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3

❤內參-閱讀要打破自我習慣和幻象

出處:閱讀要打破自我習慣和幻象


12月30日,在思南讀書會上,青年學者但漢松分享了自己對閱讀的看法。
他剛剛出版了一本評論隨筆集《以讀攻讀》,
這本書的英文標題翻譯過來就是“一個戰鬥中的讀者”。
從這個標題可以看出,但漢松的文學閱讀觀是“閱讀是一場戰鬥,而讀者要像一個戰士”。

但漢松認為,閱讀本身也具有危險性。
他引用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看法:
“小說發掘了隱藏在我們與世界聯繫的幻覺之下的深淵”。
他解釋說:
好的文學閱讀,就是告訴你,在你表面自我良好,覺得在這個城市已經站穩腳跟,
覺得你的生活已經無懈可擊,你的人生已經意氣風發的時候,
突然你會發現其實你是靠自欺在活著,生活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這種自我欺騙,一旦在閱讀當中被作者揭露出來,你會猛然發現自己站在深淵絕境中。


此外,閱讀的危險性還體現在讀者的閱讀習慣可能會被作者濫用上。
但漢松說,
通過讀小說,讀者可以找到一種方式來定義自己的某種情緒、感情、荷爾蒙等等,
從而產生一種“這個人物寫的就是我”的共鳴。這其中,就可能有陷阱。
有可能你的情緒是被小說作者預先設定好的,是程序的一部分。
他認為,閱讀不僅僅是讀故事,高級文學閱讀還包括對閱讀行為本身的閱讀。
具體說就是,
在閱讀過程當中要有反省,為什麼自己在讀開頭的時候,多巴胺的分泌狀態是這樣的。
 “因為它可以通過固定敘事模式調動一個人大腦的反應。
這樣的大腦反應一旦被大的掌握敘述資源的人控制,
他可以通過閱讀行為操縱公眾,這種操縱是危險的。
我們有下意識的反應,讀了這個故事,
這個人就是我,我就激動了,會(在社交媒體上)轉發。
由此,別人就濫用你的感同身受,濫用你讀者的反應。
但漢松特別強調了要對那些閱讀量超過10萬多的微信文章的作者提高警惕,
因為他們一定非常明晰敘事的程序,用什麼開頭,用什麼表情符號,
一定可以勾引讀者讀下去,轉發朋友圈,濫用我們的閱讀習慣。

總之,但漢松認為,
閱讀不僅僅是滿足一種習慣,還要不斷地去打破我們的自我習慣和自我幻象。



------------------------
摘要:
閱讀本身也具有危險性。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說:
“小說發掘了隱藏在我們與世界聯繫的幻覺之下的深淵”。
好的文學閱讀,就是告訴你,在你表面自我良好,覺得在這個城市已經站穩腳跟,
覺得你的生活已經無懈可擊,你的人生已經意氣風發的時候,
突然你會發現其實你是靠自欺在活著,生活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這種自我欺騙,一旦在閱讀當中被作者揭露出來,你會猛然發現自己站在深淵絕境中。


另外,通過讀小說,讀者可以找到一種方式來定義自己的某種情緒、感情、荷爾蒙等等,
從而產生一種“這個人物寫的就是我”的共鳴。這其中,就可能有陷阱。
有可能你的情緒是被小說作者預先設定好的,是程序的一部分。
因為它可以通過固定敘事模式調動一個人大腦的反應。
這樣的大腦反應一旦被大的掌握敘述資源的人控制,
他可以通過閱讀行為操縱公眾,這種操縱是危險的。
我們有下意識的反應,讀了這個故事,這個人就是我,
我就激動了,會(在社交媒體上)轉發。
由此,別人就濫用你的感同身受,濫用你讀者的反應。
所以,要對那些閱讀量超過10萬多的微信文章的作者提高警惕,
因為他們一定非常明晰敘事的程序,用什麼開頭,用什麼表情符號,
一定可以勾引讀者讀下去,轉發朋友圈,濫用我們的閱讀習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