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8

❤內參-老闆違背承諾時你該怎麼辦?

出處:職場:老闆違背承諾時你該怎麼辦?


剛入職時,新員工通常會從公司老闆或人力那裡收到一些口頭上的承諾,
比如,“彈性工作時間”或著“良好的工作環境”。
這些承諾是雙方建立“心理契約”(psychological contract)的基礎。
如果公司違背了這些承諾,被虧待的員工會產生負面情緒,
比如會氣憤、沮喪以及暴怒等,甚至有人會報復公司,以牙還牙。
 BBC英倫網的一篇文章認為,遇到雇主失信的情況,
員工不該採取報復行為,而應使用“BRAIN”法則。

文章介紹,一項研究發現,有55%的員工表示公司在頭兩年就違反了承諾,
65%的員工表示在過去一年遭受了雇主的失信行為。
但雇主其實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們只會對自身6%到37%的行為進行辯解或糾正。
研究人員還發現,工作出色又想獲得公正待遇的員工,
當他們受到虧待後,負面效應更嚴重。
也就是,最優秀的員工面對雇主失信時,最有可能實施“報復”。


文章作者認為,遇到雇主違背承諾,你可以使用“BRAIN”法則。
五個字母分別代表了“獲益”(Benefits)、“風險”(Risks)、“其他辦法”(Alternatives)、
“信息”(information)以及“無為而治”(Nothing)。

首先,員工要退一步思考報復行為的潛在獲益和風險
報復行為也許會讓人感覺愉悅,但這種“以牙還牙”帶來的快感非常短暫,
你可能很快就會感到內疚。不如想想其他辦法,比如用尊重的態度與雇主進行溝通,
告訴他/她違背了哪條承諾,這件事如何影響了你的個人工作表現和組織績效。
文章介紹,雇主通常會重視這樣的對話,
有數據顯示有52%到66%的情況下,他們會道歉或做補救。


在採取行動前,最好確保自己掌握了全部的信息,弄清楚了必要的問題
比如:“這次的失信行為是否屬於他/她可掌控的範圍?”
“其他公司同事有沒有類似經歷? ”
當你掌握的信息越多,你對情況的判斷就會越準確,
比如是該保持沉默,還是跟領導提出問題、或是要求補償等等。

有時遇到雇主不守承諾,最好什麼都不要做。
這種“無為而治”不是要讓你在工作場合看到或是遭到不公平待遇時保持沉默,
而是要審慎思考,有所為,有所不為。
採取任何行動前,你都要先確認在僱傭合同裡哪項對你來說是寸土不讓的,
而哪些屬於錦上添花不用去爭辯的。



-----------------------------
摘要:
遇到雇主違背承諾,你可以使用“BRAIN”法則。
五個字母分別代表了“獲益”(Benefits)、“風險”(Risks)、“其他辦法”(Alternatives)、
“信息”(information)以及“無為而治”(Nothing)。

1. 員工要退一步思考報復行為的潛在獲益和風險。
 報復行為也許會讓人感覺愉悅,但這種“以牙還牙”帶來的快感非常短暫,
 你可能很快就會感到內疚。不如想想其他辦法,比如用尊重的態度與雇主進行溝通,
 告訴他/她違背了哪條承諾,這件事如何影響了你的個人工作表現和組織績效。
2. 在採取行動前,最好確保自己掌握了全部的信息,弄清楚了必要的問題
 比如:“這次的失信行為是否屬於他/她可掌控的範圍?”
 “其他公司同事有沒有類似經歷? ”
 當你掌握的信息越多,你對情況的判斷就會越準確,
 比如是該保持沉默,還是跟領導提出問題、或是要求補償等等。
3. 有時遇到雇主不守承諾,最好什麼都不要做
 這種“無為而治”不是要讓你在工作場合看到或是遭到不公平待遇時保持沉默,
 而是要審慎思考,有所為,有所不為。
 採取任何行動前,你都要先確認在僱傭合同裡哪項對你來說是寸土不讓的,
 而哪些屬於錦上添花不用去爭辯的。

❤內參-為什麼人們喜歡跑馬拉松

出處:運動:為什麼人們喜歡跑馬拉松


如今,馬拉松是一項特別火爆的運動,全國上下經常舉辦各種馬拉松活動。
為什麼馬拉松全程跑下來特別累,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呢?
或許我們可以從《大西洋月刊》的一篇叫做《2,189英里馬拉松》
(The 2,189-Mile Marathon)的文章裡找到答案。
得到訂閱專欄“馬徐駿·新知報告”介紹了這篇文章的觀點。


首先,跑完馬拉松可以讓人們獲得一種精神上的優越感
因為只要你參與了馬拉松,堅持跑完全程,不管名次,
你都能成為人群裡的少數派,在別人眼裡你就很不一般。

其次,馬拉松作為精神圖騰,人們對它有一種朝聖的態度
因為人們覺得這是超越自己、戰勝極限最好的證明。
在近乎崩潰的時候,堅持下去,到達終點,對一個人有著超凡脫俗的意義。


