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7

❤內參-健康:《紐約時報》的睡眠指南

出處:健康:《紐約時報》的睡眠指南


提升生活質量的一個簡單方式,就是睡覺。
早點睡覺不僅能夠顯著改善我們的記憶力、認知表現、學習能力,
還能減少心臟病和免疫系統的風險。
 《紐約時報》發布了一份睡眠指南,幫你獲得更好的睡眠。

首先,要了解自己需要多少睡眠。
通常情況下,如果你一覺醒來還覺得疲憊,那就是睡得不夠。
美國抗癌協會的一項調查曾表明,每晚平均睡7~8小時的人,壽命最長。
不過,這個標準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
《紐約時報》建議,最好的方法是,晚上盡量獲得足夠多的睡眠,
讓自己第二天感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然後每晚都這麼做。
你也可以記錄一下自己的睡眠日記,
包括入睡、醒來的時間、中途有沒有醒來、睡醒後的狀態怎樣。
接下來,要弄清楚身體的自然節奏
生物鐘學教授蒂爾•羅恩伯格(Till Roenneberg)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睡眠生物鐘。
確定睡眠生物鐘的最佳方式是,找出你最喜歡的睡眠中間點。
睡眠中間點的計算方法是,把你的平均睡眠時間除以二,然後加上平均上床睡覺的時間。
比如,你晚上11點上床睡覺,早上6點醒,一共睡了7個小時,除以二就是3.5個小時,
把3.5加上11,那麼凌晨兩點半就是你的睡眠中間點。
找到睡眠中間點之後,你就可以選擇什麼時候上床睡覺最合適,
以剛才的例子為例,11點就是不錯的選擇。
羅恩伯格的研究發現,60%的人的睡眠中間點在凌晨3點半至5點之間。
女性的睡眠中間點通常比男性早,最多可能相差2小時。

最後,堅持規律的睡眠時間表。這可能是睡眠健康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生物鐘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該去睡覺,
好好休息和保證精力充沛的最佳方法就是保持這種生物鐘。 
《紐約時報》建議,每天(包括週末)都應該按照同樣的時間表入睡和起床,
讓自己的日程安排盡可能規律,
包括用餐時間、鍛煉習慣、看屏幕的時間和早晨曬到陽光的時間,都應該盡量規律。



---------------------------
摘要:
提升生活質量的一個簡單方式,就是睡覺。
早點睡覺不僅能夠顯著改善我們的記憶力、認知表現、學習能力,
還能減少心臟病和免疫系統的風險。
1. 要了解自己需要多少睡眠。
 通常情況下,如果你一覺醒來還覺得疲憊,那就是睡得不夠。
 美國抗癌協會的一項調查曾表明,每晚平均睡7~8小時的人,壽命最長。
 不過,這個標準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
2. 要弄清楚身體的自然節奏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睡眠生物鐘。
 確定睡眠生物鐘的最佳方式是,找出你最喜歡的睡眠中間點。
 睡眠中間點的計算方法是,把你的平均睡眠時間除以二,然後加上平均上床睡覺的時間。
 比如,你晚上11點上床睡覺,早上6點醒,一共睡了7個小時,除以二就是3.5個小時,
 把3.5加上11,那麼凌晨兩點半就是你的睡眠中間點。
 找到睡眠中間點之後,你就可以選擇什麼時候上床睡覺最合適,
 以剛才的例子為例,11點就是不錯的選擇。
3. 堅持規律的睡眠時間表。這可能是睡眠健康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生物鐘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該去睡覺,
 好好休息和保證精力充沛的最佳方法就是保持這種生物鐘。
 《紐約時報》建議,每天(包括週末)都應該按照同樣的時間表入睡和起床,
 讓自己的日程安排盡可能規律,
 包括用餐時間、鍛煉習慣、看屏幕的時間和早晨曬到陽光的時間,都應該盡量規律。

❤內參-怎樣正確對待嫉妒心理

出處:怎樣正確對待嫉妒心理


有時候,面對比自己優秀的人,人們難免會心生嫉妒。
《財富》中文網的一篇文章分析了嫉妒產生的原因,以及應該怎樣正確對待它。

文章引用了成功學作家拿破崙•希爾在《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
這本書裡的說法。這本書提到了兩種心態,稀缺心態和富足心態。
擁有嫉妒心的人,很可能陷入了一種稀缺心態中,
這樣的人會認為身邊的愛、金錢和認同是有限的,
其他人的成功意味著,留給自己的這些資源會變得更少。
跟“稀缺心態”形成對比的是“富足心態”,也就是認為資源非常充裕,人人都能得償所願。
希爾認為,成功人士通常擁有“富足心態”。
因此,相信理論上的富足是普遍存在的,能幫我們克服嫉妒心理。

但是,文章也提到,如今人們隨時都可以在網上得到各種信息,
比如,從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上,我們可以知道別人過得怎麼樣,
最近去了哪,有多少人給他點贊等等。這些信息會讓人產生焦慮。
雅各布•西爾弗曼在新書《服務條款:社交媒體與持續互聯的代價》
(Terms of Service:Social Media and the Price of Constant Connection)中
把這些信息稱為“持續可見指標”。
在面對這些指標時,內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更容易有挫敗感。
有研究顯示,對於那些比較敏感的人來說,開放式辦公室會影響他們的工作狀態。
心理治療師內奧米•沙拉蓋指出,沒有隔牆的“保護”,
這類人只能給自己劃定“心理邊界”,以此來控制分心和干擾。
而對周圍環境不敏感的人,在開放環境裡表現更好。

最後,文章認為避免嫉妒心理的最好方法是跟自己比較,提升自己的專注力。 
《積極思維的力量》(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這本書裡建議,
可以在一天裡放空大腦至少兩次,什麼都不想,
“清空大腦中的恐懼、怨恨、不安、追悔和愧疚。
只要你有意識地努力放空大腦,情緒往往就會舒緩”。
當你更關注自己之後,就可以專心完成工作,不被負能量束縛。
到了一定時候,你很可能不再那麼關心其他人的舉動,
並且你自己的成就也足夠讓人嫉妒了。



-----------------------------------
摘要:
如今人們隨時都可以在網上得到各種信息,
比如,從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上,我們可以知道別人過得怎麼樣,
最近去了哪,有多少人給他點贊等等。這些信息會讓人產生焦慮。
避免嫉妒心理的最好方法是跟自己比較,提升自己的專注力。 
可以在一天裡放空大腦至少兩次,什麼都不想,
“清空大腦中的恐懼、怨恨、不安、追悔和愧疚。
只要你有意識地努力放空大腦,情緒往往就會舒緩”。
當你更關注自己之後,就可以專心完成工作,不被負能量束縛。
到了一定時候,你很可能不再那麼關心其他人的舉動,
並且你自己的成就也足夠讓人嫉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