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3

❤內參-抉擇-面對“不確定性”,怎樣才能行動起來?

出處:面對“不確定性”,怎樣才能行動起來?
參考:內參-抉擇-如何打破思維狹隘、拓寬選擇空間?


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經常需要面對很多不確定性,
企業在面對未來發展、用戶需求和行為變化時也時不時就會陷入茫然之中,
領導者不知從何下手,或者會因為壓力過大而導致決策癱瘓。
加拿大萊橋大學迪隆商學院教授鮑勇劍認為,
面對“不確定性”,可以轉換視角,
把它看成一個“漸進確定性”的過程,而不是一下子被不確定帶來的壓力壓倒。
界面新聞介紹了鮑勇劍提出的四個視角轉換方法:

第一,放棄非黑即白的“二分法”
把不確定狀態看作是開創未來的“灰度地帶”。
奈飛創始人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曾經說過:
“傳統工業靠減小變化取勝,創新企業憑擴大變化改運。”
變化同時包含正反兩個方向,這意味著有創新的可能。

第二,學會小贏積大勝。
管理學家卡爾·維克(Karl Weick)發現:
“當人們不把挑戰當作問題時,才會解決問題。”
問題越大,刺激越深,情緒起伏越高,
人們越容易調動原始的警醒和自我保護意識,越不願意行動。
我們常看到,被大策略、大願景過度刺激後,人們反而無所適從。
因此,“柿子一定要撿軟的捏,行動要從容易贏的地方開始”。


第三,失敗並不都是失敗,成功的失敗能擴大對關鍵未知之處的認知。
1970年,美國阿波羅計劃中第三次載人登月飛船“阿波羅13 號”發射升空。
在靠近月球時,登月艙動力系統發生故障,配用氧氣罐也爆炸破裂。
位於休斯敦的指揮中心被迫放棄登月。
在寒冷、缺氧、動力不足的條件下,三位宇航員憑藉膠布等簡單的材料,
維繫著火箭按地球慣性運行,最後安全降落在南太平洋。
專業人士認為這是航空歷史上最成功的失敗,
因為它展現了過去無法知曉的盲區和難以想像的臨場應變能力。

第四,創造經歷錯誤、向錯誤學習的方法。
學習的方法很多,但主要應用在鞏固已知、消滅偏差和複製成功上面。
通過經歷錯誤來向錯誤學習則是擁抱偏差,識別跨越轉型的機會苗頭。
經歷錯誤與人的自然情緒是相背的,因為人們有避免出錯和躲避災難的本能。
好領導知道在動機和工具設計上幫助人們克服本能的弱點。


-------------------------
摘要:
面對“不確定性”,可以轉換視角,
把它看成一個“漸進確定性”的過程,而不是一下子被不確定帶來的壓力壓倒。
1. 放棄非黑即白的“二分法
 把不確定狀態看作是開創未來的“灰度地帶”。
2. 學會小贏積大勝
 當人們不把挑戰當作問題時,才會解決問題。
 問題越大,刺激越深,情緒起伏越高,
 人們越容易調動原始的警醒和自我保護意識,越不願意行動。
 我們常看到,被大策略、大願景過度刺激後,人們反而無所適從。
 因此,“柿子一定要撿軟的捏,行動要從容易贏的地方開始”。
3. 失敗並不都是失敗,成功的失敗能擴大對關鍵未知之處的認知
 1970年,美國阿波羅計劃中第三次載人登月飛船“阿波羅13 號”發射升空。
 在靠近月球時,登月艙動力系統發生故障,配用氧氣罐也爆炸破裂。
 位於休斯敦的指揮中心被迫放棄登月。
 在寒冷、缺氧、動力不足的條件下,三位宇航員憑藉膠布等簡單的材料,
 維繫著火箭按地球慣性運行,最後安全降落在南太平洋。
 專業人士認為這是航空歷史上最成功的失敗,
 因為它展現了過去無法知曉的盲區和難以想像的臨場應變能力。
4. 創造經歷錯誤、向錯誤學習的方法§不太確定他想表達什麼§
 通過經歷錯誤來向錯誤學習則是擁抱偏差,識別跨越轉型的機會苗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