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9

❤內參-芒格新訪談:日常自學和對抗自我洗腦

出處:芒格新訪談:日常自學和對抗自我洗腦


首先,是關於自我洗腦。芒格在訪談中提到了很多大人物會有的“自我洗腦”。
他給出的對抗自我洗腦的方法是“自我貶低的幽默”。
芒格最喜歡的一句格言是一位英國演員塞德里克·哈德威克說的。
這句話是:“當了這麼久的演員,我已經不知道自己在任何問題上的真實想法了。”
它的意思是,當一個人一直在假裝相信這個或那個,
最後就會對自己真正相信什麼感到困惑。
在他看來,這就是發生在一些商人和政客們身上的事情,
“不再知道自己在任何問題上的真實想法”,“他們給自己洗腦”。比如,芒格提到通用電氣時說,通用電氣的CEO太自負,認為自己什麼都知道。 
“把自己的自尊牽扯到展示自己有多聰明之類的事情上,這很危險。”
芒格說,他和巴菲特採用的“自我貶低的幽默”,不是偶然的,而是保持理智所必需的。

然後,芒格談到了他對產業變遷和公司興亡的看法。
在他看來,儘管今天對包括谷歌、Facebook在內的公司譴責聲很多,
但大型科技公司會在種種壓力下生存下來。因為它們代表著潮流。
 “潮水太洶湧了。”芒格舉了零售業的例子。
芒格的外祖父曾經從事散貨批發業務,
散貨批發在四分之一世紀裡是一個成功的零售業模式。
但是到20世紀20年代,連鎖店和百貨公司開始崛起,
然後,所有乾散貨批發的的商店都破產了。 
“沒有人想念他們!沒人能阻止潮流!”今天的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同樣也是如此。
這些變化對生意受打擊的人當然是壞事,但是,這對世界利大於弊。
芒格幽默地反問:“如果我們一起挖土豆的話,會對世界有益處嗎?”

如今公司的興衰起伏似乎比過去更快。但芒格說,這種情況之所以發生,
“不一定是組織內部的弱點,這是生活的事實,有點像死亡。”
他舉例子說,如果去看1900年美國最大的100家公司名單,
到今天,只有一家公司還在,那就是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
當然,標準石油被拆分成了好幾家公司,其中就包括埃克森美孚。 
“只有洛克菲勒的兩三家公司仍然很強大。其他的都倒下了。”

公司衰亡的另一個原因,“它們只是自然地死於環境的強度”。
比如芒格外祖父的散貨批發公司。
它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它不擅長干散貨批發,而是“這個該死的世界變了”。
兩件事情的發生都會讓公司衰亡,自身的衰老和外界的變化。 
“舊的地方變得浮誇和軟弱,外部氣候變得艱難。”
因此,芒格說,我們不應該對個別企業的死亡或衰弱感到驚訝,這就是自然規律。

芒格還談到了他對不平等的看法。今天,不平等已經成為讓很多人憂心忡忡的話題。
但芒格說,沒有不平等,就不會有現代資本主義。
而正是現代資本主義創造出了今天人類的大量財富。
只有通過保護私人財產的方式,才能夠為整個社會創造出足夠多的財富。
儘管對私有財產的保護會擴大不平等。

然後,文明創造的財富越多,才能有更多的錢投入到社會安全保證中。
比如,更多的免費教育、免費醫療。 “我們可以在不破壞文明生產力的前提下負擔得起”,
“一個繁榮的文明可以有更高的最低工資,就像它可以有一個社會安全網一樣”。

最後跟你分享的是芒格的日常和自學式生活。
從1956年退出律師行業之後,
芒格一直追求的就是,每天能有很多時間來閱讀和思考,能跟幾個朋友聊各種話題。
 “我這樣做不是因為它能讓我賺更多的錢,而是因為這是我的天性。”
巴菲特也是如此。他們都討厭每天要約見太多人,都會在一天中留出很長的空閒時間。
這兩位億萬富翁和投資大佬的生活,“在其他人看來就像學者一樣”。

芒格的一天中有很多時間都在讀書,用他的話說,每天晚上都會在讀書中睡著。
他從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一旦學會了閱讀和基礎的數學知識,
一個人就“幾乎可以從書面材料中找出想要的任何東西”。
他更喜歡通過閱讀去獲得知識,而不是去聽人講課,
“因為他講得太快或太慢,或者告訴我一些我已經知道或不想知道的東西”。
他還舉了鋼鐵大王卡內基和美國國父富蘭克林的例子。
這兩個人都只上了幾年小學,但是他們通過閱讀自學了一切。
 “無論他們需要什麼,他們只是學習。”

