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8

❤內參-“晃著睡”睡得更好,還有利於記憶力

出處:“晃著睡”睡得更好,還有利於記憶力


在哄嬰兒睡覺時,人們通常會用搖籃或把它們放到臂彎裡輕輕搖擺,
這種節律似乎能讓寶寶們更快地安靜、入眠。如今,這種猜測得到了科學證實。 
1月24日,《現代生物》(Current Biology)科學期刊發表文章,
證實了輕度搖擺,有助於改善年輕人的睡眠,而且還能在睡眠期間鞏固他們的記憶。
公眾號生物探索編譯了文章內容。

這項實驗由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生物科學家勞倫斯-拜爾(Laurence Bayer)主導。
此前,他和團隊已經證實了,在45分鐘的午睡期間,輕微的持續搖擺,
比如0.25赫茲,可以幫助人們更快地入睡並且睡得更好。
這次,他們想證明,搖擺對於夜間睡眠以及相關的腦電波,有直接的影響。
拜爾招募了18位沒有睡眠障礙的年輕人,讓他們在實驗室睡了3晚。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第一晚,目的是讓這些年輕人習慣在實驗室睡覺;
第二晚,讓他們睡在輕輕搖擺的床上,這些床被設置為0.25 赫茲的橫向運動;
第三晚,讓他們睡在固定的不搖擺的床上。

最後數據顯示,參與者們在搖擺的床上睡得更快。
而且,一旦睡著了,他們進入非快速眼球運動睡眠(NREM),
也就是平穩的深度睡眠的時間更長,睡得更深,醒來的次數更少。

不僅如此,科學家還測試了搖晃入睡對記憶的影響。他們會讓參與者在入睡前記憶單詞,
結果發現,在搖晃中睡覺的參與者,醒來後單詞測試完成地更好。

拜爾解釋說,
有節律的持續搖擺,會引發睡眠時的一個特定的大腦波動(brain oscillations)。
這種波動,能幫助同步丘腦-皮質網絡中的神經活動,
而這種神經活動能明顯的幫助睡眠,並能鞏固記憶。
總之,這項研究證明了“搖擺確實影響睡眠”,
並為開發治療失眠、情緒障礙、和記憶障礙等疾病的療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
摘要:
《現代生物》(Current Biology)科學期刊發表文章,
證實了輕度搖擺,有助於改善年輕人的睡眠,而且還能在睡眠期間鞏固他們的記憶。
有節律的持續搖擺,會引發睡眠時的一個特定的大腦波動(brain oscillations)。
這種波動,能幫助同步丘腦-皮質網絡中的神經活動,
而這種神經活動能明顯的幫助睡眠,並能鞏固記憶。

❤內參-把感受說出來能幫我們平息情緒

出處:新研究:把感受說出來能幫我們平息情緒


過去的心理學理論認為,
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感受大聲說出來或者寫下來,會強化我們的情緒。
最近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情況剛好相反,
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表達出來,這種做法會減少我們情緒的強烈程度。

心理學家把用文字表達情緒的方式稱作“給情緒上標籤(affect labelling)”。
這項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期刊上的研究分析了超過10億條推文。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人們在推文中有著強烈感情色彩的詞語,
觀察標籤情緒的行為如何影響人們情緒狀態。研究人員表示,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做完”我覺得自己如何“的陳述後,情緒強度會迅速下降。

在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定義了42000多條表達積極情緒的英文推文,
比如“我感到快樂”或“我覺得很棒”;
然後他們定義了67000多條表達負面情緒的英文推文,
比如“我感到悲傷”或者“我覺得很可怕”。
接下來,他們使用算法分析在這些推文前後12個小時內寫的任何推文中表達出的情緒狀態,
是相對積極的,還是相對消極的。

研究人員發現,在給情緒上標籤之後,
積極和消極情緒都開始顯著增加,然後迅速平靜下來。
平均而言,積極的情緒體驗持續時間比負面情緒要長。
在性別比較中,研究人員認為,
標籤情緒的鎮靜能力對女性更有效,尤其在平復消極情緒上。

研究人員承認,這項研究的方法存在缺點,
比如人們在社交媒體上的情緒表達可能未必真實地反應他們的情緒狀態,
研究結果也可能因其他語言或文化而異。
未來對於標籤情緒行為的研究,
可能會集中探討,為什麼把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會導致這些感受被抑制。



---------------------------------------
摘要:
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表達出來,這種做法會減少我們情緒的強烈程度。
在給情緒上標籤之後,積極和消極情緒都開始顯著增加,然後迅速平靜下來。
平均而言,積極的情緒體驗持續時間比負面情緒要長。
在性別比較中,標籤情緒的鎮靜能力對女性更有效,尤其在平復消極情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