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9

❤內參-確保孩子未來不被淘汰的3個建議

出處:確保孩子未來不被淘汰的3個建議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未來很多人類的工作都有可能被AI取代。
很多家長都想知道,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不在未來被淘汰。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和未來教育中心
(Stanford AIRE: AI Robotics and Education),研究的就是這個方向。 
Stanford AIRE的執行主任蔣裡博士在接受公眾號“外灘教育”採訪時,給了孩子們三個建議。

第一,每個人都要有人工智能思維。
蔣裡說,Stanford AIRE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人工智能思維”。
這個思維的核心就是“了解人工智能是如何運作的”,
這也是未來人人都要了解的,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來幫我們“做事”。
如果不了解人工智能,就會遇到麻煩。
蔣裡舉例說,很多人對人工智能有誤解,
比如有人覺得自己學畫畫,就不需要了解人工智能,
但是在未來,一個畫家是有可能用人工智能來畫畫的,
人工智能可能會讓畫家用手訓練這個門檻降低。
因為現在畫家很大的一個門檻,是畫家花了很多的時間去訓練了自己的手,
讓自己能畫出想要的東西。
未來人們可以把想要創作的傳達給人工智能,讓人工智能畫出來。
也就是說,一個從來不畫畫的人,
有可能變成一個畫家,因為他知道怎麼去用人工智能幫他畫,體現他的創意和情感。

第二,找到自己的那塊長板,用人的智能加上人工智能。
我們都知道木桶理論,說的是決定一個桶能裝多少水的,是那塊最短的板子。
但在社會的競爭中,講究的是長板原理,看的是你最長的那塊板有多長。
蔣裡建議,家長要“要幫孩子找到自己跟機器、跟其他人的區別,
特別是自己跟人工智能有什麼區別”。
找到自己的特點之後,再加上你有了人工智能思維,
“你才能把自己的能力跟人工智能的能力進行比較,
才能把自己朝著不同於人工智能的方向培養”。


第三,提出問題的能力。
提出問題的能力是人類和AI的一個重大區別。 
“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不管碰到什麼樣的情況,
首先是提出問題,然後是找到方向,最後才是解決問題的事情。”
而現在或者未來,在“解決問題”這個層面上,很多“執行”的部分AI就可以做了,
人就自然而然地被推到更前端去了,也就是被推到“找方向”的階段中去了。




----------------------------------------
摘要:
1. 每個人都要有人工智能思維
 比如有人覺得自己學畫畫,就不需要了解人工智能,
 但是在未來,一個畫家是有可能用人工智能來畫畫的,
 人工智能可能會讓畫家用手訓練這個門檻降低。
 因為現在畫家很大的一個門檻,是畫家花了很多的時間去訓練了自己的手,
 讓自己能畫出想要的東西。
 未來人們可以把想要創作的傳達給人工智能,讓人工智能畫出來。
 也就是說,一個從來不畫畫的人,
 有可能變成一個畫家,因為他知道怎麼去用人工智能幫他畫,體現他的創意和情感。
2. 找到自己的那塊長板,用人的智能加上人工智能
 找到自己的特點之後,再加上你有了人工智能思維,
 “你才能把自己的能力跟人工智能的能力進行比較,
 才能把自己朝著不同於人工智能的方向培養”。
3. 提出問題的能力
 提出問題的能力是人類和AI的一個重大區別。
 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不管碰到什麼樣的情況,
 首先是提出問題,然後是找到方向,最後才是解決問題的事情。

 而現在或者未來,在“解決問題”這個層面上,很多“執行”的部分AI就可以做了,
 人就自然而然地被推到更前端去了,也就是被推到“找方向”的階段中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