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3

❤內參-人在花錢時的9個常見思維誤區(上)

出處:人在花錢時的9個常見思維誤區(上)


如果某樣東西在你看來特別重要,那一定要特別小心,別被過於重視蒙蔽了思維。
在重要的東西上,人常會因此犯錯。比如說錢,很少會有人認為錢不重要,
但是人圍繞錢犯下的錯誤也非常多,有些錯誤還經常讓人啼笑皆非。
比如因為貪便宜買回來一大堆自己不會用的東西。

丹·艾瑞裡是杜克大學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教授,也是暢銷書《怪誕行為學》系列的作者。
他最新的一本書是《金錢心理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錢》
(Dollars and Sense:How We Misthink Money and How to Spend Smarter)。
在這本書裡,丹·艾瑞裡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出發,
介紹了一些人在處理金錢問題上的常見心理誤區,以及應該怎麼做才好。


第一個心理誤區是,忽視機會成本。
有一個行為心理學上的實驗,是請參加實驗者決定,
是要買一台價格1000美元的音響、價格700美元的音響,
還是700美元的音響外加300美元的CD套餐。
結果,選擇700美元音響加300美元CD套餐的人最多。

為什麼會這樣?行為心理學家說,這是因為300美元的CD看上去更具體,獲得感更強。
因此,雖然其實一個人可以只花700美元,
然後拿著剩下的300美元去買任何東西,但大家還是選了套餐。
我們會忽視機會成本。在這個實驗中,
我們就忽視了用來買CD的300美元的機會成本,也就是它本來還可以用來做什麼。
要破解這個心理誤區,就要求我們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思考一項消費或者交易
比如說,同樣一筆錢,還可以用來做什麼?再比如,可以更進一步把錢轉化為時間:
這筆錢相當於多少小時的工作,或者多少個月的薪資。

第二個誤區是:
凡事都是相對的,因此我們會把不同商品或者同一件商品打折不打折的價格進行比較。
這個誤區最常見的被利用的場景,就是商場和電商網站的各種打折。
打折後的價格和原價的對比,特別容易讓我們衝動消費。
已經有不少人發現,其實商家會調高價格,然後再打折。
儘管如此,打折還是能激發起人的購買欲。
正確的做法是,看到一個特價時,
不應該考慮原先的價格是多少,現在買可以省下多少錢,
應該考慮的是,實際上要支付多少錢。
比如,買一件從1000塊降價到600塊的襯衫,並不是“節省了400塊”,而是“花了600塊”。
這個誤區的另一個常見場景是,
在買一個昂貴的東西時,往往就會對另一些沒那麼貴的產品消費得很隨意。
比如,當你花600萬買房子時,
很容易就會覺得一台5萬塊的電視也沒那麼貴,順手就可以買了。
正確的做法是,對於比較大宗的消費,把各項費用分開來考慮。
因為你會在購買大宗商品,比如汽車或房子時,很容易對相對便宜的其他物品放鬆警惕。
所以,買房子歸買房子,家電是買家電。

此外,不要用百分比來思考,當呈現給我們的資料是以百分比的形式出現時,
就花點功夫,算出這個百分比實際上代表多少錢。
 100美元就是100美元,不論它是一筆1000美元消費的10%,還是一筆一萬美元的1%。


第三個思維誤區是:我們善於劃分,把錢分門別類。
行為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業名詞叫“心理賬戶”,指的就是這種現象。
人會建立不同的心理賬戶,把錢劃分為:工資、獎金、意外之財等。
你可能會很小心使用你的工資,
但是對獎金和意外之財,就可能像個富人一樣大肆揮霍,一點都不心疼。正確的做法是,牢記一個簡單的原理:錢具有可替代性
也就是說,這一塊錢跟那一塊錢是完全一樣的。
當發現自己正在揮霍所謂特定類別的錢,
比如獎金或者贏來的錢時,必須暫停下來,提醒自己:
“這仍然是我的錢,錢就是錢,沒什麼分別。”


