生活裡,我們每個人也像是上了牌桌的撲克牌手,
 我們不需要每局都押注,而是可以在別人交學費的時候,認真學習他們的經驗。
 事實上,這樣的免費機會非常多,但是很多人都浪費了。
 比如公司開會,別人在發言的時候你可能在開小差,
 這樣你就錯過了總結他發言的經驗和教訓的時機,下一次,你可能會犯跟他一樣的錯誤。

3. 敢於擁抱不確定性
 真實的生活中沒有那麼多的確定答案,一切都是不確定的。
 撲克牌高手和優秀的決策者的過人之處,就是能夠把不確定轉化為自己的優勢。
 他們不會糾結於某一個特定的答案,而是去關注可能出現的情況,
 他們的重點是預測這些情況出現的可能性,
 以及根據實時的、不斷更新的信息來調整應對辦法。
 即便是最頂級的撲克牌高手,
 也沒有辦法準確預測下一張牌究竟是什麼,但是他們可以大概率地猜測,
 然後在對自己有利的時候下重注,在對自己不利的時候不下注。
 任何一個領域的高手比其他人高明的地方,
 就在於他對不確定性的把握,以及對幾種可能的結果的預測能力。

 所以,遇到任何問題,不要只是想著去找到終極的解決辦法,
 而是分析不同的可能結果,進行預測和應對。
 多試幾次,你也能找到撲克牌高手在牌桌上的感覺。

2018/03/26

❤內參-獨處帶來的三個好處

出處:獨處帶來的三個好處


很多研究都證實缺乏社交會帶來危害,
比如影響人們的認知功能、運動功能和免疫系統健康。
不過,有研究顯示,獨處對工作、生活和精神健康都有益處。 
BBC英倫網的一篇文章做了介紹。

首先,獨處可以提高創造力。
格里高利·菲斯特(Gregory Feist)是加州大學聖何塞分校的創造力心理學專家,
他對創造力的定義是:“具有原創性和有用性這兩種基本特徵的思考和行動。”
他發現,與創造力有關的性格特徵包括:
開放性(即願意接受新觀點和新經驗)、自信、獨立、不關注社會規範,以及喜歡獨處。

菲斯特通過研究發現,
那些具有創造力的人群,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對社交活動不感興趣,
他們會投入大量時間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許多藝術家高度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內心感受,
並且會嘗試通過藝術手法將其表達出來。”

第二,獨處可以令我們專注內心。
獨處時,我們的大腦處於平靜休息狀態,
讓思維無拘無束地自由馳騁不僅能加強長期記憶力,
還能增強你對自己和他人之間關係的感受。


第三,獨處與健康
有益的獨處和危險的孤獨之間的界限很難劃定。
菲斯特說:
任何事物都有可以適應和不可適應的一面,這取決於極端程度的高低。” 
比如,一個人完全拒絕關心他人,並切斷所有聯繫,
這意味著他對社會關係有一種病理學忽視。
不過,如果沒有偶爾獨處的經歷,就不可能去內省、認識自我、並完全放鬆。
另外,菲斯特還發現,
性格內向者的朋友雖然較少,但友誼卻更為牢固,從而帶來更大的幸福感。



----------------------------------------
摘要:
1. 獨處可以提高創造力
 那些具有創造力的人群,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對社交活動不感興趣,
 他們會投入大量時間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許多藝術家高度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內心感受,
 並且會嘗試通過藝術手法將其表達出來。”
2. 獨處可以令我們專注內心
 獨處時,我們的大腦處於平靜休息狀態,
 讓思維無拘無束地自由馳騁不僅能加強長期記憶力,
 還能增強你對自己和他人之間關係的感受。
3. 獨處與健康
 任何事物都有可以適應和不可適應的一面,這取決於極端程度的高低。
 比如,一個人完全拒絕關心他人,並切斷所有聯繫,
 這意味著他對社會關係有一種病理學忽視。
 不過,如果沒有偶爾獨處的經歷,就不可能去內省、認識自我、並完全放鬆。
 性格內向者的朋友雖然較少,但友誼卻更為牢固,從而帶來更大的幸福感。

❤內參-如何鍛煉你的大腦

出處:方法:如何鍛煉你的大腦


新書《大腦勇士》的作者,
美國腦成像專家丹尼爾·亞蒙和健康健身領域專家塔娜·亞蒙認為,
學會一套養成健康大腦的方法非常重要。
它能幫你改善決策能力、集中注意力、調節情緒,
甚至對抑鬱症、注意力缺陷、阿爾茨海默病等病症都有好處。
昨天我們從飲食方面,分享瞭如何給大腦提供更好的營養。
今天再從鍛煉的角度,來和你說說怎麼鍛煉我們的大腦。

書裡說,鍛煉能改善大腦的血流、供氧能力和營養水平,保護大腦免受一些傷害,
比如免受高血糖的傷害。鍛煉還能減輕壓力,改善情緒,降低血壓和血糖水平。


那到底什麼樣的鍛煉對大腦最有益呢?書裡推薦了四種鍛煉方法:
爆發訓練或間歇訓練、力量訓練、協調性鍛煉、正念練習


第一種是爆發訓練
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
跟持續的中等強度鍛煉相比,進行高強度的爆發訓練能更快地燃燒脂肪。
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內啡肽,
而短時間的爆發訓練就有助於提升內啡肽水平、改善情緒,讓你覺得更有活力。
但是我們不能一直做爆發訓練,作者建議,可以每天走路30~45分鐘,
在散步中間,做四五組一分鐘的快走或快跑,然後再以正常速度走。


第二種,通過力量訓練來強化大腦
加拿大的研究者發現,抗阻訓練有助於預防認知衰退。


第三種,通過協調性鍛煉改​​善大腦
從事協調性活動,比如跳舞、打網球或乒乓球,可提升小腦的活動性。
雖然小腦只佔腦體積的10%,但卻包含整個腦部50%的神經元。
它還參與了身體協調和思維協調,非常重要。


第四種,瑜伽、太極等正念練習,能減輕焦慮和抑鬱,提升專注力


說完鍛煉,我們再來說說怎麼具體做一些針對大腦的訓練。
作者說,
大腦越用越強。無論你多大年紀,頭腦鍛煉對大腦都具有全面的積極作用。
大腦中大約有1000兆個突觸,如果神經元不放電,突觸就會萎縮死亡。
但是學習,會使神經元不斷放電,而且使它們更容易放電。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項研究就顯示,
如果對社區裡的老人進行5到6週的認知訓練,10年之後,相比沒受過這種訓練的老人,
受過訓練的老人的推理能力和處理信息的速度有明顯改善,在日常活動中的表現也更好。


最好的腦力鍛煉是學習新知識和做以前沒做過的事。
即使你的日常活動很複雜,比如你是大學老師,或者修理複雜的計算機網絡,
作者說,它們對你大腦的幫助都不大,因為對你來說太熟悉了。
當大腦一遍一遍地做某件事兒,它做這件事需要花費的力氣就會越來越小。
相反,學習新事物有助於建立新的連接,
比如學一項新技術、找一個新愛好或者玩個新遊戲,
都可以保持和改善一些你不常用的腦區的功能。

具體可以怎麼做呢?
作者建議,
可以嘗試每天花15分鐘學習新事物,學習在線課程,
也可以在工作中做交叉訓練,學習其他人負責的工作,幹幾週其他崗位。
交換工作有很多好處,交換雙方都能培養新技能,改善大腦功能。
書裡還建議,
要打破自己的生活慣例,刺激不常使用的腦區。
比如用非慣用的手寫字或刷牙,用雙手投籃,
打棒球和乒乓球時訓練左右手都能擊球,左右手都能用鼠標。
也就是說,讓大腦感到不舒服才能使它得到鍛煉。


此外,作者還列出了一些對某些腦區特別有幫助的頭腦鍛煉方法。
一個是前額葉皮層,
這個部位就像大腦的剎車,會阻止我們說出對自己不利的話、做對自己不利的行為。
鍛煉前額葉皮層,可以多做語言遊戲,
比如成語接龍、填字遊戲,做策略遊戲,比如下象棋、下圍棋,冥想也很有用。
一個是顳葉,負責處理聽覺信息,也與記憶和情感有關。
鍛煉這裡,可以做記憶遊戲,學習演奏一種新樂器。
另一個是頂葉,這個區域跟壓力、數學和邏輯相關,
訓練這裡,可以做數獨等數學遊戲,還可以變魔術。

