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9

❤內參-社交媒體為什麼會讓人上癮

出處:社交媒體為什麼會讓人上癮


為什麼我們總是忍不住刷社交媒體? Facebook前高管肖恩•帕克(Sean Parker)表示,
社交網絡的建立不是為了讓我們更加親密無間,而是為了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衛報》(The Guardian)深度分析了社交媒體的上癮機制,
微信公眾號“科研圈”翻譯了這篇文章。


去年11月,帕克在費城的一場活動上表示,社交媒體關注的核心問題是:
“我們怎麼樣才能盡可能多地佔用你的時間和注意力?”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社交媒體的架構師利用了“人類心理的弱點”。
每當你給一篇文章或照片點贊或留言時,就等於給你做的輕度多巴胺‘注射’。
 Facebook 這家互聯網巨頭,就建立在這個機制上。


多巴胺是我們大腦中獎勵系統的一部分。
如果人得到了獎勵,就能使行為成為一種習慣;
如果沒有得到獎勵,行為就會做出相應調整。比
如說,如果你把洗碗的海綿看成美味的蛋糕,上去咬了一口,
發現這不是蛋糕,下次就不會再咬了。
從吃不吃零食這樣的小事,到滿足賭博的想法,
多巴胺激勵我們採取行動來滿足需求和慾望。

上癮也是一樣。每一種上癮的藥物,
從尼古丁到酒精,都會對多巴胺系統產生影響,
因為這些藥物會促使多巴胺的釋放比平常多很多倍。
這些藥物的使用超出了獎賞迴路和前額葉皮質之間神經環路的限度,
這讓人們對多巴胺的刺激越來越麻木。癮君子使用毒品越多,就越難戒掉。

然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
多巴胺的特質被一些科技公司利用作為“誘導技術”,後果就不那麼愉快了。
 2017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寫了一篇名為
《科技有多邪惡》的文章,他表示:“科技公司明白,是什麼原因導致大腦中的多巴胺激增,
因此,他們在自己的產品上使用'誘導技術',誘騙我們入局並創造'強制循環'。”


“誘導技術”的發明是基於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的研究成果。
斯金納通過研究發現,強化老鼠習得行為的最佳方式是隨機安排獎勵。
布魯克斯說,大多數社交媒體平台都會創建一些不規則發放的獎勵,
這是老虎機製造商慣用的手段。 “誘導技術”也是臉書、微信等社交媒體成功的秘訣。
我們像得了強迫症一樣頻繁刷新網頁,忍不住隔幾分鐘查看一下朋友圈,
就是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收到來自他人的評論和點贊。
雖然人們對多巴胺系統改變行為習慣的能力已經耳熟能詳了,
但是“誘導技術”對行為的影響才剛剛進入公眾的視野。
不只是社交媒體,這項技術的運用比我們想像中更普遍。
舉例來說,一個跑步的應用程序,這個系統只負責給出鼓勵,
比如一個拉花禮炮以隨機的時間間隔出現,但並不是每次用戶跑完全程都能拿到。
這種營銷方式看起來很荒謬,畢竟老虎機的隨機獎勵是實實在在的錢,
而這種程序的隨機獎勵是虛擬鼓勵。
但是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這項技術在跑步類軟件上已經看到了顯著的積極成果,
如果廠家能合理利用這個方法,會發現用戶跑步的頻率平均提高了 30% 。

發現多巴胺和獎賞相關的科學家舒爾茨說,
癮君子之所以上癮,是因為那些不自然的獎勵不會被大腦過濾,
而是直接進入大腦,過度刺激,從而導致成癮。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人就喪失了意志力,
因為進化並沒有使我們的大腦對這些藥物做好準備。

對於現在“誘導技術”的應用,舒爾茨有一定的擔憂,
他表示,現在我們正在濫用這種有用而且必要的信號系統。
如果一個軟件不斷訓練人們釋放多巴胺的行為,有可能會導致人們再也無法離開這個系統。
雖然我們有能力做到這點,但我們不應該這樣做。
舒爾茨強調,他沒有指責科技公司在做壞事,
這些公司可能會對這個社會有所幫助,但他對此持保留態度。


以上就是社交媒體的上癮機制以及它背後的技術應用,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它撐起了市值千億的互聯網帝國,也可能摧毀你的正常生活》,
見於微信公眾號“科研圈”。


---------------------------
摘要:
社交網絡的建立不是為了讓我們更加親密無間,而是為了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社交媒體的架構師利用了“人類心理的弱點”。

每當你給一篇文章或照片點贊或留言時,就等於給你做的輕度多巴胺‘注射’。

“誘導技術”的發明是基於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的研究成果。
斯金納通過研究發現,強化老鼠習得行為的最佳方式是隨機安排獎勵。

布魯克斯說,大多數社交媒體平台都會創建一些不規則發放的獎勵,
這是老虎機製造商慣用的手段。 “誘導技術”也是臉書、微信等社交媒體成功的秘訣。
我們像得了強迫症一樣頻繁刷新網頁,忍不住隔幾分鐘查看一下朋友圈,
就是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收到來自他人的評論和點贊。

如果一個軟件不斷訓練人們釋放多巴胺的行為,有可能會導致人們再也無法離開這個系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