最後,馬拉松還可以成為人們的精神寄託,讓人逃離現實
生活中有很多壓力,但當你開始跑步的時候,
你關注的就只有自己的心跳、步伐和身體的各種反應。
這種方式簡單、純粹,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策略,需要的就是堅持。
所以在心理層面上,馬拉松可以成為人們的精神寄託。

那我們怎麼用這種突破極限的方法來改善生活呢?
研究顯示,人的極限,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取決於大腦的刺激和心理暗示。
也就是說,稍微調整下心態,你對極限的認知就可能發生改變。
比如,爬山爬累了,如果你告訴自己,
上次爬的山比這次高多了,堅持一下就上去了,你可能就會覺得步伐輕快了一些。
但如果你對自己說,我走不動了,那你可能一步都邁不動了。

另外,研究顯示,不僅內部激勵起作用,如果從外部得到很多激勵的話,也會提升耐力。
比如,跑步者被告知他看上去跑得很輕鬆,
就可以讓他在保持同樣步伐的情況下,消耗更少的體能。
馬拉松就有很多外部激勵的因素,上萬人同時開跑,
路邊支持的人群,都能起到外部激勵的效果。

所以,就算不參加馬拉松,我們也可以把正向激勵因素用在生活中,
從內部和外部不斷給予自己正向的激勵和暗示,磨練我們的意志力,超越自我。



---------------------------------
摘要:
為什麼馬拉松全程跑下來特別累,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呢?
1. 跑完馬拉松可以讓人們獲得一種精神上的優越感

 只要你參與了馬拉松,堅持跑完全程,不管名次,
 你都能成為人群裡的少數派,在別人眼裡你就很不一般。
2. 馬拉松作為精神圖騰,人們對它有一種朝聖的態度
 人們覺得這是超越自己、戰勝極限最好的證明。
 在近乎崩潰的時候,堅持下去,到達終點,對一個人有著超凡脫俗的意義。
3. 馬拉松還可以成為人們的精神寄託,讓人逃離現實
 生活中有很多壓力,但當你開始跑步的時候,
 你關注的就只有自己的心跳、步伐和身體的各種反應。
 這種方式簡單、純粹,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策略,需要的就是堅持。
 所以在心理層面上,馬拉松可以成為人們的精神寄託。

那我們怎麼用這種突破極限的方法來改善生活呢?
1. 人的極限,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取決於大腦的刺激和心理暗示

 比如,爬山爬累了,如果你告訴自己,上次爬的山比這次高多了,
 堅持一下就上去了,你可能就會覺得步伐輕快了一些。
 但如果你對自己說,我走不動了,那你可能一步都邁不動了。
2. 不僅內部激勵起作用,如果從外部得到很多激勵的話,也會提升耐力
 比如,跑步者被告知他看上去跑得很輕鬆,
 就可以讓他在保持同樣步伐的情況下,消耗更少的體能。
 馬拉松就有很多外部激勵的因素,上萬人同時開跑,
 路邊支持的人群,都能起到外部激勵的效果。

內參-教育:父母主導的出國留學

出處:教育:父母主導的出國留學


FT中文網的一篇專欄文章中說,經過調研發現,有兩個數字非常有意思:
一是,能夠拿到美國名校入學offer的申請學生中,超過95%,父母都是大學畢業生;
第二,有超過60%的學生出國留學,是父母提出來並且主導推動的。

作者肖經棟說,從這兩個數字背後,
其實能看出國際教育的精髓,以及它同中國大學教育的區別。


他認為,西方名校教育的底層邏輯其實是:
“通過複雜的申請機制,迫使學生在就讀大學之前就考慮我是誰,
我的興趣點是什麼,怎樣做才能證明我會成功。”
因為美國名校大多都是私立的,它要求畢業生未來整體上是成功的,
因此才具有回報母校的能力。這會對學校的招生和募資都帶來好處。
所以,這些學校就要挑選出那些有獨特思維、超強執行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的學生。
然後,通過大學教育,讓學生更具有競爭力。


一些中國國際學校高中負責人跟作者提到,
此前他們還曾想過,要從美國名校需要什麼樣的學生出發,倒推出來該如何培養學生,
但很快發現這是本末倒置,
真正應該做的是充分發掘出孩子的個性,然後讓他們去申請合適的美國大學。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前面提到的兩個數字,
也是因為,家境優渥、且父母本身受過良好教育,會讓父母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在美國本土,美國名校生源總體而言也都是中產以上家庭的孩子為主。

相比之下,中國的高考制度,雖然有諸多缺陷,面對著應試教育的批評,
但是,卻更加公平,也為寒門子弟提供了更多機會。

總之,西方名校招生更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
這讓中產家庭的孩子更具競爭力,這也體現在出國留學生的家庭背景上。



----------------------------------
摘要:
FT中文網的一篇專欄文章中說,經過調研發現,有兩個數字非常有意思:
1. 能夠拿到美國名校入學offer的申請學生中,超過95%,父母都是大學畢業生;
2. 有超過60%的學生出國留學,是父母提出來並且主導推動的。

一些中國國際學校高中負責人曾想過,
要從美國名校需要什麼樣的學生出發,倒推出來該如何培養學生,
但很快發現這是本末倒置,
真正應該做的是充分發掘出孩子的個性,然後讓他們去申請合適的美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