以上就是《大腦勇士》這本書對於如何鍛煉大腦的介紹。希望對你有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大腦勇士》,作者:丹尼爾·亞蒙/塔娜·亞蒙,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
摘要:
什麼樣的鍛煉對大腦最有益呢?
1. 爆發訓練
 跟持續的中等強度鍛煉相比,進行高強度的爆發訓練能更快地燃燒脂肪。
 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內啡肽,
 而短時間的爆發訓練就有助於提升內啡肽水平、改善情緒,讓你覺得更有活力。
 但是我們不能一直做爆發訓練,作者建議,可以每天走路30~45分鐘,
 在散步中間,做四五組一分鐘的快走或快跑,然後再以正常速度走。
2. 通過力量訓練來強化大腦
 抗阻訓練有助於預防認知衰退。
3. 通過協調性鍛煉改​​善大腦
 從事協調性活動,比如跳舞、打網球或乒乓球,可提升小腦的活動性。
 雖然小腦只佔腦體積的10%,但卻包含整個腦部50%的神經元。
 它還參與了身體協調和思維協調,非常重要。
4. 瑜伽、太極等正念練習,能減輕焦慮和抑鬱,提升專注力
大腦越用越強。無論你多大年紀,頭腦鍛煉對大腦都具有全面的積極作用。
大腦中大約有1000兆個突觸,如果神經元不放電,突觸就會萎縮死亡。
但是學習,會使神經元不斷放電,而且使它們更容易放電。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項研究就顯示,
如果對社區裡的老人進行5到6週的認知訓練,10年之後,相比沒受過這種訓練的老人,
受過訓練的老人的推理能力和處理信息的速度有明顯改善,在日常活動中的表現也更好。

最好的腦力鍛煉是學習新知識和做以前沒做過的事,具體可以怎麼做呢?
可以嘗試每天花15分鐘學習新事物,學習在線課程,
也可以在工作中做交叉訓練,學習其他人負責的工作,幹幾週其他崗位。
要打破自己的生活慣例,刺激不常使用的腦區。
比如用非慣用的手寫字或刷牙,用雙手投籃,
打棒球和乒乓球時訓練左右手都能擊球,左右手都能用鼠標。
也就是說,讓大腦感到不舒服才能使它得到鍛煉。

另外,還有某些腦區特別有幫助的頭腦鍛煉方法。
1. 前額葉皮層
 這個部位就像大腦的剎車,會阻止我們說出對自己不利的話、做對自己不利的行為。
 鍛煉前額葉皮層,可以多做語言遊戲,
 比如成語接龍、填字遊戲,做策略遊戲,比如下象棋、下圍棋,冥想也很有用。
2. 顳葉,負責處理聽覺信息,也與記憶和情感有關。
 鍛煉這裡,可以做記憶遊戲,學習演奏一種新樂器。
3. 頂葉,這個區域跟壓力、數學和邏輯相關,
 訓練這裡,可以做數獨等數學遊戲,還可以變魔術。

2018/03/25

❤內參-讓大腦更健康的營養守則

出處:讓大腦更健康的營養守則


你經常考慮自己大腦的健康狀況嗎?很多人不會,
人們更關心的是臉上的皺紋、肚子上的贅肉,或者是那些常見的疾病,
比如高血壓、糖尿病。

新書《大腦勇士》卻說,學會照顧大腦非常重要。
這本書的作者,美國腦成像專家丹尼爾·亞蒙和健康健身領域專家塔娜·亞蒙認為,
我們已陷入健康之戰。我們由於飲食不健康,
增加了患糖尿病、高血壓、抑鬱症等疾病的風險。
這時候,我們需要一套養成健康大腦的方法,來給我們的大腦提供更好的營養。

書裡說,吃的好不好對大腦至關重要,
現代人經常吃的快餐、加工食品改變了大腦的化學性質和功能。
如果你感到抑鬱、缺乏動力、頭昏腦漲,原因可能不完全是心理上的,
食物會影響大腦中6種以上重要的神經遞質。書中列舉了一些和大腦有關的營養守則。


第一,大量飲水。
我們的大腦裡80%是水,給大腦補充水分有助於優化大腦的功能,防止脫水。
要知道,僅僅補充水分,就可以提升身體19%的力量和效能。
通過補水你還可以使肌肉獲得更快、更好的有氧運動能力和耐力。

作者強調說,
僅僅缺水2%,就會影響人們在需要注意力、瞬時記憶和體能的任務中的表現。
缺水還可能引起腦萎縮、記憶力問題,讓人注意力不集中、
學習成績變差、對疼痛比較敏感。

一項研究發現,缺水的飛行員在飛行時的表現比較差,
尤其是在工作記憶、空間定位和認知能力上面。


第二,吃健康的脂肪
作者說,
大腦60%左右的固體重量都來自脂肪。所以脂肪不是敵人,好脂肪對健康至關重要。
美國著名的梅奧醫學中心的一項研究發現,高脂肪飲食能夠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而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卻會讓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翻兩番。
什麼樣的脂肪才健康呢?
作者建議,
要避免油炸類脂肪、反式脂肪和某些飽和脂肪的攝入。
要攝入健康脂肪,比如Ω-3脂肪酸就是一種很好的健康脂肪。
魚肉中就富含Ω-3脂肪酸,所以我們平時可以吃一些三文魚、金槍魚。
有研究顯示,老年性認知衰退、心理障礙、抑鬱症、情緒波動和神經疾病,
比如手腳的麻刺感都跟缺乏這類脂肪酸有關。
類似地,這些重要的脂肪酸對良好的免疫反應、改善心血管健康、
改善皮膚狀況,以及對於改善視力和傷口癒合都必不可少。


第三,白天吃得健康,晚上12小時禁食。
作者建議,
在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之間應該禁食至少12個小時,並且至少在上床睡覺前3小時開始禁食。
有時候白天禁食也是有益的。為什麼呢?
研究顯示,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特徵之一,就是在腦中有異常β-澱粉樣蛋白沉積,
換句話說,產生了太多的β澱粉樣蛋白斑塊的人會出現記憶力喪失的問題。
一般我們的身體可以清除這些斑塊,具體來說,
是通過一種叫做自噬的機制,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種清理垃圾的過程。
作者說,
晚上禁食或者偶爾白天禁食,有助於推動大腦中的某些機制,引發自噬,
清理β澱粉樣蛋白斑塊和其他製造健康問題的蛋白質。


這些都是為了保證大腦健康應該吃的食物,那什麼是不健康的、不該吃的呢?
作者特別強調了一個,那就是糖。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研究發現,含糖飲料對細胞的危害堪比香煙,
會讓人體加速衰老。吃糖和抑鬱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過度活躍相關,
還會促進癌細胞生長。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顯示,糖會影響學習和記憶能力。
即使是人造甜味劑也並不健康。所以作者建議,想擁有一個健康的大腦,少吃甜食。


以上就是《大腦勇士》這本書對於如何給大腦提供更好的營養的介紹。
希望對你有啟發。明天的音頻,將會和你分享如何鍛煉你的大腦。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大腦勇士》,作者:丹尼爾·亞蒙/塔娜·亞蒙,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
摘要:
1. 大量飲水
 我們的大腦裡80%是水,給大腦補充水分有助於優化大腦的功能,防止脫水。
 要知道,僅僅補充水分,就可以提升身體19%的力量和效能。
 通過補水你還可以使肌肉獲得更快、更好的有氧運動能力和耐力。
 僅僅缺水2%,就會影響人們在需要注意力、瞬時記憶和體能的任務中的表現。
 缺水還可能引起腦萎縮、記憶力問題,讓人注意力不集中、
 學習成績變差、對疼痛比較敏感。
2. 吃健康的脂肪
 大腦60%左右的固體重量都來自脂肪。所以脂肪不是敵人,好脂肪對健康至關重要。
 美國著名的梅奧醫學中心的一項研究發現,高脂肪飲食能夠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而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卻會讓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翻兩番。
 什麼樣的脂肪才健康呢?
 要避免油炸類脂肪、反式脂肪和某些飽和脂肪的攝入。
 要攝入健康脂肪,比如Ω-3脂肪酸就是一種很好的健康脂肪。
 魚肉中就富含Ω-3脂肪酸,所以我們平時可以吃一些三文魚、金槍魚。
3. 白天吃得健康,晚上12小時禁食
 在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之間應該禁食至少12個小時,

