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6

❤內參-新研究:住在大城市身體更健康?

出處:新研究:住在大城市身體更健康?



《快公司》雜誌的一篇文章,介紹了一項住房密集度與健康之間關係的新研究。
這個研究由英國和香港的研究員共同展開,他們蒐集了大約50萬人的樣本進行分析,
這些人生活在英國的22個城市,年齡在37歲到73歲之間。

研究人員主要分析了,
住房密集度和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全身脂肪以及肥胖水平之間的關係。
他們分析後發現:當住房密集度低於每平方公里(1百萬平方米)1800個住房單位時,
居民患上肥胖症的機率會增加大概10%。
研究人員認為,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在低密度的城市,人們更容易久坐,
因為他們時出門往往選擇開車,騎自行車和步行的機會更少。
而在大城市樓宇密度高的地方,人們大多住在公寓樓和小型連棟房屋裡面,
走路去公交車站或者地鐵站上班,下班再去逛街是一種日常活動。
另外,大城市的經濟水平、醫療技術水平都比較高,
人們也會追求身材管理和健康飲食,這些都可能是城市居民肥胖率比低的原因。


香港大學助理教授欽莫伊·薩卡爾(Chinmoy Sarkar)是研究人員之一,
他認為,肥胖風險增加或者減少10%,聽上去可能不多,
但把這10%推演到整個城市或者國家,問題就比較嚴重了,
“如果乾預城市開發的範圍繼續深入,影響到所有居民時,
這可能有助於減少數十億的健康醫療成本。”
不過,薩卡爾也強調,這個研究結果不一定普遍適用,有些城市需要具體分析,
比如,西藏地區的住房密集度很低,但由於這個地區以牧業為主,人們的身體素質都很好。

另外,薩卡爾團隊的研究還表明,
居民健康狀況與城市密集度之間的關係,
並不是線性的,也就是說,城市過度擁擠不​​是好事。
高密度雖然增加了平均步行機率、改善了健康醫療服務的質量,
但當城市變得過分擁擠時,這些積極的影響就會逐漸消失,
比如人滿為患的貧民窟,健康水平堪憂。



-------------------------
摘要:
當住房密集度低於每平方公里(1百萬平方米)1800個住房單位時,
居民患上肥胖症的機率會增加大概10%。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在低密度的城市,人們更容易久坐,
因為他們時出門往往選擇開車,騎自行車和步行的機會更少。
而在大城市樓宇密度高的地方,人們大多住在公寓樓和小型連棟房屋裡面,
走路去公交車站或者地鐵站上班,下班再去逛街是一種日常活動。
另外,大城市的經濟水平、醫療技術水平都比較高,
人們也會追求身材管理和健康飲食,這些都可能是城市居民肥胖率比低的原因。

不過,這個研究結果不一定普遍適用,有些城市需要具體分析,
比如,西藏地區的住房密集度很低,但由於這個地區以牧業為主,人們的身體素質都很好。
而且,居民健康狀況與城市密集度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線性的,
也就是說,城市過度擁擠不​​是好事。

高密度雖然增加了平均步行機率、改善了健康醫療服務的質量,
但當城市變得過分擁擠時,這些積極的影響就會逐漸消失,
比如人滿為患的貧民窟,健康水平堪憂。

❤內參-觀點:寫作是一場你來我往的關係

出處:觀點:寫作是一場你來我往的關係


珍妮特·溫特森(Jeanette Winterson)是英國著名作家,
她的代表作品是《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這部作品也曾由她改編成同名劇集在BBC上播出,獲得過戛納最佳劇本獎。
除了作家的身份之外,珍妮特·溫特森也在大學裡教授創意寫作。
在接受《人物》雜誌採訪時,她分享了自己在創意寫作課上給學生們的寫作建議。


她曾經跟學生說,寫作的時候要一直守在書桌前,一直坐在那兒寫,
用文字說話,不要離開,直到你的文字開始反過來跟你對話。
道理很簡單,如果你沒辦法跟自己的文字對話,你也不能指望它們能和讀者對話。
寫作是一場你來我往的關係,作家不總是主動的一方,
文字也不總是被動的一方,這是一場共同創造的過程。
珍妮特說寫作是她的老師,
寫作會帶給寫作者一些改變,正如讀者總能從閱讀中獲得新發現。
當她寫作的時候,她會被自己的文字所改變。
她說:“當然,有的人會恐懼變化,所以我總是告訴我的學生,要學會擁抱變化,期待改變。
如果你都不能被自己的寫作改變,你又如何期待你的文字能給讀者帶來改變呢?”

當寫作時遇到了瓶頸怎麼辦?
珍妮特認為:“一個人想寫多好,他就要付出多少耐心和勇氣。” 
事實上,不管你是一個多麼優秀的寫作者,
你總是需要一切從頭開始,就像對世界一無所知的孩子認識世界那樣,一步步向前走。
寫作是她的“老師”,很多時候寫作會讓她發脾氣、無聊、苦悶,她從“老師”身邊走開,
去喝酒或者找朋友聚會。但當她回來,她的老師,也就是她的文章,依然在等待著她。
這時候,她會向這位老師鞠躬,再一次開始寫作。


----------------------------------
摘要:
作的時候要一直守在書桌前,一直坐在那兒寫,
用文字說話,不要離開,直到你的文字開始反過來跟你對話。
道理很簡單,如果你沒辦法跟自己的文字對話,你也不能指望它們能和讀者對話。
寫作是一場你來我往的關係,作家不總是主動的一方,
文字也不總是被動的一方,這是一場共同創造的過程。
要學會擁抱變化,期待改變。
如果你都不能被自己的寫作改變,你又如何期待你的文字能給讀者帶來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