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9

❤內參-為什麼在職場上不應該主動幫忙?

出處:為什麼在職場上不應該主動幫忙?


我們常常被告知,主動幫忙是一件好事,對待工作上的隊友尤其如此。
但是密歇根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
如果你為了幫助他人而將原本投入自己工作的時間和精力分出去,
可能無法獲得對方的感激。 《哈佛商業評論》採訪了這項研究的相關科研人員。
密歇根州立大學副教授拉塞爾·約翰遜(Russell Johnson)牽頭的這項研究,
聚焦於平級員工之間的互動,
讓受試者記錄自己在十天內給予同事的幫助,並關注接受幫助者的回應。
研究團隊發現,在對方沒有求助的情況下提供幫助,
獲得感謝的可能性低於應對方要求提供幫助。
受試者還表示,
在主動向他人提供幫助後的一天裡,自己的社交意願和工作投入程度都比較低。
為什麼不應該主動出手幫忙?約翰遜給出了兩點原因。
首先,作為局外人,你可能無法完全理解當事人遇到的問題。
你的判斷也許受到投射偏差(projection bias)或選擇性知覺(selective perception)的影響。
你可能不得不調用大量認知資源才能搞清楚情況,還不一定能給予對方實際需要的幫助。

其次,對方可能傾向於自己解決問題,並從經驗中學習。
如果你不加詢問就擅自插手,可能會影響同事對工作的自主感和支配感,傷害對方的自尊。
約翰遜表示,
這兩種現像是他們在兩項涉及北美約500名全職員工的後續調查中發現的。
主動幫助同事的受試者,對問題的了解程度低於回應同事求助的人。
而且,在沒有求助時就得到幫助的人看來,
這種主動幫忙讓他們或多或少感覺自己受到了威脅。
此外,這種情況下的幫助有效程度也較低。所以,助人者得不到感謝並不意外。

約翰遜補充,
如果主動詢問“有什麼我能幫忙的嗎”,
並且允許同事給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這樣做的效果可能要好很多。
此外,他認為,語調和身體語言可能也很重要,
比如你提供幫助的方式是虛偽傲慢還是友好謙遜,效果是不一樣的。



---------------------------------------------
摘要:
為什麼不應該主動出手幫忙?
1. 作為局外人,你可能無法完全理解當事人遇到的問題
 你的判斷也許受到投射偏差(projection bias)
 或選擇性知覺(selective perception)的影響。
 你可能不得不調用大量認知資源才能搞清楚情況,還不一定能給予對方實際需要的幫助。
2. 對方可能傾向於自己解決問題,並從經驗中學習
 如果你不加詢問就擅自插手,
 可能會影響同事對工作的自主感和支配感,傷害對方的自尊。
 這種主動幫忙讓他們或多或少感覺自己受到了威脅。
 此外,這種情況下的幫助有效程度也較低。所以,助人者得不到感謝並不意外。
如果主動詢問“有什麼我能幫忙的嗎”,
並且允許同事給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這樣做的效果可能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