 並且至少在上床睡覺前3小時開始禁食。有時候白天禁食也是有益的。為什麼呢?
 研究顯示,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特徵之一,就是在腦中有異常β-澱粉樣蛋白沉積,
 換句話說,產生了太多的β澱粉樣蛋白斑塊的人會出現記憶力喪失的問題。
 一般我們的身體可以清除這些斑塊,具體來說,
 是通過一種叫做自噬的機制,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種清理垃圾的過程。
 晚上禁食或者偶爾白天禁食,有助於推動大腦中的某些機制,引發自噬,
 清理β澱粉樣蛋白斑塊和其他製造健康問題的蛋白質。
 另外,特別強調少吃糖。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研究發現,
 
含糖飲料對細胞的危害堪比香煙,會讓人體加速衰老。
 
吃糖和抑鬱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過度活躍相關,還會促進癌細胞生長。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顯示,糖會影響學習和記憶能力。
 即使是人造甜味劑也並不健康。

2018/03/24

❤內參-方法:怎樣才能“掌控”快樂

出處:方法:怎樣才能“掌控”快樂


人人都想追求快樂,但是快樂往往是短暫的,很難持久。
得到訂閱專欄“精英日課”的主理人萬維鋼在專欄裡介紹了《鸚鵡螺》雜誌的一篇文章,
叫《不快樂是口感清潔劑》
(Unhappiness Is a Palate-Cleanser:Why it's impossible to always be happy)。
文章作者是西北大學神經生物學教授英迪拉·拉曼(Indira M. Raman),
他從腦神經科學角度分析了為什麼快樂總是短暫的。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大腦的機制。
對神經科學家來說,大腦要做的就是三件事:
接收信息、分析信息、採取行動。這三個步驟都是由神經元控制。

接收信息,就是把外界傳來的聲音、光線、觸覺等物理信號變成大腦能理解的電訊號。
完成這一步,靠的是“轉導蛋白質”,轉導蛋白質接收到信號之後,
會形成一個“離子通道”,帶電離子的運動形成電訊號,然後大腦神經元就接收這個電訊號。
這裡的關鍵在於,離子通道對外界刺激的響應,
並不是由外界刺激的強度所決定的,而是由外界刺激強度的變化決定的。
也就是說,哪怕這個刺激很大,只要它一直存在,離子通道也會慢慢關閉。
只有當刺激發生變化時,比如突然加強,離子通道才會響應。
比如,你去游泳,剛下水的時候感覺很涼,但是過一會兒就不覺得涼了。
腦神經科學家把這個過程叫做“適應”。
這就是快樂沒辦法一直持續的原因,
因為我們對外界的刺激很容易就適應了,這是一種生理本能。

老鼠也一樣。研究人員用老鼠做實驗,讓老鼠完成任務,給老鼠食物作為獎勵。
一開始,完成任務給吃的它就吃,
但時間一長,給普通的食物老鼠就不吃了,必須給好吃的才行。
但是研究人員又做了個改變,餓上老鼠一段時間,看它挑不挑食。
結果是,只要足夠餓,老鼠什麼都吃。這個道理還是對變化做出的反應。
從有食物到有更好吃的食物,這是一種變化。從不給食物到有食物,這也是一種變化。


萬維鋼總結說,
感受快樂的方法一共有兩種,一種是追求多樣性,新奇的、不一樣的刺激會讓你快樂。
另一種是追求間隔性,間隔一段時間,哪怕是以前經歷過的刺激,也會感到快樂。
也就是說,再好吃的東西,也別一次吃太多;
再好玩的遊戲,也別無限制地玩。適可而止是為了長期的享受
而且,這種間隔性的快樂還涉及到你對生活的主動權,
被多樣性吸引是“被動”吸引,而間隔總是你主動。
所以,間隔出來的快樂更稀缺、更寶貴。



-----------------------------
摘要:
對神經科學家來說,大腦要做的就是三件事:
接收信息、分析信息、採取行動。這三個步驟都是由神經元控制。

接收信息,就是把外界傳來的聲音、光線、觸覺等物理信號變成大腦能理解的電訊號。
完成這一步,靠的是“轉導蛋白質”,轉導蛋白質接收到信號之後,
會形成一個“離子通道”,帶電離子的運動形成電訊號,然後大腦神經元就接收這個電訊號。
這裡的關鍵在於,離子通道對外界刺激的響應,
並不是由外界刺激的強度所決定的,而是由外界刺激強度的變化決定的。
只有當刺激發生變化時,比如突然加強,離子通道才會響應。

比如,你去游泳,剛下水的時候感覺很涼,但是過一會兒就不覺得涼了。
腦神經科學家把這個過程叫做“適應”。
這就是快樂沒辦法一直持續的原因,
因為我們對外界的刺激很容易就適應了,這是一種生理本能。


感受快樂的方法一共有兩種,一種是追求多樣性,新奇的、不一樣的刺激會讓你快樂。
另一種是追求間隔性,間隔一段時間,哪怕是以前經歷過的刺激,也會感到快樂。

也就是說,再好吃的東西,也別一次吃太多;
再好玩的遊戲,也別無限制地玩。適可而止是為了長期的享受。
而且,這種間隔性的快樂還涉及到你對生活的主動權,
被多樣性吸引是“被動”吸引,而間隔總是你主動。
所以,間隔出來的快樂更稀缺、更寶貴。

❤內參-發現:睡得少更容易患阿爾茨海默病

出處:發現:睡得少更容易患阿爾茨海默病


我們每天早上常常感覺沒睡夠,
事實上,和每天大約睡12小時的其他靈長類動物相比,人類可以說根本就沒睡夠過。
新科學家網(New Scientist)發表的一項研究認為,人類睡得越來越少是進化的結果,
但這可能讓我們更容易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微信公眾號“科研圈”翻譯了這篇文章。

杜克大學進化人類學教授查爾斯·納恩(Charles Nunn)和
同事大衛·薩姆森(David Samson)收集了其他29種靈長類動物的睡眠時間的數據。
他們將各種可能影響動物睡眠的因素包含在內,如飲食、腦大小以及是否群居。
利用上述所有數據,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用來預測靈長類物種的睡眠時間的模型。

這個模型預測,人類每晚大約需要9.5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應該睡夠9.5個小時。
在研究人員看來,人類睡得少是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靈長類祖先把原本應花在睡覺上的時間,
用來做一切讓人類變得如此成功的事,比如尋找盟友、發展工具製造技能以及教育孩子。

人的睡眠可分為快速眼動睡眠和非快速眼動睡眠。
研究人員發現,我們現在每天晚上睡不到7個小時,
其中減少的睡眠時間,主要是犧牲了非快速眼動睡眠時間。

非快速眼動睡眠對儲存長期記憶十分重要,
一個人的非快速眼動睡眠的時間關係到他是否會得阿爾茨海默病。
澱粉樣蛋白的異常積累,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現之一。
有研究發現,在非快速眼動睡眠中,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可以得到清除。
因此,研究人員擔憂,現代人缺乏睡眠,也許會更容易患上阿爾茨海默病。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教授大衛·霍茲曼(David Holtzman)表示,
我們睡眠模式的改變有可能確實增加了這種風險。
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間,我們大腦中阿爾茨海默病的澱粉樣蛋白有所減少。
霍茲曼表示:“如果你縮短非快速眼動睡眠的時間,
那麼蛋白水平可能就會增高並隨著時間的推移積累起來。”


以上就是科學家的最新發現。



-----------------------------
摘要:
人的睡眠可分為快速眼動睡眠和非快速眼動睡眠。
研究人員發現,我們現在每天晚上睡不到7個小時,
其中減少的睡眠時間,主要是犧牲了非快速眼動睡眠時間。

非快速眼動睡眠對儲存長期記憶十分重要,
一個人的非快速眼動睡眠的時間關係到他是否會得阿爾茨海默病。
澱粉樣蛋白的異常積累,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現之一。
有研究發現,在非快速眼動睡眠中,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可以得到清除。
因此,研究人員擔憂,現代人缺乏睡眠,也許會更容易患上阿爾茨海默病。

2018/03/23

內參-怎樣跟害怕衝突的上司溝通

出處:方法:怎樣跟害怕衝突的上司溝通


在職場中很多人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
當你需要老闆支持時,上司很難站出來為你出頭,
尤其是不同部門之間有衝突時,溫和的上司就不喜歡面對沖突。 
《哈佛商業評論口袋商學院》一書就針對這樣的困境提出了四個解決方法。

