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7

❤內參-信息爆炸時代的“壞消息疲勞”

出處:信息爆炸時代的“壞消息疲勞”


新聞網站Quartz介紹了一個如今人們經常會有的情緒,
叫做“壞消息疲勞”(Bad-News Burnout)。
心理學家說,這種情況在互聯網時代很常見,
新聞(尤其是負面消息)的持續生產和迅速傳播,會引發人們的憤怒、恐懼和挫折感,
讓人有一種“世界如此混亂我卻無能為力”的想法。好奇心日報介紹了Quartz的相關報導。
還有一個跟“壞消息疲勞”類似的詞,
叫做“頭條壓力症”(Headline Stress Disorder),
也就是“由 24 小時不斷展示的頭條新聞引發的壓力”。
這個詞是從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開始流行的。
美國心理學協會在2017年發布的一份報告說,有57%的美國人,
不管這些人認同哪個黨派,都覺得政治和時事新聞是他們的主要壓力來源之一;
49%的人認為大選讓自己變得焦慮了。

人的生存本能,會讓我們天生警惕“壞消息”,
但如果壞消息太多,我們就會啟動某些“應激機制”,比如“同情心倦怠”。
心理學家查爾斯·費格力(Charles Figley)給它的定義是,
一種生理和情感上的疲憊和功能障礙,跟頭條壓力的症狀差不多。
同情心倦怠也能引發行為變化,讓人身體狀況變差,情緒惡化。


那怎樣緩解“同情心倦怠”呢?
首先,你要在思維和情感上做一些“隔離”。
美國東北大學行為科學教授克里斯騰(Kristen Lee)說,
如果你在情感上“過度投射”,就很容易疲倦。
這會削弱人的理智,讓人不想好好照顧自己,更別說去幫助別人了。

其次,看到壞消息之後,就算沒辦法完全解決,也不代表你什麼都不能做。
同情心倦怠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們覺得自己愛莫能助。
這時候,任何行動,
比如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一下身邊的人,都能消除你的一部分無力感。

最後,平衡自己接收到的消息,進行適度的“信息減負”。
這不是讓你不看新聞,而是不要覺得自己不看新聞就會錯過很多重要的事情。
你可以放下手機,更關注自我和現實,做家務、和朋友聊天、休息一下都可以。
你要找回對生活的控制。



-----------------------
摘要:
人的生存本能,會讓我們天生警惕“壞消息”,
但如果壞消息太多,我們就會啟動某些“應激機制”,比如“同情心倦怠”。
心理學家查爾斯·費格力(Charles Figley)給它的定義是,
一種生理和情感上的疲憊和功能障礙。那怎樣緩解“同情心倦怠”呢?
1. 你要在思維和情感上做一些“隔離”
 如果你在情感上“過度投射”,就很容易疲倦。
 這會削弱人的理智,讓人不想好好照顧自己,更別說去幫助別人了。
2. 看到壞消息之後,就算沒辦法完全解決,也不代表你什麼都不能做
 這時候,任何行動,
 比如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一下身邊的人,都能消除你的一部分無力感。
3. 平衡自己接收到的消息,進行適度的“信息減負”
 這不是讓你不看新聞,而是不要覺得自己不看新聞就會錯過很多重要的事情。
 你可以放下手機,更關注自我和現實,做家務、和朋友聊天、休息一下都可以。
 你要找回對生活的控制。
(隔離、多少作一點、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