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9

❤內參-有效學習的6個方法(上)

出處:有效學習的6個方法(上)


在終身學習的時代,如何有效學習與堅持學習一樣重要。
美國國家智庫高級研究員烏爾里希•伯澤爾在他的新書《有效學習》裡,
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套系統的學習技能。書裡介紹了6個策略,
可以幫我們獲得正確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成為一名高效學習者。
這6個策略(或者說是6個步驟)分別是:
價值感、目標、提升、實踐、融合、反思。下面和你分享前三個策略。


先說價值感。伯澤爾說,
如果我們本身不想學習,那就不太可能學會,更談不上精通。
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是有價值的,
而且要找到所學內容和自己的相關性。
比如,如果你想學編織,那不妨給你的戀人或者好朋友織一件毛衣。

與此同時,你還要發現這個專業的重要性。
學習活動通常就是以某種形式,展現出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意義。
有一項研究,把學生分成兩組,讀同一段文字。
研究人員對其中一組的要求,就是學習一下這段文字,
對另一組的要求是發現這段文字的獨特意義。
結果,“發展獨特意義”的那組學生更專注投入,學習效果也更好。
這也說明了,不要被動學習,比如反复閱讀或者在書上劃重點,
而是要採取主動學習的策略,比如進行小測試或者尋找意義、自我解讀。


說完價值感,再看第二步:目標。
在精通某項技能的初始階段,
專注是最關鍵的,我們要搞清楚我們要學習的究竟是什麼,然後設定階段性目標。
目標一定要明確,要確立時間節點,
因為人們更容易完成一些看起來比較容易衡量的小目標。
大量研究表明,具有清晰目標的人,
比設定“好好工作”“多讀書”這樣含糊目標的人,取得的成果要好得多。
所以,設定“學跳華爾茲”這樣的目標,
不如設定“每週參加一次華爾茲課程”這樣明確的小目標。

而且在設定學習目標時,也有一個技巧,
就是把目標設定得比你平時所能掌握的程度稍微難一點,這樣效果是最好的。
既不能太難,也不能沒有難度。
比如,你想學藝術史,可能要先回顧一下自己知道的,
比如倫勃朗是荷蘭畫家,梵高是後印象派畫家,等等。
但你必須跨出舒適區,去挑戰一下更高的水平,學習才真正開始。
所以更有效的問題是要問:為什麼說路易斯·奈維爾遜是一位重要的藝術家?


伯澤爾還澄清了一個誤區。
很多人總認為,一個人學習效果的好壞主要跟智商和天賦有關,是先天決定的。
然而伯澤爾指出,在學習過程中,元認知比智力水平更重要。
元認知指的是對思考行為的思考。這對於如何設定學習目標至關重要。
伯澤爾認為,人們學習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儘早啟動元認知活動。
我們嘗試理解未知事物的努力還不夠,對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又過於自信。
那麼到底怎麼啟動元認知呢?我們可以把元認知進行具體化,
變成幾個引導思考的問題,比如時常問問自己,我怎麼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內容?
我對哪些地方還不是很理解?我有沒有辦法衡量一下自己的理解程度?
類似的問題就是在啟動你對思考的思考。
研究結果顯示,有能力管理思維過程的學生,
成績遠遠超過那些高智商的學生,
元認知對學習效果的影響佔40%,而智商方面的影響只有25%。


第三步是提升。伯澤爾特意強調,“單純的反复練習是無效練習”。
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打磨技巧,提高技能水平。

及時建立反饋機制就很重要。研究發現,
對於減肥的人來說,那些減肥效果最好的方法,不是節食、也不是去健身房、去減肥中心,
而是善於跟踪監控——監控自己吃了多少、體重多重。也就是說,隨時反饋,隨時調整。

此外,伯澤爾強調,
優化學習效果,要學會提問。
比如讀書之後嘗試問自己幾個問題,這段文字要表達的是什麼?我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嗎?
如果不按照書中提示的方法做,會怎樣?
學會提問能幫助我們提升元認知能力,從而達到深入思考的目的。
提問比簡單重複文章,理解要更深入得多。