第四個誤區是:逃避痛苦。
花錢會帶來痛苦,所以行為心理學家曾經給出一個有趣的建議,
那就是吃飯不要AA制,而是輪流買單。
因為一個人買單承受的花錢之痛,要少於AA制下每個人承受的花錢之痛的總和。
但是花錢之痛也有它的好處,因為它可以至少讓我們考慮一下這項消費的價值,
以及花這筆錢的機會成本。它能讓我們在購買之前暫停一下,考慮是否該在此時花這筆錢。

但是,為了減少這種“花錢之痛”,
設計付款機制的人用了各種方法來幫助我們,
讓我們不要暫停,不要考慮其他選擇,爽快地付錢。
比如,信用卡、各種快捷支付方式、一鍵下單等等。
所以,行為心理學家會說,買東西時都用現金,可以極大降低你的消費。
當然,現實中幾乎沒人能做到全用現金付款。

第五個關於錢的心理誤區是:我們太相信自己。
在用錢時,我們會相信自己以往對價格的判斷、選擇以及反應。
相信以往的決策,這會讓我們經常犯下錨定、從眾等錯誤。
錨定效應是一個心理學名詞。它指的是,人很容易被一個隨機給出的參照數字影響。
心理學做過很多相關的實驗。比如,事先給兩組參與實驗的人看不同的數字,
一組看到的數字大,另一組看到的數字小,
然後,請他們為一個產品開價,看到大數字的一組,開出的價格會更高。
他們之前看到的數字,就是錨定數字。
很多產品所謂的建議零售價,也是為了給出錨定價格。
正確的做法是:
質疑那些看似非常隨機的數字,明顯標出來的建議零售價,以及定價非常高的產品。
一款定價非常高的產品,真實目的很可能是為了買後面那些相比之下沒那麼貴的產品。
丹·艾瑞裡說:“當你看到一雙定價2000美元的鞋子,
或者標價150美元的三明治時,要特別擔心次高價格的鞋子或三明治。”

以上就是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裡提出的,人在涉及到金錢的決策上,
經常會有的五個思考誤區,以及怎樣才是正確的思考方式。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在明天的音頻裡,我們會給你介紹另外四個關於金錢的思維誤區。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金錢心理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錢》;
作者:Dan Ariely、Jeff Kreisler。



----------------------------------
摘要:
1. 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思考一項消費或者交易
 比如說,同樣一筆錢,還可以用來做什麼?再比如,可以更進一步把錢轉化為時間:
 這筆錢相當於多少小時的工作,或者多少個月的薪資。
2. 實際上要支付多少錢
 已經有不少人發現,其實商家會調高價格,然後再打折。
 儘管如此,打折還是能激發起人的購買欲。正確的做法是,看到一個特價時,
 不應該考慮原先的價格是多少,現在買可以省下多少錢,而是實際上要支付多少錢,
 以及質疑那些看似非常隨機的數字,明顯標出來的建議零售價,以及定價非常高的產品。
 比如,買一件從1000塊降價到600塊的襯衫,並不是“節省了400塊”,而是“花了600塊”。
3. 對於比較大宗的消費,把各項費用分開來考慮
 比如,當你花600萬買房子時,
 很容易就會覺得一台5萬塊的電視也沒那麼貴,順手就可以買了。
 因為你會在購買大宗商品,比如汽車或房子時,很容易對相對便宜的其他物品放鬆警惕。
 所以,買房子歸買房子,家電是買家電。
4. 買東西時都用現金,可以極大降低你的消費
5. 錢具有可替代性

 人會建立不同的心理賬戶,把錢劃分為:工資、獎金、意外之財等。
 你可能會很小心使用你的工資,
 但是對獎金和意外之財,就可能像個富人一樣大肆揮霍,一點都不心疼。
 但這一塊錢跟那一塊錢是完全一樣的。
 當發現自己正在揮霍所謂特定類別的錢,
 比如獎金或者贏來的錢時,必須暫停下來,
 提醒自己:這仍然是我的錢,錢就是錢,沒什麼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