第一,讓上司更容易接受即將出現的衝突。
如果你的上司防備心很重,又很厭惡衝突,
當有問題出現時,你要從公司獲取最佳利益的角度出發去說服上司。
比如:“如果我們的印刷商持續存在質量問題怎麼辦?
那你看這樣做好不好,我還打算開始研究其他的選擇。”
溫和地引導上司,這樣你的上司會確信,
你是在跟他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而不是將他推向一個獨自承擔壓力的位置。


第二,把注意力放在問題的解決上。
厭惡衝突的上司會很怕與人溝通衝突問題,
解決過程中要對事不對人,這有助於營造中立氣氛。
面對問題時,你可以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比如說你發現你們的周會變成了一個大家發牢騷的周會,
這時你可以不跟上司說發牢騷的事,而是提出建議或解決方​​案:
為了讓周會開得更有效率,可以提前去收集大家的問題,做一份提綱。

第三,在衝突來臨前,多收集支持性的證據。
如果你希望上司能從幫助你的角度去運用他的權威,
你一定要給他提供所需要的一切材料,
比如構想草案和相關數據,或是解釋你想做的事情的具體策劃和目標。
有一位公司經理,當他的下屬去推動他申請更高預算的時候,這位經理感到壓力非常大。
於是這個下屬就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他明確了團隊每個成員的職責,
做了非常清晰的成本結算,同時非常清晰地說明了更高的預算可以獲得怎樣的成效。
最後,他的老闆就帶著更大信心去找到了公司高層,要到了這筆預算。


第四,一定要循序漸進。
如果你感覺到某一次談話讓你的上司覺得很尷尬很不愉快,
那你一定要記住,下一次切不可再這樣貿然進入主題,
你可以用一些中性的、沒有威脅性的話題,慢慢地打破僵局,
甚至可以先從某個公共話題開始,
當你感覺到他很放鬆的時候,就可以逐漸切入有衝突性的話題了。

以上就是和害怕衝突的上司打交道的四個方法。



-------------------------
摘要:
1. 讓上司更容易接受即將出現的衝突
 如果你的上司防備心很重,又很厭惡衝突,
 當有問題出現時,你要從公司獲取最佳利益的角度出發去說服上司。
 比如:“如果我們的印刷商持續存在質量問題怎麼辦?
 那你看這樣做好不好,我還打算開始研究其他的選擇。”
 溫和地引導上司,這樣你的上司會確信,
 你是在跟他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而不是將他推向一個獨自承擔壓力的位置。
2. 把注意力放在問題的解決上
 解決過程中要對事不對人,這有助於營造中立氣氛。
 面對問題時,你可以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比如說你發現你們的周會變成了一個大家發牢騷的周會,
 這時你可以不跟上司說發牢騷的事,而是提出建議或解決方​​案:
 為了讓周會開得更有效率,可以提前去收集大家的問題,做一份提綱。
3. 在衝突來臨前,多收集支持性的證據
 如果你希望上司能從幫助你的角度去運用他的權威,
 你一定要給他提供所需要的一切材料,
 比如構想草案和相關數據,或是解釋你想做的事情的具體策劃和目標。
4. 一定要循序漸進
 如果你感覺到某一次談話讓你的上司覺得很尷尬很不愉快,
 那你一定要記住,下一次切不可再這樣貿然進入主題,
 你可以用一些中性的、沒有威脅性的話題,慢慢地打破僵局,
 甚至可以先從某個公共話題開始,
 當你感覺到他很放鬆的時候,就可以逐漸切入有衝突性的話題了。

❤內參-吳軍:成功不要總想出奇制勝

出處:吳軍:成功不要總想出奇制勝


孫子在他的《孫子兵法·勢篇》中講,“凡戰者,以正合,以奇(jī)勝”。
這裡的“奇”和數學中的奇數含義相同,是指多出來的部分。
得到訂閱專欄“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的主理人吳軍,
在專欄裡解讀了這句話,並且談了這句話對今天的參考意義。


吳軍說,
很多人都覺得這句話的意思是出奇制勝,
而實際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作戰,先要把正面的兵排好,要排得不偏斜,合乎法則,這叫做正。
如果這時你還有多餘的兵力,你就贏了。
歷史上真正出奇制勝的戰役是很少的,那些寫進歷史教科書的會戰,
常常是因為一方善於調動兵力,最後自己還能掌握多餘的機動兵力,最後獲勝。
比如,拿破崙在他最輝煌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靠的就是巧妙調動兵力,
當雙方膠著時,拿破崙手下還有一隻完整的部隊,
而對手俄奧聯軍已經沒有一隻部隊可以投入戰鬥了,於是拿破崙獲得了勝利。


吳軍認為,
我們要理解,“正是常態,奇是非常態”。
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走正道,不要老想著出奇制勝。
很多人總想著抄近路,佔別人一點兒便宜,覺得這樣走得更快,這種想法反而是在走彎路。
吳軍很反對彎道超車的說法,他說,看過F1賽車比賽的人都知道,超車很少在彎道,
而是在直道,只要車的性能好,車手的技術好,就能實現超車。
華為超越朗訊、思科等公司,也是靠產品性能越做越好,價格便宜,沒有別的手段。

“以正合,以奇勝”這個原則可以用在各個方面,
比如學生考數學的時候,也可以用這個原則。
所謂正合,就是把自己會做的題,該得的分,一分不少地得到;
以奇勝就是指自己平時做不出來的題,考試的時候做出來了,
或者別人做不出來的題,自己經過思考做出來了。
而如果沒有“正合”,老想出奇制勝,
最好的結果也是得了兩分額外的分數,前面該得分的題錯了20分。
最壞的結果就是兩頭丟分。


總之,吳軍認為,如果我們認定未來是光明的,堂堂正正地打正規戰,
成功就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年輕的時候好好讀書,畢業後努力工作,
有了錢理性投資,是所有人立足的根本。



------------------------------
摘要:
孫子在他的《孫子兵法·勢篇》中講,“凡戰者,以正合,以奇(jī)勝”。
我們要理解,“正是常態,奇是非常態”。
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走正道,不要老想著出奇制勝。

很多人總想著抄近路,佔別人一點兒便宜,覺得這樣走得更快,這種想法反而是在走彎路。
吳軍很反對彎道超車的說法,他說,看過F1賽車比賽的人都知道,超車很少在彎道,
而是在直道,只要車的性能好,車手的技術好,就能實現超車。

“以正合,以奇勝”這個原則可以用在各個方面,
比如學生考數學的時候,也可以用這個原則。
所謂正合,就是把自己會做的題,該得的分,一分不少地得到;
以奇勝就是指自己平時做不出來的題,考試的時候做出來了,
或者別人做不出來的題,自己經過思考做出來了。
而如果沒有“正合”,老想出奇制勝,
最好的結果也是得了兩分額外的分數,前面該得分的題錯了20分。
最壞的結果就是兩頭丟分。

❤內參-新研究:肥胖會讓味覺退化

出處:新研究:肥胖會讓味覺退化


隨著天氣漸漸回暖,減肥成為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每日科學網(ScienceDaily)介紹的一項研究,或許能幫你下定決心減肥。
研究發現,肥胖會導致味蕾減少,對味覺麻木。


一個味蕾通常包括50個到100個不等的味覺細胞,
它們新陳代謝速度很快,壽命大約只有10天。
為了研究肥胖人士的味蕾,來自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做了一項實驗。

他們把實驗老鼠分成兩組,一組餵正常食物,另一組餵高脂肪食物。
 8個星期後,高脂肪組老鼠的平均體重比正常組老鼠要重三分之一。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高脂肪組的老鼠味蕾數量比正常組老鼠少了四分之一。


味蕾的新陳代謝包括兩個過程,一方面味覺細胞凋亡;
另一方面,味覺的祖細胞(祖細胞可以進行分化,負責組織損傷後的修復再生過程)
產生新細胞維持平衡。
研究人員發現,高脂肪組老鼠的味蕾祖細胞逐漸減少,
而味蕾細胞的凋亡速度反而變快了,於是新陳代謝的平衡被打破了。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肥胖讓這些老鼠的味蕾減少,對味覺漸漸麻木。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
在高脂肪組中,那些帶有不容易發胖基因的老鼠味蕾細胞和正常組沒什麼區別。
這意味著,
味蕾的退化,不是因為它們吃了高脂肪的食物,而是因為它們身體內積累了大量脂肪。

