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8

❤內參-4個問題幫你更好商務寫作

出處:4個問題幫你更好商務寫作


暢銷書作家喬希·貝諾夫(Josh Bernoff)曾是諮詢公司高管,擁有超過30年的商業寫作經驗。
在他看來,所有的商務寫作都只有一個目的:改變受眾。
無論是公關新聞稿、雜誌專欄還是分析報告,這些文章的一個寫作原則是:
讀者的時間永遠比你的寶貴,如果他們在閱讀後沒有任何變化,你就浪費了他們的時間。

貝諾夫在《少說廢話》這本書裡介紹了他的寫作經驗,
他建議,進行商務寫作前最好問自己4個問題:

第一,讀者(Readers):你的受眾是誰?
寫作前,先設想出受眾的形象,然後針對不同受眾用不同的語調寫不同內容。
如果寫給上級,通常需要簡短些;如果寫給下屬,可以多提一些細節。


第二,目的(Objective):你要如何改變受眾?
給受眾帶來改變,是你寫作的目的。
文章中每個部分都是為了引導受眾通向這個目的,任何沒有帶來幫助的內容都應該刪除。


第三,行動(Action):你期望受眾有什麼反應?
目的是試圖在受眾的心中激發變化,而行動則是受眾需要採取的實際行為,
比如看完文章後把票投給某個候選人,或將這篇文章分享給其他人。

第四,印象(Impression):受眾會如何看待你?
任何你寫出來的東西,都會反映出你這個人。

貝諾夫說,一旦分析完這四個問題,
你就可以寫下一個通用的句式:讀完這篇報告或文章,“受眾”了解了某個“目的”,
他們可能會採取“你期望的行動”,並對你或公司留下“你期望的印象”。
開始寫作後,還可用這個句式自我提醒,檢核自己的作品是否直達主題。




-----------------------------
摘要:
寫作原則是:
讀者的時間永遠比你的寶貴,如果他們在閱讀後沒有任何變化,你就浪費了他們的時間。

進行商務寫作前最好問自己4個問題:
1. 讀者(Readers):你的受眾是誰?
 寫作前,先設想出受眾的形象,然後針對不同受眾用不同的語調寫不同內容。
 如果寫給上級,通常需要簡短些;如果寫給下屬,可以多提一些細節。
2. 目的(Objective):你要如何改變受眾?
 給受眾帶來改變,是你寫作的目的。
 文章中每個部分都是為了引導受眾通向這個目的,任何沒有帶來幫助的內容都應該刪除。
3. 行動(Action):你期望受眾有什麼反應?
 目的是試圖在受眾的心中激發變化,而行動則是受眾需要採取的實際行為,
 比如看完文章後把票投給某個候選人,或將這篇文章分享給其他人。
4. 印象(Impression):受眾會如何看待你?
 任何你寫出來的東西,都會反映出你這個人。

❤內參-孩子鬧脾氣時父母該怎麼辦

出處:方法:孩子鬧脾氣時父母該怎麼辦


家長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孩子不聽話、鬧脾氣,
這時候打罵怕給他留下陰影,而由著孩子的性子又會慣壞他。
美國教育專家阿黛爾·法伯(Adele Faber)寫了一本書《如何說小朋友才會聽》
來指導父母解決這樣的問題。微信公眾號“遠讀重洋”介紹了這本書。

孩子不聽話、鬧脾氣時都是在表達他的負面情緒,這時候家長需要認可他的情緒。
過去家長們採用的做法通常是去糾正,
也就是說,會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誤,告訴他應該怎麼做。
但這種糾正往往會引起孩子的對立。
比如孩子早上起不來,不想上學,家長講道理只會讓孩子產生對立。
這時家長要做的是認可他的情緒,這樣孩子會覺得有人理解自己,心情能得到改善,
然後開始覺得情況似乎也並不那麼糟。