伯澤爾還提到了一個方法,叫做提取練習,就是從記憶裡提取信息。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讓第一組實驗人員讀一個段落,連著讀4遍;
讓第二組實驗人員讀一遍後,回憶他們讀過的內容,重複3遍。
幾天以後,研究人員跟踪兩組被試者,發現第二組人掌握的內容要多得多。
也就是說,
試圖回憶信息內容,而不是反复閱讀信息內容的人,展現了更高的技能水平。
事實上,任何有效的學習過程都需要大腦主動參與,而非被動接受,
提取記憶的過程就是大腦主動參與的過程。

以上就是《有效學習》這本書介紹的學習6個策略中的前3個,希望對你有啟發。
明天的音頻,將會和你分享另外3個學習策略。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有效學習》,作者:烏爾里希•伯澤爾,中信出版社出版



-------------------------------------
摘要:
有效學習的6個方法:價值感、目標、提升、實踐、融合、反思。
1. 價值感

 如果我們本身不想學習,那就不太可能學會,更談不上精通。
 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是有價值的,
 而且要找到所學內容和自己的相關性。
 比如,如果你想學編織,那不妨給你的戀人或者好朋友織一件毛衣。
 與此同時,你還要發現這個專業的重要性。
 學習活動通常就是以某種形式,展現出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意義。
 “發展獨特意義”的那組學生更專注投入,學習效果也更好。
 不要被動學習,比如反复閱讀或者在書上劃重點,
 而是要採取主動學習的策略,比如進行小測試或者尋找意義、自我解讀。
2. 目標
 在精通某項技能的初始階段,專注是最關鍵的,
 我們要搞清楚我們要學習的究竟是什麼,然後設定階段性目標。
 目標一定要明確,要確立時間節點,
 因為人們更容易完成一些看起來比較容易衡量的小目標。
 大量研究表明,具有清晰目標的人,
 比設定“好好工作”“多讀書”這樣含糊目標的人,取得的成果要好得多。
 所以,設定“學跳華爾茲”這樣的目標,
 不如設定“每週參加一次華爾茲課程”這樣明確的小目標。
 而且在設定學習目標時,也有一個技巧,
 就是把目標設定得比你平時所能掌握的程度稍微難一點,這樣效果是最好的。
 既不能太難,也不能沒有難度。
 其次,人們學習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儘早啟動元認知活動。
 我們嘗試理解未知事物的努力還不夠,對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又過於自信。
 那麼到底怎麼啟動元認知呢?我們可以把元認知進行具體化
 變成幾個引導思考的問題,比如時常問問自己,我怎麼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內容?
 我對哪些地方還不是很理解?我有沒有辦法衡量一下自己的理解程度?
 類似的問題就是在啟動你對思考的思考。
3. 提升
 “單純的反复練習是無效練習”。
 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打磨技巧,提高技能水平。
 及時建立反饋機制就很重要。研究發現,
 對於減肥的人來說,那些減肥效果最好的方法,
 不是節食、也不是去健身房、去減肥中心,而是善於跟踪監控——
 監控自己吃了多少、體重多重。也就是說,隨時反饋,隨時調整。
 再者,優化學習效果,要學會提問。
 比如讀書之後嘗試問自己幾個問題,這段文字要表達的是什麼?
 我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 嗎?如果不按照書中提示的方法做,會怎樣?
 學會提問能幫助我們提升元認知能力,從而達到深入思考的目的。
 提問比簡單重複文章,理解要更深入得多。
 還有一種方法,叫做提取練習,就是從記憶裡提取信息。
 試圖回憶信息內容,而不是反复閱讀信息內容的人,展現了更高的技能水平。
 事實上,任何有效的學習過程都需要大腦主動參與,而非被動接受,
 提取記憶的過程就是大腦主動參與的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