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4

❤內參-腸道微生物如何影響你的健康

出處:新研究:腸道微生物如何影響你的健康


近年來,很多研究發現,某種特定的腸道微生物群和某種疾病之間有聯繫。
但這些研究都停留在單個疾病上,而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會有好幾個健康問題。
在一篇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的論文中,
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系列疾病的腸道微生物組成,其中有兩個比較重要的發現。
公眾號“原理”介紹了這篇論文的內容。


首先,研究發現,
這些腸道微生物並不會只針對某一種疾病,而是針對普遍的健康狀況。
每個微生物喜歡的環境都很具體;
任何改變,甚至微小的改變,都會讓一些敏感的微生物沒辦法生存。
比如,結腸內部是低氧環境。
很多疾病會導致輕微的炎症,這些炎症會造成微小血管的打開,
從而讓白細胞進入包括腸道在內的組織中。
白細胞會用氧氣作為武器,在白細胞的影響下,結腸中的氧氣水平會升高。
這對在低氧環境下生長的正常腸道細菌可能是有毒的,有些友好的微生物就會被消滅掉。


其次,研究還發現,有一類細菌在研究的所有疾病中都增加了,那就是腸桿菌科。
它們能在比正常結腸更高的氧氣環境中存活,
其中還包括可以讓人生病的細菌,比如大腸桿菌。同時,它們還含有大量耐抗生素基因。
細菌可以彼此傳遞一些特殊基因,以便在抗生素的攻擊中活下來。

所以,如果攜帶這些基因的有害細菌也存在於患有多種疾病的人體內,
就能幫助醫生在控制感染的同時,給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護理。
比如,很多容易受感染的人集中在一個醫院裡,
可能會給有毒性的細菌創造更多進化的機會。
這時候就可以讓病人在自己的家裡進行治療,當然這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

總之,這項研究讓我們意識到兩個方面。
第一,微生物是反映我們整體健康的一種優秀的感應器,
所以在未來,可以通過提前檢測的方式來監控我們的整體健康狀況。
第二,定期對體內的微生物進行普查,
尤其是那些具有能抵抗抗生素基因的微生物,會對健康有好處。



----------------------------------
摘要:
1. 腸道微生物並不會只針對某一種疾病,而是針對普遍的健康狀況。
每個微生物喜歡的環境都很具體;
任何改變,甚至微小的改變,都會讓一些敏感的微生物沒辦法生存。
比如,結腸內部是低氧環境。
很多疾病會導致輕微的炎症,這些炎症會造成微小血管的打開,
從而讓白細胞進入包括腸道在內的組織中。
白細胞會用氧氣作為武器,在白細胞的影響下,結腸中的氧氣水平會升高。
這對在低氧環境下生長的正常腸道細菌可能是有毒的,有些友好的微生物就會被消滅掉。

2. 有一類細菌在研究的所有疾病中都增加了,那就是腸桿菌科。
它們能在比正常結腸更高的氧氣環境中存活,
其中還包括可以讓人生病的細菌,比如大腸桿菌。同時,它們還含有大量耐抗生素基因。

這項研究讓我們意識到兩個方面。
第一,微生物是反映我們整體健康的一種優秀的感應器,
所以在未來,可以通過提前檢測的方式來監控我們的整體健康狀況。

第二,定期對體內的微生物進行普查,
尤其是那些具有能抵抗抗生素基因的微生物,會對健康有好處。

❤內參-人類思維的三類偏差

出處:畢業演講:人類思維的三類偏差


在一個不確定性增加的時代,學習社會科學有什麼用?
在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2018年畢業典禮上,社科學院院長薛凱平教授做了演講,
他提到了人類思維的三類偏差來說明社會科學的作用。
公眾號“筆記俠”刊登了他的演講內容。

第一類是過度自信。
不同於傳統經濟學的觀點,社會與行為科學過去幾十年研究發現,
人其實是有限理性的生物,
我們會有一些天生的認知偏向讓我們容易去喜歡和接受偏激的觀點。
比如我們都認為自己要好於平均水平,
70%的人認為自己的智商要比世界上一半的人要高,
80%的人認為自己的性格要比一半的人要好,90%的人認為自己的人品要比一半的人要好。
這樣的偏差使得我們經常容易犯過度自信的錯誤,
而產生一些脫離現實的、偏向不現實的樂觀主義精神。
我們還是需要具備理性、科學、實事求是的思維和態度。


第二類是根本歸因誤差。
人們往往會以為別人對社會的觀點都是鐵板一塊、完整統一的,
而自己人的觀點思想可以千差萬別。
這種錯誤的思維判斷很容易讓我們把外人歸成一個整體,忽視了他們之間的差異和不同。
其實外人與內部人之間的差異性是一樣大的。


第三類是誇大損失
人們對事物的獲得和丟失之後的價值判斷是很不一樣的。 
“丟了五塊錢可以讓我們傷心、鬱悶、思考半天,而撿到五塊錢的事我們很容易就忘掉了,
這就使得我們對獲得和丟失完全是採取不一樣的態度。”

對於獲得往往是越多越好,對於丟失往往是無法容忍。
這樣偏激的誤差本性,使得衝突的各方很容易陷入到囚徒困境,從而喪失合作的可能性。


薛凱平認為,
社會科學的智慧,可以讓我們意識到解決這些思維偏差的方案是:
智慧地選擇積極的心態、理性的態度和憧憬未來的思維導向。
心態積極時,我們的思路就能開闊,心胸就是寬廣的,解決問題的力量是強大的,
反之,思路就會變窄,解決方案也往往單一,智慧也會受到傷害。



--------------------------------
摘要:
1. 過度自信
 比如我們都認為自己要好於平均水平,
 70%的人認為自己的智商要比世界上一半的人要高,
 80%的人認為自己的性格要比一半的人要好,90%的人認為自己的人品要比一半的人要好。
 這樣的偏差使得我們經常容易犯過度自信的錯誤,
 而產生一些脫離現實的、偏向不現實的樂觀主義精神。
 我們還是需要具備理性、科學、實事求是的思維和態度。
2. 根本歸因誤差
 人們往往會以為別人對社會的觀點都是鐵板一塊、完整統一的,
 而自己人的觀點思想可以千差萬別。
 這種錯誤的思維判斷很容易讓我們把外人歸成一個整體,忽視了他們之間的差異和不同。
 其實外人與內部人之間的差異性是一樣大的。
3. 誇大損失
 人們對事物的獲得和丟失之後的價值判斷是很不一樣的。
 “丟了五塊錢可以讓我們傷心、鬱悶、思考半天,
 而撿到五塊錢的事我們很容易就忘掉了,
 這就使得我們對獲得和丟失完全是採取不一樣的態度。”
社會科學的智慧,可以讓我們意識到解決這些思維偏差的方案是:
智慧地選擇積極的心態、理性的態度和憧憬未來的思維導向。
心態積極時,我們的思路就能開闊,心胸就是寬廣的,解決問題的力量是強大的,
反之,思路就會變窄,解決方案也往往單一,智慧也會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