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8

❤內參-如何活得更久、更健康

出處:如何活得更久、更健康


如何長壽、更健康,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我們也都聽過很多不同的說法。
2018年2月26日出版的《時代周刊》封面文章就談到了這個話題,
題目叫做《怎麼活得更久、更好》。

《時代周刊》這組專題包含了多篇文章,從飲食習慣、信仰、運動等不同角度做了分析。
下面就和你分享一下專題裡的主要觀點。

我們先來看看世界上幾個長壽地區的人是怎麼生活的。
 《時代周刊》提到了五個世界上比較長壽的地區,並且把這些地區稱為“藍區”。
這個名字的由來是有一位長期致力於探索長壽奧秘的美國作家叫做丹·比特納,
他發現撒丁島一個村里的百歲老人特別多,就用藍筆在地圖上把這個地名圈了起來。
後來他花了十幾年時間,走遍了世界五大長壽地區,將它們統稱為“藍區”。


第一個藍區是意大利的撒丁島,這裡的食物以植物蔬菜為主,
經常保持一定的日常體力活動,維持著很好的家族親密關係,
這裡是世界上男性百歲老人最集中的地區。

第二個是日本的沖繩島,日本文化非常看重人們之間的關係,沖繩尤其如此。
沖繩地區的人都有一個很小並且聯繫很緊密的社交圈,
強大的社會支持幫當地人減弱了生活帶來的壓力。

第三個是哥斯達黎加的尼克亞,這裡的人喜歡吃大豆、南瓜和玉米,也吃大量熱帶水果。
他們也是把家庭放在首位,有著很強的社區紐帶關係。

第四個是美國的洛馬林達,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是宗教信徒,
有一套共同原則,強調社區和集體。這里許多人不怎麼吃肉,吃大量的植物、穀物和堅果。
研究者認為這些特徵是這裡的人長壽的原因之一。

第五個是希臘的伊卡里亞島,這裡的人嚴格遵守地中海飲食,
吃大量水果、蔬菜、豆類、全穀物、土豆和橄欖油,
三分之一的人能活到90歲,而且通常沒有癡呆和慢性疾病。

接著,從這五個長壽地區居民的生活習慣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有助於長壽的因素。

首先是運動。 
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與不做運動的人相比,
每天運動15分鐘的老年人(當然不用做劇烈運動,快走就可以),
他們的早期死亡風險會降低22%。 
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使每週只進行兩天鍛煉,也可以降低過早死亡的風險。

其次是健康的飲食。在這方面已經有很多的研究了。 
《時代周刊》這期專題特別強調了早餐的重要性。
研究者發現,長壽的老人幾乎每天都吃早餐。

此外就是要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網
比如,前面提到的長壽地區裡,家族、社交圈對當地人的長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文章還特別提到了宗教服務和長壽的關係。
發表在2016年的《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的一項長達16年的研究顯示,
那些每週參加一次以上宗教服務的女性,死亡率比同齡人低了33%。這是為什麼呢?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教授泰勒說,這和宗教服務過程中體現出的社會支持網絡、
樂觀的態度、更好的自我控制和人生目標感等因素有關。
研究者認為,
培養這些特質甚至可能影響慢性病的發病率,人們會覺得自己不是獨自一人,
是一個更強大力量的一部分,這可以讓你有信心去處理生活中的問題,進而能減輕壓力,
降低患上高血壓、糖尿病的風險,甚至降低死亡率。
換句話說,宗教活動能給人帶來社會支持,
讓人有生活目標,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的壓力。
從這個研究我們也可以看出,良好的社會關係網確實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幫助。


以上就是《時代周刊》從世界上的長壽地區總結出的經驗,希望對你有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HOW TO LIVE LONGER, BETTER”,
見於《時代周刊》,2018年2月26日出版。



---------------------------------
摘要:
1. 運動
 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與不做運動的人相比,
 每天運動15分鐘的老年人(當然不用做劇烈運動,快走就可以),
 他們的早期死亡風險會降低22%。
 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使每週只進行兩天鍛煉,也可以降低過早死亡的風險。
2. 健康的飲食
 特別強調了早餐的重要性,長壽的老人幾乎每天都吃早餐。
3. 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網
 那些每週參加一次以上宗教服務的女性,死亡率比同齡人低了33%。這是為什麼呢?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教授泰勒說,這和宗教服務過程中體現出的社會支持網絡、
 樂觀的態度、更好的自我控制和人生目標感等因素有關。
 培養這些特質甚至可能影響慢性病的發病率,人們會覺得自己不是獨自一人,
 是一個更強大力量的一部分,這可以讓你有信心去處理生活中的問題,進而能減輕壓力,
 降低患上高血壓、糖尿病的風險,甚至降低死亡率。
 換句話說,宗教活動能給人帶來社會支持,
 讓人有生活目標,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的壓力。
 從這個研究我們也可以看出,良好的社會關係網確實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