在認可情緒的前提下,具體怎麼做呢?這裡有幾個方法。
第一,引導新話題。
在孩子表達負面情緒時,家長可以順著他的興趣去引導聊孩子喜歡的某件東西。
比如當孩子不想起來的時候,可以聊聊學校裡有什麼孩子喜歡的、期待的活動,
當話題引導出來之後,孩子的情緒慢慢就會減弱。

第二,為孩子建立一個“願望清單”。
很多孩子鬧脾氣不是因為被欺負了,而是因為自己想要的東西得不到。
比如說看到心愛的玩具,父母不給買就會當場鬧脾氣。
相比解釋為什麼不給他買玩具,
家長可以告訴他把這件東西加入到“願望清單”裡,作為節日禮物。
當節日到來,如果孩子從“願望清單”裡精選禮物,會更加珍惜這個機會。
這不僅能避免孩子當場鬧情緒,
也能避免當場買禮物之後孩子出現“只要鬧情緒就能獲得禮物”的不良認知。


第三,用腦洞打開孩子的想像世界。
如果孩子要的東西是不能給的,對孩子來說,
解釋原因他們也並沒有相應的邏輯去理解,孩子只在乎你能不能給。
這時候,現實中要的東西給不了,你可以給孩子一個美好的幻想,讓孩子自己感到滿足。
比如阿黛爾在搬家之後,她的女兒並不喜歡新家,在上學的路上女兒就表達了這樣的情緒。
於是阿黛爾就引導女兒談論她希望要的家是什麼樣子,是不是一個粉色的公主屋,
哪些可以自己動手來改變,這樣孩子就用想像的方式來忘掉負面情緒。


以上就是阿黛爾分享的孩子不聽話、鬧脾氣時的應對方法。



--------------------------
摘要:
孩子不聽話、鬧脾氣時都是在表達他的負面情緒,這時候家長需要認可他的情緒。
過去家長們採用的做法通常是去糾正,
也就是說,會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誤,告訴他應該怎麼做。
但這種糾正往往會引起孩子的對立。
比如孩子早上起不來,不想上學,家長講道理只會讓孩子產生對立。
這時家長要做的是認可他的情緒,這樣孩子會覺得有人理解自己,心情能得到改善,
然後開始覺得情況似乎也並不那麼糟。

在認可情緒的前提下,具體怎麼做呢?這裡有幾個方法。
1. 引導新話題

 在孩子表達負面情緒時,家長可以順著他的興趣去引導聊孩子喜歡的某件東西。
 比如當孩子不想起來的時候,可以聊聊學校裡有什麼孩子喜歡的、期待的活動,
 當話題引導出來之後,孩子的情緒慢慢就會減弱。
2. 為孩子建立一個“願望清單”
 很多孩子鬧脾氣不是因為被欺負了,而是因為自己想要的東西得不到。
 比如說看到心愛的玩具,父母不給買就會當場鬧脾氣。
 相比解釋為什麼不給他買玩具,
 家長可以告訴他把這件東西加入到“願望清單”裡,作為節日禮物。
 當節日到來,如果孩子從“願望清單”裡精選禮物,會更加珍惜這個機會。
 這不僅能避免孩子當場鬧情緒,
 也能避免當場買禮物之後孩子出現“只要鬧情緒就能獲得禮物”的不良認知。
3. 用腦洞打開孩子的想像世界
 如果孩子要的東西是不能給的,對孩子來說,
 解釋原因他們也並沒有相應的邏輯去理解,孩子只在乎你能不能給。
 這時候,現實中要的東西給不了,你可以給孩子一個美好的幻想,讓孩子自己感到滿足。
 比如阿黛爾在搬家之後,
 她的女兒並不喜歡新家,在上學的路上女兒就表達了這樣的情緒。
 於是阿黛爾就引導女兒談論她希望要的家是什麼樣子,是不是一個粉色的公主屋,
 哪些可以自己動手來改變,這樣孩子就用想像的方式來忘掉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