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2

❤內參-時間管理:你常聽到的建議有哪些不足?

出處:時間管理:你常聽到的建議有哪些不足?


如今,與時間管理有關的建議和文章有很多,怎麼辨別它們的正誤呢?
《哈佛商業評論》特約編輯艾米·蓋洛在一篇文章中,分析了4種最常見的時間管理建議。


第一種說法是“時間管理就是管理時間”。
工作效率專家喬丹·科恩認為,時間管理的實質其實是工作效率而不是時間。
這兩種說法的差別就像節食和保持健康之間的關係,
“你想怎麼節食都行,但節食不一定會讓你更健康。
”同理,你可以留心自己怎樣花費時間、怎樣管理郵件等,但你不一定會因此變得更高效。

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系教授特蕾莎·阿瑪貝爾也是時間管理領域的專家,
她指出,許多管理者承擔了過多的工作任務,
“如果你不認真掌控自己的工作量,那麼任何時間管理技巧都幫不了你。”


第二種說法是“你只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
阿瑪貝爾認為,找到一套理論體系可能會有用,
但是時間管理遠不止這樣,關鍵在於要不斷地嘗試各種技巧。
科恩介紹,如果一些方法在特定的情形或處境下發揮不出作用,
不妨多嘗試幾種方法,在工作中實踐它們。 ”要耐心一點,讓方法得到充分的時間驗證。


第三種說法是“你需要投入時間來促成改變”。
在阿瑪貝爾看來,小小的改變,其實也可以帶來很大不同,
最好的方法,就是從一些小事做起。
即便多出來的時間只有20-30分鐘,也是實實在在的進步。


第四種說法是“時間管理是你自己的事,跟別人無關”。
在職場中,所有人都會期待你的高效表現,不過科恩和阿瑪貝爾認為,
一個人不可能獨自做到這一點。阿瑪貝爾說:
“如果你的工作壓力很大,每天必須對一切要求迅速反應或轉變,
不能有一絲鬆懈,那麼你就很難單憑一己之力實現時間管理。”
工作內容總會不知不覺地在人們面前設置障礙,
比如遇到戰略不清晰、流程冗長等問題,就不容易完成工作。
科恩建議,公司內部可以做出許多改變,
比如可以重新設計工作完成的方式,重新考慮如何做出決策等等。

艾米·蓋洛說,想要控制好自己的工作量和日程可能會非常困難,
但如果能夠區分出哪些時間管理方法有效,
哪些不適合,你就已經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第一步。



---------------------------
摘要:
有一種誤解:時間管理就是管理時間。
工作效率專家喬丹·科恩認為,時間管理的實質其實是工作效率而不是時間。
這兩種說法的差別就像節食和保持健康之間的關係,
“你想怎麼節食都行,但節食不一定會讓你更健康。

”同理,你可以留心自己怎樣花費時間、怎樣管理郵件等,但你不一定會因此變得更高效。
1. 可以多嘗試幾種方法,在工作中實踐它們。
2. 從一些小事做起。即便多出來的時間只有20-30分鐘,也是實實在在的進步。

❤內參-抖音如何讓用戶“上癮”

出處:抖音如何讓用戶“上癮”


抖音已經成為當下最熱門的短視頻應用之一,
有一個數據說,在今年春節期間,抖音的日活躍用戶數達到了6000萬。
很多用戶看抖音會呈現出一種“上癮”的狀況。
科技媒體愛範兒的一篇文章就分析了抖音讓人“上癮”的心理機制。


這篇文章認為,抖音能讓人上癮的原因是因為它用一些大大小小的交互細節,
讓用戶大腦裡多巴胺激增,出現“行為上癮”,
這跟物質上癮(比如藥物及毒品上癮等)的生理機制有相似的地方,
都是刺激大腦中同一個區域出現的結果。抖音在產品設計上有這樣幾個特點:


首先是不可預測的內容
在抖音上,用戶只要輕鬆地手指一劃就能更換視頻,但猜不到下一個視頻會是什麼。
隨機獲得的獎賞反饋,
這種機制在心理學上被稱作間歇性變量獎賞(intermittent variable rewards),
賭場中的老虎機正是利用了這種心理效應。抖音在內容上的推薦算法則讓大量精彩的、
用戶點贊數多的視頻優先被看到,更高強度地刺激了用戶。