之前有研究認為,
由於對甜味的敏感度降低,很多肥胖人士會攝入更多的甜食。
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對甜食以及其他不健康食品有依賴性。
這項研究可以更好地幫助營養專家製定肥胖人士的治療方案。


希望這項研究會讓你更有減肥的動力。



------------------------------
摘要:研究發現,肥胖會導致味蕾減少,對味覺麻木。

一個味蕾通常包括50個到100個不等的味覺細胞,
它們新陳代謝速度很快,壽命大約只有10天。
味蕾的新陳代謝包括兩個過程,一方面味覺細胞凋亡;
另一方面,味覺的祖細胞(祖細胞可以進行分化,負責組織損傷後的修復再生過程)
產生新細胞維持平衡。
根據研究,
味蕾的退化,不是因為吃了高脂肪的食物,而是因為身體內積累了大量脂肪。

由於對甜味的敏感度降低,很多肥胖人士會攝入更多的甜食。
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對甜食以及其他不健康食品有依賴性。
這項研究可以更好地幫助營養專家製定肥胖人士的治療方案。

2018/03/22

❤內參-為什麼我們不願意求人幫忙

出處:為什麼我們不願意求人幫忙


生活中,我們很難開口求人幫忙。得到“每天聽本書”欄目解讀了《請求的藝術》這本書,
書裡回答了為什麼我們不願意求人幫忙,以及求人幫忙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阿曼達·帕爾默是一位音樂人,她曾經為自己的新專輯眾籌了120萬美元。
她也因此登上TED講台,演講的題目就是《請求的藝術》。


書裡認為,我們不願意求人有三個原因。
首先是不好意思,難為情,如果求了半天被拒絕了,會很尷尬。
其次是不想向人示弱,有人會覺得,開口求助就等於承認了自己的失敗。
最後就是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幫助、受之有愧,所以很難開口。
這三個原因有個共同點,它們都是我們主觀的心理障礙,而不是外界的客觀障礙。
阿曼達說,
世界其實比你想像得要好得多,想要進入這個美好的世界,
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大膽開口,請求別人的幫助。

那請求的本質是什麼呢?
阿曼達表示,
請求的本質不是乞討、索取或者示弱,而是發起協作。
如果有一件事情是你沒辦法獨立完成的,
要嘛是你缺少外在資源,要嘛是你缺少內在能力,
而這些資源和能力都是沒辦法立刻補齊的,而它們恰好掌握在別人手裡。
如果你不說,別人就不知道你需要這些東西,也就不會幫你。
這時候你只有通過“請求”來完成目標。
阿曼達
舉例說,一個外科醫生,如果手術時遇到困難了,
他肯定不會一個人在那想辦法,而是要馬上請同組的醫生和護士幫忙,
因為大家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努力,他是在和別人協作。
如果把時間花在個人愧疚上面,很可能耽誤了病人的搶救。


此外,很多人覺得請求是單向的,
但是阿曼達認為,所有的請求都是雙向的,每一次請求都是發起協作,
而完成協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更進一步。
如果一個人發起請求,很多人響應,就會在很多人之間發生互動,
這個協作網絡就會更加牢固。



-------------------------
摘要:
我們不願意求人有三個原因。
1. 不好意思,難為情,如果求了半天被拒絕了,會很尷尬。
2. 不想向人示弱,有人會覺得,開口求助就等於承認了自己的失敗。
3. 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幫助、受之有愧,所以很難開口。

這三個原因有個共同點,它們都是我們主觀的心理障礙,而不是外界的客觀障礙。
世界其實比你想像得要好得多,想要進入這個美好的世界,
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大膽開口,請求別人的幫助。

那請求的本質是什麼呢?請求的本質不是乞討、索取或者示弱,而是發起協作。
如果有一件事情是你沒辦法獨立完成的,
要嘛是你缺少外在資源,要嘛是你缺少內在能力,
而這些資源和能力都是沒辦法立刻補齊的,而它們恰好掌握在別人手裡。
如果你不說,別人就不知道你需要這些東西,也就不會幫你。
這時候你只有通過“請求”來完成目標。
舉例來說,一個外科醫生,如果手術時遇到困難了,
他肯定不會一個人在那想辦法,而是要馬上請同組的醫生和護士幫忙,
因為大家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努力,他是在和別人協作。
如果把時間花在個人愧疚上面,很可能耽誤了病人的搶救。

此外,很多人覺得請求是單向的,
但其實所有的請求都是雙向的,每一次請求都是發起協作,
而完成協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更進一步。

如果一個人發起請求,很多人響應,就會在很多人之間發生互動,
這個協作網絡就會更加牢固。

❤內參-觀點:用藝術史解讀生活中的圖像

出處:觀點:用藝術史解讀生活中的圖像


弗雷德·克萊納(Fred. S. Kleiner)是一位藝術史學家,
在波士頓大學任教40年,他也是《美國考古學雜誌》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的主編。
在專業領域,弗雷德·克萊納也熱衷於向大眾傳播通俗的藝術史。
他一直參與權威藝術史教材《加德納藝術通史》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的修訂工作,
這本教材是第一部打破“西方”界限的全球藝術史,出版於1926年。
在接受好奇心日報採訪時,弗雷德·克萊納解釋了為什麼有的人會選修藝術史,
以及學習藝術史與當代生活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關聯。


克萊納認為,
其實我們正生活在一個人人都通過觀看而非閱讀來獲取信息的世界。
人們從視頻、電視、網絡上獲取各種信息,所以你就需要理解視覺語言。
舉個例子,很多政治家總是用很多圖像來為他們的政治主張做宣傳。
在美國,如果總統上電視講一個與家庭有關的新政策,
他們會在白宮裡擺好相機,總統坐在他的座位上,旁邊是他的家人。
在另一種情況下,如果他需要告訴人們美國將對一個國家發動戰爭,
那麼他身邊就不是他的家人,而是美國士兵。總之,我們是在進行一種視覺上的閱讀。
如果你學習了藝術史,你就會學習如何解讀生活中的圖像。


克萊納說,
藝術家是創造圖像的人,不過大部分的時間裡,他們也是在為其他人創造。
現在你對藝術家的印象可能就是一個穿T卹、牛仔褲的人,早晨起來,
去星巴克點杯咖啡,然後說:“今天我要創作什麼呢?”
但其實在絕大多數的藝術史中,藝術家都是在為別人工作,
比如埃及國王、羅馬教皇、王子、各種皇室成員等等。
在當代政治宣傳中,藝術家們為政府工作。如果你學習藝術史,你會更了解當代生活。



-----------------------------
摘要: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人人都通過觀看而非閱讀來獲取信息的世界。
人們從視頻、電視、網絡上獲取各種信息,所以你就需要理解視覺語言。
舉個例子,很多政治家總是用很多圖像來為他們的政治主張做宣傳。
在美國,如果總統上電視講一個與家庭有關的新政策,
他們會在白宮裡擺好相機,總統坐在他的座位上,旁邊是他的家人。
在另一種情況下,如果他需要告訴人們美國將對一個國家發動戰爭,
那麼他身邊就不是他的家人,而是美國士兵。總之,我們是在進行一種視覺上的閱讀。
如果你學習了藝術史,你就會學習如何解讀生活中的圖像。

藝術家是創造圖像的人,不過大部分的時間裡,他們也是在為其他人創造。
現在你對藝術家的印象可能就是一個穿T卹、牛仔褲的人,早晨起來,
去星巴克點杯咖啡,然後說:“今天我要創作什麼呢?”
但其實在絕大多數的藝術史中,藝術家都是在為別人工作,
比如埃及國王、羅馬教皇、王子、各種皇室成員等等。
在當代政治宣傳中,藝術家們為政府工作。如果你學習藝術史,你會更了解當代生活。

2018/03/21

❤內參-避免聊天尷尬的溝通技巧

出處:避免聊天尷尬的溝通技巧


和別人聊天時,有時候會覺得沒有話題,陷入一種尬聊的狀態。
美國知名溝通學諮詢專家艾倫•加納在
《怎樣才叫會說話:掌控話語權的13種溝通技巧》這本書裡,
介紹了一些聊天與溝通的技巧。