以上就是投資大神查理·芒格在採訪中分享的,
他對避免自我洗腦、公司興亡、不平等以及自學的觀點。希望對你能有啟發。


本期內容改寫自:《查理·芒格:我的粉絲主要是中國和印度的書呆子》
見於:微信公眾號 人民幣交易與研究



-------------------------------------------------------------
摘要:
芒格最喜歡的一句格言是一位英國演員塞德里克·哈德威克說的。
這句話是:“當了這麼久的演員,我已經不知道自己在任何問題上的真實想法了。”
它的意思是,當一個人一直在假裝相信這個或那個,
最後就會對自己真正相信什麼感到困惑。
在他看來,這就是發生在一些商人和政客們身上的事情,
“不再知道自己在任何問題上的真實想法”,“他們給自己洗腦”。
比如,芒格提到通用電氣時說,通用電氣的CEO太自負,認為自己什麼都知道。
“把自己的自尊牽扯到展示自己有多聰明之類的事情上,這很危險。”
芒格說,他和巴菲特採用的“自我貶低的幽默”,不是偶然的,而是保持理智所必需的。


芒格的一天中有很多時間都在讀書,用他的話說,每天晚上都會在讀書中睡著。
他從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一旦學會了閱讀和基礎的數學知識,
一個人就“幾乎可以從書面材料中找出想要的任何東西”。

他更喜歡通過閱讀去獲得知識,而不是去聽人講課,
“因為他講得太快或太慢,或者告訴我一些我已經知道或不想知道的東西”。
他還舉了鋼鐵大王卡內基和美國國父富蘭克林的例子。
這兩個人都只上了幾年小學,但是他們通過閱讀自學了一切。
“無論他們需要什麼,他們只是學習。”

❤內參-芒格新訪談:投資成功的三點原因

出處:芒格新訪談:投資成功的三點原因


4月23日,95歲的查理·芒格接受了《華爾街日報》兩位記者長達6小時的採訪。
微信公眾號“人民幣交易與研究”編譯了這次採訪的內容。
採訪內容涉及面很廣,我們從裡面挑選出幾個點為你轉述下。
首先來看下芒格對投資的看法。
記者問芒格,如果查理·芒格現在才開始做投資,他會怎麼做?
芒格的答案是,用本傑明·格雷厄姆的方法。
本傑明·格雷厄姆是巴菲特最開始做投資時的導師。
他的方法是,尋找那些得到比付出的要多的機會。
芒格認為,這是一個永不過時的、最基本的原則。所有好的投資其實都是如此。
只不過,每個人會在不同的地方去找這種機會。
有人關注消費品、有人關注不良債務、有人關注不斷上漲的股票。
芒格用釣魚來比喻投資,知道在哪裡能釣到大魚,也是一個訣竅。
喜馬拉雅資本管理公司的創始人李錄是芒格的門生,也是芒格家族資產的管理者。
芒格說,李錄就精通這一點。
“他在有魚的地方釣魚,那裡有很多優秀的、實力強大的公司,價格非常便宜。”
李錄挑選的地方是中國和韓國。比如,韓國有一個叫不倒翁(Ottogi)的食品公司。
這家公司擁有韓國95%的醬料市場,因此就擁有了產品定價能力。這就是一條大魚。

芒格和巴菲特還發明了一個詞叫“金錢頭腦”。
所謂“金錢頭腦”是指,一種能自動理解投資和金錢的思維或意識。
芒格說,在他90多年的人生閱歷中,
他發現,人們要么擁有它,要么就沒有。如果沒有,就很難把這種意識創造出來。

芒格說,他跟巴菲特在管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時有一個秘密,
那就是,“把權力交給擁有它的人”。把權力交給已經擁有權力的人,
在投資領域,指的就是,挑選出那些擁有金錢頭腦的人。

其次,芒格談論了在他看來,他和巴菲特如此成功的原因。
我們把他在訪談中講到的原因歸結為三點。

第一點是,避免愚蠢。
芒格說,伯克希爾成功的秘訣就在於,找出愚蠢,然後避免愚蠢。
有些人收集郵票,而芒格收集瘋狂和荒謬,然後避開瘋狂和荒謬。
他開玩笑說,如果是從事量子力學研究,那他算不上優秀,
但是,只靠避免愚蠢,在投資上,他就比很多掌握量子力學的人做得要好。 
“這是平庸之輩獲得成功的一種方式。成為一個天才是很難的。
我只是想避免愚蠢,包括天才的愚蠢。
這會使一個有中等能力和中等工作習慣的人能得到比他應得的多得多的東西。”
很多在某些方面非常聰明的人,會在自己的領域之外做一些愚蠢的決定。
而芒格與巴菲特的做法是,“把世界上的愚蠢收集到一個清單裡,盡量避免清單上的一切。”
巴菲特和芒格都認為,“盡可能保持理性是我們的道德責任”。
芒格給理性下了一個定義:
知道事情是如何運作的,什麼行得通,什麼行不通,以及為什麼行得通。