其次是自動循環
抖音的設定是進入新視頻時自動播放,播放完整條視頻後自動循環播放,
抖音每條視頻被限定在15秒內,很多視頻會給人戛然而止的感覺,
讓人不由自主多看幾遍,甚至印象深刻。
這種效應被稱作“蔡格尼克記憶效應”(Zeigarnik effect),
這個理論認為人們本能有著將事情做完的驅動力,
而那些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會比那些已經處理的事情更加印象深刻。

再次,必不可少的點贊
抖音在產品上也給了這個點讚的互動以動態效果,
當用戶點擊“贊”的按鈕之後,一顆紅心跳出,也給了用戶積極反饋。
用戶對視頻的點贊,也同時給視頻上傳者鼓勵。
點贊數對視頻上傳者來說,也能形成一種間歇性變量獎賞,
推動上傳者分享進而獲得更多的點贊數。 
Facebook是較早使用點贊按鈕的社交應用,它的創始人之一肖恩·帕克就曾經說:
“每當有人給你的照片點贊或評論的時候,你便會獲得一次'多巴胺'所帶來的滿足感。”

最後,不容易完成的挑戰任務
抖音總裁張楠曾經分享說:“抖音的產品設計中有個好玩的功能叫做'挑戰',
就是在用運營的思路創新產品的功能和特效,完成功能的冷啟動。
這個功能很多產品都有,有的叫話題,有的叫主題。
其實就是讓大家以一個主題去表現自己。”
這種挑戰,調動了用戶更深入地參與觀看甚至製作視頻。
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競爭參與感、完成視頻的成就感,也是行為上癮的必要成分。


以上就是抖音在產品設計上使用的一些容易讓人“上癮”的機制,希望對你有啟發。



------------------------
摘要:
抖音在產品設計上有這樣幾個特點:
1. 不可預測的內容
 在抖音上,用戶只要輕鬆地手指一劃就能更換視頻,但猜不到下一個視頻會是什麼。
 隨機獲得的獎賞反饋,
 這種機制在心理學上被稱作間歇性變量獎賞(intermittent variable rewards)
 賭場中的老虎機正是利用了這種心理效應。抖音在內容上的推薦算法則讓大量精彩的、
 用戶點贊數多的視頻優先被看到,更高強度地刺激了用戶。
2. 自動循環
 抖音每條視頻被限定在15秒內,很多視頻會給人戛然而止的感覺,
 讓人不由自主多看幾遍,甚至印象深刻。
 這種效應被稱作“蔡格尼克記憶效應”(Zeigarnik effect)
 這個理論認為人們本能有著將事情做完的驅動力,
 而那些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會比那些已經處理的事情更加印象深刻。
3. 必不可少的點贊
 當用戶點擊“贊”的按鈕之後,一顆紅心跳出,也給了用戶積極反饋。
 點贊數對視頻上傳者來說,也能形成一種間歇性變量獎賞,
 推動上傳者分享進而獲得更多的點贊數。
4. 不容易完成的挑戰任務
這種挑戰,調動了用戶更深入地參與觀看甚至製作視頻。
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競爭參與感、完成視頻的成就感,也是行為上癮的必要成分。

❤內參-記憶-為什麼我們會忘記看過的書和電影?

出處:為什麼我們會忘記看過的書和電影?


對大多數人來說,看書或看電影帶來的文化體驗,
就像在泡澡,只有泡澡時才會沉浸於故事情節,
泡完澡後對它的記憶也就隨著洗澡水流走了。
我們看過的大部分內容都會在第一天后慢慢被遺忘,這時遺忘曲線的下降趨勢最為陡直。
《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介紹了
墨爾本大學研究員傑瑞德·霍瓦特(Jared Horvath) 的不同看法,
他認為,在互聯網時代,人們消費信息和娛樂的方式與過去完全不同,
因此遺忘速度比過去還要快。微信公眾號紅杉彙編譯了這篇文章。


霍瓦特介紹,在互聯網時代,回想記憶(Recall Memory),
也就是大腦自發地調用信息去回憶過去的能力,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認知記憶(Recognition Memory),
即記住大量事物、地方以及各種人物形象的能力才最重要。他說:
“只要你知道在哪兒可以查到這個信息、如何查找,就不需要回憶它了。”
互聯網相當於我們的外部記憶(Externalized Memory) ,有一項研究指出:
“如果人們知道他們能在網上獲取信息,那麼他們回憶信息的機率就較小。”