首先,很多人在聊天之前,會默默地設計開場白。
但有研究表明,聊天時的開場白並不是那麼重要,只要你說的內容不是太消極就行。
其實開場白很簡單,不外乎三個話題:場景、對方和自己
書裡說,
談論場景是最好的選擇
它不會像談論他人那樣引起反感,但又比談論自身更容易引出話題。
要開始一次有關場景的對話,你先要看看周圍有沒有讓你感興趣的東西,
同時要兼顧對方,談論的話題對方也要有興趣。


其次,提問也可以促進交談
一般提問有兩種,封閉式提問和開放式提問。
封閉式提問一般都是判斷對錯或者是多項選擇類型的,一般答案都很短。
比如,你問對方喜歡跑步嗎?對方的回答就是喜歡或者不喜歡。
一直回答封閉式問題,很快就會讓人覺得自己像是在被審訊一樣。
所以想要聊天繼續,就要交替使用封閉式提問和開放式提問。
開放式提問一兩個字是說不清的,它需要解釋闡述,
你要告訴對方,你對他說的內容非常感興趣,想了解更多。
比如,你問了對方喜不喜歡跑步之後,再問對方跑步給他帶來了什麼變化。

另外,在決定問什麼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兩點。
第一,只問你真正想聽到對方回答的問題。
不管你有多麼的老練,如果你只是裝裝樣子,
對方肯定會發現你是在耍小把戲吸引別人的喜歡。
第二,盡量保持雙重的視角
你想問什麼樣的問題,你想得到什麼樣的回答,
不僅要從這樣的角度進行思考,還要從對方的興趣出發。


以上就是《怎樣才叫會說話》這本書裡介紹的一些溝通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



----------------------
摘要:
1. 談論場景是最好的選擇
 很多人在聊天之前,會默默地設計開場白。
 但有研究表明,聊天時的開場白並不是那麼重要,只要你說的內容不是太消極就行。
 其實開場白很簡單,不外乎三個話題:場景、對方和自己。
 談論場景是最好的選擇,
 它不會像談論他人那樣引起反感,但又比談論自身更容易引出話題。
 要開始一次有關場景的對話,你先要看看周圍有沒有讓你感興趣的東西,
 同時要兼顧對方,談論的話題對方也要有興趣。
2. 提問也可以促進交談
 一般提問有兩種,封閉式提問和開放式提問。
 封閉式提問一般都是判斷對錯或者是多項選擇類型的,一般答案都很短。
 比如,你問對方喜歡跑步嗎?對方的回答就是喜歡或者不喜歡。
 一直回答封閉式問題,很快就會讓人覺得自己像是在被審訊一樣。
 所以想要聊天繼續,就要交替使用封閉式提問和開放式提問。
 開放式提問一兩個字是說不清的,它需要解釋闡述,
 你要告訴對方,你對他說的內容非常感興趣,想了解更多。
 比如,你問了對方喜不喜歡跑步之後,再問對方跑步給他帶來了什麼變化。
 另外,在決定問什麼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兩點。
 (1)只問你真正想聽到對方回答的問題
 不管你有多麼的老練,如果你只是裝裝樣子,
 對方肯定會發現你是在耍小把戲吸引別人的喜歡。
 (2)盡量保持雙重的視角
 你想問什麼樣的問題,你想得到什麼樣的回答,
 不僅要從這樣的角度進行思考,還要從對方的興趣出發。

❤內參-零工經濟:如何用“機會心態”獲得成功

出處:零工經濟:如何用“機會心態”獲得成功


如今,零工經濟越來越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
2017年,諮詢公司麥肯錫發布的一份“零工經濟”報告顯示,
在美國和歐洲,從事自由職業的人口占到了20%~30%。
過去,零工可能只是體力勞動的外包,比如像快餐、零售等行業提供的兼職工作。
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腦力和專業工作也可以被重組、外包,
比如,我們可以下載一個財務管理軟件,找一位會計師。

美國資深研究員黛安娜·馬爾卡希開過一門MBA課程,叫做“創業與零工經濟”,
這門課被《福布斯》網站評為“全美十大創新性商學院課程”。
她在《零工經濟》這本書裡認為,
零工經濟不僅讓企業和勞動關係發生了變化,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革命。
在零工經濟中,好工作甚至不是必須的,人們只要專注於找到好的工作內容就可以了。


那如何參與到“零工經濟”中呢?馬爾卡希在書裡提供了一些建議。
第一,你要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版本
書裡說,
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首先要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期待的成功是什麼樣子的?我生活中的價值觀和優先事項是什麼?
我如何定義一份好工作、好職業,甚至是美好人生?
這些問題的答案能夠幫你在財務、職業等方面更好地做決策。

第二,要從“員工心態”轉變為“機會心態”。
書裡說,
零工經濟其實是一種基於技能的經濟。
在傳統經濟下,我們都是用“員工心態”問自己,“我能找什麼樣的工作”。
而在零工經濟時代,
我們應該用“機會心態”問自己,“我能做什麼,以及我能創造什麼價值”。
新的勞動力市場不再只看重學歷、職稱這樣的傳統成功標誌,
而是更關注你能為潛在的雇主和客戶帶來哪些具體的、可展示的技能和能力。
擁有“機會心態”的人,會積極地跟別人建立聯繫,學習新技能。
即使是在全職工作的情況下,他們也能從戰略性的角度去思考,
當前的工作能提供什麼樣的技能、經驗、人脈和知識。


第三,要建立一個穩定的人脈圈。
在零工時代,多變的工作任務正變得越來越普遍。
一個人可能一直處在尋找新機會的過程中,所以人脈圈很重要。
書裡建議,
在建立人脈的時候,要重點培養弱關係。
關係分兩種,
一種是強關係,指的是那些你最熟悉、經常互動的人,比如配偶、好朋友、同事等。
還有一種是弱關係,指的是那些你只見過幾次的熟人,
比如在一個項目中遇過幾次的同事,或者是偶爾在街上遇到的鄰居。
研究表明,人們新工作機會來自強關係的比例不到20%,其餘80%都是弱關係貢獻的。
所以弱關係是帶來新機會的關鍵。

除了利用弱關係,書裡還介紹了兩種展示能力和價值的方法,
分別是“內導聯繫”和“外推聯繫”。
內導聯繫是指主動創建內容,再用這些內容把人們吸引過來,
比如你可以通過傳統媒體、博客、個人微信公眾號等平台,
讓人們發現你,然後跟你建立關係。
外推聯繫是指參加一些興趣組織來和別人建立聯繫,
比如讀書會,業餘體育俱樂部等,或者是一些歸屬性組織,比如校友群、社區委員會等。


第四,你要重新規劃自己的時間。
自由意味著對負自己更多的責任,這也是很多人寧可不要自由的原因。
在零工經濟中,由於你不用被迫朝九晚五去上班,所以更要謹慎制定自己的日程表。


第五,你還要更新自己的財務觀念。
過去,穩定工作給你提供了固定的薪水,
這種情況下,高固定開銷、高負債的生活方式也許是可以維持的。
但是在零工經濟中,沒有哪一種工作是穩定的,你的收入也是隨時變化的。
這時候,你在財務方面要更靈活,降低固定開銷,提高儲蓄,以及減少債務。
比如,你可以把所有權變成使用權,選擇以租代買、以使用某件東西代替擁有某件東西,
這樣可以增強你對消費方式和消費內容的控制,也可以節省開支。


以上就是馬爾卡希對零工經濟的看法和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零工經濟》,作者:黛安娜·馬爾卡希,中信出版社出版



-------------------------------
摘要:
那如何參與到“零工經濟”中呢?
1. 你要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版本

 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首先要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期待的成功是什麼樣子的?我生活中的價值觀和優先事項是什麼?
 我如何定義一份好工作、好職業,甚至是美好人生?
 這些問題的答案能夠幫你在財務、職業等方面更好地做決策。
2. 要從“員工心態”轉變為“機會心態”
 零工經濟其實是一種基於技能的經濟。
 在傳統經濟下,我們都是用“員工心態”問自己,“我能找什麼樣的工作”。
 而在零工經濟時代,
 我們應該用“機會心態”問自己,“我能做什麼,以及我能創造什麼價值”。