第二點是,保持無私的名聲。
儘管投資經常跟貪婪和自私聯繫在一起,
但不像很多人以為的那樣,在投資界必須要做到極端的自私。
芒格說,如果有一個體面和無私的名聲,那你會賺更多的錢。
伯克希爾在投資和收購公司時就受益於好名聲。
因為,那些公司都是企業家們用畢生時間建立起來的,
他們當然願意把公司交給那些好的投資者。
 “良好的道德聲譽是非常寶貴的。一味索取而不給予絕對是一場災難。”

第三點是,不要有官僚作風,具體而言就是少開會。
芒格說,官僚主義會帶來功能障礙。作為一家世界500強公司,伯克希爾幾乎沒有會議。
 “如果巴菲特參加一個有很多人在說蠢話的大型會議,他會感到頭痛。
伯克希爾的部分秘密在於,我們沒有會議,沒有官僚作風。”

以上就是投資大神查理·芒格在最新的一次訪談中,對於投資,以及投資成功原因的看法。
如果今天才開始做投資,他會遵循一個簡單的投資原則:找到那些得到比付出多的機會。
他把自己和巴菲特成功的原因歸結為:
保持理性避開愚蠢、保有好名聲,以及沒有官僚作風。希望對你能有啟發。


本期內容改寫自:《查理·芒格:我的粉絲主要是中國和印度的書呆子》
見於:微信公眾號 人民幣交易與研究



--------------------------------------
摘要:
如果查理·芒格現在才開始做投資,他會怎麼做?
芒格的答案是,用本傑明·格雷厄姆的方法。
本傑明·格雷厄姆是巴菲特最開始做投資時的導師。
他的方法是,尋找那些得到比付出的要多的機會。

芒格和巴菲特如此成功的原因。
1. 避免愚蠢
 找出愚蠢,然後避免愚蠢。
 有些人收集郵票,而芒格收集瘋狂和荒謬,然後避開瘋狂和荒謬。
 把世界上的愚蠢收集到一個清單裡,盡量避免清單上的一切。”
 其次,盡可能保持理性是我們的道德責任。
 芒格給理性下了一個定義:
 知道事情是如何運作的,什麼行得通,什麼行不通,以及為什麼行得通。
2. 保持無私的名聲
3. 不要有官僚作風,具體而言就是少開會

❤內參-如何在乏味生活中找到樂趣

出處:如何在乏味生活中找到樂趣


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一覺醒來,意識到自己每一天的生活都沒什麼變化?
當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後,很容易感覺生活枯燥無聊,自己的所有日程安排,
從早餐到夜間電視節目,都不斷重複著前一天。
一項蓋洛普研究顯示,三分之二以上的美國人承認,
他們不熱愛自己的工作,即使他們在工作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
 《快公司》網站上的一篇文章,給出了幾個幫你在乏味生活中找到樂趣的建議。

第一,做點創意活動。
即使你認為自己完全沒有藝術細胞,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事情為生活注入創造力。
每天早上,你可以花10分鐘隨意寫一些東西,
或者完成藝術家茱莉亞·卡梅隆提出的“晨間筆記”(Morning Pages)法。
晨間筆記法指的是,起床後,在紙上寫下你腦海中浮現的任何東西,寫三張紙。
你不需要有任何寫作思路或者寫作經驗,
字跡凌亂也沒有關係,這種訓練會逐漸激發你的想像力。

第二,花點時間在戶外。
問問自己:你最後一次深呼吸新鮮空氣是什麼時候?
日本人已經認識到了呼吸新鮮空氣的重要性,並制定了一項森林浴國家計劃,
鼓勵居民在大自然中度過更多時間。
同樣的,你可以盡可能地增加自己的戶外時間,到附近的公園和叢林中走一走。