這個時代的流媒體服務和各種百科文章大大降低了人們牢記文化的需要,
你可以查詢和消費你想獲取的信息和娛樂,但不會記住它們。
在霍瓦特看來,這種娛樂是瞬時的,過不了多久就會選擇其他方式,
“這不是真正在學習,只是為了獲得一種瞬時體驗,讓自己感覺學到了一些東西”。
他建議,如果你想記住自己看過的東西,
最好應該隔段時間再去觀看或閱讀,回憶得越多,記憶力就會越強


另外一個方法是給記憶留下線索
比如記下自己讀過的每一本書。
加拿大阿薩巴斯卡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法利亞·薩那(Faria Sana)說,
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閱讀時都有一種虛假的“流暢感”,
“你可能會看到、聽到,但可能不會注意也不會真正地聽進去”,
如果你沒有集中精力並採取相應措施加強自己記憶的話,就無法牢記這些信息。
記錄自己讀過的書,或是與朋友探討某本書,都可以喚起我們的記憶。



-------------------------------
摘要:
在互聯網時代,回想記憶(Recall Memory),
也就是大腦自發地調用信息去回憶過去的能力,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認知記憶(Recognition Memory),
即記住大量事物、地方以及各種人物形象的能力才最重要。他說:
“只要你知道在哪兒可以查到這個信息、如何查找,就不需要回憶它了。”
互聯網相當於我們的外部記憶(Externalized Memory) ,有一項研究指出:
“如果人們知道他們能在網上獲取信息,那麼他們回憶信息的機率就較小。”

如果你想記住自己看過的東西:
1. 最好應該隔段時間再去觀看或閱讀,回憶得越多,記憶力就會越強
2. 給記憶留下線索

 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閱讀時都有一種虛假的“流暢感”,
 “你可能會看到、聽到,但可能不會注意也不會真正地聽進去”,
 如果你沒有集中精力並採取相應措施加強自己記憶的話,就無法牢記這些信息。
 記錄自己讀過的書,或是與朋友探討某本書,都可以喚起我們的記憶。

❤內參-怎樣重拾真正的交談

出處:方法:怎樣重拾真正的交談


小龍蝦為什麼能火?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小龍蝦自帶的社交屬性。
在吃小龍蝦的時候,你要雙手戴著手套剝殼,根本沒時間看手機,
所以比起吃別的大餐,你就更可能和朋友聊得熱火朝天。
手機讓現代人面臨著這樣的困境:
一方面,有了手機你可以和天南地北的朋友建立聯繫;
但另一方面,手機的打擾也讓你減少了和親人朋友之間的深入交流。

該如何解決這樣的困境呢?得到“每天聽本書”欄目解讀了一本書《重拾交談》,
本書作者是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雪莉·特克爾(Sherry Turkle),
在書中特克爾通過豐富的案例和實驗深入討論了這一困境,並給出了她的解決建議。


特克爾教授認為,通過手機進行的交談不是真正的交談,而且還會傷害面對面交談的能力。

首先,手機溝通往往擁有更多的表演成分。
在進行手機溝通時,冷冰冰的社交軟件會過濾掉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傳達的信息,
而且人們發出的文字、圖片往往又都經過反复編輯。
這些特性降低了交流的真實性,也降低了人們感知情緒的可能性,不利於培養同理心。
在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讓陌生人通過面對面交談、視頻聊天、
語音聊天和網絡通信四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交流,實驗結果表明:
面對面交談建立起來的情感聯繫最深,而網上即時通信建立的情感聯繫最淺。

其次,手機的存在還會降低交談的質量
想一想在社交軟體聊天時,人們經常會聊兩句,
然後在等待回复的間隙去刷一刷朋友圈、看一看公眾號文章等等,
這些行為讓手機溝通變得支離破碎,所以為了和這種碎片化的交流相適應,
人們就會傾向於進行輕鬆而非深刻的話題。
就算是在面對面聊天時,手機的存在也會導致類似的情況。
實驗表明,只要桌上放著一部手機,就算手機處於關機或者靜音的狀態,
人們看到手機後進行的交談還是會變得淺顯。
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人們看到手機後,
會在潛意識中預期交談可能被打斷,然後就會想 “不如進行一些輕鬆的話題吧”。


如何解決手機帶來的困境呢?
特克爾表示,
這需要我們重新開始真正的交談。
真正的交談,指的是讓交流對像在同一個時空進行面對面交談,
就算會有沉默和停頓,也要坦率地表達自己全部想法,並對交談的走向表現出開放的態度。
想要進行真正的交談,有三個努力的方向:與自己交談、與他人交談和與群體交談。