 新的勞動力市場不再只看重學歷、職稱這樣的傳統成功標誌,
 而是更關注你能為潛在的雇主和客戶帶來哪些具體的、可展示的技能和能力。
 擁有“機會心態”的人,會積極地跟別人建立聯繫,學習新技能。
3. 要建立一個穩定的人脈圈
 在建立人脈的時候,要重點培養弱關係。
 關係分兩種,
 一種是強關係,指的是那些你最熟悉、經常互動的人,比如配偶、好朋友、同事等。
 還有一種是弱關係,指的是那些你只見過幾次的熟人,
 比如在一個項目中遇過幾次的同事,或者是偶爾在街上遇到的鄰居。
 研究表明,人們新工作機會來自強關係的比例不到20%,其餘80%都是弱關係貢獻的。
 所以弱關係是帶來新機會的關鍵。
 還有兩種展示能力和價值的方法,分別是“內導聯繫”和“外推聯繫”。
 內導聯繫是指主動創建內容,再用這些內容把人們吸引過來,
 比如你可以通過傳統媒體、博客、個人微信公眾號等平台,
 讓人們發現你,然後跟你建立關係。
 外推聯繫是指參加一些興趣組織來和別人建立聯繫,
 比如讀書會,業餘體育俱樂部等,或者是一些歸屬性組織,比如校友群、社區委員會等。

4. 你要重新規劃自己的時間
 在零工經濟中,由於你不用被迫朝九晚五去上班,所以更要謹慎制定自己的日程表。
5. 你還要更新自己的財務觀念
 過去,穩定工作給你提供了固定的薪水,
 這種情況下,高固定開銷、高負債的生活方式也許是可以維持的。
 但是在零工經濟中,沒有哪一種工作是穩定的,你的收入也是隨時變化的。
 這時候,你在財務方面要更靈活,降低固定開銷,提高儲蓄,以及減少債務。
 比如,你可以把所有權變成使用權,選擇以租代買、以使用某件東西代替擁有某件東西,
 這樣可以增強你對消費方式和消費內容的控制,也可以節省開支。

2018/03/20

❤內參-高效工作的4個原則

出處:高效工作的4個原則


赤羽雄二曾經在麥肯錫公司工作14年,他也是韓國麥肯錫的創始人。
在工作中,他就以高效著稱,最忙時曾經一個人同時負責7到10個項目。
在他的著作《零秒工作》這本書中,赤羽雄二分享了自己高效工作的幾個原則。

第一,形成整體印象,工作不要過於細緻。
赤羽雄二認為,
在動手工作前,需要先明白想取得的成果是什麼、為取得最終成果要考慮怎樣的要素、
需要按照怎樣的步驟和順序才能取得成果、從什麼地方著手才最有效。
在工作中,很多領導習慣給出模棱兩可的指導意見,
赤羽雄二就建議這時有必要多次向上司確認你的計劃和他的想法一致。
他認為,
工作順利完成是成功的標準,在開始之初沒必要強調面面俱到,
可以在快速破局、全力完成工作之後再查漏補缺。


第二,對改善方法本身這件事做持續地改善。
赤羽雄二說,
工作中很多細節都可以完善,進而幫助你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有時候我們會在工作中提前準備下一步需要的材料,
或者記住一些常用的郵件格式,但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更進一步改善。
比如說事先從公司內部的有關資料中選出經常會用到的部分,製作一份簡單的索引;
製作一份郵件寫作常用詞彙表等等。

第三,凡事提前,先行一步。
計劃中的工作,只要是在能夠完成的範圍之內就都盡量提前一些完成,
對於多餘的工作和不必要、不緊急的工作根據優先順序來進行調整。
當你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分內的工作,你就有更多的時間來提前思考問題,作出判斷。
 “你只需要比別人稍微早一些採取行動,便能充分地發揮出領導能力,”
赤羽雄二說,
因為在任何情況下,人們總是願意追隨那些比自己先踏出一步的人。
人們會向你請教經驗,你也能獲取不少新的信息,
在這樣的狀態下更容易找准最佳方案,還能進一步發揮自己的領導能力。


最後,盡量避免返工
返工不僅消耗多餘的時間,也會打擊工作士氣。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你需要從一開始就明白工作要求,
在必要時向更有經驗的同事求助,理解工作流程,確認哪個部分容易出現遺漏。

以上就是《零秒工作》的作者赤羽雄二提供的高效工作的4個原則。



-------------------------
摘要:
1. 形成整體印象,工作不要過於細緻
 在動手工作前,需要先明白想取得的成果是什麼、為取得最終成果要考慮怎樣的要素、
 需要按照怎樣的步驟和順序才能取得成果、從什麼地方著手才最有效。
 工作順利完成是成功的標準,在開始之初沒必要強調面面俱到,
 可以在快速破局、全力完成工作之後再查漏補缺。
2. 對改善方法本身這件事做持續地改善
 比如說事先從公司內部的有關資料中選出經常會用到的部分,製作一份簡單的索引;
 製作一份郵件寫作常用詞彙表等等。
3. 凡事提前,先行一步
 因為在任何情況下,人們總是願意追隨那些比自己先踏出一步的人。
 人們會向你請教經驗,你也能獲取不少新的信息,
 在這樣的狀態下更容易找准最佳方案,還能進一步發揮自己的領導能力。
4. 盡量避免返工
 返工不僅消耗多餘的時間,也會打擊工作士氣。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你需要從一開始就明白工作要求,
 在必要時向更有經驗的同事求助,理解工作流程,確認哪個部分容易出現遺漏。

❤內參-如何在開放式辦公室保持專注

出處:如何在開放式辦公室保持專注


如今越來越多的公司採用開放式辦公室,這樣既能節省空間,也能促進合作、激發創造力。
不過處在開放式辦公室中的人,也更容易被干擾。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的信息學系教授格洛麗亞·馬克(Gloria Mark)所做的研究表明,
與關上門安靜做事的人相比,開放式辦公室裡的人會更頻繁地受到干擾。
《華爾街日報·派》的一篇文章,介紹了幫你在開放式辦公室保持專注的一些工具和方法。


當你需要安靜工作時,可以考慮使用降噪耳機,
它內置的電子裝置可以產生聲波,能夠有效降低甚至隔絕外界噪音。
如果你無法在專心工作的時候聽音樂,
還可以選擇播放模擬大自然的舒緩聲音,也就是白噪音,
這些聲音能夠幫助你放鬆並在嘈雜的環境下集中注意力。
馬克教授介紹,
還有一種叫做“粉紅噪音”的聲音,這種噪音集中在低頻段,
與人類聲音重疊,可減弱令人分心的談話聲。


你也可以在開放辦公室裡放置植物,
為自己的工作空間貼上個性化標籤,並添加一絲隱私感。
植物還可以減弱迴聲、提升空氣質量、去除辦公室內污濁空氣裡的灰塵和其他污染物。
 2014年發表在《實驗心理學期刊》上的一份研究表明,植物可令工作效率提高多達15%。

有些公司為需要安靜使用電腦工作的人改造了部分工作區域,
有的還圍起了一些小隔間用於打電話或是召開小型會議。
一些企業會在工作時間設置“安靜時刻”,讓員工們專注工作。
馬克教授介紹,一家公司甚至讓員工在不想被打擾的時候戴上一種特殊的帽子,
也有其他讓同事知道你需要專注的方式,比如在桌面插旗、開燈或是豎立標牌。


---------------------------------
摘要:
當你需要安靜工作時,可以考慮使用降噪耳機,
它內置的電子裝置可以產生聲波,能夠有效降低甚至隔絕外界噪音。
如果你無法在專心工作的時候聽音樂,
還可以選擇播放模擬大自然的舒緩聲音,也就是白噪音,
這些聲音能夠幫助你放鬆並在嘈雜的環境下集中注意力。
還有一種叫做“粉紅噪音”的聲音,這種噪音集中在低頻段,
與人類聲音重疊,可減弱令人分心的談話聲。

你也可以在開放辦公室裡放置植物
為自己的工作空間貼上個性化標籤,並添加一絲隱私感。
植物還可以減弱迴聲、提升空氣質量、去除辦公室內污濁空氣裡的灰塵和其他污染物。
2014年發表在《實驗心理學期刊》上的一份研究表明,植物可令工作效率提高多達15%。

內參-成功其實靠的是運氣

出處:成功其實靠的是運氣


人們一般不願意把成功純粹地歸功於運氣好,
許多成功人士傾向於認為這是自己聰明才智和辛勤付出的結果。
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最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有天賦的,但確實是最幸運的。
微信公眾號“原理”翻譯了這項研究。

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構建了一個虛擬的世界。
設定了1000個有著不同天賦水平的人,他們擁有相同的初始資本,
每隔6個月會遇到隨機的幸運和不幸運事件。
每當遇到不幸的事件時,他們的成功值就減少一半;
而每當遇到幸運事件時,他們的成功值會根據其天賦水平按比例增加,
以此來模擬真實世界中天賦與機遇之間的關係。

