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2

❤內參-為什麼人們會對“事實錯誤”視而不見?

出處:為什麼人們會對“事實錯誤”視而不見?


人是天生不善於核對事實的,就算他們之前知道了事實答案,
在核對過程中也會出錯,更不用說在日常無意識閱讀新聞時去識別謠言了。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讓參與者扮演“事實核查員”,
要求他們逐句檢查故事內容,但結果顯示,參與者平均只能發現30%的錯誤,
而根據他們之前掌握的知識,這個比例其實應該達到70%。

加利福尼亞大學也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參與者被問到這樣兩個問題:
在聖經故事裡,誰出賣了耶穌?
摩西把動物帶上方舟時,每種動物帶了幾隻?這兩個問題對西方人來說應該比較熟悉。
大部分參與者也都會回答:“猶大”和“兩隻”。
可是80%的被試者都沒有註意到題目裡有錯,
在被提示題目錯誤之後,他們也都能正確指出是“諾亞”把動物帶上了方舟。
好奇心日報總結了“人們之前知道答案,但在閱讀時仍然會看不出事實錯誤”的幾個原因。

首先,人們都會默認所有的敘述是真實的
這是人的普遍傾向,對正確的信息,我們只要接受就好,
而對錯誤的信息人的大腦就需要暫停、花額外的努力回想正確信息,
人類進化的結果讓大腦選擇了先相信接受到的信息,
這樣大腦就能“偷懶”,節省自身的能量。


第二,其實人們也並沒有那麼在意“完全正確”
人們在平時的交流中,對話環境裡也會充滿瑕疵。
為了讓對話進行下去,人們需要對這些小錯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只要信息和真相足夠接近,人們習慣上就願意接受它,相信它。


第三,對“說法”和“交代”的渴求,難以接受模棱兩可。
當我們對一件事物處於無知的空白狀態時,
我們急切地需要一個答案來填補這份空白,
如果這個答案不是清晰的、完整的、很好理解的,
我們就沒法很好地把它複述出來,會很快遺忘這條信息。
而當我們看到一個精彩的、連貫的、容易想像的故事,
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它、接受它,不論它是不是真的。
當一句話朗朗上口還很押韻,人們也會更傾向於覺得它說得有道理。
但多數事實需要嚴謹的邏輯論證、收集證據、考察核實,
還經常是碎片的、模糊的、晦澀的、說不清楚的,人們就沒那麼容易接受。

以上就是人們即使知道了一些事實,
但之後事實發生錯誤時我們看不出錯誤的原因,希望對你有啟發。


----------------------------
摘要:
加利福尼亞大學也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參與者被問到這樣兩個問題:
在聖經故事裡,誰出賣了耶穌?
摩西把動物帶上方舟時,每種動物帶了幾隻?這兩個問題對西方人來說應該比較熟悉。
大部分參與者也都會回答:“猶大”和“兩隻”。
可是80%的被試者都沒有註意到題目裡有錯,
在被提示題目錯誤之後,他們也都能正確指出是“諾亞”把動物帶上了方舟。

人們之前知道答案,但在閱讀時仍然會看不出事實錯誤”的幾個原因。
1. 人們都會默認所有的敘述是真實的
 人類進化的結果讓大腦選擇了先相信接受到的信息,
 這樣大腦就能“偷懶”,節省自身的能量。
2. 人們也並沒有那麼在意“完全正確”
 為了讓對話進行下去,人們需要對這些小錯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只要信息和真相足夠接近,人們習慣上就願意接受它,相信它。
3. 對“說法”和“交代”的渴求,難以接受模棱兩可
 當我們對一件事物處於無知的空白狀態時,
 我們急切地需要一個答案來填補這份空白,
 如果這個答案不是清晰的、完整的、很好理解的,
 我們就沒法很好地把它複述出來,會很快遺忘這條信息。
 而當我們看到一個精彩的、連貫的、容易想像的故事,
 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它、接受它,不論它是不是真的。
 當一句話朗朗上口還很押韻,人們也會更傾向於覺得它說得有道理。
 但多數事實需要嚴謹的邏輯論證、收集證據、考察核實,
 還經常是碎片的、模糊的、晦澀的、說不清楚的,人們就沒那麼容易接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