第一,與自己交談
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只有當我們獨自一人進行思考,
而不是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時,才會運用到大腦最基礎的部分,
從而建立可靠的自我意識,因此一定要留時間給自己進行自我對話。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你得對著鏡子自言自語,
自我對話也可以通過寫日記、冥想、做瑜伽等多種方式實現。
要注意的是寫日記時,一定要採用文字的方式,只寫給自己看,
而不要寫在可以供他人瀏覽的網絡博客上,
那樣你會不自覺地隱藏部分情緒,也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了。

第二,與他人交談,包括與親人、朋友、愛人的交談。
以親人間交流為例,特克爾認為
家庭是同理心的訓練場,孩子們在與家人的交談中才最有可能學會如何理解他人的情感。
不過現在電子產品正在重構傳統家庭的交流模式,
想要恢復家庭交談,家庭成員就需要設立規則共同遵守,
比如吃飯的時候說好大家都不能看手機,那麼孩子不能玩手機遊戲,
家長也不能邊吃飯邊回微信。
此外,還可以在家裡設立一個“神聖空間”,進入這個空間就誰都不能帶電子產品了。


第三,與群體交談
群體交談出現最多的場所就是課堂和職場,
以職場為例,在職場中想要增加面對面溝通,企業就要努力建立起有利的企業文化。
特克爾在書中介紹了一項“早餐交談制度”,
這項制度被應用於美國公司斯托達德,
該公司的CEO發現想要把所有的副總裁聚到一起開會非常困難,
於是就設立規定,要求每週固定一天,大家提前45分鐘到公司,一起吃一頓早餐。
通過這項“早餐交談制度”,該公司的高層關係變得更融洽,互相合作也變得更加順暢了。
此外,特克爾還建議企業設置有利的辦公環境幫助員工進行面對面交流,
谷歌的開放辦公環境和寬敞的茶水間就是很好的例子。

以上就是雪莉·特克爾教授對於重拾交談的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得到“每天聽本書”欄目《重拾交談》,
作者:雪莉·特克爾,解讀:城南。


------------------------------------------
摘要:
通過手機進行的交談不是真正的交談,而且還會傷害面對面交談的能力。
1. 手機溝通往往擁有更多的表演成分

 在進行手機溝通時,冷冰冰的社交軟件會過濾掉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傳達的信息,
 而且人們發出的文字、圖片往往又都經過反复編輯。
 這些特性降低了交流的真實性,也降低了人們感知情緒的可能性,不利於培養同理心。
 在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讓陌生人通過面對面交談、視頻聊天、
 語音聊天和網絡通信四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交流,實驗結果表明:
 面對面交談建立起來的情感聯繫最深,而網上即時通信建立的情感聯繫最淺。
2. 手機的存在還會降低交談的質量
 想一想在社交軟體聊天時,人們經常會聊兩句,
 然後在等待回复的間隙去刷一刷朋友圈、看一看公眾號文章等等,
 這些行為讓手機溝通變得支離破碎,所以為了和這種碎片化的交流相適應,
 人們就會傾向於進行輕鬆而非深刻的話題。
 就算是在面對面聊天時,手機的存在也會導致類似的情況。
 實驗表明,只要桌上放著一部手機,就算手機處於關機或者靜音的狀態,
 人們看到手機後進行的交談還是會變得淺顯。
 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人們看到手機後,
 會在潛意識中預期交談可能被打斷,然後就會想 “不如進行一些輕鬆的話題吧”。

如何解決手機帶來的困境呢?
這需要我們重新開始真正的交談。
真正的交談,指的是讓交流對像在同一個時空進行面對面交談,
就算會有沉默和停頓,也要坦率地表達自己全部想法,並對交談的走向表現出開放的態度。
1. 與自己交談
 自我對話也可以通過寫日記、冥想、做瑜伽等多種方式實現。
 要注意的是寫日記時,一定要採用文字的方式,只寫給自己看,
 而不要寫在可以供他人瀏覽的網絡博客上,
 那樣你會不自覺地隱藏部分情緒,也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了。 

2. 與他人交談,包括與親人、朋友、愛人的交談。
 家庭是同理心的訓練場,孩子們在與家人的交談中才最有可能學會如何理解他人的情感。
 在家裡設立一個“神聖空間”,進入這個空間就誰都不能帶電子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