在對這些人長達40年的職業生涯進行模擬後,
研究人員發現,模擬結果中的財富分配與在現實世界相似得可怕。 
20個最成功的人佔有了44%的財富,而將近一半的人累積財富在初始資本以下。


研究人員表示,
他們原本假設聰明才智是獲得獎勵和回報的前提,但模擬得出的結果卻並非如此。
那些最成功的人天賦中庸,但他們卻非常幸運。
而且,那些中庸但幸運的人,遠遠比有天賦但不幸運的人要成功。

理解運氣的重要性對我們每個人都有好處。
我們傾向於特別關注那些在生活中阻礙我們成功的因素,而忽略對我們有所助益的因素。
 2016年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有一種忽視運氣的傾向:
我們大多能清楚記得自己如何克服困難,卻往往忽略讓我們實現目標時所擁有的優勢。

此外,運氣也可以使我們更加慷慨和寬容。 
《成功與運氣》這本書提出,意識到自己是幸運的人,更有可能為慈善事業提供捐助。
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成功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努力,
會讓他們變得更加慷慨,也更願意為集體利益作出貢獻。

這次模擬的結果表明,運氣和機會在個人成功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研究人員認為,現在的獎勵機制和資源分配通常都傾向於那些已經獲得高度回報的人,
或許,這正是那些最有天賦的人缺乏機會的原因。



---------------------------
摘要:
研究人員表示,
他們原本假設聰明才智是獲得獎勵和回報的前提,但模擬得出的結果卻並非如此。
那些最成功的人天賦中庸,但他們卻非常幸運。
而且,那些中庸但幸運的人,遠遠比有天賦但不幸運的人要成功。

理解運氣的重要性對我們每個人都有好處。
我們傾向於特別關注那些在生活中阻礙我們成功的因素,而忽略對我們有所助益的因素。
此外,運氣也可以使我們更加慷慨和寬容。
意識到自己是幸運的人,更有可能為慈善事業提供捐助。

❤內參-克服社交恐懼症的4種策略

出處:克服社交恐懼症的4種策略


社交恐懼症是現代人常見的心理疾病。
心理學家艾琳·亨瑞克森(Ellen Hendriksen)在自己的新書
《如何做你自己:克服社交恐懼症》中,分析了社交恐懼症的成因以及應對的方法。 
《每日心理學》網站分享了書中4種克服社交恐懼症的策略。


首先,了解你真正的恐懼
亨瑞克森認為,
社交恐懼症的本質,是恐懼“暴露自己的致命缺點”。
擁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常常會有很多焦慮,
比如自己不夠好看,或者更進一步,擔心別人覺得自己不夠有趣、能力不足等等。
在這些焦慮之中,隱藏著每個人心中最怕被暴露的“致命缺點”。
想要克服社交恐懼症,首先要找到你最害怕被人發現的致命缺點,
可能是外表上的缺陷,或許是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強。當你真的找到它時,
平心靜氣想一想,你會發現它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可怕,也並不致命。


第二,克服社交恐懼症的兩大誤區。
第一大誤區,是覺得“最糟糕的結果一定會發生”。
比如一個社交恐懼症患者不敢主動搭訕他人,
因為他內心會想:對方一定不會理我,甚至會厭惡我。
然而事實上,最糟的結果不常發生,而且大部分情況下人們都會以友善的態度來回應。
另外一個常見的誤區是,“如果最糟的結果發生,我就完蛋了”。
在日常生活中,尷尬或者出醜並不致命,也不會毀掉他人對你的印象。
回想一下,當你在餐廳看到他人打翻水杯,你會大聲嘲諷對方嗎?

擊破這些誤區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斷練習。
不要因為害怕出醜而止步不前,如果我們因為恐懼而避免與他人交往,
我們就不可能知道大部分人都很友善,而且壞事情並不經常發生。
即使壞的事情發生,也是可以彌補的。


第三,放棄那些掩蓋焦慮的“安全行為”。
亨瑞克森說,
我們常常認為,當我們焦慮的時候,別人一定能看出來
事實上,你內心的焦慮並沒有那麼容易被人認出。
而更容易被人發覺的,恰好是你用來掩飾焦慮的“安全行為”,
比如不停刷手機、盯著地板、講話聲音變小。
我們以為這些行為掩蓋了自己社交恐懼的表現,
但在他人眼中,這些行為反而顯得你有些奇怪。
想要克服社交恐懼症,你需要逼迫自己放棄這些安全行為,
放下手機,抬起頭,參加小組討論而不是在邊緣晃悠。
這不僅會讓你減輕焦慮,還能讓你發現,其實很多人喜歡同你聊天。


第四,多關注外部世界,而不是自己的內心感受。
當你過於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你的社交恐懼感也會更強。
你會不停在想:對方看了眼窗外,是不是覺得我很無聊?他是不是覺得我很蠢?
如果我們問自己內心的焦慮感:你覺得事情進展如何?它會回答你:糟透了。

好在我們可以控制我們的注意力。
如果把注意力轉移到外部環境時,我們就能夠捕捉到外部世界的一系列變化,
這些外部刺激會令我們充滿好奇,問出我們想問的問題,讓對話順利地進行下去。

今天你就可以嘗試一個小實驗:
開展兩段對話。
第一段,關注你自己的心情變化,注意你的身體感受,思考你該說什麼;
第二段對話,關注外部環境。最後告訴你自己,
哪一段對話你感覺更舒服以及更有效率,哪一段對話你更喜歡?


以上就是亨瑞克森分享的克服社交恐懼症的4種策略,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
摘要:
1. 了解你真正的恐懼
 社交恐懼症的本質,是恐懼“暴露自己的致命缺點”。
 擁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常常會有很多焦慮,
 比如自己不夠好看,或者更進一步,擔心別人覺得自己不夠有趣、能力不足等等。
 想要克服社交恐懼症,首先要找到你最害怕被人發現的致命缺點,
 可能是外表上的缺陷,或許是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強。當你真的找到它時,
 平心靜氣想一想,你會發現它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可怕,也並不致命。
2. 克服社交恐懼症的兩大誤區

 (1)是覺得“最糟糕的結果一定會發生”(X)
 比如一個社交恐懼症患者不敢主動搭訕他人,
 因為他內心會想:對方一定不會理我,甚至會厭惡我。
 然而事實上,最糟的結果不常發生,而且大部分情況下人們都會以友善的態度來回應。
 (2)“如果最糟的結果發生,我就完蛋了”(X)
 在日常生活中,尷尬或者出醜並不致命,也不會毀掉他人對你的印象。
 回想一下,當你在餐廳看到他人打翻水杯,你會大聲嘲諷對方嗎?
 擊破這些誤區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斷練習。
 不要因為害怕出醜而止步不前,如果我們因為恐懼而避免與他人交往,
 我們就不可能知道大部分人都很友善,而且壞事情並不經常發生。
 即使壞的事情發生,也是可以彌補的。

3. 放棄那些掩蓋焦慮的“安全行為”
 我們常常認為,當我們焦慮的時候,別人一定能看出來。
 事實上,你內心的焦慮並沒有那麼容易被人認出。
 而更容易被人發覺的,恰好是你用來掩飾焦慮的“安全行為”,
 比如不停刷手機、盯著地板、講話聲音變小。
 我們以為這些行為掩蓋了自己社交恐懼的表現,
 但在他人眼中,這些行為反而顯得你有些奇怪。
 想要克服社交恐懼症,你需要逼迫自己放棄這些安全行為,
 放下手機,抬起頭,參加小組討論而不是在邊緣晃悠。
 這不僅會讓你減輕焦慮,還能讓你發現,其實很多人喜歡同你聊天。
4. 多關注外部世界,而不是自己的內心感受

 當你過於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你的社交恐懼感也會更強。
 你會不停在想:對方看了眼窗外,是不是覺得我很無聊?他是不是覺得我很蠢?
 如果我們問自己內心的焦慮感:你覺得事情進展如何?它會回答你:糟透了。
 今天你就可以嘗試一個小實驗:
 開展兩段對話。
 第一段,關注你自己的心情變化,注意你的身體感受,思考你該說什麼;
 第二段對話,關注外部環境。最後告訴你自己,
 哪一段對話你感覺更舒服以及更有效率,哪一段對話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