第三,進行高質量的面對面交流。
根據美國骨科協會(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
進行的哈里斯民意調查(Harris Poll),超過70%的美國人認為自己是孤獨的。
與此同時,南加州大學安納伯格數字未來中心的數據顯示,
人們平均每週花在科技產品上的時間超過24小時,並經常從事“低質量休閒活動”。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通常會忘記,
或者不相信自己有時間和其他人產生有意義的聯繫。
文章建議,我們應該定期和親朋好友面對面地交流,
這種高質量的社交活動可以讓我們擺脫繁忙的泡沫。
第四,收集生活中喜悅的時刻。
人們已經習慣於追逐效率,一直在尋找簡化流程或者以最快的速度篩選收件箱的方法。
可你有多久沒有放慢速度,為了好玩去做一些事情了?
文章建議,你可以嘗試屏蔽社交媒體,專注地去做一些小而有趣的事情,
比如說去聯繫很久不見的老朋友,或者畫一幅塗鴉。



---------------------------------
摘要:
1. 做點創意活動
 即使你認為自己完全沒有藝術細胞,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事情為生活注入創造力。
 每天早上,你可以花10分鐘隨意寫一些東西,
 或者完成藝術家茱莉亞·卡梅隆提出的“晨間筆記”(Morning Pages)法。
 晨間筆記法指的是,起床後,在紙上寫下你腦海中浮現的任何東西,寫三張紙。
 你不需要有任何寫作思路或者寫作經驗,
 字跡凌亂也沒有關係,這種訓練會逐漸激發你的想像力。
2. 花點時間在戶外
3. 進行高質量的面對面交流

 我們應該定期和親朋好友面對面地交流,
 這種高質量的社交活動可以讓我們擺脫繁忙的泡沫。
4. 收集生活中喜悅的時刻
 你可以嘗試屏蔽社交媒體,專注地去做一些小而有趣的事情,
 比如說去聯繫很久不見的老朋友,或者畫一幅塗鴉。

❤內參-文化和語言是最大的過濾氣泡

出處:觀點:文化和語言是最大的過濾氣泡


學習一門母語之外的語言,對中國人來說不是陌生的話題。
其實這個話題對說其他語言的人也都存在。
原因是,一方面,人人都知道學習一門外語確實有用,
另一方面,要想真正學會另一門語言,其實還是挺難的。它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更糟糕的是,大部分人生活中並沒有應用這門語言的真實場景。
畢竟,你接觸到的絕大多數人,都跟你講同樣的語言。
不過,《金融時報》專欄作家邁克爾·斯卡平克在自己的文章中,
給出了一個新的學外語理由:
文化和語言才是最大的“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s)”,學習外語,可以幫助你打破這一點。
過濾氣泡這個詞語經常和另一個詞“信息繭房”聯繫在一起。
它指的是,你的朋友和社交網絡構成了你獲取信息的渠道和過濾器。
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你看到的觀點都是跟自己觀點很相近的那些。
你讀到的內容,也都是你喜歡的、不會惹你不高興的那些內容。
這會讓你看不到更多元化的觀點和內容。

斯卡平克說:文化和語言是最大的過濾氣泡,
“即使我們用自己的語言搜索不同的觀點,它們也很可能是同樣辯論框架的一部分。”

比如,對於任何一個重大的議題,你知道對方跟你有分歧,
但你大概率也知道他跟你的分歧點在什麼地方。因為,你們所處的是一個同樣的語言環境。
但是,講其他語言的人,可能不僅僅是跟你持有不同的觀點,
“他們會進行完全不同的辯論”,“聽取截然不同的討論能夠激發新思維,並使人耳目一新。”

因此,在他看來,學習另一門語言,不僅僅是能讓你的頭腦保持活躍,
而且,“也是為了保持對世界開放而作出的個人努力”。



-----------------------------
摘要:
文化和語言才是最大的“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s)”,學習外語,可以幫助你打破這一點。
過濾氣泡這個詞語經常和另一個詞“信息繭房”聯繫在一起。
信息繭房是指,你的朋友和社交網絡構成了你獲取信息的渠道和過濾器。
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你看到的觀點都是跟自己觀點很相近的那些。
你讀到的內容,也都是你喜歡的、不會惹你不高興的那些內容。
這會讓你看不到更多元化的觀點和內容。
過濾氣泡,比如,對於任何一個重大的議題,你知道對方跟你有分歧,
但你大概率也知道他跟你的分歧點在什麼地方。因為,你們所處的是一個同樣的語言環境。
但是,講其他語言的人,可能不僅僅是跟你持有不同的觀點,
“他們會進行完全不同的辯論”,“聽取截然不同的討論能夠激發新思維,並使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